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山水之間1101

    發生在俄羅斯大選前夕的“雙面間諜”中毒案,引發了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外交危機,英國利用“雙面間諜”中毒案指責俄羅斯,推動西方國家驅逐俄羅斯外交官,發動了一場反俄潮,使俄羅斯面臨一場外交危機。英國推動的反俄潮,有可能走多遠?估計也走不了多遠。

    主要原因是,英國至今拿不出俄羅斯毒殺“雙面間諜”的直接證據,只是說,根據分析和利益原因,推斷是俄羅斯俄羅斯毒殺了“雙面間諜” 斯克裡帕爾和其女兒尤利婭,而且拒絕俄羅斯提出地聯合調查要求,英國的這種所謂推斷,難道不顯得可笑嗎?

    二是特蕾莎·梅政府出於政治目的在推動的反俄潮,而非是為了解決問題。英俄關係一直齷齪不斷,普京第四次當選俄羅斯總統,英國和西方國家心裡非常不爽,反對普京於是就成了自然地選擇。

    三是英國反俄的“朋友圈”其實並不大,僅限於它的傳統盟友。除了歐盟國家以外,目前,也就只有美國、加拿大、澳洲、摩爾多瓦等幾國,連在七國集團內的日本也說還有待觀察,全球一共也就26個國家在跟風英國。據比利時《歐洲觀察家》27日報道說,歐洲出現了一個反俄的“不情願聯盟”,有11個歐洲國家並不打算驅逐俄羅斯外交人員。

    四是一些國家和政黨已經在公開批評英國。德國“左翼黨”領袖莫爾,奧地利政府發言人勞因斯基·蒂芬塔爾26日都表示,在沒弄清楚真相之前,就驅逐俄羅斯外交人員,這很荒唐。這種觀點其實代表了大多數國家的意見和觀點。

    英國推動的反俄潮,原本就缺乏事實根據,註定不可能走多遠,也許不過就是梅政府解困的一種外交手段而已。

  • 2 # 詩人的眼睛看世界

    英國推動的反俄潮,一定堅持下去的。

    這次的“雙面間諜門”只不過是英國反俄潮的一次小高峰,既不是第一次反俄,更不是最後一次反俄,甚至不是英國反俄羅斯的最高峰。

    國家之間,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敵人。所以英國和俄羅斯除非到了二戰那樣的時候,才有可能共同的敵人大於利益競爭,英國無論從歐洲,全球等地域都視俄羅斯最大的競爭者,所以兩國齷齪不斷。

    作為過時的日不落帝國,更是見不得別人好,美國成就了霸權,英國只能屈恭稱臣,然後和美國一起狐假虎威。

    既然傍上了美國大款,當然,美國的敵人就是英國的敵人,所以跟在美國之後,亦步亦趨。 一山不容二虎,美國欲置俄羅斯之死地,那英國就會緊隨美國找俄羅斯的麻煩,所以,只要美國和俄羅斯沒有倒下一方,英國的反俄潮就走下去,甚至製造一次次高潮。

    但是,英國和美國一樣,既下死手的懟俄羅斯,還絕不會翻臉,始終保持鬥而不破。

  • 3 # 青山科技觀

    英國推動的反俄潮,最後能走多遠?這要取決於俄羅斯對本次事件的反應程度。

    毫無疑問,現在美英等國正在瞪大眼睛看著俄羅斯做出怎樣的反擊行動,如果俄羅斯輕舉妄動,比如強硬的制裁英國,制裁烏克蘭,比如用能源供應要挾歐洲各國,都有可能激發更大的矛盾,導致這次的“反俄潮"再續高潮!但這並不代表俄羅斯就此忍氣吞聲,以戰鬥民族的性格一定加以報復,但不是現在!

    現在是考驗俄羅斯高層戰略定力的時候!倘若應對不慎,露出破綻,給美英找到打擊的藉口,在當前比較險惡的形式下,俄羅斯將面臨再一次圍毆,上一次僅僅是驅逐外交官,這一次可能是要來一波經濟制裁聯合行動。

    倘若應對得當,美英推動的這次“反俄行動”也保持不了多久,別看現在驅逐俄外交官的國家已達到25個,但這只是表面現象,有一些國家並不認可英美的這個舉動,有訊息稱幾個歐洲國家甚至私下向俄羅斯表示出於無奈行動!據聞,目前有160個國家對於這次行動表示不理解,紛紛要求美英當事方出示相關的證據。有幾個歐洲國家明確表示不會驅逐俄羅斯外交官。這表明,許多國家把這次事件看做美英搞的一場鬧劇。

    俄羅斯現在要做的,是儘量利用自身的影響力,聯合一些友好國家,透過自己的組織(例如上合組織),讓他們替自己說話,共同發表宣告闡述理由,站在公正立場向全世界作一次正義的呼籲。這極其必要!

    透過一些特殊手段,調查此次中毒事件的來龍去脈,如果能夠查明真相,戳穿英美的謊言,各國聯盟自然潰散。

    如果俄羅斯鎮定自如,不亂分寸,應對得當,這股“反俄潮"走不了多遠,畢竟世界人民心裡都有一杆秤!

  • 4 # 閒看秋風999

    據警方介紹,調查人員在調查中發現,在他住址的前門處神經毒劑濃度最高。在本月早些時候,這對父女在索爾茲伯裡的一個公園長椅上被發現不省人事後,反恐偵探現在將把他們的調查重點放在了他家的附近。

    英國負責反恐警務的高階國家協調員迪安·海頓(Dean Haydon)向媒體透露: “我們認為,斯克裡帕爾父女兩首先從他們的前門口接觸到了神經毒劑。

    驅逐幾個外交官無關緊要,為了真正懲罰俄羅斯,下一步英國還將祭出殺手鐧,切斷資金鍊。將目光聚焦到俄羅斯在英國的資產。

    比如切爾西足球俱樂部老闆羅曼•阿布拉莫維奇(Roman Abramovich)以及俄羅斯石油巨頭奧列格•德里帕斯卡(Oleg Deripaska)中英國的賬戶上。

    這些人利用英國金融系統各種各樣的漏洞,逃避稅收,謀取可疑的資產。他們的目的就是獲得英國所謂的“黃金簽證”(golden visa)。

    所謂“黃金簽證”,就是“投資移民”,就是以現金換取居留身份。 如果購買向英國政府債券或公司投資200萬英鎊,他們將在5年內獲得永久居留權。 投資額滿1000萬英鎊,就可以在兩年內獲得永久居留權。

    根據非政府反腐敗組織“透明國際”2015年10月的一份報告,每年30%的黃金簽證給了俄羅斯公民。

    對普京的朋友們,俄羅斯富人們來說,倫敦是個不錯的避風港。 因此,下一步英國將實施更嚴厲的制裁,以遏制非法資金在本國蔓延,並阻止俄羅斯使用英國的金融和法律服務機構在海外隱藏的數十億美元資產。

    總之,這事兒還沒完!

  • 5 # 亦新湖

    英國透過毒殺間諜案件,成功的擴大成為針對俄羅斯的外交事件,並且得到了所有的北約盟國的支援。這說明現在的英國在西方國家中,還是有很高的地位和很大的影響力。普京的再一次連任當選包括英國在內的西方國家,十分的無奈和不爽。透過這次由間諜案發展到外交制裁事件的過程,英國得了分是個大贏家。

    至今為止,這一次針對俄羅斯的外交報復行動,已經有美歐西方25國參與支援了英國的外交官驅逐行動,共計有150多名俄羅斯外交官被驅逐。不排除後面陸續還有個別國家的跟進,但是高潮已經過去。這一次英國的間諜事件,形成了冷戰以來最大的外交事件,把俄羅斯推到被告席上,有百口難辯的味道。從這一事件中可以看出,美歐西方在對待俄羅斯問題上,還是處於敵對關係的性質。

    從事件的發生到後來的發酵,根本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冷靜認真對待俄羅斯的解釋,不分青紅皂白都在第一時間表態支援英華人的觀點立場。 現在回頭來看,英國這個國家也還是不能小覷的,老辣而有謀略。這一次英國貶損了俄羅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目的,美歐西方也趁機支援英國,加大對普京的羞辱,使得普京在接下去的總統任期裡,日子不會好過。

    但是這個間諜事件究真到底,也不過是一個小事件。美歐西方已經儘可能的放大了事件的性質,不可能再有什麼新的舉動。下一步,一不會撤回大使,更不會斷絕與俄羅斯的外交關係,就是外交關係降級到代辦級也不可能。 現在的形勢是美歐西方對俄羅斯的外交報復,僅此而已了。估計美歐西方針對俄羅斯的外交制裁浪潮,也只能就這樣了。圍剿群毆已經快要結束,緊接著是俄羅斯如何有針對性的反報復的問題。

    因為這一次俄羅斯是被美歐西方真的是打臉群毆,但是俄羅斯下一步不可能四面出擊反報復。總要疏理一下甄別主謀和脅從,北極熊不喜歡韜光養晦,到時會分別作出不同的外交報復行動。 英華人在這次的間諜事件中,該使的勁都使光了。不會再有什麼新的手段,而是要把拳頭縮回去,等待俄羅斯出招了。

  • 6 # 天闕867

    個人認為,這次反俄浪潮能走多遠,取決於歐美西方陣營是否團結和俄羅斯採取什麼樣的應對策略。

    此次由英國發起、美國主導的“群毆”俄羅斯事件,主要包括一下幾個方面動機:

    1.英國為轉移視線的需要

    英國自脫歐程序開啟後,國內經濟出現下滑勢頭明顯,英鎊疲軟。與歐盟的脫歐談判將痛苦而曠日持久。英國自身深陷脫歐困局,亟需一個目標來轉移國內視線。

    2.美國為修復與歐洲關係,推動此次反俄行動。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以來,在“美國優先”的的鼓舞下可謂不顧一切,接連打歐洲領導人的臉:拒絕與默克爾握手、與法馬克龍握手比勁大、讚揚英國脫歐、公開批判德國移民政策。在國際事務中過分任性: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公開宣稱北約已過時、反對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美國駐以色列使館遷到耶路撒冷,威脅推翻伊核協定,招招讓歐洲的鐵桿盟友措手不及應接不暇。

    英國顯然受到美國暗示,在這次在“中毒”調查缺乏確鑿證據、結果未定的情況下,西方國家集體響應英國,集體對俄羅斯外交官進行驅逐,主要是為了維護同盟關係、維護西方主導的“秩序”

    3.西方對俄羅斯軍事外交政策的報復

    俄羅斯在烏克蘭、敘利亞等問題上接連告捷,西方對此明顯不爽。這次本應是英俄之間的事件,引發了大家對俄羅斯情緒的共振。

    普京贏得2018年俄羅斯總統競選

    至於這次反俄浪潮能走多遠,要看幾個方面:

    1.歐洲國家並非鐵板一塊

    然而,集體驅逐事件並不表明西方反俄勢力就是鐵板一塊。一些國家懷著報復心理大力跟進;而另一些國家只是一種跟隨心理。

    另外還有像比利時、奧地利、希臘、土耳其等國明確表示不打算參加驅逐行列。紐西蘭聰明地表示:我們支援驅逐俄外交官,只是在境內實在沒找到俄“情報人員”。

    “間諜中毒”事件處理現場

    2.俄羅斯的應對措施影響這股反俄勢頭是否得到遏制。

    目前俄羅斯還停留在口頭爭辯和抗議中,相信普京會拿出一定的措施進行迴應,甚至反撲某些他認為可以懲罰的國家。俄羅斯的反制方向和力度,將影響反俄勢頭是更猛還是衰退。

    3.美國與歐洲傳統盟友關係的恢復程度

    以修復關係為目的的合作一般具有臨時性,因為長期保持如此強度的對抗雙方消耗太大,如果到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地步,將無法收拾。一旦美國與歐洲的關係修復得差不多,這種反俄浪潮也將離結束不遠,美俄之間進入下一輪常規對抗當中。

  • 7 # QCZ觀察者

    我感覺這是歐美國家有預謀的!澳洲,加拿大是兩條狗,不過澳洲是條忠狗,小日本這次例外,小日本是條狡猾的狗,對美國不忠

  • 8 # 桀寸

    眾觀俄羅斯歷史無任在彼德大帝時期還是列寧斯大林蘇俄時期的每一次強勢崛起都是國家遭受西方圍堵攻擊導制俄內部會才產強大凝聚力在長期頑強的戰鬥中越來越強最終橫掃圍堵之敵成為超級大國。

  • 9 # 雲霄飛翼

    嚴格來說是美國推動的反俄潮,有可能走多遠?我認為走不遠,特朗普是個商人,當他算計到此次外交攻勢的成本超過收益的時候,就會另尋他路。俄羅斯對此次外交攻勢估計不足,但反擊的方式不是外交戰,各打各的

    如果從3月4日算起,此次的反俄潮分為兩個階段:一是3月15日以前,英國主要透過媒體炒作和外交抗議發聲,英俄雙方打口水仗,在和特朗普通電話後,第一個小高潮就在英國給俄羅斯下外交最後通牒並迅速地驅逐23名外交官,美國隨後跟進宣佈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聯合英法德發表聯合宣告譴責俄羅斯。第二個階段是在3月24日以後,美國英國發現自己發起的反俄在掀起一個小高潮後逐步褪去,尤其是特朗普和普京通了電話可能給盟友一個誤導,歐盟主席和德國總理也都大談和俄羅斯的合作。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透過媒體發聲,希望歐洲盟友先行一步,從而在3月26日掀起了一個新高潮,先後有23個國家驅逐俄羅斯外交官,美國還關閉了俄羅斯駐西雅圖的總領事館。卻沒有料到,俄羅斯在沉默了兩天後迅速回擊,首先由外長拉夫羅夫出面打到了這個事件的七寸上:究竟是誰策劃了斯帕裡克事件?矛頭直指英國,給正在興頭上的反俄大合唱潑了一碰涼水,美國英國至今沒有迴應。現在看來,這波反俄潮已經消退了很多,正如拉夫羅夫所說,許多國家一邊驅逐我們的外交官,一邊私下向俄羅斯道歉。俄羅斯的第二步,是由總統普京出面點出阿富汗問題,以再開一個小牌局威脅一下美國。第三步,教訓一下美國的馬前卒日本,讓其他小國看到,跟著美華人走撈不到什麼好處。此次反俄潮就像美國帶了一群人去和俄羅斯吵架,比嗓門比不過你們,就先沉默一會,但俄羅斯的第一句話就把你噎了回去;第二步向帶頭大哥秀一下肌肉;第三步直接打一個小嘍囉。

    美國現在正在評估,如果反俄潮繼續下去,要付出什麼和能得到什麼

    如果繼續下去,可以進一步孤立俄羅斯,甚至可以透過抵制世界盃這樣的方式繼續降低俄羅斯的國際影響力。但我此前說過,相對於經濟制裁和軍事對抗,這點損失對俄羅斯來說實在不算什麼,因為俄羅斯過去幾年乃至從過去100年的歷史上來看,大部分時間都是受到西方孤立的。那麼美國要付出什麼呢:除了直接的外交對抗(如關閉美國領事館和驅逐外交官外)一是進一步提高普京的國內威望,大選前普京的支援率一直在70%左右,而現在一直在76%以上!神助攻啊!這必然進一步打壓了美國一直在扶持的俄羅斯反對派。二是有可能造成北約和歐盟的進一步分化。要知道,北約內部的土耳其、希臘已經公開力挺俄羅斯;歐盟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捷克等國明確反對抵制俄羅斯,就是德法也是迫不得已附和一下而已,畢竟與自己的國家利益不直接相關,臨時拼團可以,長久付出不可能。尤其是德國,默克爾的最後一個任期其支援率已經大幅下降,歐盟對俄經濟制裁的損失大部分由德國承擔,國內已經有明確的反對聲。三是在軍事對抗上的進一步迴應。特朗普的目的在於擺脫美俄對抗中的被動地位,如果反而引火燒身,在阿富汗再開一局那就得不償失了。四是俄羅斯的其他怪招,目前的反擊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如果在美國的後院搗搗亂,給深陷“通俄門”的特朗普再上點眼藥,進一步撕裂美國社會,影響了中期選舉,那絕對得不償失。五是俄羅斯的外交戰略轉型,這裡我就不多說了。尤其是,如果俄羅斯再爆出其他證據,將嫌疑引向英國,那將滿盤皆輸。

    最後再說一遍,不是英國,而是美國、美國、美國此次推動的反俄潮,其實際效果可能有限,喧囂過去將只剩下一地雞毛。
  • 10 # 英武

    走多遠?不會太長!

    1.美國帶頭給英國“背書”,事實上是因為美國也需要找個理由,帶著甚至綁架歐洲國家開始圍毆俄羅斯,讓俄羅斯經濟壓力更大!

    3.英國在東古塔特種兵被俄羅斯與敘利亞政府軍抓了很多,這也令英國不爽!

    4.其他配合“群毆”俄羅斯的國家,表面上跟俄羅斯鬧騰,背地裡都要排隊跟俄羅斯解釋!畢竟,能源需求是很多歐洲國家無法徹底離開俄羅斯的原因。

    5.美國帶著英國鬧騰,到最後德國、法國根本得不到多少好處。所以,德國其實內心是反對的!

    6.英國說白了還是被美國利用了:圍堵俄羅斯,同時在中東拖住俄羅斯,拖垮俄羅斯經濟!

    事實上,這種“做局”手段不高明,我們也不會允許俄羅斯被套牢的!

    7.美國現在打貿易戰,其實就是強迫我們承認“美國優先”,這就是痴心妄想!

  • 11 # 雪鶻

    最後肯定是無疾而終。因為這種沒有確鑿證據的事,本身就站不住理,一些國家之所以跟著英、美這樣做,也只是礙於情面,裝裝樣子而已。大國博弈,小國沒必要跟著摻和,否則吃虧的一定少不了自己,這從一些國家表面上驅逐俄外交官,暗地裡與俄溝通就可見一斑。所以,這個所謂的確反俄潮,不可能會走遠,熱勁一過,大家該幹嘛幹嘛,就這麼回事而已!

  • 12 # 建章君

    實際上在玩的就是英美兩國。歐盟總體其實只是在趁此做買賣,要英國在“脫歐”談判中付出更多好處。

    德國最近的一項針對企業的調查,有高達95%的企業希望儘快或逐步解除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德國內部,其實早就對一而再,再而三地被綁架到對俄製裁的大車上不耐煩了。這明顯是對歐元自己不利的行動。

    由此來看,還能走多遠呢?兩個月後,特朗普想在伊核問題上胡搞,歐盟如果想繼續保住在伊朗的經濟大單,不還得靠俄羅斯頂到前頭去槓嗎?

    此外,世界盃一開,全世界一進入足球狂歡,政客們長的那種冷戰嘴臉就越發讓人討厭,很不符合主流。再玩下去,就很不合時宜了!

    所以,久不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強強聯合!美媒評過去10年NBA六大超級球隊,如果都在巔峰,湖人是不是最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