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老沈一

    亞述,古代中東的一個強大王國。

    其實,“帝國”這個詞彙,通常是指15世紀後至上個世紀,以殖民為目的對外侵略的國家。用於古代史,一般指集權的、軍力強大的、不斷對外攻城略地的王國。

    那麼,亞述是不是一個軍國主義國家,或者是軍國主義的鼻祖呢?“軍國主義”也是一個現代詞彙,既指意識形態,又是政治制度。從國內體制來說,主要是國家本身的軍事化,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德國、義大利和日本。

    這樣來看,說亞述是一個帝國比較靠譜;說它是軍國主義的鼻祖——是從意識形態上還是從舉國軍事體制上評判呢?好像比較牽強。 亞述,Assyria,美索不達米亞北部的王國,位於現在的伊拉克北部和土耳其東南部。

    公元前2000年的大部分時間裡,亞述並不起眼,曾先後是巴比倫和米坦尼的附屬國。公元前14世紀才擺脫了附屬地位,成為獨立國家。

    此後一段時間內,亞述成為美索不達米亞、亞美尼亞,一段時間內還包括北敘利亞一帶的主要強國。這段時間被稱為舊亞述帝國時期。 約公元前1208年前後開始,亞述曾一度衰落,中興,再衰落。 (亞述士兵浮雕)

    公元前9世紀,亞述重新崛起並開始了新的擴張時期。 公元前8世紀中葉至前7世紀後期,亞述曾經把從埃及到波斯灣的大部分近東地區統一起來。 公元前612-前609年,亞述終於被迦勒底-米底聯軍摧毀。

    如果說到對外擴張,相同時期周邊的其他王國沒誰能安分守己。之所以亞述被說成是軍國主義的鼻祖,大概是因為他們以殘忍著稱——

    “我用刀槍殺死了3000 名敵兵……被我俘獲的大量敵人,被我燒死了被我活捉的大量敵人,被我從手腕處砍斷了手掌,其他人則被我割掉鼻子、耳朵,剁掉手指;我挖掉了大量敵兵的眼睛……我把他們的年輕男女用火燒……”

    據歷史學家勃裡恩說,這段話選自公元前9世紀的亞述國王納西阿帕二世對一次戰役的記述,載於亞述王室編年史的殘存部分。 納西阿帕還記述了將叛亂者首領剝皮的情節——把很多人剝了皮,把皮展開貼在牆上。

    亞述國王薩爾貢(前721-前705),打敗了烏拉爾圖人的軍隊——

    “我殺死了他大量計程車兵,他計程車兵被我如同割草一樣砍倒,填滿了山谷。我讓他們的血流下山坡,流下懸崖,如同河流一樣。” (亞述戰爭石雕)

    根據記載,亞述人的暴行甚至超乎人類的想象——他們“將城市夷為平地,砸爛露天穀倉,把大地焚為焦土,掠走一車車的戰利品”。敵人被征服後,往往會被拔掉舌頭、被長矛挑起;亞述皇家編年冊中還記載,曾將敵人捆綁後在巨大的頭顱堆中活埋,或者把人砌在紀念亞述戰功的柱子裡面。倖存者會被命令把他們的剛從墳墓被挖出來的祖先挫骨揚灰。

    這些暴行,都是亞述人自己記述的,使用的是楔形文字——用尖利的物品當作筆,在事先準備好的泥板上刻劃。亞述,是美索不達米亞諸王國的一個階段,在他們之前的蘇美爾人,已經發明瞭楔形文字。到了公元前11世紀,阿拉米人帶來了自己的語言和帶有拼音化特點的表音文字。這兩種文字曾在亞述混合使用。 (亞述文字)

    1852年,考古學家在尼尼微發現了亞述國王巴尼拔的圖書館,裡面收藏了兩萬多塊楔形文字泥版。那個時代的蘇美爾語、阿卡德語、巴比倫語和亞述語文獻都收藏在這個圖書館裡,包括吉爾伽美什史詩這部美索不達米亞最著名的史詩。這個圖書館提供了大部分我們現在所知的有關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資訊,包括一個幾乎完整的該地區統治者名錄。圖書館包括幾間相連的房間,大致按科學、詩歌、宗教、政府和地理分類。包括傳說、詩歌和故事;還包括政府檔案,戰爭資訊和發現間諜並傳遞訊息給他們的統治者的秘密。

    亞述文字,是1850年代,由法國的奧佩爾、愛爾蘭的欣克斯、英國的塔爾伯特和羅林森分別破譯的,有意思的是,對一份檔案的解讀,竟幾乎一致。從那時以來,已翻譯了數千份亞述檔案。

    對於亞述皇家文獻記載的殘暴事蹟,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都曾表示了極大懷疑。但最後的結論是,多數記載都有很大的吹牛成分,比如,國王沙爾曼納薩爾三世在位34年,對外侵略了31年,關於他一次殺死敵人14000人的記載就有很多次——顯然是誇大其詞。但是,亞述人的殘忍是確定的——從發現的亞述石雕,能看出他們的侵略戰爭的殘酷。 (亞述攻城浮雕)

    亞述的崛起和滅亡——

    在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當赫梯人和凱喜特人開始衰落的時候,亞述則逐步崛起。

    歷史學家把亞述分為三個時期——古亞述時期(公元前1906-前1392年);中亞述時期(公元前1392-前1014年)和新亞述時期(公元前911-前609年)。

    奠定亞述基礎的國王叫亞述-烏巴利特一世(約公元前1365-前1330年在位)。他擺脫了米坦尼王國的統治(米坦尼統治赫梯人和凱喜特人之間的敘利亞東北部地區)。但是,亞述-烏巴利特一世沒有尋求進一步的擴張,在大約兩百年裡,亞述人、凱喜特人和赫梯人和平共處。

    到了國王相簿爾提-尼努爾塔一世(約公元前1244-前1208年在位)的時候,他試圖統治整個美索不達米亞,於是帶領軍隊穿過幼發拉底河襲擊赫梯人。有關記載說,他俘虜了28000名赫梯戰俘。 中亞述時期的國王提格拉特帕拉薩爾一世(約公元前1115-前1077年在位),是一位強勢的軍事領袖。 他建立了強大的、訓練有素的軍隊,與扎格羅斯山脈的部落作戰、又與敘利亞西南部的阿拉米人作戰。他佔領的土地擴充套件至地中海。這使國王能夠建立到達西部的商路。他在位時,亞述的農業、商業都很興旺,關鍵是亞述的疆域迅速擴大了。

    新亞述時期著名的國王有六位——納西爾帕二世(約前884-前859在位);沙爾曼納薩爾三世(約前858-前824在位);薩爾貢二世(約前722-前705在位);辛納赫里布(約前705-前681在位);埃薩爾哈敦(約前681-前669在位);巴尼拔(約前669-前627在位)。

    新亞述時期,版圖最大,軍力最強。他們的武器有鐵矛、劍、盾牌和盔甲;有弓和箭,箭頭是鐵的,有攻城的雲梯;還有兩匹馬拉的戰車。有西方學者說,此時亞述的軍隊達到了50萬人。這個數字應該是被誇大了。當時的人,沒留下詳細準確的人口資訊;後來的人,只能靠推測。總的來說,美索不達米亞的地域不大。最關鍵的是,包括亞述在內,都是城邦國家。 (亞述王宮前的守衛者雕塑)

    亞述與蘇美爾和巴比倫一樣,由城邦組成。大部分人住在城裡。城市規模一般很小,各個城市有自己的神和神廟。國王是臣民的保護者,所以,臣民要聽從國王的命令。社會機構的頂端是國王,然後是王子,再然後是貴族、祭司和軍事長官。自由民包括工匠、農夫、牧人和商人。最底層是奴隸,包括奴隸的子女還是奴隸、還不起債而成為奴隸、因犯罪被懲罰為奴隸,以及戰爭俘虜。

    具體的年表是—— 公元前1365年,亞述統治美索不達米亞;前880年,尼姆魯德成為亞述首都;前705年,首都遷往尼尼微;前669年,巴尼拔成為亞述國王;前609年,亞述滅亡。

  • 2 # strive-O

    人類歷史上出現過許多強大而冷酷的軍事帝國,他們的兇惡和殘忍讓人不寒而慄。納粹德國虐殺猶太人的罪惡、日本軍國主義南京大屠殺的暴行,無不令人髮指。然而,就兇暴和野蠻的程度而言,三千年前橫行於西亞和北非的亞述帝國比德日兩國有過之無不及。

    亞述原來是巴比倫北部的一個城邦,位於底格里斯河上游,早在公元前兩千多年就建立自己的王國,歷史非常悠久。

    亞述立國後,就積極對外擴張,歷經三次興衰。公元前9世紀,再度崛起的亞述成為一個帝國,連續發動對外戰爭。亞述王薩爾瑪那沙爾三世在當政的35年間,發動了32次侵略戰爭,幾乎每年都要打仗。公元前8世紀中葉,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將亞述的擴張推至頂峰,公元前743年,他發動對北鄰烏拉爾圖的戰爭,之後又進攻敘利亞,於公元前732年攻陷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公元前729年,吞併巴比倫後,他自稱巴比倫之王,在兩河流域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南北統一。

    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的繼承者阿薩爾哈東 於公元前671年攻佔了埃及,公元前639年亞述王阿瑟巴尼帕爾殘酷攻滅了伊朗高原上的依藍王國,完成了亞述歷史上最後一次,也是最野蠻的一次對外征服。從此亞述帝國佔據了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文明古國,埃及和巴比倫的全部領土,建立起了一個北起高加索山脈,南達尼羅河流域,東至波斯灣,西瀕地中海,橫跨西亞和北非的強大帝國。由於這一區域是當時世界的文明中心,因此亞述帝國是歷史上第一個“世界”帝國。

    亞述帝國能打下如此遼闊的疆域,依仗的是其強大軍事力量。亞述歷代君王都極富軍事才華也極具擴張野心,為了征服世界,他們建立了一個當時人類有史以來最為先進、高效的軍事機器,裝備了當時最先進的武器,擁有最先進戰術,其戰鬥力,是當時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

    世界上最早使用鐵器的是赫梯王國,亞述帝國在攻滅赫梯後,擄獲大批赫梯的鐵器製作匠人,從而獲得了這項技術,從此亞述社會開始大量使用鐵器。鐵製兵器的使用直接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而鐵犁、鐵鋤、鐵鍬在農耕方面的應用,以及因使用鐵工具而日益擴大和完善起來的水利灌溉事業,使農業生產力大大提高,穀物生產和儲存量增加,從而為國家保有大量經過嚴格訓練的常備軍提供了充足的物質條件。

    亞述王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實施了軍事改革,他推行募兵制,建立了完全由王室供養的常備軍,把亞述軍隊從半農半軍的武裝變為純軍事化專業武裝,軍隊素質因此獲得飛躍。亞述軍隊是由多個兵種構成的合成軍,其編制中擁有重灌和輕裝步兵、攻城部隊、輜重部隊,以及工兵;亞述軍隊大量使用馬匹,組成了由貴族組成的戰車兵和騎兵,這是亞述軍隊中最精銳的突擊力量。軍隊裝備精良,兵士都身穿鎧甲,有盾牌和頭盔防護,以弓箭、短劍和長槍為武器,還配備了專門攻城用的撞城槌。亞述軍隊還裝備了專門用於攻城的拋石機,可以拋擲巨石和燃燒物,這種被稱為“大蒼蠅”的拋石機是那個年代最可怕的大殺器。亞述工兵擁有當時最先進的渡河技術,他們計程車兵可以利用充氣的皮囊浮渡江河,而把這些皮囊連線起來,再鋪上樹枝,就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浮橋,整支軍隊可以透過浮橋快速跨越河流,所以在那個年代被防守一方視為天塹的江河無法阻擋亞述大軍前進的腳步。亞述軍隊的裝備、編制體制和戰術,都代表了當時世界的最高水準,這是亞述對外擴張過程中幾乎戰無不勝的重要原因。

    亞述帝國的社會中軍事化色彩濃厚,他們最崇拜的神是戰神,他們把戰神定為國家的最高神,稱為亞述神。亞述軍隊在社會中的地位極高,軍事貴族集團是亞述社會的統治基礎,帝國的一切行動都是圍繞戰爭進行的。

    為了使軍隊能快速機動,亞述帝國建立了發達的交通體系,他們以首都尼尼微為中心,修建了向四方輻射的石砌驛道,把帝國各個區域與中心聯結在一起,以保證軍隊人員和物資快速抵達戰場。

    亞述國王嗜血擅殺,有著極強的征服欲和殺人慾,他們在戰爭中的殘酷殺戮駭人聽聞。

    亞述王阿瑟巴尼帕爾在攻滅依藍王國後,曾讓人刻制了一座浮雕:依藍王的頭顱被懸掛在一個樹上,而他驕傲地站在頭顱面前,身後屍積如山。阿瑟巴尼帕爾用這種嗜殺的冷血暴行來彰顯亞述的輝煌武功。

    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在攻陷大馬士革後,為渲染其武功,樹立了紀念碑,銘文中寫到:“我用敵人的屍體堆滿了山谷,直達頂峰;我砍去他們的頭顱,用來妝飾城牆。我把他們的房屋付之一炬,我把他們的皮剝下來,包住城門;我把人活活砌在牆裡,我把人用木樁釘在牆上,並且斬首”。

    亞述士兵活剝俘虜時,還逼迫被征服國的孩子們觀看,以此恐嚇他們,使他們不敢再有反抗意識。

    活剝戰俘,讓小孩觀看

    根據考古發現的亞述泥板記載,亞述將士功勞的大小,以斬獲敵人的首級的數量為標準,因此戰俘大多被斬首。戰敗方貴族的遭遇更為悲慘,他們有的被割去耳鼻,有的被斬斷手腳,有的被五馬分屍,有的被剝皮剮肉,還有一些被綁著刺在尖樁上,慢慢死去。這些古老的文字讀來令人觸目驚心,隔著三千年時空,依然能從這些文字中聞到濃烈的血性味。

    把戰俘刺在尖樁上

    亞述軍隊的暴行也被紀錄在《聖經》裡。《聖經•約拿書》記載,上帝命令先知約拿去亞述的首都尼尼微城,宣佈一個審判的結果。當約拿接到這個任務時,竟然往相反的方向逃走! 因為那裡太可怕了。 在《聖經》中,先知那鴻形容尼尼微城是“血腥的獅穴”和“殺人流血的城”,又說:“滿城欺詐劫掠,搶奪不休。鞭聲噼啪,輪聲轟鳴,馬匹賓士,車輛顛簸跳動。騎兵衝鋒,刀劍發光,槍矛閃爍,被殺的人眾多,屍體堆積如山,屍骸不可勝數,人也被屍首絆倒。”《聖經》的描述,使後人看到了一個宛如地域一般使人膽戰心驚的血腥帝國的首都,那裡是陰森可怖的修羅場,以至於先知約拿害怕得敢於違背上帝的命令。

    正如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迷戀納粹美學,熱衷建造宏偉的建築來宣揚帝國的威嚴一樣,亞述的君王除了殺戮,也沉醉於自身的文化建設,他們透過營造巨大的宮殿來彰顯和渲染王權至高無上。亞述王辛赫那裡布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用在尼尼微的建設方面,他興建了一座每邊長近200米的“蓋世無雙王宮”。這座王宮包括兩座亞述風格的大殿、一幢橢圓形建築物,以及一個植物園和一座涼亭。王宮裡的浮雕長達3000米。據《聖經·約拿書》記載,尼尼微城當時擁有12萬以上的居民,這個規模應該是當時世界上的第一大都會了。

    亞述巴尼拔王很重視文化事業,他大量收藏亞述人的泥板文書,還興建了巨大豪華的圖書館。1845年, 英國考古學家萊亞德,按照《聖經·約拿書》中對尼尼微城址的描述, 進行發掘,結果發現了亞述巴尼拔王的藏書室,裡面堆滿了刻有亞述楔形文字的大大小小的泥版。這些泥板文字的內容涉及歷史、法律、宗教以及文學、天文、醫學等方面的知識,是研究當時歷史的珍貴文獻資料。

    伊拉克考古學家拉薩姆在1852到1854年期間又發現了亞述巴尼拔王王宮廢墟,在宮牆上,發現了著名的浮雕“皇家狩獵圖”。在新發現的泥版文書上,除了刻有許多亞述和古巴比倫的神話外,還有一塊描繪當時亞述奴隸們勞動情景的浮雕。這些奴隸都是是亞述人的戰俘,他們帶著手鍊和腳鐐,被鐵索相互綁在一起,在武裝士兵的監督下勞作。這再次證實了亞述是一個殺伐成性的軍事帝國。

    由於亞述的統治極端殘暴,被征服民族對亞述貴族十分仇視,反抗從來沒有停止。這導致了亞述社會始終處在不穩定之中,其統治基礎很不牢固。為了對外擴張和對內鎮壓,帝國長期用兵,龐大的軍費開支大量消耗了社會財富,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和利益爭奪也異常激烈,不斷的政變使統治癒加不穩。公元前7世紀後期,新崛起的新巴比倫王國和米底人聯合攻打亞述,公元前612年,兩國聯軍攻陷尼尼微,亞述滅亡,亞述帝國的強盛僅維持了不到兩百年。

  • 3 # 夏有涼風61

    亞述帝國是軍國主義的鼻祖嗎?

    從世界史來看,早期的軍國主義,如阿卡德人征服蘇美爾人。希臘人攻打特魯伊,亞述人,赫梯人的侵掠擴張,無不都有軍國主義的影子,都是靠對外擴張和掠奪。

    可以說在古代世界史中私有財富的出現,隨著部落吞併,國的建立,組建的軍隊不單單是保護貴族地位,同時也征服並掠奪別國財富。

  • 4 # 而知而行的歷史

    亞述帝國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軍國主義國家。雖然在亞述帝國鼎盛時,在希臘還有一個叫做斯巴達的城邦國家也在執行著類似的軍國主義制度,但相比於斯巴達人的城邦國家,亞述畢竟建立的國家是帝國,囊括了中東、北非、西亞的大多數文明地區,其首都尼尼微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不過,由於亞述帝國的殘暴,這座城市也被稱作“血腥的獅穴”。所以,亞述的軍國主義更具有代表性。

    (亞述王親臨戰場)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亞述人也不是突然就變得那麼殘暴。在亞述帝國建立之前的1600年的時間裡,亞述人一直謹小慎微地活在兩河流域的最北端。不管南方的哪個政權強大了,亞述人都要趕過去表示效忠。可是,兩河流域的民族就像是走馬燈一樣,蘇美爾人、阿拉德人、巴比倫人、赫梯人、米底人等,來了一波又一波。亞述人幾次試圖自立的努力,都被現實打擊的粉碎。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皇帝輪流坐,明天到我家。與中國的周武王發動牧野之戰幾乎同時,亞述也遇到了千載難逢的機會。

    西南方的強權,盛極一時的埃及正值后王朝時代,無力擴張,還常受到外族入侵。

    西北方的赫梯帝國被來自於巴爾幹半島的弗裡吉亞人蹂躪和肢解,無暇對域外國家干涉。

    南方的巴比倫因為整個國家荒淫無道,而國勢益弱。

    東方?那個時候東方還只是一群部落民。伊朗高原的米底及波斯尚未興起。

    此時,只有北部的烏拉爾圖成為亞述的惟一強敵。亞述人得以並敵一向,千里殺將。

    因此,從公元前10世紀末葉起,亞述經過兩個多世紀連續不斷的征戰,最終建立起一個橫跨西亞北非的大帝國,將兩河流域南部及埃及兩大文明均置於統治之下,疆域內人口達到700萬,成為當時世界第一大人口大國。

    (亞述帝國疆域)

    亞述人建立帝國的初衷,是不想再被其他民族奴役。所以,亞述人將社會上所有的資源都投入了軍隊建設,不光是武器、士兵、還有整個社會的文化教育、法典等,都圍繞著戰爭進行。隨著亞述人統治區域的擴大,亞述社會的軍國主義程度越來越強。與亞述人征服地域的民眾相比,亞述人顯得很少,他們必須緊密團結,且時刻保持著戰鬥姿態,才能維持著帝國的高壓統治。

    從公元前9世紀,到公元前639年,亞述人換了19個國王,每個國王在任期間都保持著旺盛的擴張動力。他們征服了兩河流域和敘利亞地區的大小國家,又揮師北進,攻佔了小亞細亞。隨後,再次向南,佔領了迦南之地,並擊敗了大國埃及。後來的亞述國王們開始了東征,征服了巴比倫王國和埃蘭。

    這些國家中,沒有一個是好相與的,亞述人就像是處於四戰之地的曹操一樣,把周邊諸侯都打了一個遍,未遇敵手!

    (亞述人武裝到牙齒)

    亞述統治者的侵略戰爭是以極度兇殘為特色的,他們把發動戰爭看成是神的旨意,刻意把戰爭神化。所以,亞述人在戰爭中的殘暴行徑也被認為是符合神的指示。

    亞述軍事所至,廬舍為墟,居民幾乎全被屠戮。男子被殺或淪為奴隸者約佔三分之一, 兒童則幾乎無一孑遺。財富也全被劫走,即使有殘餘居民,亦凍餓而死。亞述的野蠻征服造成了赤地千里、慘絕人寰的景象。

    後來,屠殺的兇焰稍稍收斂,但被征服居民仍差不多全被劫走,遷移到距亞述較近的地區,作為財產充做亞述人的奴隸。亞述人崇尚戰爭,所有人幾乎生來就是為了打仗來的,小孩子從小就要被逼迫著看殘忍血腥的表演。這樣,使得黷武精神在社會上得到了廣泛的傳播,不僅影響了亞述人,也深深地烙在了後來的中東人的意識之中。

    中東地區普遍信仰宗教,亞述把發動戰爭當做是戰神的旨意,視戰神為最高神——亞述神,把戰爭與宗教緊密結合在一起,人們視戰爭為最神聖的事業、最光榮的職責。 如果淡漠戰事,無異於是對神的褻瀆。這樣,無論是正義還是非正義戰爭,都披上了神的外衣,都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事。

    (亞述人的騎兵)

    亞述人遺留下來的的藝術、文學作品都是反映戰爭內容的,如歷代國王都在宮牆、碑柱上記載自己統治時期的事蹟,構成完整的年代記,其內容多是誇耀殺人略地的“功績”。在王宮、寺廟等大型建築內外都有浮雕裝飾,這些浮雕大都描繪戰爭、俘虜、狩獵等景象,這一切都刺激了亞述人的國王們接力賽一樣的窮兵黷武。

    亞述人之所以熱衷於發動戰爭,少了經濟因素不可持久。勝利的戰爭所帶來的巨大利益,使得亞述人的貴族和奴隸主熱切的鼓吹戰爭,美化戰爭。亞述人透過戰爭快速發家致富的路子,深深地刺激了後來的國家,其征服行為為後來者效仿。所以,兩河流域經常有徵服性質的大帝中國產生。

    亞述人好戰,也善戰,不然就亞述人那麼點人口,哪兒夠戰損的呢?所以亞述人編練騎兵,製造鐵質兵器(比起中國要早的多),發展馬拉戰車戰術,不斷強化戰爭機器,這也成為了後來的許多國家謀求強大的基本國政。

    亞述人的帝國越來越大,亞述人越打越少,他們殘暴異常,因此沒有同盟,周邊都是恨他們入骨的敵對部落。所以,亞述人不得不維持著他們窮兵黷武的國策,可是人力資源仍然不夠用。亞述人不得不把邊遠地區交給相對穩妥的外族僱傭軍來管理。

    (亞述人的宮殿:謳歌暴力)

    帝國的崩塌與陷落,往往就是在一念之間。在完成對埃蘭的征服後,亞述帝國幾乎在一夜之間由盛轉衰。可能最後與中東軍事強國埃蘭的最後的封王一戰,透支亞述人的國力,帝國軍事威力已成強弩之末。

    此時,米底人和迦勒底人正結成新的軍事同盟。公元前614年,米底軍隊乘亞述軍隊在外作戰,內部空虛之機,攻陷了千年古都亞述城。

    公元前612年,迦勒底和米底聯軍又攻陷帝國首都尼尼微 (“獅穴”),亞述王自焚於宮中,亞述帝國遂滅亡。這與亞述帝國的封王一戰僅僅過去了27年,亞述國土被併吞,民眾悉被奴役或消滅,以致後來關於亞述的歷史竟然難尋蹤跡。

    (獵獅:亞述只剩下了尼尼微古城遺址)

    君以此始,必以此終啊!

    亞述帝國本來希望透過軍事強盛帶來的權力和安全,到頭來卻成了笑料。黷武主義曾經贏得了輝煌,但最終卻是遺恨千古,終至身死而族滅,其不亦可哀者?

    是故國雖安,忘戰必危。國雖大,好戰必亡。華人幾千年前就已經懂得的道理,莫不是從亞述人身上得來的?只是後世的強人們,如希特勒、東條英機之流,怎麼就明白不了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感覺蘇北在秦末漢初出了那麼多英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