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星月媽媽育兒
-
2 # 明月照古今11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所謂的吐奶,是正常的溢奶,還是噴射狀的吐奶。新生兒的胃呈水平狀,賁門口鬆弛,幽門口緊張,容易出現吐奶、溢奶的情況,隨著年齡的增長吐奶會有改善。
正常吐奶一般會從寶寶嘴角流出一點,或者是咕嚕一下從嘴巴里吐出來一大口,一般這種情況寶寶不會感覺不舒服,也不會哭鬧,讓寶寶側躺,讓奶水從嘴巴里流出來,以免奶水倒流嗆著寶寶。還有一種情況,寶寶吐奶的時候是噴射出來的,在吐之前會出現乾嘔,這種就考慮寶寶身體是否有不舒服,檢查是否有腹脹不消化的情況,及時進行相應護理和治療。
怎樣護理可以減少溢奶、吐奶的機率呢?
1.寶寶如果是配方奶餵養,在衝奶粉是要旋轉搖晃奶瓶,不可上下、來回亂晃,這樣衝出來的奶粉會進入較多空氣,寶寶喝奶時會吃進肚子,進入較多的空氣會讓寶寶產生腹脹,也容易打嗝,打嗝有時會出現吐奶。如果是純母乳餵養,讓寶寶張大嘴巴,含住乳暈,這樣既不會吃進空氣,還可以防止乳頭皸裂。
2.寶寶吃完奶後要拍嗝,因為在吃奶的過程中難免會吃進去空氣,,將胃裡的空氣拍出來,可以防止吐奶、溢奶。拍完嗝後讓寶寶右臥位,可以防止吐奶、溢奶現象,半個小時後就可以左側臥位了。
(網載圖片,維權刪)
-
3 # 柚子星星醬
總結下我家柚子剛出生那會出現的問題:嗆羊水、不吃水奶、胎便太多、黃疸、粟粒疹、馬牙、漏尿、溼疹、紅屁股、蛻皮、打嗝、吐奶、脹氣、腸絞痛、不喝奶瓶……
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吶!
其實,新生兒吐奶是常見現象,所以不用太過著急!
一、首先了解下吐奶的原因:
一個原因是由全身性,或者是胃腸道的疾病導致的,比如說是感染,或者是腸炎、腹瀉之類的都會導致吐奶,這是一種病態的現象。
第二種屬於生理性的。絕大多數的寶寶吐奶都是屬於生理性的。新生兒寶寶的胃不像是成人,好多都是那種水平的,隨著他的發育慢慢的受重力作用變成垂直的才不容易吐奶。寶寶們的胃部,從正面看是橫躺著的,呈不穩定狀態,同時賁門部位(胃部入口)還比較松。也就是說,大人吃飯時,當食物進入胃部後,賁門會透過收縮來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於嬰兒的胃賁門部位還不能很好地進行收縮,從而導致進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較容易地流回食道。
與大人相比,新生兒的喉頭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們含乳頭的方式比較笨拙,從而導致吃奶時空氣容易與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當孩子打嗝或身體晃動時,吃進去的奶也就比較容易被吐出來了。
另外每次餵養量過大,或者是餵養過頻,或者是配方奶粉吃的不耐受,或者是在調配濃度的時候有問題,或是餵養姿勢不對都容易導致吐奶。
二、嬰兒吐奶怎麼辦
1、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勢
一旦嘔吐物進入氣管會導致窒息。因此在讓孩子躺下時,最好將浴巾墊在孩子身體下面並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孩子躺著時發生吐奶,我們可以把孩子臉側向一邊。
2、吐奶後,要多注意觀察孩子的狀況
在孩子躺著時要把孩子頭部墊高,或者索性把孩子豎著抱起來。吐奶後,孩子的臉色可能會不好,但只要稍後能恢復過來就沒有問題。另外,根據情況可以適當地給孩子補充些水分。
3、補充水分要在嘔吐後30分鐘進行
孩子吐奶後,如果馬上給孩子補充水分,可能會再次引起嘔吐。因此,最好在吐後30分鐘左右用勺先一點點地試著給孩子喂些白水。
4、吐奶後,每次餵奶數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
在寶寶精神恢復過來,又想吃奶的時候,我們可以再給寶寶喂些奶。但每次餵奶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左右,不過餵奶次數可以增加。在寶寶持續嘔吐期間,我們只能給寶寶餵奶,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輔食。
三、減少嬰兒吐奶的方法
1、媽媽要注意一個哺乳的姿勢,在餵養的時候,,儘可能是頭高腳低,成四十五度傾斜 的狀態。
2、餵奶時不要太急、太快,中間應暫停片刻,以便寶寶的呼吸更順暢。
3、適量餵食,切勿過多。少量多餐,以減少胃部所承受的壓力。
4、在餵食之後,不要讓寶寶有激動的情緒,不要隨意搖動或晃動寶寶,別急著逗寶寶玩。
5、給寶寶拍嗝,在餵食完畢後,不要讓寶寶馬上平躺,先把上半身挺直一會兒,最好讓寶寶豎立20到30分鐘,讓寶寶豎直趴在大人肩上,輕拍寶寶背部,這個動作可將吞入胃中的空氣排出,以減少胃的壓力。
6、在躺下時,也應將寶寶上半身墊高一些,最好是右側臥,這樣胃中的食物不易流 出。
7、如果奶瓶餵養,奶瓶開孔要適中,開孔太小則需要大力吸吮,空氣容易由嘴角處吸入口腔再進入胃中;開孔太大則容易被奶水淹住咽喉,阻礙呼吸氣管的通路。
四、幫助孩子拍嗝的正確方法
1、直立式:將嬰兒豎直抱在胸前,頭靠在你的肩膀上,一手扶住嬰兒的頭和背,另一隻手在背部輕輕拍打5分鐘以上,是幫助孩子拍嗝的基本方法。如果孩子還是不能打嗝的話,也可以試試用手掌按摩孩子的後背。
2、端坐式:扶著嬰兒坐在你的膝蓋上,一手支撐住他的胸部和頭部,另一隻手輕拍他的背部,因為孩子坐著的時候,胃部入口是朝上的,因此打嗝也就比較容易了。
3、側趴式:讓嬰兒趴在你的腿上,扶住他的頭,讓頭部略高於胸部,然後輕拍他的背或輕輕畫圓撫摸。
4、打不出嗝的時候,吸入胃中的空氣,有時會夾在前後吸入的奶汁中,此時如果將孩子上身直立起來,將有利於胃中空氣的排出。因此,媽媽可以將孩子豎著抱起來,或者可以給孩子墊高後背使上身保持傾斜30分鐘左右。
五、 嬰兒漾奶、溢奶和吐奶的區別
嬰兒漾奶:是指餵奶後隨即有1~2口奶水返流入嘴裡從嘴邊漾出。也有少數情況是因為乳母在餵奶後不久給嬰兒換尿布而引起漾奶。一般情況下,這不會影響嬰兒的生長髮育,所以可視為正常現象。隨著月齡的增長,6個月內嬰兒漾奶會自然消失。
嬰兒溢奶:嬰兒吃奶後,如果立即平臥床上,奶汁會從口角流出,甚至把剛吃下去的奶全部吐出。但是,餵奶後把寶寶豎抱一段時間再放到床上,吐奶就會明顯減少。醫學上把這種吐奶稱為溢奶。
嬰兒吐奶:是新生兒期常見的現象。吐奶也可稱噴奶,不同於漾奶,是由於消化道和其他有關臟器受到某些異常刺激而引起的神經反射性動作 往往會有一個噁心的動作,會把胃裡的奶絕大多數的嘔吐出來,帶有酸臭味,有的甚至是小塊狀,像乳酪一樣, 嘔吐時奶水多是噴射性地從嘴裡、甚至鼻子裡湧出的。吐奶的量比較多,可發生在餵奶後不久,或半小時以後,吐奶前孩子有張口伸脖、痛苦難受的表情 。
六、新生兒常見問題還有哪些?
1、如何護理寶寶臍帶?
臍帶是孕期媽媽為寶寶輸送營養和氧氣的通道,分娩後不再使用,被剪斷後結紮,形成臍帶殘端。通常情況下,臍帶在7-14天脫落,最長時間不超過8周。
正確應對方法:保持臍帶殘端的清潔乾燥,在脫落之前,不建議給寶寶洗盆浴,可以採用擦浴;如果不小心弄溼,要及時用乾的棉布或者紙巾擦拭乾淨;在更換紙尿褲的時候,也要注意避免遮住臍帶,以免浸溼或者摩擦;如果臍帶周圍有紅腫、黃色分泌物、或者有異味等情況,應及時就診。
2、寶寶鼻塞或者鼻腔有雜音是感冒嗎?
新生兒的鼻腔小而短,分泌物不易排出,乾燥後形成堵塞,從而導致鼻塞或者雜音,並不是感冒引起的。如果堵塞嚴重或者通氣較差的時候還會影響寶寶的進食。
正確應對方法:使用生理鹽水或滴鼻液溼潤鼻腔,軟化乾燥的分泌物,並進行清理。如果空氣乾燥,還可以使用加溼器。另外,避免在屋內吸菸,和減少室內空氣中的絨毛、灰塵或者比較強烈的氣味,這些都會對寶寶的鼻腔粘膜造成刺激。
3 、寶寶黃疸怎麼辦?
很多嬰兒出生後的幾天,會出現黃疸,看起來似乎很嚇人,但實際上是很常見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新生兒的肝臟發育尚不完善,不能及時分解產生的膽紅素,導致膽紅素集聚在面板和眼睛鞏膜,出現發黃的現象,大多數情況下並不嚴重,可以自行消退,但有些較嚴重的情況下,需要一定的治療。
正確應對方法:輕微的黃疸,也就是黃疸指數小於14,可以勤餵母乳、可以吃點益生菌,這樣利於黃疸的消退;如果黃疸指數超過了17,或者總膽紅素超過280,可以進行藍光治療。但切忌使用茵梔黃退黃疸,國家藥監局已經明確新生兒禁用此藥物了。
4、新生兒寶寶要用枕頭嗎?
老人經常會讓寶寶睡頭型,給寶寶使用各種定型枕,實際上,對於小寶Bora說,根本不需要使用枕頭,另外,嬰兒床上如果放置枕頭、棉被等物品,還有導致寶寶窒息的危險。
正確應對方法:1歲前都不要給寶寶使用任何枕頭,寶寶“睡頭型”的說法也都是錯誤的。另外,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嬰兒應該儘量採取仰臥位,這樣的睡姿對於寶Bora說最安全,以減少“嬰兒猝死綜合徵”的風險。
5 、母乳餵養的寶寶便便較稀是腹瀉嗎?
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便便是黃色或者微綠色的,粘稠的糊狀或者奶油狀,有時候會被寶媽誤以為是腹瀉;另外,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次數有比較大的變化範圍,甚至每天大便有10次,每次餵奶或者用力的時候,都會噴出一點兒,這主要是由於寶寶的胃腸反射導致的,為了釋放更多的空間來攝入母乳。
正確應對方法:上述被寶媽認為是腹瀉的便便都是正常的,注意觀察寶寶的吃奶和排便情況,只要寶寶狀態好,各方面正常,體重穩定增長,媽媽就不用擔心了。另外,隨著寶寶逐漸長大,由於母乳容易消化,只有很少的廢物需要透過結腸來排洩,所以寶寶也可能每一週才大便一次。
6 、寶寶出生要打什麼疫苗?
寶寶在出生後的24小時內要接種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分別用來預防乙肝病毒和結核病。另外,乙肝疫苗在寶寶出生後的1個月需要進行第二次接種。
正確應對方法:疫苗接種後可能出現接種位置的紅腫,或者寶寶發熱等情況,這些情況通常都是正常的反應,如果發熱較嚴重,或者紅腫部位出現分泌物,要及時帶寶寶就診。
7 、如何預防寶寶尿布疹?
尿布疹是在尿布的覆蓋部分出現的皮疹或者皮膚髮炎的現象,通常出現在臀部、生殖器和大腿根的皺褶等處,由於接觸尿液或糞便,出現皮膚髮紅或者細小的疹子。這些往往和沒有及時更換尿布或者紙尿褲有關,皮疹會導致寶寶不適,甚至影響睡眠和情緒。
正確應對方法:及時更換尿布或紙尿褲,減少面板在潮溼環境下的暴露;每次大便後用清水沖洗乾淨,並用乾淨的棉布“拍幹”;另外,為了避免尿液、糞便對寶寶面板造成刺激,可以塗抹潤膚油、護臀霜等,起到隔離的作用。如果尿布疹繼發真菌感染,可以使用抗真菌的藥膏。
8、寶寶需要每天都洗澡嗎?
只要每次更換尿布的時候,都能夠保持尿布區的清潔,嬰兒不需要經常的洗澡,因為頻繁的洗澡會導致面板乾燥,特別是洗澡的時候使用肥皂。
正確應對方法:新生兒每週洗澡3次就足夠了,在臍帶脫落之前,只給寶寶做擦浴。洗澡後塗抹低敏的潤膚露,這樣還可以起到預防溼疹的作用。
9、寶寶指甲抓傷自己怎麼辦?
嬰兒剛出生幾周指頭很小,可是指甲卻長的很快,清醒的時候舞動手臂,可能抓傷自己,有些媽媽會使用嬰兒手套,這種情況是堅決不允許的,因為這樣既對寶寶的發育不利,同時如果手套內的線頭纏繞在手指上,導致壞死,此類的事情時有發生。
正確應對方法:定期給寶寶修剪指甲,差不多每兩週就要修剪一次。使用嬰兒專用的指甲鉗,但是要特別小心,以免弄傷寶寶。寶寶睡覺的時候是媽媽剪指甲的最佳時機。另外,修剪完畢後用比較柔軟的磨甲棒磨平。
10、寶寶出現腸絞痛怎麼辦?
大概20%的寶寶會發生腸絞痛,特點是哭鬧時間比較一致,在傍晚或者晚上,而且持續的時間也比較長,餵奶也不能讓寶寶安靜下來,在哭鬧的同時還伴有蹬腿。腸絞痛通常在2-4周的時候開始,3-4個月停止,目前還沒有找到確切的發病原因。
正確應對方法:雖然腸絞痛目前沒有特別的治療藥物,但一些方法可以緩解寶寶的疼痛:
1、給寶寶使用安慰奶嘴
2、順時針輕輕的按揉寶寶的小肚子
3、讓寶寶趴在你的胳膊上,你一手托住寶寶的腋下,一手托住寶寶腹部,然後輕輕搖晃,讓寶寶感覺像在坐飛機;
4、輕輕的將寶寶包裹起來,增加寶寶安全感,從而慢慢安靜下來;
5、母乳餵養的媽媽,可以試著停止攝取奶製品、咖啡因、洋蔥、捲心菜以及刺激性的食物。
-
4 # 育兒教主
新生兒吐奶和嘔吐,都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新生兒生理性吐奶和功能性的嘔吐不用怎麼管,但是新生兒病理性嘔吐,則需要及時帶寶寶看醫生就診,查明具體的病因,如果新生兒的父母不能確定到底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的嘔吐,那麼就需要到醫院向醫生進行諮詢。
一,新生兒吐奶(溢乳)
新生兒吐奶一般發生在餵奶之後,一般表現為從嘴角中流出少量的奶水,比較嚴重的時候,也會有大口的奶液流出來。
新生兒,吐奶一般是生理性的,不影響孩子的正常生長,不需要經過特殊的處理和治療,只需要在餵養寶寶的時候注意姿勢正確就行。
一般給孩子餵奶之後,要把它抱著豎起來拍嗝,餵奶之後不要讓寶寶做各種運動,也不要給他換尿布。
二,病理性嘔吐
新生兒病理性嘔吐,一般是突然發生的,比較頻繁的一種嘔吐,每次嘔吐的量都比較多,寶寶嘔吐完之後,和嘔吐之前有很明顯的不舒適的症狀,吃奶的量減少,有時還會有哭鬧不止,大便一場,脹肚子等現象。
新生兒病理性嘔吐一般主要是由於幽門痙攣,賁門痙攣,還有賁門鬆弛。消化道畸形,消化道梗阻和腸胃道疾病等外科疾病引起的。或者內科疾病引起的。
三,生理性吐奶和病理性嘔吐的區別
生理性吐奶和嘔吐最大的區別在於,生理性吐奶,一般寶寶嘔吐之後沒有任何不舒適的表現,沒有什麼異常情況,不會影響寶寶吃奶的量,也不會影響他休息玩耍,不會出現異常哭鬧等等,他的情緒也不會受到影響,生長髮育也十分正常。
四,新生兒功能性嘔吐
由於新生兒他的腸胃發育還沒有完全成熟,特別是在早產兒當中,很容易引起嘔吐的現象。一般功能性的嘔吐不需要去進行治療,家長朋友如果觀察仔細,一般都能夠知道到底是功能性嘔吐還是疾病性的嘔吐。
新生兒功能性嘔吐的原因:
①新生兒吐奶。
②分娩的過程中,吞了太多的羊水。
新生兒吐奶(溢乳)
一般都是吃奶之後發生,除了我們剛才講到的,從嘴邊流出奶液,或者吐出一大口,還有的嬰兒在一覺睡醒的時候,突然吐出一口奶,有的看起來像豆腐腦,牛奶塊兒,但是不會帶有膽汁一樣的分泌物,孩子也沒有不適的症狀,吐奶之後還可以照樣吃東西或者玩耍。
吞嚥羊水之後的嘔吐
一般在生完孩子的時候就嘔吐,開來之後嘔吐會逐步加重,嘔吐物當中有泡沫一樣的粘液,或者咖啡色的血性物,等到把吞下去的羊水吐乾淨之後,嘔吐就會自然消失,這個過程可能需要4~5天的時間。
因為吞嚥羊水引起的嘔吐,沒有其他異常情況,它和新生兒溢奶的區別就在於溢奶吐出的是白色的奶液,而因為吞嚥羊水引起的嘔吐出來的是咖啡色的血性物和泡沫狀的粘液。
餵養不當所導致的嘔吐
如果餵養奶水的次數過於頻繁,喝下去的奶特別多,或者是新增的配方奶濃度過高,也或者經常更換奶粉的品種,也有可能奶頭孔過大,奶水過急過沖,或者餵奶之後沒有拍嗝,餵奶之後馬上換尿片,都會引起嘔吐。
餵養方式不當也要引起重視,否則可能會影響消化功能,出現紊亂,從而導致食慾減退,進食的量減少,出現腹脹,哭鬧等情況。而且大便也會出現不正常,有酸臭味兒,奶瓣增加,嘔吐之後還會出現身影的情況,一般吃了幫助消化的藥物可以改善,也可以減少餵食的量,讓腸道得到休息,然後可以慢慢的恢復腸道的消化功能。
對於新生兒溢奶和嘔吐的分析
新生兒嘔吐一般是外部受到刺激引起,比如說因為受到冷空氣的刺激,或者是各種病菌刺激,或者胃部痙攣引起,胃部受到刺激之後會出現蠕動,蠕動的紊亂會導致胃液還有食物從胃,食道,口腔反流。
新生兒嘔吐一般除了食物液體,等等還有電解質,如果電解質水分等丟失過多,又會影響身體類的,陰陽離子平衡,還有酸鹼度失調,這些優惠刺激胃部,還有人體的各種器官出現功能障礙,比如說吃東西或者喝了水之後又會引起嘔吐,形成惡性迴圈。
另外,咽喉部,位食道等等受到一些刺激或者聞到了特殊的氣味,也會引起嘔吐,如果大腦受到損傷,也會引起嘔吐,不過大腦受傷引起的嘔吐一般是噴射狀的,醫學上一般叫做噴射性嘔吐。
孩子出現嘔吐的時候,如果沒有神經系統症狀,比如昏迷,抽搐等等情況,一般可能是由於咽喉部位或者食道或者是胃部受到刺激引起的,一般急性腸胃炎是最常見的一種。
對吐奶和嘔吐的護理
●如果孩子出現嘔吐,首先要停止進食和喝水,讓腸胃暫時得到休息,然後進一步觀察孩子的反應,比如說有沒有精神狀況變差或者神智不親,發高燒,咽喉腫痛,大便異常等情況,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一定要做好記錄,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看看到底是吃了東西或者是咳嗽,或者是吃了藥之後引起的嘔吐。
●孩子出現嘔吐之後,不一定要急著對他吃藥,有的時候吃藥對腸胃道的刺激更大,再加上很多藥都有一股特殊的味道,更容易引起嘔吐。如果不想因為給孩子吃藥引起新的嘔吐,可以採用肛門給藥的方式。
●如果孩子停止吃東西和喝水,一兩個小時之後嘔吐得到了緩解,精神狀況也恢復了,可以先嚐試給孩子喝一二十克補液鹽水,如果孩子能夠活下去,然後每隔二三十分鐘又喂一次。
●但是這種操作模式不要操之過急,注意觀察孩子的反應,沒有新的嘔吐就可以再重複喂補液鹽水,如果有新的嘔吐就要停止,繼續停食停水,然後注意觀察孩子有沒有脫水的情況,如果有脫水的情況,要到醫院進行液體補充。
回覆列表
新生兒吐奶的原因主要是:寶寶的胃部和喉部還沒有發育成熟。
關於避免吐奶,吃母奶的孩子要優於吃奶瓶的孩子,因為寶寶的嘴和媽媽的乳頭形成一個真空吸附,空氣不容易侵入。而吃奶瓶會吞嚥大量的空氣,加之寶寶胃部喉部還沒發育成熟,寶寶就會吐奶。
至於吐奶量,只是看上去很多,其實大部分是胃液,孩子不會因此而餓肚子。一般只要寶寶,沒有表現出不適,也沒有減少體重,或者出現大量頻繁嘔吐、顏色發綠、哭鬧咳嗽等異常情況,一般都不需看醫生。
倘若出現大量吐奶的話,就要去醫院查明原因了,這樣對寶寶的身體健康也是一種很好的保護措施。
至於如何去護理新生兒,我從以下幾個方面給出建議,僅供參考!
一、居室環境新生兒對外界溫差的變化有些不適應,適宜的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5~28℃。冬天快到了,則需要注意保暖。
室內的光線不能太暗或太亮,應該讓寶寶在自然的室內光線裡學會適應,沒必要拉上厚重的窗簾或者太陽直射眼部。
二、衣服尿布新生兒的內衣(包括尿布)應以柔軟且易吸水的棉織品為主,衣服顏色宜淺淡,便於發現汙物並能防止染料對新生兒面板的刺激。
衣服儘量寬鬆,及不妨礙寶寶肢體運動,又容易脫。同時,寶寶的頭部散熱較大,氣候寒冷或溫度較低時應該戴上個同樣柔軟舒適的小帽子。
尿布用柔軟吸水性好的棉織品,要做到勤洗勤換,通常白天換4次以上,夜晚2次以上,並且每次更換時都應該清洗小屁股,並塗適量護膚油,一方面避免面板乾燥缺水,一方面防止細菌感染,引起便秘等不良症狀。
三、睡眠和睡姿睡姿影響呼吸,由於新生兒的頭部較軟,良好的睡姿有利於頭部的發育。建議有個舒適、厚度1~2釐米的小枕頭,中間稍微下陷,兩頭微起。最好的睡姿是仰臥或側臥。
新生兒通常每天要睡18-20小時,但未滿月的寶寶不宜長時間睡眠,家長應每隔2~3小時弄醒一次,以方便餵養。
四、哺乳和餵養母乳餵奶前應先洗手並將乳頭清洗乾淨,哺乳的時候最好是一邊乳房吸空餵飽後,下一次再換另一邊乳房,以防殘奶淤積在乳房內。
如果一邊乳房一次餵飽後仍有多餘乳汁,最好將其擠掉,以促進乳房的正常泌乳並避免乳汁淤積或繼發感染。
人工餵養儘量不要直接喂新鮮奶,因為其中所含的蛋白質等營養成分不適合新生兒,混合餵養(母乳餵養和代乳品餵養相結合)時,應先以母乳餵養為主。
一般情況下3小時左右喂一次,只要寶寶吃奶後不哭不吵,且體重正常增長既可。
五、預防感染每次護理前都要洗手,以防手上玷汙的細菌帶到新生兒細嫩的面板上面發生感染。
六、面板護理每次換尿布後一定要用溫熱毛巾將臀部擦乾淨,有時因尿液刺激使臀部皮膚髮紅,可塗少許無菌植物油。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