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就是那個九三

    什麼事情都是貴在堅持 我想你多練習一定會有進步!

    下面是呼吸技巧

    腹式呼吸,快吸慢呼,吸氣不過滿腹式呼吸,是利用腹部肌肉的收縮而加壓的一種深呼吸。腹部肌肉收縮,加大腹壓,腹壓使膈肌向上推移,增加胸腔壓力,從而使肺臟中空氣撥出有力。訓練吸氣肌肉群的方法:1、憋氣的方法 做法是先吸一大口氣,吸足氣後,把氣憋住,不要撥出,憋氣的時間越長越好。慢慢地可以鍛煉出長時間憋氣的能力,也就是胸廓固定的能力。2、數數的方法 做法是先吸一大口氣,吸足氣後,把胸廓固定;然後用很輕很細的、僅僅自己能聽到的聲音數數1、2、3、4、5、6、7、8、9、10……一直數到不能再數為止;然後,吸一口氣再來,如此反覆訓練。這樣數的數字會越來越多,時間會越來越長。最好能一口氣數到50以上。

    練習方法如下,認真看 認真理解

    (1)“彈唇”練習: 雙唇閉合,即用氣息衝擊嘴唇, 使它發出“嘟嘟”的聲音, 一定要使雙唇顫動, 更要使唇聲響亮。“彈唇”練習應體會的內容是: 1) 用小腹肌慢收縮的感覺壓迫氣息衝擊雙唇; 2) 使氣息自始至終均勻流動, 不能一會兒氣多, 一會兒氣少, 均勻是最關鍵的; 3) 體會你的“彈唇”練習, 一口氣能彈多長時間, 這也是控制氣息的關鍵練習。另外,“彈唇練習”也可以作為一個聲帶按摩練習, 幫助已疲勞的嗓音儘快恢復健康。(2)“哼鳴”練習: 是指用鼻腔共鳴, 是為了將來發出較高聲音做準備, 為高低音的上下連結做搭橋工作的。有了“哼鳴”我們的聲音才有光彩。“哼鳴”練習是閉口哼唱, 閉口時要感覺口中含一小口水, 鼻腔豎起, 然後深吸氣、哼唱。同樣要求氣息均勻有動感。鼻腔共鳴, 不是鼻音共鳴, 它是指透過鼻竇、鼻腔、顎竇產生共鳴, 而鼻音則是把聲音直接送到鼻子裡。切記“哼鳴”時, 聲音是在鼻腔後上方, 眉心處發出, 每天可用一個單音延長練習, 直到眉心產生振動。當我們做好這些練習, 就可進行簡單的發聲練習。發聲技巧:利用共鳴, 使喉頭自然放下把咽喉共鳴腔調整為一頭粗一頭細,這種共鳴位置,對聲音有擴大作用。因此,發聲前要把口張大,使後頸部豎起來,使會厭軟骨站起來,舌體向下挺起來,使軟顎和懸雍垂放下來。形成一根直的管子。聲音從聲帶發出後,向上直接衝到鼻咽頂部,在頭頂回旋。這種聲音聽起來非常洪亮、渾厚,有金屬音質。這就是“頭聲區的發聲方法”。檢驗這個方法是否運用正確,只要在說時摸一摸後腦部和頭頂部有無振動感覺就可知道。這裡我選擇了一個母音u, 作為大家發聲共鳴的第一個練習.U(烏) 音能有效的放下喉頭,給聲音上下通暢奠定了基礎, 再就是u 母音比較圓, 易集中, 是別的母音不可替代的。所以我們把它稱為模範音, 其他母音要儘量在u 母音的感覺上發出, 那麼您的聲音就會統一而又圓潤。我們平時練習u 音時, 要特別注意: (1) 不壓喉頭, 使喉頭自然放下, 可用深吸氣來體會喉頭放下; (2) 下巴、舌根都要放鬆, 使口咽腔不僵硬; (3) 發音時要感到鼻腔、口腔、胸腔是貫通的, 像一根通暢的管道。正確的u 母音能感到頭腔和胸腔都有共鳴的振動。我們平時用一個單音, 找我上面所說的感覺。有了u 母音的發音基礎, 我們才能體會到歌唱的氣息, 體會到發聲不單靠喉嚨(一般人認為的)。它是由頭腔(高音)、咽腔(中音)、胸腔(低音) 三個部位有機結合, 發出的通暢、圓潤、有穿透力和持久力的聲音。說話前一定要吸足一口氣,再平穩地運用氣息慢慢講。有意識地頭向前低,下頜內收,使頸部肌肉放鬆,後頸部自然伸直,使咽喉、鼻咽共鳴腔成一條直線。下面我給大家提供的一個練說的字是“炮”練習“炮”前, 我們要做一點準備, 那就是氣息要深、口腔要空, 好像含了一個圓球, 鼻腔要張開, 胸腔和頭腔要感覺上下連起。當這些已準備好, 我們就可發聲, 發聲的力量必須是在小腹的反彈力量作用下, 使口腔的共鳴得到爆發。可用手按住小腹, 感到聲音的起點就在小腹, 當小腹發力時, 聲音從小腹迅速打向眉心、彈出.“米”m i 音的練習,“米”音本身是扁的, 是上下牙關合起來後才發出的聲音。為了使它有一定的共鳴空間, 我們在練習時可用“m i (米) + (籲) ”, 後面的“籲”音使口腔變圓了,聲音也集中。在發“m i (米) + (籲) ”這個音時, 剛開始練習, 必須在1 秒鐘內發出, 要求同上面一樣, 有氣息、有共鳴。當熟練掌握後, 可把每個音拉長練習, 因為“米”音用鼻腔共鳴較多,所以鼻腔要豎起來, 積極張開, 使它在鼻腔產生共鳴。當這個單音發正確後, 可加一個“m ao (帽) ”字, 用“(m i+ 籲) + 帽”交替連讀。“帽”本身是和“炮”的發音一樣, 這樣開口, 撮口音的連續訓練, 為今後更多字音的變化打下了基礎。也就是說, 不管是什麼音, 我們發音的氣息基礎不能改變, 有了這個基礎, 我們的聲音才會有持久力。透過一段時間的單雙音練習, 發聲的氣息有了進一步提高, 我們就可以做一些較複雜的字音訓練。接下來,可進行一些繞口令的訓練。使前面的發聲練習, 從不自然狀態, 逐步恢復自然的過程, 並在保持話劇語言特有的行腔韻味中, 大膽用繞口令, 使聲音加強了伸縮的能力, 掌握語言的快慢控制能力。這裡我向大家推薦一首繞口令:“八百標兵奔北坡, 炮兵標兵並排跑, 炮兵怕把標兵碰,標兵怕碰炮兵炮。”這句繞口令是一段較好的氣息訓練材料。當背熟後, 就可全神貫注體會每個音的氣息運用: 每個字都要在氣息支援下“爆破”出來。也就是小腹的作用下, 有彈性的發出。用氣是從自然到不自然, 再回到自然, 這是聲音與氣息進步的一個過程。經過前面快慢的聲音訓練, 聲音的感覺已基本形成。最後我們要做的是,

    朗誦與演講的藝術語氣訓練, 透過一首好的詩和一些感人的故事, 激發聲音練習者的藝術創作激情, 透過快、慢、強、弱的聲音變化使聲音練習者對運用氣息感覺更清晰、更準確。抒情聲音的描繪、激情的爆發力, 都是檢驗聲音練習者前段訓練的質量結果。作為說的訓練過程, 大家有了一個基本的瞭解, 當然在訓練時,有的人練單音或單字時都能較好的運用氣息, 一旦遇到多字時, 就感到難以發出單音的質量。

    堅持一段時間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感覺

  • 2 # 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評論

    一、 歌唱發聲器官的組成

    聲音的形成是發聲器官協調工作產生的生理現象,這個現象的產生是氣息運動和聲帶振動所形成的物理現象,但歌唱的發聲運動又和我們平時說話的發聲有所不同,因而歌唱發聲又是一個物理的聲學、音響學現象。而進行歌唱藝術實踐又是一個複雜豐富的心理活動過程,因此我們的歌唱運動可以說是生理、物理、心理“三位一體”的行為。歌唱的發聲器官是由呼吸器官、發音器官、共鳴器官和咬字器官四個部分組成,它們是歌唱發聲的全部物質基礎,是歌唱發聲運動中的主要功能系統。

    二、 歌唱的姿勢

    有人說:“姿勢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發聲的源泉。”唱歌訓練,首先要有正確的歌唱姿勢,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人往往不夠重視姿勢,姿勢的正確與否是直接關係到發聲時各個器官配合的協調姿勢,姿勢的正確了,發聲各部分就能正常地工作,而不正確的姿勢,則往往帶來不正確的聲音。這好比我們的跑步運動員,賽跑時如果沒有正確的跑步姿勢,就會直接影響跑步的速度一樣。

    正確的歌唱姿勢是:1、身體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鬆,這裡的放鬆絕不是鬆垮、癱瘓,它應呈現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也就是精神飽滿的狀態。2、頭部保持於眼睛向前平視稍高的位置,胸部自然挺起,兩肩略下後一點,小腹收縮,兩臂自然垂落,全身有一種積極運動的狀態。3、兩腳一前一後稍分開,前腳著力、身體的重量要平穩,重量落在雙腳上。4、面部,眼神要自然生動,眉、眼、嘴是五官中的重要部位,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因此在演唱中眼睛切記應當張大一些,不要眯起眼,虛著唱歌。5、嘴巴是歌唱的喇叭,應當張得開,放得松,切記緊咬牙關。6、還有歌唱時下頜收回,正確的感覺應該是彷彿由小腹到兩眉之間形成一條直線,脖子和後背、腰部連成一線,這樣才使氣息暢通無阻。7、演唱時可根據歌曲的內在情感賦予適當的動作,但動作要簡練大方,切忌矯揉造作,畫蛇添足。坐唱的姿勢與站立時的要求一樣,但要注意腰部挺直而不僵硬,也不要*在椅背上,注意臀部不要坐滿整個凳面,約坐1/3的面積,兩腳稍分開,自然彎曲,不能蹺腿坐,也不能兩腿交*疊起。

    三、 歌唱的呼吸

    學習正確的歌唱呼吸乃是歌唱藝術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礎。由呼吸控制的歌聲才是聲樂,呼吸是歌唱的原動力。聲樂界有“誰懂得呼吸,誰就會唱歌”之說,說明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它確實是歌唱者首先應該學會的一項基本功。

    歌唱時的呼吸與日常生活中說話的呼吸是不大一樣的。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透過說話交流思想感情,因為一般距離較近時所需音量就較小,氣息較淺,不用很大的力度,也不用傳得很遠,而且我們說話連續用嗓時間長了,嗓音就容易疲勞、嘶啞,這種說話的呼吸若用於唱歌就顯得不能勝任了。唱歌是為了抒發情感,是要唱給別人聽的。歌唱時面對的往往是大庭廣眾,須將歌聲傳至每個角落,因而要求聲音既要有一定的音量,又要有一定的力度變化,要有長時間歌唱的能力,並要求根據歌曲的需要,或長、或短、或強、或弱、或高、或低地有控制地輸送氣息,要做到這些,就不是簡單的事了。所以歌唱時的呼吸作為一種藝術手段,有它自身特有的一套規律和方法,它是一項技術性問題,是後天訓練出來的。

    呼吸運動包含著吸氣和吐氣兩個過程。

    四、 歌唱的發聲

    歌唱時的發聲和說話時的發聲是不完全一樣的,說話式的唱歌或放大了的說話,都是不對的,這會沒有色彩,不是音樂化了的發聲。所以說說話的發聲是不能適應歌唱的的需要的,我們必須講究發聲方法,幫助學唱歌的人把普通的聲帶磨鍊成能發出優美、動聽、有持久力的合乎科學方法的、有藝術感染力的聲音來。

    商量商量,加點分唄!!!!!

  • 3 # 木易懶楊楊

    一、 歌唱發聲器官的組成

    聲音的形成是發聲器官協調工作產生的生理現象,這個現象的產生是氣息運動和聲帶振動所形成的物理現象,但歌唱的發聲運動又和我們平時說話的發聲有所不同,因而歌唱發聲又是一個物理的聲學、音響學現象。而進行歌唱藝術實踐又是一個複雜豐富的心理活動過程,因此我們的歌唱運動可以說是生理、物理、心理“三位一體”的行為。歌唱的發聲器官是由呼吸器官、發音器官、共鳴器官和咬字器官四個部分組成,它們是歌唱發聲的全部物質基礎,是歌唱發聲運動中的主要功能系統。

    二、 歌唱的姿勢

    有人說:“姿勢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發聲的源泉。”唱歌訓練,首先要有正確的歌唱姿勢,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人往往不夠重視姿勢,姿勢的正確與否是直接關係到發聲時各個器官配合的協調姿勢,姿勢的正確了,發聲各部分就能正常地工作,而不正確的姿勢,則往往帶來不正確的聲音。這好比我們的跑步運動員,賽跑時如果沒有正確的跑步姿勢,就會直接影響跑步的速度一樣。

    正確的歌唱姿勢是:1、身體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鬆,這裡的放鬆絕不是鬆垮、癱瘓,它應呈現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也就是精神飽滿的狀態。2、頭部保持於眼睛向前平視稍高的位置,胸部自然挺起,兩肩略下後一點,小腹收縮,兩臂自然垂落,全身有一種積極運動的狀態。3、兩腳一前一後稍分開,前腳著力、身體的重量要平穩,重量落在雙腳上。4、面部,眼神要自然生動,眉、眼、嘴是五官中的重要部位,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因此在演唱中眼睛切記應當張大一些,不要眯起眼,虛著唱歌。5、嘴巴是歌唱的喇叭,應當張得開,放得松,切記緊咬牙關。6、還有歌唱時下頜收回,正確的感覺應該是彷彿由小腹到兩眉之間形成一條直線,脖子和後背、腰部連成一線,這樣才使氣息暢通無阻。7、演唱時可根據歌曲的內在情感賦予適當的動作,但動作要簡練大方,切忌矯揉造作,畫蛇添足。坐唱的姿勢與站立時的要求一樣,但要注意腰部挺直而不僵硬,也不要*在椅背上,注意臀部不要坐滿整個凳面,約坐1/3的面積,兩腳稍分開,自然彎曲,不能蹺腿坐,也不能兩腿交*疊起。

    三、 歌唱的呼吸

    學習正確的歌唱呼吸乃是歌唱藝術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礎。由呼吸控制的歌聲才是聲樂,呼吸是歌唱的原動力。聲樂界有“誰懂得呼吸,誰就會唱歌”之說,說明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它確實是歌唱者首先應該學會的一項基本功。

    歌唱時的呼吸與日常生活中說話的呼吸是不大一樣的。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透過說話交流思想感情,因為一般距離較近時所需音量就較小,氣息較淺,不用很大的力度,也不用傳得很遠,而且我們說話連續用嗓時間長了,嗓音就容易疲勞、嘶啞,這種說話的呼吸若用於唱歌就顯得不能勝任了。唱歌是為了抒發情感,是要唱給別人聽的。歌唱時面對的往往是大庭廣眾,須將歌聲傳至每個角落,因而要求聲音既要有一定的音量,又要有一定的力度變化,要有長時間歌唱的能力,並要求根據歌曲的需要,或長、或短、或強、或弱、或高、或低地有控制地輸送氣息,要做到這些,就不是簡單的事了。所以歌唱時的呼吸作為一種藝術手段,有它自身特有的一套規律和方法,它是一項技術性問題,是後天訓練出來的。

    呼吸運動包含著吸氣和吐氣兩個過程。

    四、 歌唱的發聲

    歌唱時的發聲和說話時的發聲是不完全一樣的,說話式的唱歌或放大了的說話,都是不對的,這會沒有色彩,不是音樂化了的發聲。所以說說話的發聲是不能適應歌唱的的需要的,我們必須講究發聲方法,幫助學唱歌的人把普通的聲帶磨鍊成能發出優美、動聽、有持久力的合乎科學方法的、有藝術感染力的聲音來。

    商量商量,加點分唄!!!!!

    檢視全部3個回答

    唱歌底氣不足怎麼練 掌握唱歌訣竅...

    唱歌底氣不足怎麼練 學會唱歌技巧...

    免費諮詢-更多詳情;

    sh.jzsyishu.com廣告 

    唱歌時底氣不足怎麼辦?唱歌底氣不足...

    唱歌底氣不足怎麼練 到牛班,打造屬於自己的唱歌技巧...

    newband.com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我唱歌音很準,但是總是氣不夠,聲音不夠厚。怎樣才能練氣?

    哈哈!練體育可以練氣啊!笑死~ 你練練肺活量給我看~00~ LZ如果想唱好歌氣固然重要,其實練氣也突出一個“練”字,要用丹田唱歌,感覺到從丹田出來的氣透過喉嚨前邊一點點的地方經口腔發出來,這樣將聲音唱到最高! 至於最後唱不上去了。就考慮練習假音把!

    瀏覽1464

    唱歌種感覺氣不夠,怎麼練?

    唱歌氣不夠其實就是底氣不夠,所謂的氣沉丹田。練習的時候要掌握一定的方法。首先掌握吸氣的方法,要把氣吸到腹部,用聞鮮花一樣的方法來吸氣,鼻子嘴巴同時深吸一口氣,會感覺到腰部兩邊鼓起來的感覺就是對的。然後用吹蠟燭的方式慢慢呼氣。保持蠟燭火焰不動。

    5 瀏覽428 2017-11-22

    請教各位音樂高手,唱歌怎樣練氣啊!總感覺唱歌時,底氣不足,聲音不實,很虛。還有高音怎麼練?

    關於歌唱呼吸及幾種吸氣方法 對於怎樣吸和怎麼呼,是一種根本不需要考慮的事情。人體的這種功能,從本質上、生理上來說,在歌唱時和在說話時是完全一樣的,但在運用上兩者之間存在著很大差別。說話時人不需要考慮在什麼時間、什麼方法進行呼吸。氣息的進出量,只要它覺得合適可多可少,因為他有充分的機會去呼吸。他不必要把氣吸到什麼地方,也不必要把吸入的氣息固定在一個位置以支援一個特定的長度和強度的聲音上,換氣的速度也沒有限制。總之,是隨意和自由的。 歌唱的情況則不同。歌唱者要有意識地去吸氣,並保持把所吸入的氣息分配在要發出的一定數量的聲音上,而每個音都有它特定的高度、長度、強度。唱一首歌曲時,歌唱者只能在休止的時候和歌詞、樂句等表情允許的情況下,才可以進行換氣。總之,是有意識、有準備、有計劃的。 歌唱需要氣息,那是不是氣吸得越多越好呢?朋友你一定有過這樣的體驗:因為擔心氣不夠用,就吸進大量的空氣,結果還是覺得氣不夠用,而且唱起來覺得憋得難受。這是因為氣吸得過多過滿時,呼吸肌肉群用力過多,造成肌肉僵持的緣故,也就是說氣息吸得過多,會影響歌唱的正常進行。 那麼,吸入多少氣息才算合適呢?這是一個無法用數字來回答的問題,它只有透過歌唱者的感覺來“計算”。應該說,歌唱呼吸是一個興奮而又放鬆的迴圈過程。吸氣時,保持一種積極、放鬆的狀態,積極是指興奮向上,放鬆是指嘆氣向下的感覺。 這種積極、放鬆的狀態,首先要有正確的歌唱姿勢:適度抬起胸部,兩肩松垂、頸部放鬆、兩眼平視有神、面帶微笑(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微笑)。保持這種姿勢,透過下面幾種吸氣方法的學習,來體會正確的歌唱吸氣。 (1)嘆氣式吸氣: 大家知道,嘆氣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普通的現象,它是放鬆的也是向下的。它有利於吸氣肌肉群的放鬆,以便更好的吸入氣息。具體做法是先嘆後吸,你心裡主要想著嘆氣,而不是吸氣。當氣息隨著“嘆”被排出後,也就是呼氣肌肉群的工作做完了,接著吸氣肌肉群就會立即開始工作——吸氣,這個迴圈是自動完成的。如果你腦子裡想的是吸氣,就會使你的吸氣肌肉群總處於一種工作狀態,無法放鬆,氣息也就難以正常的被吸入。注意:嘆到那裡就吸到那裡,不要人為地做強制性的動作。唱的過程中要保持嘆氣的感覺,每個樂句都是如此,形成良好的呼吸迴圈。 (2)聞花式吸氣: 聞花式吸氣方法容易使氣吸得深,而且沒有吸氣時的抽氣聲和多餘的動作,也較容易體會和掌握。聞花時,因花香使人的心情特別愉悅,辨別花香時又要求特別認真和用心,是一種既放鬆又興奮的感覺。具體吸氣時是:上身完全放鬆,腰圍很舒服地嚮往鬆開,隨即胸部也有舒張感,體內空間增大使氣息很自然地流進去。這樣的吸氣既松暢又適度,吸後人很興奮,胸有寬敞感。用這種吸氣的感覺來歌唱,氣息通暢,聲音圓潤。 聞花式可開口,也可閉口,閉口時嘴不能閉的太緊,太緊會影響進氣的速度和靈活性。單純練習吸氣時,可採用閉口吸氣。歌唱時最好自然張開嘴與鼻子同時吸氣為佳。不論是閉口還是開口與鼻子同時吸氣,最關鍵的是要體會氣息流入體內時的感覺。 (3)驚訝式吸氣 驚訝式吸氣,就是利用人在驚訝時,生理作出的快速反映,達到快速吸氣的目的。這種吸氣既吸的快又吸得深,它能使呼吸肌肉群在瞬間完成收縮與放鬆的迴圈,能鍛鍊呼吸器官的快速靈活性。這種吸氣也稱為“喘氣”。表現悲憤和激昂情緒效果較好。 以上三種吸氣方法的學習和掌握,一方面可以透過做一些單純性的練習,如快吸快呼,快吸慢呼,慢吸快呼,慢吸慢呼的練習;(它不是主要的,只是一種輔助性練習)。另一方面就是在演唱中去練習,這是主要的練習方法,因為純生理性的吸氣動作不與歌唱結合起來,歌唱所需要的那種深、松吸氣就無法得到,也就是說,歌唱良好的吸氣只有在歌唱實踐中才能獲得。 另外,還有一些根據歌曲情緒需要的吸氣方法。如補氣:它是在情緒連貫不斷但又需要吸氣時,在儲存原有氣息上補進一部分氣去,使氣息維持飽滿狀態。“偷氣”:用在字多、曲調快時樂句之間的換氣,動作要敏捷,吸氣快而少。 歌唱呼吸中的氣息保持和運用 唱歌的朋友都曾有過這樣的體會:歌唱中經常感到氣短、氣不夠用,越唱越憋,很吃力。這與不會運用氣息和保持氣息有關,雖然吸氣吸的很深,但一唱起歌來,氣息很快就浮上來了,或者是很快跑光了。那麼,吸氣動作完成後,應該如何保持和運用吸入的氣息呢? (1)歌唱中要保持吸氣狀態 吸完氣後,有一個瞬間的停頓,這是吸氣後、用氣前一個自然的短暫停頓,這個停頓造成了吸氣和用氣二股力量的對抗,用氣時要儘量利用這種對抗力。它不僅可以保持氣息的深度,還能使歌唱時氣息均勻、流暢、持久。仔細體會一下,這種對抗實際上是一種吸氣的保持狀態。用吸甲I氣狀態演唱,只是一種感覺,其實誰也不能在唱的過程中還能吸進氣來,但是就用這個感覺便可以達到保持氣息的目的。這種狀態能保證聲音位置和氣息的平衡,還能使氣息保持一定的深度和暢通無阻,在演唱過程中,氣息越是不夠用,就越是要保持這種吸氣狀態。 保持吸氣狀態歌唱的練習: 首先做做無聲練習,吸完氣後,把舌尖輕輕觸下門齒,發出“絲絲”聲,一口氣吐得時間越長越好,要求撥出的氣息要均勻、平穩和慢,讓“絲絲”聲強度一樣,不可忽強、忽弱,呼氣越慢越長,就越能體會到呼與吸的對抗作用,和氣息需要有意識控制的力量。傳統聲樂有一種利用吹蠟燭練氣的方法。將一根點燃的蠟燭置於前面,吹蠟燭時,不許將蠟燭吹滅。要求慢慢把蠟燭火苗吹向一個方向,且火苗要平穩,擺動幅度不能大。練習後,如果自己的後腰和腹部有痠痛的感覺,說明你找到了呼氣時對抗或者說是控制的正確感覺。 (2)歌唱中保持嘆氣狀態 歌唱中容易出現的氣息不夠用和憋氣現象,除了與吸氣狀態保持不住有關,還有一點就是與氣息不放鬆有關。歌唱中氣息需要被控制,以保持氣息通暢持久的使用。但如果氣息被過份的控制,則會引起呼吸器官、呼吸肌肉群僵硬、不靈活。導致氣息無法通暢,難以持久。怎樣做到吸入的氣息既能保持又不僵呢?最好的辦法就是放鬆和嘆氣。這裡所說的放鬆是對過份僵持而言的。嘆氣是指用嘆氣的感覺,而不是把體內的氣全部撥出去。嘆氣動作是我們生活中的習慣動作,人人都會做,而且比較容易找到放鬆的感覺。在積極興奮的氣息保持中,不可忽略運用嘆氣的感覺來歌唱,這樣,氣息不僅有深度,也自然、放鬆、流暢。在使用嘆氣狀態進行歌唱時,要注意聲音不要脫離呼吸,否則就會氣聲脫節、難以保持住呼吸了。也就是說演唱中的嘆氣狀態是和保持吸氣狀態同時存在的,那一方都不能缺。它們使氣息的撥出既能保持但又不僵,既放鬆但又不是呼吸肌肉群的完全鬆懈。這種呼氣方法也稱作“揉氣”。意思是指:吸入胸腔的氣息,被腰、腹部的肌肉群猶如揉麵似的慢而有韌性地向外“揉”出。保持嘆氣狀態歌唱時,如果你感覺腰腹部膨張而不僵,胸部擴充套件而不憋,氣息有控制的流出,這時,你的感覺就基本上對了。繼續鞏固這種感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象棋是怎樣玩的,它的玩法和規則內容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