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陳路170664595
-
2 # 無聊的人做事打發時間
個人認為不能用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毒氣彈如果風向不對或突然改變為毒死自己人!還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在2戰中有一個例子你們可以看看:在一次英美和德國的作戰中,德國同英美國同一時間放了毒氣,結果,英美放毒氣彈時風向突然改變,把英美聯軍毒死了75%的人。而德國也因為神經毒氣放置不對造成德國士兵的精神錯亂。後來,這一戰爭的被我們現代人看做使用毒氣的教順和後果!
2.毒氣彈屬於一種對人類的一種危害最大的武器!它會破壞大氣層,將空氣中的分粒子破壞,造成傳染的病毒!最終害得還是自己。
3.當時毒氣彈是很不人道,會受到廣泛譴責的,盟軍是標榜自己為正義之師,如果用了毒氣彈不是平白給自己添麻煩,給自己抹黑。
4.毒氣彈這麼不人道的東西,沒有哪個國家或者哪個個人會下這個命令的,這會成為自己一生的汙點,個人良心會受到一生煎熬。自己這邊的人民與士兵也會反對的。
5.盟軍的目的是戰勝德國,又不是為了殺光那些德國士兵,在當前的情況下,順利的天平已經向盟軍傾斜,沒必要用毒氣彈。
6.當時戰場是在法國,怎麼樣也要考慮法華人的感受,況且如果使用毒氣彈受傷害最大的還是法國老百姓。你也得考慮一下法華人幹不幹啊!
-
3 # sam明陽
第一,風向,風向變了的話就是自己倒黴;第二,海邊寬敞,毒氣彈的毒氣飄散的更快,殺傷力有限;第三,個人防護能力提高了,防毒護具人手一套。
-
4 # 內森詹姆斯
在廣闊的海邊英吉利海峽的風是非常厲害的,同時D日當天的天氣也不適合登陸只是有個幾小時的視窗期。毒氣彈要靠風向決定殺傷程度,並且防守的德軍標配有防毒面具,所以盟軍就算違反化學武器公約投毒氣彈效果也可以忽略不計。沒有用的事誰會去做呢?千萬別被電影騙了。
-
5 # 孔乙己亂彈
諾曼底登陸作戰-Operaton.OverIord代號:“霸王行動”……。
故事發生在1944年6月6日清晨6時30分、以美英為主的盟軍17.6萬人、從英國跨越英吉利海峽搶灘登陸-諾曼底、成功的開闢了歐洲第二戰場、為最後取得二戰勝利奠定了堅實戰略基礎。
諾曼底登陸之戰是經典的大兵團搶灘登陸作戰、17.6萬人前仆後繼撲向諾曼底。
雖然盟軍有空中支援和制空權、如果向納粹德國陣地投放毒氣彈?那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自殺式作戰。
17.6萬人的大兵團海岸搶灘登陸、投放的毒氣彈照樣會對己方人員造成傷害(海灘的風向、風速也不利於毒氣彈爆炸後的控制)。
諾曼底登陸作戰是幾個同盟國軍事高層長時間的作戰前的研討以及模擬、圖上作業最終制定的作戰計劃……用什麼方式、使用什麼器材、投放多少兵力等等一系列的計劃。
諾曼底登陸作戰向納粹德國陣地投放毒氣彈-不成立!
-
6 # 瘋狗的輕武
因為盟軍指揮官腦殼裡裝的是腦子 而不是水。
毒氣這玩意盟軍有,德軍也有,而且德軍的“塔崩”神經性毒氣比盟軍一竿子糜爛性毒氣、窒息性毒氣更先進。
而且毒氣作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在核彈出現之前是一種低成本的相互毀滅武器。盟軍腦殼抽了去丟毒氣,那德華人是不是也要反丟啊。盟軍在1944年6月諾曼底登陸那會都已經絕對優勢了,幹嘛玩丟毒氣這種沙雕操作?要丟也是德棍丟啊。
再說了,諾曼底登陸在法國,毒氣這種玩意隨風飄飄的,到時候法華人不幹了。
舉個例子吧,1944年同盟國和軸心國就像是兩個廚子徒手幹架,其中一個已經把另一個踩地上錘了,結果非得還拿出刀來想砍人。這事情就一下子大條了,躺地上那個廚子也有刀啊,一旦動刀子了,那接下來情況就又難說了。
-
7 # 紅衛
諾曼底登陸,盟軍準備了很長時間,目的是為開闢歐洲第二戰場,如果僅為消滅諾曼底海岸上的幾個德軍,不使用毒氣彈,使用常規武器炸彈也行,也不用集結那麼多的軍隊準備登陸了。直接用炸彈和各種武器就行了。
實際上諾曼底登陸就是麥克阿瑟將軍在二戰時一場奇襲和偷襲。麥克阿瑟將軍一生有二次著名登陸作戰:一次諾曼底,一次仁川。都取得了輝煌的戰績。
這種海上登陸偷襲攻擊有很大的冒險性,成功了將為戰勝敵人打下良好的基礎,失敗了則損失慘重並會打亂所有戰略戰術佈署,所以必須提前準備且有大的火力支撐方敢進行。但在前期還要有別的部隊在戰略戰術上予以積極配合吸引敵方的火力進行欺騙,以保證我方登陸地點地區的暫時安全,形成戰略戰術上突然性,打敵方一個措手不及。所以,在諾曼底盟軍登陸前,為麻痺德軍,盟軍根本不能打草驚蛇,包括使用轟炸機和毒氣彈等大規模殺傷武器,那樣就會引起德軍總指揮部的高度重視和注意,會使德軍加強對那裡的重新加強佈署和防守,那樣諾曼底登陸能否成功就會大打折扣。在二戰前,盟國大部分國家也參與了海牙國家召開的《關於全面禁止國家軍隊使用毒氣彈等大規模殺傷武器協議》的會議,會議結果雖沒有達成簽署協議,但盟國大部分國家在以後的作戰中,都嚴格遵守了這項協議。還有盟軍當時認為自己是這場戰爭代表正義和人道的一方,所以在作戰時根本沒想使用毒氣彈這種非人道的大規模殺傷武器。
還有當時盟軍司令部認為自己此戰志在必得,穩操勝券,何必使用毒氣彈這樣的大規模殺傷武器讓世人詬病呢?那樣勝之不武。所以盟軍在諾曼底登陸時雖掌握強大制空權,但也沒有想向德軍使用毒氣彈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原因。
-
8 # 王司徒軍武百科
強大的制空權並不代表能為所欲為,二戰時雖然還不存在後世的《禁止化學武器公約》,但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人們,卻始終忘不掉被毒氣支配的恐懼。在這種情形下,有誰還會故意打破這層心障,將戰爭導向到更殘酷的層面上呢?
拋開人們的顧忌,化學武器從來就不是順風順水時使用的東西,特別是大規模使用毒氣,受氣象因素特別嚴重,一不小心就會害人不成先坑己,得不償失。諾曼底D-DAY當天氣象條件極差,並不適合毒氣彈使用。
而且美軍在D-DAY時已經佔據了壓倒性的優勢,根本無需毒氣戰來幫助。
德軍的注意力被忽悠到了加萊,防守諾曼底的只是一些普通部隊甚至胡亂湊合的“海防師”。盟軍前方為17萬人的衝擊陣線,後方是壓陣的280萬大軍,敵後還空投了幾個精銳空降師;
美軍海軍則投入了13艘戰列、47艘巡洋、143艘驅逐等1200艘戰艦火力支援,還有5000艘運兵船,4000艘登陸艦;空軍投入了4900架戰機、5800架轟炸機,3000架運輸和滑翔機。在這種絕對優勢條件下,毒氣戰沒有絲毫意義。
其實美軍派出了“化學迫擊炮部隊”配合先頭部隊搶灘,不過他們投擲的不是毒氣彈,而是六氯乙烷發煙彈和白磷彈。這兩種彈藥在當時主要以地點標示、製造遮蔽煙幕為主,但都具備一定程度的毒性,勉強也算是用了“化武”了。不過化學迫擊炮部隊的戰果在諾曼底並不突出,傷亡累累,有效的發射卻很少。
當時盟軍分為5路大軍衝灘,要求攻佔灘頭岸點,然後將控制的灘頭擴大連為一體,形成大型登陸區域,為身後的百萬大軍上岸做準備。而這5處陣地中,真正最難以攻克的是處於中間連線地帶的奧馬哈海灘,這裡峭壁險峻,灘頭狹窄,風高浪惡,並不適合盟軍支援部隊發揮火力。
盟軍在搶灘過程中,使用了3000架次的戰機進行支援,但D-DAY當天氣象情況奇差,能見度、風力都非常不友好,對投彈、飛行都有影響。而受到德軍近岸炮臺的影響,海軍艦隻也不敢過分靠前支援,這才導致了奧馬哈、朱諾、猶他等地受到德軍火力反壓。
顯然,這屬於投送能力出現偏差,部隊配合脫節。這樣的情況在奧馬哈海灘屢屢出現,有的部隊連登陸場都弄錯了。就算真有毒氣彈,也不敢在這種條件下投擲,搞個不好,殺死的自己人比敵人還多。
實際上其餘4個灘頭都很快結束了戰鬥,唯獨奧馬哈海灘因為峭壁天險而耽擱了一陣子,總體來說,盟軍的搶灘登陸完成的相當迅速,儘管後世將之描繪的血流漂杵,它也遠不及斯大林格勒、庫爾斯克等戰役血腥,根本沒到急眼打化學戰那份兒上。
毒氣彈並非什麼萬能的靈藥,風高浪急的諾曼底連煙霧彈都使不太動,何況是毒氣彈呢?普通的低毒化武殺不死掩體中佩戴防毒面具的德軍,高毒容易形成持續沾染,等於給己方登陸場挖坑。何況諾曼底5個海灘只有2個打得稍微艱難了點,如果這樣都要用毒氣彈,那以後怎麼辦?
相反,人們還得防著納粹對盟軍打化學戰,第三帝國雖然從未在戰場上使用過毒氣,但關於這方面的研究卻實為當世之翹楚,什麼沙林、塔崩、梭曼、路易氏、芥子氣一個都不少,逼急了誰知道德三能做出啥事兒來?
畢竟毒氣戰在二戰並沒有真的離人遠去,遠有義大利對衣索比亞使用毒氣,近有日本人在中國到處濫用的“決勝瓦斯”;納粹對毒氣並不陌生,他們拿來滅殺猶太人的“浴室”就是用的沙林毒劑,一直到戰爭結束,德華人都在生產這些化武。
而美軍也並非善男信女,1943年時,他們為了“準備與軸心國打化學戰”,透過一艘名為“約翰·哈維”的自由輪,偷偷攜帶了2000多枚芥子氣炸彈前往地中海。結果協約國發動了對巴里港的大規模空襲,不湊巧炸掉了這艘船,直接引發了巨量的毒氣洩露和大規模人員中毒;美軍傷亡600多人,義大利平民當時統計有上千人中毒,具體傷亡到今天都不願說。
正因為毒氣彈實在是又麻煩又恐怖,所以人們最終還是選擇了敬而遠之的態度,你不用我也不首先用,互相維持著這層薄紙不被點破。唯獨華人最,國家落後工業低端,根本無法生產任何毒劑,更無法與日軍打毒氣戰,甚至連合格的防毒面具都不能製造,難怪小日本毒氣用的是肆無忌憚。
-
9 # 歷山耕夫569
反問一句:有哪個國家的軍隊對外公開過自己的軍隊使用什麼武器了?
這是個白痴問題?
提問者,不具備一點政治和軍事頭腦。
-
10 # 一葉楓流
盟軍是戰士,是勇士,不是屠夫!
毒氣違反日內瓦公約,受正義譴責。
如果用了毒氣,那和日寇、畜生有什麼區別?
1925年6月17日國際聯盟在瑞士日內瓦開會,美英法德日等37個國家簽署《禁止在戰爭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氣體和細菌作戰方法的議定書》,1928年2月8日生效,無限期有效。
回覆列表
絕對的實力足以摧毀任何防線,為什麼要用毒氣這種反人類的武器?還有重要的一點,那裡是法國!要考慮法華人民的感受和戰後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