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歌格

    在象棋的棋盤上。今天河南省滎陽市黃河面岸廣武山上鴻溝,這裡曾經是戰國開鑿的鴻溝幫道的一部分,楚漢相爭時,漢王劉邦和西楚霸王項羽在滎陽一帶,“大戰七十,小戰四十。”

  • 2 # 儒姐在北京

    楚河漢界”指的是河南省滎陽市黃河南岸廣武山上的鴻溝。“乃與漢約,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鴻溝便成了楚漢的邊界。現在鴻溝兩邊還有當年兩軍對壘的城址,東邊是霸王城,西邊是漢王城。

  • 3 # 黑白文史MCN

    在中國象棋的棋盤中間,橫亙著一條大河,“河中”一般都會寫有“楚河漢界”四個大字。所謂“楚河漢界”,即是源於歷史上的“楚漢相爭”。據《史記》記載:“鴻溝而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也就是說,鴻溝就是楚河漢界。“楚河漢界”究竟在哪裡呢?

    據記載,歷史上的楚河漢界,是在古代豫州滎陽成皋一帶,它北臨黃河,西依鄺山,東連平原,南接嵩山,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公元前205年夏,項羽在彭城(今江蘇徐州)大敗漢軍,劉邦退到滎陽。此後,楚漢兩軍在滎陽一帶互相攻伐長達兩年之久。公元前203年,劉邦出兵攻打楚國的成皋,守將曹咎經不起劉邦軍士多次到城下叫陣謾罵,怒而率部出城,欲渡過汜水與漢軍作戰。當船至河中時,遭到漢軍突襲而敗,曹咎後悔不迭,自知無顏去見項羽,遂自殺而亡。

    劉邦順利攻取了成皋,屯兵廣武。項羽得知成皋失守後,立即調兵前往救援。為了迫使劉邦投降,項羽據城東把俘虜來的劉邦的父親拉至廣武山(今霸王城)上,隔澗要挾劉邦說:“你若不及早投降,我就把你父親下鍋煮死。”劉邦卻故作鎮靜地說,“當初咱二人共同反秦,盟誓結為弟兄,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

    如果你要煮咱們的父親,別忘了給我一碗肉湯”。項羽聽後更加惱怒,決定殺掉劉太公。在項伯的力勸之下,“太公倖存”。但劉邦閉城不出,並派大將韓信率兵抄了楚軍的後路,佔領了河北、山東一帶。項羽因為糧缺兵乏,不得不被迫提出“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的要求,歷史就這樣使鴻溝成了“楚河漢界”。

    如今,在河南滎陽城東北的廣武山上,還留有兩座遙遙相對的古城遺址,西邊的叫漢王城,東邊的叫霸王城,是當年劉邦、項羽所築。兩城中間有一條寬約300米的大溝,這就是劉邦與項羽對壘的鴻溝。

    那麼,象棋裡的楚河漢界有什麼人文意義呢?

    兩軍對壘的時候,中間隔著一個“楚河漢界”,敵我雙方分為黑紅,為“九五”而戰,戰局中“鬥智不鬥力”,通力擒拿敵軍的將帥,但將帥並不照面……中國象棋對弈中的這些“規則”,所沿襲的或許正是楚漢之戰的文化底蘊。

    還有更多爆款回答,如:胡雪巖臨死前說“白虎勿近”白虎是什麼?西遊記女兒國真的有嗎?青樓女子生活?日本“帝銀事件”?阿房宮有多大?“試婚格格”是什麼?古代士兵寫兵與勇的區別?蒙恬死前留下兩句話,為什麼曹操看一次哭一次?等有趣的歷史問答?請關注 @鑑史以明志 ,帶你瞭解歷史的故事。

  • 4 # 青史雜譚

    歷史上通常意義上的楚河漢界在河南滎陽的廣武山上,滎陽它的位置北臨黃河,西靠邙山,東聯平原,南接嵩山,地勢險峻,是兵家必爭之地。

    在滎陽城東北的廣武山上還有留有兩座遙遙相對的古城遺址,西邊的叫漢王城,東邊的叫霸王城,傳說就是當年劉邦、項羽所築,兩城中間有一條寬三百多米的深溝,這就是古代所稱的鴻溝。

    當年,推翻秦朝統治後,劉邦被封為漢王,封地在今陝西漢中附近,比較偏僻。項羽被封為楚王,封地在今江蘇徐州附近。同時項羽又是各諸侯王的首領。

    劉邦不滿現狀,東出爭奪天下,楚漢兩軍主要膠著在今河南滎陽附近,劉邦憑著兵強馬壯,糧草充足,向項羽發起挑戰,迫使項羽不得不提出,以鴻溝為界,西邊屬漢,東南為楚,從此就有了楚河漢界。

    當然,楚河漢界只是臨時的,邊界劃定好後,劉邦並沒有嚴格遵守,反而不斷侵擾楚軍,並四處派兵,派韓信去攻佔山西、河北、山東等地,從側面配合對楚軍進行攻擊,同時又聯絡位於長江下游的黔布、吳芮等諸侯將領,聯合攻擊項羽,最終在垓下之戰中大敗楚軍,項羽自殺,劉邦取得最終勝利。

  • 5 # 徐國華

    中國象棋盤上,兩軍對壘的中央有一條"楚河漢界”,這是此似歷史上的"楚漢相爭"。那麼"楚河漢界”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據史書記載,古代河南豫州,滎陽成皋一帶,才是真正的"楚河漢界“。它北臨黃河,西依邙山,東連平原,南接嵩山,是歷史上兵家興師動眾的古戰場。

    公元前二O五年,楚霸王項羽與漢王劉邦在滎陽成皋一帶短兵相接,進行了一場中國古代史上以弱勝強的戰爭。

    劉邦為了改變楚強漢弱的不利形勢採納謀士張良等人的建議,方專用謀臣,團結內部力量,在軍事上制定了一個正面堅持,敵後擾亂和南北兩翼牽制的對楚作戰方針,憑藉後方糧草充足,興兵擊楚。

    公元前二○三年十月,劉邦乘楚軍主力東進,進攻成皋,成皋守將曹咎起初還遵照項羽小心堅守成皋,即使漢軍挑戰,也千萬不要出擊的告誡,堅守不出,但是經不起漢軍連日的辱罵和挑戰,一怒之下,率軍出擊,當楚軍正在渡汜水的時候,漢軍乘機攻擊,把楚軍的先頭軍隊打敗,後軍大亂,自相踐踏,曹咎大敗,覺得沒有臉面見項羽,在汜水自盡,漢軍乘勝佔取成皋,逐步推進到廣武,楚漢兩軍隔著廣武澗對峙起來。

    天長日久,楚軍糧草缺乏,進退兩難,白白,天天地消耗糧食。項羽毒生一計,就把漢王的父親綁了起來,放在宰豬的案板上,派人大聲吆喝:“劉邦不快投降,就把你父親宰了"。

    劉邦知道項羽本紀嚇唬他,便大聲答話:"我跟你曾是結為兄弟,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印人要是把父親殺了煮成肉羮,請分給我一碗嚐嚐"。

    項羽聽了,真是沒有辦法。不久漢將彭越攻佔昌邑等二十多個城池,截斷了楚軍的運糧道路。項羽被迫提出"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的要求,從此就有了"楚河漢界“之說。

  • 6 # 溪上花開

    楚河”和“漢界”在今天的河南省,據記載,歷史上的楚河漢界,是在古代豫州滎陽成皋一帶,它北臨黃河,西依鄺山,東連平原,南接嵩山,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楚河漢界”指的是中原地區今河南省滎陽市黃河南岸廣武山上的鴻溝。溝口寬約800米,深達200米,是古代的一處軍事要地。西漢初年楚漢相爭時,漢高祖劉邦和西楚霸王項羽僅在滎陽一帶就爆發了“大戰七十,小戰四十”,因種種原因項羽“乃與漢約,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鴻溝便成了楚漢的邊界。現在鴻溝兩邊還有當年兩軍對壘的城址,東邊是霸王城,西邊是漢王城。

  • 7 # 夏雨風

    歷史上著名的"鴻門宴",項羽和劉邦兩大英雄會面了。

    會面前,項羽大軍雲集,先禮後兵,邀劉邦相聚。項羽謀士范增示意殺了劉邦,以絕後患。項羽自恃西楚霸王,天下無敵,大封諸侯,多一個劉邦不足為慮。

    劉邦手下眾將勸早日逃亡,以免殺身之禍。獨有張良對劉邦說:今日逃亡,不足時日被項羽拿住,是殺一流寇。今日赴宴,如被項羽拿住,天下人會笑項羽狹隘,劉公壯烈。何況萬一無事,天下人敬重,更能成大事。

    不去不一定活,去了不一定死。劉邦帶張良丶樊噲慨然赴宴。

    項羽大喜,項羽本來就想做周王那樣聯盟體領袖,分封多一個漢王是無所謂的,酒足飯飽後劃定滎陽為界,以廣武山下鴻溝中分天下,東屬大楚,西歸漢界。楚河漢界之遂立。有人說象棋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出現了,相代表范增與張良,士代表樊噲和項將,以紀念鴻門雙雄會。

  • 8 # 提子絳

    漢界、楚河的說法是在楚漢相爭時,劉邦和項羽在相持不下後,提出以鴻溝(古代的滎陽,今屬河南鄭州)為界,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楚河、漢界位於今天的河南省滎陽市黃河南岸廣武山上的鴻溝,溝口寬約800米,深度達200米,可以說是戰略要地。

  • 9 # 微影片或短文

    據史書記載:“楚河”“漢界”在古代的滎陽(屬鄭州)成皋一帶。在公元前203年,劉邦出兵攻打楚國,項羽由於缺兵少糧,被迫提出了“平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的要求,從此就有了楚河漢界的說法了。

    楚河漢界在現今的河南省滎陽市黃河南岸廣武山上的“鴻溝”。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鴻溝便成了楚漢的邊界了。

    現在還可以看見鴻溝兩邊當年兩軍對壘的城址。 鴻溝一詞也一直應用至今。

  • 10 # 風光藝境

    人們常習慣性地將楚、漢雙方分界線稱為“楚河、漢界”,確實生動形象;然究其實,楚河漢界的標準說法應該是——鴻溝。

    鴻溝,為古運河名,戰國魏惠王十年(前360)始鑿。鴻溝自今河南滎陽市北引黃河水南流入莆田澤,又自澤引渠東流經中牟、開封縣北,折而南流經通許昌東、太康縣西,至淮陽縣東南入潁水。鴻溝聯接濟、濮、汳(獲)、睢、渦、潁、汝、泗、菏等主要河道,形成了黃淮平原上以鴻溝為幹線的水道交通網,對促進水網各地經濟、文化的發展交流,起到了巨大作用。

    前203年,楚霸王項羽與漢王劉邦相持於廣武。八月,項羽軍中糧盡,遂與劉邦議和,約中分天下。楚漢雙方以鴻溝為界,溝東屬楚,溝西屬漢。九月,項羽履約引軍東歸;劉邦毀約,率軍追擊。於是便上演了垓下(今安徽靈璧縣東南、沱河北岸)之圍,四面楚歌、霸王別姬、自刎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的歷史大劇。

    鴻溝,西漢以後又稱狼湯渠或蒗蕩渠、莨蕩渠;魏晉以後,開封以南河段改稱蔡河。

    唐以後,或許因楚、漢兩軍曾對壘於滎陽市東北廣武山上的東、西廣武城,遂認為兩城之間的廣武澗為鴻溝,實為謬誤。特此指正,防止以訛傳訛。

    鴻溝作為實際分界線,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的歷史;後人亦常常以其代指分界線,如表示界限分明為“劃若鴻溝”。而以“楚河漢界”代指鴻溝,並用於象棋棋盤上,真是太合適不過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伊朗稱英法德有關伊核議案令人失望,雙方利益相關,為何英法德不願真正幫伊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