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隨著網際網路的的發展,電子競技已經頻頻浮現大眾眼前。但是,也正是因為遊戲產業的發展導致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沉迷遊戲。這兩年來,騰訊為了將電子競技正式化、商業化,也是做出了各種努力:電子競技參加亞運會、某人申請王者吉尼斯、各種越來越發達的比賽等。在這種情況下,你對催生出的“職業遊戲玩家”這種職業有什麼看法?
5
回覆列表
  • 1 # 刺刺剌刺剌刺

    我覺得這個職業的出現,有好有壞吧

    好在,它確實讓很多懷揣夢想的人成功了,例如各種遊戲的真正職業玩家,他們創立戰隊,工會,俱樂部等,他們去參加各種比賽,獲得各種獎盃獎牌!輝煌與他們同在!

    可是同時也會讓一些徘徊在夢想與現實中的只能稱之為玩家的人們痛苦,他們也想成為職業玩家的一員,可又有很多事情束縛了他們的腳步,想前進,沒有勇氣,想放棄,心有不甘,就那樣在兩者之間吊著!以至於變相的沉迷遊戲!

    所以我覺得,如果“職業玩家”真的可以稱之為一個行業,一個職業的話,那麼就應該出現跟其他行業職業一樣的模式,就是招聘之類的,給所有人一個機會!

  • 2 # 心電競

    這個問題的答案,我相信還是有很大爭議,特別是在電競圈內和圈外,可能截然不同。你的問題聚焦於職業選手,但其實歸根結底還是整個電競或遊戲行業的正名問題,我此前也專門寫過一篇文章提出過觀點:現階段,單純地認為電競應該被主流所完全接受,和片面地認為一切遊戲都是“黃賭毒”,我覺得並沒有什麼區別,都是不切實際的臆想。

    關於職業選手,其實也是一樣的邏輯:單純認為電競職業選手已經是"躺著賺錢的成功人士",和職業選手都是"網癮少年",都是不加辯證、非常懶惰的觀點。

    下面引用我之前文章裡寫過的一些論據來詳細論證:

    時至今日,電競經過多年的自我探索,已經成為一隻文化領域裡不容忽視的龐然大物,對於使用者注意力和消費的牽引力已經被證明——毫無疑問,這也是近幾年來電競輿論環境好轉,資本支援大增,甚至得到許多政府層面直接認可的最根本原因:消費和經濟。

    但不得不承認,對於電競和遊戲由來已久的偏見根源——青少年問題,其實並沒有從根本上給出合理解釋。

    有媒體嘗試將“電競”和“遊戲”的概念切割,以此證明電競之路的不易,以及類似其他體育競技運動的正能量。

    這並沒有錯,想成為電競選手都必須歷經坎坷,為此付出的勤奮和犧牲,不亞於任何其他行業,值得尊重。但電競的載體就是遊戲,這點無可辯駁,對於中國的大部分年輕人來說,遊戲就是不可抵抗的誘惑。

    因為在能提供同等及以上刺激性的娛樂文化專案中,遊戲的進入門檻可能是最低的。尤其在智慧手機普及和手機遊戲崛起之後,這點已經成為絕對的共識。

    你很少有聽說足球沉迷、籃球沉迷之類的,因為玩這些需要場地,需要人員,還需要耐力,但一個手機遊戲,能不吃不喝獨自玩上一整天的孩子,比比皆是。

    而這也是電競遭遇外界批評的一個重要抓手——一個公認的事實是,培養一名出色電競選手的黃金起點是在15歲左右,除了天賦之外,還需要長時間艱苦卓越的訓練才能成氣候。

    例如現在中國電競界最如日中天的明星選手Uzi,就是在初中輟學後進入職業電競圈的。在多數人來看,這並沒有什麼可推崇的。

    雖然包括Uzi自己在內的一眾電競選手,曾經反覆強調過不是人人都適合做電競選手,不應該輕易放棄正常的求學生活。但他們在青少年人群中有巨大的影響力,也是不爭事實。

    尤其當作為載體的遊戲,上手門檻遠遠小於傳統體育競技時,這種示範效應很容易被濫用。例如,以電競的名義,長時間沉迷遊戲。

    作為類比,打檯球的丁俊暉爭議就會小一些,而打籃球的姚明則基本無爭議——雖然他們取得現今成績的代價,同樣也是以犧牲華人所謂的“傳統正軌”,但門檻不一樣所導致的示範效應不同,是他們與Uzi在主流輿論上、論調不同的重要原因。

    涉及孩子的問題總是複雜又敏感,“老一輩”、十幾年前的電競迷們很多也已為人父母。平心而論,就算是他們,應該沒人願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天天長時間坐著打遊戲,反倒是希望他們能多出去走走,多看看書,多鍛鍊鍛鍊身體。

    當然,我們也可以想當然地說,不要把所有鍋丟給電競,家庭教育不濟,就算沒有遊戲,孩子一樣也會表現糟糕,不可能乖乖地坐在書桌前看書學習。

    這話也沒錯,青少年的成長問題確實是一個極其繁雜的系統問題,涉及到的要素方方面。但還是忽略了“門檻”這一命題的重要因素。

    其實在遊戲之前,電視、電影、跳繩、拍紙花、打彈珠、漫畫書、武俠小說等,都或多或少地揹負過“毒害青少年”的罵名,現在只不過是天道輪迴,輪到了遊戲,和以遊戲為載體的電競而已。

    悲觀地說一句,在有另一種統治性的文娛媒介能夠徹底超越遊戲之前,對電競的偏見會一直存在,並且處於風口浪尖。

    很顯然,你不能指望廠商在未來的研發中完全抹掉這些要素,這是由幾十年的市場導向決定的。

    類似的問題也出現在影視領域,很多業內人士認為根本的解決之道在於儘快推行類似國外的分級制度。但因為種種難以言喻的因素,這樣的解決方式短期內並不可行。

    電競遊戲也是如此,短期內不可能有成熟的分級制度,將暴力和青少年隔離。所以目前也近乎無解。

    電競有幸進入亞運,電競選手能代表國家上場比賽,當然是好事,但並不能因此認定偏見已經完全解除,畢竟產業和經濟價值被接受,不代表文化價值也被同等接受。

    而敢於正視偏見的存在,恰恰也是產業價值的體現方式之一。

  • 3 # 呀哈里亞

    就目前來看,和打遊戲有關並且前途無量的工作莫過於職業選手,尤其是LOL的職業選手,只要技術高並且在比賽中拿下好的名次,無論是簽約費還是知名度都會提高一大截。目前圈中最出名的有三位選手,一位是南韓的職業選手Faker,一個被玩家們稱之為神一般的男人,另一位名為廠長,LPL一號選手,最後這位則就是UZI。(ps:為什麼不說拿下S8冠軍的IG選手?從個人影響力與吸金值上來說,IG選手稍微遜色那麼幾分。)

    而職業選手雖然很風光,但這個行業的競爭也是非常可怕,百分之九十九的選手都註定成為陪襯,真正能大紅大紫的永遠只有那麼幾位。即便是站在金字塔頂端,在下一秒他也許會被後來者給淘汰。比如UZI,在拿下了這麼奪冠軍,可一場失敗就讓他滿盤皆輸......

    至於這個工作有多賺錢?頂級的職業選手年收入不會低於千萬,像UZI與Faker這種,個人價值更是破億。而至於底層的職業選手,稍微有一點水準收入都早已過萬。

  • 4 # 剛剛穀雨

    感謝受邀。

    首先我們應該看的出這個遊戲職業玩家,他玩遊戲就相當於我們的工作。這個職業可以自己自由工作也可以為別人工作。可以說這個職業,也已經有些年頭了。也漸漸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認可。不再被老一代人說一些不務正業沒有出息了。這個職業剛出來時有點類似於網購剛出來時的樣子。網購剛出來時大部分人都感覺會被騙的。現在網購成了主流。這個職業或許不會那麼誇張?但實際它也解決了好多人的就業問題。舉個例子吧。

    我的一個弟弟,因為家裡窮上不起學。輟學以後,也不夠年齡工作,就天天玩遊戲。家裡人都批評他,教育他,說他不務正業。他呢,也喜歡鑽牛角尖兒,就去找了個他的年齡能做的工作。然後把電腦搬過去。在外面邊工作邊玩遊戲。玩遊戲的時間比工作時間要長。家人多次勸阻後未果,也就聽之任之了。隨著好幾年時間的推移,他的遊戲經驗很豐富了。而且這個時候職業玩家,這個詞也流行起來了。他就用他打工的錢,買了幾臺電腦。把工作辭掉,專門打起遊戲來。做起了職業玩家和遊戲裡的商家。做了一年下來,收入有10多萬,比打工強多了。再後來過了兩年,也結婚有孩子了。但也沒有另外找工作還是做這行。感覺是收入還可以,(四線城市)雙方父母也沒有多大意見了。

    所以說我認為,職業玩家就是一種工作,新興職業。

  • 5 # 中年遊戲解說

    你如何看待遊戲中的“職業玩家”?

    謝謝邀請。隨著英雄聯盟的火爆,相關聯賽也非常成熟,也帶動著電競在中國已經越來越熱門和越來越規範化。各款熱門遊戲都有著相應的聯賽體系,成就了一批知名電競選手。曾經大家認為的“網癮少年”也有了新的名字,職業電競選手。

    那麼有一個爭論的問題“網癮少年”和職業選手。從小開始沉迷遊戲,後來成為優秀的電競選手,因為這個就可以脫掉“網癮少年”的帽子我認為是不對的,只不過他們在這個領域做到了頂尖。

    電競的興起,是好事也是壞事。好事在於讓電子競技行業飛速發展,帶動了相關經濟產業,也讓電子競技被更多人承認和認可,還參加了諸如亞運會這樣的大型賽事,成為了競技體育的一份子。而它也有不好的一面。無數青少年懷揣著對職業選手的崇拜,夢想著有一天也能圓夢職業路。他們不曾想過,電子競技行業競爭的殘酷性,玩遊戲的人那麼多,在金字塔頂端的就那麼幾個。所以讓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非常的重要。遊戲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只是休閒方式,而不能成為夢想。

    其實職業玩家的廣泛概念應當包括從事整個行業的人群。這裡就包括了職業選手、遊戲代打代練、遊戲商人、遊戲主播等。而職業選手和遊戲主播往往有著密切關聯性。很多遊戲的職業選手憑藉影響力,退役後成為主播,收益仍舊可觀。而一些主播憑藉過硬的技術,也成長為職業選手。

    在本人直播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更為值得深思的問題。經常有學生粉絲在談夢想的時候說自己的夢想是成為一名主播。而他們年齡尚小,卻對遊戲主播有著嚮往。他們卻並不知道做一名主播不僅辛苦、不穩定,而且需要機遇、需要你從事這個行業的性格。並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成功。而一旦失敗,將一事無成。

    所以,我認為職業玩家這個群體的存在是行業發展的必然。問題在於如何規範他們,如何讓年輕人認清現狀才是更重要的。

  • 6 # 985名師推薦

    感謝邀請,我想從社會學、心理學和行為學來分析下這個現象。觀點一:玩遊戲的多了,期盼著能“物盡其用”的人自然也就多了;觀點二:青年人就業不再“墨守成規”,自由意願越來越佔據主導。給社會的建議:多做可觀、正確的宣傳,對青年人做好引導;給青年人的建議:客觀瞭解市場、認清自己,做出符合現實的選擇,在個人規劃中平衡“理想和現實”。

     

    討論開始前我們先來明確下“職業遊戲玩家”的定義:即在一段時期內,透過打遊戲作為謀求生存的方法,把打遊戲變為一項從事的工作。“職業遊戲玩家”具體的工作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①電競比賽的選手(無論是否成名、無論是否一線俱樂部,只要有工資收入即可,工資作為遊戲訓練和比賽成績的勞動報酬)②代練(幫客戶在遊戲中提升實力的行為)代練又可以分為電競遊戲代練和網遊代練,後者通常是打金、打裝備、提升等級③陪玩(在遊戲中提升客戶參與質量和享受感),同樣可以分為電競遊戲類和一般網遊類。

    在這裡我想表達解說、直播、自媒體等崗位並非“職業遊戲玩家”,他所需要已經不是單純靠遊戲的技巧水平和投入的時間就可以實現的,而需要很多非遊戲的技能,如口才、表現力、文筆、繪圖、影片製作等等。

    透過直觀分析我們很容易得出想做“職業遊戲玩家”需要具備①遊戲技巧高超②投入足夠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且不止有電競遊戲一條路。

    近年來電子競技快速崛起和其巨大的媒體流量吸引了人們足夠的眼球,產生了很大的社會效益,人們自然而然的會用電子競技來對標“職業遊戲玩家”,但忽略了非電競遊戲的龐大人群。如果開啟BOSS直聘、58同城這些招聘軟體不難看到,電競選手招聘的數量要遠遠小於遊戲工作室的各類代練和陪玩崗位,其中很多是網遊、頁遊品類——昔日《魔獸世界》代練工作室應該不是陌生事物。

    分析完崗位屬性後,再來看看從業者的屬性。成為“職業遊戲玩家”有2類人①天賦異稟,機緣巧合②泥足深陷,不得不為。縱觀現在許多明星名人,多屬前者之列,如天王SKY、若風、今日大婚的伍聲09、世界冠軍IG.BAOLAN等,他們從業時並不知曉電競行業能發展到今日這般天地;錢贊企堅持《風暴英雄》4年如一日,日前遺憾謝幕,而轉型及時的GEMINI則當上了QGHappy的主教練,或者是今日的PUBG、APEX、自走棋,誰又能知道今後會發展成什麼樣。後者的人數較前者不知大了幾百幾千倍,LOL、王者榮耀的“天天路人王”區區皆是,被“網咖老闆”和“小富二代”投資的不知名俱樂部的不知名隊員也不乏少數。這些人不甘心,卻又無可奈何,換行業沒有任何競爭力,白瞎了這些年的時光,留在遊戲圈除了遊戲打的好別的特長也沒有——至少當時沒有。所以一些人透過再學習,當上了主播或UP主,這是門檻最低的一條路。電競行業已經具備了獨立生態,從一個電競遊戲高手橫向轉型至少有個人脈資源和對遊戲的理解,可如果是非電競遊戲的,連這點希望都不存在,只能向著遊戲虛擬交易這條路發展了。

    遊戲吸引人是不爭的事實(原理不在本文分析)當前中國遊戲使用者就有近5.4億的超級龐大群體,其中絕大多數是青年人群,留守兒童沉迷手遊的情況又有多少人關注過呢?專業報告現實遊戲在三四線城市的滲透率高達46.7%,這意味著在大家視線之外遊戲早已吞噬了遠比我們想象中要更多的青年甚至少年。在這樣龐大的基數下,自是沉迷者甚重,而越是物質條件匱乏、教育缺失的地方越為嚴重。

    除了“職業遊戲選手”外,很多年輕人不上班不去工廠,選擇送外賣或者開專車我認為是個很相近的社會話題,因為篇幅原因不展開討論,究其根本社會進步了,物質豐盈了,人們的選擇權更多了,晉升通路更廣泛了,是文明發展的表現和必然現象。我們能做的就是教育年輕人更客觀的“知己知彼”為他們創造一個相對理性的選擇機會。

  • 7 # 楓林12345

    其實早就有了,只是現在的職責玩家被你們認為的主播佔多數,以前魔獸做副本,很多人一起做,給佣金,其實這也是一種職責。

    現在的網遊,LOL,王者,吃雞,代練做任務刷副本等等,越來越讓現在的人看到了商機,做一個團隊,接單,上分任務,收入絕對不會低於一個正常的工作,但是要耐得住寂寞,因為一直玩一個遊戲啥啥的,所以呢,各行各業都出狀元。

    對於遊戲的職責玩家,更加多的是青春飯,長期做肯定不行,比如LOL現在你是王者5年後呢,操作意識還是王者嗎?十年呢?那個時候就要考慮做幕後了,或者擁有自己的工作室,團隊,或者眼下流行的主播,畢竟又在玩遊戲賺錢,又在開直播賺錢,還是可以考慮滴!

  • 8 # 星聞tot條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惑吧?我們肯付出,也吃得了苦,雖然賺了不少錢,買了房,買了車,但是對於打遊戲賺錢這個職業,對於職業玩家這份工作還是沒有信心,來聊下這個話題,我們該如何在迷茫與輪迴中尋找希望! 首先,談談職業搬磚賺錢者與遊戲打金工作室 是挺不踏實的,工作不好找,薪資低,打工又不想去打工,更多的年輕人選擇打遊戲賺錢這個看似很美好的職業,並且管自己叫作“職業玩家”,導致遊戲工作室現在很難做,同行之間的競爭真可謂弱肉強食,一堆狼分一塊肉或一碗湯喝。 專業打遊戲賺錢的人分為兩類: 1,如《dnf搬磚賺錢700天:買了房後要買車,輪迴中迷茫》文章中看到的小夥子,遊戲裡搬磚賺錢,大多以夢幻,DNF,劍靈,天刀等端遊為主!由於這些端遊運營時間久,夠穩定,所以在這些遊戲裡搬磚於其他新遊相比能長久一點,但是,也由於這些遊戲運營的時間夠久,對牟利者的打擊手段也是非常成熟,今天還能日賺200,也許明天就全軍覆沒! 另外,還有文中小夥子描述的那種迷茫,每天暗無天日的重複性勞動,自己就像是個機器人,感情都麻林了,窮怕了,心也變小了,雖然每個月能存個萬把塊錢,但這是個靠青春吃飯的行當,不可能一輩子搬磚,就這樣一份體力與心靈上煎熬的職業,還生怕哪天就做不下去了,沒了收入來源。 2,有些許規模的遊戲工作室,手遊佔領了遊戲市場,並且很難賺錢!遊戲公司則不同,全力進軍手遊市場,玩家的錢好賺的一比,又沒了遊戲工作室的困擾,於是,端遊越來越少,更多的遊戲工作室都在吃老本,靠那幾年老專案維持著!每年的收入只固定的,不會少不會多,但每年進來這個行業的人又是隻多不會少,惡性競爭從未斷過,無論是有老本的,還是新來的,日子都不好過。 沒有給力的新端游來分散遊戲工作室這支大軍,手遊又不能支撐起這群狼的胃口,怎麼辦?只能挺著,挺到無利可圖時默默退出,很迷茫,人人都在找出路,尤其是做的比較大的遊戲工作室,機器損耗,人員開支等等,壓力是巨大的,每天都過的不踏實。 如此的環境,如此的現狀,怎麼辦?出路在哪? 1,青春就是用來燥的,青春就是用來試錯的!要不然要青春幹什麼呢!這個社會上有很多吃青春飯的職業,有很多吃青春飯的人,既然夠年輕,我最不建議搬磚黨們如此彷徨,自己煎熬自己,社會上沒有穩定工作,五險一金的人多了去了,如果都這樣一個心態,將來怎麼出人頭地?父母看著這樣的你得多傷心! 生活嘛,不死總會出頭,餓死是不可能餓死的!何況現在搬磚還能賺錢,為什麼不積極Sunny一點兒,考慮如何賺更多的錢呢。實在覺得已經到了頂峰就抽出點時間把日子過好,如前言中的搬磚小夥,可以找個女朋友嘛,說不定女友也是搬磚黨,2人合力再搬它十年,也是蠻幸福的啊。雖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但也不要過分杞人憂天,人生苦短,及時行樂,現在不是很流行佛系青年嗎? 2,玩遊戲,搬磚賺錢有沒有前途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認真做事的人一定會有前途,如果厭倦了,累了,可以適當給自己加一些休息時間,例如我,現在每天中午去邊上的公園走上一小時,看看風景,看看人,看看動物。瞎想想,想想這,想想那兒,想想自己還能幹什麼,有可能幹什麼,擅長什麼等等,挺有意思的!(我經過想著自己年賺百萬,買什麼房,買什麼車,過什麼樣的生活!想著想著,就筆出聲了!路人以為我是SB!) 另外,網路是個大淘金之地,閒暇時間多看看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還比如我吧!以前也是黑天白夜的泡在遊戲工作室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進,做了整整十年!然後網上這些事我對網站建設比較有興趣,自己又喜歡瞎想,淫意寫東西,覺得這個事挺適合我的,就開始慢慢學習,每天看一點相關知識。準備了大概五年時間吧,我勇敢的建立了我的第一個網站《NBE遊戲工作室》,現在正在嘗試全職經營它,利用這個網站賺錢養家! 3,學會理財,適當投資。用錢生錢是每個人的必修課,個人認為,只有用錢去賺錢才是真正的全自動躺賺專案。身邊的朋友有想要做生意又少錢起步?可以適合的投資一些或當名合夥人。甚至自己看好的專案可以招集好友一起來做,有時間可以參加管理,沒時間適當投資只佔股份,這樣不耽誤自己全心經營遊戲工作室。 打個比方:年前去杭州玩,看到一個飯點微信點餐程式很方便,給飯店省去了大量的人工。我們東北小城市沒有這個東西,我就找了3個朋友做了起來,一人出了2萬塊錢,不多吧?現正在運營中,我是隻投資不管理的,其他幾個合夥人正在熱推中,目前來看不賠錢! 如果覺得合夥搞生意麻煩,不想做,那可以投資一些不動產!就這一年時間吧,我在NBE論壇看到好幾個這樣的貼子了,大概意思是:貸款買了套房,2-3年漲了十幾二十萬,比遊戲工作室賺的還多!雖然是無心之舉吧,但是個人認為,現在投資不動產(民房或門面)賠錢的機率還是很小的。 我網上認識一哥們,遊戲工作室做的挺大,家是山東日照的,前年底花80萬買了一套學區房,現在漲到120萬了!這哥們後悔啊,當時還是有閒錢的,怎麼沒多買2套!最近他正在醞釀去青島貸款買一套等升值! 不要覺得這些事兒離你很遠,任何事只要考慮去做了,並且嘗試著做了,也並不是那麼難,有錢的可以像我這哥們一樣買套大的,沒錢的可以貸款買套小的嘛!反正又沒準備自己住,投資嘛,投的多賺的多,投的少就少賺點唄,總比扔餘額寶賺的多! 開個玩笑:如果不出意外,遊戲工作室一年賺個10.20萬的,三年後投資的房子賺了30萬,哈哈,好諷刺! 其次,談談職業玩家/電競解說/直播 近幾年電競大熱,讓職業玩家們的日子好過一點了,打比賽賺名又賺利,遊戲解說與直播更是嘩嘩來錢,單是賣肉鬆餅一個月也能賺個上百萬,簽約費更是千萬計。但是,還是不踏實,不踏實的原因在於,職業選手要有退役的一天,電競解說更是如娛樂一樣亂,說封殺就封殺,一件小事都有可能毀掉一個人,例如五五開開掛事件! 說到這裡也許有人會非常無知的說,不踏實個毛線啊,你可別扯淡了,一年賺幾百萬,封殺就封殺了唄,賺的錢都夠花到退休了!這裡我想提醒下大家,你看看身邊的人,網上的人,那些賺了大錢的有幾個是安安穩穩過日子的,有錢人就必將過上有錢人的生活,走進高階消費圈子!所以,這些職業玩家們各個都買豪車,買豪宅,一花就是幾百萬。(最近網上就有幾個知名主播,被封殺了或被解僱了,身上一分錢沒有,要回原直播平臺給人家打工還債,這樣的例子不少吧?) 這樣的生活方式他們能踏實嗎?再說了,電競還是個吃青春飯的職業,能不迷茫嗎!什麼?你再說一遍,你如果能賺這些錢絕對扔餘額寶裡吃利息遊山玩水!別做夢了,如果你骨子裡是這份生活態度,是這樣一種性格,我敢保證的說,你也賺不來這麼多錢! 扯遠了!職業玩家該如何尋找希望,讓自己不迷茫呢? 1,學運動員們,正值巔峰時努力工作,好好奉獻,不浪費青春,做一行就愛一行,並且把它做好,儘量做到極致。用正確的心態去面對每一天,用正能量去影響自己或身邊的人,不因爆富而膨脹,揮霍汗水換來的財富,退役或離職後果斷去學習去充電,用自己賺來的錢去幹想幹的事,去過想過的生活。 2,投資或去運營更多的產業,成為一名老闆!其實,電競圈好的範例還是很多人,烏煙瘴氣只是個別,有很多知名電競解說已經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自己的戰隊,甚至投資了很多網際網路創業專案,如:遊戲影片工作室,電競館,自媒體品牌,各種遊戲周邊產業的電商等等。 3,當然了,電競解說或直播方面出名的還是少數,多數還都是混飯吃!這些人也不用急躁,既然熱愛遊戲,喜歡電競,可以先直播或解說養活自己,然後從這個點去多瞭解這個行業,每天花一點時間去學習一些東西。電競產業才剛剛起步,這方面的人才需求還是很廣泛的,不去試誰也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有多大潛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麩皮在養豬中起到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