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靈芸
-
2 # 紅黑聖西羅
完全沒可能根治,就連緩解的希望都沒有。
唐玄宗時府兵制瓦解,朝廷實行了募兵制,開始大量擴充防戍軍鎮,設節度使,賦予軍事統領、財政支配等。安史之亂後朝廷又新增了許多節度使,這些“藩鎮”擁兵自重,在軍事、財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控制,這樣一來,中央政府基本被架空了,地方完全可以不理中央。
但實際上,唐朝中晚期絕大部分藩鎮並不割據,只有少數幾個藩鎮割據,總體情況還是穩定的,在唐憲宗時期,藩鎮局面還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只是到了唐末,黃巢起義後藩鎮割據迅速氾濫,也成了唐亡的主要原因。
要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以唐朝的制度和政策,是沒辦法解決的,而且也沒有能力解決。
-
3 # 啟程向前
安史之亂後,唐朝的元氣大傷。而且原本屬於安祿山的地盤又被他的下屬佔據。還有別的不少節度使。這些節度使在大唐的地盤裡儼然是一個國中國。而且節度使掌管經濟和軍事又不用向朝廷交稅。
再說唐朝後期皇帝又寵信宦官,宦官竟然可以掌握朝廷的神策軍。皇帝的權利被過度分散,後期也沒出幾個明君。就是有明君也沒辦法打,要錢沒錢,要人沒人。
-
4 # 而知而行的歷史
唐朝中後期,藩鎮割據的發展有一定的規律。第一階段是河朔三鎮為首的藩鎮挑戰中央,中央示弱,雙方共存藩鎮佔優勢。第二階段是中央振作,打壓藩鎮,藩鎮震恐,遣使入朝,中央佔據優勢。第三階段是黃巢起義,摧毀了中央禁軍,藩鎮再次勢大,唐朝中央為恥了20年左右,最終滅亡。
唐朝中央政府在中期時,是有機會解決藩鎮問題的,可是由於各種原因,唐王朝放棄這樣的努力,開始利用起藩鎮制度來拱衛已經大不如前的唐朝中央政府。這是唐朝能在安史之亂後還能延續百年的最大原因。
府兵制:逐漸不能適應唐朝的擴張要說唐朝中後期的藩鎮割據問題,就不得不提唐朝的藩鎮是如何形成的,這是唐朝對外擴張的國策下的必然結果。
在唐朝前期,借鑑了東漢末年朝廷為了鎮壓黃巾起義,採納劉焉的《建議選牧伯》,設定州牧官職,凌駕在州刺史以上,最後造成軍閥割據,東漢王朝名存實亡的教訓,唐朝初年的行政區劃只分兩級,國家直接管著300多個州,然後由州管著縣。
(從秦王破陣樂到羽衣霓裳舞)
州的數目一多,唐朝中央政府難免力不從心,於是他們就採取了折中辦法,派遣中央大員(欽差大臣)去監察地方,做有監察權卻沒有行政權的採訪使(玄宗時稱觀察使)。這些採訪使有固定的監察區,被稱為道。在唐玄宗的時期,全國一共有15個道。
初唐時延續了北周—隋朝時期的府兵制度,在全國設定了很多個折衝府,在折衝府內的民眾,遇到戰事,他們要自備錢糧去幫國家打仗。作為回報,朝廷免徵他們的賦稅和徭役。花木蘭從軍就是這種府兵制下的從軍例子,這種辦法在相當程度上解決以往朝廷在選派將領出徵時的戰鬥力、財政、信任等方面的問題。
當府兵出征的時候,朝廷從將官當中臨時選派一名將領到各地指揮作戰。這樣朝廷就實現了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效果,避免了武將擁兵自重。同時,由於都是一個地區計程車兵,他們彼此認識,作戰配合起來也休慼相關,戰鬥力強大。
唐代前期戰鬥力飆升,打下了非常廣闊的領土,就是在這種府兵制度基礎上形成的。
可是後來唐朝的疆域越來越大,府兵出征往往要好久才能回來。以前在北朝時,疆域不夠大,府兵出征三兩個月然後就回來還不耽誤下一季的收成。當國土越打越大,府兵制的弊端也就出現了。尤其是在河北、山東、河南一帶的府兵,他們出征去西北攻打突厥人、吐蕃人,往往要好幾年才能返回故里。戲文裡王寶釧苦等薛仁貴18年,就是這種情況的真實寫照。這樣一來,男人們都去出征打仗了,在田裡做工的,只有婦女和兒童,這就造成了大量的田園荒蕪,府兵門盤算之後發現虧本了。
到了武則天時期,由於朝廷名將新舊交替,青黃不接,在外戰中敗多勝少,很多府兵出征之後就沒有回來。到玄宗時,越來越多府兵對朝廷產生牴觸情緒。有很多府兵,寧願花錢請折衝府的長官把自己的名字去掉,也不願意出征,到後來朝廷已經招收不到充足的兵員了。
節度使:逐漸做大朝廷的意志與普通民眾的需求產生了不一致的情況,怎麼辦?唐玄宗時期是盛唐,國家的戰爭規模越來越大,府兵制度越來越不滿足和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在邊境上,就逐漸形成了新的大軍區節度使總管轄區內的一切軍事事務。
(安祿山胡旋舞討好李隆基)
一開始節度使的權利和觀察使的權力是分開的,他們一個擁有軍事指揮權,另外一個擁有行政權監察權。只要這兩個權力不合流,節度使也沒有辦法制造更大的麻煩。
可是唐玄宗末年出現了第一個利用皇帝寵幸而實現了兩個權力合流的節度使安祿山。他透過十幾年的經營,將河北到變成了自己的地盤,財政、賦稅、軍隊全聽從他這個“土皇帝”的安排。於是,安祿山逐漸積累起了和中央叫板的實力。在755年安祿山掀起了安史之亂,這成為唐朝歷史的轉折點。
這次叛亂的規模太大,唐玄宗本來也是有機會和能力在短時間內快速平定叛亂的。當時郭子儀、李光弼率軍撫叛軍後背,歌舒翰在潼關擋住了叛軍前進的腳步,這樣首尾夾擊,叛軍進退失據,只要再過一年,叛軍不攻自破。玄宗卻認為自己的皇帝名譽受到了損害,加緊要求哥舒翰快速出兵。結果潼關一戰前功盡棄,叛亂大軍進入長安,唐玄宗出奔蜀中。唐朝皇室的尊嚴損傷殆盡。
為了平定安史叛亂,唐朝中央設定了一系列的節度使,實現了觀察使和節度使的權力合流。於是,唐朝逐漸滑向了東漢末年的政治制度,行政體制逐漸由二級變成了三級。非常時期,當然要賦予非常權利,這點也無可厚非。但是授出去的權力再想收回就沒那麼容易了。
唐朝的平定叛亂很不徹底,叛軍從來就沒有被徹底消滅過,中央朝廷與叛軍達成了妥協,著名的河朔三鎮,幽州、承德、魏博節度使就此形成。除此之外,一些平叛的功臣,像郭子儀,李光弼等也成了大節度使。
當唐代宗登基之後,他發現整個帝國的北部自己已經無力掌控,權力被十幾個兵強馬壯的節度使瓜分殆盡。
可是,國家剛剛經過大戰,元氣大傷,唐代宗也只能姑息遷就。就像是郭子儀的公子做了駙馬,,有一次和公主的吵架,就曾經大言不慚的說,如果沒有我們家,你們家連皇帝都做不了。公主跑過去跟唐代宗哭訴,唐代宗居然說,確實如他所說呀,還勸公主回去要好好過日子,不要跟他起爭執。
(最硬氣的駙馬)
雖然,後來郭子儀為了這件事情,專程向唐代東請罪過,但是這隻能說明郭子儀懂得月滿則虧的道理。但是,當時的唐朝中央不振是不爭的事實。
唐代宗也不是全然沒有作為,他在積極培養新的禁軍——神策軍。這是因為764年吐蕃人趁虛而入攻入長安,代宗倉惶跑到陝州避難。各個藩鎮軍隊,居然不及時勤王。只有太監魚朝恩率領一支邊軍火速救駕。從此,唐朝中央開始利用僅剩的財政實力編練新軍,並交給宦官掌握。在皇帝的眼裡,宦官因為沒有後代,所以才能夠一心為公,一心為自己著想。
在唐代宗的過渡期內,唐朝的藩鎮沒有掀起大的亂子,大家彼此心照不宣。唐朝也收復了江南的一些藩鎮,中央的財力也開始逐漸充盈起來,唐朝開始逐步具備了中心的基礎。
到了780年,唐德宗登基情況驟變。唐德宗是一個血氣方剛的少年,他在年輕時經歷過開元盛世,萬國來朝,對於唐代宗的忍辱負重不以為然,他做夢都想著自己手裡能夠中興高祖太宗立下的偉業。
唐中央:從積貧積弱到削藩唐德宗上臺之後立刻徹底改革了唐朝的稅制,便租庸調製為兩稅法,這種做法大大傷害了中間地主階級的利益,但是也充實了府庫。在經濟改革略有成效的情況下,唐德宗就開始搞軍事改革,希望把不聽話的藩鎮全部解決掉。
結果,卻釀成了唐代中期規模最大的“二帝四王之亂”,唐朝差點毀在這個叛亂上。關於唐德宗的施政經過,以及叛亂髮生經過,在另外一篇回答裡有詳細介紹,在此不贅述。簡單說,這就是唐德宗時期對削弱藩鎮操之過急,引發的政治動盪。此後,唐德宗謹小慎微,再也沒有出格之舉。
直到唐德宗駕崩,他也沒有一無所獲,因為他開始在鐵板一塊的河北,安插進了兩個親朝廷的橋頭堡。義武節度使和橫海節度使,再加上朝廷重要的節度使昭武節度使,在太行山上東麓還有三個洲,因此在河北也是朝廷與格巨犬牙交錯的形勢。這種情形給後來的中興皇帝唐憲宗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唐德宗是很貪財的皇帝)
這位唐憲宗可謂是有唐一代最偉大的中興皇帝,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把兩個意圖獨立的劍南西川節度史和浙西節度使給滅掉了。
中央力圖振作起來,各種能人猛將也開始冒頭,朝廷能人輩出,憲宗皇帝因此被稱為“小太宗”。河北三鎮開始聽從王化,整個中原只有淮西節度使和淄青節度使還在反抗朝廷。於是唐憲宗開始調集重兵,前後歷時三年,打響了淮西之役,這就是李溯雪夜襲蔡州的奇襲斬首戰。
這兩個最為囂張的節度使是被朝廷收復之後,其他節度使恐怖異常,主動向朝廷交出了節度史的職位,中原藩鎮中不那麼聽話的宣武節度使也像其他藩鎮一樣,也趕緊派使者入朝廷,聽從管教,唐朝在安史之亂後第一次實現統一。
可是即便如此,唐朝也難以實現初唐時的萬國來朝的局面了。
唐朝面臨的環境和處境非常險惡,吐蕃虎視眈眈,西北和北方都有遊牧民族的勢力,對中原王朝覬覦不已,而國內有很多節度使,雖然表面聽從中央政府,但內地裡還是有自己的私人武裝。如果唐朝中央力行削藩,必然會激起各個節度使的強烈反彈,他們如果再來一次,二帝四王之亂,剛剛中興的唐朝將面臨沉重的打擊。
於是這個時候的唐朝中央認識到徹底消滅藩鎮是不可能實現了,也不太現實,倒不如盡最大的可能是藩鎮體制更為得體而變得對朝廷更有用。從此時開始,一直到唐朝末年黃巢起義,是藩鎮割據的穩定期,全國大概有50個藩鎮。
在河朔三鎮之外,中央朝廷有人事調動權在內的正常權利,哪怕是和朔三鎮,他們也只能保持半獨立狀態,不僅節度使的名義要朝廷,朝廷授權確認,遇到戰事,他們照樣要派兵協助,也就是說,藩鎮割據只有唐朝眾多藩鎮的一小部分。
黃巢起義:打破勢力平衡唐朝能在安史之亂後維持近一個世紀,就是朝廷刻意保持藩鎮之間的勢力平衡,並使得中央神策軍能夠使得中央保持對一個藩鎮或幾個藩鎮的絕對優勢,以起到震懾作用。
(唐憲宗是中興有為之君)
這其中涉及到三方權力制衡支行,以宦官集團為首的神策軍以朝臣為首的文官集團,還有地方藩鎮,這三方互相掣肘,皇帝居中排程平衡。
但是這穩固的權力架構在黃巢起義後逐漸動搖,唐朝國家大亂,皇帝再次再次遠走成都,各地藩鎮的局勢劇烈變動,擁兵自重,終於形成軍閥。
到唐昭宗時,唐朝中央力圖振,作用了僅剩的財政能力邊練了一隻十多萬人的神策軍,意圖用這些軍隊的制度再度對藩鎮形成威懾,然而這些軍隊在於河東地區的一次交戰中一陣全沒,唐朝中央朝廷自此徹底受制於長安西北藩鎮的控制,也是一方劫持了皇帝,一方劫持了百官。與東漢末年的李傕郭汜之亂何其相似?!在中原,河東李克用和河南朱溫的兩大強藩的對決最終決定了唐王朝的法統花落誰家。
朱溫誅殺了宦官,後來又誅殺了了唐朝文官集團。唐王朝中後期的三駕馬車,只剩下藩鎮勢力一直獨秀。這樣一來,唐朝中央政府作為橡皮圖章的日子也結束了!
(朱溫滅了唐朝)
公元907年朱溫毀滅了大唐王朝。朱溫還徹底毀壞了長安,把唐朝宮殿的木頭都給拆掉,推到黃河給運到洛陽,長安此後幾百年來都沒有恢復元氣。
唐朝雖然結束了,但是藩鎮歷史還在延續。直到半個多世紀後,北宋朝廷建立,杯酒釋兵權之後,才逐漸消失在歷史舞臺。
-
5 # 放棄的回憶
這個問題涉及到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國家實現領土和政治統一的根基是什麼?
二、分裂割據勢力建立並且存在的根基是什麼?
也就是說,造成唐朝中後期藩鎮割據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如果找到這個原因,那麼對症下藥,才能拿出具體的措施。
看了幾篇其它作者的思考,對於他們的思考,總結來說在四個方面:經濟、軍制、君主、國戰。
經濟問題,也就是唐朝中後期,土地兼併成風,均田制遭到很大的破壞,很多農民淪為佃戶農奴,依附於大地主或者軍事武裝的私兵。
軍制問題,也就是從唐玄宗開始,由於土地兼併,均田制無法推行,依靠均田制而存在的府兵制度無法存在,繼而擁有戰鬥力的軍事武裝都是透過招募而來的職業兵,這些職業兵大多沒有土地,依靠軍餉生活,從而在經濟上不再對國家有依附,只效忠給他兵餉的募主將領。
君主的問題,也就是唐朝的皇帝們施政錯誤,或者品德不好,任用奸臣等等。
國戰問題,指的是唐朝的敵人越來越強大,在唐玄宗時期,唐朝在對外戰爭中多次失利,對於藩屬國的控制能力也不斷下降。與吐蕃的戰爭、與阿拉伯帝國的戰爭,還有喪失了對大漠草原的控制,對西南地區南詔等小國的控制。
因為這些問題,唐朝中央的力量不斷遭到削弱,而地方的力量卻在不斷增長,國家經濟落入了個人或者某些利益集團的腰包,國家無力供養軍隊。於是這些軍隊逐漸被那些擁有財力的利益集團所掌控,或者被那些悍將所掌握。地主或者百姓逐漸向那些利益集團以及將領們靠攏,天下的精英們也不再投效國家,而是投效那些擁有軍隊的私人強者。一個國家政權到了這個地步,只會走向崩潰。
當然,上面所說的都是歷史記載的表象,實質上,一個國家實現領土和政治統一的根基是文明中心的強大,而分裂割據勢力建立並且存在的根基是文明的發展,社會生產力有了進步,地理環境有了新的內容,原來經濟發達的地區不斷衰弱,原來荒無人煙的地區經濟越來越發達。曾經主宰天下的文明中心因為衰弱,無法再統御其它崛起的地區,曾經的經濟秩序和社會格局已經破滅,這才是一個國家崩潰的根本原因所在。
中國傳統的文明中心有兩個,河南地區和關中地區。河南地區,在黃帝時期就開始崛起,歷經夏商周三朝,直到宋朝時期。關中地區,在周文王時期開始崛起,歷經周秦漢唐四朝,與河南地區一起成為王畿之地或者是司隸地區,成為兩個比鄰的文明中心。
中國之所以能維持統一,直到現在依然保持著帝國時代的版圖,與文明中心的強大是分不開的。直到宋朝,中國的首都不是在河南地區就是在關中地區,不是在長安,就是在洛陽,長安與洛陽給華人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夏商周三朝,中國正處於河流定居時代,肥沃易墾的大河流域是一個文明國家所必須的地理環境,也只有大河流域的廣袤而肥沃的土地才能在木石工具的開發下擁有發達的農業,為帝國的建立提供經濟基礎。
秦漢隋唐四朝,中國正處於大陸擴張時代,鐵製農具的普及使得原來無法開發的小河流域也能得到開發。而秦漢兩朝正處於大陸擴張時代東西擴張階段,鐵製農具能夠將現有文明區域向東西方向的小河流域推進,透過興建水利設施,將關中打造成為了天府之國,確立了關中地區又一個文明中心的地位。
從東漢末年開始,直到隋朝建立,這個時期是中國從大陸擴張時代東西擴張階段向南北擴張階段邁進的時期,冶煉業發展到時代的鼎峰,鋼製品普及,作為曾經蠻荒之地的南方地區以及東北、草原、高原地區也能透過鋼製工具進行開發。
伴隨著時代的演進,中國的文明中心從傳統的河南關中地區向江南燕薊地區進行緩慢地轉移。雖然傳統的文明中心依靠曾經的底蘊對新崛起還未成長起來的文明中心進行了強有力的壓制,也一度建立了晉朝這樣的統一王朝,但是時間都不長,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各地區的開發還沒有穩定下來,分裂與割據成為了時代的主題。
隨著隋煬帝修建隋唐大運河,將新崛起的文明中心的力量輸送到傳統的文明中心,這才保住了傳統文明中心統御天下的能力,從而創造了隋唐兩朝大一統帝國的輝煌。
隨著唐朝征服南北,漢朝時期一直未被納入華夏版圖的東北以及草原都納入了帝國的版圖,西南以及青藏高原也已經臣服,文明中心的科技文化伴隨著唐朝的擴張迅速向外擴散。使得被唐朝統治的其它地區在擁有大陸性地理環境的基礎上,加上科技文化的力量,開發迅速,不斷崛起。
其它地區在不斷崛起,而傳統的文明中心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卻在不斷地衰弱。由此導致唐朝無法再壓制周邊臣服的國家或者地區,甚至已經設立了州縣的地區,或是都督府的地區也不斷反叛。到了唐玄宗時期,唐朝實際上已經喪失大漠草原以及東北的統治能力,唐朝的勢力範圍也是不斷地萎縮。
給了唐朝致命打擊的,一是來自新崛起的文明中心燕薊地區的大軍閥所發動的安史之亂,而是來自新崛起的文明中心江南地區的鹽販子所發動的黃巢起義。傳統的文明中心已經沒有能力再統御全國,制霸天下。
由此可知,東漢之後,造成長期分裂割據的根本原因有兩個,一是文明發展,時代邁進,各地區經濟不平衡,各地區經濟能力不斷變動,文明中心能難進行統御;二是文明中心衰弱,中國的文明中心正在從傳統的文明中心向新的文明中心轉移。
雖然在隋朝時期,伴隨著各地區得到較為充分的開發,經濟穩定了下來,隋朝得以統一天下,但是文明中心轉移的問題卻沒有得到解決。隋唐大運河的修建雖然延緩了傳統文明中心衰弱的步伐,但是文明中心轉移不以人類的意志所改變。
要根治唐朝中後期藩鎮割據的問題,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跟隨時代的腳步,進行遷都。不是依靠傳統的文明中心壓制新崛起的文明中心,而是打壓傳統的文明中心,推動新的文明中心崛起。
說到具體的措施,那麼,首先就得需要一個手握軍權的強勢兵王君主,從而推行絕對的軍事獨裁。唐代宗將新建的神策軍交給宦官統領,作為兵王君主條件差得太遠。不過,也勉強算是一個較有作為的君主。
君主的能力是首要條件。其次,在新崛起的文明中心燕薊地區或者江南地區募兵,建立等級森嚴的軍事集團,與士兵以及將領建立起共同的經濟利益,對新崛起的文明中心免除賦稅,追加資金興建水利設施,加快新的文明中心崛起的步伐。
將燕薊地區以及江南地區的精華地區分割出來,設立直屬中央管轄的機構,避免地方各級政府的干涉。文明中心作為一個國家的精華,一定要握在君主手裡。許多國家重要的工農業作坊等遷往新的文明中心,稅收少以吸納更多的富商大賈進駐新的文明中心。興建水利設施,可以吸納更多的百姓在新的文明中心安居。人口與財力是文明中心的根基。對新的文明中心的人口進行培養,打造一支新的精英人士。
再次,在擁有一支強大軍隊後,對關隴集團進行清洗,對關中地區施加重稅,鎮之重兵,不得讓關中地區計程車民染指軍政大權,甚至行業都得進行限制,關中的百姓不準當兵,關中計程車人不得為官。
最後是遷都,將都城遷到燕薊地區的北京或者江南地區的南京。新都確立後,推行宋朝的一系列治國方針,也就是守內虛外。在新的文明中心還未徹底崛起之前,先溫養幾代人,也就是守內虛外,不再發動對外戰爭。在溫養期間,如果都城在北京,那就開發東北,如果都城在南京,那就開發南方,對北京或者南京周邊地區進行補貼式的開發建設,打造一個強大的文明中心,對其它地區則施加重稅和重兵,在保證一部分百姓能夠安穩的基礎上,抽調人力和物力,繼續完善隋唐大運河的修建,修建中央專用的馳道,確保物資運送的安全,將其他兩大文明中心力量輸送到都城。
上述措施只要推行半個世紀,新的文明中心就能成長起來,其他崛起的文明中心也能設立直轄的行政單位進行強有力的管制,加上水利道路的通暢。韜光養晦之後,便可以劍指天下,對周邊地區進行強勢滅國,移民開發,設州立縣。
由此,只需要半個世紀,就可以解決要四五百年才能解決的文明中心的轉移問題以及文明時代演進的問題。唐朝中後期,火藥問世,中華文明從大陸擴張時代南北擴張階段向海外擴張階段演進,經歷唐末五代十國遼宋夏金,長達五百年的時間,才結束了唐朝中後期,中國大地陷入長期分裂割據的局面,最終由草原的蒙古人建立了大一統的元朝,才順利邁入大陸擴張時代海外擴張階段,繼而由蒙古政權發揮火藥的價值,開啟了征服天下的步伐。
中華文明五百年的文明時代邁進,卻孕育了一個夢幻般的蒙元政權,不知道是輝煌還是恥辱的蒙元政權。
實際上,宋朝的國策並沒有錯,錯的是選錯都城,沒有選江寧而是選了汴京。這注定了宋朝永遠都得守內虛外。最終,喪失中原,造成民族分裂,悲慘地被滅國。
文明的命運與個人的命運一般,只有不斷地掙扎,永遠不會知道未來會如何!
回覆列表
唐朝中後期的藩鎮割據很難根治,為什麼?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唐朝中央政府對地方已經完全失去控制,藩鎮可以自行進行稅收養兵,所得稅賦不用上繳唐朝中央政府,皇帝也只不過是他們這些地方勢力表面上承認的而已,而且藩鎮們不顧唐朝皇帝的反對實行世襲制,這時候的藩鎮已然成為國中之國。
唐朝中後期皇帝開始信任宦官,宦官主政的時代到來,軍權以及對官員的任命權開始掌握在宦官的手裡,至此皇權旁落,此時的唐朝皇帝實際上已經沒有什麼權力,再者,唐中後期以後,由於缺少地方稅賦的收入,中央政府財政拮据,而且朝廷的御林軍戰鬥力嚴重下降,將士墮落,軍心渙散,已經沒有實力去打仗了。
更為致命的是,藩鎮們形成了利益共同體,共同對抗朝廷的削藩政策,在朝廷廣佈耳目,只要朝廷有任何削藩的風吹草動,他們立即製造暗殺朝廷大臣的恐怖事件,誰提削藩絕見不到明天的太陽,弄得整個朝野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可見,唐朝中後期要解決藩鎮割據根本不可能,只能用“有心無力”這四個字來形容當時的唐朝皇帝對於藩鎮割據的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