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掌心裡的流年

    作為商人,騰訊確實出類拔萃。但作為國內一個大型網際網路企業,缺乏社會責任感,一昧的追求怎麼賺錢,有什麼意思?把全世界的錢都給你又能怎麼樣?幾十年後塵歸塵 土歸土,為何不做一些名流千古的事呢?騰訊管理層的精神領域層次不高。沒什麼好感

  • 2 # 健談TT

    老實來說,對騰訊的好感實在有限,馬化騰的格局照比馬雲差的有點多。

    國內的BAT三巨頭,百度已經有掉隊的趨勢很明顯了,剩下的騰訊和阿里,堪稱二馬爭鋒,搶的是國內的網際網路市場流量。

    阿里則電商起家,在淘寶天貓電商平臺帶動下發展網際網路金融,支付寶和餘額寶說是改變了中國的金融市場也不為過。

    相比馬化騰,馬雲的格局真的高了不止一點,看近年來馬雲佈局海外,用網際網路改變各國物流和銷售模式就能看出其野心之大,決心之強。

    相比之下,馬化騰的盈利模式還停留在遊戲賣面板、各種付費道具和會員制上,盈利點還在普通人的錢包,而且這錢這會讓沉迷遊戲的窮人更窮,沒有任何對社會有利的貢獻。

    騰訊盈利再強,我覺得他也是個沒自己長遠規劃和社會貢獻的企業,根本沒發揮出自己作為巨頭應有的社會影響力。

    不得不說,這樣的企業真的很難讓人有好感。

  • 3 # 深海的流星雨

    說實話,我是挺反感騰訊的。但是在真實生活中又離不開騰訊,這種情況其實挺胃疼的。而且騰訊是伴隨著我們90後、00後這兩代人一起成長的,我們這兩代對騰訊的依賴性也比我們老一輩的人強得多。久而久之,騰訊有了大量的使用者群體後就開始向多領域發展,開始設定會員模式,這種對使用者分階級的態度真的很今人難受。

  • 4 # 向年薪10萬奮鬥

    個人而言,沒有偏見,但是也沒啥好感,我用騰訊的免費收費產品,他給我帶來便利及服務,但我本身已經是騰訊的使用者,給騰訊帶來了價值,有句老話說的好“買的永遠沒有賣的精”,你讓他QQ微信收費試試,分分鐘一大堆企業搶他使用者。所以,你情我願的事情,誰也不欠誰,而正是這樣的策略和千千萬萬這樣的使用者支撐起騰訊發展到今天。縱觀騰訊的一系列產品以及各種抽獎虛擬充值等,你都能深切的感受到一股對金錢利益的追求(其他企業也是幾乎如此,半斤八兩,這裡就不說了),然而除了對利益的追求,你還能看到感覺到啥,沒了,其他方面泛善可陳,除了對成功人士和成功企業的那點羨慕佩服,沒啥讓我對這個企業有好感的了。

    舉一例:

    這是馬化騰在“未來論壇X深圳峰會”上發表的主題演講部分內容:“很多人給我們提建議,我最近也在思考,很多人說你們能不能從晶片到作業系統,或者從人工智慧到量子計算多做點事情?過去我們覺得這個產業鏈離我們很遠,做軟體、做服務離晶片好像遠了一點。但實際上我們做了很多資料中心,包括雲,我們對很多伺服器端,甚至包括晶片的需求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的,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倒逼晶片設計行業針對我們的服務和需求做設計,特別是我們的應用服務是海量的,使用者規模特別大,這是我們第一時間能夠想到的。如果我們還能介入支援一些晶片的研發,可能更好。但是這一點坦率來說我們未必擅長,可能還要藉助產業鏈的其他力量,去做這個事情。....也有人建議,我們受制於晶片和作業系統。為什麼被作業系統受制?在於它很多應用與系統是不相容的,比如說在手機端,微軟在手機端的作業系統份額幾乎降到1%以下,因為很多應用不支援它,它的份額不大。像微信以前還有手機端Windows版本,現在份額太小了不開發了,越不開發手機應用執行,Windows版本就更沒有人買了,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所以我們作為一個應用開發商,包括我們在應用裡做的小程式,如果有可能在中國產晶片上能直接支援到更多服務,一次開發,在整個中國產晶片上能夠執行,包括中國產作業系統上也能夠執行,我覺得可以有機會用OTT方式解決很多問題,這也是業界可能對騰訊的期待。”

    從中可以看出,馬總對騰訊的優勢還有定位還是很清晰的,善用自身龐大的使用者基數和產品生態,早期的QQ現在微信等,藉此優勢推廣公司其他產品,基本上無往不利,這沒什麼好評論的,不用才是傻呢,這種思維貫穿在騰訊的發展過程中,也烙印在騰訊的企業文化裡,但是這有什麼讓人佩服的呢,普通人都知道善用自己所長,更何況騰訊這個不管在中國來說還是國際上來說,都已經是個龐然大物的超級企業了。它總是在跟風中順勢而行,這有什麼讓人稱道的?

    所以,這是一家成功的商業公司。

    最後說一點,我喜歡谷歌,無關其他,不談眼光商業洞察力,就喜歡它那個折騰勁,敢打敢拼,敢亂花錢,當然它自己肯定不這麼認為,無人駕駛、人工智慧、TPU、安卓、谷歌氣球、太陽無人機、谷歌生命科學等等,嘿嘿,其中流產的不少,但是這是一家有理想並敢於迎難而上的企業。

  • 5 # 36氪

    《禮記·曲禮上》將男子二十歲稱為“弱冠”。雖已成年,但體猶未壯,且年紀尚小,故稱“弱”。

    “雙11”十週年,電商平臺們“戰火紛飛”,似乎沒馬化騰什麼事。但翻開中國網際網路的老黃曆才發現,11月11日是騰訊二十歲的生日。

    1998年11月11日,那個喜歡天文的內斂理工男不會想到,他一手創辦的騰訊會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網際網路的一個標杆。

    1998年,當時只有27歲、沒有任何創業經驗的馬化騰,和另外4個小夥伴湊了50萬,在深圳華強北的一座老樓裡,創辦了一家叫騰訊的小公司。

    吳曉波在寫《騰訊傳》時,曾詢問過他們“為什麼將創辦日定在11月11日”,結果沒有人能給出明確的回答。

    在11月9日的內部司慶活動上,幾位創始人爆出了當年創立的細節:

    陳一丹:“那個時候如果Pony叫我做的不是網際網路,是去開面包店,可能我也去了,因為大家彼此信任。不過,幸好是網際網路。”

    馬化騰:“要不要創業當時還挺猶豫的,是Tony(張志東)他推了我一把。我要是再不出來,他就要出國繼承他姑媽的遺產去了。”

    張志東:“我當時跟Pony說我來這裡跟你搭檔幾年,兩三年後我還是想出國的,但不是繼承遺產,那是BUG。”

    20年來,騰訊從一隻瘦瘦的企鵝,成長為一隻巨型企鵝,再變成了“鵝廠”,坐擁最多的使用者和最大的流量。

    在騰訊的成長過程中,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危機,但騰訊最終挺了過來。

    2015年以前的騰訊,《騰訊傳》已經寫得明白。如果再出一本公司傳記,騰訊20週年或許又是一個節點。這一年,騰訊經歷了遊戲業務下滑、股價下跌,被指“沒有夢想”、“不懂內容”。

    在“弱冠之年”,騰訊還會找到夢想嗎?

    野蠻生長到流量巨頭

    中國網際網路的歷史講述,離不開對騰訊的書寫。20年間,騰訊有三次大轉折:

    第一次是在做OICQ之時。使用者增長過快,但找不到盈利模式,公司現金流告急,馬化騰試圖以300萬的價格把騰訊賣掉,但沒有人願意接手,直到遇到IDG和盈科。

    第二次是3Q大戰。觸角延伸到各個領域的騰訊被描述為“全民公敵”,業內對騰訊的不滿情緒在3Q大戰之時空前高漲,吳曉波在《騰訊傳》中描述:3Q大戰是里程碑式的事件……馬化騰開始重新思考騰訊的平臺戰略和公共屬性,在外部溝通上也漸漸變得柔軟和開放。

    在此基礎上,騰訊今年上半年的收入達到1472.03億元,同比增長39%;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盈利411.57億元,同比增長26%。

    增長率不錯,但對比騰訊前幾年的表現,問題就出來了:

    2013年至2017年,騰訊的收入分別為604億元、789億元、1029億元、1519億元及2378億元,每一年增長都頗為強勁;而淨利潤增幅更是驚豔,2013年至2017年,權益持有人應占盈利分別為155億元、238億元、288億元、411億元及715億元!

    連續的高速增長之後,騰訊業績的增速開始放緩,下一個機會在哪裡?

    啟動“B計劃”

    憑藉QQ打下社交江山的騰訊,一度被認為是封閉的。在經歷了PC時代的輿論危機後,騰訊逐步走向開放。從2011年確立“開放共享”的基調開始,騰訊已經連續八年舉辦“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今年大會的主題為“開放·共生”。

    2018年9月30日,騰訊宣佈啟動戰略升級,這也是時隔6年後,騰訊迎來的新一輪組織結構最佳化調整。在原有七大事業群(BG)的基礎上,公司組織架構重組為:保留原有的企業發展事業群(CDG)、互動娛樂事業群(IEG)、技術工程事業群(TEG)、微信事業群(WXG);新成立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由此,變為六大事業群。

    很多人認為,這次組織結構調整標誌著“移動網際網路下半場的序幕正在拉開”。馬化騰自己也說,接下來,騰訊將“紮根消費網際網路,擁抱產業網際網路”。

    一位熟悉騰訊的網際網路資深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微訊號:nbdnews)記者,從底層架構看,騰訊雲的市場份額目前不如阿里雲,這和騰訊相關業務起步確實較晚有關,騰訊是在用ToC的基礎上去做ToB,而且做產業網際網路,目前不是你死我活的白熱化狀態,這個市場需要BAT一起去開發、做大。

    產業網際網路這場仗怎麼打?騰訊表示,將為各行各業進入“數字世界”提供最豐富的“數字介面”以及最完備的“數字工具”,同時也將為各行各業提供雲計算、大資料和人工智慧等新型基礎設施,激發參與者進行數字創新,與各領域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建“數字生態共同體”。馬化騰後來的表達則更為直接和謙遜,他將此前騰訊一直強調的為產業“賦能”,改變為成為產業的數字化助手。

    或許知道這場仗難打,11月9日騰訊在內部交流中宣佈“青年英才計劃”,把20%的晉升機會給年輕人。

    現在,這種狀態結束了,在騰訊架構調整中誕生的PCG(平臺與內容事業群)將騰訊的內容業務進行了強勢整合。關於騰訊內容的未來,有太多讓人好奇的地方:當騰訊以社交優勢整合平臺內容,能否誕生新的爆款?而騰訊做內容,誰又會是他的敵人?

    短影片領域的反擊勢在必行。這次“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騰訊釋出了面向未來的短影片形態“yoo影片”,另一款產NOW直播將在直播的基礎上重點推出短影片功能。PCG互動影片產品部總經理吳奇勝表示,直播和短影片作為移動網際網路影片時代的Twins,NOW直播的短影片內容將會在QQ、QQ空間、微視、NOW直播同步分發。

    不確定,是網際網路的迷人特質,裂變中的網際網路依然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顛覆隨時都會發生。迎來20週歲生日的騰訊,是否已經準備好迎接下一個顛覆的到來?

    今年,一句“騰訊沒有夢想”,給騰訊敲響了警鐘。騰訊二十週年主題曲《全新出發》中這樣迴應:“不管前路有多難,也緊握夢想絕對不會放”。

  • 6 # stormzhang

    關注騰訊的人都知道,騰訊幾年過的不太好,遊戲行業和自媒體相關的平臺相關部門出手政治,加之大環境的影響,市值也是不斷下跌,截止到發稿時間,騰訊港股總市值為 29475 億。

    相對於阿里巴巴,很明顯騰訊的日子過的更不好的。那麼很多人問了,如今大家對騰訊還有好感麼?我覺得答案毋庸置疑,很多人不但對騰訊有好感,甚至更多人對騰訊的好感還提升了不少。

    3、當然,你也可能會說到騰訊沒有技術只會抄襲,你甚至會拿馬雲來對比說騰訊沒有社會責任感,那在這裡我可能很負責任的告訴你,那只是大家的錯覺,這麼大一個公司,你敢說他沒有一點責任感?所以,不能只看騰訊遊戲,除了不好的方面,我們更要看到好的方面啊,你覺得呢?

  • 7 # 小強Talk

    觀點:騰訊在我看來是一家值得我們尊敬的企業,即便有些言論說騰訊抄襲、做遊戲掙錢沒底線,但是不可否認騰訊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1、騰訊抄襲

    騰訊於1999年由馬化騰創立,當時做了一款即時通訊產品叫做OICQ,自此中國就有了自己的即時通訊軟體,這款產品是模仿當時以色列的一款IM產品叫做ICQ。不可否認,騰訊確實模仿了別人,但是,如果沒有騰訊,我們現在可能使用的就是外國的即時通訊軟體。那麼,我們的大量資訊就都會掌握在別人的手中,從結果來看,這點抄襲或者說模仿是值得的。

    首先,我們的溝通更便利了。QQ時代,我們的父母沒有跟上網際網路,但是微信的出現,微信極致簡單的操作使得父母一輩也開始享受到了移動網際網路帶來的便利。子女和父母溝通更加方便,同時,父母也能夠透過朋友圈更好更全面地瞭解到自己子女的生活狀態。其次,微信真的把簡訊幹掉了。之前傳送一條簡訊還需要收費,微信的出現使得人們不再需要發簡訊,直接幫助我們節省了一筆費用。並且,微信還融入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大便利的人們的生活,坐公交地鐵不再刷卡、不再使用現金(當然這裡面也有支付寶的功勞)、不再需要下載大量的APP...這都是騰訊的創新帶來的結果。

    2、騰訊做遊戲掙錢沒底線

    確實,騰訊開發的遊戲絕大多數都是基於國外的遊戲開發的;曾經的QQ炫舞、QQ飛車、反恐精英...都有模仿抄襲的成分,並且騰訊在遊戲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成為了全球最大的遊戲代理商。

    但是人們最大的抱怨是騰訊遊戲影響了部分青少年的正常生活,使得他們沉迷遊戲不能自拔,一些青少年偷用父母的銀行卡為遊戲充值的事件不斷髮生,這些都是實在存在的事情。騰訊因此也招致大量的負面言論,我認為騰訊作為一家商業化的公司,做遊戲掙錢本身並沒有錯。但是,確實有點說不過去,因為遊戲的收入一度佔到騰訊的60%以上,騰訊靠遊戲掙錢確實太多了,也難怪父母們對騰訊沒什麼好感,可以理解。

    只是,近年來,騰訊遊戲的收入佔比一直處於下降的趨勢;這也直接證明了騰訊在遊戲方面已經做了剋制,至少騰訊的態度是好的,這一點值得鼓勵。

    所以,我們不能說騰訊沒有底線;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 8 # 牧離子

    騰訊還是那個騰訊,只是使用者現在意識到,在中國的網際網路圈裡,比起要錢還要命的公司,只要錢的已經算是業界良心了。(狗頭保命)

  • 9 # 想跟你說些事兒

    騰訊企業主流的還是遊戲、至於理財之類的產品也是不會是很好、還有短影片騰訊做得還有欠缺的、不過遊戲騰訊在國內做得是非常強的

  • 10 # AI前線

    我個人覺得騰訊算是一個很偉大的企業,在90年那個年代中國網際網路還在處在雛鷹階段的時候,騰訊公司成立了,旗下的qq社交、通訊再往後的入口網站、遊戲、體育等個個行業都是同行業的領先地位。在這一點上馬化騰還是挺厲害的。

    而近年來很多人說騰訊只知道賺錢,抄襲等言論我不是很贊同。

    1 先說說騰訊遊戲,旗下比較火爆的王者榮耀已經成為當下最火爆的手機遊戲,而騰訊收購的英雄聯盟也是一直很火爆。騰訊還有自己的騰訊遊戲平臺。在許多玩家心中,騰訊遊戲一直是坑錢的代名詞,經常會看見各種遊戲入口網站自媒體平臺下,玩家對騰訊的吐槽。難道騰訊真的是如此嗎?大玩家自己回顧了騰訊的發家史後發現,騰訊所依仗的遊戲,幾乎都是相對不坑錢的網遊,許多遊戲不花錢也可以玩的很好。騰訊遊戲旗下,最為大名鼎鼎的便是其拉動騰訊遊戲的三駕馬車,cf、dnf、lol。但是這三款遊戲,即使你一分錢不花,也可以玩的很好,並不存在強制消費的事情。再就是我覺得一款遊戲大家沉迷與否取決於玩家的自制力,就算沒有騰訊大家沉迷與遊戲也還是必然的,例如暴雪公司的魔獸和開發英雄聯盟的拳頭,關鍵還在於玩家的自制力。

    我個人覺得一家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公司也都是扯淡,,騰訊這麼大的一企業能做到現在我個人感覺已經非常棒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防止大蒜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