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麻辣戰爭
-
2 # Ssjun
一點都沒有。在冬春季連續經歷斯大林格勒戰役、哈爾科夫反擊戰、勒熱夫戰役的中央集團軍群與南方集團軍群在夏季能有多大的實力大家想想就知道。何況三德子對毛子的實力估計得太低。
-
3 # 戰略論
至少在曼施坦因元帥的眼中庫爾斯克會戰德軍曾經擁有過獲勝的機會,他的南方集團軍群已經打敗了該方向上的所有蘇軍預備隊,馬上就可以衝過蘇軍的縱深防禦地帶了,他的裝甲部隊將衝入蘇軍防線的後方,最終迫使蘇軍整個防線的崩潰,圍殲蘇軍的主力。
曼施坦因對希特勒講到:“庫爾斯克突出部南部戰線的勝利已經近在咫尺,敵人幾乎將所有的戰略預備隊投入戰場,並遭到重創。現在突然中止行動,無異於將勝利拱手相讓。”曼施坦因的這一判斷是基本正確的,當時的蘇軍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司令羅特米斯特洛夫中將也承認,由於德軍裝甲部隊的逼近,頓涅茨河上游的蘇軍陣地已經岌岌可危。
北翼的中央集團軍群則情況並不樂觀,蘇軍對其進攻出發基地奧廖爾突出部的德軍第2裝甲集團軍發起了強大進攻,並達成了三處突破,被迫中止了第9集團軍的進攻,並抽調了其所有的裝甲師去阻止蘇軍對第2裝甲集團軍的突破,北翼的攻勢已經宣告停止。
其實庫爾斯克會戰蘇德雙方並沒有分出勝負,雖然德軍的裝甲單位損失嚴重,但是蘇軍的坦克損失更大,如果會戰沒有中止繼續打下去的話,勝負很難預料。尤其在南部戰線蘇軍在一系列的裝甲反擊中損失很大,並且由於德軍處於進攻狀態,其在戰場上損毀的坦克大部分可以得到維修重新投入戰鬥,而蘇軍損毀的坦克由於已經處於德軍的控制範圍之內而無法回收。
但是庫爾斯克會戰還需要希特勒投入更多的部隊,尤其是在北方集團軍群的方向上,至少要確保住第2裝甲集團軍的防線不被突破,並恢復第9集團軍的攻勢,哪怕是有限的攻勢來牽制住北翼的蘇軍以掩護南方集團軍群的繼續進攻。所以如果希特勒真的下定決心要打完這場會戰並全力抽調部隊投入此次會戰的話德軍還是有很大可能獲得勝利的。
-
4 # Wunderwaffe
其實答案很簡單,如果庫爾斯克德軍打的贏 ,從大局上來說,德軍就不會淪落至要在庫爾斯克突出部打一場裝甲決戰。
-
5 # 俺是平民365
因為庫爾斯克戰役屬於二戰後期,德軍在各種技術裝備,兵力都劣於蘇軍的情況下,即使在高超的戰術指揮要回天乏術。
-
6 # 小康足已
莫德爾的北線第九集團軍戰役一開始就進展不順,所謂的鉗形攻勢已經無法實現,這時候單靠南線的曼斯坦因怎麼可能會達到戰役目的,更不用說,科涅夫的草原方面軍作為預備隊已經虎視眈眈,正等待德軍進攻疲憊後發起反攻,庫爾斯克戰役本就是不該發起的戰役
-
7 # 葦說定製化運營
《失去的勝利》,於2013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失去的勝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的三大必看作品之一,而作者就是德國陸軍元帥弗裡茨·埃裡希·馮·曼施坦因。
弗裡茨·埃裡希·馮·曼施坦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的軍事家、戰略家,與隆美爾和古德里安並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的三大名將。
1939年,曼施坦因提出了大膽的西線作戰方案即“曼施坦因計劃”,這個大膽的作戰方案最終被希特勒所採納,也直接導致了歐洲第一陸軍強國法國的戰敗投降。1941年德國入侵蘇聯之後,曼施坦因指揮北方集團軍群的第11集團軍,幾乎是跑著攻進了列寧格勒,當南方集團軍群攻勢受阻時,曼施坦因又被希特勒調往南方,攻克了塞瓦斯托波爾軍事要塞,殲滅了蘇聯的克里木方面軍並俘獲蘇軍46萬。
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頂級名將,如果說朱可夫元帥是斯大林的救火隊員的話,那麼曼施坦因元帥絕對就是希特勒的王炸。
當朱可夫元帥指揮蘇軍剛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即將遭受滅頂之災的時候,希特勒便再次調回正在圍困列寧格勒的曼施坦因。而風塵僕僕的曼施坦因元帥便馬上指揮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發動了著名的"反手一擊"哈爾科夫反擊戰,將朱可夫元帥指揮的蘇軍再次打回了原形,使蘇德戰場上的主動權再次掌握在了德軍的手中,而哈爾科夫反擊戰也使曼施坦因達到了軍事生涯的頂峰。
應該說,戰爭不是比大小,講究的是整體實力,雖然德軍擁有曼施坦因、隆美爾、古德里安等一大批當世名將,但勝利的天枰最終卻倒向了另一方。
1944年春,朱可夫元帥指揮強大的蘇軍烏克蘭第一、第二方面軍迅猛出擊,合圍了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第一裝甲集團軍的二十多萬大軍。曾經算無遺策的朱可夫元帥,判斷此次德軍的突圍方向應為道路平坦的西南方,所以他將蘇軍的主力佈置在這一地區,由他自己率領的烏克蘭第一方面軍、科涅夫元帥指揮的烏克蘭第二方面軍,在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的西南方佈下陷阱,想再次複製一次斯大林格勒戰役。
第1裝甲集團軍是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的精銳部隊,下轄4個軍20個師,其中3個是整編的裝甲軍,整個軍團由曼施坦因元帥親自指揮。
精明的朱可夫元帥深知,如果能夠殲滅第1裝集團甲軍,即可使曼施坦因元帥指揮的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全面崩潰,為了報哈爾科夫反擊戰的一箭之仇,更是為了全殲德軍南方集團軍群,朱可夫元帥將重兵安排在了包圍圈的南面,而此時被包圍的第一裝甲集團軍雖然擁有兩週以上的糧彈存量,但如果第一裝甲集團軍真的往西南硬闖時,將會一頭撞進朱可夫元帥精心佈下的死亡陷阱。
然而曼施坦因透過蘇軍部隊調動中的蛛絲馬跡,早已洞悉了朱可夫的全部意圖,也意識到了第一裝甲集團軍有被圍殲的危險,但希特勒卻拒絕任何戰略性的撤退。
蘇軍的進攻在3月初開始,朱可夫的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和科涅夫的烏克蘭第二方面軍,於1944年3月25日,將整個第1裝甲軍完全包圍。就在第一裝甲集團軍與朱可夫和科涅夫血戰的同時,曼施坦因也正在與希特勒發生激烈的交鋒,當希特勒終於同意第一裝甲集團軍突圍的時候,朱可夫已經對包圍圈中的第一裝甲集團軍發出了最後通牒:“投降,否則不收任何一個德軍俘虜”。
當希特勒終於讓步,下令第一裝甲集團軍準備突圍的時候,突圍方向又是一個艱難的抉擇。
此時朱可夫早已在西南方向精心佈下了死亡陷阱,但曼施坦因元帥卻命令德軍反其道而行之,出人預料的從西北部突圍,這就使精明的朱可夫元帥功虧一簣。如果朱可夫此時調集重灌部隊追擊顯然是追之不及,而輕裝步兵追擊肯定又是給曼施坦因送大禮,因此,德國第一裝甲集團軍的二十萬大軍,幾乎是毫髮無損的擺脫了滅頂之災,面對曼施坦因的神來之筆,即使是作為對手的朱可夫,也對曼施坦因元帥讚不絕口。
然而還沒有等到這場戰役結束,希特勒就幹了一個令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他解除了曼斯坦因的軍職,從此一代名將永遠的離開了戰場。
拋開二戰的政治意義不說,曼施坦因絕對是二戰時期的頂級軍事家,作為普魯士軍官團的後裔,他曾多次頂撞希特勒,例如在勝負未分的庫爾斯克大會戰。所以,這場蘇德戰爭中最具戰術精髓的戰役,也成了曼施坦因元帥軍事生涯的最後一戰。
-
8 # 孫悟空144972747
沒有獲勝的機會。二戰後曼施坦因為了吹噓自己如何了得,曾寫了本回憶錄叫《失去的勝利》,他認為庫爾斯克會戰能打贏,當然提了很多假如、如果、倘若等等假設條件,我們都知道:歷史沒有假如。
庫爾斯克戰役中,德軍共投入90萬精銳、2700輛坦克、2000餘架飛機;蘇軍呢,不算戰略預備隊草原方面軍,共投入133人、3500輛坦克、2900架飛機。
曼施坦因投入進攻的南方集團軍群是主攻方向,集中了1500輛坦克。希特勒把能蒐集到的坦克、士兵都派到了庫爾斯克。7月5日庫爾斯克戰役打響至9日,5天時間德軍莫德爾指揮的北部突擊集團前進了10公里,失去進攻能力轉入了防禦;南線曼施坦因對陣實力較弱的沃羅涅日方面軍第一天僅在部份地段上突破了第一道防線,到7日終僅揳入第二道防線,到11日方才突破到第三道防線邊的普羅霍羅夫卡,共前進了30多公里。在這裡曼施坦因迎頭碰上了蘇軍近衛第5坦克集團軍的800輛坦克(德軍在這裡坦克有700多輛),一仗下來德軍損失近500輛坦克,從而徹底宣告了德軍在庫爾斯克的失敗。而這時蘇軍的整整一個草原方面軍還沒有動用呢!接下來蘇軍就開始了代號“魯勉採夫”的反攻行動。
所以,德軍在庫爾斯克的豪睹是註定要輸的。倒是如果希特勒不用曼施坦因為南方集團軍群統帥的話,可能還不至於在庫爾斯克把底褲都輸掉了。
-
9 # 維基988
曼斯坦因跟幾乎所有德國將軍一樣,喜歡突然襲擊以強擊弱,依賴武器裝備優勢,不擅長以弱抗強在逆境中扭轉局面。其實閃電戰只是把本來就是勝利的時間縮短而已。
-
10 # 科羅廖夫
曼施坦因在二戰之後被公認為德國軍隊在整個戰爭期間最為優秀的指揮官,其戰術思想和戰略技術總是令對手印象深刻。然而在中國的軍迷中卻總是流傳一種說法,那就是曼施坦因總是喜歡推卸責任,把罪過歸咎於希特勒的錯誤上。這種思想的來源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在著作失去的勝利中指出了許多希特勒的錯誤。然而無論如何,希特勒確實在許多的戰役中作出了不正確的決定,導致了災難性的後果,庫爾斯克戰役的失敗就是最好的例子。
眾所周知,發生在1943年夏季的庫爾斯克戰役,被認為是德國軍隊的最後一次戰略進攻。在這一次戰役之後,德國軍隊徹底的失去了發動大規模進攻戰役的能力,主動權完全進入了蘇聯手中。為了進行這一次的大規模進攻戰役,德國集結了最優秀的指揮官和軍隊,結果卻是損失慘重,被蘇聯完全擊敗。出現這種情況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德國軍隊使用本來擅長機動作戰的精英裝甲部隊,去攻打蘇聯防備嚴密的堡壘地帶。況且蘇聯早已預計到了德軍的這次攻勢,因而加倍的進行了準備。雖然德國軍隊的戰鬥仍然非常精彩,但是在不利地形與數量眾多的敵軍進行交戰,加上最後過早失去信心撤退,造成了失敗的苦果。
其實,曼施坦因在哈爾科夫反擊戰之後,及時制定了另一種作戰計劃,那就是德國軍隊先處於守勢,等待蘇聯發動進攻。隨後再趁著蘇聯側翼拉長之後,利用裝甲部隊在野外進行機動作戰,在運動戰中決定性的擊敗蘇聯軍隊。在1943年夏天,德國軍隊在素質上仍然極大的優於蘇聯,即使是武器裝備上新到的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的裝備,也被認為是坦克戰中的絕對王牌。假如蘇聯軍隊真的要在1943年發起一場大規模的進攻戰役,在運動戰中和實力完好的德國裝甲部隊對抗的話,那麼德軍無疑會佔上風。
事實上,庫爾斯克戰役中德軍損失的坦克相當部分是被雷場,部署在堡壘區域的反坦克炮以及迫近的步兵所消滅,真正在坦克戰中被擊毀的,並不佔多數。按照古德里安的話來說,把精銳的坦克部隊消滅的最好辦法,就是用它們去愚蠢的進攻堅固的築壘地域。而反過來看,如果發揮德國軍隊在機動作戰上的素質和優勢的話,德華人的損失會降到最低,而蘇聯人的損失會被放到最大,這也正是曼施坦因一開始所謂反手一擊作戰計劃的根本。放蘇聯人進來,隨後進行側翼反擊,這實際上就是幾個月前看到科夫反擊戰的大規模版本。而一旦這樣的設想得到實現的話,即使德軍不能夠完全成功,也絕不會輸的像庫爾斯克戰役那樣慘。
而一旦正如曼施坦因所設想的那樣,一個放大版的哈爾科夫反擊戰成功實施的話,那麼蘇聯戰場南部的作戰態勢在1943年恐怕就會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所以說正是希特勒頑固要求推遲進攻,且在推遲之後仍然不顧蘇聯已經構築防禦完備的事實,強行要求裝甲部隊進攻,才導致了戰爭的失敗。
回覆列表
作戰計劃已經不被看好,但希特勒在眾多將領的反對聲中,最後還是決定,7月5日發起堡壘作戰行動。
蘇軍對於德軍即將發動的攻勢,做了最充分的準備,在庫爾斯克地域集結了中央方面軍、沃羅涅日方面軍加上預備隊草原方面軍,總計191萬多人,裝備坦克5128輛,火炮31415門。
與此同時,德軍集結了78萬多人,裝備坦克2928輛,火炮7417門,雖然先進的虎式、豹式坦克和斐迪南坦克殲擊車已經裝備部隊,開赴庫爾斯克戰場,但是數量偏少,例如斐迪南坦克殲擊車僅僅90輛,在如此規模的戰場上,這點數量很難發揮太大作用。
無論是兵力還是重灌備,蘇軍在數量上都是碾壓德軍。
因此,蘇德戰爭打到1943年,德軍兵力嚴重不足,軍火物資生產嚴重不足的問題已經表露的再清晰不過,在蘇軍數量的碾壓下,德軍質量高的優勢已經無法抵消蘇軍的數量。
蘇軍也熟悉了德軍的閃擊戰方式,對德軍慣常使用的鉗形攻勢有了成熟的應對方法,在庫爾斯克會戰時,這些應對方法都用上了。
如果曼斯坦因提出庫爾斯克戰役的計劃後,立刻發起進攻戰役,雖然德軍未準備好,但蘇軍也未準備好,大量兵力沒有集結過來,防禦工事更是沒有,這時德軍還有取勝的機會。
到五月份德軍還未做好全部準備,但蘇軍已經準備好,可見德軍的補充能力遠遠不如蘇軍快速,這個時候德軍已經沒有機會取勝。
所以,無論誰來指揮德軍打庫爾斯克會戰,都無法戰勝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