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臨高啟明1726

    勤學苦練,不斷錘鍊業務知識,向領導學習先進思想,生活作風艱苦樸素,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以收復祖國河山為己任,一步一個腳印的從普通士兵做到了將軍!

  • 2 # 火趣康清哥

    第一,岳飛首先樹立了精忠報國的思想。

    第二,再透過各次戰役的生死歷練逐步脫穎而出,最後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大將的!

  • 3 # 17942601573

    內因外因給岳飛創造了條件。內因是不但有報國之心,還有一身本事。外因是金兵入侵,天下大亂,需要中流抵柱。岳飛從軍在王彥手下,是個小校,也就是連排幹部,由於表現突出,王彥說我這廟小,你另謀高就。幾經周折,歸宗澤麾下,宗澤死,歸張所。經牛頭山解救趙構,當了師級幹部統制。後平了洞庭湖義軍楊麼,升軍級幹部承宣使,制議帳為帥,開始獨當一面,直至被害。

  • 4 # 香茗史館

    作為歷史上鼎鼎有名的抗金名將、民族英雄,他的事蹟大部分人都能敘說一二,可是對於岳飛是如何一步步從基層士兵成長為一代名將的,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了。作為武將,岳飛的晉升無非憑藉兩樣東西——能力、戰功,岳飛自小學習武藝,長大後又先後四次參軍,在北宋末年的亂世當中,征戰多年的精力則是岳飛成長的催化劑。

    第一次參軍:智擒賊寇陶俊、賈進

    岳飛於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出生於河北西路相州湯陰縣,岳飛少年時期便喜讀《左氏春秋》、《孫吳兵法》等書,之後又先後拜周同和陳廣為師,學習騎射和刀槍之術,其不滿20歲便能挽弓三百宋斤,開腰弩八石,一身武藝甚是了得。

    宣和四年(1122年),在馬植的建議和聯絡下,宋金兩國聯合伐遼,金國負責進攻遼國中京,而宋朝則負責進攻遼國燕京。於是,朝廷派童貫率軍20萬北伐燕京,結果卻遭遇大敗,當時,河北官員劉韐被任命為行軍參議官,並在真定府招募“敢戰士”以御遼(另說是為徵遼)。

    從小習武的岳飛於是便去應募,經過選拔,被任命為了“敢戰士”中的分隊長,這一年岳飛20歲。當時,賊寇陶俊、賈進在相州作亂,攻掠縣鎮、殺傷官民,官兵多次征討卻均告失敗。岳飛於是自請以百騎滅之,劉韐於是撥給他步、騎二百人。

    岳飛先派30人偽裝成商人,進入賊寇的控制區,並趁著賊寇劫掠返回之際混入其隊伍。等到入夜之後,岳飛令一百多人埋伏于山下,自己則只領著數十騎逼近對方營壘,陶俊、賈進眼見官兵人少,於是果斷出戰,岳飛佯裝敗退,誘使賊兵追擊,然後四面伏兵盡起,混入賊兵隊伍的三十人也趁亂髮難,陶俊、賈進逐被擒,賊兵或被殺、或被俘、或逃散。

    同年,岳飛由於父親嶽和病故,於是只得辭別劉韐,返回湯陰為父親守孝,就此結束了自己的第一次軍旅生涯。

    第二次參軍:山西抵抗金軍

    宣和六年(1124年),河北等路發生水患,岳飛家中逐陷入生計困難之中,為了謀生,22歲的岳飛於是投效了河北路平定軍,並被提拔為偏校。平定軍是宋初建立的一支軍隊,是屬於鎮州治下的一支地方軍隊。

    靖康元年(1126年),金國西路軍開始向山西發動進攻。同年六月,河東路分季團練得知岳飛作戰勇猛,於是從平定軍調其前往山西於慈賢偵查金軍活動情況,岳飛於是離開了生活了兩年多的平定軍,奔赴山西。

    同年八月十四日,金軍以宗翰為左副元帥,從雲中(今山西大同縣治)出發;宗望為右副元帥,從保州(今河北清苑縣)出發夾擊太原。至九月,太原失陷,金軍隨後攻向壽陽。壽陽城池雖小,然而軍民卻拼命死守,宗翰雖然率領上萬金兵,卻久攻不下,還損失了三千士兵。

    △宗翰

    十月初五,宗望在攻破鎮定城(今河北正定縣)後,緊接著攻向中山城(今河北定州市),隨後與宗翰合兵進攻平定軍駐守的平定城。宗望自鎮定向西攻擊平定軍,以喪失士兵萬人的代價,才最終攻下平定軍。

    關於平定軍與金兵交手具體情況,已經不得而知,對於岳飛在這一戰的表現,我們也不得而知。不過從金兵的傷亡情況來看,這一戰應該打的極為慘烈。平定軍雖然最終戰敗,但岳飛卻成功突圍,返回了家鄉,結束了自己的第二段軍旅生涯。

    第三次參軍:岳母刺字再投軍

    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宗翰、宗望兩軍分道渡河進攻北宋京城,宋欽宗一面向金國求和,另一面則派人送蠟書,任命康王趙構為河北兵馬大元帥,徵召各路兵馬以備勤王。相州城中,則是武翼大夫劉浩在負責招募義士,收編潰兵。

    △岳母刺字

    從平定軍突圍返回家鄉的岳飛,在目睹了金人入侵之後百姓慘遭殺戮、奴役的情形後,心中極為憤慨,意欲再度投軍,但又擔心母親年邁,妻兒力弱,在兵亂中難保安全。岳母姚氏深明大義,極力勉勵岳飛“從戎報國” ,併為岳飛後被刺“盡忠報國(後世演義為‘精忠報國’)”四字為訓。於是,岳飛再度投入劉浩麾下,繼續投身抗金前線,這一年岳飛24歲。

    靖康元年(1126年)冬,到達相州的趙構開河北兵馬大元帥府,劉浩被任命為元帥府前軍統制,奉命南趨濬州(河南浚縣西北)、滑州方向以作馳援開封的疑兵,自己則率領元帥府主力北上大名府。

    △岳飛

    劉浩命岳飛帶一支三百人的騎兵,往李固渡方向進行偵察,結果在侍御林與金兵遭遇,岳飛殺死敵將,擊退金兵。隨後,劉浩的部隊在滑州南與金兵遭遇,岳飛再度奮勇當先,以百騎殺退金兵。後來,由於劉浩軍從濬州渡黃河受阻,只得與元帥府人馬北上。

    當時,副元帥宗澤建議應該全力營救開封,但趙構卻與汪伯彥等繼續向東平府轉移,只交給宗澤一萬人馬救援開封,劉浩的軍隊正好便被劃歸了宗澤,這也是岳飛第一次成為宗澤的部將。宗澤率部眾進軍開德府(今河南濮陽),與金軍十三戰,每戰皆捷。岳飛英勇奮戰,以軍功遷為修武郎。

    △宗澤

    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岳飛隨軍轉戰曹州(今山東定陶縣西),岳飛每戰必身先士卒、直貫敵陣,再度擊敗金軍、追擊數十里,岳飛因功被升為武翼郎。然而在劉浩的軍隊進駐廣濟軍定陶縣(山東定陶)柏林鎮後,趙構卻將其改隸黃潛善,不再由宗澤指揮,黃潛善雖有近四萬兵馬,卻只知道包村實力,始終按兵不動。宗澤有心征戰,奈何實力不足,始終難以傷及金軍元氣。同年四月,“靖康之變”爆發,金軍將汴京洗劫一空後,押送這宋徽宗、宋欽宗和皇室成員、機要大臣、百工等三千餘人北返,北宋就此滅亡。

    五月初一,康王趙構在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為宋高宗,改元建炎。趙構雖起用了抗戰派名臣李綱為左相,但仍舊對投降派黃潛善、汪伯彥等人頗為器重。趙構採取黃潛善等避戰南遷的政策,預備南行“巡幸”,欲退避到長安、襄陽、揚州等地。

    △趙構

    岳飛聽聞之後,不顧自己官卑職低,披肝瀝膽,向趙構“上書數千言”。然而,岳飛的上書卻只得到了“小臣越職,非所宜言”八個字的評語,而且直接導致其被革除軍職、軍籍,逐出軍營。無奈結束了自己的第三段軍旅生涯。

    第四次投軍:獨當一面的名將

    被逐出軍營的岳飛並未氣餒,而是北上大名府,再度奔赴抗金前線。在趙九齡的推薦下得以會見河北西路招撫使張所,張所見其武藝高超又見識非凡,逐對其破格提拔,“以白身借補修武郎”,繼而又升為統領,後又升為統制,分隸於名將王彥部下。

    △投降派、議和派充斥朝堂

    然而,黃潛善、汪伯彥等投降派卻佔據了朝堂,他們大肆打擊朝中的抗金力量,先是李綱被罷相,張所隨即也被髮配嶺南,一代抗金名將竟然就此死於發配途中,而被張所派去收復衛州等地的王彥、岳飛,也因河北西路招撫司的撤銷而成為孤軍。王彥、岳飛的七千兵馬在突圍途中潰散,岳飛因與王彥不和,逐獨自率軍轉戰太行山區,並曾多次襲擊金軍,生擒金將拓跋耶烏,刺死敵酋黑風大王奧敦扎魯,金軍這才暫時退卻。

    李綱被罷之後,宗澤便成為了朝中抗金領袖,岳飛則率部南下開封,再次投入宗澤麾下。此後,岳飛多次率軍抵抗金軍南下,也因為屢立戰功而先後升任統領、統制。直到建炎二年(1128年)七月,年近古稀的宗澤曾先後二十四次上書,請求准許自己率軍北伐,但卻始終沒有獲得同意,最終因背疽發作而含恨離世。

    △岳飛終成一代名將,卻也無力迴天

    宗澤死後,杜充繼任東京留守,北伐計劃徹底夭折。建炎二年(1128年)八月,岳飛用疑兵之計擊退了南下的金兵,得以晉升武功郎,此後又多次因戰功先後轉武略、武德大夫,授英州刺史。至此,岳飛終於從基層士兵成長為了一代抗金名將。

    岳飛等將領雖然一再努力抗金,奈何朝中被投降議和派所佔據,面對金兵的一再南下,宋廷還是一敗再敗、一退再退,最終開封二次失陷,趙構南渡建立南宋。岳飛雖然已經成功從一名基層士兵,一步步成長為了獨當一面的名將,但面對大勢,卻又是那麼的無力,就連他自己,也最終因為“莫須有”的罪名而被殺,豈不令人嘆息。

  • 5 # 風光藝境

    農家子弟岳飛,能夠由普通一兵成長為建節封爵、獨當一面的戰區統帥,完全是憑藉自身過硬的本領與驕人的戰績,一刀一槍、浴血奮戰博出的功名。

    岳飛(1103—1142)為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一農家子弟。岳飛“少負氣節”,十一歲拜名師學習槍術,經過勤學苦練,槍術便“一縣無敵”了。岳飛“生有神力”,十五六時便能“引弓三百斤,腰弩八石”(三百宋斤相當今三百六十市斤,八宋石相當今八百八十市斤);並習練出左右開弓、百步穿楊的神射箭術。習練之餘,岳飛還喜讀《春秋左傳》、《孫吳兵法》,成長為“驍武精悍,沉鷙有謀”文武兼資的精壯小夥子。

    學成文武藝,報效帝王家。二十歲的岳飛辭家投軍,滿腔熱忱地準備報效國家。然岳飛的從軍之路並不平坦,竟先後四次投軍。

    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秋冬,宋真定府知府兼真定府路安撫使劉韐招募敢戰士,岳飛應募為敢戰士。劉韐奇其才,任命岳飛為小隊長。不久岳飛奉命前往相州(今河南安陽市)剿匪。岳飛施巧計,以二百步騎兵大破數千“劇賊”,打響了“初出茅廬”第一仗,因功補為承信郎(宋武職分為52階,承信郎為第51階,從九品)。可還未等委任狀到手,岳飛接到父喪的噩耗,火急趕回家裡為老父治喪守孝。

    服喪畢,岳飛二次投軍於屯駐在河東路平定軍(今山西平定縣)禁衛騎兵廣銳軍,成為一名效用士(正規軍中高階軍士)。岳飛因武藝出眾,不久便被提拔為偏校。

    1126年六月,朝廷命令劉韐等率軍前去救援被金軍圍困的太原城。岳飛奉命率領百餘騎組成的偵察小分隊前去“硬探”,即武裝偵察。途中,小分隊與大隊金軍遭遇,偵察兵嚇得畏縮不前,岳飛也是第一次同“女真滿萬不可敵”的金軍照面。岳飛不信邪,抖起神威單槍匹馬闖入敵陣,槍挑馬踏,殺了個四進四出,連殺數員騎將,金軍披靡。夜間,岳飛率隊喬裝偵察,深入金營摸清敵情,黎明前,岳飛趕回駐地向上級詳細彙報,因功補為進義校尉。九月,金軍大破平定軍,宋軍大潰逃散,岳飛只得隨大流潰退。由於夜渡時“告身”(古代授官憑證,類似今委任狀)丟失,部隊又被打散,失去“組織”與身份證明,岳飛只好返回家鄉。

    十一月下旬,金軍圍攻宋京師。東京危在旦夕,宋欽宗詔令各路府兵馬入京勤王;宋樞密院將官劉浩遂在相州招兵買馬。剛回鄉不久的岳飛辭別老母,投軍於劉浩麾下。

    劉浩奉命率部迎護康王趙構回相州,岳飛亦參與這次迎護王駕的行動。康王命其率領百騎前去招撫一股“賊寇”。岳飛不辱使命,以誠以勇感化、震懾住群寇,成功收降近四百人。康王大喜,遂補其為承信郎。沒幾天,岳飛奉命率領三百騎前往李固渡(在今河北魏縣)偵察敵情,在一個叫侍御林的地方同金軍打了一場遭遇戰。岳飛大敗金軍並斬殺敵一梟將,因功連升三級,擢為正九品成忠郎(第48階)。

    閏十一月,宋欽宗以蠟書方式任命九弟康王趙構為河北兵馬大元帥。十二月初一,趙構於相州開大元帥府。幾天後,劉浩奉命率部南下救援京師,進至滑州(今河南滑縣)以南。一天,岳飛領著百十騎在冰封的黃河冰面上演練騎射,大隊金軍突然踏冰而至。敵眾我寡,情勢危急,岳飛當即安穩住部屬,然後趁金軍未知己方虛實之前,策馬舞刀單騎衝向敵軍。金軍一員梟將亦拍馬舉刀殺了過來,照準岳飛面門猛力砍下。岳飛揮刀相迎,其力道更是遠勝那位梟將,刀鋒竟砍入對手刀刃一寸多。岳飛奮力拔出大刀,順手一擊,梟將人頭落地,屍體仆倒於冰面上。岳飛大刀一揮,觀戰的騎兵趁勢攻殺,金軍潰逃。岳飛又因軍功連升三級,擢為從八品秉義郎(第45階)。

    此時東京已然淪陷,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已淪為金軍俘虜。副元帥宗澤救駕心切,指揮宋軍連連同金軍開戰。一次激戰中,岳飛連發兩箭,射中金軍兩個掌旗官,隨即策馬衝陣,斬獲無數,因功被提升為正八品修武郎(第43階)。

    1127年二月,岳飛隨劉浩轉戰至曹州(今山東曹縣西北),又因功升兩級為從七品武翼郎(第41階)。

    四月,金軍擄掠徽、欽二帝及等三千餘人北歸。五月初一,趙構於南京(今河南商丘市南)登基稱帝,建立南宋政權,是為宋高宗。岳飛不顧位卑言輕,於六月上書數千言,反對京師南遷。執政者以“小臣越職言事”的罪名,將其革職,削除軍籍。

    岳飛只好第四次投軍,在河北招撫使張所帳下當了一名效用士。張所愛其才,補其為修武郎,任中軍統領;旋張大人又超擢岳飛三級,補為從七品武經郎(第39階)。

    九月,張所組織了一支七千人的先遣軍,命名將王彥率領岳飛等十一員偏將西渡黃河,收復衛州(今河南衛輝市)等失地。王彥率軍西征沒幾天,張所因主戰而被革職。岳飛率領所部數百士兵出戰,激戰中,岳飛勇奪金軍大帥旗,在友軍配合下一舉收復衛州新鄉,生擒敵一個千戶。金軍一位萬戶率軍來戰,宋軍迎擊,大破之。金軍連遭失敗,遂集結重兵圍攻王彥軍營。王彥領著殘部轉進太行山抗戰。岳飛率部突圍後,沒有追隨王彥,自成一軍獨立作戰。岳飛屯紮於侯兆川,與金重兵激戰,身“被十餘創”,最終大破金軍,繳獲無數。數日後,岳飛復與大隊金軍遭遇。岳飛命士兵守住險要,自己挺丈八蛇矛單騎衝陣,連挑帶刺,徑直殺向大帥旗,將金帥黑風大王刺殺於馬下。三萬金軍為之膽寒,以為遭遇伏擊,倉皇敗退。

    當年冬,岳飛率領所部千餘人南下,來到東京留守司報到,成為宗澤部下。

    十二月,金軍來犯。宗澤命岳飛率領五百騎兵前往汜水關(今河南滎陽市汜水鎮西)方向偵察。岳飛在汜水關與金軍相遇,大敗之,同時摸清敵情凱旋而歸。宗澤予以嘉獎,提升岳飛為統制官,岳飛“由是知名”。

    1128年正月,岳飛奉命與友軍同金軍戰於胙城縣(今河南延津縣東北),大敗之。隨即又轉戰於黑龍潭、龍女廟側之官橋,皆獲大捷,生擒女真李千戶及俘獲眾多敵軍,保持了“每出必捷”的全勝紀錄。

    七月初一日,老將軍宗澤病逝,朝廷命杜充為開封府尹、東京留守。八月,岳飛奉命率部前去汜水關禦敵。兩軍於汜水關前擺開陣勢,金軍一騎將於陣前往來馳突,煞是勇悍。岳飛躍馬馳射,騎將應弦斃命,金軍大亂,宋軍趁勢殺出,大破之。旋即岳飛施巧計驚潰金軍,揮師掩殺,又獲大捷。岳飛以奇功轉為從七品的武功郎(第34階),品級雖未變,但提升五階。

    1129年正月,岳飛奉命討“賊”,因功連升三級,擢為正七品的武經大夫(第31階);不久又進一階為武略大夫,借(非實受,遙領)英州刺史;旋又因功轉為武德大夫(第27階),實授英州刺史。七月,杜充懾於金軍的凌厲攻勢,留下副將守東京,自己率領大軍南下建康(今南京市),岳飛被迫隨軍南去。

    十月,金兀朮(完顏宗弼)大舉攻宋。十一月中旬,金軍於馬家渡(在今南京市江寧區西南)渡過長江,進逼建康。都統制陳淬率領岳飛等十七員將領及二萬士兵前去迎敵。雙方大戰十數合,殺傷相當。激戰至日暮,負責接應的將領賣陣先遁,宋軍士氣大洩而潰散,陳淬力戰捐軀、岳飛率部突破重圍,夜屯於建康城東北十五里的鐘山。次日天明,岳飛復率部下山與金軍大戰,斬首千百級。幾天後,杜充渡江北逃,建康降金。主將逃遁,皇帝趙構被金兀朮攆得四處逃命,岳飛遂失去“組織”成為孤軍。當時抗金處於最低潮,被打散的數萬宋軍士氣極為低落,軍心浮動,不少將士或打算叛降,或打算聚眾為盜賊。岳飛以忠義激勵之,並曉以大義,不少士兵投奔了岳飛。

    十二月,金兀朮急於活捉趙構,率軍直驅臨安(今杭州市)。岳飛聞訊立即率部邀擊金後軍,前後六戰六捷,斬首一千二百餘級,生擒將領七十餘人。隨後又收復溧陽(今江蘇溧陽市),俘殺金軍五百餘,生擒官佐十二位。岳飛兵寡糧缺,無力同金軍正面作戰,只能以游擊戰術襲擾金軍後方。

    1130年春,金兀朮沒能活捉趙構便收兵回撤,順便攻陷常州。岳飛聞訊,當即提師北上,奪回常州,並對金軍進行邀擊,前後四戰四捷,生擒金萬戶長等十一人。四月,岳飛在建康城南三十里的清水亭大敗金軍,敵屍橫遍野綿延十五里。五月,岳飛率領騎兵三百、步兵二千大破金軍,斬殺女真將士三千餘級,收降金兵千餘人,俘獲萬戶、千戶等將領二十餘人,勝利收復建康。高宗拔擢岳飛為武功大夫(第26階)、昌州防禦使、通泰二州鎮撫使兼泰州知州。

    鎮撫使掌管一方軍政事務,權力頗大;知州為地方長官,通掌一州兵民之政,權亦不小。升任鎮撫使,是岳飛仕途上的一次重要升遷,表明其開始獨當一面,算是朝廷重要將領了。

    八月,金大軍攻打楚州(今江蘇淮安市楚州區)。岳飛奉旨會同友軍馳援楚州,金軍“圍點打援”。岳飛以寡擊眾,轉戰一個月,三戰三捷,斬殺的不算,只擒獲的金軍將領就有七十餘人。然岳家軍孤軍奮戰,無補大局,楚州城還是失陷了。二十萬金軍趁勢南下,岳飛僅有數千屢戰疲憊之師,實難支撐,遂按照朝廷旨意保護百姓撤回江陰。

    1131年正月,朝廷命岳飛率部跟隨江淮招討使張俊討伐叛賊李成。李成利用金軍渡江南侵之機,趁勢佔據了江淮十餘州,連兵三十萬,有席捲東南之志。張俊採納岳飛前後夾擊計策,大破李成麾下猛將馬進二十萬兵馬於洪州(今江西南昌市),五萬叛軍士兵投降。次日,岳飛出奇兵大破叛軍,斬殺無數,降敵八萬。李成見驍將馬進一敗塗地,大怒,親率十萬大軍反撲。岳飛在友軍配合下,先後擊降叛軍近四萬人。李成輸個精光,只好跑到淮北投降偽齊政權。不久,岳飛奉命招降張用五萬兵馬及馬進餘黨數萬人,樂得主將張俊合不攏嘴。江淮平,張俊向朝廷奏功,推岳飛戰功第一。

    七月,朝廷將岳飛所部的軍號定名為“神武右副軍”,岳飛升任神武右副軍副都統制。岳家軍自此有了自己的正式番號,時岳家軍有兵力一萬二千人。十月,朝廷又超擢岳飛為從五品的親衛大夫(第11階)、建州觀察使。

    十二月,朝廷提高岳家軍的軍號與級別,岳家軍由神武右副軍升格為神武副軍,岳飛升任神武副軍都統制,躋身大將行列,與資深宿將劉光世、張俊、韓世忠被人們並稱為“劉、張、韓、嶽”。

    1132年二月,岳飛奉旨討伐佔據湖湘造反的曹成。岳飛以八千兵力對抗曹軍十餘萬兵馬,前後歷時僅七十天便蕩除曹患。朝廷大喜,下嘉獎令,授岳飛中衛大夫(第9階)、武安軍承宣使。

    1133年八月,高宗召見岳飛,賞賜頗厚,並親書“精忠岳飛”四字繡成一面戰旗,賜給岳飛。隔一天,高宗超擢岳飛為正四品鎮南軍承宣使、江南西路沿江制置使。沒幾天又將岳家軍軍號升格,提為神武后軍,岳飛任後軍統制(此時岳飛官位尚低,還不能與神武左軍都統制韓世忠、右軍都統制張俊平列,故不加“都”)。岳飛拜辭聖上,返回江州,在江州設定制置使司,獨立建置帥府,成為方面大員。

    1134年三月,朝廷任命岳飛兼任荊南、鄂、嶽州制置使。岳飛所轄戰防區進一步擴大,實際上,朝廷已經將長江中流防禦重任交給岳飛。岳飛上疏請求北伐,收復被偽齊政權侵佔的江漢之地;高宗准奏。

    五月岳飛揮師北伐,大破偽齊軍,先後收復襄陽、郢州(今湖北鍾祥市)、唐州、隨州(今湖北隨州市)、鄧州(今河南鄧州市)、信陽軍。

    歷時八十天的北伐勝利結束,岳家軍成功收復襄陽六郡,鞏固了中線陣地,為進一步北伐奠定了基礎,並打通了東南通往川陝的道路。這是南宋建國八年來,進行的第一次區域性反攻,並取得輝煌勝利。

    高宗認定岳飛是中部戰場最佳戰區統帥,遂將新收復的襄陽六郡並作襄陽府路,歸隸岳飛,並命岳飛改駐鄂州(今武漢市武昌區)。自此鄂州便成為岳家軍大本營。而南宋前沿四大戰區亦部署成形,自東而西,淮東韓世忠,淮西劉光世,荊襄岳飛,川陝吳玠。岳飛成為坐鎮中線、獨當一面的荊襄戰區統帥。

    八月,高宗授岳飛清遠軍節度使(從二品)、湖北路荊襄潭州制置使,特封武昌縣開國子,食邑五百戶。

    在宋代,節度使是朝廷對功勳卓著的武臣的加銜,而且是武臣加銜系列之最高一階,榮寵之至,待遇極高,俸祿比百官之首的丞相高出許多,故門檻極高,從不輕易授人。節度使雖只是從二品,但因其顯赫尊貴,故而是武將們夢寐以求的崇高榮譽,是其畢生追求卻不一定能達到的高境界。

    岳飛由正四品的承宣使,一下子躍升為從二品的節度使,不能不說是個飛躍。“中興諸將建節,未有如(嶽)飛之年少者。”岳飛三十二歲年齡便建節封爵,這在當時是絕無僅有的。

    岳飛自二十歲(1122)初次從軍,至三十二歲建節,成為朝廷最高階武臣,僅用時十二年;若自第四次投軍(1127)算起至建節,僅歷七年。若沒有顯著的戰功,怎能如此之快便博取尊貴地位。

    上述便是岳飛前期戰鬥經歷。可以看出,出身農家毫無背景的岳飛,能由普通一兵成長為獨當一面的高階將領,完全是憑藉自身能力出生入死搏殺出來的。反過來亦可以證明,朝廷對岳飛出眾的武略與卓著功勳、卓越貢獻是認可的,故而才不惜加官晉爵以獎賞之、激勵之。岳飛是當之無愧的大英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深析乾隆時期的成敗,40年後的鴉片戰爭何其有著怎樣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