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餘則成007
-
2 # Callme不韋
長平之戰發生在公元前260年,是秦趙兩國的戰略性決戰,此戰之後,趙國元氣大傷,再無一統中國的能力;此戰加速了秦國一統中國的程序,是戰國曆史的最後轉折,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大型殲滅戰。那麼長平之戰的結局到底是不是必然的?我們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長平之戰的發生是必然的;
第一、秦國從商鞅變法、惠文王東出、武王進一步東出到秦昭王時期全面擴張、遠交近攻,不斷蠶食近鄰韓魏楚的領土,此時秦國一統天下之心路人皆知。
而和秦國一樣是戰國時期兩大軍事強國之一的趙國完美的阻擋了秦國的東出之路,因此無論是說秦國想要一統天下,還是說一山不容二虎,秦趙兩國之間勢必會有一戰,只是這一戰來的早晚而已。
第二、秦攻南韓上黨,南韓不敵,令上黨向秦國投降,但郡守馮亭投降了趙國,而且趙國也接納了上黨。之後秦國迅速將矛頭對準了趙國,秦國君臣對形式的把握如此準確,不得不讓人相信,在戰爭初期,秦國就已經預料到了趙國的介入,而且無論是前線還是後勤,秦國都進行了充分的準備。
所以長平之戰的發生是必然的。
但是趙國失敗的結局是必然的麼?畢竟經歷了胡服騎射後,趙國軍事實力大增,而且趙國國民性格也比較彪悍,尚武好戰,趙國騎兵曾大敗匈奴,也曾在淹於之戰中斬殺八萬秦軍;而且對比高階軍事將領,秦國有白起,趙國有同樣有戰國四大戰神之一的廉頗,趙國完全有實力和秦國一戰;如果不是紙上談兵的趙括,長平之戰趙國會失敗麼?長平之戰的結局是偶然的還是必然的呢?
答案是必然的。
第一、長平之戰,秦國是有準備,有預謀的一戰,而趙國呢?一開始,趙王就是想撿個便宜,白白得到上黨而已;後來秦國的矛頭指過來了,同樣是虎踞一方的趙國為了面子不得不戰;後來戰到緊要關頭的時候,趙王一看秦國的確不好打,因此還想向秦國求和。
趙國上下在是打是和之間都沒有統一思想,因此在戰略上怎麼可能有充分的認識?又怎麼制定堅定的戰術方針?因此未開戰趙國就已經敗了。
第二、大戰之初,兩軍交鋒,趙國連敗,失去了幾座城池;之後主帥廉頗採取堅守的策略,要把秦軍託垮。這一守就是三年,百萬之眾,鏖戰三年,這已經不是單純的比拼軍事實力,而是比拼綜合國力。
三年後的秦國國力已經捉襟見肘,趙國地處北方苦寒之地,農業生產水平比較低,因此過的還不如秦國,趙國已經不得不向齊國借糧了,所以這場綜合國力的比拼,趙國堅持不下去了。
第三、趙國曾經想過聯合其它幾個國家一起對付秦國,於是武安君白起親赴大梁,向魏王講了水淹楚國鄢城的戰例,嚇得魏國不敢出兵了,其他國家呢?
其他國家看不到聯合抗秦對於自己有什麼現實利益,因此再次合縱伐秦的意願十分低下,而且前車之鑑,之前的合縱伐秦已經失敗了,第二次會成功麼?另外,無論是秦國還是趙國都是軍事強國,兩虎相爭即使是勝利的那一國也會因此戰而元氣大傷,秦趙兩國只要弱了,相應的其他國家也就強了,這麼一想沒有比干瞪眼看熱鬧更好的了,所以趙國沒有找到好夥伴。
第四、換將;
秦國不想堅持下去了,於是決定用反間計要趙國換將,趙王答應了,換的是那位紙上談兵的趙括,趙括真的是一無是處的庸才麼?當然不是!
趙國換將了,秦國也換將了,換的是戰神白起,一個是初出茅廬的青年,一個是久經沙場,已經封神的戰神,而且趙國已經不能再堅守只能進攻了,這時候的趙括怎麼可能不敗?
根據白起所說,秦軍經長平之戰死傷過半,長平之戰秦軍投入的戰力是60w,也就是說長平之戰秦國軍隊死傷30w以上;那麼趙國的軍隊呢?趙國投入軍隊45w,即使如現在考古確認的被白起坑殺的僅有15w左右,那麼趙括以45萬糧草不濟的趙軍戰秦國的60w大軍,雙方各陣亡30w,而且趙括的對手是戰神白起,你還認為趙括是庸才麼,而且趙軍是在趙括被射死後才投降的,無糧被困46天的趙軍,只要趙括在就能繼續戰鬥,你還認為趙括是庸才麼?
換一句話來說,即使趙國不換將?由老將廉頗繼續指揮?正面交鋒,廉頗連王齕都打不過,他又憑什麼戰勝白起呢?
因此長平之戰,趙國敗北的結果是必然的。只是可惜了大好時機,秦王沒有能夠聽從白起的建議乘勝滅趙,致使趙國再次堅挺了三十多年。
-
3 # 負反饋電池
是必然的,趙國失敗的機率應該在99%以上。
“紙上談兵”是中國最耳熟能詳的典故之一,提起趙括,大家腦海中浮現的都是一個只知道理論、不懂實際的書呆子形象。
但大家的印象是錯的,至少趙括並不是書呆子,而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武將。
證據就是趙軍被圍長平40余天,彈盡糧絕,卻並未發生譁變,反而在趙括指揮下輪番列陣衝擊秦軍包圍圈,給秦軍造成了重大殺傷。
如果是書呆子,別說領兵進攻,就是把四十萬軍隊穩住都不可能。
而趙括,已經做到了一個年輕將領的最好。換句話說,有誰在那個位置上,可以乾的比趙括更好嗎?
最近幾年穿越題材流行,但沒有那種穿越過去、逆天改命的題材。今天大家可以發揮一下,如果你穿越回古代,到一個歷史著名敗將身上,比如說,趙括先生,那怎麼可以挽救命運,避免成為歷史著名笑柄呢?說不定是一個很好的題材呢。
在我看來,趙括至少有四次挽救自己命運的機會。不過,隨著時間推移,挽救的機率會越來越小。
00 第0次機會:不當武將不就行了?我在本次論證中,只說挽救趙括的命運和聲譽,至於秦國和趙國怎麼樣,暫不關心。
一定有人抬槓,說比如趙括沒有出生或成為女子、或者成為文人不當武將,這樣不管趙國滅不滅,他都不會領軍,即使身死,也不會成為歷史上的著名笑柄了。
我承認存在這種可能性,這是挽救命運最容易的做法,但這樣一來缺少了話題性,不值得探討,但我還是把這種可能性列在這,作為第0次機會。
真正值得探討的是,時作為趙奢之子、年輕武將、戰國政壇冉冉升起的新星,趙括怎麼才能避免悲劇命運。
01 第一次機會:讓趙國君主不要打長平之戰說這一點可能有人不服,不打長平之戰怎麼可能,秦軍逼到家門口來,趙國都要滅了!
但在我看來,這可是趙括改變命運的最好機會。如果長平之戰打不起來,趙括就不會領軍,也就不會中白起埋伏,葬送四十萬大軍。
而且,更重要的是,長平之戰可能根本沒必要打。
為什麼這麼說?首先讓我們看一下長平之戰發生的背景。
戰國後期,秦國一家獨大,“遠交近攻”逐步蠶食鄰國的土地。這個鄰國,具體說來,其實就是南韓和魏國。
雖然楚國和趙國也跟秦國接壤,但國力還算可以,能抗住。而韓、魏國力太弱,完全不禁打。看看歷史上的記載就知道這倆國多慘了:
公元前268年,秦攻魏,佔領懷邑。
公元前266年,秦攻魏,佔領邢丘。
公元前264年,秦攻韓,白起拿下了南韓重鎮南陽,將大軍挺進太行山腳,封鎖了太行山道。
公元前262年,秦攻韓,白起再次拿下南韓重鎮野王,徹底將南韓南北分割,南邊的中原地區和北邊的上黨地區被攔腰截斷。
這倆哥們,真讓人同情。
公元前262年的這次進攻,導致了長平之戰的爆發。
長平之戰前的態勢
如上圖所示,南韓分南北兩個部分,中央交接處非常狹長,秦國看準這一點,攻佔野王,將南韓南北徹底分割。南韓一潰千里,此後秦軍北上,準備吃掉孤立無援的南韓北翼、山西高原西南角,著名的上黨高地。
但不巧,此時的上黨郡守是個頑固的反秦分子,覺得祖國南韓沒指望,自己又幹不過秦國,眼珠子一轉,於是上黨郡整體投降趙國,把趙國拉下了水。
趙國國君是孝成王,也頗具雄心。他肯定是想拿上黨的,畢竟送上門來的肥肉不吃白不吃,但朝堂反對意見很嚴重。
注意,此時趙括的第一個機會來了。
朝堂上最主要的反對力量是孝成王的親弟弟趙豹,時任丞相。趙豹說秦國虎視眈眈,一定會在上黨跟我們死磕,我們暫時還沒有力量對抗。馮亭把上黨給我們,說不定是南韓引禍北上的陰謀,大王不可不察!
親弟弟都這麼說,應該很有道理,所以如果我們穿越成趙括,一定要支援宰相。這樣的話,長平之戰就打不起來,趙括也就不會領兵對陣白起。
當然,歷史上趙王沒有聽趙豹的,而是去詢問平原君趙勝的看法。趙勝說上黨是趙國西南最重要的屏障,一定要拿下,這樣才有與秦國爭霸的資本。
而且,天予不取必受其咎!趙王心動,決定接納上黨。如果此時你是趙括,沒有勸動趙王,那最好的改變命運的機會就沒了。
因為秦國隨後就殺到了。
讓我們思考一下趙國如果沒有接受上黨,歷史會怎麼進展。
我們知道,秦國制度最先進,國力越來越強,秦國統一六國是歷史的必然程序。按照發展規律來看,如果上黨被趙國放棄給秦國,秦國會愈發強大。
但趙國也不會虧很多,畢竟趙國國力第二,沒有上黨,再撐幾十年也沒問題,不至於長平之戰後一蹶不振,淪為二流國家。
而且還說不定能拖到秦國犯錯,自己有復起的機會。當然這種機率較小,因為後來的幾個秦王,直到秦始皇都很英明。
打個比方,當時的六國面對秦國,猶如得了晚期癌症的病人。趙國接受上黨,是立刻跑到手術檯化療,看似效果拔群,但對身體損害更大,可能死的更快;不接受上黨呢,類似於保守療法,能多拖一段時間。說不定等到科技進步,能治癒癌症了呢(機率同樣很小)!
不接受上黨,秦國得大利,趙國受小害,而利益受損最大的,還是韓、魏這倆難兄難弟,因為秦國更強大了,它倆死的更快。所以上黨讓給趙國的策略,還真有可能是南韓的陰謀。
02 第二次機會:尋找其他國家當幫手挽救趙括命運的第二次機會,是秦趙兩軍對峙時,找其他國家當幫手。
先看一下長平之戰的程序。
秦國派出將軍王齕,領兵佔領上黨西側,向趙國方向進發。趙國此時的應對,是派出老將廉頗出征。
廉頗大家都很熟了,將相和、負荊請罪,小學都學過。但在當時,除了廉頗,還有一個人呼聲也很高。
就是本文的主人公趙括。需要再次說明的是,趙括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呆子,而是冉冉升起的將星,年輕有為,在趙軍中威望很高。而且他爹趙奢,曾挽救趙國於水火,在那個血統大於一切的年代,趙括堪稱青年一輩的典範。
反而是廉頗的出征在朝中頗具爭議。
這是因為雖然廉頗在我們印象中,主要是以防守見長,但這是長平之戰帶來的印象;在這之前,廉頗的主要特長是進攻。他作為趙國“胡服騎射”後的領軍將領,常年在大平原領騎兵作戰,建立了很多功勳。
此時的廉頗,對於防守戰,還沒有打出過名聲。所以朝堂有人反對廉頗出征,是有道理的。
而我們也可以看到另外一點,那就是在長平之戰前,趙括已經在趙國軍中聲名鵲起了,這也為之後代替廉頗出戰埋下了伏筆。
趙國國君雖然貪心,但並不傻,在這個關鍵時刻,他選擇年老持重的廉頗,趕往前線阻擋秦軍。
廉頗乾的很不錯。他迅速的選擇了上黨地區的長平作為防守迎擊的主戰場,憑藉險要的地形佈置了三條防線,層層設防,成功防住了王齕的秦軍。
廉頗將軍成功證明了自己身為名將的能力,作為騎兵將領他是最鋒利的矛,作為守軍將領又成為最堅固的盾,位列戰國四大名將絕非浪得虛名。
廉頗的策略很簡單,就是拖字訣,待你秦軍糧草耗盡,肯定主動退兵。這一招很有效,秦國內部漸漸出現反對聲音,看來秦兵退兵在即。
長平之戰態勢圖
但廉頗漏算了一點,因為趙國比秦國更難受,在秦國有跡象要退兵時,趙國已經撐不住了。
克勞塞維茨說過,“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廉頗是出色的將領,但不是出色的政治家。
當時秦國和趙國的差距,應該跟現在美國和中國差距差不多。戰爭就是打後勤,戰爭就是打經濟,弱國是沒有資本跟強國拼的。弱國想贏,只有一條,就是把戰場設定近一點,憑主場之利拼一把。
但要命的是,長平這個地方,雖然離秦國很遠,但離趙國也不近,這讓兩國的財富消耗迅速。
為什麼說距離遠,財富消耗就快呢?借用一下《孫子兵法》,“千里饋糧,二十至一”,如果往千里之外運送糧草,二十石才能運到一石,其他都被運糧的人路上吃掉了。而對四十萬大軍運糧,還堅持兩年多,真是難以接受。
作為較弱的一方,趙國是拖不過的,而且當年又逢大旱,糧食無收,再打下去國家要破產了。朝堂內部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國君孝成王必須也想要求變。
僵持時刻,一般是弱者首先求變
這其實是後續廉頗被趙括代替的主要原因,而不是有些人記載的反間計。
手下給孝成王提供了四條計策:1. 御駕親征;2. 說和秦國3.聯絡齊楚等強國共同反秦;4.主動進攻拼一把。
第一條,御駕親征肯定不行,這麼危險的地方,面對虎狼般的秦國,國君不是專職將領,去了還能比廉頗做的更好?說不定死的更快。
第二條,說和秦國。有機會,但很難,因為秦國很生氣,就是想幹死你,除非把上黨給我,要不免談。但國君又捨不得上黨,自然談不成。
第三條,在事後人看來,其實是最好的機會。
注意,趙括挽救自己命運的第二次機會就出現在這裡。戰國時代是一個很混亂的時代,有秦國分化瓦解各國的連橫,也有齊楚組織對抗秦國的合縱。
在長平之戰爆發時,秦國把大部分兵力征發到前線,國內空虛,如果其他國家,尤其是楚國進攻秦國,秦國必回兵救援,然後第二次“圍魏救趙”也未可期。
第二條和第三條屬於外交戰略,孫子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再下攻城”,趙國的伐謀是放棄上黨,趙王否決了,而外交戰線是趙國的第二次機會。
二三條相比,哪一條更好呢。明顯是第三條好,除了挽救趙國,還能削弱秦國。但在當時,秦國還不是那麼強大,以齊楚為代表的其他勢力,更希望看到的是秦趙兩國拼個兩敗俱傷,況且趙王這也有阻力,欠人情的滋味不好受。
因此,趙孝成王錯估了形勢,做出了此戰中的最大失誤:派遣使者說和秦國。趙國是這麼想的,如果能說和最好,說不和再找其他國家求援也來得及。
但這一招被秦國完美應對。趙國使團到了咸陽,受到秦國的盛大招待,秦國也藉此放出傳言,說兩國打算和好,平分上黨。
秦國這一招一石兩鳥,第一,穩住了趙國,為國內變換策略、更換將領贏得了時間(此事後面再講);第二,給其他國家發出明顯訊號,以防齊楚兩國趁人之危。
齊楚兩國上當了,後來趙國求和不成,轉去齊楚求援,被拒絕。因為齊楚得到的訊息是秦趙兩國要聯盟,一致對外,怎麼可能再幫你趙國?
所以,如果此時你是趙括,一定要力諫趙王,首先出使齊楚,不要去秦國求和,這才是長平之戰,趙國取勝的最好機會!
如果這個機會沒有抓住,趙括的悲劇命運就已經決定80%以上了。
後人知道,趙王沒抓住機會,只能選擇第四條,進攻,拼一把。
03 第三次機會:挽救趙括犯得唯一錯誤國內經濟崩潰,前線還在不停花錢;各國拒絕施以援手,坐山觀虎鬥,留趙國一個孤單面對強秦。
內憂外患之中,趙孝成王只有一個選擇了,衝出去,拼一把。否則,國家勢必會被秦國拖垮。
廉頗是頑固的主守派,要他進攻是不可能的。說來也有趣,騎兵將領出身的廉頗,竟然成為歷史上著名的防守將軍,看來打仗打得多不如打得精。
此時戰前的第二人選,趙括,重新納入了趙國高層的視野。趙括是趙奢之子,趙奢曾在閼與之戰中大敗秦軍,虎父無犬子,趙括被神話成能夠破秦的唯一人選。
秦國也在此時使出反間計,大肆宣傳廉頗老了不敢出擊,這就要投降的流言,並旁敲側擊秦華人現在想起趙奢來還害怕,他兒子趙括就帶有著優良的抗秦基因,天生就是秦華人的剋星。
害怕焦慮之中,趙王下令,趙括代替廉頗,全權指揮長平戰役。
臨陣換將,乃兵家大忌。但此時不同,趙國換將是逼不得已,即使廉頗再善守,後方都要破產了,前線能怎麼辦。
而且,特事特辦,你看此時的秦國,也換將了。
秦國的換將跟趙國不同,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趙國更換廉頗,是明文張榜,大張旗鼓,各國都收到了資訊,等於公開宣告我趙國要進攻了,而且換上的趙括,並無大軍團指揮經驗,這一招就落了下風;秦國不一樣,秦國是秘密更換主帥,“膽敢洩露軍情者殺無赦”,趙國並不知道秦國要改變戰略。而且,秦國更換的主帥,是中國歷史上能排在前三的將軍。
武安君白起。冷兵器時代殺人最多的將領,號“殺神”。趙括打白起,勝利的機率不用說大家也知道了。
趙括此時凶多吉少。背後的趙王急躁不安,不斷催促攻擊,剛上任的參謀班子也謀求速戰,而且趙括自己,也有心跟秦國來一場。
前方的白起狡猾無比,摸準趙括的命門,不斷派小股軍隊引誘,並排出奇兵準備佔領趙軍身後的關隘。
其實當趙王用趙括替代廉頗時,趙括的命運基本上就已經確定了。但要讓趙括非要找什麼獲勝機會的話,就是派小股兵騷擾,主力部隊繼續堅守,但顯然趙王不允許,趙括自己也不允許。
終於,在秦軍不停的引誘之中,趙括鑄成大錯。這也是趙括犯得唯一一個,但致命的錯誤。
秦軍派出挑戰的軍隊,都是打幾下就敗退,不斷重複,於是趙軍及趙括逐漸驕縱,以為秦軍戰鬥力不過如此。
在一次打退秦軍大股部隊後,趙括命全軍全線越過戰壕,進入秦軍本陣,白起見趙軍中計,命令奇兵佔住隘口,借地勢終於四面合圍。
這次合圍很了不起,因為此時趙軍有四十萬,秦軍不會超過40萬,兵法雲“十則圍之”,十倍才能合圍,白起用一倍的兵力,就把趙括圍住了,真是厲害。
如果趙括沒有被引誘,繼續堅守陣地,那麼即使後面戰敗,也不會輸的這麼慘。這次機會不知道有誰能把握住。
04 第四次機會:死地堅守,不要衝動被圍之後的趙括,可謂進入絕地,但此時的他還有最後一點機會可以爭取。
前文說過,十則圍之,秦國兵力跟趙軍相當,圍困實際是個很危險的戰術。
因為,人數不夠。被圍的軍隊,往往會爆發驚人的戰鬥力,“置之死地而後生”,就是這麼個意思;而且大都會集中力量,選擇一個地方突圍,很難防守。
圍困的就不一樣了,要處處分兵把守,不知道哪裡就有漏洞,而且也不如被圍的鬥志高。兵力相當的情況下,往往堵不住突圍的敵人。
但被圍的軍隊有個致命缺陷——糧草。被斷了糧草,無法長期堅持,只能被全殲,秦軍就是賭這個。
為了突圍和反突圍,趙軍和秦國都拼盡全力。被圍的四十六天內,趙括展現了一個合格將領的素質,他將士兵分為四隊,輪番衝殺,給秦國造成很大殺傷。
眼看要撐不住,白起立即向後方求援,秦昭王非常給力,給黃河以東的秦地百姓晉爵一級,火速徵發所有十五歲以上的男丁入伍,趕往長平,力圖維持住這個包圍圈。
這時,趙括那一丁點挽救自己命運的機會,就是不要衝動,繼續組織軍力突圍。但趙括最後沒有穩住,在軍隊還有餘力的情況下,冒然親自帶隊,被秦兵射死。
為什麼說趙軍還有餘力呢?從戰後統計來看,被圍後的趙軍給秦軍造成了很大殺傷,秦國死傷超過20萬,大都是封鎖困獸猶鬥的趙軍突圍所致,白起事後總結“雖為勝,實為慘勝”。而趙軍,雖然全軍投降,但戰鬥中致死傷的並不多。
趙括再多撐幾日,再多進攻幾日,說不定就會突圍成功。史料記載,在趙括活著的時候,他對軍隊的掌控力還是很強的,也證明了趙括的能力。
但他衝動出擊,被射死後,40萬大軍瞬間就投降了,然後被坑殺。
總結一下,趙括有改變命運的四次機會,兩次在戰前,兩次在戰中,兩次依賴別人,兩次在於自己。
但總的來看,趙括本人,實際上做錯的並不多。我覺得在他那個位置,很少有人做的比他更好。
但趙國還是敗了,如果非要找根源的話,那就是趙國的大政方針出了問題,國力又趕不上對方,然後讓趙括,近乎背了所有的鍋。
回覆列表
結果肯定是必然的,第一,軍事方面,秦國相較於其他國家實行了較為變態的軍功制度,把打仗變成了為自己而戰。在裝備大致相同的情況下,由於這種制度的作用,秦人的戰力會更強。第二,經濟方面,秦國擁有關中、漢中、巴蜀三大糧倉,在耐力方面,秦國會更強。第三,外交方面,很明顯秦國的外交努力比趙國要成功的多。最重要的是第四,諸侯們最願意看到秦趙兩國兩敗俱傷,所以都會做壁上觀,事實上他們就是做了壁上觀,最後導致了趙國的慘敗和秦國的元氣大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