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錦繡中源
-
2 # 天使投資人雷歐
我曾經在新加坡留學和工作過,在留學期間我經常和新加坡當地的計程車司機還有一些商店的老闆經聊天從而瞭解了新加坡的一些情況。新加坡之所以發達首先是新加坡以建國總理李光耀武為首的執政黨他們的戰略和執行力非常強也非常的廉潔,建國之初他們就制定了完全的自由市場經濟的政策,完全沒有關稅。另外新加坡馬六甲海峽是全球的交通行業的樞紐,新加坡有效的利用了這個地理位置開展航運業,航運業發展起來了以後有了物流資金流,從而發展起來了金融業。在新加坡幾乎全世界著名大的金融機構在那裡都設有亞太區的總部。所以總結說來新加坡之所以發達的三條第一個有一個很強有力的執政黨第二呢有效的利用好了馬六甲海峽的地緣優勢第三發展了強大的金融行業
-
3 # Felinka周璠新加坡
新加坡在1965年建國以後,經歷了幾次經濟轉型的時期。從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到知識密集型....新加坡一直都在根據國際局勢來調整發展的策略和方向。
新加坡非常重視人才的培養,人才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之一。新加坡有雙語,甚至是多語的高素質人才。
同時新加坡的優越的地理位置也是奠定其國際港口地位的基石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在物流發展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如何提供一個完整的物流供應體系,運用科技的方法,提升物流的效率,這是很重要的。新加坡政府還推出了一個一站式的物流服務網站,讓進出口商可以享受到更便捷的物流服務。
新加坡的製造業也在多年來在GDP當中佔有20%左右的份額。國際化生物醫藥公司和食品公司都在新加坡設廠。品質是發展的基礎。
新加坡的金融業和旅遊業也是相當發達的。特別是在當世界的目光聚焦在東盟的時候,新加坡作為東盟的成員國,其重要的作用性就日益凸顯出來了。
可以看到很多的中資企業透過新加坡來走向東盟市場開拓那超過6億的人口市場。
在這樣的情況下,新加坡的專業服務行業也欣欣向榮。無論是會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人力資源事務所都可以給想要企業國際化的客戶提供相應的配套服務。
保持均衡的產業結構是新加坡發展的基礎。這個基礎上,新加坡的經濟抗風險能力不錯。
再加上新加坡一直以來都打造著廉政透明的政府體系。這讓國際投資者新加坡比較有信心。投資者眼裡,一個國家的政治的穩定性是其投資的安全保障因素之一。
綜上所述,新加坡的經濟發展前景良好,值得關注。
-
4 # 天馬行空徐霞客
新加坡成為東南亞經濟強國,世界級金融中心之一,首先靠的是以李光耀為核心的老一輩建國領袖人物高瞻遠矚,利用馬六甲海峽的航運優勢,團結人民的力量,制定適合本國國情的政治,經濟和國防政策,先後學習和背靠美國,日本和中國的經濟力量,在大國之間建立平衡的關係,謀求本國的最大利益。二是新加坡從建國以來基本繼承了英國良好的政治制度,建立了居者有其屋的政府組屋制度,人民安居樂業,形成了一個廉潔,高效,穩定和高度開放的國際化都會,吸引了大量海外投資,人才和遊客。三是新加坡的精英治國理念和高薪養廉的政策深入民心,幾屆總理都是劍橋、哈佛、麻省理工的高才生,確保了國家政策不被民粹主義者操縱,減少國家發展出現大的錯誤。
-
5 # HWHNC
彈丸之地新加坡房價十幾年沒有上漲,值得我們學習,人家領導人看得遠,知道房價上漲政府只是短期收益,長期有大害
-
6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新加坡國土面積719.1平方公里,人口約為5612253。這一資料甚至小於中國香港地區的1106.34平方公里,740.98萬人。可以說在全世界範圍內新加坡都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彈丸小國,不過客觀而言:新加坡在同等體量的國家中算得上影響力較大的國家。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去年的統計資料:新加坡的GDP總量約為3239.07億美元,在全球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37位,人均GDP57714美元,排名世界第八位。新加坡是繼美國紐約、英國倫敦和中國香港之後全球四大金融中心之一。新加坡的人類發展指數高達0.925,排名世界第11位;全球競爭力僅次於瑞士,位居世界第二。新加坡現役總兵力約為7.16萬:陸軍5萬人編為3個混合師(各轄2個步兵旅、1個機械化旅、1個偵查營、1個炮兵營、1個高炮營、1個工程兵營)、1個快速反應師(轄3個步兵旅)、1個機械化旅;海軍9000人、空軍1.35萬人。另有預備役部隊35萬人。新加坡裝備有35艘各種艦隻、210餘架各型飛機和豹2A4型、百夫長等戰車、重火炮、導彈以及輕兵器等裝備。新加坡的軍工研發能力較強——新加坡產的戰車和裝甲車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且數量達到2000輛。可以說新加坡的軍力盡管在世界範圍內算不上什麼影響力的軍事強國,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同等體量的國家中新加坡是少有的具有獨立自主的國防體系的國家,新加坡軍隊甚至走出國門,遠赴海外駐紮:駐澳洲的有230人,駐法國200人,駐美國250人,駐中國臺灣3個訓練營地,駐泰國1個訓練營地,參加聯合國東帝汶維持和平部隊24人,駐伊拉克和科威特軍事觀察團觀察員5人。表面上看新加坡只有區區7.16萬現役部隊,但考慮到新加坡總共只有500多萬人口而言:這已是一個較高比例了——若照此比例換算中國該有2000萬軍隊。在戰時狀態下新加坡可以在48小時內組織27萬精銳,兩週內擴軍至50萬,這基本上已和鄰國馬來西亞的兵力水平持平了。新加坡不僅從美國、法國購買了數百架最先進戰機,從瑞典、法國、德國等引進了多艘千噸級戰艦、潛艇,從德國、英國等進口超過千輛先進坦克和裝甲車。與此同時新加坡自己的軍工研發能力也很強:新加坡產的戰車和裝甲車在世界上處於領先水平並且數量達到2000輛。
新加坡的繁榮發達首先源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新加坡扼守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咽喉要地馬六甲海峽,成為控制國際貿易和能源安全的關鍵節點。需要注意的是:馬六甲海峽是公海,本來世界各國的船隻從此透過都不需要向新加坡交一分錢,但新加坡在這條國際黃金水道邊上建設了目前世界第二大的貨運碼頭。如果過往船隻僅僅只是從馬六甲海峽經過自然不必向新加坡交錢,但如果要享受新加坡碼頭提供的各種服務那就得另算了,畢竟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正是靠著國際自由港的優勢和國際一流的服務為世界各地的船舶提供轉口貿易的平臺,新加坡才能坐地生財發家致富。新加坡作為國際航運的重要港口之一擁有東南亞最大的修造船基地、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世界最大的燃油供應港口。新加坡透過200多條航線連線著世界600多個港口,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亞洲主要轉口樞紐之一,擁有世界第二大集裝箱吞吐量和世界第一的燃油銷售量。然而單純的地理優勢並不足以早就今天這個繁榮發達的新加坡,因為新加坡的地理結構同樣存在缺陷:由60個小島組成的新加坡國土面積僅相當於北京的1/23,在這名副其實的“彈丸之地”上各類資源少之又少,連淡水都要從對岸馬來亞的柔佛州進口,可以說新加坡人無時無刻不面對著嚴峻的生存壓力。新加坡也正因為如此才在1963年9月脫離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後選擇加入馬來西亞。然而這場結合從一開始就潛伏下了分家的種子:新獨立的馬來亞聯合邦是個多元種族社會——馬來人和非馬來人(主要為華人和印度人)幾乎各佔一半。新加坡人口主要由華裔、馬來裔和印度裔組成,其中華裔佔新加坡總人口的74.2%,一旦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將直接改變馬來西亞的種族結構。本來新、馬兩地之間的種族衝突就比較尖銳,而兩地之間的黨派矛盾進一步刺激了雙方的對立:馬來西亞的獨立是在東姑阿都拉曼領導的巫統奮鬥下實現的,於是巫統成為了獨立後的馬來西亞的執政黨;而新加坡的執政黨是李光耀領導的人民行動黨。1963年由巫統、馬華和國大黨組成的聯盟黨在中央政府的支援下參加了新加坡州選舉。然而聯盟黨不僅未添一席,連原有的三個選區也被人民行動黨奪取。一時間在馬來西亞國內“馬來人至上”和反種族主義兩種呼聲針鋒相對,隨後新加坡商人指責馬來西亞中央政府沒給他們和其他州屬一樣的權利;馬來西亞中央政府則要求新加坡將上繳中央的稅收從4成增加到6成,同時指責新加坡華人暗通中國。此時身為馬來西亞首相的東姑阿都拉曼見國內的種族衝突似有加劇的跡象,為維持馬來族對國家的統治,於是以巫統為首的執政聯盟在國會緊急透過修改憲法並以126票贊成、0票反對將新加坡驅逐出馬來西亞。新加坡就這麼被動從馬來西亞獨立出來。事實上新加坡並非對此心甘情願——李光耀在其回憶錄裡不無傷感地提到:在新馬正式宣佈分離那天他感到馬來人如休妻般地拋棄了新加坡。新加坡的獨立並不是自主選擇,而是被馬來西亞排擠的結果。獨立之初的新加坡是一塊潮溼、混亂,極不安寧的小島,黑社會勢力猖獗、妓娼遍地、毒品氾濫,絕大多數人居住在簡易棚或茅草房中,衛生條件極差,教育水平落後,沒有統一的文化和語言……當時的新加坡面臨著為害甚巨的社會公害:自新加坡開埠以來湧入這裡的移民成立了各種各樣的秘密結社組織,由於當時法律制度的缺失,普通百姓出於生計往往選擇依附於這些幫會組織——用行話說叫“拜碼頭”,這些幫會組織不時會爆發暴力衝突,一時間黑幫組織的暴力犯罪行為成為困擾新加坡社會的首要頑疾。在漂洋過海來到新加坡的早期移民中男性佔據絕對多數,這就導致新加坡一度出現過光棍遍地的現象,這些光棍同樣有生理需求,正是這種生理需求催生了拐賣婦女、強迫賣淫的黑市市場。在當時的新加坡搶劫、盜竊、吸毒等犯罪現象也和賣淫一樣相當普遍。
事實上早在新加坡獨立前的的1959年李光耀領導的人民行動黨就對諸如色情業等社會公害進行整治。在整治過程中李光耀及其追隨者很快發現了困擾新加坡的癥結所在——法治意識的欠缺:以華人為主的新加坡在當時和舊中國一樣是一個人情社會而非法治社會,特權階層形成了官官相護的錯綜複雜的裙帶關係網。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各種黑道組織紛紛透過向官員行賄的方式取得政治保護傘,事實上在李光耀之前英國殖民時期也曾打擊過暴力犯罪、賣淫嫖娼等社會公害,然而由於黑幫和官場之間錯綜複雜的人情關係導致每次打擊都像颳風一樣——刮的時候聲勢浩大,可風頭一過就虎頭蛇尾了。李光耀下決心將新加坡的發展寄託在法律制度的規範之上,嚴格杜絕一切私人請託行為。1960年春節新加坡的大法官在高等法院致詞時向全新加坡表示:“在新加坡沒有人可超越法律之上”。新加坡的法律甚至達到了嚴苛的程度,連李光耀自己也聲稱:“新加坡的法律在開始時是令人難以接受的,但我們做到了人人平等,因此我們很快成為法律社會的典型。”李光耀要求自己和自己的政府為人民做出表率:新加坡第一夫人柯玉珠管理的法律公司裡有一名受僱的會計師因為做假賬被發現,依據法律被判6年徒刑。一名新加坡高階警官誤入禁獵區射殺了一隻鳥,而恰好一位年輕的小警察抓到,結果這名高階警官被送上法庭,還上了報紙。新加坡的鞭刑一直被西方國家視為侵犯人權的落後制度,但由於新加坡議會始終堅持保留這一刑罰,因此無論是誰如果被法庭判決鞭刑即使他願意多賠錢多坐牢也不能使自己免於鞭刑。1993年一名18歲的美國少年在新加坡被判鞭刑,時任美國總統的克林頓親自向新加坡求情,這時的李光耀儘管已不是新加坡總理,但仍對新加坡保持著巨大影響力,他堅持認為:在法律面前任何人都不得搞特殊化,即使是美國總統求情也不能免除這名美國少年的鞭刑,否則對在新加坡被判處鞭刑的其他國家人士是不公平的。要維護法律的公平執法者自己必須保持高度的廉潔奉公。李光耀在自己上臺執政後的第一次內閣會議上向自己的所有內閣成員發出警告說:“我不敢說今天的內閣政府在任期五年中能不能帶領新加坡人民取得輝煌的成績,但我要求各位要做到廉潔、公正、民主,如果誰在這方面出任何問題,政府是不能寬恕他的……”李光耀執政的第二年新加坡政府修改防止貪汙法令並根據法令成立了新加坡貪汙調查局。李光耀就任新加坡總理後把自己的父母兄弟都召集到身邊告訴他們:從今以後他們不應該指望得到他的特殊照顧,他們應該像普通老百姓一樣要求自己。李光耀的父親李進坤腦海裡還是傳統的人情社會那一套——在他看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可李光耀卻不因為自己成為了一國領袖就讓自己的家人獲得哪怕一丁點特權,以致於李進坤認為:自己這個兒子沒家庭感情可言。1986年11月李光耀得到一個令人震驚的訊息:作為他的內閣中最得力的干將的國家發展部長鄭章遠被國家貪汙調查局發現有經濟問題。儘管李光耀同鄭章遠有幾十年的私交,儘管李光耀無比欣賞鄭章遠的實幹才能,儘管新加坡需要這樣的實幹家,但鄭章遠觸犯了法律卻是不爭的事實,李光耀決定以鐵腕手段維護法律的尊嚴。得知自己求生無望的鄭章遠不願站上審判臺而使自己一生榮譽毀於一旦,他選擇了自殺。在他最後給李光耀的信中寫道:“對於發生這次的不幸事件,我應該負全部責任。作為一個堂堂正正的東方紳士,我應該為自己所犯的錯誤接受最嚴厲的懲罰。……”接到這封信的李光耀禁不住放聲痛哭。經過數十年持續不斷的努力之後在2010 年“透明國際”釋出的世界清廉指數排名中新加坡、丹麥和紐西蘭三國並列第一。
在加強政府內部的廉政建設的同時新加坡在經濟民生方面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改善新加坡人的住房狀態新加坡政府強制執行公積金制度——新加坡所有的僱員無論工資高低,每月都要繳納月薪的5%作為公積金,僱主也需繳納僱員月薪的5%作為僱員的公積金,這個比例隨著經濟情況的變化而調整。同時新加坡規定:僱主若不繳納,公積金局首先通知會員,然後強制僱主繳納。公積金制度在新加坡實行近30年,經過10次修改,不斷完善,公積金不僅用在住房方面,而且也用在醫療和社會保障方面,從中受益良多。許多人由當初的被迫執行公積金制度變為自覺行動。1961年新加坡政府為加快工業化過程、促進經濟發展,建立了裕廊工業區。該區的面積為70平方公里,包含了來自各地的跨國公司和本地的高技術製造業公司。新加坡政府也據地理環境的不同,將新加坡東北部劃為新興工業和無汙染工業區;沿海的西南部、裕廊島和毛廣島等劃為港口和重工業區;中部地區為輕工業和一般工業區。這一時期正值發達國家將自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大力向外轉出的時期,新加坡乘著這一東風迅速發展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從1964年起新加坡開始實施“居者有其屋”計劃,迄今為止超過80%的新加坡公民人居住在政府承建的房子,其餘20%的居民則住在有地房地產以及私人公寓,全國居民住房擁有率達到90.5%,人均壽命82.5歲,15歲以上公民的識字率為96.7%。全國平均每一萬人有醫生23人,共有病床1.2萬張。每千人擁有私家車110輛,手機滲透率達到148%,家庭電腦擁有率81%,上網率77.7%。新加坡重視城市綠化和環境保護,因而有花園城市之稱。在反腐工作方面新加坡成效顯著,清廉指數位居世界前六位、亞洲首位。1984年新加坡政府開始推行醫療儲蓄計劃:規定每個職工把月薪的6%-8%存入銀行,設立個人醫療儲蓄戶頭。這一計劃為每個居民預備了一筆即時支付費用,並不足以完全支付重病、大病患者的所有醫療開支。貧困家庭可免交醫藥費或享受政府其他的醫藥補貼。病人住政府辦的C級醫院只需交15%的醫藥費就行了,完全無支付能力的窮人可以向政府申請補助或全免。60歲以上的老人在公立醫院看病只需交一半的門診費和藥費。從1968年到1988年的20年間新加坡年均經濟增長率為9%,是當時世界上經濟增速最快的國家之一。新加坡已不再是一個單純以轉口貿易作為經濟支柱的國家,而是建立了以製造業為主的多元經濟結構,在極短的時間內新加坡就成為了東南亞地區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國家。在迅速實現工業化的同時新加坡也大力發展金融業,致力於將自己打造成為亞洲的瑞士,到20世紀80年代已有114家外國銀行在新加坡開業,新加坡發展成為和香港並列的又一個亞洲金融中心。1985年5月新加坡開發金融期貨市場後迅速發展成為繼芝加哥、倫敦之後的全球第三大期貨市場。在亞洲四小龍中新加坡的經濟發展也許並不是位居第一的,然而新加坡的城市建設絕對是第一位的——這從”花園城市“的稱謂就不難看出。事實上直到上世紀70年代位於如今新加坡城市中心的新加坡河與加冷河盆地附近有2.1萬戶居民直接將糞便、汙水和生活垃圾倒入河中,而上游的610個養殖場以及附近的造船廠也都沒少往河裡排汙。為此新加坡制定了一個為期十年的疏浚河流的計劃和”城市花園行動“。到1983年新加坡全國已栽種了450萬株樹木,然而這一年的植樹量比上一年減少了28%,而原因是新加坡所有可供綠化使用的空地基本都已利用,已沒多餘的空地栽樹了。1991年新加坡政府設立了專項醫療保健基金以幫助低收入者支付醫療費用,從而保證每個新加坡人可獲得基本的醫療服務。政府最初提供2億新元,然後每年匯入1億新元,到1995年已達6億新元,基金主要用於資助低收入者的醫療費用。若低收入者因重病入院,無力支付醫藥費,即可向政府申請補助。到1995年為止基金已經為87000位低收入病人提供了2300萬新元的資助,99%的申請者獲得批准。與此同時新加坡的人均收入達到了18025美元,要知道這可是距今二十多年前的上世紀90年代中期啊,此時的新加坡已成為全亞洲僅次於日本的新興國家。
-
7 # 青嵐出國
新加坡國土面積非常小,陸地面積僅僅只有不到720平方公里。僅僅相當於北京的4.3%,上海的11%,中國總面積的0.0075%。美稱是“花園城市”。但是常年在新加坡的人都知道,新加坡人稱“坡縣“。
然而這麼一個彈丸小國,卻是亞洲四小龍之一。個人認為,原因有三!
一,政治原因。1965年新加坡被迫從馬來西亞分離出來。然後以李光耀先生為首的華人政治團隊便登上新加坡的歷史舞臺。李光耀先生廢除之前很多馬來西亞管理時期的舊政。大力招商引資,並給予很多優惠政策給外國企業,讓新加坡從短短的幾十年時間一躍成為亞洲首屈一指的發達國家。同時,制定多項政策,“揚長避短“。利用馬六甲海峽的優質地利,發展港口貿易。同時大力進行城市改造建設。讓新加坡從一個髒亂差的漁村城市,變為今天現代化並且擁有魅力的城市。另外,由於新加坡特殊的地利因素,美國也對新加坡另眼相加,雖然新加坡沒有任何戰略縱深,但是緊鄰馬六甲海峽這一因素就成為了新加坡在東南亞最強大的戰略意義。萬一亞洲開戰,那麼新加坡港將會成為具有重大作用的港口。所以自然而然的對新加坡有很多的照顧。
二,地理原因。剛才說過,新加坡緊鄰馬六甲海峽,新加坡港曾是新加坡最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曾有人計算過,當年新加坡的國家港口稅收總額,就等於中國當時全年的GDP。新加坡依託這個天然的優勢,加以最佳化,便成為了最早新加坡經濟騰飛的跳板。
三,環境原因。旅遊業同時也是新加坡的主要經濟支柱之一。新加坡在建設國家的同時,也給自己訂下了幾個永遠不能違反的條例,比如綠化比例,每年算上填海的地皮,總綠化比例不能低於一定比例。對汽車數量的管束,透過COE也就是擁車證,提高買車養車的稅(新加坡可以說是養車最貴的國家了),來減少尾氣排放。以達成“花園城市”的美稱。
四,綜合原因。新加坡不吝嗇錢財,大量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本著研究不出來就買的思想,曾一度成為亞洲頂尖的科技國家之一。另外,在70年代一直到08年以前,這段時間其實是全世界都在發展並且發生天翻地覆變化的時刻,新加坡也正是抓住了這個時間段,透過不懈的努力變成了亞洲四小龍之一。
綜上幾點,新加坡發達就不足為奇了。新幣的匯率也是一直走在亞洲的前端。1新幣可以兌換5塊左右的人民幣,這在亞洲乃至世界都不算低了,甚至比目前的澳幣還要高。這幾點足以說明問題。
-
8 # 日本出國打工
作為一個被海洋包圍的坡島,能夠在短短的幾十年內迅速發展壯大,躋身亞洲四小龍之一,新加坡的能力和潛力真的很強大。
地小,人少,環境好,熱帶,廉潔的政府,老幼福利,金融的把控,最重要的是法律嚴明,這些都是在其他國家無法實現的。
人才的培養,教育的發展,也是國家和城市發展的基礎。新加坡的南洋理工等知名學府很多,孩子從小就接受了國際化的教育,居民素質普遍較高,又能接納和包容來自全世界的各種族人群,讓大家在新加坡施展才華,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
以上種種,讓新加坡如何能不發展,發達?
回覆列表
新加坡可謂是一個“彈丸之地”,陸地面積719平方公里,與中國一個普通的縣級行政單位的管轄面積差不多,人口560萬,有“花園城市”的美稱。
新加坡到底有多發達?在東盟10國中,2017年新加坡以3058億美元位居東盟各國第五,人均GDP為5.46萬美元,位居亞洲第三,僅次於中國澳門和卡達。放眼全球,新加坡的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40,而2016年新加坡的人均GDP以52961美元位居世界第9位。
新加坡是繼紐約、倫敦和香港之後的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也是亞洲最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世界前十大港口中,新加坡港位居第二。目前新加坡在造船、電子、煉油等行業實力雄厚。新加坡也是GaWC組織定義的世界一線強市。
新加坡為什麼這麼發達?這與其過去經濟高速增長打下的基礎有關。20世紀60~90年代,是新加坡經濟騰飛的30年。新加坡透過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加工產業,從而實現了經濟年均超過8%的增長。到了90年代,新加坡已經躋身發達國家行列。當時與新加坡一起經濟騰飛的有南韓、中國臺灣和香港,因而這四個國家和地區被稱為“亞洲四小龍”。
其次,新加坡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新加坡遏守馬六甲海峽的咽喉位置,而馬六甲海峽是世界上最為繁忙的海峽之一,世界上超過1/3的貨物要透過次海峽運輸。因此新加坡成為了世界上重要的貿易中轉站。
當然新加坡能發展到今天的成就,也離不開其制定適合本國的發展戰略。新加坡重視科技教育,崇尚廉潔,大力吸收國外的資金與技術,加強與東盟各國以及中國、美國、日本等國家的關係等等,這為其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總的來說,目前新加坡是亞洲富裕發達的經濟體之一,同時也是亞洲乃至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作為曾經的“亞洲四小龍”,新加坡的成就舉世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