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ukdenUra
-
2 # 王不二說史
關於四大汗國,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大汗汗國(也就是元朝)、察合臺汗國、伊爾汗國、金帳汗國(又稱欽察汗國);第二種是四個相對獨立的國家,分別是金帳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爾汗國。按照題主的問題,所說的應該是第二種,下面我們就來著重看一下這四大汗國!
關於這四大汗國的起源,是由於當時任大汗的成吉思汗的兒子蒙哥汗死後,蒙而哥汗的四弟忽必烈和七弟阿里不哥爭奪汗位,而成吉思汗分封的諸王也選擇支援不同的陣營,從而導致大蒙古國分裂,在蒙古帝國的基礎上建立的四大汗國。關於四大汗國是如何分崩離析的,我們來具體看一下。
金帳汗國元朝西北的宗藩國,之前是成吉思汗的長子朮赤的封地,管轄的地區分別是東起額爾齊斯河,西至多瑙河,南起高加索山的地區。而後,朮赤的兒子拔都又征服了烏拉爾河以西伏爾加河流域欽察、不裡阿耳等部族,建立起了東起也兒的石河,西到斡羅思,南起巴爾喀什湖、裡海、黑海,北到北極圈附近的遼闊廣大的欽察汗國。也是四大汗國中疆域最為遼闊的一個汗國。
金帳汗國是四大汗國中統治最為穩定的一個,直到拔都的弟弟別兒哥繼位,金帳汗國脫立蒙古大國獨立。而後,逐漸開始內亂,15世紀20年代初,欽察汗國分裂成9個相互獨立的國家。原中央部分被大帳汗國取代。而這時一個新的強大的國家的出現——俄羅斯,導致金帳汗國權利日益衰落,最後被俄羅斯所滅亡。大多數蒙古人有的突厥化,有的伊斯蘭化,金帳汗國就這樣名存實亡、土崩瓦解了!
察合臺汗國最初是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臺的封地,轄區分別是天山南北路及今阿姆河、錫爾河之間的地區,定都阿力麻裡。而後便開始經常和元朝軍隊決戰,於公元1303年始與海都子罕八兒歸服。在之後的動亂中,察合臺汗國先是分裂為東西兩部,而後,東部又分裂為若干小國,於1370年,被帖木兒帝國所滅。而西察合臺汗國在領導者死後不久,便被自己的將軍帖木爾奪取了國家政權。至此以後,察合臺汗國滅亡。
窩闊臺汗國成吉思汗的第三子窩闊臺的封地,轄區主要包括額爾齊斯河上游和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建都葉密立。後來,窩闊臺繼位後,將封地賜給他的兒子貴由。後來蒙哥汗繼位後,認為窩闊臺汗國的勢力不斷增大,於是將封地分割,分封給了不同的諸王,以削弱窩闊臺汗國的勢力。1264年,海都自以太宗嫡孫不得立,先後聯合阿里不哥、乃顏、篤哇爭奪帝位。1301年兵敗身死,導致汗國勢力不斷衰落。1310年,海都子察八兒為察合臺汗怯伯所敗,部分歸附欽察汗國,部分被併入元朝。
伊爾汗國又稱“伊利汗國”,是由成吉思汗的孫子旭烈兀西征後建立,轄區主要東濱阿姆河,西臨地中海,北界裡海、黑海、高加索,南至波斯灣。地跨歐、亞兩州,疆域遼闊,從而凝聚了不同的文化。當今的伊朗、伊拉克、南高加索的亞塞拜然、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中亞的土庫曼都是由伊爾汗國直接統治的地區。可想而知,其勢力有多大。
後來,在合贊汗繼位時,對伊爾汗國進行了一系列改革,1295年6月19日,他率領將士改宗伊斯蘭教,於當年11月3日即汗位,取名穆罕默德,自號素丹。此後,蒙古貴族和伊朗貴族日益合流,伊爾汗國組建成為一個伊斯蘭國家。
以上就是四大汗國的發展過程,之所以說他們分崩離析,主要是因為蒙古帝國疆域太遼闊,無法對其進行有效的管轄,從而導致各個汗國之間開始獨立。在蒙古帝國剛開始建立時,他們兄弟之間可能因為血緣關係比較和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勢必會和當時的中央政府產生分歧,隨著歷史的變遷以及受不同文化的影響,有的被同化,有的被滅亡,納入其他種族!從而導致四大汗國分崩離析!
-
3 # 桃花石雜談
為什麼蒙古四大汗國最後分崩離析?西方兩大汗國怎麼消亡的,後人去了哪裡?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因為涉及的幾個事件時間點其實相差了200多年,但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也並不困難,因為蒙古帝國分崩離析的原因其實也非常簡單,就是幾個汗國的文化分化到無法調和,失去了統一的基礎。而西方兩個汗國的消亡與後人去向也是比較明確的。蒙古帝國的分裂
其實蒙古帝國的分裂是有個標誌性事件的,就是最後一個得到各汗國公認的大汗蒙哥在公元1259年去世,在這之後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為爭奪汗位公開爆發戰爭,最終忽必烈勝出,但卻只得到了西亞地區的伊兒汗國承認,東歐地區的金帳汗國以及中亞地區的窩闊臺和察合臺汗國都不再認可他蒙古大汗的地位,之後蒙古帝國事實上就不再存在了。
(元朝和四大汗國形勢)
但為什麼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之間的內戰就導致蒙古帝國徹底的分裂呢?因為其實表面上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之間的戰爭是在爭奪汗位,其實卻是蒙古帝國在當時不同文化之間分歧過大,矛盾無法調和的結果。因為忽必烈很早就在蒙古帝國負責漢地事務,所以他長期生活在漢地,他身邊的近臣有很多是漢人,而他為了更好的統治漢地,自己也從很早就有了很明顯的漢化跡象,比如他給自己的長子取了漢名真金,讓他從小就跟漢人老師學漢文。所以忽必烈其實是代表著蒙古內部希望漢化,進而將蒙古轉化為中原王朝那部分貴族以及願意對他效忠,軍隊也為他所用的一些源自金朝的漢軍世侯的利益。而阿里不哥則從小生活在蒙古本部,代表著堅持蒙古傳統生活方式的那部分貴族利益,所以雙方雖然表面上是在爭奪大汗寶座,但實際上卻是代表著兩種文明在爭奪,最終相對來說更偏向中原農耕文明的忽必烈勝出。之後他又很快把帝國的都城遷到脫離了蒙古草原的北京,並把國號改成了“大元”,而且全盤採納了中原的政治制度,公開宣稱自己的政權是承接漢唐的中原政權,等於在此時,忽必烈雖然沒有放棄蒙古大汗的尊號,但實際上他給自己的定位已經變成了中原皇帝,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蒙古帝國的分裂當時也是必然的了。
蒙古內戰的西部戰場但其實忽必烈這樣做在當時並不奇怪,因為拋棄蒙古傳統的不止是他,除了最早滅亡的窩闊臺汗國之外,其它幾個汗國也都在這樣做。因為在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為爭奪汗位爆發戰爭的同時,在西方的兩個汗國金帳汗國和伊兒汗國之間也打了起來。
(金帳和伊兒兩個汗國之間進行的捷列克河戰役)
當然這兩個汗國的戰爭,表面上依然與蒙古大汗寶座爭奪戰有關。因為汗位爭奪戰中,伊兒汗國的旭烈兀支援忽必烈,而金帳汗國的別兒哥則支援阿里不哥,所以似乎雙方分別是在幫助自己支援的大汗人選。但實際上雙方的戰爭卻也是兩種文明之間的爭奪。因為金帳汗國和伊兒汗國在當時已經分別成了伊斯蘭教文明和基督教文明的代表。
(金帳汗國極盛期疆域)
但在這裡要說明的是,雖然金帳汗國的主要統治區域靠近今天的東歐,但它所代表的卻是伊斯蘭文明。因為金帳汗國離蒙古核心區域很遠,而且建立的時間也比較早,所以到別兒哥時代,金帳汗國的蒙古貴族受當地信仰伊斯蘭教的突厥人影響已經非常深入,別兒哥已經是公開的伊斯蘭教徒。而伊兒汗國雖然身處伊斯蘭地區,卻是透過武力征服,滅亡了阿拉伯帝國建立的,而它的建立者旭烈兀的母親(也是忽必烈的母親)和長妃都是基督教徒,所以雖然旭烈兀本身沒有公開信仰基督教,但他的汗國在早期卻是強烈敵視伊斯蘭教的。
而且更加嚴重的是,旭烈兀滅亡阿拉伯帝國之後,把阿拉伯帝國最後一任哈里發穆斯臺綏木用亂馬踩死,這一舉動徹底擊怒了金帳汗別兒哥,因為當時在名義上,阿拉伯哈里發還是所有穆斯林的精神領袖。所以在蒙古大汗爭奪戰爆發後不久,這兩個汗國也藉口幫助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奪汗位,彼此開戰了。但他們之間戰爭的實際原因其實已經變成了宗教衝突。
(伊兒汗國極盛期疆域)
而在之後差不多100年裡,金帳汗國和伊兒汗國之間多次在亞塞拜然地區開戰。而金帳汗國在後來長期將歐洲基督教國家視為自己的主要敵人,多次與波蘭、匈牙利和立陶宛等歐洲國家爆發戰爭。到公元14世紀初,金帳汗國更是公開將伊斯蘭教定為國教,廢除了建國時實行的《成吉思汗法典》,金帳汗國的蒙古人完全突厥化,其蒙古色彩完全消失。
而伊兒汗國在則始終把當時存在於埃及的馬穆路克王朝作為自己的主要敵人,在阿拉伯帝國和阿尤布王朝都被伊兒汗國滅亡之後,馬穆路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伊斯蘭國家。伊兒汗國曾經在長達40年的時間裡,多次發兵今天的巴勒斯坦/以色列地區,試圖透過這裡進入埃及,滅亡馬穆路克王朝。而且為了達成這一目標,伊兒汗國還多次遣使到西歐地區聯絡羅馬教廷和英法等基督教勢力,希望與其組成聯軍夾擊馬穆路克。雙方在公元1270年進行的第九次十字軍東征期間還真的實現過一定程度的協作。
(公元1305年伊兒汗致法國國王的國書,上面蓋有元朝皇帝所賜漢文國璽)
西方兩汗國的滅亡不過伊兒汗國雖然早期反伊斯蘭傾向非常明顯,但它畢竟是在伊斯蘭教核心區域建立的國家,所以到後期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伊斯蘭化。但雖然如此,它和馬穆路克之間的戰爭仍然持續到它存在的末年。但在公元1320年代,伊兒汗國最後一任大汗不賽因與權臣出班發生矛盾,雙方爆發內戰,雖然不賽因最後獲勝,但其國力消耗嚴重。到公元1330年代,伊兒汗國又爆發了黑死病鼠疫疫情,不賽因和太子先後病死,同時原本臣服於伊兒汗國的一些基督教王國開始獨立,伊兒汗國在公元1335年陷入崩潰。
(伊兒汗國分裂之後的幾個國家,其中的藍綠黃地區仍是蒙古後裔統治)
之後波斯地區仍然存在幾個由蒙古後裔統治的小王朝,如扎剌亦兒、因賈和丘拜尼等。但控制伊朗設拉子地區的因賈王朝幾年之後就被伊兒汗國崩潰之後獨立的波斯莫扎法爾王朝滅亡。控制安納托利亞地區的丘拜尼王朝則在伊兒汗國崩潰之後名義上仍然擁立了一名伊兒汗,但在公元1357年,伊兒汗國的長期敵人金帳汗國發大軍攻佔了其首都桃裡寺(大不里士),丘拜尼王朝,也就是最後名義上存在的伊兒汗國滅亡。之後這些本來就已經高度伊斯蘭化的蒙古後裔融入當地不同民族之中。而控制著巴格達的札剌亦兒王朝則一直存在到了公元1430年前後,滅亡之後其部眾也融入周邊民族,另有一些則融入了哈薩克、吉爾吉斯和烏茲別克等中亞民族。
而金帳汗國則一直存在到公元16世紀,但在公元14世紀末就受到中亞征服者帖木兒的反覆入侵,國力也漸漸衰落。公元1420年代,金帳汗直接控制的區域越來越小,汗國開始不斷分裂,先後分裂出了喀山、阿斯特拉罕和克里米亞等幾個汗國,金帳汗庭直接控制區域只剩下了裡海周邊的大帳汗國。之後原本受其統治的莫斯科大公國也從公元1472年開始不再向其交稅,大帳汗國鎮壓失敗,莫斯科獨立。公元1502年,大帳汗國被克里米亞汗國滅亡。
(金帳汗國解體之後的幾個國家,其中綠色為喀山汗國,正下方是阿斯特拉罕汗國,左下方是克里米亞汗國)
金帳汗國分裂出來的喀山汗國和阿斯特拉罕汗國則分別於公元1552年和1556年被俄羅斯滅亡。而克里米亞汗國則透過向奧斯曼帝國稱臣,勉強維持了存在,一直堅持到了公元1783年。當年因為奧斯曼與奧匈帝國發生戰爭,無暇東顧,俄羅斯藉機將其滅亡。不過金帳汗國因為存在時間比較長,所以形成了一個相對統一的民族,即蒙古人和不同突厥部落以及東歐其它民族混血形成的韃靼人。目前韃靼人是俄羅斯境內最大的少數民族,但這個民族也基本沒有什麼蒙古遺存了,它信仰伊斯蘭教,外貌也已經完全歐化。另外還有一些韃靼人在金帳汗國及其餘脈滅亡之後遷入中亞,融入了哈薩克和烏茲別克等中亞民族之中。
(19世紀末的俄羅斯韃靼人)
-
4 # 沉140769451
遊牧民族無文明,沒有文明的民族,都逃不過被文明民族消亡的命運。對落後民族的刻意保護,是違背自然規律的行為,最終會失敗。
-
5 # 老闆凳008
歷史話語太長,三言兩語講不清。當時的可汗軍隊打到了歐洲,,俄羅斯,莫斯科,他只知一路宰殺,前行,不知道建立根據地,和地方政府。看過巜東歸》電影你就明一些了。衝殺萬里找不到迴歸路。你可想象有多遠,內含很多,講不完全。見諒。
-
6 # 舊事舊人歷史說
蒙古帝國為什麼分崩離析?這還要從託雷家族的汗位之爭說起。至從蒙古統一大汗,蒙哥死了之後,他的兩個弟弟阿里木哥和忽必烈相互不服,相互爭奪汗位。
當時蒙古內部分裂成兩派,一派是以何林為首都的阿里木哥派。阿里木哥有蒙古帝國的王爺支援。在和林登基稱汗。是為北大汗。
忽必烈,這是和林以南的蒙古族的王爺和漢族地主的支援。在開平上都稱汗。致使蒙古帝國正式消亡。也就是說,人類歷史上的蒙古帝國,從1206年和林大會鐵木真為成吉思汗開始。一直到1260年蒙古分裂,出現兩個大汗一共持續了54年的時間。
1264年持續將近4年之久的阿里木哥叛亂被忽必烈平定,蒙古重新歸於統一。1271年忽必烈正式改蒙古國號為元。成為中華民族的第7個正統王朝,1276年攻破臨安。1278年崖山海戰勝利,滅亡了南宋最後一支抗元力量。統一整個華夏。元朝統一之後並不是直接管轄蒙古帝國,而是分了四大汗國。分別執掌廣大的領土,而元朝為宗主國,尊元朝皇帝為全蒙古的唯一大汗,元朝滅亡之後,是大汗國也分崩離析,一部分西遷至中亞,一部分繼續西遷至歐洲。具有的時間考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其實就是由蒙古族人的一支建立的。之後他們深入歐洲,攻滅了東羅馬帝國及拜占庭帝國。之後融入歐洲或中亞。
-
7 # 貝貝127554956
起初四大汗國共同奉蒙古國為宗主國,後來為爭做蒙古大汗,四大汗國展開激烈鬥爭,蒙古國隨之解體,西方兩個汗國被俄羅斯吞併了。
-
8 # 漩渦鳴人yy
說起蒙古的四大汗國,就必須得說到當時蒙古或者是草原遊牧部落一種特有的遺產繼承方式。
我們都知道能夠繼承家族遺產的都必須是嫡子,也就是正妻生的孩子,成吉思汗鐵木真,他的正妻一共生了四個孩子,分別是朮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四個人,在這其中,按照蒙古部落的規定,只有最小的孩子才能夠完全繼承自己父親所有的遺產,而至於說其他的孩子怎麼辦?等到這些孩子成年了,那這些孩子將會領到一部分的財產,分家出去自己闖蕩!
在這其中朮赤,察合臺兩個人最先建立了自己的領地和屬國,原本成吉思汗這個大的家庭就只剩下了窩闊臺和拖雷,兩個人互相之間的爭奪。
成吉思汗規定除了窩闊臺可以繼承自己成吉思汗的位置以外,其他的子孫都沒有資格,但是託雷作為成吉思汗最小的兒子,卻最有資格繼承成吉思汗所有的土地和子民,這一下子兩方之間的矛盾爆發了。
與此同時,成吉思汗的孫子,旭烈兀,率領軍隊遠征現如今的中東,在中東地區建立了伊爾汗國,與此同時,窩闊臺和拖雷之間的爭奪進入了白熱化,窩闊臺繼承了成吉思汗的位置,脫累,因為滲水之謎死去,但是與此同時,託雷的親生兒子蒙哥過繼給了窩闊臺,坐了他的孩子,就這樣拖雷的孩子蒙哥,以名義上窩闊臺的孩子繼承了成吉思汗的位置,得到了蒙古世界的認可!
就這樣,蒙哥治下的大汗汗國,朮赤治下的金帳汗國,察合臺治下的察合臺汗國,旭烈兀治下的伊爾汗國,並稱為四大汗國。
本來蒙哥是名義上,而且是正統意義上面的繼承人,拳頭最大,而且擁有成吉思汗的遺詔,大家自然就隨了這個成吉思汗的繼承人,可是問題就是,接下來,蒙哥在遠征南宋的時候,死在了戰爭裡面,這還不是最鬧心的,鬧心的是他的兩個弟弟開始爭奪汗位,最終奪取位置的是忽必烈,他是拖雷的子孫,這樣的話,其他的三大汗國可以說是鬧得個底朝天,對於這件事情誰都不服,原本最應該繼承成吉思汗位置的窩闊臺的後人,並沒有真正的繼承位置,反而是你忽必烈登位了!不僅如此,窩闊臺的子孫可以說遭到了一種絕種式的屠殺,此舉自然是傷了一些蒙古老貴族的心,就在這個時候,忽必烈宣佈自起的元朝的重心轉向為漢民族,這一點可以說完全違背了成吉思汗建立遊牧部落的初衷,成吉思汗的蒙古軍隊大規模的退耕還草,可以說讓整個地球上的人口如同雪崩一般下降,也證明了成吉思汗對各民族的政策。
忽必烈這麼做無疑就是背叛了成吉思汗,無疑就是將所有的人推到了風口浪尖上面,那自然和大家一起聯合起來反對了這個忽必烈的孫子。
察合臺則是被自己的部將帖木兒反叛,然後篡奪了國家的政治,接著所有的蒙古貴族幾乎被清理乾淨,至於說伊兒汗國,則是直接歸服到了本地的伊斯蘭教中,成為了穆斯林的一部分,當初伊朗的王族身上還流淌著一絲成吉思汗的血液。
成吉思汗的蒙古軍隊確實是人類歷史上意志活動範圍最廣的軍隊,但是這支軍隊缺乏自己的主體意識,以及政治宗教體制,造成這一支軍隊就像曇花一現一般,只是在世界範圍內造成了一次大的規模波動以後就泯然於世間,可以說是吃了沒文化的虧,如果蒙古部落自身攜帶有強大的文化底蘊,對當地區的人民進行文化同化,那麼現如今蒙古人活動的區不會這麼狹小,事實也證明,僅靠著一把屠刀想要征服世界,那是不可能的,這如同葉問所說的那樣,我現在能打我老了以後我連你都打不過,我打誰去。
-
9 # 世界人文通史
蒙古四大汗國是指由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所分裂出的欽察汗國、伊利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這四個國家。這四個汗國滅亡的原因雖然不盡相同,但歸根結底都是因為蒙古人的殘暴統治激起了民眾的反抗。
蒙古四大汗國的由來
從成吉思汗到蒙哥汗(託雷之子)在位的幾十年時間裡,蒙古人曾建立了一個遼闊的帝國。但在公元1260年左右,託雷系的忽必烈非法篡位,導致大蒙古帝國分裂瓦解為5個部分,即忽必烈所控制的中國本土(1271年演變為元朝)與不屬於忽必烈控制的蒙古4大汗國。題目中“西方的兩大汗國”應該是指蒙古四大汗國之中,位置偏西的欽察汗國與伊利汗國。
欽察汗國的興衰原因
欽察汗國是成吉思汗的長子朮赤與其後裔建立的國家。朮赤的兒子拔都領導了蒙古大軍的第二次西征,打下了東起額爾齊斯河,西至歐洲多瑙河,南起高加索山的遼闊地區,這就是欽察汗國的統治範圍。
在欽察汗國統治後期,統治已經十分腐敗,而且外部也有強敵崛起,所以這個國家最終瓦解為許多小國。不過,這些小國基本上都被新興的俄羅斯所滅,所以欽察汗國的後裔基本被俄羅斯吸收,只有一小部分南遷到了中亞。
伊利汗國的興衰原因
另外一個伊利汗國是成吉思汗的孫子旭烈兀建立的國家。值得一提的是,旭烈兀、忽必烈(元世祖)、蒙哥(蒙哥汗)都是託雷的親生兒子,可見虎父無犬子。旭烈兀領導了蒙古的第三次西征,並建立了伊利汗國(主要在今天的伊朗),統治範圍東起阿姆河,南抵波斯灣,北至高加索山,與欽察汗國接壤。
與欽察汗國一樣,伊利汗國也是因為暴政被推翻的,並瓦解為了許多的小國家。而且,伊利汗國的蒙古人已經被伊斯蘭化,逐漸融入後世的土耳其、伊朗等國中。另外,伊利汗國最後的殘部最終被帖木兒帝國征服,所以被分散到了印度、烏茲別克、土耳其。
-
10 # 趣史研究社
蒙古,草原上的民族。在宋朝末年崛起,一統中原。之後更是建立了自唐朝之後另一個大一統的帝國。統治者仍不滿足,遊牧民族的天性使他們開始了將放眼整個歐亞大陸,並最終東征西討建立了橫跨歐亞的龐大帝國,蒙古帝國。
成吉思汗
分崩的種子當成吉思汗征服一片又一片土地時,並沒有對這些地區進行重新改革與管理,為了追求效率這些地區並沒有接受來自中原文化的再教育。當然領土的無限擴大的同時要統治它也十分困難。
於是他打算將攻佔下來的領地分給其他的皇室成員,讓他們建立汗國的同時也承認成吉思汗作為整個蒙古的大汗對整個大帝國的統治。透過這樣簡單的方式,蒙古帝國鞏固了對這些佔領地區的統治。
不過卻為蒙古帝國短命留下了致命的威脅,中央對於這些地方汗國沒有強有力的統治能力。當這些汗國不再承認新的統治者時,蒙古帝國便失去了對於除了中國以外地區的控制。
可汗
徹底分裂這一鬆散的帝國最終在忽必烈時走到終點。忽必烈長期生活在中原地區,在早年時期就開始積極與漢人知識分子交往,在他府中彙集了一批漢人知識分子作為他的幕僚。同時自己也逐步學習漢人的先進政治制度以及思想文化併為他的後代取漢名,建立國號“大元”。
這些都使得他成為了蒙古貴族中少有的重視漢文化的統治者。但這也導致了另一批不支援漢化的蒙古貴族不滿,以阿里不哥為首的反對鐵木真漢化政策的一眾貴族開始擁兵自重,隨時準備爭奪汗位。1260年,阿里不哥自立為汗,蒙古帝國的內戰爆發。
在這場戰爭之前分設的四大汗國中,金帳汗國,察合臺汗國以及察闊臺汗國選擇支援了阿里不哥,而作為當時已經改名為元朝的忽必烈,只得到了伊兒汗國的支援,最終忽必烈粉碎了由阿里不哥發動的叛亂,但這場內戰也讓帝國內耗嚴重,逐漸失去了對四大汗國的掌控。
內戰
分裂緣由作為一個橫跨歐亞的大帝國,內部民族十分眾多且混亂。各個民族的思想文化,語言文字,甚至經濟水平都不相同,而當時的統治者只是一味追求擴大領土。並且將統治權下放給各個貴族。
貴族接受了不同的文化,開始逐漸對抗由中央接受的漢文化,而當忽必烈建立元朝,全盤採用中原政治制度之後,上層貴族自身對於傳統的堅守讓他們對於忽必烈的忍耐到達了頂點。
代表著守舊派的阿里不哥開始逐漸拉攏那些沒有接受漢文化的地區,一起對抗接受了漢化的以忽必烈為代表的蒙古貴族。帝國地跨面積廣闊,以當時的技術水平中央根本無法直接管理地方汗國。時間一長就各個汗國也就不再聽從中央命令,拉攏反水輕而易舉。
開戰
西方兩大汗國的攻伐既然天高皇帝遠,自己在這裡說得算。各汗國的統治者逐漸被各個地區的文化所同化。而在西方的兩個汗國便是活生生的例子。它們開始被當時中世紀兩大宗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同化。這便是金帳汗國和伊兒汗國。
金帳汗國作為建立時間較早的一批汗國,雖然靠近東歐,但因為內部居民多是信仰伊斯蘭教的突厥人,最後逐漸被同化成為了伊斯蘭國家,而當時伊兒汗國大汗身邊的親族信仰基督教,因此汗國對伊斯蘭十分敵視。
並且伊兒汗國大汗在攻陷阿拉伯帝國後將當時的統治者亂馬踩死。因為阿拉伯帝國的領袖同時還是穆斯林教的精神首領,這一舉動徹底激化了兩大汗國的矛盾。而到了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內戰時期,雙方開始靠邊站時,兩方便馬上站隊。
基督和穆斯林
表面上他們僅僅是支援著這些統治者,但暗地裡卻代表著基督和穆斯林兩種文明的對抗。之後的百年間雙方便一直互相攻伐。而伊兒汗國在之後的歲月中將剩下的伊斯蘭國家當作仇敵,渴望剷平他們。
為此他多次派使者前往歐洲聯絡當時的基督教國家,希望與他們一起夾擊當時位於中東的伊斯蘭國家。不過伊兒汗國最終卻亡於內亂與疾病之中。當時的大汗與權臣之間發生了不可協調的矛盾,矛盾激化並演變成戰爭。
雖然大汗成功平叛,但國力損耗十分嚴重,加之當時鼠疫流行,大汗和儲君先後病死,之前臣服的國家紛紛獨立,伊兒汗國最終在1335年崩潰。隨後這些蒙古後裔建立了一些小王朝,但再也無法恢復以前的榮光。這些小王朝也紛紛被周邊實力強大的國家吞併。
他們的族人也融入了周邊民族,有一些則遷移到了哈薩克等地。反觀金帳汗國,則是一直存在到了16世紀,但也並非一帆風順,到了14世紀,新的征服者帖木兒崛起,金帳汗國在與帖木兒的對戰中步步落敗,統治區域逐漸縮小,最終國家解體,分裂成一個個小國。
而金帳汗國本身則龜縮於裡海周邊,改名為大帳汗國,在1472年當時臣服於它的莫斯科大公國也開始逐步擺脫它的統治,大帳汗國對它的鎮壓失敗,莫斯科公國獨立,而大帳汗國則在1502年被克里米亞汗國所滅。
金帳汗國分裂出來的幾個國家也先後被俄羅斯所滅。不過金帳汗國因為存在時間長,於當時東歐民族逐漸融合,已經完全歐化。他們在國家滅亡後逐步遷往中亞等地。
蒙古國
結尾蒙古帝國作為一個短命的大帝國,它依靠東征西伐間接使歐亞加強了聯絡,同時作為一個大帝國,它本身受限於當時科技水平和文化限制。用一個十分有限的統治力度去統治這個龐大的帝國,註定會分崩離析。
而這些遠離蒙古統治的汗國,也不斷被周邊民族同化,甚至失去了遊牧民族的特徵轉而去信仰與他們毫不相干的宗教。最後在歷史長河中遵循著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原則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這些故事讓歷史充滿了戲劇性。
-
11 # 手機用發青春煥
蒙古西方兩大汗囯蒙古人數上極少時間的演變,被統治的民族反抗推翻了少數統治者,活下來的蒙古人逐步私當地人通婚。後人都被同化了。
回覆列表
首先,我看一下下面的圖,最上面是鐵木真,也就是成吉思汗,他是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1162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難河上游地區(今蒙古國肯特省),少年時期受過不少磨難,18歲時為了救19歲的妻子,聯合好朋友札木合和蔑兒乞部落展開了人生中第一場戰役。之後,作為漠北草原的後起之秀,開始了一生的轟轟烈烈的征服之路。1204年統一蒙古各部落,1206年建立蒙古國,尊號“成吉思汗”,國號“大蒙古國”。
蒙古四大汗國:
此後多次發動對外征服戰爭,征服疆域包括中亞、東歐的黑海、以及斡羅斯部分割槽域。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時候去世。根據成吉思汗生前給4位兒子的領域劃分,分成三大汗國和草原本土(大汗汗國):
分別是朮赤的欽察汗國(金帳汗國)、察合臺的察合臺汗國、窩闊臺的窩闊臺汗國、朮赤的草原本土(大汗汗國)
這三大汗國和草原本土(大汗汗國)都是由推選出來的蒙古可汗統領,成吉思汗之後的繼任者分別是窩闊臺、貴由、蒙哥。此時,對外的統稱還是大蒙古國。
元朝和蒙古四大汗國:
蒙哥時期,派自己弟弟旭烈兀開始第三次西征,派弟弟忽必烈攻打宋朝,後來蒙哥戰死在釣魚臺,弟弟旭烈兀在西征開拓的疆域上建立伊利汗國;弟弟忽必烈則攻下南宋,加上草原本土的領地成立元朝。此時正式形成了元朝和蒙古四大汗國的格局:元朝和伊利汗國、欽察汗國(金帳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此時,四大汗國和元朝已經各自為政,不再承認元朝的宗主關係,不再服從元朝的統治。
元朝和蒙古四大汗國關聯性和區別:
1.他們都是由成吉思汗的後世子孫;
2.兩者的疆域大部分都被成吉思汗、窩闊臺汗、貴由汗、蒙哥汗,這四位大汗統治過;
3.成吉思汗之後,這四個汗國相互之間有過不少的爭鬥和戰爭,這應該是成吉思汗生前最不到的結果;
4.忽必烈時期,其他四位汗國並不服從忽必烈的管理;
5. “元朝”是四大汗國的宗主國,但是“四大汗國”和“元朝”各自為政,又血脈相連;
6. 元朝存在時間遠遠短於大蒙古國;大蒙古國政權起止時間為1206年成吉思汗至1634年林丹汗,共608年。元朝起止時間為1271年忽必烈至1368年元惠宗,共97年。
7.元朝在其控制範圍內實行漢化政策,改國號“大蒙古國”為“大元”,其他幾大汗國並未實行漢化政策
8.四大汗國只承認元朝統治者為蒙古可汗,但是不承認統治者是皇帝,不承認元朝,只承認大蒙古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