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武研社

    這個還得從他的起源說起。其實,KV-1是誕生在多炮塔潮流之後的,其誕生也脫離不了多炮塔潮流。多炮塔潮流主要起源於一戰,在當時人們認為,擁有多炮塔的坦克可以在翻越戰壕後,對步兵進行全方位無死角的打擊,以達到所謂的"陸地巡洋艦"的目的,被現代的軍迷們稱為"多炮塔神教"。這樣的設計隨後便在實戰中被證明是十分不合理的,但是還是吸引了一大批在那個年代懷有理想主義的"教徒"們。各國也紛紛研發了屬於自己的多炮塔坦克,如法國的夏爾FCM2C、德國的NbFz坦克、英國的"獨立"號坦克,都是那個年代設計師們心中所懷有的"理想主義"的最好體現。而在20年代後期才逐漸安穩下來的蘇聯,在發展了自己的重工業後,也決心使自己的裝甲部隊壯大起來。

    蘇聯設計師設計出的T35多炮塔坦克,多達5個炮塔

    然而蘇聯的設計師們終究也成為了"教徒",開發出了T28、T35等多種多炮塔坦克,並且都還獲得了一定的成功。蘇聯設計師們興致勃勃的決定繼續往下開發新一代多炮塔坦克的時候,實際上就已經出現了多炮塔坦克的不實用論,在軍中也有一定的反對聲音。蘇聯的設計師們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心血,但也推出了看似還算可行的多炮塔坦克方案,183廠就推出的T39坦克方案,在這款坦克的設計中安裝了152mm、107mm、45mm等多種口徑的火炮,意圖延續自己的T35坦克的設計思路,萬幸的是,這個方案最終被斃掉。

    圖中為測試中的T100坦克

    隨後又研發了兩款多炮塔坦克,並且製造出了原型車,分別是SMK、T100。這兩款坦克的設計主要由第一特別設計局和第二特別設計局來完成,兩個設計局分別論證了可行性後,又在設計指標中要求兩款坦克必須具備防禦37毫米反坦克炮的能力,這個要求主要源自於西班牙內戰中得來的經驗,德國的37毫米反坦克炮可以輕易擊穿當時的任意一型輕型坦克,而蘇聯設計師們開發並量產出來的兩款多炮塔坦克,其十幾毫米的裝甲厚度,又與輕型坦克有什麼區別呢?因此在T100和SMK的設計過程中,特意關注了一下防護方面,而SMK的研發也為後來KV-1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圖中為SMK多炮塔坦克

    第二特別設計局的SMK在設計中搭載了一門76.2毫米坦克炮,採用類似日本重巡古鷹級那樣的上下炮塔的佈置,上炮塔採用的是76.2毫米,小炮塔則使用的45毫米坦克炮,同時配備了多挺機槍作為火力補充。在其首上配備了60毫米裝甲板,傾斜角度則為45度,首下配備了60毫米裝甲板,傾斜角度為55度。上炮塔和下炮塔的裝甲則均為60毫米均質裝甲板,頂部裝甲為20毫米到30毫米。這樣的裝甲防護,不僅僅可以抵擋德國37毫米反坦克炮,甚至在中距離可以抵擋75毫米反坦克炮的射擊。

    最早設計出來的AM34發動機,可以看到是12缸的設計

    著重要介紹的一點就是,SMK所搭載的發動機,而KV系列的動力系統也在下文會講到,這更有助於讀者們充分理解到它們在戰爭中的"表現。"由於雙炮塔布局加上較厚的裝甲,SMK已經無可避免的設計成了龐大的車體,其車長達到了驚人的8.75米,寬度則為3.36米,龐大的尺寸帶來的是55噸的車重。設計組不得不將AM34發動機改裝作為動力裝置,而這款發動機並非是為坦克研發的,而是為飛機研發的,是一款蘇聯大量生產的液冷飛機發動機。根據資料來看,設計組們是將海軍版本的這款發動機經過修改直接安裝上了SMK,沒錯,就是海軍版本,這款發動機還被著名的G5機動魚雷艇所使用。可以為SMK提供驚人的850馬力,而設計組修改後的這個版本被稱為GAM34BT。

    在另外一個專案中,T100甚至要搭載152毫米坦克炮,稱為T100Z

    而第一特別設計局的T100坦克在總體上,和SMK無異,在裝甲防護上、雙炮塔布局上都較為相似,體重則比SMK重3噸,和SMK同樣使用GAM34BT發動機。兩款原型車隨即在1938年全部設計完畢,並且斯大林同志也親自看過,隨後歷史性的一刻便到來了。1938年4月28日召開的蘇維埃國防委員會的特別會議上,斯大林同志發出了一個靈魂質問:"同志們,你們難道是想在坦克上開個雜貨鋪?"也許就是這句話,將蘇聯後來的重型坦克發展活生生的"掰"上了正軌,兩個特別設計局的設計人員當場汗顏。

    KV坦克的家族也不小

    隨後由科京領導的第二特別設計局迅速將SMK方案進行修改,將炮塔數量削減至一個,車體尺寸也因此大幅縮減,至此KV坦克正式誕生!

    在1939年拍攝的KV1原型車,使用的是L11 76.2毫米火炮

    在1939年2月份,這個KV原型車方案被正式批准進行下一步的開發工作,科京本人也就任KV坦克專案的總設計師,並且一直進行研發。而隨後蘇芬戰爭於1939年11月30日爆發,得到了"良好"的實戰測試機會,便立即將T100、SMK以及KV原型車編入到第20重型坦克旅的第91坦營的一個特別坦克連進行實戰測試,而問題才剛剛開始。在最開始的測試中,SMK和T100還有KV都並沒有暴露出較大的問題,因其本身測試環境和實戰環境就不同,而在這場戰爭中,三款車的所有問題都完全的暴露出來,而KV的機械問題則一直貫穿了整個KV系列,一直到其退役。

    參與蘇芬戰爭的U0樣車線圖

    而這次"良好"的實戰測試機會中,三款車的表現都不盡人意。T100的實戰記錄尚不明確,因此無法進行講解。而同為多炮塔坦克的SMK的境遇則最慘,在實戰中壓爆了一枚反坦克地雷,履帶被炸斷,維修小組在努力了兩個月後仍舊沒有結果,最終拋棄在路邊,蘇芬戰爭結束後才拉回來進行修理。KV則是表現最好的,但是三款坦克都有一大堆問題。首當其衝的就是新型發動機的問題,雖然這款發動機可以驅動體積重達50多噸的SMK和T100坦克,但是變速箱和懸掛卻承受不住,頻繁的出現機械故障,這在較長距離的野戰任務中是致命的,同時KV也出現過變速箱卡死的問題,但是並沒有SMK和T100那麼嚴重。因此在蘇芬戰爭結束後,SMK和T100專案隨即取消轉換為其他專案,而蘇軍其研發重點轉向了KV專案。

    還搭載了45毫米坦克炮的U0樣車

    在蘇芬戰爭中使用的是U0號樣車,在參戰之前這款車的炮塔還加裝了一門45毫米坦克炮,可以看出設計中人員仍對多炮塔理念的不死心,意圖透過雙坦克炮的方式加強火力,但這樣做只會增添車組人員的負擔,因此在參戰後就將這門炮拆除了。雖然在後期的KV生產中,多采用的是鑄造、焊接工藝,但是包括這輛樣車以及在早期的一小部分坦克中,則採用的是鉚接的方式安裝裝甲板。

    這個蓋板是可以掀開的

    KV-1的量產過程十分倉促,和T-34一樣,基本是一邊生產一邊進行修改、升級的任務。因此各個年間生產的KV-1又有不同的改型。KV系列在設計上採用的是五人車組,分別是駕駛員、車長、炮手、副駕駛和機械師。駕駛位位於車體正面中間偏右,擁有一個潛望鏡和一個小的蓋板,這個蓋板可以在平時行軍的時候開啟,以便獲得更好的視野,在戰鬥則關上,採用複合的防彈玻璃層,但由於蘇聯戰時的防彈玻璃質量太差,因此駕駛員在戰鬥時多使用潛望鏡進行觀察,但無論是潛望鏡還是蓋板,視野都極差。而駕駛員除了視野差的問題外,還因為KV-1沒有助力作業系統而使得操作十分困難,十分的消耗體力。

    這個便是蘇軍坦克的潛望鏡,車長炮手各一個

    在副駕駛則處於駕駛員左邊,主要任務是操縱電臺和車體機槍,因此任務並不算太重,也是全車組中任務較為輕鬆的一個。炮塔裡的三人就不一樣了,首先就是車長,由於並沒有配備裝填手這一職位,而使用的是機械師,因此車長不僅僅要指揮全車進行戰鬥,同時還要透過潛望鏡尋找敵方目標,並且充當裝填手為主炮和同軸機槍進行裝填,因此任務繁重。炮手則主要伺候那門主炮,同時也會使用給他配備的PT47潛望鏡進行索敵任務,在發現了目標後使用TMFD直瞄鏡對目標進行打擊。

    而機械師的主要任務是維護KV-1那糟糕的動力系統和作業系統,因此位於炮塔中後部一塊空出來的地方,而機械師完全是一個雞肋的存在,他的位置僅僅只有後部觀察孔供他使用,而他僅僅是待在炮塔後部,或者是使用炮塔後置的那把機槍,而本來寬敞的炮塔在添加了機械師這一乘員後,顯得十分擁擠,而機械師也時常會妨礙到車長的裝填任務。因此在實際的戰鬥環境中,很多的KV車組並不會攜帶機械師上戰場,因此大多數時候是四人車組。

    彈藥架在炮塔尾部

    KV-1的炮塔內部有10枚左右的炮塔在炮塔內部的掛架上,而這10枚炮彈打完後,車長就必須彎腰掀開橡膠腳墊,去拿存放在車底盤彈藥架的炮彈,除了炮彈外還有供機槍使用的彈盤分散在車底各處,因此車長進行裝填任務還是十分困難的,不過有經驗的車長會在閒暇時將炮彈事先移到炮塔內部的彈藥架上,節約時間。而車中時常會充斥著空的炮彈殼、空彈盤、散落的子彈和油汙,所以KV內部的操作環境還是很差的。

    1940初期型,特點是安裝位置極低的L11坦克炮

    而KV-1的防護、火炮、動力系統則要透過KV-1的各種改型進行講解,上面曾經說過,由於是一邊生產,一邊進行改進,因此KV-1在不同年間則有著不同的生產型號,在其中第一款量產型號則是KV-1 1940年量產型(也曾被稱為1939年型,但於1940年開始生產),這款量產型和1939年在蘇芬戰爭中參加測試的U0號樣車大體相同。1940年量產型在製造工藝上使用的是焊接結構,而並非後來的整體鑄造炮塔,在蘇德戰爭爆發之前,焊接工藝所使用的裝甲板質量也有較好的保證,但也因此增加了工時,這也極大的限制了KV-1早期型號的產量,而在1940年開啟了KV-1生產線後,當年僅僅生產了139輛KV-1 1940型。

    換裝了F32坦克炮的KV1 1940後期版本

    KV-1 1940型的早期型號上使用的是L11型76.2毫米坦克炮,這款坦克炮的表現十分糟糕,而由於火炮佈置的原因,在控制火炮俯仰方面也變的極其的困難,於是蘇聯在1940年後期開發了新坦克炮,KV1 1940型後期型使用的就是F32型76.2毫米坦克炮,倍徑在31.5,使用的是BR350穿甲彈,穿甲彈內部有裝藥,可以在擊穿坦克後在內部爆炸造成殺傷。穿甲彈的初速為662米每秒,可以在600米的距離上穿透60毫米的裝甲板,備彈數則為111發。

    在裝甲防護方面,1940年量產型的最厚裝甲部位達到了75毫米並帶有角度,而頂部裝甲則有了25毫米。識別1940年量產型的最好方式是觀察炮塔,1940年型的炮塔使用的是焊接工藝,炮塔呈一個箱式結構,而炮塔下面則有了一個炮塔環,這個炮塔環則是早期的KV-1型最大的弱點,即使37毫米炮無法擊穿KV-1型的正面裝甲,但是也可以透過攻擊炮塔環的方式,使炮塔環變形從而導致炮塔卡死,使KV-1坦克的戰鬥力大幅下降。

    T34所使用的V2發動機,V2K發動機是在其基礎上得來的

    動力方面,由於KV-1不再像SMK那樣擁有超大型的車體,因此也無法使用早期開發的GAM34BT發動機,使用的則是V2K柴油發動機,這款發動機和T-34坦克所使用的些許不同,最大功率則達到了600馬力,驅動KV-1的1940年型還尚可一用,但1940年型重達44噸的體重也使得發動機、變速箱、離合器不堪重負。而KV-1的扭杆懸掛要相比T-34的克里斯蒂懸掛效能要稍好一些,但也只能扭杆懸掛能夠適合這龐大的身軀了。

    在1941年間生產的也有一部分是KV-1 1940型後期版本,裝備有F32坦克炮的。正在1941年穩步推進KV-1的生產工作的時候,蘇德戰爭爆發。這個時候我們就來看一下KV-1型坦克在戰爭中的真正影響和表現。蘇德戰爭於1941年6月22日爆發,然而當時的蘇聯軍方由於《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而放鬆警惕,在當時蘇聯軍隊普遍認為德華人不會在短期內對蘇聯發動進攻,起碼在43年之前不會,於是在戰爭爆發時,裝甲部隊還在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整編工作。在1940年蘇聯曾經計劃擁有29個機械化集團軍,29個軍下轄61個裝甲師,但實際這只是一個理想狀態。

    在計劃中,每個裝甲師將會擁有超過1000輛各型坦克及車輛,對KV-1或者KV2的要求是每個裝甲師至少配備50輛。然而在1940年只有139輛KV-1下線,而KV-2的數量則為110輛,蘇聯此次整編透過計算,至少需要3000輛KV-1來完成這項工作。但是根據資料來看,蘇聯在德國未入侵的狀態下,只有在1942年末期才有可能完成整改工作。KV-1在1941年的產量為1252輛,KV-2產量為100輛(次年停產)。雖然有一部分軍工業後遷的因素在內,但是1943年的KV-1產量則為1802輛,因此根據推算,就算沒有發生戰爭,在1942年才能完成軍隊所需要的需求。

    上面為F11坦克炮,下面為F32坦克炮

    因為設定的目標太過理想化,因此在蘇德戰爭爆發時僅僅只有一部分的KV-1、KV-2處於使用狀態中,並且分散配備在了部隊中。雖然早期的KV-1的76.2毫米火炮,完全可以擊穿德國早期的四、三號中型坦克,其自身裝甲防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擋德軍反坦克炮的攻擊,但是分散化的配置使得KV-1坦克在早期的蘇德戰爭中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

    並且就坦克炮彈方面,蘇聯人也存在著巨大的問題。最初76.2毫米火炮是作為過渡型號使用的,蘇聯打算抓緊時間開發下一款的坦克炮,因此減少了彈藥生產。而KV-1、KV-2坦克分散化的配置,也使得一部分KV坦克無法獲得彈藥補給從而喪失戰鬥力。比較極端的例子則是蘇聯的第七裝甲師在戰爭爆發時有51輛KV-1和KV-2、150輛T-34坦克,但是每輛車只有約1發的彈藥基數,並且一部分還為高爆彈,作為坦克對抗中主要使用的穿甲彈,則在1942年才開始大規模的進行量產,並且發放到部隊中去。但也有一些部隊,例如基輔附近的裝甲師,它們就得到了足夠的KV-1坦克,並且擁有良好的炮彈儲備,在戰鬥中也誕生了一些王牌車組。

    蘇聯所使用的各種76毫米炮彈,中間的則是1943年開發的BR350P鎢芯高速穿甲彈

    而之所以造成了這樣尷尬的場面,則還是要從蘇聯的76.2毫米炮彈生產說起,戰前蘇聯無論是對F32還是F34坦克炮的炮彈生產都是較晚開始的,即便是數量更多的T-34所使用的F34坦克炮的炮彈也是如此,而其中還有一部分炮彈質量不過關而無法使用。而質量問題也一直困擾著蘇軍。筆者所閱讀到的資料表明,在1941年只有百分之15的炮彈可以供坦克使用,但其餘就很難說。

    1941年6月衛國戰爭爆發,更加深了蘇聯的彈藥荒

    承擔彈藥生產任務的55號兵工廠在1940年的十個月中計劃生產150000發穿甲彈,但是隻有20000發是合格的,在12月份甚至一發炮彈都沒有生產出來。這只是戰前兵工廠的一個小縮影,而在1941年6月衛國戰爭爆發,蘇聯人才真正意識到這個問題,但是為時已晚。人們都知道在戰爭早期,蘇聯開展了一系列的工業搬遷工作,在這其中便包括了彈藥生產的工廠。而戰前的彈藥供應則主要來源於三個地方73、77和70號彈藥工廠,而戰爭爆發時,有兩個地方則迅速被佔領或者被包圍,其中一個則是列寧格勒。而處在莫斯科的彈藥工廠,此時還在民轉軍的過程中,這樣一來就進一步的加深了蘇聯坦克部隊的彈藥荒。除此之前還有撤退、潰敗、低產能的問題一直困擾著蘇軍,彈藥問題在1942年後才解決掉。

    而分散化配置、缺少炮彈的KV-1,註定在初期的蘇德戰爭中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無法挽回蘇聯前線部隊的潰敗,蘇軍無法組織重型坦克叢集對德軍的裝甲部隊發動反攻,也沒有足夠的穿甲彈可以用。而除了編制、生產上的不合理,細化到車輛自身,也有相當大的問題。KV-1實在實在是太重了,發動機經常超負荷運轉,而離合器、變速器早已不堪重用,在初期的戰爭中,很多KV-1都因為機械問題而趴窩。變速器崩壞的事件也經常發生,相比T-34坦克,KV-1的越野效能極差。KV-1雖然有著公路時速理論每小時35公里的速度,但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被拖拉機牽引的KV1坦克

    人們常常說德軍的裝甲部隊就是因為蘇聯廣闊而又泥濘的土地而失利的,但反過來,蘇軍不也一樣?KV-1在蘇聯土地上的越野時速只有15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在緩慢的爬行,有的時候只有每小時5到6公里,而對於KV來說能爬已屬不易了。在實際戰鬥中,因為KV-1的機械問題時常會出現趴窩,從而導致了許多不必要的損失。和德軍一樣,道路和交通問題也困擾著蘇軍,KV-1坦克太重了,以至於在作戰中會壓壞公路或者橋樑。在鐵路運輸的時候也困擾著運輸部隊,很少能找到合適的火車來運輸KV-1到前線,這種情況到了1943年才有所緩解。

    德軍所使用的75毫米反坦克炮

    而1941年德國入侵蘇聯的時候,德軍就已經裝備了50毫米和75毫米反坦克炮,這些坦克炮可以在中近距離上擊毀KV-1,T-34坦克也是如此。而在1941年的激烈戰鬥後,蘇軍統計計算後發現自己已經因為各種原因,其中有機械故障、撤退遺棄、被擊毀等多種原因,損失了超過900輛KV-1坦克,而1941年蘇軍一共才擁有千餘輛KV-1坦克。

    效能更好的T34坦克

    針對KV-1暴露出來的種種問題,也曾經有人想過撤掉KV-1坦克的生產線,全面轉換為T34的生產線,但這種一刀切的想法很快被否決。因為針對KV-1的生產線已經發展了好幾條,現在來終止一個雖然有著諸多問題但是成熟的重型坦克專案,實在是不明智,蘇軍也最終決定在軍工業遷到烏拉爾後,也繼續量產KV坦克。因此在1941年末和隨後的幾年中,針對KV坦克的改進計劃則一直在進行中,最終的一個專案則直接催生了更加成熟、效能更好的IS系列坦克。

    一臺失去行動能力的KV1E,可以看到其巨大的附加裝甲

    影響IS系列坦克的研發

    針對K1防護提升的專案被命名為KV-1"Ekranami"(在俄語中翻譯為"鑲嵌")簡稱KV1-E,其重點是將20毫米到35毫米的裝甲板,直接用螺栓嵌在了坦克的車身和炮塔上。但也因此使得KV-1坦克的體重進一步飆升,超過了50噸。雖然防護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但是KV-1自帶的機械問題就更加的嚴重了,不僅僅是對發動機的進一步"壓榨",這次對負重輪和懸掛都有著一定的影響,從而使得更多的KV1坦克出現故障。KV-1E坦克這種不合理的方案最終出廠就增加了裝甲厚度的KV-1所取代。

    KV1E型,旁邊是德華人繳獲的KV1 1942型

    KV-1 1941年型則要從蘇聯軍工業集體搬遷開始說起,在1941年,原先生產的F32坦克炮的生產線已經遭到破壞,但是工廠不可能因此就停止手頭KV-1的工作,因此一部分搬遷後的工廠還將ZIS-5 76.2毫米坦克炮裝上了KV-1坦克。同時根據戰鬥中得來的經驗,焊接炮塔也被從新設計,新的焊接炮塔擁有更好的防護能力,而這也是KV-1的最後一款焊接炮塔。

    炮塔已經"圓潤"起來的KV1 1942型,可以看到其明顯的弧度

    而隨著蘇聯軍工廠集中搬遷到了烏拉爾工業區,因此形成了一個在那裡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軍工產業聯合體。並且開始著手計劃簡化KV-1的製作工藝,進行進一步的大批次生產。這便是KV-1 1942型的誕生。KV1 1942型最大的一個改變就是炮塔採用了整體鑄造的工藝,和焊接不同,鑄造工藝省時省力,但隨即也帶來了一系列質量問題。炮塔的厚度也有所增加,達到了100毫米左右,而炮塔也"圓潤"了起來,有了更好的避彈外形。同時根據製造廠和要求的不同,不同的KV-1還有著不一樣的裝甲厚度。

    KV1S坦克的後檢視,注意觀察炮塔,已經具備了IS坦克炮塔的一些特徵

    而大名鼎鼎的IS系列也誕生於KV的一些改進專案之中,由於上文提到的KV-1可靠性、機動性均存在的不足的問題,蘇聯人也計劃發展了一款新的KV坦克,被命名為KV-1S坦克。這款坦克旨在減輕坦克重量、安裝新的發動機和變速器等來增強KV坦克的機動力和可靠性,並且設計了一個全新的炮塔。改進後的V2K發動機達到了650馬力,而減重計劃也進行的十分順利,將重量控制在了44噸以下。在測試中的公路時速達到了44公里,越野能力也有進一步的提高。同時新設計的炮塔也更加的寬敞,這也為後來的IS系列的炮塔積累了設計經驗。於1942年末開始量產,最終在1943年8月停產之前生產了1000多輛,這也是KV系列中量產的最後一個版本,成為絕唱,此外還有少量生產的KV-85坦克改型等。

    KV13正面的裝甲形狀,可以看出IS1、2非常接近與此

    而真正影響了IS系列開發的專案則是KV-13,代號為233工程,這款由第二特別設計局以給KV瘦身為目的而開發出來的坦克,深深的影響到了後續IS系列的開發工作。KV-13坦克在設計中,將電臺和車體機槍的位置取消,車體內部只有駕駛員,而炮塔則減少為兩人。將車體前部的裝甲設計成和IS-1、2坦克差不多的弧線裝甲。最終因為KV-13新設計的動力系統頻發出現問題,KV-13專案被取消。隨即IS專案誕生,並且延續了KV-13的233工程的代號,在設計中則充分利用了設計KV-13時的成功經驗。

    後來誕生的IS1坦克

    在有了車體的設計的經驗時,IS系列的火炮也取用於提升KV火力的KV-85專案中。在1943年繳獲了虎式坦克後,蘇聯人決定將下一代坦克炮的口徑選定為85毫米和122毫米,並且這兩款坦克炮也在KV-85專案進行測試。成功的研發出了D25T 122毫米坦克炮,同時KV-85專案也獲得成功,在進行了少量生產後(共100多輛)。整個KV系列就此停產。所以也催生了IS系列重型坦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虎上將誰的謀略最高?張飛真的墊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