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蘇州說笑老客
-
2 # 陳1328430615017
歷史上才貌雙全的代表是蔡文姬,德行兼備的代表是班昭。
蔡文姬是三國時期的美女,她精通文學、音樂、書法。蔡文姬被匈奴左賢王捉走,還為他生了兩個兒子。在草原上居住了12年之久的蔡文姬被曹操以重金贖回,許給了朝中大將。後來這位大將犯了錯誤,曹操要砍他的頭。蔡文姬冒著嚴寒,沒穿鞋,披頭散髮向曹操磕頭認罪,說話條理清楚,酸楚悲痛,滿場的人都為她動容,曹操被她感動,就把她的丈夫放了回去。這個故事流傳至今,還被人編成戲曲,供人傳唱聆聽。《胡笳十八拍》是她的代表作。
班昭(約45年一117年)又名姬,字惠班,博學高才,其兄班固著《漢書》,未竟而卒,她續寫《漢書》。班昭作品存世七篇,《東征賦》和《女誡》等對後世有很大影響。
虞姬、李清照、貂禪、魚幼薇魚玄機、蕭觀音、武則天、李師師、陳圓圓、柳如是、蘇小小、鍾無豔、梁紅玉、賽金花、李香君、潘玉良、張愛玲、蘇青、陸小曼、小鳳仙......她們都是歷史上才貌雙全、德行兼備的人。
-
3 # 風情侃歷史
古今往來,豪傑無數,巾幗也並不在少數,而今天風情要提的這位女性,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穿上龍袍的人,並且在有生之年步入只有天子可以進入的太廟供奉祖先!她就是宋真宗趙恆的彰顯皇后劉氏,名諱不可考,史書記載其名為劉娥!(為簡略,後文統稱此後為劉娥)
章獻皇后劉娥的一生可為傳奇的一生,其傳奇程度風情認為並不亞於她的夫君宋真宗趙恆,大致可分為四個十五年!
第一個十五年劉娥只是一個賣場女十三四歲的她就 嫁給了一個名叫龔美的銀匠,並學會了一種謀生的技巧——鼗鼓。 所謂的鼗鼓,是一種長柄,鼓身兩旁綴靈活小耳,執柄搖動時兩耳雙面擊打出聲音的小鼓。用今天的話來講,這就是一個撥浪鼓。 如今這個撥浪鼓,就是一個逗小孩的玩具,但在宋朝,這是一種民間的表演節目。這個樂器怎麼表演,史料匱乏,不得而知,但所有鼗鼓的女藝人,當時都有一個通稱,叫劉娥。(這基本上也就是章獻皇后名諱的由來)本質上來講,和今天的翠花並無兩樣!
龔美后帶劉娥進入京城謀生,這個撥浪鼓在四川是一個平常之物,到了京城就變成了搶手貨,在加上劉娥的美貌和才能,一下就成為京城熾手可熱的人物,名聲一直大到了當時的趙元侃(後改名趙恆即宋真宗)王府裡,王爺花錢將劉娥買入府中,龔美說自己是劉娥的表兄(究竟是表哥還是老婆恐怕也就只有趙恆知道了),在劉娥進入襄王府中,兩人很快就墜入愛河!即第一個十五年。
第二個十五年不管當年是什麼情況,反正當時趙元侃的心中只有劉娥一人,其他佳麗都靠邊站,自然,女人就會吃醋,而第一個吃醋的就是趙元侃的奈良,奶孃直接把此時上報了當時的官家(宋朝皇帝自稱官家),最初趙光義只是呵呵一笑,說:吾兒年輕,難免如此。待成婚之後,自然收斂!
這個時候,什麼事都管的寇準出現了,寇準直諫:啟斌陛下,皇子不同庶人,沉湎女色,最終下場如何,陛下應該比我清楚!(寇準和劉娥的樑子也就是在此時結下,為日後寇準的慘淡結局也埋下了隱患)
太宗立即下令,趙元侃王位和劉娥只能選擇一個!
據宋史記載,趙元侃二話不說就把劉娥送了出去,迎娶北宋名將潘美的八女兒潘氏,但實則趙元侃並未將劉娥趕出宮外,他只是將劉娥宋到下屬張耆之家,好玩一手金屋藏嬌,藏了多久呢?整整十五年!
在這十五年裡,除了偶爾趙元侃到來,兩人纏綿之外,其餘時間,劉娥只能呆在這一個小小的庭院之內,劉娥並沒有荒廢她的這段時間,她發奮讀書,從一個目不識丁、天真無邪的鄉下丫頭蛻變成了一個飽讀詩書、精通謀慮的女強人。(這也為日後劉娥垂簾聽政打下基礎)
第三個十五年北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趙光義在東京宮中之萬歲殿駕崩,趙恆在呂端的幫助下順利登基,大赦天下,而趙恆登基之後,自然就把他的小情人接回了皇宮,期中也遭遇不少挫折,但最終趙恆成功了!
因為宋朝尊卑制度嚴格,太祖更是明文規定,皇帝之後必須從已經沒落的功勳貴族之中選出,而劉娥呢?上文已經提到,劉娥就是一個農家之女,和皇族比肩?因而在劉娥進宮前幾年,劉娥並無名分,別說皇后,就連妃子的身份也沒有!
每當真宗臨幸劉娥時,劉娥都會勸阻趙恆讓他不要光臨幸自己,要雨露均霑,要照顧皇后郭氏的顏面,事事順從,不求名分,只求留在皇帝身邊!
然而劉娥真的這樣傻嗎?我看其實不然,劉娥越遷就他人,趙恆對他的愧疚也就越來越深,得到封號又有何好處?可以領工資?夫君就是皇帝,天下都是皇帝的財產,在乎這些錢嗎?為了名分?成為全宮的眼中釘,怕不是死得更快!我相信劉娥的所作所為完全是經過她自己深思熟慮的行為!
這也應了三國時期曹操的名言:
不得務虛名而處實禍。試問就是在當今社會,不說記住,又可曾聽聞過這句至理名言?我相信劉娥不僅記住了,她還理解了!
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真宗冊封劉娥為二品修儀,而當時的郭氏已經病逝,朝中無後,劉娥已經成為了後宮等級最高的妃子,成為無冕之王!但也是無風冕的國母!
劉娥距離皇后僅差一步,差什麼?就是一個孩子,劉娥跟了真宗30餘年,真宗的子嗣並不在少數,而劉娥和趙恆卻未曾懷有一兒一女,原因很明顯,真宗沒有問題,劉娥有問題!
大名鼎鼎的狸貓換太子即出自此處!
劉娥和李氏越好,李氏懷子作為劉娥的子嗣,最終成為助力劉娥登上了皇后的寶座!(真正的狸貓換太子並非民間所述,李氏和劉娥並非仇敵,換太子趙恆和李氏也都是知情人物,事實上李氏幫助劉娥生孩子,劉娥幫助李氏趙失散多年的親弟弟,屬於互利之為,而日後趙禎登基之後,劉娥也未曾難為過李妃)
宋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1012年)十二月,丁謂上奏:
如今皇后之位懸而未決,請皇帝冊封中宮,以安天下。臣等建議,德妃劉氏出自名門,才德出眾,孕育皇嗣,功在社稷,請冊封其為國母。說完之後,群臣下跪共同上奏:
躬請冊封德妃為皇后。真宗准奏,同年十二月丁亥日,在這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裡,宰相王旦當眾宣讀封后詔書,一身盛裝的劉娥緩緩走上冊封臺,跪拜在宋真宗面前,虔誠地雙手高舉頭頂,接過了封后詔書。隨後,在皇帝的攙扶下,劉娥站起身來,轉身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 在群臣山呼海嘯的“皇后千歲,千歲,千千歲”聲中,經歷了30多年的辛酸與挫折,這個卑賤的四川賣藝女,終於成為大宋的國母,開啟了一段屬於自己的歷史。
第四個十五年宋大中祥符九年(公元1016年),京城爆發蝗災,為平息災害,真宗赤腳前往太廟祭祀,因天氣嚴寒,皇帝感染風寒,真宗直接病倒,纏綿病榻!
於是宋真宗下詔,自己生病期間,由皇后代為攝政,於宰執共商國家大事!不要以為一介女流就沒有從政之能,實則在真宗未生病之前,很多事物就是由皇后和皇帝共同商議的,史料為證:
帝退朝,閱天下封奏多至半夜,後皆預聞之。周謹恭密,益為帝所倚信焉。這個決定也恐怕是趙恆一生下的最後悔的一個詔令,劉娥第一次品嚐皇權,劉娥毫無意外的就變成了皇權的“癮君子”,唯有死亡可以解脫。
僅僅執政兩年,劉娥的勢力就已經滲透到了皇宮的各個角落,最終甚至滲透到了皇城司(就是管理皇城治安的部門,相當於今天北京的公安局)和四房館公事(相當於小區的門衛傳達室,皇帝要見誰,都必須在此登記)或許從此刻開始,宋王朝已經換了一個主人!
在日後,真宗召回寇準就是為此原因,趙恆非常害怕在自己的朝代重現武后改朝換代之時,如此事發生,自己有何顏死後面對列祖列宗!
不幸的是,成功近在咫尺之時,寇準酒後出狂言,事情敗露,寇準被貶向地方!從此刻開始,帝國的主人已經變為了劉娥彰獻皇后!
宋乾興元年(公元1022年)趙恆駕崩於延慶殿,太子趙楨繼位,即趙仁宗,自此劉皇后從皇后晉升為劉太后,開啟了她垂簾聽政的年代!
日後的劉太后,穿天子袞冕祭祀太廟,其生辰長寧節的儀禮升級到與皇帝生辰乾元節相同的程度、並且登上了宋朝皇宮的主殿——天安殿,這個寶殿是天子的特權,其等級之高,地位至尊僅次於太廟,只有天子有資格上位,而劉太后卻登上寶殿為自己祝壽,接受了文武百官的跪拜!
日後聞名於世的范仲淹在此期間也痛罵劉太后:
臣聞王者尊稱,儀法配天,故所以齒輅馬、踐廐芻尚皆有諫,況屈萬乘之重,冕旒行北面之禮乎?此乃開後世弱人主以強母后之漸也。陛下果欲為大宮履長之賀,於闈掖以家人承顏之禮行之可也。抑又慈慶之容,御軒陛,使百官瞻奉,於禮不順。”劉太后並沒有過多計較,只是一句任命,讓范仲淹滾出朝廷到地方歷練,為日後范仲淹返回京城打下基礎!
宋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三月,這位傳奇的劉太后薨於寶慈殿,結束了傳奇太后的輝煌壯麗的一生,仁宗更是親自為其執紼之禮!(拉牽引棺材的繩索)
評價縱觀劉娥的一生,可謂波瀾壯闊,經歷的世間滄桑,她是歷史的一位偉人,她是宋朝第一位垂簾聽政的太后,她是中國歷史第一位擁有四字諡號的太后,從她之後,中國垂簾聽政過的皇后均為四字,以彰顯權威!
日後的清朝慈禧太后更是劉娥的忠實死粉,下令,自己所有的垂簾聽政制度,必須完全照搬宋朝劉娥的制度!
史學家更是稱劉娥為:
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呂武是誰?呂雉和武則天,呂雉中國第一位列入本紀的女性,武則天中國第一位女皇,後代史學家將她和劉娥相提並論,甚至猶有過之!劉娥獲此尊稱完全名至實歸!
-
4 # 剛日讀史
在中國古代,有很多知書達理,才貌雙全的佳人。
她們的美名,同她們身上的傳奇故事一起,流傳至今,吸引著無數人的遐想。
那麼,就讓我們順著歷史的足跡,去追尋這些佳人的倩影,看看有哪些女子可以稱得上是才貌無雙的絕代佳人吧。
1.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卓文君
“只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願得一人心》這首歌,大家應該都聽過。
那麼,這句打動人的歌詞,究竟出於哪位作詞家之手呢?不是別人,正是我們今天要說的卓文君。
(卓文君)
卓文君出身於漢代的豪門鉅富卓家,自幼生得姿色嬌美,楚楚動人,令人一見傾心。
而卓文君不僅僅只有美貌,還有過人的才華。
作為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她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寫詩也是信手拈來,不在話下。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一見鍾情,便不顧家人的勸阻,在一個夜晚與他私奔。
在當時,這可謂驚世駭俗之舉,卓文君的膽識,令人欽佩不已。
“文君夜奔”的故事,也鼓勵了無數女子勇敢追愛,衝破世俗的阻撓。
(文君與司馬相如)
在其丈夫司馬相如移情別戀,想要納妾之時,卓文君作《白頭吟》一詩來挽回他。
其中就有“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一句,情真意切,一位敢於追求愛情、維護愛情的才女形象躍然紙上。
二、“秦淮八豔”之一——柳如是
(柳如是)
柳如是繫個不幸的女子。她出生後不久就被輾轉販賣至青樓。
好在,後來一位大學士周某買她為侍妾,並教她讀詩學文。
聰明伶俐的柳如是,得到了周某的寵愛,卻引起了其他侍妾的嫉妒。
周某死後,她們聯合起來把柳如是掃地出門,柳如是又再次淪落風塵。
作為“秦淮八豔”之一,柳如是的美貌,自然是非同一般的。
而且她也極富才情,出淤泥而不染,於苦難中始終保持著一份高潔的情操。
明崇禎十一年,二十歲的柳如是遇到了年過半百的錢謙益。
老錢帶著柳如是徜徉於湖光山水,詩酒作伴,愜意無比。
柳如是深深地被文采卓著,而又深情不移的錢謙益吸引,便嫁給了他。
錢謙益娶柳後,兩人詩文唱和,十分恩愛。錢謙益還特意為她蓋了“絳雲樓”和“紅豆館”,供其居住。
(錢謙益與柳如是)
錢謙益嫌水涼去世後,其鄉里居民覬覦其房產,想要強行搶奪。
柳如是為了保護錢家產業,用縷帛結項自盡。她的舉動,嚇退了惡棍,卻也結束了自己的性命。
一代才女,命運卻如此坎坷,實在令人可惜。
三、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魚玄機
(魚玄機)
魚玄機本名魚幼微,是晚唐詩人。
她自幼便很聰慧,才思敏捷,而且酷愛讀書,詩文寫得很好,還與李冶、薛濤、劉採春並稱唐代四大女詩人,現存詩五十餘首。
(魚玄機詩作)
說到魚玄機,不得不提的一個人便是溫庭筠。
對於魚玄機來說,溫庭筠可謂亦師亦友。他比魚玄機大三十二歲,在她小時候便指點她寫詩,照顧她起居。
不知不覺中,魚玄機便已經芳心暗許了。
(溫庭筠)
可惜的是,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兩人之間巨大的年齡差讓他們終究沒有走到一起。
魚玄機最後因溫庭筠的撮合嫁給了他的好友李億為妾。
可是李億的妻子善妒,容不下她,兩人結婚不過百日,她就被正妻鞭打之後趕出家門。
走投無路的魚玄機,選擇了出家為尼,皈依佛門。
才二十歲出頭的魚玄機,就已經飽經了人世的風霜。在這番心境之下,她寫出了名篇《贈鄰女》。
其中,“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一句,真可謂是字字誅心。
後來,二十六歲的魚玄機因為錯手殺死婢女,被京兆尹溫璋處死,結束了坎坷的一生。 自古紅顏多薄命。
(錯手殺婢女)
在中國古代,女子地位本就低下,有才有貌的女子,也逃脫不了顛沛流離的命運。相反,還可能因出眾的才能而更招人惦記。真是令人唏噓不已。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微隌
-
5 # 來聊歷史吧
古代才貌雙全、才德兼備的女子多的是,很難說誰是最有才有貌有德的,如果真要說一個,在我看來是東漢和帝的皇后鄧綏。
鄧綏出身名門,系東漢開國重臣、雲臺二十八將之首的太傅高密侯鄧禹之後。良好的家世,讓鄧綏從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六歲時便熟讀史書,年僅十二歲時便通《詩經》、《論語》。
鄧綏不僅聰慧,而且長的落落大方,是個美人胚子。在十二歲這年,鄧綏被列入了進宮的名冊中。但就在這時,鄧綏的父親鄧訓去世。悲傷的鄧綏決定為父守孝,推遲進宮。三年之後,十五歲的鄧綏才進入東漢皇宮。一年後,她被和帝封為貴人。
鄧綏被封為貴人的同時,陰氏也被冊封為皇后。這位陰皇后和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第二位皇后陰麗華哥哥的後人。出生在這樣顯赫家族的陰氏和鄧綏一樣,從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聰慧美麗,並且寫的一手好字。但又和鄧綏不同,陰氏驕橫自滿。剛進宮時陰氏很受和帝寵愛,但時間一長,陰氏驕橫的本性漸漸露出來,和帝也就對她日漸淡薄。
鄧綏入宮之後,不僅安份守已,一切都遵從禮法,而且還善解人意。同樣都是年輕貌美,但是一個驕橫無禮,一個卻知書達禮,和帝漸漸偏向了鄧綏。和現在古裝宮鬥電視劇裡的情節一樣,陰後在漸漸失寵之後對鄧綏懷恨在心,處心積慮的要加害鄧綏。而鄧綏則是處處忍讓,一副卑謙的樣子。由於鄧綏的大度和不忌不爭,皇帝越發敬重鄧綏,對皇后則是越來越不滿意。這真成了一個迴圈了,皇帝越發敬重和寵愛鄧綏,皇后就越吃醋,越要除掉鄧綏以後快。
鄧綏知道皇后對自己越來越不滿,於是越發小心謹慎。皇帝來看她,她開始裝病不見。皇帝想要在她那裡留宿,她讓皇帝去皇后那裡。是不是像極了古裝劇裡的白蓮花女主?和帝是什麼人?他怎麼會不知道鄧綏是因為怕皇后怪罪才這樣。
漢和帝永元十四年,陰皇后竟然在宮裡行巫蠱之術詛咒詛鄧氏速死。東窗事發,和帝大怒。在歷朝,巫蠱之術都是嚴禁的,一旦發現,都會嚴懲。和帝以大逆不道之罪逮捕陰皇后以及她身邊所有參與巫蠱的宮人,並以陰後失德為由決定廢后。這時候鄧綏竟然出面向皇帝替陰後求情。和帝雖然還是廢掉了陰氏的皇后之位,但是對鄧綏卻越發尊重。陰後被廢后,中宮空缺。漢和帝對大臣們說“皇后之尊,與我皇帝位同一體,同等貴重,承祀宗廟社稷,為天下母,不容易啊!德冠後宮的皇后人選,非鄧貴人莫屬。”於是下旨冊封鄧綏為後,正位中宮。而鄧綏再三推讓,推脫不掉,於是自己親筆寫了謝恩的奏書。鄧綏就這樣,憑藉著自己的德行最終母儀天下。成為皇后之後,鄧綏依然謹言慎行,不改儉樸本色,四方諸侯國進貢的珠寶一律不要,只要供寫字的筆墨而已。而和帝每次想封賞鄧綏家人,鄧後都謙讓不受。這不是電視劇呀,這是正史上記載的呀!真是一代賢后!
三年後,元興元年,年僅27歲的漢和帝病逝。和帝諸子皆早夭,在世的皇子只剩兩個。長子平原王劉勝有疾在身,而幼子劉隆僅出生100多天,還是個嬰孩。國不能一日無君,鄧綏決定迎立嬰孩劉隆繼位。才出生100多天的嬰孩能做什麼?皇帝太小,不能理政,於是25歲的鄧綏以皇太后的身份臨朝聽政。
向來以德行聞名的鄧綏成為皇太后執掌朝政後也堅持以德治國,赦免了東漢開國以來所有犯妖言巫惡者。同時提倡節儉,禁奢華用品,各郡進貢的物品也都減半。為了避免她的族人因為她的原因而驕橫,她詔令親屬犯罪,沒有任何原因可進行赦免。她憐憫年老宮人,令人將宮中上年紀的宮人全部登記在冊,親自詢問他們的去留,如果有想出宮者她不阻攔,一日之內遣散了五六百人。更難能可貴的是,她不計前嫌,陰皇后因詛咒她而被廢,她執政之後不但不報復,反而赦免了陰後被流放的家人,並讓他們回原籍。當時陰後已經因病去世,不知道在九泉之下的陰後知道鄧綏如此以德報怨,會不會羞愧的再死一次。
嬰孩劉隆是中國歷史上繼位年紀最小的皇帝,同樣也是去世時年紀最小的皇帝,當了200多天皇帝,才一週歲就去世了。鄧綏於是迎立13歲的劉祜即位,史為漢安帝。鄧綏繼續以皇太后的身份臨朝。漢安帝即位後的第二年,即永初二年,皇太后鄧綏親自去洛陽官舍視察是否有冤獄存在。有一個犯人看到皇太后來了,幾次抬頭看太后,卻不敢言語。生性仔細的鄧太后便主動問他是否有冤屈。果然,那個犯人是被冤枉的,在被洛陽令嚴刑拷打之後承認殺人。鄧綏知道後立刻下令逮捕洛陽令,同時釋放了那名被冤枉的犯人。說到這裡,是不是覺得鄧綏這位在東漢權傾天下的女人是不是像現在電視劇裡帶主角光環的女主?兼美麗、善良、隱忍、睿智、大度和好運於一身。
鄧後唯一讓人詬病的是在漢安帝成年之後仍不放權。建光元年,鄧綏病逝,享年四十一歲,執政十六年,諡號“和熹”,與漢和帝合葬慎陵。憑心而論,雖然鄧綏在人生的最後幾年戀權不放,但綜合來看,鄧綏還算是一代賢后。畢竟在和帝去世,東漢朝廷面臨動盪的時候,是她挺身而出,解除了危機,還開創了一個“興滅國,繼絕世”的時代。並且施恩天下,為民除患。
不同於武則天和北魏馮太后這些在血雨腥風中上位的女主,東漢和熹鄧皇后完全靠自身的品格立足,她是被歷史推上了前臺。也不同與兩漢的其他皇后,她臨朝稱制十六年,沒有給自家親屬任何權勢,兩漢氾濫的外戚亂政在她執政時並沒有出現。東漢和帝鄧皇后,一個非常有人格魅力的女子。
-
6 # 妖精
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古代才女徐淑,她是隴西(今甘肅東南)人,詩人秦嘉之妻,善詩文,據《隋書·經籍志》稱,徐淑著有文集一卷,但已散佚。
體弱多病的徐淑嫁給秦嘉之後,兩人恩愛非常。秦嘉當時擔任郡吏一職,後又趕赴洛陽,被任為黃門郎。徐淑因為患病,在母家休養,因此並沒有與秦嘉同到洛陽,甚至連親自話別這個小小的心願都沒能達成。此後,夫婦兩人相隔兩地,只能靠著互相贈詩來慰藉相思之情。
後來,秦嘉因病死於津鄉亭,那時徐淑年紀尚輕,徐淑的兄長便逼迫她改嫁。或許是徐淑始終放不下與秦嘉的感情,徐淑自毀容貌,誓不改嫁,由於過度悲傷,不久後,徐淑也追隨亡夫而去。
從留存下的《答夫秦嘉詩》這首詩中,我們可以感受一下這對恩愛卻相離的夫妻之間的那些無奈與心酸,同時,透過這首詩,我們也可以認識一下這位德才兼備的優秀女性!
《答夫秦嘉詩》
妾身兮不令,嬰疾兮來歸。
沉滯兮家門,歷時兮不差。
曠廢兮侍覲,情敬兮有違。
君今兮奉命,遠適兮京師。
悠悠兮離別,無因兮敘懷。
瞻望兮踴躍,佇立兮徘徊。
思君兮感結,夢想兮容輝。
君發兮引邁,去我兮日乖。
恨無兮羽翼,高飛兮相追。
長吟兮永嘆,淚下兮沾衣。
詩歌中,徐淑以一位多病且情的婦人形象出現。她對丈夫的愛,是深沉而含蓄的。但也正是這種含蓄,讓心中的情感更增添了一種刻骨銘心的吸引力。詩歌中表現的情感雖以離情為主,卻也呈現出諸多變化。徐淑由最初的以事敘情,轉為直抒胸臆,詩歌的後半部分儘管情感噴薄,卻依然是含蓄的、剋制的。而詩人越是隱忍著、剋制著自己內心的種種情感,所呈現出的藝術表現力便越是令人心痛惋惜。
在詩中,詩人心中有無奈、失望、痛苦、焦慮、急切向往以及平靜之後重返現實的感傷。這種種情感和情緒,猶如一張張巨網,網住了讀者的心,讓讀者的心境也隨著詩人的情感變化而起伏著。這種起伏,倒並不是掀起心海的滔天巨浪,而是喚起我們對日常生活的懷想。
清代詩人沈德潛評論徐淑的詩為“詞氣和易,感人自深”。徐淑的詩作,好比靜靜流淌的河水,雖然不見大波瀾的起伏,卻因為飽含著深情與誠摯,因而具有打動人心的藝術感染力。好詩貴真誠,這話是不錯的。真正動人的詩作,不需要太多華麗的辭藻。也只有一個內心淳樸、對愛情忠貞的女性,才能譜寫出如此動人的詩篇!
回覆列表
蘇州評彈珍珠塔中的陳翠娥小姐是才女,杭州王老虎的妹子亦是才女,而且都是美女。唐朝的武則天有才有貌,中國的唯一女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