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默默地等紅杏

    糧票是中國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是計劃經濟時代的一種購糧憑證。實際生活中,全國糧票等同於現金,甚至在困難時期,價值高於人民幣。

    全國糧票是全國通用糧票,不論你走到什麼地方,都可以用此糧票購買糧食用品,(只有全國糧票才可以在異地買食油)。若要出差或探親,一定要用地方糧票換上一定數量的全國糧票才能出門。

    六五年版全國通用糧票,可謂是家戶喻曉,婦孺皆知,在人們的心目中糧票完全可以稱得上是糧票的代名詞。

    從我記事起就知道家裡有一個小小的本子,存放在父親的“保險櫃”裡,只有在家裡沒有糧食的時候就拿出使用。

    我也是在這個時間段裡能夠趁機觀摩一下,瞧瞧父親為什麼老把這個類似戶口簿的本子,視同存摺一樣儲存。

    開啟一看,原來上面記錄著全家人的名字、年齡和每人每月購買糧食的數量,本子中間還夾著為數不多的票證。

    隨著自己的年齡增長,已完全清楚地瞭解到這就是全家人能夠填飽肚子的——“糧本、糧票”。

    對於上世紀90年代以後出生的人而言是極其陌生的,似乎難以想象,而對於親身經歷過,年齡在五十歲以上的人來說,絕對是熟悉而不陌生的,這除了感情複雜難以言表外,其中蘊含著許多苦澀和辛酸,沉重和無奈。

    父親講新中國成立初期,計劃經濟時代,由於物資匱乏,民生的日用品供需矛盾突出,糧食也是按照年齡,學齡,工種,居民等來進行分配的。因此,在當時糧本、糧票、肉票、布票等數十種票證應運而生。

    就拿糧票來說,面額有半斤、壹斤、叄斤、伍斤,最初給人的感覺就象是“變種”人民幣。有的時候,即使你有再多的錢,如果沒有糧本糧票,你是一粒大米也買不回家,可見,其作用與人民幣相比有過之無不及。

    在那個年代,糧本、糧票就是命根,有了糧本、糧票就可以到指定的糧店買糧,那時糧店的大米價格是幾角,麵粉價格是幾角,這個價格一成不變地一吃就是二十多年。

    回想過去,家家似乎都有本難唸的“經”,我想這本“經”就是看似不甚起眼的小小糧本、糧票吧!

    就拿我家來說,全家8口人,除了父母之外,6個孩子全是“和尚”,越發顯得我家的這本“經”更加難念。

    當時糧本里的定量根本不夠全家人吃的,6個“和尚”的吃飯問題可難為壞了老爸老媽,一日三餐不是稀飯就是糊糊,說是稀飯和糊糊,不象現在煮得那麼稠,鍋裡撈出來的湯水裡難見幾粒米,吃過後肚子脹鼓鼓的就想上廁所,如果你要是再幹點體力勞動,沒過多久就會餓得心裡發慌,眼冒金星。

    有次我的一位哥哥就是餓得不行,偷偷跑到附近山上農民的菜地裡去挖紅薯,將預先帶來的一個小籮筐塞得滿滿的,結果在下山的路上不幸被幾個農民逮個正著,這下可把我哥嚇壞了,死活不承認是從地裡偷的,靈機一動,說是在那邊山頭上的一戶農民家裡買的。其中有個農民不相信就問:你要是買來的,那肯定知道多少斤。我哥還趾高氣揚地信口說出偷來紅薯的重量,說來也巧,等農民拿秤一稱,嘿嘿!分毫不差。農民無奈地將我哥放了。

    改革開放以後,糧食生產逐年取得豐收,糧店裡的糧食供應相對比較充足,糧票還可以在市場上換雞蛋、大米等農產品。

    大街上的酒店、飯店如雨後春筍般隨處可見,我家裡生活也逐漸有了好轉,加上我幾個哥哥陸續參加了工作,家裡的一日三餐不再那麼寒酸,起碼每頓能吃到噴香的大米飯、麵條,偶爾還能打下“牙記”,下個館子,換換口味。

    記得1981年夏天,我們這兒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水,當地政府部門擔心因洪水造成糧食供應中斷,影響居民正常生活,於是不受糧本定量限制,放開糧食供應數量,允許每家每戶到糧店購買所需數量的糧食。

    那天一早我喊上我弟拿著糧本推著腳踏車到糧店買米,糧店裡已排著百十號人,等了近三個多小時才把米買上,好在供應不限量,我也為了圖個省事,不用等著上稱,將1袋180斤大米就往家裡搬,想想這180斤大米從一樓抬到四樓談何容易。

    那時我年輕逞能,感覺有的是力氣就將這袋大米扛在背上,我弟在後面幫忙扶著,結果我從一樓扛到二樓就兩腿發軟,最後還是將大米拖到家裡。現在回想起來,好似昨天剛剛才發生的事情。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參加工作分配到了工廠,第一年我就領到了工廠每月定期發放的工種補貼糧票,這時候的糧本糧票的作用遠不象以往那麼物有所值。

    從1966年1月1日發行使用到1993年退出歷史舞臺,與億萬萬人民朝夕相伴近28載,糧票的光輝形象早已深深銘記在幾代人的腦海裡。

    現如今已是科技飛速發展的年代,吃飯根本不存在問題,加上國家有“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這樣“國寶”級的農業專家,糧食產量年年都在喜獲豐收,可以說國家的糧食儲備充足。

    不僅如此,現在的各大商場、超市糧食隨處可見、比比皆是,品種花樣豐富多彩,而且人們手中有著足夠的鈔票去買糧買油,想買多少就買多少,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較以往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

    今天,重新提起幾乎已經被大家所淡忘的往事,希望大家牢記那段不該遺忘的歷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在日常生活中,隨處都可以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杜絕浪費,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從某種意義上說浪費簡直是“犯罪”。

    讓愛惜糧食,珍惜糧食成為我們的一種習慣吧。

  • 2 # 潮水山河

    關於糧票的故事,我曾經看過一篇。

    故事是關於一個老兵的故事,很曲折,但也很真誠。

    那是發生在鬧饑荒過去不久的1963年,一位戰場上的傳奇老兵因在印度自衛反擊戰中負傷選擇退伍回家鄉,在出火車站的時候弄丟了身上的錢財,此時距離他回到家還有百十公里的距離,這可讓他發愁不已。

    輾轉在火車站到處轉悠之時,一位年長他一點的男人看出了他的難處,詢問了一下事情的原因,好心的給了他一點路費和三張糧票。老兵感激不盡,兩人聊了聊,得知彼此都是老兵,這下更加親近了,就詢問恩人名字和地址好日後再還,可是對方一直說不用。最終在老兵不斷詢問下,對方說了名字和一個模糊地址——趙權住在安徽阜陽大田區人民公社。雖然恩人只是隨意一說,但老兵卻銘記於心。

    回到家鄉後就結婚生子,一忙多少年過去了,老兵一直沒抽出空去找當年的恩人。直到新世紀的到來,已經古稀之年的老兵知道再不找就沒機會了,找了一個風和日麗的天氣,向老伴交代了一聲,就騎著他的摩的拿著地圖向安徽阜陽方向駛去。

    這一路上他經歷了各種事端,各種波折,一兩百公里的旅程他騎四天才到達阜陽。後經過各種打聽才知道,當年的大田人民公社早就改名為西湖鎮了。他騎著摩的在西湖鎮挨家詢問,最終終於找到了當年的那個恩人。此時的恩人因為身體不適已經臥倒在床,見到曾經只有一面之緣的老兵,心中也是感動不已,兩坐在一起交流了很久。

    簡單的故事,卻顯露著當年老一輩人淳樸的感情觀——知恩圖報,不管時間幾何。

  • 3 # 要堅強296

    我和糧票的故事。

    一九六四年我考取了晉城縣(一九八五年改為晉城市)第三中學校。報到後交了在農村領取的個人口糧,隨後領取了由晉城縣糧食局核發的供應本 ,每人每月二十八斤;其中白麵百分之十五,小米百分之三十,餘下的是玉米麵和其它雜糧。

    那時的農村有工作領商品糧的人不多,能上中學的也比較少,所以能吃上國家供應糧,是比較有面子的事;父母親和家人也高興

    我們學生的糧食是由學校統一到糧站領取 ,並不是把糧票發到個人手裡。伙食費有五元和七元的,分一等飯和二等飯 ,有蓋了章的飯票註明。早上是稀飯,小米很少,主要是玉米麵,有多半大碗;學生到第二節課後,肚子就餓的咕嚕嚕的叫 。中午是有米、有點麵條的粥飯,有時會有好一點面片飯。雖然二十八斤是細糧,但我們還是吃不飽的;但是比在家裡要好的多。

    學生們一般報的是二等飯 ,想到父母親不容易,能節約一點糧票和錢補貼家用。

    糧票的發行是國家特殊時期的產物,目的是保證市場糧食供應的穩定。同時發行的還有布票、油票等。

    七十年代參加工作後 ,每次外出要到糧站申請糧票;在省內要山西省糧票,到外省或者去北京 就需要全國糧票。

    有一次去北京出差,因為走的急,只帶了十幾斤糧票,幾個人四五天就用完了;事情還沒有辦完,回不去。我們去找不要糧票的飯店或者副食品門市部,結果都要糧票;只有一種小麵包,要糧票是一兩糧票五分錢一個,不要糧票是一毛錢一個。這樣我們有兩天就是吃麵包添飽肚子的。

    農村的幹部和群眾如果去外地 ,需要按比例把小麥、穀子、玉米送到糧站兌換糧票。所以糧票還是很緊悄的。

    在外工作的人,有的省吃儉用節約一點糧票,給農村的父母補充點營養。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們的日子慢慢的好了起來,購買食品時不要糧票的品種多了,糧票也就不那麼重要啦。

    一九九三年,國家根據經濟的發展 ,糧食供應的穩定,停止了糧票的使用;我至今還儲存有幾十斤全國糧票。

    糧票的使命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 ,但在人們的心中留下了記憶 ,有點苦澀,但回味無窮。

  • 4 # 野史包打聽

    糧票是中國上世紀1988年以前特有的糧食供給制度。所謂“吃商品糧”優於“農村戶口”的特徵之一!

    我1982年上大學,學校每月給糧票32斤。我一女同學,每月糧票29斤。那個時候女孩子不時興減肥,但相對於男同學來說,她們總是中晚歺吃三兩,略有“糧票”結餘。結餘的糧票她總是主動地用5分錢的“中國郵政同城郵遞”信函寄給我們高中同學,有的同學寄3斤的,有的寄5斤的,有的寄10斤。後來畢業後才知道,她在大學四年中一共支援了我們5位老同村的高中同學糧票100多斤!這種純真的感情是金錢都買不來的!

    我們男生那時在讀書時每個月基本都要35斤左右糧票,不夠怎麼辦,只有家裡人暗中補貼。可想而知,我們這位女同學是多麼的純潔!高尚!

  • 5 # 維海805

    救命糧票

    六十年代初糧貴於金。聽我母親說哪時我剛滿兩歲,因長期缺食物營養骨瘦如柴。有一天我舅爹村的一位名叫李業銀來到我村辦事。當時他是豐崗公社企業幹部有些實權。他到我家見我長得太瘦可憐,臨走前給了我家五斤糧票叫我父親去糧店購買糧食。我父親趕緊拿起糧票和錢飛跑去糧站,用買回米煮成稀粥餵我。後來他來我村時給過幾次糧票,少則l斤多則5斤。

    他給糧票吃完了,我大哥想辦法自編捕魚籠。到河裡捕捉魚蝦甲魚等水產。到晚上用鹽水煮著因那時缺食油。他們先讓我吃飽,剩下的全家分食。

    直今我們一家人仍銘記那些好人,在艱難歲月中慷慨助人的恩人。

  • 6 # 家在半島中

    我是89年上的大學,剛好是趕上使用糧票的尾巴,第一年讀書還是有糧票的,當時戶口也有兩個,一個是現在一樣的行政戶口,另外一個是糧油戶口

    我哥比我早好幾年讀的寧波師院,當時我還在讀初中,住宿吃食堂,飯票是家裡背米去換,或者交糧票,我哥勒緊褲腰帶給我節省了五斤糧票給我,我是一個農家子弟,當時用這糧票交給學校,別提有多露臉,就好像供應戶口家庭子弟一樣

    現在的人無法想象當時供應戶口對農村孩子來說,有多優越感

    後來我家四兄弟三個大學,大哥高中,大哥現在辦廠挺好,都是父親含辛茹苦牛馬勞作,用佝僂的身軀,頂出我們的一片天,感恩父母和姐姐哥哥,我是最小的

    俱往矣,一首隨口小詩,紀念已經在天的父親

    小時候,在你胸下

    看你彎著腰,越來越弓

    長大了,

    我們都是你射出的箭

    你是我們的天

  • 7 # s春回大地x

    我的糧票故事其實就是痛苦的回憶,一步一無奈,一步一心酸!

    八十年代末我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專科學校,父母高興的臉上總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愁,沒心沒肺的我走親戚、串同學,一臉的幸福。

    我家在農村,在當時經濟計劃年代出門吃飯是個大問題,糧票為主配以少量的人民幣你才可以買到所需的食物,我家在山東,去北京必須要使用全國通用糧票,農村人別說是全國糧票沒見過,就是本省的糧票也很少見啊。

    窮人啊,沒有一個地方不窮的,上學的路費、生活費需要借,糧票也要借呀,跟著父親就像要飯的人一樣挨家挨戶去借……。

    500元錢借夠了,糧票還差十多斤,況且借的二十多斤糧票80%都是山東糧票,最後沒有辦法只能去集市私下裡買糧票,然後去鄉糧食所去兌換全國糧票,也不知是糧食所的公職人員中飽私囊,還是國家政策就這麼規定的,一斤山東糧票兌換一斤全國糧票還要外加5分錢,好歹折騰了四五天才把路費、糧票準備夠。

    跟著父親四處借錢、借票,雖然身體不累心卻無限的疲憊,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改變我家的現狀……

    三十多年過去了,父親大人去世了,母親尚在,做兒子的我不會讓父親牽掛母親的晚年幸福,父親安息!

  • 8 # 雅趣m

    《被盜》

    這事發生在三十一年前的一個冬天。

    一天, 天上下著小雨,地上泥寧路滑。我因公出差到幾千裡之外的一個城市。旅途中乘汽車轉輪船,再乘汽車轉火車,歷經三天三晚的舟車勞頓才到達了目的地。

    當時,天色已晚,街上燈火通明,人流熙熙攘攘。雖然我又冷又餓,卻顧不得吃東西,一心想趕快找旅店住下來。住旅店辦手續,需要工作證、單位介紹信等證件。當我開啟密碼箱取證件時,發現裝在裡面的所有證件、全國通用糧票、鈔票等不知何時何處被小偷盜竊走了。剎那間,我的心像被掏空一樣。那個年代,糧票,尤其是全國通用糧票很難兌換,出差在外,糧票鈔票和命一樣重要。沒證件不能住宿,沒糧票鈔票無法買食物充飢。時間越來越晚,我一個三十歲出頭的女性,在這舉目無親的陌生城市,真是不知所措,既著急又恐懼,想著想著眼淚不由奪眶而出。 旅店值夜班的馬大姐知道我的情況後,非常同情,及時向旅店經理作了說明。經理同意我在他們旅店先暫時住下,後補辦手續,吃飯暫由大姐幫助解決。馬大姐的熱情相助,使我度過了一生中最難忘的幾天。第二天,我及時給單位發電報說明情況,由單位派另一名同事前來接洽,問題才得以妥善解決。

    此次經歷使我增長了自我保護意識,懂得做事切記謹慎小心。同時,旅店經理和馬大姐助人於為難之時的高尚情操也感染了我。幾十年來,當身邊人需要相助時,我就義不容辭的給予幫助。

  • 9 # 微型趣味故事

    說起糧票,我想起一個溫馨的故事

    在我小時候,凡是國營糧店、食品店,若只有錢,沒有糧票的話,就買不來食品。

    我十歲的時候,有一次爸爸讓我去銜上買一斤油條,並給了我一斤糧票和錢。

    我到了國營飯店門口,買油條的、買包子的等已排起長隊,我也排隊等候,等捱到我時,發現手裡只剩下錢了,糧票不知什麼時候丟了。我央求賣油條的阿姨沒糧票賣給我一斤油條,但遭到斷然拒絕。無奈趕緊沿路回去找,沒有;又原路找回來,還是沒有......

    那時,糧票很被看重,沒糧票就吃不上飯。我估汁回家後,輕則挨批,重則被打屁股,於是在離飯店不遠處哭泣起來.......

    這時,耳邊傳來一聲溫柔的聲音:小弟弟哭什麼啊?

    我抬頭一看,是位穿著樸素,長相清秀的大姐姐,於是哭著回答:我糧票沒了,買不了油條了。

    大姐姐問:掉了多少?

    沒了一斤,我回答道。

    只見大姐妲從隨身包裡拿出一個漂亮的塑膠錢包,找出一斤糧票,遞給我說:小弟弟別哭了,給你一斤糧票,快去買油條去吧。

    幾十年過去了,每想起這個糧票的故事,我心裡暖暖的,不禁感嘆:世上還是好人多,願好人一生平安!

  • 10 # 娟子的小小世界

    記得我很小很小的時候,應該是上小學吧,每天早晨我媽媽給我一毛錢二兩糧票,可以買一個熱乎乎的燒餅,或者是買兩個花捲兒,那個時候胃口特別好吃,什麼都很香。每天早上我在學校門口,要麼買一個燒餅吃,要麼買兩個花捲兒,那個燒餅上面撒了一些芝麻,烤的外脆裡軟,一出鍋香氣撲鼻,總感覺一個不夠吃,但是讓我記憶深刻的是那個賣花捲兒的奶奶,花捲是六分錢二兩糧票。有天早晨那個老奶奶對我說:我不給你找錢了,給你挑兩個大的。她包好兩個花捲塞在我手上,我看看手上的花捲和平時沒有什麼兩樣,但是膽小的我不敢說什麼,回去我媽媽把我罵了一頓。說我太笨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膽固醇是血管硬化的“元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