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神外DuangDuang
-
2 # 生活小衛士
腎是屬於泌尿系統的一部分,起到“廢品收購站”的作用,是負責過濾我們血液中的雜質、維持體液和電解質的平衡,最後產生尿液經尿道排出體外。
腎衰竭是腎的功能受到了影響,是各種慢性腎臟疾病發展到後期引起的腎功能部分或者全部喪失的一種病理狀態。
腎衰竭可分為急性腎衰竭和慢性腎衰竭。
1.急性腎衰竭的病情進展快速,通常是因腎臟血流供應不足(如外傷或燒傷)、腎臟因某種因素阻塞造成功能受損或是受到毒物的傷害,引起急性腎衰竭的產生。
2.慢性腎衰竭主要原因是由於長期的腎臟病變,隨著時間及疾病的發展,腎臟的功能逐漸下降,造成腎衰竭的發生。
腎衰竭的臨床表現:
1.少尿 患者出現腎衰竭時,患者可出現少尿(<400毫升/日)或無尿(<100毫升/日)、低比重尿(1.010~1.020)、尿鈉高、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
2.當腎衰竭進一步加重時,可出現水中毒、高鉀血癥、代謝性酸中毒、及氮質血癥等,可危及患者生命。
目前臨床治療腎衰竭的手段眾多,關鍵查詢病因,及早去除病因。
-
3 # 家庭醫生報陳師睿
腎臟衰竭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
急性腎臟衰竭是因某種突發的疾病使腎臟功能在短時間內急劇下降,引起患者一系列尿毒症症狀,通常及時治療後可以恢復正常;慢性腎臟衰竭指腎臟組織的損壞是緩慢進展的,可能長達數年,剛開始多不易察覺,由血液或尿液檢查才發現,慢性腎臟衰竭的腎功能通常是難以恢復的。
我大學同寢室的哥們現在在某醫院腎內科,他常跟我說,總的來說慢性腎臟病患者無論病因如何,總的趨勢是進行性加重的,腎小球濾過率逐漸下降,直至腎功能完全消失。
下面這段是理論上的症狀,擔心自己腎臟的人可以試著對照一下:
腎衰竭的常見症狀
泌尿系統症狀 多尿、夜間多尿。
心血管系統 高血壓、高血壓引起的頭痛、水腫、肺水腫及心臟衰竭等。
胃腸系統 口腔潰瘍、腮腺炎、食慾不振、噁心、嘔吐、消化道潰瘍及出血。
肌肉神經系統 全身倦怠、手足虛弱、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焦慮不安及四肢麻木疼痛。
血液系統 貧血、出血時間延長。
面板變化 面板色素沉著、面板瘙癢,因免疫力下降,故抵抗力差,容易引起面板感染。
生殖系統 女性有月經量減少或無月經的現象,男性則可能會陽痿或性慾降低。
再說說我這麼多年見到的實際情況
慢性腎功能衰竭是臨床上常見的嚴重疾病,病死率高。由於患病早期症狀缺乏特異性,大多不被患者重視,很多患者初始都以為自己不過是“感冒”、“疲倦”、“睡不好”、“免疫力差”而已,其實,現實中大多數腎衰患者就是錯過了這個時機,或者說忽視了這些“訊號”。而症狀一旦明顯時,已多屬疾病晚期,只能終身透析或做腎移植術。我身邊就認識有不少需要定期透析的患者,每週跑去醫院做透析,苦不堪言。也有花了好多錢做腎移植的朋友,先不說腎源難尋,就是術後也要長期吃抗排斥藥。基本上所有的人都說,要是早一點發現了,何至於此!何至於此!
-
4 # 歡迎健康諮詢518
腎衰竭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少尿期
是患者最危重階段,內環境嚴重紊亂。病人可出現少尿小於400毫升/日或無尿小於100毫升/日、低比重尿、尿鈉 增高,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嚴重病人可出現水中毒、高鉀血癥是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代謝性酸中毒,可促進高鉀血癥的發生,及氮質血癥,危及患者生命。
第二個階段是多尿期
尿量逐漸增加,當每日尿量大於500毫升時,即進入多尿期。以後,尿量逐日成倍增加,最多尿量每日2800~5800毫升,甚至可達到9500毫升以上。在多尿期開始,尿量雖增加,但腎臟清除率還低,體內代謝產物的蓄積還存在。約3~6天后,血清尿素氮、肌酐等隨尿量增加而逐漸下降,尿毒症症狀也隨之好轉。鉀、鈉、氯等電解質從尿中大量排出可導致電解質紊亂或脫水,應注意少尿期的高峰階段可能轉化為低鉀血癥。
第三個階段恢復期
尿量慢慢恢復正常,6~12個月腎功能逐漸恢復,大部分患者腎功能可恢復到正常水平,只有少數患者轉為慢性腎衰竭。
-
5 # 生命召集令
因腎臟有強大的代償功能,腎功能下降至3/4時仍能保持機體內環境的穩態,所以一般慢性腎臟病的患者早期可以無臨床症狀,但是隨著疾病的不斷進展,相應的臨床表現隨之出現,如蛋白尿、血尿、高血壓、水腫、腰痛、夜尿增多等。疾病繼續進展或某些應激狀態下造成急性腎損傷,此時大部分腎功能喪失,就會出現腎衰各個系統相應的臨床表現。
1.胃腸道症狀:常見的臨床表現為食慾不振,晨起噁心或嘔吐;晚期可以出現胃腸道粘膜的糜爛及潰瘍而出血,可見嘔血、黑便。
2.心血管症狀:胸憋氣緊,心慌心悸;高血壓、左心室肥大;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及下肢動脈硬化周圍血管病變。
3.血液系統症狀:因為腎臟可以分泌促紅細胞生成素,所以腎性貧血是常見的臨床表現,此外還可以出現各種出血症狀,如月經量多,術後傷口出血,胃腸道出血等。
4.呼吸系統症狀:腎衰竭後期,各種毒素在機體內蓄積引起尿毒症胸膜炎,可見呼吸困難等。
5.神經肌肉表現:可見健忘、記憶力減退;精神亢奮,甚則會出現神昏,譫語等尿毒症腦病表現,這些表現均是後期比較嚴重的表現。
6.代謝異常:低鈣高磷可繼發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還可見腎性骨營養不良,具體表現為骨質疏鬆和骨軟化症,維生素D缺乏等;雌激素降低出現月經紊亂,胰島素抵抗出現高血糖;
此外還可以見面板瘙癢,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如鉀鈉氯代謝異常,酸鹼平衡失調;繼發感染也是腎衰患者最不能忽視的嚴重併發症。
某些症狀並不是特異性的,都是隨著腎功不斷喪失而相繼出現的,從某種程度上講,最具有臨床意義的是尿蛋白和血尿。所以,我們要關注尿液,做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治,延緩腎衰程序。
本期答主:張欣欣,醫學碩士
-
6 # 良醫濟世
腎衰竭是腎臟功能受到損害之後逐漸下降的一種表現,如果沒有及時控制和治療的話,腎衰竭很快就會發展成尿毒症,腎臟這時候慢慢失去功能,成為身體的負擔。如果在出現腎衰竭徵兆的時候及時就醫,便可避免進一步腎衰竭,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瞭解自己的腎功能至關重要。
腎衰竭有哪些症狀呢?排尿習慣的改變:如果出現尿頻、尿液起泡或者幾乎呈現沸騰狀、尿液顏色非常的黃或者是暗橙色等,都有可能是腎臟衰竭的症狀表現,血尿更加是警示的一個訊號。
浮腫:當腎臟功能出現問題的時候,人體不能正常排尿,水分就會貯存在身體的其他部位,造成四肢形成浮腫。
口中有異味:當腎臟出現問題造成身體裡面毒素沒有辦法及時的進行排除、過度積聚的時候,在口中便會有奇怪的味道出現。
腰痛:如果有腰痛症狀出現,說明腎臟問題已經很嚴重,且在一兩天之內不能夠緩解,就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
睏倦、乏力:腎衰竭早期最早的表現就是睏倦,乏力,但是由於缺乏特異性,所以往往被大家忽略。
出現高血壓:由於腎臟有排鈉、排水的功能,腎功能受損時,會造成水鈉瀦留,此時腎臟會分泌一些升高血壓的物質,所以腎衰竭早期會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
面色泛黃:早期腎衰竭會導致慢性貧血,導致面色泛黃,這種表現發作和展開十分緩慢,因而在短時間內不會呈現明顯的“反差”。
食慾不振:腎衰患者較早和最常見的症狀,予毒素瀦留有關。最開始人們不以為然,待病情發作,就會出現噁心、嘔吐、腹部悶脹不適,甚至大便次數增多。
面板瘙癢:腎臟出現問題,會導致人體毒素不能及時排除,不好的物質就會隨著血液迴圈在身體遊走,通常會引起面板乾燥、發癢等症狀。很多患者會感到嚴重瘙癢。
透過以上介紹,大家應該對腎衰竭的症狀有所瞭解,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出現以上症狀表現,需要及時就醫。
-
7 # 怡守空城2
近年來,中國的糖尿病患者逐漸上漲,同時腎病的發生率也在上漲。據調查,約有65%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患腎病風險,有的患者已經出現了腎病問題,由此看來,糖尿病到腎衰竭只有一步之差。
身體出現4個徵兆,是腎衰竭給的“訊號”,一定要注意!
1. 水腫
表現在臉上、腿部、眼部都有輕微的水腫,許多人在運動過度或者是晚上睡覺之前喝太多水都會導致這些部位輕微的水腫,但是腎衰竭就是自己前一天並沒有做什麼事情就會出現的輕微水腫,許多人對於這一個訊號沒有太多注意,但這個訊號可以辨別自己是否患了慢性腎衰竭。
2. 腰痛
腎衰竭表現出的一個訊號就是腰痛,這是因為腎臟在人腰部脊柱的兩側,患者會感覺到自己並沒有做什麼事情,就會覺得特別疲勞,而且沒有精神,全身沒勁,一定要注意很有可能是腎衰竭的前兆。
3. 尿裡有蛋白和潛血
表現就是尿液有泡沫,當蛋白質從腎臟裡漏到了尿裡面就會出現尿裡面有泡沫的情況;還會出現尿頻尿急的症狀,有時會頻繁的想去上廁所,但是排尿會特別少,有可能會導致自己的尿路受到感染,尿路感染時間長很大可能會造成腎功能不全的情況,慢慢的就會發展成腎衰竭。
4. 厭食
腎衰竭初期還會出現厭食的情況,就算看見自己喜歡吃的食物也不會有太大的感覺,另外還會出現有噁心、想吐的症狀,許多人對於這個症狀會去看消化科或者是肝病科,看自己是否有胃病或者是肝病,但其實這也是腎衰竭的前兆。
要預防腎衰竭,我們不僅要勞逸結合、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要因保養而放棄運動,還要提高自身免疫力,臨床上用的最多的就是芝草多糖,
它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對糖尿病患者來說促進胰島素分泌、降血糖,預防腎衰竭。
-
8 # 39健康評測
腎衰竭發生有暗示!
1、腳踝水腫
水腫是腎衰竭患者早期很常見的症狀之一,因為腎臟出現異常之後,患者體內的代謝也會發生異常,這樣一來患者體內的水和鈉會無法及時排出,瀦留在體內引起水腫的現象發生。比較常見的就是腳踝和眼瞼會發生水腫,當身體這兩個部位無緣由出現水腫的時候,要引起警惕,這很可能是腎衰竭的早期訊號。
2、莫名的疲憊
患有腎衰竭的患者,早期患者還會出現疲勞的現象,即使透過休息也無法緩解。因為腎衰竭的患者腎臟無法分泌促紅細胞生成素,無法正常觸發骨髓製造紅細胞,因此腎衰竭的患者在生活中會頻繁出現乏力、疲勞的感覺。
3、高血壓
腎衰竭的患者還會出現高血壓的現象,因為我們的腎臟在體內有排鈉、排水的作用,當腎功能受損的時候體內會發生鈉和水的瀦留,當患者體內的納元素增加的時候,會導致高血壓現象的出現。
4、腰痛
很多腎衰竭的患者會出現腰痛的症狀,但是這個現象很容易被混淆為勞累等原因引起的。多數的腎衰竭患者出現腰痛是因為牽拉到腎包膜而引起的,或者因為腎衰竭而導致周圍神經被壓迫,出現腰部或者上腹部出現鈍痛感。
以上~
-
9 # 李鴻政醫生
腎衰竭有兩種,一種是慢性的,一種是急性的。慢性的腎衰竭是指本身有腎臟疾病(比如腎小球腎炎),這些疾病緩慢進展,最後發生腎衰竭,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幾年時間甚至更長時間。
而急性腎衰竭是指短期內發生的腎衰竭,比如由於嚴重感染、休克等等,腎臟缺乏血流,可能會在幾天內或者幾周內就發生了腎衰竭,這些就是急性腎衰竭。
急性腎衰竭的主要症狀是無尿,代謝產物堆積(比如血肌酐、尿素氮),電解質紊亂等等,比如出現高鉀血癥,正常情況下血裡的鉀離子是穩定在一個範圍的,如果發生腎衰竭,那麼血鉀排不出去,推擠在體內會導致高鉀血癥,嚴重的高鉀血癥是會導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驟停的,非常危險,必須馬上治療,可以是藥物治療,也可以直接做血液透析治療。
而慢性的腎衰竭會損傷很多臟器,比如出現呼吸系統、迴圈系統、泌尿系統、消化系統、血液系統、中樞神經系統的症狀,病人可能會出現胸悶、心慌、無尿、貧血、噁心、嘔吐、胃口差、骨質疏鬆、頭暈、記憶力下降等等症狀,很多慢性腎衰竭的患者,往往都是一個臟器的症狀開始,如果不留意,不容易發現腎衰,直到開始一點尿都沒有了,才知道已經發生了尿毒症。
-
10 # 盧志遠大夫
腎衰竭是各種慢性腎病持續進展的共同結局,而尿毒症,則是慢性腎衰竭的終末期。之所以如此說,是因為,尿毒症不可逆轉,尿毒症患者往往需要血液透析或腎臟移植來延續生命。
究竟出現哪些症狀,提示已經是腎衰竭呢?
1最容易被忽視的胃腸道症狀,很多腎衰竭往往以胃腸道症狀為首發表現,比如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甚至口腔裡有異常的尿味,當出現這些症狀時,別僅僅認為是胃病犯了,還應該及時到醫院檢查下腎功能。
2乏力,貧血,腎衰竭的患者都或多或少會有貧血,有的是輕度,有的是中度,這是因為腎衰竭到一定地步,腎臟無法分泌促紅細胞生成素所致,所以也稱為腎性貧血,持續的貧血會引起諸多不適症狀,如乏力,頭昏,納差。
3骨痛,行走不便,骨質疏鬆,腎衰竭還會引起代謝及內分泌功能紊亂,鈣的分泌減少,磷的比例上升,時間長了,很容易誘發骨質疏鬆,骨痛,所以腎衰竭的人群,更容易出現自發性骨折。
4胸悶,心悸,呼吸困難,腎衰竭的主要死亡不是腎衰竭本身,而是心血管病變,這是因為腎衰竭導致水鈉瀦留,身體的代謝廢物無法及時排洩,堆積在體內的結果就是會誘發心力衰竭。
5少尿,無尿,全身水腫,血壓控制不佳,腎衰竭的人群,小便量越來越少,導致少尿,更嚴重的會出現無尿,會伴隨全身水腫,血壓常常居高不下。
回覆列表
腎衰竭分為急性腎衰竭和慢性腎衰竭。急性腎衰竭是腎功能在短期內急劇下降的一種臨床綜合徵。通常分為三個時期:
少尿期 一般存在一週左右,最長可近1個月,表現為尿量明顯減少,最早出現的症狀是消化系統症狀,比如厭食,噁心等,心血管系統的症狀主要是由於尿少後體內水分多引起的,比如氣緊,端坐呼吸等心力衰竭的表現,有的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如性格異常,神志模糊甚至昏迷,抽搐。此期血肌酐和尿素氮上升,還有酸中毒和高鉀血癥等生化改變。
多尿期 是尿量漸漸恢復甚至超過正常量的時期,持續1到2周,尿比重降低,此其血肌酐和尿素氮仍可上升,但一般時間不長,此期的表現可以由於尿多出現脫水引起的。
恢復期 此期腎功能基本恢復正常,尿量正常或稍多。
慢性腎衰竭也是一個臨床綜合徵,它是由於各種慢性腎實質疾病的基礎上緩慢地出現腎功能減退,當腎臟單位持續破壞,腎小球濾過率只有正常的一到兩成時,患者血肌酐顯著升高,出現各種症狀,此期稱為腎衰竭期。在慢性腎衰竭的早期,可無明顯臨床症狀,只有當發展到殘餘腎功能不能適應機體最低要求時,才會漸漸出現症狀。
生化表現為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電解質紊亂和酸鹼失衡。
心肺的表現主要是血壓升高(由於水鈉瀦留引起),心力衰竭(由於水鈉瀦留及高血壓引起),心包炎,動脈粥樣硬化,呼吸深大,有的出現肺炎。
血液系統的表現主要為貧血,出血以及白細胞異常。
神經系統早期表現為失眠,疲勞,注意力不能集中,後期出現性格異常,抑鬱,記憶力下降,抽搐,肌肉震顫,周圍神經病變,尿毒症期可有精神異常,譫妄,驚厥甚至昏迷等。消化道出現噁心,嘔吐,尿毒症期時可出現呼吸時口氣有尿味。
除了以上這些,還可有面板瘙癢,骨營養不良,內分泌失調錶現,有的出現體溫過低,高尿酸血癥及糖和脂的代謝異常。到最後期出現尿少甚至無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