回覆列表
  • 1 # 釋懷118q

    蘇德戰爭爆發後,蘇聯處境不利時,斯大林迫切要求英國在西歐開闢第二戰場,以牽制德國,減輕蘇聯的壓力。丘吉爾先是以種種藉口拒絕,繼而又千方百計進行拖延。其拖延手法,一是迅速制定英國的戰略計劃,把戰略重點放在中東北非;二是在美國參戰後,想方設法把美國兵力吸引到西北非洲,不讓它為蘇聯開闢西歐第二戰場;三是在北非戰場取得勝利後,極力主張開闢巴爾幹戰場,繼續阻撓開闢西歐第二戰場。結果,開闢第二戰場一事被拖了近三年。

  • 2 # 冬雨AK

    英國實力不足以開闢第二戰場

    其實早在蘇德戰爭剛一爆發,斯大林就希望英國能在西線開闢新戰場,以緩解蘇聯的壓力,同時要求為蘇聯提供軍事援助。但此時,美國還沒有大規模介入歐洲戰事,剛剛經歷敦刻爾克大撤退的英軍損失嚴重,無力開闢新戰場,反而防備德國登陸英倫三島,還要應對德空軍的狂轟濫炸。自保尚且不能,因此實在是有心無力。

    蘇德戰爭,蘇聯開局不利,英美對戰爭程序持悲觀態度。

    蘇德戰爭初期,蘇聯一潰千里,損失大量人員裝備,因此,外界普遍認為納粹德國會很快滅亡蘇聯,所以,英美為求自保,不能開闢第二戰場,只向蘇聯提供軍事物資援助。

    英國戰爭策略重點是北非 地中海地區

    英國的戰略目標時首先立足於保衛本土英倫三島的安全,其次控制海上運輸線和制海權,保持本土和北非 地中海地區的聯絡(英國主要的殖民地都在此地區)。在挫敗德軍進攻本土的企圖後,英軍把主要力量投送到北非和西西里島。

    最主要的還是政治因素,英美不希望戰後出現一個強大的共產主義紅色帝國。

    在一定程度上,在丘吉爾等西方政治家的眼中,紅色蘇聯是比納粹德國更加危險的敵人,因此才有了二戰前期英法綏靖政策,企圖禍水東流。因此,西方國家對於德國進攻蘇聯是喜聞樂見的,他們希望透過這場戰爭蘇聯消滅了納粹德國,而蘇聯也筋疲力竭流盡最後一滴血,防止戰後紅色革命席捲歐洲。而一旦開闢第二戰場,德軍精銳必然會大舉西掉,蘇聯便可乘勝追擊至德國本土,那麼中歐國家肯定會被蘇聯扶植建立共產主義政權,這顯然不是資本主義國家希望看到的!

    軍事是政治的延續,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所以,為了戰後遏制蘇聯,爭取更多的利益,丘吉爾等西方政客一再推遲開闢第二戰場。

  • 3 # 銳不可當1799

    丘吉爾能夠決定開闢第二戰場嗎?

    不錯,二戰初期,在歐洲戰場上,英國的確是抗擊德國的主力。但是,蘇德戰爭、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參戰,形成美英蘇聯合對德作戰的態勢。

    從蘇聯方面來看,當然希望儘早開闢第二戰場,以緩解東部戰場的壓力。但是,第二戰場的開闢,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德華人在實施巴巴羅薩計劃前,對英華人可能反攻歐洲大陸,顯然會有所防備,實際情況也正是如此。德國在法國西海岸沿線,設立了碉堡、岸炮、機場,以逸待勞。英國,即使聯合美國海軍要想突破這一防線,都非常困難,必將付出巨大的代價,甚至有可能失敗。事實上,英華人不是沒有做過登陸的嘗試,最後由於準備不充分,最終以失敗告終。因此,盟軍必須慎之又慎。

    在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對蘇支援主要採取軍火物質援助的方式進行。蘇聯在主要戰場上取得的勝利,都有盟國援助的功勞。

    儘管如此,在戰爭進入相持階段,蘇聯仍然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列寧格勒被圍困,莫斯科險被攻克,斯大林格勒危在旦夕。斯大林不得不警告英美,如果不盡快開闢第二戰場 ,一旦德國滅亡蘇聯,將會實力大增,到時候調轉槍口,美英將會更難對付。

    英華人知道,單靠自己,很難登陸成功。不得不依靠美國的力量。而美國直到珍珠港事件以後,才正式參戰。戰前美國孤立主義情緒嚴重,戰爭物質準備不足。從戰爭動員,組織訓練兵員,到投入兵力,需要一個較長的準備過程。實際上,洛曼底登陸部隊裡,有許多都是沒有經過訓練的新兵,憑藉一腔熱情投入戰鬥的。

    當然,也不能完全排除美英想讓德國與蘇聯之間充分消耗的可能性,畢竟在他們看來,紅色蘇聯與納粹德國一樣,都是惡魔。

  • 4 # 李三萬的三萬裡

    戰爭之初,老實說英國也沒有開闢第二戰場的能力,是美國正式參戰後,英國才有條件考慮這一選項,在此之前,英國已經做好隨時撤退到加拿大的準備,之所以留在英倫三島硬著頭皮頂,就是在煎熬中等待東線蘇聯人到底能不能頂住德華人,在德華人會重走拿破崙老路上亞了重注。英國從戰爭還沒開始時,就設計禍水東引,他是希望蘇聯德國兩敗俱傷,但是絕不會希望蘇聯被德國打死,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英國真的只能退守加拿大去了,這肯定不是英國所希望的。在美國參戰後,我認為這時候丘吉爾還沒工夫考慮戰後對蘇聯的佈局,更多的是考慮一旦開闢第二戰場,蘇聯那邊沒頂住的話,第二戰場所有的投入可就全都泡湯了,這還是正常風險,還有萬一蘇聯玩什麼花樣,突然放個水,把英國這邊開闢的第二戰場給賣掉,要重新準備第二次開闢,物資金錢這些不說,關鍵是時間,時間不夠,會耽誤英國重回歐洲大陸,跟蘇聯搶地盤,搶插手歐洲事物的時機!所以開闢第二戰場的時機,設定的相當保守,直到蘇聯大反攻勢不可擋,德國失敗只是時間問題,甚至單獨靠美英聯軍,也能解決德國時,才急急忙忙投入兵力,開闢第二戰場,這時候,其實東西兩線,都有單獨解決德國的能力了。

  • 5 # 戰爭之王

    最開始英國是沒有開闢第二戰場的能力的,後來出於種種考慮其才同美國於1944年登陸諾曼底開闢了第二戰場。 不列顛之戰後,英國受到重創,打回歐洲根本是就不現實的,英國的力量所能做的只是保住自己的生命線。對於英國而言,和印度等殖民地相連線的地中海、中東地區是其關鍵,因此英國開始在北非戰場投入力量,而德華人也開始進入北非戰場幫助義大利對付英國。 即使是在美國參戰後,英美也沒有力量去建立第二戰場。英國本身力量還是十分有限,而且北非戰場和太平洋戰場本身就消耗了英國僅剩的力量,因此主要還是依靠美國。但是美國此時也剛剛進入戰爭狀態,快速擴充起來的軍隊嚴重缺乏訓練和作戰經驗,大量武器裝備尚在研發設計中,美軍也不能快速發動向歐洲反攻這樣的大規模行動。 不過英華人並沒有放棄開闢第二戰場的打算,在1942年8月組織了迪耶普登陸行動,但是即使有著英國空軍的協助,而且本身該地區距離英國本土較近,但是行動還是慘敗,大量人員傷亡和被俘,武器裝備也損失慘重,因此英美盟軍暫時放棄了開闢第二戰場的打算。 隨著1943年解決了北非的德意軍隊,並開始反攻義大利,以及斯大林的一再催促,英美盟軍開始計劃開闢第二戰場。但是義大利地形不利於部隊展開,而且德軍防守嚴密不易進攻,因此盟軍還是選擇在法國登陸,最終登陸地點就被定在了諾曼底地區。

    這次盟軍吸取了此前的經驗教訓,事先透過空襲基本摧毀了法國境內的重要交通線路,同時透過對德國空軍的打擊獲得了西線的制空權,做了充分的情報工作,併為登陸行動準備了大量物資,在一切準備妥當後,盟軍才最終登陸。

  • 6 # 石海釣沉

    更正一下題面,並非是丘吉爾推延開闢第二戰場,而是當時條件時機均不成熟,而且對於輕率開闢第二戰場,丘吉爾本人是有著痛徹心肺的感悟的,或者說,在開闢第二戰場這事上 丘吉爾是有心理陰影的。

    1915年的一戰時期,由於土耳其突然加入德奧同盟國一方向沙俄宣戰,封掉了俄國賴以聯絡協約國的黑海沿岸的諸港口 讓俄國喪失掉了九成的海運能力。為了解救盟友、打破西線的戰略僵局,當時擔任英國海軍大臣的丘吉爾就一手策劃了在達達尼爾海峽登陸、打敗不堪一擊的土軍,佔領其首都伊斯坦布林、逼土爾其就範、解救俄國盟友的加里波利戰役,對,沒錯,就是一戰版的D–day行動。為了畢其功於一役,丘吉爾利用當時英國超強的國力和影響力 先後動員了包括英軍法軍及澳新印度的殖民地軍隊五十多萬人,戰列艦等主力艦隻上百艘,可以說,把吃奶的勁都使上了。

    但由於缺乏經驗和規劃,原本應該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兒響叮噹當網的登陸作戰,卻由於拖沓而成了傷亡慘重的攻堅戰和消耗戰,整整十個月的時間裡,協約國數次登陸均以失敗告終,最終在付出二十五萬人傷亡、一百多艘艦船或損或沉的沉重代價後只能黯然收兵。

    加里波利戰役給一戰帶來巨大影響,協約國一方的戰略優勢在1915年消耗殆盡,由於英國主要動員的是印度澳洲紐西蘭等地的殖民地軍隊,澳新兩地本就地廣人稀,這場傷亡慘重的戰役等於讓兩地直接損失了百分之二的人口,而且是最寶貴的青壯年,由此給大英地帝國帶來的政治地震迴響不斷,帝國差點就此土崩瓦解,丘吉爾本人也只好放棄大好前程引咎辭職去法國前線當了個營長。

    有此前車之鑑,所以也難怪丘吉爾在第二戰場的開闢問題上要慎之又慎了。

    其次,第二戰場的開闢,說易行難。在美國參戰之前,英國勉強也就夠自保的,哪來多餘力量開闢第二戰場呢?美國參戰之初,由於大部隊都在訓練營裡,英國作為同盟國也就是海上護航的壓力稍稍減輕了一點而已。

    而就算美國大軍訓練完畢了,選擇在哪裡開闢第二戰場,仍是個頭疼的事,英美的想法是開闢第二戰場減輕蘇聯東線的壓力,消耗德軍的有生力量,從而改變戰場態勢。

    事實上,在諾曼底登陸之前,英美已經至少開闢過兩次第二戰場了。第一次是1942年在法屬北非,敵人是兵力薄弱且心猿意馬的維西法國軍隊,但開是開了,對戰局影響甚微,納粹德國仍盤踞著歐洲大陸。

    於是又有了第二次,1943年盟軍在義大利半島登陸,但這次戰役,雖然導致了墨索里尼政權的垮臺,其實卻是幫了希特勒的忙,因為墨索里尼政權的不得人心,意軍戰鬥力之渣只可以用幫德軍倒忙來形容,沒了意軍這個包袱,德軍反而在義大利超水平發揮打的順風順水,把登陸盟軍牢牢釘死在靴子腰上動彈不得。

    到最後,無論丘吉爾還是羅斯福都認識到了,開闢第二戰場這事兒,不是什麼能四兩撥千斤的巧活,而是必須要刺刀對咽喉、砍刀對脖頸的硬仗,必須是雷霆之擊打在敵人的七寸上的閃電之戰,才能起到應有的效應,於是這才有了後來的諾曼底大登陸。

  • 7 # 鄔斯大人

    狡猾、聰明的丘吉爾一直在等待一個最佳時機,而其成熟的關鍵就在於美國參戰。

    1939年9月,德國對波蘭發動閃電突襲,波蘭淪陷,隨即英法對德宣戰,二戰由此正式爆發。

    其實早在進攻波蘭以前,德國就已經表現出了其對外擴張的政治野心,但英法顯然低估了希特勒的圖謀。1938年,德國吞併匈牙利,英法採取了綏靖政策,緊接著,德國又對捷克斯洛伐克提出了領土要求,英、法為了保護自身在歐洲的利益,就秘密與德、意簽訂條約,將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強行劃給德國。

    面對德國不斷膨脹的野心,出於維護自身利益,英法選擇犧牲捷克斯洛伐克以期將德國入侵的矛頭引向蘇聯。但是他們沒有想到蘇德竟然於1938年8月秘密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這讓英法徹底失算。

    穩住蘇聯之後,德國沒有了後顧之憂,迅速展開了自己的擴張計劃。閃電戰攻陷波蘭後,1940年5月10日,德國採用“曼斯坦因計劃”先後又完成了對丹麥、挪威、盧森堡、荷蘭、比利時等國的佔領。

    於此同時,德軍繞過法軍馬其諾防線,侵入法國境內,不到一個月,法國就戰敗投降。緊接著,希特勒發出了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但是英國還是透過最堅決的抵抗,粉碎了希特勒的侵略圖謀,英國本土暫時得以保全。

    以當時英國的實力,勉強自保,根本無力發動對德大規模的軍事進攻,如果不是英吉利海峽的庇護,英國很有可能也會被攻陷。

    在進攻英國失利的情況下,德國還是完成了對歐洲大陸大部分地區的佔領,稱霸西歐後,德國開始將矛頭瞄準了蘇聯。

    1941年6月,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執行巴巴羅薩計劃,發動了對蘇聯的全面進攻。在對蘇聯的初次作戰中,德國就投入了500多萬人、4000多輛坦克和近5000架飛機的強大兵力,可以說,德軍的大部主力都已經投入到了這場對蘇作戰中。

    當德軍主力被牽制在蘇聯時,蘇、德雙方的戰鬥進行的非常慘烈,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英國依舊不敢在歐洲西線發動對德國的軍事進攻,不是丘吉爾膽小,而是以英法的實力,的確不是當時德軍的對手。

    丘吉爾希望可以整合更強大、更廣泛的的軍事同盟力量,只有這樣,盟軍在西線反攻才有勝算。

    二戰初期,美國一直奉行“光榮孤立”的對外政策,美國不想捲入這場世界大戰,其實是想以中立者的角色撈取更多的“戰爭財富”。但是美國的這種想法卻因日本偷襲珍珠港而發生了改變。

    在德國進攻蘇聯的同一年,日本海軍也發動了針對美國太平洋軍事基地的打擊行動,日軍的遠端突襲打擊讓美軍太平洋艦隊損失慘重。 1941年12月8日(日軍偷襲珍珠港第二天),德意日同時對美國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自此,美國保持中立的幻想徹底被打破,正式對法西斯宣戰。

    日本偷襲珍珠港,最高興的莫過於丘吉爾,因為他一直髮愁如何讓美國介入這場世界戰爭 ,畢竟美國當時已經成為世界頭號強國,日本此舉無疑幫了他大忙。

    美國對法西斯宣戰後,開始在亞洲對日展開軍事反擊,同時,美國對英、蘇等盟友展開了軍事援助,歐洲開闢對德作戰的第二戰場日漸成熟。

    1942年,包括中、美、蘇在內的26國在美國華盛頓發表《聯合國家宣言》,標誌著世界反法西斯陣線的最終形成,而這也為歐洲開闢對德作戰的新戰場奠定了基礎。

    1943年,美、蘇、英三國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會議,通過了三國首腦在對德國作戰中一致行動和戰後合作的宣言。會議決定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以儘快打敗納粹德國,丘吉爾的等待終於迎來收穫,歐洲第二戰場的開闢將為盟軍反攻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1944年6月,280萬美英等同盟國軍隊在法國諾曼底登陸,開闢了歐洲第二戰場,從此,盟軍開始從東西兩線夾擊德軍。德軍在同盟國軍隊的強大攻擊下,節節敗退,開始向本土戰略收縮,德古再也無力對外發動一場規模化的戰役 。

    1945年4月,盟軍兩線部隊在易北河勝利師,同時,蘇軍猛攻柏林,最終以傷亡四十萬人的代價攻克柏林,5月,德國正式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正式宣告結束。

    所以,從戰爭的程序和結果來看,丘吉爾的拖延無疑是明智之舉,三年的等待,終於迎來盟軍西線反攻的最佳時機,最強大的軍事力量得以整合,法西斯德國的覆滅只是時間問題。

  • 8 # 依稀說史

    這個世界一直都是靠實力說話的世界。到了二戰爆發前,昔日的大英帝國已經嚴重衰落。英國不僅難以維持自己的世界霸權,就連歐洲霸權也難以維持。二戰爆發前的英國實力已經明顯弱於德國和蘇聯。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被捲入第二次世界。戰爭爆發後沒有多久法國便敗亡。英國得益於英吉利海峽,逃脫了亡國的命運。雖然英國逃過了亡國的命運,但是英國也徹底被趕出了歐洲大陸,英國成為孤懸海外的棄兒。

    面對已無還手之力的英國,德國決定暫時放他一馬,根據既定的方針發起對蘇戰爭。1941年6月22日,德國突然偷襲蘇聯,蘇德戰爭爆發。蘇德戰爭爆發之後,德國把大部分兵力用於攻擊蘇聯,對英國只是實行防禦。蘇聯面對德軍的迅猛衝擊,起初也是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都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英國之前和蘇聯確實不對付,丘吉爾本人更是對蘇聯深惡痛絕。丘吉爾非常信奉“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面對共同的敵人,丘吉爾不得不和斯大林走到一起。

    蘇德戰爭爆發之後,蘇聯感受到了來自德國的壓力。斯大林此時急需英國英國開闢第二戰場。如果英國能及時開闢第二戰場,蘇聯和英國便可以兩面夾擊。斯大林的想法非常美好,但是丘吉爾此時根本不想開闢第二戰場。此時丘吉爾的日子要比斯大林好過很多,丘吉爾開闢第二戰場的迫切性遠遠低於斯大林。1941年9月份的時候,美國還沒有參加二戰。丘吉爾非常清楚沒有美國的支援僅憑自己的力量根本不是德國的對手。英國剛剛遭受不列顛之戰不久,本身的元氣還沒有得到恢復。英國的陸軍在敦刻爾克幾乎被德華人打殘,英國陸軍根本不能和德國抗衡。此時的德軍正在勢頭上,德國陸軍還是那支不可戰勝的軍隊,英國的幾十萬陸軍還不夠德國塞牙縫。英國的空軍雖然打贏了不列顛空戰,但是英國空軍總得來說還不具備攻擊攻擊德國的能力。此時英國除了海軍之外,全面被德軍壓制。如果此時英國開闢第二戰場,無疑是拿英國士兵的生命開玩笑。丘吉爾不會為了蘇聯而白白犧牲英華人的生命。丘吉爾希望結果的是德國和蘇聯一個躺在墳墓裡,一個躺在手術檯上。所以丘吉爾拒絕了斯大林的建議。丘吉爾也不是沒有任何反應,為了敷衍斯大林,同時讓斯大林看出自己的態度而堅定地和德國拼命。丘吉爾派出小股部隊對歐洲大陸實行遊擊式的騷擾。但是丘吉爾的這種騷擾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美國“如願”加入二戰。1942年1月1日美蘇英中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召開會議,通過了《聯合國家共同宣言》,標誌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英國、美國和蘇聯成為盟友,斯大林此時再一次希望英美盟友開闢第二戰場。

    1942年,蘇德戰爭已經進入最慘烈的截斷,當時德軍已經打到了斯大林格勒地區。如果蘇聯頂不住德國的進攻,蘇聯有可能被打趴下。此時斯大林強烈要求英美儘快在歐洲登陸,兩面夾擊德國,減輕蘇德戰場的壓力。丘吉爾卻表示缺乏登陸的具體準備,而且還沒有制空權,英國還不具備隊規模登陸的條件,英國的陸軍力量過於弱小,如果此時登陸無異於自殺。

    丘吉爾一方面不想此時開闢第二戰場,另一方面也希望透過一次小登陸戰襲擾德國,吸引德國把更多軍隊部署在西線,防止蘇聯崩潰、同時也希望透過一次小登陸堅定蘇聯抵抗的決心。丘吉爾決定實行一次小規模的登陸作戰。8月份英國派出一支大約6000人的登陸部隊在第厄普地區進行登陸。結果這支登陸部隊損失慘重。以區區6000人就想開闢第二戰場,任何人都可以看出丘吉爾的“誠意”。丘吉爾以這樣的方式敷衍了斯大林,他此時的注意力在北非而不在歐洲。

    在斯大林的努力下,1942年6月份,英國、美國和蘇聯發表聯合公報,初步達成了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的的攻勢。但是丘吉爾此時根本沒有立即開闢第二戰場計劃,所以他在備忘錄中對自己承擔的義務做了一些保留。英國當時的想法不是在歐洲登陸開闢第二戰場,當時英國在歐洲大陸的利益訴求沒有北非戰場大。英國當時在北非戰場的局勢逐漸惡化,所以英國更希望在北非率先登陸。丘吉爾經過努力成功說服美國放棄在歐洲登陸的想法,轉而支援英國在北非登陸的想法。1942年7月24、25日,英國兩國首腦在倫敦舉行了兩次會議。倫敦會議之後,英美兩國決定於1942年11月8日在北非登陸,代號為“火炬”。丘吉爾為了英國在北非的利益擱置了在歐洲登陸的計劃,轉而在北非登陸。斯大林的希望變成了空歡喜一場。

    斯大林原本以為英美登陸了北非之後便會選擇開闢第二戰場。令斯大林沒有想到的是,1943年1月英美兩國在卡薩布蘭卡召開會議,通過了在西西里島登陸的決議。這次會議上丘吉爾以第厄普失敗為藉口推遲在法國登陸,推遲開闢第二戰場。丘吉爾其實此時的想法是藉助美國的力量恢復英國在地中海地區的勢力。丘吉爾還希望德國和蘇聯拼至最後一兵一卒,英國好坐收漁翁之利,恢復英國在歐洲的地位。雖然美華人的想法和丘吉爾的想法不一樣,但是美國還是做出了讓步,同時也積極制定開闢第二戰場的相關計劃。

    一直到了1943年5月份,英美召開三叉戟會議,在這次會議上,英國最終同意於1944年5月份在歐洲大陸登陸。確定開闢第二戰場之後,盟軍立即著手選擇登陸地點,而且準備登陸部隊,進行登陸前的相關訓練。1944年6月6日,盟軍先頭部隊總計17.6萬人,搶灘登陸諾曼底,此後,288萬盟國大軍湧入法國,勢如破竹,成功開闢了歐洲大陸的第二戰場。

    盟軍開闢第二戰場的可謂是一波三折。開闢第二戰場的歷程之所以那麼曲折和丘吉爾的拖延有直接關係。二戰期間,丘吉爾就像一個小人物在世界各地蹦躂。丘吉爾在二戰中的表現,比起羅斯福差了不少。丘吉爾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損害自己盟友的利益。其實丘吉爾在世界範圍到處蹦躂也是為了維護英國的利益,他推遲開闢第二戰場也是為了維護英國的利益。

    丘吉爾當上英國首相之後,領導英國和德國對抗,誓死不當德國的小跟班。丘吉爾接手的英國,其實是一個衰落中英國。丘吉爾希望透過二戰恢復英國昔日的光輝,所以他的每一個決議都是為了維護英國的利益。為了英國的利益甚至出賣、犧牲盟友也在所不惜。丘吉爾自己本人也是一個強烈反蘇分子,丘吉爾本人是迫不得已才和斯大林走到一切。丘吉爾希望打敗德國,但是不希望打敗德國的同時身邊有站起來一個更加強大的蘇聯。丘吉爾希望看到的結果是,蘇聯的最後一個子彈打死了最後一個德華人,蘇聯和德國一個躺在墳墓裡一個躺在手術檯上。

    丘吉爾自顧英國的利益,卻忘記了世界反法西斯是一盤棋,盟國是一個整體。蘇聯一旦被德國擊敗,丘吉爾的一切妙招將會成為水中月和鏡中花。如果羅斯福也像丘吉爾那樣的話,美國完全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亞洲,打敗日本人即可。雖然丘吉爾在二戰中不擇手段的想維持大英帝國的地位。但是大英帝國的衰落已經不可避免,丘吉爾的種種舉動也沒能恢復大英帝國往日的光輝。最終德國進了墳墓之中,蘇聯不僅沒有躺在手術檯上,反而拿著屠刀威風凜凜地站在英國身後。美國經過二戰的洗禮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二戰三巨頭中,丘吉爾成為了那個最可憐的小毛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韓信放棄兵權,封地,歸隱山林,劉邦還會殺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