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
2 # 關東俠客
遼高麗戰爭是雙方在擴張領土過程中互相頂牛衝突爆發的戰爭。宋遼戰爭是中原王朝收復故土而發動的戰爭。979年北宋在滅之北漢擊敗遼國援軍以後乘勝北伐,雙方經過高梁河,瓦橋關等戰役一直打了25年雙方在1004年簽訂巜澶淵之盟》雙方實現了一百多年和平。遼高麗戰爭:926年耶律阿保機滅掉渤海國,把渤海人遷到遼東設東丹國,原渤海故地變得地廣人稀。918年王健建立高麗王朝滅掉新羅和後百濟統一半島將遼國和高麗邊境線由大同江推進到清川江一線。高麗在北方成立光軍司,駐紮30萬重兵。遼國則在東京設東京兵馬司,設契丹,奚,漢,渤海四軍。高麗一直試途向北方擴張領土蠶食渤海故地雙方衝突不斷。942年契丹派出使節到高麗修好。高麗人把契丹使節30餘人流放到海島。高麗同宋通使奉北宋為正塑共同對付契丹人。遼和高麗關糸破裂。高麗召收渤海遺民,和北宋通好及向北方擴張使遼國非常憤怒。992年遼東京留守蕭恆源東征高麗,高麗宗王王治親自督戰也沒有改變失敗的命運。這個時候遼國主要作戰方向是北宋為避免兩線作戰同高麗講和。高麗同北宋斷交向遼國稱臣,遼國答應把渤海故地六州給高麗,這樣高麗人在談判桌上取得了戰場上沒有得到的東西,可是高麗人好夢沒做多久惡運又來了。宋遼澶淵之盟以後遼國空出手來兩次發動戰爭。遼國也是使出吃奶的勁才迫使高麗屈服,雙方達成和議以清川江和鴨祿江一線為界,遼國重新成為龍頭老大。
-
3 # 墨軒說事
應該明確的是,這是一場吃肉和吃蔬菜之間的戰爭,嚴格意義上來說,是沒有可比性的。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個基礎的國情和歷史,高麗,也就是說是現在的北韓和南韓,宋朝,也就是說代表現在的中原文化,這兩個區域,有可比性嘛,沒有,因為直到民國之前,北韓都是作為華夏文明的附屬國來生存的,一個藩屬國能與我們相比較嘛,肯定不行。
那我們先拋棄這個成見,高麗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不管是經濟、政治、文化等,都是不能和宋朝比較的,不在同一中軸線上,尤其是經濟,當時宋朝可是神一樣的存在,經濟水平處於世界的前列,那當時遼發動戰爭的目的是什麼?
當然是為了錢,為了掠奪財富,有的人說是為了獲得權力,統一天下,這有點誇張了,瞭解當時的歷史條件,瞭解宋遼之間的歷史都知道,雖然當時宋朝在軍事上處於捱打的地位,但是從政治的優越性、經濟的富足性,那都是遼不可比較的,再說,宋朝的軍事弱嘛,其實不弱,弱的是朝廷的政治腐敗投降主義,求和生存,人們眼觀所及的弱,我覺得就是“杯酒釋兵權”造成的,這回歸歷史觀,這也是宋朝為什麼偏安一方的根本所在,你不知道嗎?基本上那個朝代,不是靠軍事影響世界,征服四方的,唯獨宋朝。
但是,當然還有其他的原因,主要如下:
第一、當時,遼國正在經略中原,且自己內部矛盾不斷,內亂不止,而宋朝也一直想收復燕雲十六州等地方,遼國要全力用兵宋朝,吃下這塊蛋糕,藥上這塊肉,在宋和高麗之間就必須放棄一塊,否則腹背受敵,則是兵家之大忌,那作為遼來講,當然不會放棄宋朝這塊肥肉,去吃高麗的蔬菜了,所以,他的目標是宋朝,高麗是可以放棄的。
第二、在遼和高麗的戰爭中,相互都是有損傷的,各有勝敗,且高麗時而稱臣,還斷絕與宋朝的關係,時而戰鬥,雙方都得到了自己的利益,在不損害遼的國本的情況下,遼國當然樂意接受,因為他的目標是宋朝。
-
4 # 而知而行的歷史
遼宋戰爭與遼高麗戰爭的性質不一樣。前者是屬於內戰,是中國歷史的另一次南北朝,如果算上西夏,則是另一版三國志;後者則是遼國對中國東北地區領土和主權的再確認過程。
元朝建立後,脫脫組織人員編寫史書。無法確認遼、金、宋三個國家誰是正統,因此乾脆單獨記史,分別了做了《遼史》、《金史》、《宋史》,乾脆都給承認了。因此,在中國史學界來看,遼宋之間的戰爭應是中國的內戰。
(諾獎和平獎應頒給檀淵之盟)
唐朝攻滅高句麗,然後幫助新羅攻滅百濟,新羅的土地一直在北韓半島東北半壁。後來新羅趁著武則天掌權時東北地區發生叛亂,中央勢力不能及時應對,吞併了原百濟地區,並將土地向北部擴張。
唐王朝原本在東北地區設定了安東都督府和熊津都督府治理東北和北韓半島上的高句麗故地。唐玄宗時,對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政權進行了既成事實上的承認,冊封了渤海國,將大同江以南的土地都賜給了新羅。8世紀中期後,隨著唐王朝對東北地區的統治能力減弱,東北地區先後興起了渤海國、後突厥、回鶻、契丹等多個強權勢力。在北韓半島立國的新羅也趁機侵奪唐王朝的土地,先後佔據了熊津都督府的九州之地,並將土地向北擴充套件到大同江流域,與渤海國接壤。
(渤海國、新羅版圖及位置)
9世紀後期後,新羅境內的地方豪族多次舉兵叛亂,自號將軍、城主等,脫離新羅統治。其中甄萱、北原的梁吉及其部下弓裔等成為最有力的勢力。甄萱原本是尚州出身的農民,在西南海建立軍功被升為將領。892年以完山(今全州)為根據地起兵,攻佔武珍州(今光州)獨立。後糾集周邊豪族以擴大勢力,900年自稱(後百濟王),於北韓半島西南部建立(後百濟)。
弓裔891年起兵反新羅,隨梁吉於江原道等地作戰。898年以松嶽(開城)為都於北部建立了(後高句麗),901年推翻梁吉自行稱王,建立獨自的年號與官制。後高句麗904年改國號為(摩震),905年改為(泰封)。
自此,算上原來的新羅國,北韓半島繼新羅統一北韓半島前的百濟、新羅、高句麗之後再一次上演了三國殺。只是這次出現的三個國家,本質都是新羅內部的分裂勢力,在性質上與原來的三國時代不能等同耳語。如高句麗的主要疆土和都城、民眾都在中國東北境內,是中國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政權。
如中國的三國時代的歷史劇本差不多,與曹、劉、孫三家混戰數十年,最終三國歸於司馬氏如出一轍。公元918年, 弓裔的心腹愛將王建(系地方豪強,司馬懿性質)叛變自立,攻滅了泰封國,建立了高麗國,建元“天授”。隨後,王建開始了統一北韓半島的戰爭。公元927年, 甄萱帥兵進攻舊主新羅,佔領慶州,殺了新羅景哀王(類似夷陵之戰)。隨後,王建以為新羅報仇名義發動了對甄萱的戰爭。大戰連年,最終高麗技高一籌。在936年後百濟國內發生叛變時,趁機滅亡了後百濟。而在935年,新羅已經向高麗奉表投降。所以,立國18年後,王建建立的高麗統一了新羅故土。
(北韓後三國)
這之間有一個讓高麗如鯁在喉的意外事件。即916年在東北,耶律阿保機建立了契丹政權。這個遊牧民族政權頗為強大,在公元926年就攻滅了原來的海東盛國“渤海國”。王建此時正在與甄萱作戰,無暇他顧。
作為高麗太祖,王建有著雄心勃勃的擴張計劃,這在他給自己的國家取名高麗就可以看出來。王建自認為是高句麗的繼承者,要求繼承的土地自然是包括在遼東地區的東北了。可是契丹人快人一步,捷足先登。在高麗還沒有完成內部整合前,就把東北給收了。
(契丹建國不久就滅掉了渤海國)
當王建整合了內部,就開始了他的擴張野心。當時的契丹(遼國)正與新興的中原王朝宋朝進行連綿日久的大戰,一連打了三次大規模的戰役,契丹人的所有心思都被集中到南方了幽雲十六州。高麗探知訊息,一面勾連北宋,一面加緊北進,攻佔鴨綠江以東的渤海國故地。
高麗貪得無厭,在北宋和遼國之間首鼠兩端,兩頭拿好處。女真人世代居住的地方被高麗無情的侵佔,訊息報至契丹王廷。北宋要北伐時,又派人約盟高麗,一同進攻遼國。當時是遼聖宗當政,本計劃派遣攻打高麗,卻在臣下的勸諫下不得不派蕭恆德作為使者主動向高麗請和。遼國向來眼高於頂,目中無人,自詡為上國大朝,如今甘願向稱藩的小國高麗請和,這給足了高麗面子。
蕭恆德說:“汝國興新羅地,高勾麗之地我所有也,而汝侵蝕之,又與我連壤而越海事宋,故有今日之師。若割地以獻而修朝聘,可無事矣。”蕭恆德說,高麗是新羅的繼承者,不是高句麗的繼承者,只能佔有新羅之地,原高句麗之地為渤海所繼承,遼朝滅亡渤海,理應從渤海手中接管原來的高句麗之地。況且,高麗既然與契丹接壤,就應該和契丹建立友好關係,可高麗不但不與契丹建立友好關係,相反越海事宋,意欲與宋聯合夾攻契丹,是對契丹不友好的表現。所以,契丹特發大兵來攻。蕭恆德開出了條件,如果高麗退出所“侵蝕”的原高句麗的土地,與宋朝斷交,遣使向契丹“朝聘”,契丹即可退兵。
高麗國的中軍使徐熙聽了蕭恆德的話,回答說:“非也。中國即高勾麗之舊也,故號高麗,都平壤,若論地界,上國之東京(今遼寧遼陽) 皆在我境,何得謂之侵蝕乎?且鴨綠江內外亦我境內,今女真盜據其間,頑黠變詐,道途梗澀甚於涉海。朝聘之不通,女真之故也。若令逐女真還我舊地,築城堡通道路,則敢不修聘。"徐熙的話裡有幾層意思。高麗雖然興起於新羅之地,但其並不以繼承新羅之地為滿足,還想繼承原高句麗之地,因此宣稱自己是高句麗的繼承者,其意不外是為進取原高句麗之地尋找藉口。徐熙正是按照這樣一種繼承理論進行推論,認為不僅北韓半島北部原高句麗之地應該歸屬於高麗,就是包括東京(今遼寧遼陽) 在內的鴨綠江以北地區原高句麗之地也應該歸屬於高麗。徐熙這樣說,不過是打著高句麗繼承者的旗號,為本國爭取利益而漫天要價。
遼國因為被北宋的戰事牽絆,不想節外生枝,因此就把鴨綠江以東的數百里土地都賜給了高麗,前提條件是斷絕與北宋的關係,向契丹稱藩。
當遼國與北宋兩個大國終於意識到誰也滅不了誰後,開始捐棄前嫌,共同建設“兄弟之邦”,遼國終於得出空來收拾反覆無常的高麗了。
(遼國版圖)
遼朝賜高麗“鴨綠江東數百里地”是有條件的,一是高麗必須向契丹稱臣納貢,二是高麗必須與宋朝斷絕關係。可高麗在與契丹簽訂盟約得到"鴨綠江東數百里"土地之後,並沒有完全履行自己的承諾。
首先,高麗與契丹簽訂盟約之後,確曾一度按照盟約的要求,與宋朝斷絕了關係,可很快又與宋朝秘密往來,遣使入宋,“自陳華人思慕華風,為契丹劫制之狀”,"仍請歸附如舊", 請求像以前一樣與宋朝建立宗藩關係。王建去世時,還告誡子孫後代說,國內各個民族都讓他們按照自己的習性生活,不要多加干涉。唯有一條,中國久慕唐風,不能學習契丹。因此,對高麗來說,儘管契丹給了實際好處,但還是從心底裡看不上。
其次,高麗雖然與契丹簽訂了盟約,但對契丹並不信任。他們在得到“鴨綠江東數百里”賜地的聖諭之後,當即率兵驅逐女真,修建了六座城池,防禦物件就是契丹。同時,沒有按照臣下屬國的要求經常前往契丹朝貢。後來,高麗大臣康肇(兆) 廢棄穆宗另立顯宗,也沒有像臣下屬國一樣向契丹請示並求得契丹的冊封。
再次,高麗與女真雖有矛盾,但為了對付契丹,高麗除了挑撥女真與契丹的關係以外,又暗中拉攏女真以便壯大自己的勢力。
遼聖宗得知這些情況之後,大為惱火,遂以高麗築城,是“貳於己”派遣使者追索六城。高麗國王顯宗王詢"不許"六城。遼聖宗於是在在1010年,再次發動了第二次征伐高麗的戰爭。
(遼國三次征討斷絕了高麗北進念想)
這次戰爭遼國長驅直進,高麗王室南逃。遼軍進入了高麗都城後,被高麗軍偷襲,損失慘重,“帳族卒乘罕有還者,官屬戰沒大半”。遼軍恐怕戰事遷延,就撤兵回國。高麗擔心遼國怒心再起,就派了使者求和,算是給遼國一點面子。
遼聖宗自然不甘心失敗,又以高麗顯宗王詢不親自來朝為藉口,在1014年發動了第三次大規模征伐高麗的戰爭。這次戰爭,遼軍先勝後敗,主要因為遼軍乘虛而入,頓兵于堅城之下,卻沒有做攻城準備,只好搶掠一番而回。在返程中與優勢的高麗軍遭遇,野戰中因為天氣原因落敗。此役遼軍慘敗,可作為得勝一方的高麗連年征戰已元氣大傷,無力亦無勇氣再戰。
遼國在高麗境內武功不盛,因此沒有取回鴨綠江東數百里土地,但是卻保有了一塊在鴨綠江東的立足點,遼國建設了保州,成為遼國的東大門。
高麗國的戰略價值不大,遼國的戰爭決心和意志不強,不願意在這個方向投入太多的資源。遼國與高麗的戰爭,是為面子之戰。遼國及後來的金國,對高麗這個國家往往都採取了姑息的策略,滿足於其稱藩。遼國的戰略方向,始終在幽雲十六州。高麗的應對策略也頗為高明,是一種實用主義策略,打不過時絕不硬拼,能跑則跑,能求和就求和。即使在戰爭中取勝了,也能適時給遼國皇帝面子,稱藩稱臣。
高麗本國自立國以來,平穩發展了一百多年,統治穩定性和合法性已經建立起來了,也有一定的軍事實力。對這樣一個牛皮糖對手,遼國提不起來興致也就不足為奇了。即使對土地貪婪成性的蒙古人,也對滿足高麗的稱藩,就更能說明問題了。遼國之所以不滅高麗,是因為其無大用也。
回覆列表
公元918年北韓半島上的高麗王朝建立後在領土擴張上採取積極北進的戰略,大肆拓展領土。928年遼太宗耶律德光將渤海遺民(東丹國民) 大量內遷遼東,一時間廣袤的渤海故地變得地廣人稀。遼國對原渤海地區特別是對今北韓半島北部女真地區控制減弱,高麗開始出兵與遼朝控制下的女真人展開對北韓半島北部地區的爭奪。王建經略北邊的步伐一刻也未停止,到他統治的末期,高麗的北境已經遠及今鹹境南道的永興和清川江的南岸,疆域大大超過了新羅。
在王建經略北境的全盤戰略裡,平壤的重要地位是值得一提的。自公元668年被唐軍攻破以後,平壤逐漸荒廢,王建以防禦女真侵擾為由將平壤升格為西京,派遣從弟王式廉為長官駐守。在高麗王朝的早期,西京平壤的長官擁有很大的權力,他只需要對國王本人負責,其部下官員的任免完全由長官自己決定。與此同時王建採取了移民實邊的策略:將大量的人口從半島的南部遷往北部。王建的這些措施增強了高麗北部的邊防力量,大大拓展了國土面積。
高麗一面積極經營西京(平壤),一面於清川江以北築德川,長青,安朔等城,將高麗與遼國之邊界由大同江推至清川江,作為對遼的第一道防線;同時積極討伐居住於鴨綠江沿岸的女真人,蠶食女真故地。為了防備遼國,高麗建立光軍司,編成光軍三十萬。遼國則於東京設東京兵馬都部署司,下設契丹,奚,漢,渤海四軍都指揮使司,東京都統軍使司與都穩祥司等部,重兵戍守。
王建在正式建立高麗政權之前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有意與契丹交好,曾於遼太祖九年(915年) 派遣使者赴契丹,向遼太祖進獻“寶劍”。又在他建立高麗政權的那一年(遼神冊三年,918 年) 派遣使者向契丹進貢。那時遼太祖也願意與高麗交好,曾於神冊七年(922年) 派遣使者赴高麗遺駱駝,馬及氈等,高麗亦遣使報聘。然而遼國與高麗的這種外交往來關係並沒有保持多久,很快即為雙方的領土爭奪所打破:926年遼國滅亡渤海後渤海故土納入遼政權直接管轄範圍。王氏高麗對此甚為不滿,認為自己擴張領土的機會更小了。高麗為了擴張勢力,主動吸納渤海的遺民,自928年3月“渤海人金神等六十戶來投”起,渤海人不斷地湧入了高麗境內。其中比較著名的有,934年“渤海國世子大光顯率眾數萬來投”,四年後“渤海人樸升以三千餘戶來投”,979年“渤海人數萬來投”。
公元942年(遼會同5年)契丹再次遣使高麗,為修復國交做最後的努力。高麗流契丹使節三十餘人與海島,系其所贈之駱駝五十匹於萬夫橋下,不畜而死。高麗李齊賢曾曰:“若契丹者,與我鄰境,宜先修好,而彼又遣使求和。吾乃絕其交聘者,以彼國相與渤海連和,互生疑貮,不顧舊盟,一朝殲滅,故太祖以為無道甚,不足與交。所獻駱駝皆棄而不畜。其防範乎未然者,有如此也。渤海既為契丹所破,其世子大充顯等,領其餘眾數萬戶,日夜倍道來奔。太祖憫念尤深,至賜姓名,使奉其本國祖先之祀。其文武參佐以下,皆優沾爵命”。於是遼國與高麗的關係徹底決裂。
遼太宗耶律德光時期契丹與中原交惡。王建遣使後晉,試圖與後晉聯合共同夾擊契丹,以便順利向北擴張領土,佔領渤海舊地。然不久王建卒,高麗遂罷其謀。王建臨終之時親售訓要曰:“惟我東方,舊慕唐風,文物禮樂,悉尊其制;殊方異土,人性各異,不必苟同。契丹乃禽獸之國,風俗不同,言語亦異;衣冠制度,慎勿效焉”。公元960年(宋建隆元年,遼應歷10年,高麗光宗8年)北宋建立,高麗遣使貢方物,奉其正朔,以為策應。
面對高麗的公開絕交、流放契丹使者、大量招誘渤海遺民、與北宋建立“友好”聯盟以及不斷向北擴張領土等,遼國曾一度十分震怒。但那時由於遼太宗耶律德光正忙於經略中原,後繼者世宗、穆宗和景宗時代,不但內亂不斷,而且還要應付後周和北宋試圖收復燕雲十六州等地的北伐,無暇東顧,只好對高麗的北擴採取姑息態度,不願用兵高麗,使自己腹背受敵。
公元985年(遼統和3年,宋雍熙2年)遼聖宗初立,蕭太后臨朝,主少國疑。宋擬乘勢北伐,恢復幽燕。宋遣監察御使南韓華出使高麗,欲共謀契丹,高麗王王治“遷延未即奉詔,國華諭以威德,王治許發兵西會”(次年,宋遼爆發燕雲之戰)。為了避免兩線作戰的不利局面,雖當時高麗與遼之關係不睦,遼仍遣使赴高麗請和。當下高麗雖未敢妄動,遼決意先發制人於當年7月“詔諸道繕甲兵,以備東征高麗”。雖此次征伐因“遼澤沮洳,道阻而罷徵”,但遼為了解除後顧之憂,決議展開更大的征伐。
公元992年(遼統和10年,宋淳化3年)12月遼東京留守蕭恆德率領大軍東征高麗,聲稱“大朝(遼朝) 既已奄有高勾(句)麗舊地,今爾國侵奪疆界,是以來討”。高麗君臣震動,除於諸邊城軍鎮部署軍力抵禦外,特遣侍中樸良柔為上軍使,內史侍郎徐熙為中軍使,門下侍郎崔亮為下軍使,帥三軍出戰,成宗王治親征督戰。
公元993年(遼統和11年,宋淳化4年)當高麗大軍進抵安北府時遼軍克蓬山郡,俘高麗先鋒軍使尹庶顏,高麗成宗王治遂遣侍中樸良柔奉表請罪求和。當下遼的主要敵人是宋,對高麗的討伐只是為了避免高麗與宋合謀,形成兩面作戰的不利局面,在達到威懾的目的後遼軍遂退。
後高麗又遣中軍使徐熙來朝,請賜鴨綠江以東女真故地。遼與高麗約定:高麗“奉遼正朔”,向遼稱臣納貢並與宋斷交,遼則賜高麗女真故地。高麗得到了其在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
公元1004年(遼統和22年,宋鹹平7年)宋,遼締結檀淵之盟。遼已無後顧之憂,高麗的噩夢開始了。
公元1009年(遼統和27年,宋大中祥符2年)遼承天太后崩。公元1010年(遼統和28年,宋大中祥符3年),高麗西京留守康肇弒主誦,立王詢,是為高麗顯宗,史稱康肇之變。當年8月,急欲擺脫承天太后陰影的遼聖宗以此為名,弔民伐罪,以樹立個人威望。聖宗親率40萬大軍,以皇弟齊王隆佑留守京師,北府宰相蕭排押為都統,北面林牙僧奴為督監,東討高麗。遼今欲畢其功於一役,從根本上解決高麗對遼東部邊境的威脅。高麗對渤海故地野心勃勃,屢通中原圖謀不軌,又築城屯兵邊上。
11月遼軍渡過鴨綠江,高麗則以康肇為行營都統使,李立與張延為副統使,率軍30萬迎戰。康肇退保通州,分三營拒遼軍。遼右皮室詳穩耶律敵魯率軍出擊,大敗高麗軍,康肇及李立被擒,不屈被殺。遼軍又克郭州,肅州,飲馬清川江。高麗王詢上表乞降,聖宗聽從耶律瑤質之見--“待其勢屈力窮,納之未晚”。遼軍繼續南下,連陷霍,貴,寧等州。大軍直抵高麗都城開京,又遣乙稟攻西京(平壤)。高麗顯宗王詢棄開城而逃,避難平州。遼軍入開城後,遭到高麗偷襲。由於戰線拉得太長擔心高麗反撲,遼撤退。
遼聖宗以皇弟齊王隆佑為東京留守,並於鴨綠江夾江口築來遠城,以燕京驍猛,置兩指揮,建城戍守,直屬東京都統軍使司轄下,強化對高麗的防禦。
公元1012年(遼開泰元年,宋大中祥符5年)3月,高麗遣蔡忠順使遼,乞稱臣如舊,遼招王詢親朝。王詢遣田拱之奉表稱病不能朝。次年6月遼聖宗遣中丞耶律資忠使高麗,索還鴨綠江以東女真故地。高麗拒之,並扣留資忠。
遼遂於公元1014年(遼開泰3年,宋大中祥符7年)命國舅詳穩蕭敵烈,東京留守耶律團石率軍討伐高麗。遼軍架橋於鴨綠江,夾橋築東西城,攻之,未果;又兵圍興化城,不克。聖宗遂命北府宰相劉慎行為都統,樞密使耶律世良為副都統,殿前都點檢蕭屈烈為督監,再率大軍來伐。遼大敗高麗,斬敵將鄭神勇,高積餘,克定遠,興化二城。又於郭州大破高麗軍,斬首萬餘,俘獲無數。大軍直至南海,然此時耶律世良卒,遼軍遂退。
公元1017年(遼開泰6年,宋天禧元年)5月遼命樞密使蕭和卓為都統,漢人行宮都部署王繼忠為副統,伐高麗,此役遼軍大敗。遂與次年十月,再命東平郡王蕭排押為都統,殿前都點檢蕭屈烈為副,東京留守耶律八哥為督監率軍十萬伐高麗。高麗以平章事姜邯贊為上元帥,大將軍姜民瞻副之,率軍二十八萬八千三百迎戰。姜邯贊伏重兵於興化城,欲以逸待勞,一舉殲滅遼軍。但蕭排押出其不意,迂迴包抄,繞過興化城,直趨開京。此舉雖然達成戰役上的突然性,然而由於遼軍先天不足,攻城能力太差,面對高牆堅城的開京無能為力,乃大掠而還。遼軍與姜邯贊所帥之高麗軍在茶,陀二河遭遇,遼軍諸將皆欲使高麗渡兩河而後擊之,都監耶律八哥獨以為不可,曰:“敵若渡兩河,必殊死戰,此危道也,不若戰於兩河之間。”蕭排押從之。及戰,高麗以強弩夾射,相持未決,忽風雨自南來,旌旗北指,高麗兵乘勢攻之,遼師大敗。天雲、右皮室二軍溺斃者甚眾,遙輦帳詳穩阿果達,客省使酌古,渤海詳穩高畫質明,天雲軍詳穩海里戰死。此役遼軍慘敗,可作為得勝一方的高麗連年征戰已元氣大傷,無力亦無勇氣再戰。
公元1019年(遼開泰8年,宋天禧3年)8月戰端再起:遼遣郎君曷不呂等率諸部兵會大軍同討高麗,高麗立即遣使乞供方物,求和。更於次年釋放耶律資忠,並上表請稱蕃納貢,遼遂允其請。
雖無法收回鴨綠江以東女真故地,遼於鴨綠江東南岸設保,定二州(今北韓平安道西北部),並以定遠軍,懷遠軍,保寧軍戍守,加上來遠城一改鴨綠江天險為高麗所制之局,以此二城控扼高麗。終遼之世,此二州為遼之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