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虎1942

    目前藍星上能阻止美帝的國家幾乎不存在,只要它有利可圖能滿足國家利益和需要的準備充足後肯定開打。雖然毛子時不時和美帝對著幹,但也僅僅是一些不涉及美帝核心利益的層面。其它國家就更不用說了,一直都停留在口頭抗議做個表態而已。

  • 2 # 中評中語

    美國“亞伯拉罕·林肯”號航空母艦打擊群至今沒有穿過霍爾木茲海峽進入海灣的訊息是由美國軍方官員確認的,至於為何沒有穿過霍爾木茲海峽,恐怕並不是美國怕了,而是為了有可能的作戰需要。

    ◎波斯灣。

    5月2號,隨著美國對伊朗石油出口收緊,美伊衝突爆發,大修之後的“亞伯拉罕·林肯”號航母打擊群和一批4架B-52戰略轟炸機編隊被部署到中東,以應對伊朗對美國的“潛在軍事威脅”。

    這次“亞伯拉罕·林肯”號航母打擊群包括“班布里奇”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倫納德·梅森”號驅逐艦、“尼采”號驅逐艦和“萊特灣”號導彈巡洋艦等。

    “亞伯拉罕·林肯”號航母打擊群抵達中東時,“約翰·斯滕尼斯”號航母打擊群也在地中海,也就是美國在中東部署了兩艘航母打擊群,這被認為是美伊局勢升級,潛在存在巨大軍事衝突的事件。

    關於為何“林肯”號航空母艦打擊群不進入波斯灣,航母打擊群指揮官約翰·韋德做了解答,其表示,他的部下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執行命令”,但他拒絕說明“命令”內容。

    “林肯”號航空母艦指揮官特南·布朗則回答:“不想無意中讓事態升級。”

    實際上,除了帕特南·布朗將軍表示的避免讓局勢升級的因素外,“林肯號”航母打擊群不進入波斯灣,主要的一個原因是,為作戰做準備。

    波斯灣水淺,並且海峽狹小,不適合航母作戰,而且基本上伊朗的各類如反艦導彈、對地導彈等導彈都密集性覆蓋著波斯灣,所以正要作戰,則“林肯號”航母打擊群必須在阿拉伯外海,既伊朗大多數的導彈射程之外(藏匿自身,擺脫跟蹤),發動攻擊,在清除掉伊朗的所有導彈威脅後,才回能浩浩蕩蕩進入波斯灣,實施登陸作戰或是其他作戰計劃。

    “林肯號”航空母艦打擊群一直都在進行作戰演練,尤其是F/A-18型“大黃蜂”艦載機進行“模擬打擊”演練,沙特方面官方媒體也曾刊文要求美國航母對伊朗進行“手術刀”行動,所以美國在軍事上,對伊朗的威懾和壓力,實際上一直存在。

     

      

  • 3 # 硃紅傑490

    不存在美國害怕的說法,美華人的打擊手段在層次上是高於任何國家軍隊的,完全可以在霍爾木茲海峽以外的若干個方向發動攻擊,而伊朗只有捱揍的份,而且伊朗很難做出象樣的還擊,伊朗在敘利亞被以色列蹂躪時表現得慫樣子美華人絕對看在心裡,記在心上,所以不對伊朗報什麼驚喜的幻想。

    只所以美國大兵壓境都隱而不發,肯定的說,特朗普受到的牽制是起著巨大作用的,因為他根本沒有普京樣的明朗的戰略實施藍圖,就是個東咬一口,西咬一口的餓獸狀行為,縱觀這貨4年來熊心勃勃來搞朝核問題,巔覆馬杜羅問題,敘利亞問題,以及貿易戰問題,遇頂就拐也太明顯了,我將視這種行為為其精明之舉,而對其呵呵呵。。。。。

    美國對伊朗開戰,有數不清的可以,但也有的是必須慎重的認真惦量的,伊朗賭的是國家全部,而特朗普只能賭私人寶座,個人前途(當然七十多歲談前途很可笑),但也要忌憚身事,必竟樹敵太多,最不妙的是國際社會對他的討厭,少不了給他挖坑打洞,落開下石,有可能沒打倒伊朗,而自己成了被亂拳打倒的老妖怪。

    所以特朗普也罷,伊朗也罷,這一戰都心知肚明,大兵壓境是訛詐的一種手法,而開戰是要命的,都非常謹慎而已

  • 4 # 資訊所長

    美國海軍航母穿越霍爾木茲海峽,就很有可能刺激伊朗,讓原本可能出現緩和的局勢,再次跌入深谷。萬一擦槍走火,局勢不再可控,雙方不想打也得打了。所以不是美國害怕,這是理智的表現。也算是一種剋制。

    其實就像伊朗自己所說的,美國進入霍爾木茲海峽,意義不大,就是進去威懾一下,又不會真的動手,真的動手航母不可能進入波斯灣,那樣就是送給伊朗去擊沉了,美國也不會這麼傻進去的,進去就是還有一個目的,繼續威懾伊朗!所以美國航母不進入波斯灣,才對伊朗的威脅最大,代表真的為作戰考慮,進入波斯灣,除了做做樣子威懾一下,沒有什麼實際的軍事作用。

    這段時間伊朗方面已經多次表示,伊朗出來對話的可能性不是沒有的,還是存在的,但是前提就是美國方面不能一邊要求伊朗出來談,一邊沒有絲毫的誠意,繼續加大經濟制裁力度和威懾力度,而是美國需要有一定的表示。

    既然伊朗已經表態了,如果美國還要繼續加大軍事威懾的話,真的有可能就逼急伊朗了,伊朗可能什麼嚴重後果的事情都能做出來也不一定。美國目前的主要目的,還是逼著伊朗出來談判,而不是逼著伊朗做什麼更加嚴重的事情,美國可能也是把握著力度來的。

    所以在伊朗已經釋放出對話訊號出來的情況下,如果美國依然不給臺階,執意派遣航母進入波斯灣耀武揚威,伊朗可能就會受不了這口氣:聽美國的話不行,不聽美國話也不行,那到底要伊朗怎麼樣?那伊朗還不如豁出去搞核武器,核武器搞出來了,美國就不能把伊朗怎麼樣了!這樣的可能性不是不存在的,美國自己也要考慮這樣的後果,所以航母在霍爾木茲海峽遊弋著,就是不進去。

    也有可能美國就是在等伊朗方面除了口頭方面的誠意之外,也有什麼實際的表示。按照前面說的,目前不只是美國沒有實際的誠意,伊朗方面也沒有的,雙方都在等待對方對話的誠意,可是一般誰先拿出誠意,可能誰在國際社會就沒有了面子,顯得是自己屈服了一樣。

    我個人覺得,美國還是想伊朗方面先做出來一些實際的動作,這樣美國也才有臺階下,順理成章的撤軍和減弱或者停止經濟制裁。不過一向霸道和要面子的美國,應該是不會輕易的主動讓步,所以只能透過有限度的高壓,來讓伊朗首先讓步。

    美國手裡的王牌根本就不是什麼航母戰鬥群,而是經濟制裁,美軍的軍事威懾只是為經濟制裁服務的,為經濟制裁保駕護航。軍事方面不打就無法取得效果,但是經濟制裁不需要動手,就能夠獲得巨大的效果,伊朗總統出面表達還有對話的可能性就是美國經濟制裁的作用!

  • 5 # 海事先鋒

    美國不敢進入波斯灣,主要是怕刺激了伊朗目前緊繃著的神經,萬一引發了什麼擦槍走火,怕是要吃不了兜著走的,因為霍爾木茲海峽,完全就在伊朗的掌控之下,伊朗確實有能力封閉這個海峽,說白了,就霍爾木茲海峽那種寬度,伊朗都不用導彈就給封鎖了。

    霍爾木茲海峽是波斯灣進入印度洋的唯一通道,這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石油海運通道,中東地區許多國家,比如阿曼、阿聯酋、伊拉克、科威特和伊朗自己的油輪都要透過這裡走向世界出售石油賺取經濟利益,但是這個海峽的最窄處僅僅38公里,拋去兩邊十多公里無法通航大型艦隊的10多米深度的淺灘海域,最深處也不過120多米深,也只有十幾公里寬的航道。

    這就是說,伊朗只要能拉出來10條巨輪,首尾間隔較小的距離,連成一排沉入海底,就能完全封鎖這個海峽,甚至伊朗還可以在這裡佈設密集的水雷,使進入波斯灣的艦隊幾年之內也不好出來,何況伊朗還真是有導彈的,還是可以中國產出射程在200公里左右的努爾反艦導彈的,也就是山寨的C-802反艦導彈,雖然是亞音速的,但是架不住多啊。

    所以說,伊朗有能力完全封閉波斯灣,這是美國航母現在不敢進入波斯灣的原因,說實話,美國如果和伊朗擦槍走火,伊朗只要能擊沉美國一艘航母或者大批驅逐艦,那麼就算是勝利了,而進入波斯灣的航母艦隊無異於就是氈板上的肉,伊朗的導彈部隊、航空兵甚至是炮兵都有可能對美國的航母發動密集的攻擊,因此美國航母現在不要說進入波斯灣,就是接近伊朗他都不敢。

  • 6 # 何由之

    5月5日,”林肯”號航母編隊到達阿拉伯海域遊戈,波斯灣地區的戰爭氣氛越來越濃,可一個月過來,美國的”鷹派好戰分子”大佬博爾頓和國務卿蓬佩奧四出煽風點火,最後,本月初”林肯”號航母與一架B-52戰略轟炸機搞了一場模擬打擊演習後,沒了下文。6月3日,林肯號上迎來了一批媒體記者,參觀4小時,當記者問到航母為啥不進入波斯灣,指揮官布朗說:”不想無意中讓事態升級”。那麼,不想讓事態升級,幹嗎把”林肯”號航母戰鬥群不遠萬里開到波斯灣附近”晃悠”什麼呀?這究竟是美航母害怕進入波斯灣有去無回,還是另有原因呢?

    美國的航母戰鬥群出動,1艘航母,6艘大型水面艦艇(護衛艦、驅逐艦和巡洋艦)結伴而行;1艘攻擊型核潛艇在水下跟隨;3艘兩棲登陸艦和4艘反水雷艦艇一同伴航。這些大傢伙就是水上霸王,保證1500公里之內航母安然無恙。可”林肯”號怎麼樣就不去波斯灣”遛遛”呢?”林肯在阿曼灣以動320公里處轉悠。

    美國在波斯灣的巴林、卡達和科威特有大型軍事基地,目前有近5萬兵力部署在此。加上週邊的沙特、阿聯酋和阿曼,形成網狀結構,分工明確,互相聯動對伊朗形成弧形包圍圈。遠一點的伊拉克、阿富汗、吉爾吉斯、塔基克斯和巴基斯坦遙相呼應,絕對有把握保護美軍基地安然無恙。就這樣”林肯”航母群就是沒膽量穿過波斯灣試試水性。為什麼呢?

    美國航母不怕遠攻,而怕近打。就是說幾十公里之內,甚至更近幾公里之內怕航母”爬窩”!

    美國的情報資訊戰天下無雙,獨步全球。網路戰,資訊戰能讓伊朗的導彈部隊團長找不到營長,營長尋不到連長,伊朗導彈數量雖然很”嚇人”,可不知往那兒打。這美國絕對能做到。可美國挖空心思沒想到,伊朗把導彈散佈到民間,比如”帆船”上,這可是美國”蛙人”情報蒐集的大揭秘。伊朗把巡航導彈裝在了民用的”帆船”上。這是美國航母不敢進波斯灣的原因所在。設想一下,波斯灣水面上到處飄著各種型別的作業漁船、幾噸,百噸、上千噸、百萬噸級貨輪和油輪。貨船上全部隱藏著各型導彈發射器,後果是啥樣呢?哈哈哈哈……

  • 7 # 高峰軍事觀察

    這個問題要從形勢發展和軍事技術層面兩個方向做出解釋。

    2018年5月8日,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隨後重啟對伊朗經濟制裁。到了11月份,美國又公佈了最嚴厲的制裁措施,但對8個國際買家給予6個月購買伊朗石油的豁免緩衝期。2019年5月2日取消所有買家的豁免權。看得出來美國對伊朗是步步緊逼,隨時有可能迫使逐步陷入絕境中的伊朗鋌而走險。

    伊朗局勢從去年5月初發展到現在一年多的時間裡,美國一直掌握著主導權。其中在退出伊核協議問題上,即使所有的歐洲盟友都反對(英法德和包括法德在內的歐盟28國),美國照樣一意孤行毫不妥協。今年5月初,美國為了預防海灣出現不測,還大量向該地區增派海空軍力量加以震懾。

    綜上所述,從整個事件起因,到美國完善的軍事預防措施,美國都是主動的,現在卻說“美國怕了”,有人會相信嗎?反正我是不信。下面再從軍事技術和戰術層面分析,為什麼說美國將航母放在伊朗彈道導彈和岸基航空兵威脅之外是客觀和理智的。

    至於美國航母艦隊至今未穿越霍爾木茲海峽進入波斯灣的問題。我個人觀點是,美國在這個時候沒有必要讓林肯號航母戰鬥群到波斯灣去冒險。此前派兩艘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過霍爾木茲海峽巡航波斯灣,已經展示了美軍的態度,而且伊朗軍方對此也表現的相當理智。

    在技術上,即便美國決定軍事打擊伊朗,部署在阿曼灣的林肯號航母戰鬥群,也照樣充當先鋒角色。編隊內的導彈巡洋艦、驅逐艦和攻擊核潛艇,會在第一時間對伊朗境內戰略目標發動遠端精確打擊。而在沒有徹底摧毀伊朗預警和防空反導能力之前,美國航母艦載機是派不上任何用場的。因此美國將航母放在伊朗彈道導彈和岸基航空兵威脅之外是明智的和理智的。

    從5月2日到現在,一直都是美國在向伊朗發動制裁和施壓,而伊朗無論在外交還是軍事層面,都沒有像樣的反擊行動,因此不知道“美國保持克制”從何談起?時間和空間主導權都在美國手裡,圍而不打,以壓促談是美國這輪對抗的宗旨,相信最終伊朗會盡量以“最體面”的方式與美國重新坐下來談判的。

  • 8 # 儒道之主

    關於航母戰鬥群至今沒有穿過霍爾木茲海峽進入海灣,美國海軍的“林肯”號航母戰鬥群軍官向媒體證實了此事。6月3日,美國海軍邀請美聯社等多家媒體記者對位於阿拉伯海水域(阿曼以東320公里處)的“亞伯拉罕·林肯”號航母進行了約4個小時的參觀。在參觀過程中,“林肯”號航母指揮官帕特南·布朗就“航母為什麼不進入海灣”這個問題給出的答案是:“你不想無意中讓事態升級。”

    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至今沒有穿過霍爾木茲海峽,既不是表明“美國怕了”,也不是為了“保持克制”,而是出於需要的考慮:一、形勢上的需要。二、軍事上的需要。布朗的回答實際上就是考慮到目前美伊局勢給出的答案。“林肯”號航母戰鬥群指揮官約翰·韋德在回答這個問題時表示,他的部下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執行命令”。韋德給出的答案,就是基於軍事角度的考量。表面上看,布朗與韋德的答案似有衝突,這只是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的結果。

    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為什麼不進入海灣?布朗與韋德給出的回答加在一起就是最好的答案。一、形勢上的需要。美國總統特朗普在2018年5月8日宣佈退出伊核協議並重啟對伊制裁,此後逐步加大了經濟制裁以及軍事威懾的力度,但美國並沒有對伊動武的計劃,也沒這個準備。特朗普政府的對伊政策是“極限施壓”,不斷向中東地區增兵只是其中重要的一環,並非是為了打伊朗做準備。要達到威懾伊朗的目的,美軍航母戰鬥群只要在波斯灣附近水域遊弋就足矣。

    美國海軍的“埃塞克斯號”兩棲攻擊艦以及“麥克福爾”號、“岡薩雷斯”號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曾先後穿過霍爾木茲海峽,對伊朗進行武力威懾,“林肯”號航母戰鬥群根本就沒有再去的必要——既可避免過度刺激伊朗,也可避免發生軍事誤判。特朗普政府並沒有對伊動武的計劃,若是逼得伊朗鋌而走險,特朗普“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計劃就全泡湯了……向中東地區增兵,只是為了配合對伊“極限施壓”政策,而不是破壞特朗普的計劃。

    二、軍事上的需要。美國航母戰鬥群的打擊半徑最遠可達2000公里,正如“林肯”號航母戰鬥群指揮官韋德所說的那樣,在阿拉伯海水域的航母戰鬥群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對伊朗發起攻擊(韋德說的是“執行命令”,且拒絕給出詳細解釋,但言外之意非常明顯)。對於航母戰鬥群來說,霍爾木茲海峽、海灣太過狹小,不僅是施展不開,而且還要面臨著伊朗岸艦導彈以及導彈艇的直接威脅,絕對稱得上是個“險地”。

    將航母戰鬥群部署在伊朗岸艦導彈、陸基航空兵、導彈艇的攻擊距離之外,這是再正常不過的軍事部署了——只有傻子才會閒著沒事將自己置於敵人的火力打擊範圍內。一旦特朗普政府決定對伊動武,部署在阿拉伯海水域的林肯號航母戰鬥群會在接到命令的第一時間利用陸攻型的戰斧巡航導彈對伊朗發動遠距精準打擊,再配合部署在巴林、卡達和科威特的遠距打擊兵力(如B52H戰略轟炸機等)進行防區外的遠距精準打擊……伊朗導彈艇

  • 9 # 雲霄飛翼

    這個問題的回答很簡單:因為沒有必要。美國現在還不想對伊朗動武,如果真到了對伊朗動武的那一步,航母編隊的作戰半徑有上千公里,又何必跑到伊朗導彈的射程內?

    在特朗普政府對伊極限施壓的措施中,軍事手段不是最主要的。美國對伊朗最主要的打壓手段就是經濟制裁,削弱伊朗的國力並希望以此煽動內亂來不戰而屈人之兵。經濟制裁已經起了作用:伊朗的石油出口減少了80%以上,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都不斷上升,國內已經爆發了民眾的抗議活動。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和國際經濟秩序的主導者,美國的經濟制裁對伊朗的打擊比一場戰爭還要重!就連伊朗的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在近期也不得不承認美國的經濟制裁使伊朗經濟比兩伊戰爭時期還要困難。美國的經濟不受對伊經濟制裁的影響,反而可以藉著國際油價上漲推銷自己的頁岩油出口而大賺一筆,但如果與伊朗爆發戰爭,那美國的經濟就很難獨善其身了。現在美國的打法是:繼續維持經濟制裁的高壓,重點是放在對歐洲的外交工作上,分化歐盟國家的對伊立場(在法國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軍事手段只是最後一位的。美國在伊朗周邊的軍事部署有兩個目的:一是防止伊朗鋌而走險,在開發核武器和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這兩個底線上挑戰國際社會。二是逼著伊朗將有限的國力用到軍事支出方面,還是經濟制裁措施的延續。就是從軍事角度來說,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在過去的十幾年已經多次演練過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派一個航母編隊透過狹窄的霍爾木茲海峽是給伊朗做靶子嗎?

    軍事是外交的延續,美國有以壓促談但又避免擦槍走火的想法在裡面。特朗普政府希望在經濟制裁和軍事威脅的雙重壓力下,讓伊朗坐回到與美國的雙邊談判桌前,上一任的奧巴馬政府也用了類似的辦法促成了與伊朗的私下談判。雖然目前美伊關係緊張,但雙方都表態不想開戰。5月21日美軍的林肯號航母編隊雖然進行了以伊朗為假想敵的軍事演習,但位置是在距離霍爾木茲海峽1000公里的阿拉伯海。而按照伊朗總統魯哈尼上個星期的說法是:美國航母編隊在距離伊朗643公里的國際海域上部署。如果美軍航母編隊穿越霍爾木茲海峽,那麼不僅有可能爆發衝突,而且也給了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藉口。那伊朗和美國就沒得談了,特朗普這個在越戰中五次逃避服兵役的慫貨也難以承受主動和伊朗開戰的經濟成本和不可控的多米諾骨牌。

  • 10 # 回馬一腔

    您提出的兩點設想都不準確:美國不是怕了,也不是故意保持克制(出動F35轟炸伊朗邊境無論如何不能算是剋制),而是面對眼下波斯灣主客觀形勢,權衡利弊做出了最佳選擇——林肯號航母編隊暫時不進入波斯灣。

    (圖:美國林肯號航空母艦)

    鑑於美海軍並未主動向咱們這些吃瓜觀眾彙報近況,我們並不能掌握林肯號航母戰鬥群眼下的確切位置。我估計應該是徘徊在阿曼灣附近或者還逗留在紅海一帶,有訊息說他們正在密集演練打無人機和陸戰隊起降訓練。

    第一,波斯灣一帶的地理及對手情況都比較特殊,不利於航母編隊抵近作戰。

    波斯灣面積狹窄得活像一隻大型浴缸,且呈喇叭狀內闊外窄,霍爾木茲海峽就處於喇叭口位置。伊朗革命衛隊據守海峽一側,可以輕易封鎖住最窄處只有56公里、水深最淺處只有十米的狹長水道。美海軍航母編隊一頭扎進波斯灣,在總面積僅有24萬平方千米水域活動,空間受限,相當於老鼠鑽進了密封箱,處境顯得相當被動。

    另外伊朗軍方擁有各型導彈幾十種,反艦導彈已經系列化並部署到位。其中“光明”導彈海陸均可發射,射程170公至300公里;佐勒菲卡爾導彈射程高達700公里,陸基移動發射,彈頭攜藥量和毀傷效果相當高。

    (圖:伊朗佐勒菲卡爾導彈)

    據軍事專家們測算,伊朗目前至少擁有6000—10000枚攻擊型導彈,美軍航母編隊那麼大的目標,移動空間又受到地形限制,簡直就是伊朗導彈部隊的活靶子。

    第二,從單純軍事角度分析,航母編隊進入波斯灣弊大於利,林肯號不願被關門打狗。

    林肯號航母編隊進駐波斯灣有利有弊——

    利:背靠巴林第五艦隊基地,供給方便,艦上官兵得以到陸地放放風、散散步,艦隊容易獲得陸上軍機與導彈的支援。

    弊:距離伊朗太近,對面伊朗的戰鬥機、小微潛艇、導彈快艇甚至遠端火炮可以輕易對駐泊地形成飽和攻擊。(圖:波斯灣地區地理位置示意圖)

    所以從單純軍事角度來分析,林肯號航母編隊最好躲在伊朗大部分中短程導彈射程之外。這樣一旦雙方開戰,艦隊可以利用艦載機進行遠距離突防或超視距導彈攻擊,而伊朗絕大多數導彈夠不到美軍航母戰鬥群。 美海軍編隊配有綜合補給艦,艦隊補充不成問題,唯一缺憾是美海軍大兵無法登陸休整放鬆。

    第三,軍事行動服從於政治需要,既然特朗普不打算開戰,林肯號沒必要去做近身挑逗。

    軍事對峙40多天後,美國方面已經調低了戰爭叫囂的調門兒。特朗普前幾天訪日時表示可以跟伊朗坐下來談判,又慫恿安倍出訪伊朗,順便捎去特朗普的“悄悄話”。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也公開發聲,表示美國跟伊朗談判可以不預設條件。

    種種跡象證實了本人在一個多月前的預測——美伊兩國只是在互炫肌肉,並沒有真正開打的意思。

    (圖:美國林肯號航母及其艦載機)

    軍事行動歷來服從於政治需要。既然特朗普政府暫時並沒有開戰的打算,那麼林肯號航母編隊就更加不必冒著巨大的軍事風險,透過戒備森嚴的霍爾木茲海峽進入波斯灣,免得撩撥挑逗伊朗的敏感神經,因一時緊張而導致擦槍走火。

    回答完畢,多謝閱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雪山飛狐》中誰的武功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