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綠野萍蹤01
    《三國演義》是經典中的經典

    這部改編自同名古典小說的電視劇,非常忠實原著,從改編、到演員遴選,從場景到服飾,從臺詞到表演,都堪稱超一流的存在。人物的時代感非常強烈,個個都能扣住原著的形象和性格特徵,後來拍的所有三國題材的影視劇,都無法與之比擬。綠野老道最喜歡這部電視劇的片尾曲,這首歌大氣深邃,歌詞寫得極好,寄託了對歷史人物的無限緬懷之情。

    因為如此,這電視劇保留了原著中大量的歷史真實。這段歷史,從東漢靈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爆發的黃巾軍起義開始,直到西晉咸寧五年(公元280年)東吳滅亡止,橫跨將近一個世紀的歷史。

    因鎮壓黃巾軍,東漢朝廷招募各路軍閥和民間武裝參與戰爭,從而導致群雄爭霸、戰火紛飛的亂世出現,所謂亂世出英雄,以曹操、孫權(孫策)、劉備為代表的軍閥在群雄逐鹿中脫穎而出,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在此後長期的三國戰爭中,司馬懿家族逐漸取代曹魏,滅掉了劉備的蜀漢政權和孫權所創立的東吳政權,三國最終歸晉。

    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根據陳壽所編《三國志》、司馬光《資治通鑑》等歷史資料,以及《三國志平話》等民間評話,創作了《三國志通俗演義》。這部著作後經明末清初的毛綸、毛宗崗父子加工潤色,就是現在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隱藏了怎樣的故事

    央視版電視劇雖然忠實原著,但卻隱藏了《三國演義》中尊劉貶曹的思想,昇華了曹操的形象。這部劇作從客觀公正的立場上,把曹操、劉備、孫權置於歷史時空,以公平的視角,全方位展示了歷史人物。這一點,是非常成功的。

    其實,羅貫中的原著並沒有明顯的尊劉貶曹的思想傾向,只是演義了這段歷史。尊劉貶曹這一隱藏在著作中的創作思想,是毛宗崗父子所為。

    毛宗崗父子之所以這樣修改《三國志通俗演義》,也是處在一個非常特殊的歷史時代:明末清初。父子二人的正統觀,說白了並不是大漢正統,而是漢人正統。這一思想既隱藏與原著之中,當然也隱藏在了電視劇之中。

    《三國演義》的另類傳說典故

    羅貫中在書中展示的三國風雲,其實也隱藏了這一段真實的歷史,那就是元末農民起義,猶如東漢末年的群雄逐鹿。到了後來,就是朱元璋、張士誠、陳友諒的三家爭霸。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這有點像曹魏政權,是以東漢王朝為基礎建立起來的那樣,都有謀篡的成分。也像司馬家族篡魏那樣,朱元璋篡了小明王的政權。

    民間有個傳說,講朱元璋在在一次水戰中被敵軍包圍,差點被擒。忽然,船頭隱隱出現一員綠袍將軍,帶領朱元璋殺出了重圍。朱元璋問那位將軍姓名,以便日後封賞。那員綠袍將軍頭也不回,答了一句“二弟雲長”。朱元璋又問:二弟前來救駕,那三弟、四弟何在?關雲長答道:“三弟見在雲南,四弟便在軍中”。據說,趙子龍轉世常遇春,確實是朱元璋手下一員猛將。

    據說,後來朱元璋派劉伯溫帶人去找張飛,劉基到了雲南,卻發現此人是一個石匠,當時正在鑿石做豬欄。劉伯溫問他為何開鑿石洞做豬欄,這不是很費事嗎?那人對劉伯溫說,鑿石做豬欄永固千秋。劉伯溫當時心裡一動,便把石匠這句話貪汙了

    劉伯溫回到軍營給朱元璋彙報時,對石匠很不以為然,朱元璋鼻子裡嗤了一聲便作罷了。後來,朱元璋殺戮功臣,劉伯溫對此很不滿。在一次喝酒時無意間漏了這段往事,說:朱元璋乃雄猜之主,生性多疑,果然殺戮有功之臣了。幸虧我當年留了一手,要不然“朱”住進了石頭鑿的豬欄裡,豈不永固千秋了?據說,朱元璋得知了這個事情,便生出了害死劉伯溫的念頭。

    《紅樓夢》隱藏的故事與典故太多

    如果以隱藏在文字背後的故事來排這部名著,肯定無法弄。但是,央視版電視劇還是比較好的展示了文字故事,為閱讀《紅樓夢》原著至少做了兩件好事。第一是讓更多的人喜歡上原著。第二,形象的提供了閱讀《紅樓夢》的大線索。總導演王扶林先生在這部電視劇拍攝後的若干年,曾經談到他的遺憾。其中,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呈現第五回太虛幻境這一段。恰恰這一回又是《紅樓夢》的總綱和核心。

    從王扶林的遺憾中,可以很直接的說,電視劇《紅樓夢》所隱藏的故事和典故就太多了。稍微講一講這其中的一個隱秘,也是難以講得清楚的。

    比如,電視劇所呈現的故事,基本上是按照原著來展開的。但是,《紅樓夢》到底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電視劇的畫面中是難以反映出來的。這部名著有無數多的解讀方式,比如,他就是反映曹雪芹的家庭生活,揭露封建社會的腐朽沒落。比如,作者在書中隱藏了大清王宮的鬥陣,賈寶玉就是某某皇帝。再比如,賈寶玉就是書的作者,現實中名叫曹頫,是順治皇帝的孫子,等等,不一而足。紅學分為很多派別,但弄到最後,大家殊途同歸,都變成了“索隱派”,都想從歷史的真實中尋找《紅樓夢》的故事和人物存在。從這個角度講,電視劇更是隱藏了紅樓夢所有的真故事、真典故。限於篇幅,就此打住。

    《水滸傳》拍得很差

    這部名著最是難拍,如果忠實原著,梁山上都是些賣人肉包子、劫道殺人、貪贓枉法、濫殺無辜之人。而傳統觀念,以及民間形象,他們又都是英雄好漢。如果按照原著拍,將起到非常負面的宣傳作用。所以,這部電視劇不可能拍成功,因而,必須隱去非常多的情節和故事,以及細節描寫。

    比如,開篇便隱去了楔子洪太尉無走妖魔。開篇又捨去了朱武這個銜接妖魔與梁山好漢這個角色,還把史進跟王進學習武藝,史進大鬧史家村這一段隱去,弄完高俅發跡,史進就莫名其妙的來到了渭州城,接下來就是拳打鎮關西了。

    書中,沒有關勝,以及董平、張清、韓韜、彭玘等等大量人物形象,一百單八將大概只有不到三十人出場。這樣,大量的故事和典故就被隱藏了。

    《西遊記》拍得更差

    六小齡童版的《西遊記》雖然很熱鬧,很好看。但是,如果對比原著,就發現這部劇簡直被改變成了兒童劇。所以,一到寒暑假,這部劇便會被重播,因為,小朋友們都放假了。

    其實,在四大名著中,《西遊記》所隱藏的秘密也不少,應當僅次於《紅樓夢》。而它的思想深度,我認為是四大名著中最深的。這部書講的是一個天大的題目:信仰!

    此書取材於《大唐西域記》,是以唐太宗時一個叫玄奘的和尚,從老子當年消失的地方函谷關偷渡出去,前往西天求經拜佛的故事。為什麼要這樣寫呢?

    因為,李世民家是關中胡人,到中原做了皇帝,首先得有個非常好的出身,以得到中原文化的高度認同。於是,這家人往古代尋根,終於找到李家的一位大人物:老子李耳。於是,李家號稱是老子的後人。既然如此,大唐就得信奉道教了。然而,大隋曾經所經歷的江南鎮反事件,說明中原人的信仰是佛教。這樣,一個有責任的年輕和尚不遠萬里,跋山涉水,前往西天取經,把大乘佛教帶入了中國。

    因而,《西遊記》在開篇中就講到,四大部洲中唯獨東勝神洲不受教化,乃野蠻之幫。於是,西方如來便動起了佛法東漸的念頭。如來首先聯合修羅界的閻君狠狠的教化了李世明,大唐便開始弘揚佛教了。但是,大唐的佛教是小乘佛教,遠不及大乘佛教。在觀音菩薩的點化下,李世民便派陳玄奘去西天求取佛經。

    電視劇《西遊記》還隱藏了原著中一個最大的隱秘,那就是孫悟空大鬧天宮。這其實是如來(佛界)、玉皇大帝(天界)、人界(東勝神洲)共同玩的一次“耍猴”遊戲。所以,孫悟空大鬧天宮時所向無敵,而在取經路上,竟然連天上下來的一頭牛都打不過。太上老君的八卦爐都煉不死他,卻讓紅孩兒的三昧真火燒得毛焦火辣。這就是耍猴時猴是爺,訓猴時便是猢猻的道理。

    這一切,電視劇都弄反了。

    以上從大的方面講了四大名著改編的電視劇,它們中間隱藏了哪些歷史典故和故事。若是細細講來,恐怕題主得提十個問題還不一定搞得清楚。

  • 2 # 到處旅行的艾斯

    “四大名著”這個名詞不知是哪位首次提出的,約定俗成估計是五十年代以後。細考究其過程,四本書得享大名,一半是“捧”出來的,一半是罵出來的,《水滸》、《紅樓夢》尤甚。不僅有貶低的,而且四大名著都曾是禁書。明中葉田汝成是“罵派”的早期代表,其《西湖遊覽志餘》講:“(羅貫中)編撰小說數十種,而《水滸傳》敘宋江等事,奸盜脫騙機械甚詳,然變詐百端,壞人心術。”這種觀點在其後的百餘年間流傳很廣,在《續文獻通考》、《東西兩晉演義序》等不少著述中一遍遍地重複著。清乾隆十八年、十九年連續下旨查禁《水滸傳》,稱:“《水滸傳》以兇猛為好漢,以悖逆為奇能,跳梁漏網,懲創蔑如。實為教誘犯法之書也。”《三國演義》也曾遭出自名家的嚴厲批判。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受西方文學觀念的影響,人們對小說空前重視起來,甚至把救亡圖強的希望寄託到小說身上。於是有了對舊小說空前高的評價,如稱“《水滸》一書純是社會主義”、“倡民主、民權”云云。李漁在三國志演義序中最早提出四大奇書是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和金瓶梅。後來人們又用紅樓夢代替了,金瓶梅,成了四大名著,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肯定了四大名著的說法。 四大古典文學名著在中國文學史上地位的確立,首先當然是這些名著本身所具有的獨特魅力所致,但是也與這些小說刊刻之後,一大批眼光獨到的小說批評家們極力批點評說有極大的關係。李卓吾批評本《西遊記》、金聖嘆批評本《水滸傳》、毛宗崗批評本《三國演義》、脂硯齋批評本《紅樓夢》使他們的名字在人們的心目中與四大古典文學名著密切相連。他們不僅開創了中國古典小說批評史的新局面,也使更多的讀者透過他們的批評更深入地瞭解了這些古典名著的精髓和魅力。

  • 3 # 潤楊的紅樓筆記

    《紅樓夢》裡黛玉葬花是經典片段。許多人以為這是作者杜撰的一個情節,其實歷史上真的有一位美人葬花。她就是秦淮名妓董小宛。

    董小宛本是蘇州有錢人家的女兒,家裡經營繡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董家和林如海家一樣也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名白,號青蓮。董白的母親也是一位出色的女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小女兒不但美麗俊俏,而且聰明伶俐,父母視如至寶。董白的父母各自把自己的滿腹經綸和絕技傳授給女兒。董白小小年紀就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針線女紅、廚藝樣樣精通。可是因為父親早逝,家道中落,董白被迫淪落青樓。她與柳如是、李香君等人合稱秦淮八豔。

    董小宛嫁給才子冒闢疆後,經歷了戰亂,他們避居浙江嘉興市的海鹽,董小宛在海鹽的南北湖的北湖畔雞籠山麓葬花。後來人們發現了一座石碑,石碑的前幾個字是“董小宛葬花”最後一個字,人們推測是“處”字。現在去海鹽,就會看到董小宛葬花處遺址。

    《紅樓夢》裡,林黛玉葬花還取材於幾個男人。他們分別是:

    1.南宋的吳文英。

    他的名篇《風入松》中寫道:“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看來吳文英在清明節時葬花,並且像賈寶玉一樣題寫銘文。

    2.明朝的唐子畏。

    3.明末清初詩人杜浚。

    杜浚也給落花建了一個花冢。並且做了一篇《花冢銘》。猶如林黛玉的《葬花吟》。

    4.清代曹雪芹的祖父曹寅。

    曹寅的《楝亭詩鈔》也鈔錄有兩首葬花詩,一首是《題柳村墨杏花圖》:其中有“省識女郎全疋袖,百年孤冢葬桃花。”的句子。另一首是《題王髯月下杏花圖》:“前日故巢來燕子,同時春雨葬梅花。”

    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多情之人,都是才情超逸的人。

  • 4 # 溫柔偏偏刀

    《水滸傳》中隱藏的故事:

    (一)書名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好奇,書名為什麼不叫《梁山傳》?其實它的書名大有含義。“水滸”一詞源於《大雅》,“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詩中的“水滸”是周族繁衍生息之所,之後周人向殷商政權發起挑戰,最終取而代之,建立了周朝。孟子稱商紂王是個“獨夫民賊”,將周人反抗殷商的舉動視為正義之舉。小說家把宋江等人的反抗故事以“水滸”命名,正是隱喻梁山好漢為正義之師德讚語。

    (二)水滸的作者到底是誰

    《水滸傳》的作者,由於存世版本署名混亂,因此有三種看法:一是由施耐庵、羅貫中合著,另外兩種則是認為是羅貫中或施耐庵所著。明代嘉靖年級學者高儒所著的《百川書志》,是最早提及《水滸傳》百回本的書籍。書中有一條著錄:《忠義水滸傳》一百卷,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據此,《水滸傳》作者為施耐庵,羅貫中可能做了編輯的工作。

    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的後裔。19歲時考中秀才,29歲時赴大都參加鄉試的途中,考察梁山泊,40歲貴銀猴著作《水滸傳》。52歲時,收年輕的羅貫中為門徒。羅貫中也是個有秘密的男孩子,“其生平經歷、性格人品、思想、著述等情況究竟如何,”早在明代時,人們就不是很清楚,更不用說幾百年後的現代人了,這個謎一樣的人只在《錄鬼簿》中有隻言片語的描述:“羅貫中,太原人,號湖海散人。與人寡合。樂府、隱語,極為清新。與餘為忘年之交。遭時多故,各天一方。別來又六十餘年,竟不知其所終”。根據猜測,及其懷疑這個人是不是穿越過去的。

    (三)真實的武大郎和潘金蓮及武松的故事

    武大郎其人並不是一個矮黑挫的賣炊餅的,相反,武大郎乃是一府知州,善良有才,其妻確為潘氏金蓮,乃是大家閨秀。至於為什麼會有這麼一出,是因為武大郎鄉親前來向武大郎借取銀兩用以修繕房屋。武大郎答應在先,但期限已到,鄉親卻未曾收到銀兩,故此懷恨在心,回家途中沿途編造武大郎與潘金蓮的故事,但當他趕至家中才猛然發現,原來武大郎悶聲不吭,幫他把房屋修繕一新,故此,鄉親悔恨萬分,但故事已經廣為人知,武大郎與潘金蓮的形象難以挽回。

    至於打虎英雄武松,確有武松其人,但與武大郎並屬於一個朝代,武松大約是明代的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被施耐庵編入書中,賦予了他勇猛剛毅的個性。

  • 5 # 遇見小mi

    四大名著改編成電視劇,本身就是一件偉大的創舉,加之大部分都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拍攝,條件所限,拍攝異常艱辛,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又妙趣橫生的故事。今天分享幾則,權做一窺吧。 《西遊記》

    六小齡童演《西遊記》時,有600度的近視,200度的散光,拍戲全憑感覺和經驗。六小齡童為了把眼神演活了,曾專門跑去看別人打乒乓球,站著不動,眼珠子跟著乒乓球的方向來回快速旋轉。

    長年累月堅持下來,把一對眼珠子練得像猴精一樣活靈活現。

    人們常說,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

    那火往六小齡童身上一噴,立馬燒掉了半邊臉上的猴毛,臉上、身上頓時火辣辣地痛。六小齡童“啊……”慘叫一聲,痛得在地上翻滾,仍接著演,整場打戲下來,楊潔導演一直在後臺叫好。

    而此時的六小齡童已因吸入過多的二氧化碳而接近暈厥,最後拼盡最後一口氣滾出了火場,就昏死了過去。窒息了將近一分鐘,在劇組候場醫生的協助下,才慢慢恢復意識。就連圍觀的群眾都嚇得半死,說這哪是拍戲呀?簡直就是在玩命。

    《紅樓夢》

    說起林黛玉,我們首先想到演員陳曉旭,說到陳曉旭,我們首先想起她扮演的林黛玉。可以說,陳曉旭與林黛玉已經融為一體,不可分離。在無數觀眾的心中,陳曉旭就是林黛玉,林黛玉就是陳曉旭。那麼很多人不禁要問了,當年《紅樓夢》劇組是如何慧眼識珠,選定了陳曉旭的呢?

    事情要從1983年開始,那年夏天,一個18歲的女孩依偎在視窗靜靜讀書,不一會兒,一個高大的男子逆著夕陽的光暈來到她身邊,把一本《大眾電視》的雜誌放在她身邊。

    無比興奮地說:

    “快看看,千載難逢的機會來了,《紅樓夢》劇組在選演員呢”。“這和我有什麼關係呢?”女孩頭也不抬。“你的外形、愛好、氣質最像林黛玉,你不去參演誰去參演呢?”男人有些著急。“全中國那麼大,誰會認識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丫頭呢?”女孩依舊默然無應。“你就是膽怯!”男人聲音提高了好幾分貝。“我不膽怯,我哪裡膽怯了?”女孩反駁道。“你不膽怯的話就給總導演王扶林寫信。”男人說著拿來紙筆,放在女孩面前。

    女孩放下手中的書,拿起筆就寫。

    寫完後,男人選了一張女孩的照片,背面抄了一首女孩14歲時寫的小詩,一起塞進了信封。

    這個女孩就是陳曉旭,那個男人是她的男朋友畢彥君。

    當時二人都是鞍山話劇場的演員,畢彥君高大威猛,才華橫溢,陳曉旭憂鬱孤獨,楚楚動人。作為大哥哥的畢彥君十分照顧這位小妹妹,兩人很快走到了一起。畢彥君後來考到了上海戲劇學院,參演過2000年的《大宅門》,飾演白二爺,就是白景琦的父親。

    陳曉旭的信寄出後,很快引起了紅樓劇組的注意,因為她的憂鬱的氣質、美麗的身姿非常符合林黛玉的形象,不但如此,在導演王扶林看來,林黛玉是一位才女,那麼扮演者也應該會作詩。恰好陳曉旭照片背面是一首清新憂傷的小詩,這一點尤其打動王扶林。最後,經過層層選拔,陳曉旭脫穎而出,成為飾演林黛玉的不二人選。

    最後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陳曉旭當年寄給王扶林導演的小詩:《我是一朵柳絮》

    我是一朵柳絮 長大在美麗的春天裡因為父母過早地將我遺棄我便和春風結成了知己我是一朵柳絮不要問我家住在哪裡願春風把我吹到天涯海角我要給大地的角落帶去春的資訊我是一朵柳絮生來無憂又無慮我的爸爸是廣闊的天空我的媽媽是無垠的大地

    如今,當我們重溫《紅樓夢》時,也會一遍一遍緬懷那個此女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的林妹妹陳曉旭。

    《水滸傳》

    說到《水滸傳》不能不提宋江的扮演者李雪健老師。

    在拍劫法場那場戲宋江被綁在囚車上,整場戲他只有被救的時候有一句臺詞可以用替身,但是李雪健仍堅持要求導演將自己五花大綁押上囚車而且是雙膝下跪,這場戲反覆拍了8天,由於捆綁的緊李雪健雙臂發麻雙膝腫痛,但他硬是一聲不吭堅持拍戲,李雪健卻說,我要的是真實的藝術感覺,吃點苦沒事。

    還有一次在河北易縣拍外景的時候,李雪健在馬背上背臺詞,馬突然發起脾氣一下就把李雪健掀下馬背,等他第二次爬上馬背的時候又被掀了下去,兩次摔下馬把李雪健摔的半天不能動彈,好不容易緩過神來,但之後的馬上戲李雪健依然親自上陣堅決不用替身。在李雪健的努力下,觀眾記住了這個八面玲瓏奴性十足的宋江形象,把宋江刻畫的入木三分。

    說完宋江,說一個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人物:武大郎。

    在《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們個個行俠仗義武功高強,但是誰都想不到的是在《水滸傳》劇組當中真正有功夫的居然是武大郎的扮演者宋文華。宋文華1955年出生身高1米55,曾在多個劇組客串角色,當時的他正經營者一家小賣部後被張紹林看中出演武大郎。宋文華曾是北京工人武術隊隊員,醉拳醉棍單刀他都會耍還拿過傳統武術賽的冠軍。

    很多人都知道武大郎個子矮小,通常演武大郎的演員都是蹲著身子來走這個矮子步那麼宋文華是怎麼演的呢?潘金蓮的扮演者王思懿曾在採訪中說:他是個正常人,但是他個子比較小,為了顯出我的高大來,所以拍我的機器永遠都是低的,拍宋文華的時候永遠都是高的拍他,所以我就顯得特高他顯得特矮。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堪稱上世紀投資最大的電視劇,其製作採取了“總導演掌握基調、統一風格——五位導演負責具體拍攝——總導演負責後期製作”的模式,1991年3月正式開拍,經過近三年的拍攝,到1994年1月拍攝完畢,1994年10月正式首播。

    《三國演義》總投資1.7億元人民幣,近1億元用於建造拍攝基地,7000萬元則直接投入拍攝。劇組在涿州搭建了當時中國最大的兩個攝影棚,每個棚的面積為1200平方米,兩棚共耗資約4000萬元;無錫的“三國城”和同期為電視劇《唐明皇》而建的“唐城”共耗資約2000萬元;涿州的“漢城牆”、“街道”、“銅雀臺”約耗資3000萬元;服裝1000餘種、3萬多套,耗資約500萬元;道具近7萬餘件,耗資約700萬元;共耗資1億多元。涿州和無錫的兩大影視基地此後仍在為各影視劇組服務。

    劇組動用了規模空前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僅動用群眾演員一項就達到了40餘萬人次。其中,1992年6月拍攝的“官渡之戰”,便動用瞭解放軍一個師的兵力,耗資40萬元左右;拍攝“火燒赤壁”時,劇組動用了9臺攝像機和1架直升機,分別從水、陸、空三個方向同時拍攝,動用船隻72艘,大火燒掉50多車木柴,20多噸汽、柴油,並請來3000多名群眾演員參與拍攝。拍攝期間,五個劇組還曾輾轉包括河北、內蒙古、四川、寧夏、甘肅、青海、西藏、江蘇、湖北、雲南等在內的十餘個省、市、自治區取景。

    正是如此大的投入,才換來了這部不朽的經典!

  • 6 # 竹海清風風自在

    《水滸傳》中的宋江是有其歷史原型的,宋朝末年,當地百姓感念宋江恩義,於是與宋江和他手下36員猛將反抗朝廷,揭竿而起,並以易守難攻的梁山為根據地,抵抗官府進攻。宋江振臂一呼,應者雲集,山下的漁民、農民紛紛上山,拿著簡陋的武器與官兵作戰。真實的宋江也的確發動了小規模的農民起義,成為了該支起義軍領袖,但僅僅維持了幾個月就被被海州知州張叔夜的幾千人圍困並投降。至於宋江最後的結局,史書上主要有兩種記載:有人說他投降朝廷,成為了官軍;但也有人說他被張叔夜給殺了!第一種說法,宋江等人在投降後可能參與了一些小規模的朝廷官軍征討農民起義軍的軍事行動,但是歷史上宋江並沒有明確記載其參與過征討方臘的戰爭,更沒有打敗過遼國大將。實際上宋江起義的規模非常小,遠不能和歷史上有名的黃巢起義、方臘起義、張士誠起義、義和團起義等相比。宋江等人並沒有形成一個具有明確政治機構的團體,只能算是嘯聚山林的草寇流民。宋江也未向《水滸傳》中那樣對朝廷搖尾乞憐,只是起義失敗後的無奈選擇,既然有那麼多追隨他的兄弟,真實的宋江應該算的上是一個亂世英豪吧;

  • 7 # 老頭各

    哦認為《三國演義》。即使歷史典故又是故事。三國鼎立統一。西遊記和紅樓夢還有《水滸傳》。從歷國大入而言 呢?西遊記是取經故事。紅樓夢一家心衰過程。比不了。我的答案《三國演義》。《水滸傳》。不知道如何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評價電影《老無所依》中的殺人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