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迷茫的時候有我

    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就可以變成為一個情緒很細緻的人。情緒,是對一系列主觀認知經驗的通稱,是多種感覺、思想和行為綜合產生的心理和生理狀態。最普遍、通俗的情緒有喜、怒、哀、驚、恐、愛、恨等,也有一些細膩微妙的情緒如嫉妒、慚愧、羞恥、自豪等。情緒常和心情、性格、脾氣、目的等因素互相作用,也受到荷爾蒙和神經遞質影響。而情緒很細緻就是可以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緒,讓自己的情緒可以更加細緻,指讓自己的情緒波動更加周密或瓤子的情緒變的細密精緻。

  • 2 # 尚善心理

    我想你說的情緒細緻應該是指覺察情緒和控制情緒吧,我覺得只要做到以下兩點就很容易做到了。

    首先,當你憤怒時把注意力由對外轉為對內。一般我們對某個人憤怒時,關注點都是你對我怎麼怎麼不好,你是如何對待我的,是多麼對不起我,於是,越想就越生氣,恨不得把對方從地球上抹去才罷休。但這樣我們就完全被壞情緒控制了,被它牽著鼻子走,甚至做出令我們事後追悔莫及的事情來。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馬上把注意力轉移到我們自己身上,覺察一下身體哪個地方的肌肉感到緊張,哪個部位覺得不舒服,然後安撫這個部位的肌肉,讓它放鬆,每一個細胞都暗示它放鬆下來。這樣,你就會慢慢的放鬆然後情緒也會開始平復下來。

    其次,思考我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才會這麼生氣的呢,搞清楚自己對這件事的看法,然後換個角度看問題。同樣的事情為什麼會引起不一樣的結果呢?比如有的人分手了就不想活了,有的人分手了暗暗高興,覺得又可以重新開始了。所以你不開心是因為你把發生的事情解釋得很嚴重,覺得不可接受,但世界上的事情都可以從很多方面去看待,換一個角度去看也許壞事就能變好事,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 3 # 夏寧

    做任何事都是需要有動機驅使的。

    首先,先問好自己為什麼想成為情緒很細緻的人,你真正認可那種情緒細緻的狀態嗎?你願意為成為這樣的人付出什麼?確定了想法和動機後,方法其實很多,可以透過各種有意識的練習來強化自己的行為習慣。

    任何事情都是有兩面的,情緒細緻或許可以幫助你更照顧身邊的人,得到更多的認可,但它的負面效應是讓你容易產生心理負擔,細緻的原因是因為想的夠多、夠廣、夠深刻,這樣做人其實有點累,單純、簡單、直接未必不是一種幸福…

    最後想說的是做最真實的自己最幸福(^o^)o

  • 4 # 心理密探周星星

    曾仕強教授曾經出過有關情緒管理的影片,可以去看看。

    第一集 華人最需要情緒管理

      1.情緒沒有好壞,它是我們對環境的一種反映。

      2.在中國社會說話要特別小心,特別謹慎,用詞要特別注意。

      3.西方是大家都一樣才叫公平,華人是我最特殊才叫公平。

      4.華人見面都不談正事,拉東扯西,實際上就是在進行情緒管理,穩住對方的情緒,然後再談正事。

      5.任由情緒主宰我們的一切,後果很可能十分嚴重。

      6.這種內心的矛盾和掙扎,成為我們一種情緒債務。

      7.情緒管理要修己安人,修己就是穩定自己的情緒,安人就是穩定對方的情緒。

     第二集 情緒包括四方面的反應

      1.情緒完全是你主觀的感覺。

      2.養兒子不教害自己全家,養女兒不教害別人全家。

      3.衝動的結果就是後悔。

      4.生氣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5.情緒只是一種警訊,它只是提醒你:你身體哪方面出了問題。

     第三集 我們經常揹負情緒債務

      1.自由自在的情緒,才是成熟的人表現的自然狀態。能夠擺脫過去的偏見,又能正確地處理當前事務。情緒自由,表示並沒有揹負情緒債務,十分可貴。

      2.太敏感的人很吃虧,不敏感的人很倒黴。

      3.不要壓抑,不要控制,要用適當的方法來疏解。

    第四集 情緒負債造成我們自己

      1.我們是自己所造成的:各種各樣的人生經歷,造成了今日的我,逃不掉;童年的情緒遺產,成為我們最早的、無辜的債務;不斷抑制自己的情緒,卻感覺越來越不安,奈何!

      2.人必須要為自己負起全部的責任。

      3.正向情緒和負向情緒可以共存。我們把情緒簡單分成正向或負向,增加了迷思。情緒反映我們內在的感受,並沒有好壞喜惡之分。每種情緒都有其獨特價值,使我們體驗完整生活。

      4.情緒是靠自己調整的,是可以管理的,但不能控制,不能壓抑。

     第五集 我們常把責任推給外界

      1.我們常逃避情緒責任:人人都是自己的主人,應該對自己的情緒負責任;但是我們寧願逃避,表現出一付無可奈何的樣子;造成自己對情緒、行為的無力感,放任情緒流竄。

      2.只要你觀念一改變,脾氣馬上就改變了。

      3.沒有人會因為你的抱怨而改變。而我們最大的悲哀就是老想去改變別人。

      4.真正的環境與我們的想象有很大落差。

      5.西方人要求你不要騙別人,華人要求你不要騙自己。

     第六集 常見的治標情緒管理法

      1.人在情緒高昂的時候是相當不理性的。

      2.人是不能看破的,那樣容易消極。但人要看開,用平常心看待。

      3.我們不是被事情困擾,而是被看待事物的觀點所惑。

      4.改變心情是治標,調整心態才是治本,兩者並重。

      5.我們對外界很難控制,但對自己的情緒卻是可以控制的。

      第七集 最好無條件的接受自己

      1.相隨心轉,轉變自己的觀念,就可以改變自己的相貌。

      2.常把感恩放在嘴巴上的人,沒有感恩的心。

      3.心想事成就是觀念可以決定一切。

      4.人是觀念的動物,觀念改變,言行態度跟著改變。我們要改變自己的選擇,必須從觀念著手才有效。不要對自己的一切,做出任何世俗的評價與反應。

      第八集 現代人具有極大的選擇力

      1.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很大的便利,也帶來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威脅。

      2.往昔情緒欠穩定,所能造成的禍害,不可能太大。現代人破壞力增大,情緒不穩定所造成禍害很大。在這種情況下,大家都應該慎重選擇自己的情緒。

      3.只有自己管好自己的人才有資格不要別人管。

      第九集 我們經常無意識的選擇

      1.經常重新整理自己的觀念,不合理的丟掉,合理的發揚。觀念要隨著時代而進步。

      2.越有能力改造自然的人,越應該尊重自然。

      第十集 覺察自己現有的真正情緒

      1.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因為我們不瞭解自己。瞭解別人容易,因為旁觀者清;瞭解自己難,因為當局者迷。

      2.教育強調智慧發展,集中在外在知識和資訊方面。使得情緒感受力發展遲緩,受到忽略,相當麻木。容易受外在環境影響,理性被情緒淹沒,很衝動。

      第十一集 非理性的信念有兩大類

      1.實話實說不是直話直說。

      2.我們常用一定來製造痛苦,因為現實經常不一定。不一定才是真的,一定就是誇大,並不符合實際。

      第十二集 情緒管理只有一條規則

      1.情緒管理只有一條規則:當你腦筋很清楚的時候,你的情緒是很穩定的。

      2.我們是情緒的主宰,如果情緒隨著外界的環境而變動,怎麼能夠管理?我們可以做情緒的主人,才有辦法把情緒管理好。只有心態正確,心情就會變好,情緒也相對穩定。

      3.在中國社會你不要去討好任何人,因為討好不了;你也不要得罪任何人,因為得罪不起。

      第十三集 怨天尤人並無實際作用

      1.父母對兒童要求過多過高,小孩就形成盲目抗拒。

      2.反求諸己比怨天尤人更有效。

      3.我們所有問題都出在:貪小便宜,怕吃虧。

      第十四集 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

      1.我們要長進的最好辦法就是改變自己的習慣。而改變習慣的最好辦法是用另一個習慣來代替它。

      2.改變別人是很困難的,多調整自己。

      3.求神不如求人,求人不如求己。

      4.你的情緒會影響到別人;你要讓別人平穩,你要自己先平穩;一旦發生什麼錯誤,你先改變自己,他人會相應改變。

      第十五集 理性情緒並非不動感情

      2.性格是很難改的,習慣是可以改的。

      第十六集 憤怒和憂鬱的有效管理

      1.憤怒就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這就是憤怒的真相。

      2.觀念改變,行為就會改變,情緒就會改變。

  • 5 # 鄉村一兵

    如何能夠成為一個情緒比較細緻的人?

    首先學習科學知識和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平時加強自身修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與人為善,多交朋友,性格開朗,在社會,家庭,親朋,同志間才能成為一個情緒比較細緻的人!

    情緒是受大腦中樞神經的調節和控制,主要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的調節。以及神經介質的平衡有關,其次先天因素父母基因遺傳,家庭教育,文化程度等因素有關……。

  • 6 # 了緣3703

    感謝提問。

    從心開始,觀照你的心,關注你的每一個起心動念。只有認真關注你的起心動念,觀注你每一個起心動念,才能管理好你的情緒。也就是觀照其心,善惡念頭了了分明!這樣你可以成為一個情緒很細緻的人。

    關注你的心關注你的起心動念。你的起心動念將成為你的言行。關注你的言行,你的言行將成為你的習慣,關注你的習慣,你的習慣。將成為你的人格。做情緒的主人很重要,也就是做一個情緒細緻的人。

    關鍵詞!!!關注其心。關注:當下內心每一個念頭。

    關注久了!你的心就有力量了。你就能掌控你的心。慢慢的慢慢的你就會享受到內心的寧靜,感受到內心的安詳。這個是要需要實戰的功夫!不停的關照,不停的關照,從而達到降伏其心。做心的主人。

    人為什麼覺得心不安,感覺自己心煩意亂?其人獨處時感覺到六神無主,感覺到空虛寂莫!這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心,成為了這顆忘心的奴隸了!

    當下一念放下就是了,徹底的不分別,徹底的不執著。就是你本自具有的清淨心。

  • 7 # 孫庸思

    直覺告訴你,要想成為一個情緒細緻的人,唯一的辦法就是——覺知。

    覺知即在每個當下都知道。知道什麼呢?知道自己的心在想什麼;知道自己對客觀環境以及事物的評價是什麼;知道身體的細微變化;知道情緒產生和發展的整個過程;知道情緒對你應有的影響等。

    如果你是一個時刻能夠覺知的人,那麼你便能夠很好的掌控自己的情緒,成為一位情緒很細緻(細膩)的人。

    情緒的含義

    情緒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世界各地的心理學家、生理學家、思想家對情緒的界定,至今沒有統一的說法。大家從身體知覺觀、進化主義觀、認知評價觀等取向,都給予情緒不同的定義。但大致上,大家普遍認為:情緒是往往伴隨生理喚醒和外部表現的主觀體驗。情緒產生的三個來源:外部環境刺激、身體生理刺激和認知評價刺激。

    情緒:誘發事件—生理喚醒 —認知評價—外部表現—主觀體驗

    情緒的結構非常複雜。對情緒的結構進行理論分析和實驗探索的取向主要可以分成兩類:分類取向(categorical approach)和維度取向(dimensional approach)。

    Lzard對情緒的成分的劃分最具代表性,他將情緒劃分為主觀體驗、外部表現、生理喚醒三個成分。(Lzard 1991)Lzard ( 1991)在他的情緒分化理論中提出了10中基本情緒:快樂、悲傷、憤怒、恐懼、厭惡、驚訝、興趣、害羞、自罪感和蔑視。Ekman(1971)基於自己的研究提出了快樂、悲傷、憤怒、恐懼、厭惡和驚訝6種基本情緒。Ekman提出的這種基本情緒分類學術在目前具有很大影響。

    Wundt (1896)最早提出情緒的三維學術:認為情緒過程由三對情緒元素組成。即愉快—不愉快,興奮—沉靜,緊張—鬆弛,每對元素都有兩極之間的變化程度。Plutchik(1980)提出,情緒具有強度、相似性和兩極性三個維度。

    情緒覺知的內容

    瞭解了情緒的含義以及分類,下面我重點談一下關於情緒覺知。

    情緒覺知是一個複雜的養成過程,需要情緒主體具有很強的心理敏銳度和情感覺知力。我們因為與生俱來受到各個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家庭、教育、社會、文化、身體素質……),對於情緒的敏感程度總的來說是逐步下降的,除非進行有的放矢的覺知訓練。

    1.覺知生理變化

    因外部條件刺激,誘發了我們的情緒。在此過程中,我們的身體是高度靈敏的感受器。由於外部刺激,內臟活動、血管變化、肌肉組織、大腦皮層等均發生急劇快速的反應。

    Papez認為:下丘腦與情緒的表達有關,大腦皮層與情緒的體驗有關。

    外部誘因直接導致自主神經系統啟用。這種生理啟用所攜帶的能量牽動整個軀體的視覺、味覺、觸覺、聽覺等綜合反饋作用,產生我們直接感受到的情緒。

    我們感知情緒,首先就要充分覺察到身體的細微變化,比如:出汗、臉紅、心跳加快、表情擴張、眼神呆滯、肌肉抽搐、內臟疼痛、大腦眩暈、手舞足蹈、捶胸頓足……這些訊號是情緒表達和體驗的生理基礎。經常性地留意這些變化,我們就能夠很好的捕捉到情緒。

    2.覺知認知評價

    認知評價是覺知情緒的關鍵,也是情緒管理的重點。

    Schachter和Singer(1962)的腎上腺實驗證實了情緒兩因素理論。情緒體驗並不是由生理喚醒決定的,而是受到生理喚醒和對情境的認知解釋的共同影響。情緒狀態是認知過程(期望)、生理狀態和環境因素在大腦皮層中整合的結果。

    簡單說就是任何情緒的發生,先由對來自外部環境的資訊輸入的覺知分析,然後經過與長期生活中積累的經驗和模式的比較分析,最後,在比較分析的基礎上,引發自我諸如憤怒、興奮、喜悅、煩躁、抑鬱、快樂等的情緒體驗。

    當我們覺得外部環境的因素,對我們達成目標有利時,我們開心;當我們感受到來自外部的讚許和嘉獎時,我們自豪;當我們期待擁有一份美好愛情時,我們渴望愛的連結;當我們做了違反道德法則的事情時,我們內疚;當我們面對突如其來的危險時,我們恐慌、驚嚇……

    心智模式包括思維模式、行為模式和生理反應模式。當一個外部刺激出現時,我們運用我們的心智模式去分析、判斷、推理、思辨,最後得出結果。

    心智模式是我們需要時刻覺知的重點。

    為什麼同樣一件事情,每個人的反應不一樣。其中起到決定作用的就是心智模式。遇到人、事、物,如果產生情緒了,你們你需要檢視一下自己心智模式,看一看自己是如何運用該模式進行評價的。你的評價裡面有沒有偏見、有沒有主觀、有沒有個人主義、有沒有舊思維在作怪、有沒有認知的侷限性……摧毀自我固化的心智模式,那情緒的體驗會越來越少,你心境會越來越平和,身體也會越來越健康。

    3.覺知主觀體驗

    沒有主觀體驗,情緒體驗就不存在。情緒的主觀體驗依據情緒的具體成分,會有不同的體驗。或強烈,或柔弱、或極速、或長久、抑或是多種情緒體驗糅合在一塊。不管什麼樣的情緒狀態,我們要做的就是充分的感知它、觀察它,(而不是跟著情緒走、陷入情緒漩渦走不出來)跳出自我的本位,從一個高度或層面去默默的觀察,感覺那份感覺,把自我意識有意剝離開來,以另一個自己的身份看情緒體驗。(類似《瑜伽經》的雙意識焦點)

    時常這樣練習,有利於自我情緒的把控、心境的恢復,削弱不良情緒對自身的影響。

    4、覺知情緒影響

    假如你已經產生了情緒狀態,那麼我們需要經常覺知情緒帶來的影響。

    情緒影響:情緒發展、情緒記憶、情緒智力、情緒與學習、情緒與注意、情緒與決策、情緒與行為、情緒與道德、情緒與文化、情緒與疾病……

    情緒每天都在上演,情緒是生活的組成部分。所以,我們更要關注情緒、覺知情緒。尤其是要關注情緒與疾病。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情緒對健康的影響非常巨大。幾乎每種疾病的背後都隱藏著一個被忽略的情緒體驗。

    如果情緒得不到釋放,得不到有效關注,得不到妥善化解,天長日久,就會體現在身體的疾病上。

    另外,現代社會我們很多的情緒與文化道德有關。比如對金錢的焦慮,很多人存在。這就跟社會文化有關。不是你一個人能夠徹底擺脫的。我們只有不斷覺知自己的心智模式,調整評價標準,才能適當舒緩相關焦慮。

    總之,如果我們能夠保持對情緒的覺知,並清晰知道覺知的內容,那麼長此以往,你一定是一個情緒細緻的人,同時也是一個善於管理情緒、運用情緒的人!

    祝願你永遠充滿喜悅快樂、祥和平靜的情緒!

  • 8 # 心理射線

    消極思維會給人帶來一連串的打擊——情緒開始低落,繼而自信心崩潰,身體功能失調,意志力癱瘓,最終走上自毀之路。因此,你在抑鬱時會沮喪之極。這一切的根源是什麼呢?

    從精神病學的歷史來看,學者們一直認為抑鬱症就是一種情緒障礙症,所以大多數思想流派的心理醫生都極力強調,治療的關鍵在於“破解”情緒。而認知療法的研究結果卻出人意料:抑鬱症和情緒障礙症完全是兩碼事!情緒的突然變化並非抑鬱症的根源,正如感冒並非流鼻涕所致一樣。所有的壞情緒均源於扭曲的消極思想。你所有的症狀之所以能夠持續惡化,其中大部分原因在子不合邏輯的悲觀態度。

    強烈的消極思想,常常會伴隨著抑鬱發作,同時還會產生與之相關的痛苦情緒。煩悶的時候,你的思維很可能會完全不同於情緒正常時的思維。有一位將獲得博土學位的年輕女子這樣描述自己:一位每次抑鬱襲來時,我都會覺得好像在剎那間被外太空的星球狠狠擊中一般。於是,我開始以一種截然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這種變化可能不到一小時就產生了,我的思想開始變得消極悲觀。回憶過去時,我會毫不懷疑地認為過去的所作所為都是徒勞無功,所有的快樂時光不過是泡影。所有的成就如同電影的虛假佈景一樣,只是徒有其表而已。我偏執地認為真正的“我”就是個一文不值的廢物。我失去自信,在工作和學習上束手束腳,無法繼續前進。可我又坐立不安,因為這種痛苦讓人無法忍受。

    和這位年輕女子一樣,你也會明白滿腦子的消極思維才是自挫情緒的根源。這種消極思維讓你整日鬱鬱寡歡,讓你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不過,消極思維或認知卻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抑鬱症狀。能否擺脫抑鬱,關鍵全在於認知,因此,認知是至關重要的症狀.

    現實世界和感知方式之間的關係。它不是真正發生的事,它只是使情緒波動的感性認識。當你悲傷時,你的思維展現的是對負面事件的客觀解讀。可是,當你情緒低落、愁眉不展時,你的思維卻總是不合邏輯、扭曲、不切實際的,或者就是錯得離譜的。

    當你為某事悶悶不樂時,請試著找一找,在抑鬱前和抑鬱期間是否有與之對應的消極思維。因為,這些思維就是壞心情的真正元兇。如能學會調整思維,你就可以改變心情。

    你很可能不會相信這些,因為你的消極思維已經根深蒂固,都形成條件反射了。因此,我把這種消極思維稱為“下意識思維”。它們會下意識鑽進你的腦海,你對此毫無招架之力。對你來說,它們就像你拿筷子的動作一樣,都是自然而然、毋庸置疑的。

    破解情緒的關鍵第一步:情緒完全源於你看待事物的方式。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神經學問題—在對感受任何事情之前,你都必須運用思維將它詮釋一番,然後再下定義。對於所有正在發生的事,你必須先理解,然後才會產生相應的感覺。如果你對現實世界的理解準確無誤,你的情緒就會是正常的。如果認知在某種程度上有歪曲或曲解,你的情緒反應就是不正常的。抑鬱則屬於這一範疇,它始終都是心理“干擾”—曲解的產物抑鬱的情緒就好比收音機頻道沒調準時發出的刺耳音樂,問題不在於電子管或品體管出故障,也不是因為電臺頻道的訊號受天氣影響而失真了。你只是需要調整一下調諧鈕即可。如果學會調整情緒上的頻道,清晰的音樂又會再次傳出,抑鬱的情緒將隨之一掃而空。

    有一些讀者——很可能包括你—在讀這一段時可能會絕望得要命。其實沒必要苦惱,這一段應該只會給你帶來希望。那麼,在你閱讀這段文字時,是什麼使你的情緒突然低落呢?是你的思維。“其他人可能調整一下情緒頻道就夠了,可我是臺破收音機,早爛得沒法修理了。我的電晶體破爛不堪。就算其他的一萬名抑鬱患者全都康復了,也不關我的事,我是個百分之百無可救藥的人,這還用懷疑嗎?”這樣的話我每星期可以聽到50次!幾乎每個抑鬱患者都莫名其妙地肯定自己就是不同於他人,就是徹底地無可救藥。

    這種錯覺反映出某種心理加工模式,而它正是抑鬱症的癥結!有些魔術師製造幻覺的本領出神入化,讓我痴迷得不能自拔。小時候,我經常在當地的圖書館看幾個小時的魔術書。我每個星期六都會在魔術商店裡待幾個小時,看櫃檯後面的人用紙牌、絲綢和可以在空中隨意漂浮的鍍鉻球製造出神奇的效果。

    有中度抑鬱症的患者天賦異稟,他製造幻覺的本領決不亞於魔術師。你也有這個本領。當你情緒低落時,你也能掌握一手出神入化的本領,讓自己和他人對一些子虛烏有的東西信以為真。身為心理醫生,他的工作就是戳穿你的幻覺,教你去認識鏡子背後的真相。只有這樣,你才不會自欺欺人。你甚至可以說我的目的是讓你覺醒!但我想這個說法問題也不大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離婚男人喜歡你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