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頭上朗月
-
2 # 姜衛華
諸葛亮攻心策略:七擒七縱孟獲可謂勞民傷財
“七擒七縱”解釋為三國時,諸葛亮出兵南方,將當地酋長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比喻運用策略,使對方心服。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亮笑,縱使更戰,七縱七擒,而亮猶遣獲。”
七擒七縱,首載於《華陽國志》南中志一篇:“五月,亮渡瀘,進徵益州。生虜孟獲,置軍中,問曰:‘我軍如何?’獲對曰:‘恨不相知,公易勝耳。’亮以方務在北,而南中好叛亂,宜窮其詐。乃赦獲,使還合軍,更戰。凡七虜、七赦。獲等心服,夷、漢亦思反善。亮復問獲,獲對曰:‘明公,天威也!邊民長不為惡矣。’秋,遂平四郡。改益州為建寧,以李恢為太守,加安漢將軍,領交州刺史,移治味縣。”
“七擒七縱”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至於是不是歷史事實?我們暫不考證。三國由於魏、蜀、吳三個國家鼎立而得名。《三國演義》取材於三國曆史,經過作者羅貫中的文學創作,把《三國演義》描寫得有聲有色,膾炙人口。
公元225年三月,諸葛亮率領大軍出發。馬謖送諸葛亮出城,臨別的時候,馬謖說:“南中的人依仗地形險要,離開都城又遠,早就不服管了。即使我們用大軍把他們征服了,以後還是要鬧事的。我聽說用兵的辦法,主要在於攻心,攻城是次要的。丞相這次南征,一定要叫南人心服,才能夠一勞永逸。”馬謖的話,正中諸葛亮的下懷。《馬謖傳》中曾有這樣的記載:劉備臨終時,對諸葛亮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諸葛亮根本沒有把劉備的話當一回事。於是,七擒七縱的鬧劇終於拉開了帷幕。
一擒一縱:諸葛亮大敗南蠻的三洞元帥後,又佈下伏兵,讓王平、關索誘敵。二人假裝戰敗,引南蠻王孟獲入峽谷,再由張嶷、張翼兩路追趕,王平、關索回馬夾攻。
孟獲抵擋不住,被魏延生擒活捉。但是,孟獲不服氣地說:“我自己不小心,中了你的計,怎麼能叫人心服?”諸葛亮一笑之下放了孟獲。
二擒二縱:放走孟獲後,諸葛亮找來他的副將,故意說孟獲將此次叛亂的罪名都推到了他的頭上。副將聽了十分生氣,大聲喊冤,於是,諸葛亮將他也放了回去。副將回營後,心裡一直憤憤不平。他將孟獲請入自己帳內,將孟獲捆綁後送至了漢營。諸葛亮用計兩次擒了孟獲,孟獲卻還是不服,諸葛亮便又放了他。
三擒三縱:孟獲對弟弟孟優說,我們已知蜀軍軍情,你領百餘精兵去向諸葛亮獻寶,藉機殺了諸葛亮。諸葛亮問馬謖是否知道孟獲的陰謀,馬謖笑著將孟獲的陰謀寫於紙上。諸葛亮看後大笑。
這時,孟獲按計劃前來劫營,進帳才知道上當了,被再次擒獲。這回孟獲說是弟弟孟優飲酒誤事,不作數。諸葛亮便第三次放虎歸山。四擒四縱:孟獲回到大營,立即著手整頓軍隊,待機而發。一天,忽有探子來報:諸葛亮正獨自在陣前察看地形。孟獲聽後大喜,立即帶了人趕去捉拿諸葛亮。不料,卻掉入陷坑裡反被擒獲。這次他又中了諸葛亮的圈套,第四次成了甕中之鱉。孟獲仍然不服,諸葛亮又一次放他回去。
五擒五縱:孟獲躲入禿龍洞求援,銀冶洞洞主楊鋒感激諸葛亮不殺其族人之恩,在禿龍洞捉了孟獲,送給諸葛亮。孟獲當然不服,大呼是內賊陷害。諸葛亮又放了他。
六擒六縱:這木鹿大王之營極為偏僻,諸葛亮帶兵前往,一路歷盡艱險,加上蠻兵使用了野獸入戰,使漢兵敗下陣來。這之後,漢兵又碰上了幾處毒泉,使情況變得更為不妙。幸虧諸葛亮得到孟節的指點,他們才安全回到大營。回營後,諸葛亮造了大於真獸幾倍的假獸。當他們再次與木鹿大王交戰時,木鹿的人馬見了假獸十分害怕,不戰自退了。這次孟獲心裡雖然不服,但不好意思開口了,諸葛亮看出了他的心思,仍舊放了他。
七擒七縱:孟獲又請來烏戈國的藤甲軍,與諸葛亮決戰。諸葛亮用油車火藥燒死了無數蠻兵,孟獲第七次被擒,才真心投降。像這樣捉了又放,放了又捉,一直把孟獲捉了七次,可謂勞民傷財。
諸葛亮手下的大將們有些想不通,他們認為將士們長途跋涉而來,就這麼輕易地放走敵人,簡直是像開玩笑一樣。諸葛亮卻冠冕堂皇道:“只有以德服人,才能真的讓人心服;以力服人,將必有後患。”
《三國志•蜀書•張嶷傳》記載:“越巂郡自丞相亮討高定之後,叟夷數反,殺太守龔祿、焦璜,是後太守不敢之郡,只住安定縣,去郡八百餘裡,其郡徒有名而已”是說:諸葛亮平定南方後,叟夷多次造反。殺死太守龔祿、焦璜,以後的太守不敢在郡內居住,只能住在離郡八百里的安定縣,越巂郡名存實亡。
建興九年,汶山的羌族反叛,建興十一年劉胄造反,這些事件的發生距諸葛亮平定南方還不到十年光景。以後,延熙十年,汶山平康夷又造反。
可見,諸葛亮的“七擒七縱”的攻心策略,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但是,為了所謂的“七擒七縱”,單這一項就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並造成了許多士兵的人員傷亡。蜀漢在連年北伐的同時,還要對付南方的叛亂,國力消耗可見一斑。因此,盲目判斷一個人的思想覺悟,自以為是的大膽使用,導致攻心戰的失敗是必然的。前車之鑑,世人當引以為戒。
陳壽對諸葛亮評價曰: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
3 # 君山話史
諸葛亮南征的目的,是平定以雍闓為首的武裝叛亂集團,恢復蜀國對南方的統治,解除後患之憂,以便集中力量北伐曹魏。在《後出師表》中,諸葛亮寫道:“惟思北征,宜先入南。”這是攘外先安內的策略。
蜀漢政權的根基,較之魏、吳原本就顯得脆弱,劉備去世後,南方爆發大規模叛亂。叛亂的範圍,包括現在的雲南、貴州以及四川的部分土地。叛亂的頭頭是益州郡酋豪雍闓,他指使同鄉孟獲煽動各地蠻夷造反。滇、黔一帶自古以來少數民族眾多,漢代時稱之為西南夷。從兩漢歷史來看,西南夷對漢政權時而歸附,時而背叛,反覆無常。特別在漢帝國動盪之時,西南夷總是聞風而動,成為一大隱患。劉備死後,西南夷更加輕視蜀漢政權,在孟獲的鼓動下,紛紛扯起叛亂的旗幟。
新興的蜀政權風雨飄搖,對諸葛亮來說,這是考驗他治國能力的時刻。
南征之前,諸葛亮與參軍馬謖進行過許多次磋商,反覆研究具體戰略戰術。
馬謖認為:“南中(即雲南)地形險峻且偏遠,抗命不服的時間已久,即便今天擊破他們,明天還是會反叛。您的志向是以傾國之兵北伐,挑戰強大的敵人,南蠻若知道國內空虛,很快就會叛亂。還有一種辦法,就是把蠻人全部殺光以除後患,只是這樣做非仁義之道,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做成。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能讓蠻人真心歸服,這才是最好的策略。”
應該說,馬謖的見解是非常正確的,對民族問題的解決有獨到的見解。在歷史上,引發民族矛盾的原因很多:一個是利益,政權動盪,蠻族覺得有機可乘,就會乘機起事;一個是民族壓迫,比如漢羌戰爭的一個原因就是邊疆官吏的高壓政策;還有一個是民族隔閡,不同族群,不同文化,只要有人煽動,容易演變成矛盾。
面對西南夷的叛亂,馬謖抓住“攻心為上”這個核心,是非常高明的。攻心為上,並不是說不要不使用武力,而是兩手抓,以武力為輔,以心理戰為主。
諸葛亮對馬謖的主張非常讚賞,這才有了後來的七擒孟獲。
西南夷是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稱,並不是一個民族的名稱。直到今天,西南仍是少數民族最多的地區之一,這裡地形複雜,有橫斷山脈及雲貴高原,交通不便。與西羌、匈奴、烏桓、鮮卑等民族相比,西南夷各民族部落相對小,社會結構簡單,武裝力量也不強大。面對裝備精良的蜀軍,劣勢盡顯。
諸葛亮兵分三路,分進合擊。在蜀軍凌厲的進攻下,叛軍大敗,雍闓與另一名叛軍首領高定全部戰死,其他人一鬨而散。
雍闓死後,其部將孟獲收攏殘兵敗將,負隅頑抗。孟獲這個傢伙有點本事,當年就是他煽動各地起來造反,在南中這個地方,威信挺高的,蠻人及漢人都服他。雍闓死後,孟獲理所當然成為新的首領。
由於孟獲在當地蠻族中有巨大的勢力與影響力,諸葛亮想到馬謖說的“攻心為上”策略,只要讓孟獲口服心服地歸順,其他蠻夷都會跟著歸順的。問題是孟獲是個頑固的反動派,怎麼苦口婆心勸他投降呢?諸葛亮下了一條命令:在戰鬥中不能殺死孟獲,只能把他生擒。
孟獲打仗的水平,比起雍闓並不強多少,與蜀軍一交鋒,立馬被繳械了。士卒們記得丞相的交待,留著活口,押往中軍大帳之中。諸葛亮搖著扇子對孟獲說:“你現在成為階下之囚了,服不服呢?”孟獲兩眼斜視,以粗大嗓門喊:“不服。”
諸葛亮故意帶著他逛了一圈兵營,問說:“你看我方軍隊如何?”孟獲裝作不屑一顧的樣子說:“以前我不知你們的虛實,所以吃了大虧。現在有勞您允許我參觀兵營,就你們這樣的軍隊,下次我定能輕而易舉地取勝。”
這純粹就是嘴硬充好漢,不想諸葛亮卻笑了:那好,你不服,放你回去再戰。孟獲瞪大眼睛,拉長耳朵,自己沒聽錯吧,自古以來沒聽過這種事,把敵人俘獲了還放回去再戰,諸葛亮是唱哪門子的戲呢?
孟獲還沒想明白怎麼回事,發現自己自由了,被釋放了。他回去重新糾集部隊,再與蜀軍決一高低,很快,他又敗北了,再度淪為階下之囚。擒了放,放了擒,諸葛亮玩起貓耍老鼠的遊戲。七擒七縱,孟獲玩不動的。事情擺在那裡,自己與蜀軍玩,就是雞蛋碰石頭罷了,玩一百次也要輸一百次。每一次,諸葛亮都可以殺了孟獲了事,孟獲七次從鬼門關回來,他再頑固,也不能不佩服諸葛亮的耐心與寬容。最後一次獲釋,孟獲不走了,跪在諸葛亮面前叩首說:“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也。”
這是南征中非常重要的一戰。諸葛亮謹記馬謖的建議,攻心為上,這是有長遠打算的。怎麼攻心?就是要感化敵人,要以德服人,而不是用武力高壓手段。高壓手段當然有一時之效用,但只會令民族矛盾累積,到一定程度時這種不滿的情緒會如火山爆發,不可收拾。
七擒孟獲,看上去勝利來得十分容易。不過我們知道,戰爭不是請客吃飯做文章,困難是存在的。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中寫道:“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並日而食。”南征是很辛苦的事,面對廣闊的蠻荒之地,糧食補給是比較困難的,如果不能速戰速決,對蜀軍將十分不利。七次交鋒後,孟獲終於被打動,真心歸順併發誓永不叛反。由於孟獲是叛軍中最有影響的首領,他的反正對徹底解決南中問題起到重要作用。
孟獲武裝集團投誠後,諸葛亮迅速挺進到滇池一線,兵鋒所至,無不望風而降。益州、永昌、牂柯、越嶲四郡的叛亂,至此全部平定。
武力平亂只是第一步,如何管理這些蠻人為主的郡縣呢?這個問題很重要。
按照以往的經驗,地方軍政長官一般由朝廷委派官員擔任,實際上是監督、統治蠻人,以防叛亂。諸葛亮從實際情況出現,採取十分大膽的作法:仍由蠻人首領擔任四郡政府官員,蠻人治蠻,保有高度自治權。
浴血南征,最終南方四郡還是由蠻人自行統治,那豈不是白白辛苦一趟了麼?很多人對諸葛亮的政策很不理解,紛紛提出異議。
偉大政治家之所以偉大,在於比別人看得更深更遠。諸葛亮為什麼要花大力氣平定南方呢?南征目的是為了北伐,只有南部安定了,他才能集中蜀國的全部力量對付魏國。對於南方四郡,是由朝廷直接管轄呢,還是由蠻人自治呢?諸葛亮認為,由蠻人有條件自治是最好選擇,理由有三:
其一,倘若朝廷直接管理四郡,不僅要委派官吏,還必須保留一支軍隊駐紮,要供應這支軍隊的糧秣給養,這是大難題;
其二,如果只委派官吏,不駐紮軍隊,蠻人可能會起而報復。在南征過程中,蠻人死於戰爭者甚者,死者的家屬怨恨一時間是沒法消除的,朝廷只派官員前往,豈不是把羊投入虎口麼?
其三,民族問題是很複雜的。漢人擔心蠻人報復,同樣,蠻人這些年來殺死的漢官吏不在少數,也擔心漢人的報復。若是派漢人去統治南方蠻夷區,可能無助於民族和解,反而會令民族間的隔閡加深。
對於諸人的置疑,諸葛亮最後總結說:“我不派外地官員、不留軍隊、無需運糧,初步安定社會秩序,令夷人與漢人大體和平相處。”
在諸葛亮的堅持下,這項方針政策確定下來,把當地蠻族有名望的人請出來當官,管理南方四郡,其中孟獲是最有權勢的人。孟獲倒是個爽快人,言出必行,既已誠心歸順,就不再反叛了。一直到諸葛亮去世,南方四郡始終沒有出現大的動盪,斯可見諸葛亮的深謀遠慮。
那麼這次南征軍事行動,蜀國收穫什麼了呢?除了平息戰亂之外,蜀國還得到南夷區的金、銀、丹、漆、耕牛、戰馬等物品,這些對於蜀國恢復經濟以及補充北伐所需的軍備,實有重要意義。由此可見,七擒孟獲,攻心為上的戰略是完全正確的。
-
4 #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諸葛亮放走西南夷首領孟獲是為了徹底降服他,於是上演"七擒七縱”"的故事。
公元225年春,諸葛亮即親自統率大軍,直指南中,以解決南方的按亂問題。結果首戰告捷,孟獲被蜀軍生擒。孟獲不服氣,諸葛亮想折服他,於是把他放了。結果第二次作戰,孟獲又被蜀軍生摘。孟獲仍然不服,諸葛亮又再放,再擒。 就這樣“七摘七縱,而亮猶造獲”。孟獲感動了,說:“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
從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的故事中可以看到:諸葛亮平定南中主要採取的是“攻心戰術”,軍事進攻不過是這一戰術的力量保證。這是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南撫夷越”這一政策的實踐化。因為諸葛亮面對的主要敵人是北方的曹魏集團,要集中力量對付北方的曹魏,就要東連孫吳,南撫夷越,否則自己的後院經常起火,就無法對付虎視眈眈的曹魏集團。而要南撫夷越,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夷越的軍民上下從心裡服氣你,為此就要採取“攻心戰術”。
平定後,諸葛亮在安排人事時採取“三不”政策:“不留外人,不留兵,不運糧”。而起用少數民族的人來治理少數民族地區,也是“攻心戰術”的繼續和發展。諸葛亮的這一政策收到了極大的效果,從南征到蜀漢滅亡,孟獲不僅長時間與蜀國保持和平關係,而且還從所在地區調出過大量人力、物力來支援諸葛亮的北伐戰爭,孟獲後來官至蜀國御史中丞。
-
5 # 白楊樹下談歷史
雲南地區為多民族雜居之地,在歷史上存在過一些相對獨立政權,例如以洱海為中心的南詔國、滇池為中心的滇國和大理國等。元朝以後,雲南一直是中國版圖內牢不可分的一部分。公元223年,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蜀國南方反叛,面臨分裂的危機。此時又遭遇對吳戰爭的失敗,奉“託孤”遺命主持政務的丞相諸葛孔明,必須處理這些難題。
一、“隆中對”的戰略部署,因失荊州,被徹底打亂。大家熟知的“隆中對”,他向劉備詳細分析當時局勢,並提出暫時不能與曹操、孫權爭鋒;但需把握時機奪取劉表的荊州與劉璋的益州,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再利用皇家後代的名分,處理好與周邊少數民族的關係;聯合孫權,北伐曹操,復興漢朝。後來的歷史程序基本按照“隆中對”的戰略設計發展,但在北伐的過程中戰略執行出了問題,沒能最終實現最初構想。
按他當初的設計,三國局面形成後,蜀國應兵分兩路,從湖北和四川北伐曹操,但有一前提,一定要與孫權結好。偏偏蜀國大將關羽在從湖北出兵時沒有重視鞏固與孫權的聯盟,反而採取傲慢的敵視態度,以致在蜀魏相爭的關鍵時刻,孫吳軍隊襲取關羽後方,導致關羽北伐失敗。荊州一失,徹底打亂他的部署。
劉備不甘心失去荊州的失敗,傾巢出動,採取先伐吳後伐魏的策略,完全違背了原來“聯吳伐魏”方針,在作戰時又犯了戰術僵化的錯誤,面對孫吳的堅守戰術,沒有尋求運動中殲敵,反而連營七百里大打陣地戰和消耗戰,被吳國的陸遜用火攻擊敗。夷陵之戰失敗後,不僅劉備命喪白帝城,蜀國也面臨內憂外患的崩潰危險:外有大軍壓境,內有各地叛亂,當前最急迫的問題是如何維持本國的統一安定局面。
二、一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的“和撫”政策,一邊準備打仗。劉備死後,這些豪強認為獨立的時機到了,於是興兵作亂。最早舉兵反叛的是蜀人雍闓,他請孟獲幫助遊說各部族酋長。孟獲是彝族人(一說是漢族人),是當時的大姓豪強,在當地較有名氣,在他的煽動下,參與叛亂的人越來越多。南方叛軍勢大,造成邊境不寧,人心浮動。諸葛孔明冷靜應對:
1.具體做法:一是繼續堅持其在“隆中對”中提出的“南撫夷越,西和諸戎”的“和撫”政策,不急於派兵平亂;二是派人到南方實地調查事件原委,弄清叛軍的反叛原因及意圖;三是力爭以和平手段維護國家統一;四是全力做好軍事平叛準備。為此,他前後給叛軍首領雍闓六封書信,曉以統獨利害,但雍闓只回了一封信,說:“當今天下三國鼎立,魏蜀吳都自稱正朔( “正統”的意思,象徵著一個王朝統治、的合法性與唯一性),我們地處偏遠的人就感到惶惑,不知該歸屬哪個政權。這封信的言外之意,是既然你們沒有能力統一天下,也不見得能讓我們臣服。”
2.出兵的理由:一是政治上需要保持政權的統一安定,而和平統一的嘗試又未能成功,為避免出現分裂勢力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必須武力平叛;二是經濟上南中地區物產豐富,是國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蜀漢與魏、吳政權相比,本就國力最弱,民丁最少,再失去大後方就更無法爭雄天下;三是社會穩定需要平息叛軍的挑戰,並給予該地區那些願意接受領導的各族人民以支援。
3.平叛前的準備工作:一是恢復“聯吳”戰略,派“名嘴”鄧芝帶蜀錦、名馬等禮品去與孫吳政權和好,簽署和平協議,吳蜀聯盟得以恢復,蜀漢東部威脅得以解除;二是派遣趙雲和馬超分別堅守北部和西部邊境,防範魏國和西戎的侵襲;三是穩定農業生產,增加糧食儲備,用兩年時間完成軍糧囤積;四是訓練軍隊,休養民生,養精蓄銳,鞏固後方。
三、“七擒孟獲”,攻心為上,平定南方叛亂。公元225年春,諸葛亮率軍南征。但其戰略方針依然是“和撫”政策。蜀將馬謖對該政策有較透徹的解釋:用兵的辦法,最好是攻心,攻城則是下策。因為城雖攻下來,如果當地人心不服,蜀軍一撤可能又反叛了。如果殺光叛軍以絕後患,短時間內難以做到,而且也不是仁義之師的作為。因此平叛的關鍵是令他們心服。
除此而外,還預先考慮了取得軍事勝利後,如何維持戰後統一安定局面的問題。取得軍事勝利的同時,必然帶來當地人的死傷,如果派兵駐守維持安定,地遠路險,糧食供應困難;如果派官而不駐兵,他們可能因戰爭遺留創傷,找委派的官員尋仇,從而再次引發叛亂。因此,他認為最好的解決辦法,不從成都派官,而是任用當地精英治理該地區,並建立起當地精英對國家統一的認同,這才是維持統一安定的長久之道。
為確保武力統一的同時能夠切實執行“和撫”政策,他親自帶兵南征。蜀軍兵分三路,諸葛亮率西路軍,李恢率中路軍,馬忠率東路軍,分進合擊,斬殺雍闓等人,平息各處叛亂,三軍會合時只剩孟獲率雍闓餘部負隅頑抗。他利用南人的仇漢心理及雲南山地的有利地形和蜀軍打起游擊戰。諸葛亮認為可以為己所用,就下令蜀軍不得殺害孟獲,而將其作為未來管理南部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才加以引導和培養。在戰術上採取誘敵出戰的圍殲策略,活捉孟獲。由於屢戰屢敗,七縱七擒(“七”泛指其多),終於心服口服,當年秋天,肅清所有叛亂。孟獲等人也被委任地方長官,管理南方地區。後來,他官至御史中丞(相當於副部級官員)。
四、發展經濟,穩定蜀漢後方,增進民眾福祉。平定南方叛亂後,繼續貫徹“攻心為上”,為該地區長治久安打下堅實基礎。
一是重新劃分行政區域,進行政治改革。他將原來的南中四郡重新劃分為六郡,分別任命在南征中立有顯著戰功的李恢、呂凱、馬忠為建寧太守、雲南太守和牂柯太守,並大量起用少數民族上層分子,留用董萘那、渠帥、爨習、孟琰等當地將領,一起授予官職,基本實現“以夷治夷”。
二是引進先進生產技術,恢復經濟發展。該地區因交通閉塞而生產落後,於是他推廣內地已普遍採用的鐵犁牛耕等先進農業技術,並派匠人教織錦的方法,並興修水利。雲南保山縣至今有三個能灌溉幾千畝農田的堤堰,名為“諸葛堰”。
三是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維護社會安定。按照習俗,設香案,鋪祭物,列燈四十九盞,親自臨祭瀘水,平息在戰爭中喪失親友的當地民眾的情緒。此舉令蠻人感動,甚至為其立有生祠,四時享祭,皆呼之為“慈父”。
結語平叛後重用地方勢力,保障他們的利益,一反過去委官統治、遣兵屯守的政策,既不用留人,又不留兵,贏得了當地民眾的支援,獲得了地方首領的真心效力,維持了蜀國統一,鞏固了蜀漢後方,為日後北伐奠定了基礎。同時,可以從該地區得到了金、銀、丹、漆、耕牛、戰馬等特產,軍資所出,國以富饒,為以後的北伐提供了大量物資。他還在該地選拔優秀士卒參加蜀軍,號為“飛軍”,非常勇猛,是蜀軍中很有戰鬥力的一支隊伍。
歷史證明,南征治亂是成功的,其攻心戰略是有效的,政治經濟效果是顯著的。直到諸葛亮辭世,南夷始終未再叛亂,維護了蜀國統一,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和蜀國南北的經濟交流,有利於增進當地民眾福祉。
回覆列表
其一,從戰略上考慮;北方曹操佔天時,江東孫權居地利,西蜀劉備領人和;當時的形勢為:劉氏集團最大的勁敵為曹,孫兩家,而偏安一隅的南王孟獲夜郎自大,蠢蠢欲動,頻繁在與蜀漢接壤的疆界"動武";即便不是心腹大患,但也使邊境難以祥和安定;於是,諸葛亮親領軍馬前去征伐,這是他"舉輕若重"辯證謀略的生動體現;其二,從戰役實踐來看,蠻王確為一勇之夫,只是利用山川,瘴氣,藤甲在區域性較量中取得一些優勢,孔明則上兵伐謀,以高超的智慧和絕妙的戰法七擒孟獲,前六次孟表示不服,於是諸葛軍師連續將其釋放,直到他屢戰屢敗,俯首稱臣;其三,"能攻心則反側自銷,自古知兵非好戰";透過七擒七縱的策略,使得孟獲所屬的南方部落領教了西蜀丞相的仁德和虎威,從此蠻夷之地再無戰事,這就達到了諸葛亮渡瀘水的既定目標,穩固了西南邊陲,善莫大焉。以上個人見解,敬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