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燕子吃小魚

    李克用(856年10月24日-908年2月24日),字翼聖,本姓朱邪(又作朱耶),神武川新城人。唐末節度使、軍閥,沙陀族人。別號“李鴉兒”(其軍隊主力亦稱“鴉軍”)。因一目失明,又號“獨眼龍”。其父朱邪赤心,唐懿宗賜姓名李國昌,李克用早年隨父出征,常衝鋒陷陣,軍中稱之為“飛虎子”。

    李克用生於神武川之新城(今山西雁門北部)。驍勇善騎射,15歲即從軍。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李克用率沙陀軍南下鎮壓黃巢。中和二年(882年)李克用二次受敕勤王。中和三年(883年),黃巢退出長安,由於李克用在長安收復戰中功勞最大,因此被命為河東節度使。中和四年(884年),李克用再自河東南下大敗齊軍,最終使得黃巢自殺。光啟元年(885年),朝廷討伐河中節度使王重榮。李克用指責盤踞關中的靜難節度使朱玫、鳳翔節度使李昌符結交朱溫欲滅己,因此進軍關中擊敗二人,僖宗逃往鳳翔。乾寧二年(895年),李茂貞、王行瑜及韓建三帥進京挾持唐昭宗,李克用再度率軍勤王,敗三帥,救出昭宗。因功被封為晉王。其後數年,李克用持續與朱溫爭戰,相互間成為爭奪天下的最大對手。此後李克用長期割據河東,與佔據汴州的朱溫對峙。 天佑四年(907年)朱溫代唐稱帝,國號梁,史稱後梁。李克用仍用唐天佑年號,以復興唐朝為名與後梁爭雄。次年(908年),李克用病死,葬今山西省代縣。李存勖建立後唐後,追諡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 2 # 青言論史

    作為十三太保李存孝的義父、戲迷皇帝李存勖的親爹,李克用這個名字的知名度還是比較高的。不過說他忠於李唐,基本等於扯淡。

    李克用本名其實不叫李克用,叫朱邪赤心,是因為他作為僱傭兵幫助唐朝平滅了黃巢之亂,才被唐帝國賜名李克用的(還是個國姓爺)。

    但是從他的本名可以看出來,這位朱邪赤心先生鐵定不是漢人。事情就是如此,他是沙陀人,而且擺明了就是作為僱傭軍來的大唐。你指望一個既是僱傭軍又不是漢人的傢伙忠於唐朝?別鬧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絕對不是胡扯,尤其是在唐末。

    而在唐末,各地軍閥紛紛擁軍自重,說實話,各自操心的基本是怎麼攻取更多的地盤,有點野心的(像朱溫)則是考慮著挾天子以令諸侯?忠於這個已經行將就木的李唐王朝做什麼?

    實際上,李克用嘴上口口聲聲的忠誠,真的也就只是口頭忠誠而已。他的忠誠,更多的是一種政治口號。因為他的死敵——朱溫實在太強大,所以他必須黑死朱溫,然後表示自己忠於唐朝,這樣才能為他造勢拉票,僅此而已。

  • 3 # 福垊

    猛一看,李克用跟李世民長得還挺像的。一個外族怎麼給人的感覺很忠誠啊?他如果忠誠他的兒子李存勖就不重建大唐稱帝而是擁立唐裔為帝。從他父親就開始勤王平叛,更趁機擴充地盤。如平龐勳,打黃巢,抗朱溫,但更有不擇手段佔山西。之所以給人以大唐忠臣的感覺,是因為李克用的套路玩得出神入化,就像就像老司機!

    他的套路在春秋上齊桓公的尊王攘夷 ,在東漢末是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在西晉末是劉淵建漢。不過學曹操沒學成,朱溫把唐朝皇帝給殺了。而晉王李克用還用唐朝年號,不承認朱溫的後梁。其實除了李克用外還有岐王李茂貞(原名宋文通)、吳王楊行密、蜀王王建等都用唐朝年號,他們是忠臣嗎?當然不是!他們是對諸位的不服,但又一時滅不了甚至打不過他。尤其是李茂貞一度還劫持唐昭宗,要學習曹操那套。

    李克用玩不了曹操那套,就玩劉淵那套。因為他比劉淵更有正統性,劉淵的姓是自己改的,依據是匈奴和漢朝是親戚(聯姻),自己崇拜漢高祖等等。李克用的姓可是唐朝皇帝封的。他之所以強調自己忠誠,他的兒子李存勖用唐朝國號建國,目的只有一個,收拾人心,滅掉朱溫,一統天下。後唐滅了之後,隨即吳國被徐知誥(就是李煜他爺爺)所滅,徐改回李姓,號稱是李唐後裔。先改國號為齊再改國號為唐。其實套路一樣,他這個號稱就能劉備自稱皇叔一樣,都是自己編的,亂認祖宗的目的,一是高貴,二是正統,名正言順則事易成!

  • 4 # 華陽布衣2

    又是一個被磚家禍害了的人,就在黃巢起義同一年,李克用的父親李國昌先於黃巢造反,歷史上的作用類似於安祿山,安祿山手握北方三鎮,李國昌李克用父子的後盾是整個雁北戍邊的沙陀部族,如果不是黃巢起事,那就是又一場安史之亂。只不過因為黃巢針對統治階級導致變成了它們共同的敵人

  • 5 # 尚宮女史

    李克用自始至終都沒有忠於李唐王朝,他發家雖然靠的是平定龐勳起義和黃巢起義,但是他可沒少為難朝廷,唐朝皇帝也不止一次派兵討伐李克用。只是在後來李克用與朱溫的戰爭中,李克用處於下風,對於朱溫改年號和建國一直持不承認的態度,並一直與朱溫作鬥爭,去世之前還讓自己的兒子李存勖繼續和朱溫作對,一直到滅了後梁建立後唐,國號繼續用“唐”。但這種行為可不能定性為李克用忠於李唐王朝,他不過是為自己謀利益罷了。

    李克用原本並不姓李,他是沙陀人,本姓朱耶,出生於856年,自小就是個學武的人才,十來歲就在軍中混了個“李鴉兒”的別稱。868年,十三歲的李克用就跟隨其父朱耶赤心平定龐勳起義,在這一戰中,李克用衝鋒陷陣非常勇猛,又得了個“飛虎子”的外號。

    龐勳起義被平定後,朱耶赤心被賜姓李,改名李國昌,併成為振武節度使,而李克用為雲中牙將。大唐的內亂給了沙陀人振興的機會,唐懿宗試圖打壓李國昌,想讓他做雲中刺史,李國昌不願意遂稱病不去,而李克用直接殺死大同軍防禦使,然後佔據雲州反了。唐懿宗派兵去討伐李克用,結果李克用竟趁機又佔據了代州以北的地區。

    從此,沙陀就開始強大起來,朝廷數次派兵攻打沙陀,一直到880年,李琢、李可舉和赫連鐸攻打沙陀,而李克用的叔父又獻城投降,最終李克用父子逃到了韃靼,大部分沙陀兵降唐。當時的帝國內部正是黃巢起義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很快黃巢就攻進了長安,稱帝建國,而唐僖宗已經逃去了四川,在四川遙遙指揮平叛工作。

    陳靜思率領沙陀兵、土谷渾以及安慶軍的混合軍隊奉命進京平叛,但是陳靜思根本約束不了沙陀兵,他們在半道上就不走了,劫掠了一番打道回府了。陳靜思只好上表唐僖宗將李克用召回帶領沙陀兵平叛。唐僖宗倒是沒有吝嗇,讓李克用做了雁門以北行營節度使,李克用帶領沙陀兵開始與黃巢軍作戰,就在這期間,李克用還曾因為朝廷給的軍餉不夠劫掠而回。可以說是仗著朝廷勢弱沒少欺負唐僖宗。

    不過第二年,李克用就站在了和田令孜爭權的王重榮這一邊,縱兵攻打長安,掠奪了一番之後屯兵河中,不再聽宣。唐昭宗繼位之後曾在朱溫等人的挑撥下派兵攻打過李克用,結果大敗而回。李克用言辭傲慢的上書陳述,而唐昭宗只能向李克用認錯。

    當時天下的藩鎮割據勢力之間互相攻伐,最終朱溫因為在朝中勢力很大,得以在唐昭宗被廢黜後成為勤王之人,不僅將唐昭宗重新扶為皇帝,更是控制了唐昭宗,成為當時的最大贏家。

    為了進一步控制唐昭宗,朱溫讓唐昭宗遷都洛陽,並改年號為天佑,李克用認為朱溫這是逼迫行為,因此仍舊沿用之前的天覆年號,而在朱溫最終篡唐立梁後,李克用仍舊不承認朱溫的正統性,年號還是用唐朝的天佑。

    自從朱溫控制了唐昭宗之後,李克用似乎就致力於光復大唐的江山,並在臨死之際給兒子李存勖留了三支箭,讓李存勖在有生之年討伐劉仁恭、打敗契丹、除掉朱溫。實際上,李克用並不是真的對李唐王朝那麼忠心,以至於不停地討伐朱溫。他也只是要發展壯大自己的勢力,而唐朝存在與否對他的意義不大。

    不過李克用和朱溫的不同就在於,朱溫的野心是取而代之,篡唐自立,而李克用並不想篡權,他只想權傾朝野。這也是李克用在與朱溫的對決中失敗的原因之一。

  • 6 # 董治1

    李克用曾經殺過唐朝的官員,擁兵自立,但在性質上還屬於藩鎮割據,這在晚唐還是比較常見的。

    割據而不代替,是李克用爭霸的戰略。唐末大家對胡人都有牴觸,包括唐朝天子也甚為忌憚,數次派兵征討。李克用如果鬧獨立,就是給前面的征討落下口實。

    但是,為什麼又認定李克用忠於大唐呢?是在朱溫稱帝后,各路諸侯都開始稱帝,也有人拉著李克用稱帝。被李克用一口拒絕了。此時,李克用是完全有可能稱帝的,他沒有選擇這樣做,而是宣稱終身是唐的臣子。從這一點上說,他算得上是大唐的忠臣

  • 7 # 無月文化館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本來是不打算回答這個問題的,但是題主連題目都搞錯了,因此無月才覺得有必要在這裡說上幾句,以免題主的題目誤導了不知情的朋友們。

    李克用忠於李唐王朝?笑話!李克用什麼時候忠過?

    一點不誇張的說,在燒死李唐王朝的這把大火裡,李克用也添了好大一把柴。

    李克用

    李克用(856~908年),本姓朱邪,字翼聖,定襄郡神武川新城(今山西應縣)人,沙陀族。十五歲隨父出征,擅長騎射,作戰驍勇,時常衝鋒陷陣,軍中稱為“飛虎子”,別號李鴉兒。

    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統率沙陀軍南下,鎮壓黃巢起義。中和二年(882年),再次受敕勤王,迫使黃巢退出長安。在長安收復戰中功勞最大,授河東節度使。乾寧二年(895年),李茂貞、王行瑜及韓建三帥進京,挾持唐昭宗。李克用再度率軍勤王,大敗三帥,救出唐昭宗,加封晉王。其後數年,李克用長期割據河東,持續對抗佔據汴州的梁王朱溫,成為爭奪天下的最大對手。

    天佑四年(907年),朱溫代唐稱帝,建立後梁。李克用沿用唐朝天佑年號,以復興唐朝為名與後梁爭雄。次年(908年),得病而死,葬於雁門。李存勖建立後唐後,追諡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這就是百度對李克用一生的概括,從上述描述來看,李克用似乎一直都是李唐忠臣,直到李唐王朝覆滅,還繼續扛著李唐的大旗與朱溫對抗。

    但這只是表象,李克用所有的行動都是出於個人利益。

    歷史上,李克用以及其父李國昌,仗恃沙陀軍隊的戰力,對待李唐王朝的態度也是極為傲慢。在黃巢攻陷長安前,朝廷與李克用父子大戰一場,李克用父子大敗,逃亡韃靼。

    為了抵抗黃巢,李唐王朝才不得不重新啟用李克用父子。而李克用傲慢依舊,一有不滿,就縱兵劫掠而去。

    可以說,用李克用打黃巢,就是以毒攻毒,區別在於李克用名義上仍是李唐的臣子,也僅此而已。

    眾所周知,中晚唐時期,藩鎮割據是一大特色。幾大主力藩鎮擁兵自重,不服朝廷調遣,形成了國中國的局面。

    藩鎮雖然割據一方,但因為藩鎮眾多,彼此關係錯綜複雜。對待朝廷,基本上都是隻要保證自身的生存,就不會主動與朝廷為敵。從歷史上來看,也一直是中央朝廷為了收回權利,多次主動出擊,剪除藩鎮,佔據主動性,且歷史上不止一次,李唐王朝差一點就能結束藩鎮割據的局面。

    而李克用的危害相比藩鎮割據要大很多,他不再割據一方,而是打破了藩鎮的局面,壯大成了諸侯,雄霸一方。正是李克用及朱溫等幾股勢力的作用,打破了原本李唐朝廷和地方藩鎮的脆弱平衡局面,加速了李唐王朝的覆滅。

    至於李克用在唐朝覆滅後繼續沿用唐朝天佑年號,宣稱復興唐朝,那都是為了和朱溫抗衡的政治舉動。朱溫弒帝滅唐,以實際行動葬送了唐朝。李克用在與朱溫的較量中,一直無法佔據上風,因此,繼續高舉復興唐朝的大旗於己有利。

    後來李存勖建立後唐,似乎仍不忘唐朝,仍堅持復興。可是試問,李唐王朝和李克用他們家有什麼關係嗎?李存勖有資格以唐立朝嗎?

    贅述滔滔,考慮不周處,望指正。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 8 # 歷史哨聲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沒有朱溫的不忠,就沒有李克用的忠

    朱溫滅唐,李克用保唐。這是給人李克用忠於唐朝印象的原因。但如果從這個角度而言,南唐建立者徐知誥比李克用更忠,不僅改姓名為李昪,認唐朝皇室為先祖,更讓南唐始終保持爭奪中原的雄心。

    李克用和唐朝的關係

    1、李克用15歲從軍——未成年的童軍,被唐朝任命為沙陀副兵馬使;

    2、878年,李克用利用下屬對大同防禦使段文楚的怨恨,起兵殺段文楚,要求唐朝冊封自己為大同防禦使,但唐朝不想讓李國昌、李克用父子雙雙成為節度使,於是就調李國昌擔任大同防禦使,以讓李克用臣服。

    結果,李國昌支援兒子做大同防禦使,不聽從調令,繼續擔任振武節度使。李克用在洪谷擊敗唐朝派去鎮壓的崔季康及昭義節度使李鈞二軍。最後,880年,在李琢、盧龍節度使李可舉、吐谷渾都督赫連鐸聯合攻打下,在雄武軍擊敗李克用大將高文集,隨後李克用和李國昌雙雙被擊敗,逃入韃靼。

    當時李克用22、23歲,就擊殺2個節度使:大同防禦使段文楚、河東節度使康傳圭。

    3、881年,唐僖宗赦免李國昌、李克用,命令李克用率領沙陀軍南下攻打自稱大齊皇帝的黃巢。李克用率領5萬人,要求沿路地方提供軍餉 ,結果太原城的鄭從讜就是不給,又不敢和李克用相見,只敢在城上相見,最後鄭從讜只給李克用1000貫錢、一千斛糧食。李克用大怒之下,放縱沙陀兵大掠太原城後原路返回,擊敗振武節度使契苾璋以及突厥、吐谷渾兩部落軍,攻佔忻、代二州作為自己的基地。

    4、882年,唐僖宗再次召李克用南下攻打黃巢軍,這次李克用不走河東,而從河中走。黃巢聽說李克用率領4萬軍而來,於是就逮捕殺李克用弟弟李可讓的南山僧人送給李克用,讓投降黃巢的李克讓僕人渾進通,帶著財寶,和李克用議和。李克用殺南山僧人為弟弟報仇,把黃巢送來的財寶分給部下,下令渡河攻打黃巢。

    李克用和王重榮等勤王軍將黃巢趕出長安,收復長安。因為收復長安,李克用被官封同平章事:

    “克用時年二十八,於諸將最少,而破黃巢,復長安,功第一,兵勢最強,諸將皆畏之。克用一目微眇,時人謂之"獨眼龍"。”

    李克用在班師的時候,被唐僖宗冊封為河東節度使,取代鄭從讜。李克用沒有忘記去年掠奪太原的舊事,於是發榜文宣佈前仇一筆勾銷:

    “勿為舊念,各安家業”

    同時李國昌成為了代北節度使。李國昌、李克用父子雙雙成為節度使的夢想成真。

    6、885年,李可用為救王重榮,發兵攻打靜難節度使朱玫、鳳翔節度使李昌符,最後攻佔長安,唐僖宗不得不逃亡鳳翔。隨後李克用退軍,請唐僖宗回長安。

    7、890年,朱溫和唐朝丞相張濬徵召各節度使攻打李克用,結果朝廷聯軍被李克用擊敗,唐朝不得不恢復李克用的官爵。

    8、895年,唐昭宗被李茂貞、王行瑜及韓建挾持,李克用率軍勤王,擊敗李茂貞、王行瑜及韓建三人,救出唐昭宗。因此,李克用被封為晉王。

    9、907年,朱溫滅唐,建立後梁,李克用繼續沿用唐朝天佑年號,以復興唐朝為名繼續和朱溫爭奪。

    綜述

    22歲的李克用利用機會,擊殺大同防禦使,想要和父親李國昌一樣成為節度使,但唐朝沒有同意。最後因為李克用收復長安的戰功,實現了父親李國昌、李克用、弟弟李克修三人都成為了節度使。

    憑心而言,擊滅黃巢之後,李克用以3個節度使勢力的沙陀勢力,比起只有一個節度使的朱溫,勢力雄厚得多了。

    但因為李克用本人性格直率,沒有防範人的心理,導致李克用遭遇了7次背叛。而善於利用的朱溫,只有一次背叛。對李克用傷害最大的就是幽州劉仁恭的背叛,扭轉了李克用對朱溫的優勢。

    李克用是否效忠唐朝,很難說清。如果說李克用不效忠唐朝:

    李克用完全可以在黃巢求和時選擇和黃巢聯盟,畢竟去年李克用剛被唐朝擊敗而逃亡;就算不和黃巢合作,也可以不那麼認真的將黃巢趕出長安,最後千里追殺黃巢;

    在唐昭宗被挾持時,李克用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在朱玫擁立襄王李熅為帝,取代唐昭宗時,李克用完全可以承認;

    就算和朱溫不共戴天,也沒有必要繼續沿用唐朝名號,建立新國號,也照樣繼續和朱溫爭奪天下。

    如果說李克用效忠唐朝:

    1、22歲就敢起兵殺節度使而求封;

    2、為救王重榮,不惜率軍逼走唐僖宗,燒殺長安城;

    3、違抗唐僖宗命令,擊敗唐朝派遣的聯軍,逼迫唐僖宗不得不恢復李克用的爵位。

    李克用在890年擊敗唐朝聯軍前在寫給唐昭宗的奏摺上表達了自己對唐朝複雜的思想:

    “臣父子三代,受恩四朝,破龐勳,翦黃巢,黜襄王,存易定,致陛下今日冠通天之冠,佩白玉之璽,未必非臣之力也。若以攻雲州為臣罪,則拓跋思恭之取鄜延,朱全忠之侵徐、鄆,何獨不討?賞彼誅此,臣豈無辭!且朝廷當阽危之時,則譽臣為韓、彭、伊、呂;及既安之後,則罵臣為戎、羯、胡、夷。今天下握兵立功之人,獨不懼陛下它日之罵乎!況臣果有大罪,六師徵之,自有典刑,何必倖臣之弱而後取之邪!今張浚既出帥,則固難束手,已集蕃、漢兵五十萬,欲直抵蒲、潼,與浚格鬥;若其不勝,甘從削奪。不然,方且輕騎叩閽,頓首丹陛,訴奸回於陛下之扆座,納制敕於先帝之廟庭,然後自拘司敗,恭俟鈇鑕。”
  • 9 # 不書

    李克用倒是能憋住沒當皇帝,但是他的兒子李存勖倒是忍不住了,當了皇帝。李存勖登高一呼,榮登大寶,舉起的大旗給人乍一看是“大唐”,於是不明所以的人會驚呼,李克用父子,忠貞可鑑啊!

    可是我要說的是。李克用的李姓是皇帝賜的,也就是說他並非李唐根正苗紅。原來早在15歲左右,李克用便隨父親李國昌南征北戰討伐黃巢起義軍,父子二人建立赫赫軍功,唐皇皇恩浩蕩加封其為父為代北節度使,賜李姓,改名李國昌。

    而原本,李克用祖上是新疆沙漠一帶的沙坨族人,唐時的突厥,本姓為朱邪。

    (李克用)

    到這兒,大家發現沒有。其實不少人都被李克用父子給忽悠了,不少人還以為李克用父子是李唐根正苗紅的神器,搞了半天原來是外來人種。如果說是李唐家後裔建唐,說他忠心於唐多少還說得過去。但是作為外來人的李家父子,鳩佔鵲巢,李存勖登基做了皇帝,這說他對李唐再忠誠恐怕也有限度。再者,倘若是真忠誠,完全可以扶持李唐後裔登基,而不是取而代之做李唐的主。既名不符實,又鳩佔鵲巢,反客為主。

    實際上,李克用父子對李唐的感情與兩者之間的際遇,與東漢末年的曹操、曹丕父子別無二致。老子都是不能、不敢也不願意稱帝,所以都是兒子取而代之,做了老子乃至天下的主。

    但是,話又說回來,李克用父子雖然說對李唐不見得有多好,但是僅憑他中和二年與乾寧二年兩次不辭艱險地勤王,也足見其對李唐多少是有感情在的。這一點比歧王李茂貞比便有著本質區別,因為正是乾寧二年李茂貞帶的頭進京打著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算盤挾持的唐昭宗。

    (李存勖)

    當然,李克用一直打著維護李唐神器的口號而立軍也是有小心思的。當時的天下群雄割據,其中與李克用勢均力敵的就有吳王楊行密、歧王李茂貞、蜀王王建,加上他李克用今王,天下可謂是四足鼎立。四人之間,彼此看誰都不順眼,日子久了總歸是要走分久必合的老路的。尤其是李克用一直有兼併其他三王地盤的想法。既要兼併,便得出師有名。當年劉備北伐借的是大漢劉姓的東風,冠冕堂皇地見誰不爽便揍誰,所以李克用必須要借李唐李家的東風,並且口頭上把唐昭宗當親爹看待,這樣自己看起來底子才比較足點,這樣便能出師有名討伐其他三王了。

    後來,朱溫建立後梁,李克用打的仍然是李唐的口號,也是為了爭取民心乃至輿論造勢揍朱溫。(朱溫)

    如果說李存勖建國不為“唐”,那恐怕去揍朱溫的時候人家朱溫會笑話他“大家都是亂臣賊子,以五十步笑百步,做戲給誰看呀哈?!”

  • 10 # 濤說精彩歷史

    李克用和姦猾的朱溫相比,更忠於唐朝;但客觀評價他的表現,更像是隨性而為,並沒有對李唐皇室的長遠規劃。

    按史學大家呂思勉《中國通史》中對李克用的評價:“李克用是一個無謀略的人,想不到挾天子以令諸侯。雖然擊殺了一個王行瑜,關內的問題還是不能解決。朱全忠其初是不問中央的事務,一味擴充自己的實力的。到 10 世紀初年,全忠的勢力已經遠超出乎李克用之上了。”

    簡單概括:李克用非常能打,但是缺乏政治智慧。他只是一味擴張自己的實力,對唐朝皇帝態度模糊,沒有長遠的政治規劃;李克用時代在戰場上區域性勝利,未能有效轉化成全域性優勢;表現的結果,是對唐昭宗、唐僖宗的若即若離,忠誠偏多,不忠誠偏少。

    假想李克用沒有一個軍事天才兒子——李存勖,那他死後,苦心經營的河東地盤,可能會被周邊眾軍閥繼續圍攻,甚至化為烏有。

    (李克用像▲ )

    1、歷史上,並不是每個人都“挾天子以令諸侯”。說說唐朝滅亡前的李克用表現。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他文武雙全,既重視眼前利益,還有長遠政治規劃;對於李克用來說,打仗不是問題(沙坨最危險時只有幾千騎兵),而且作為剿滅黃巢的首功軍閥,之前還破龐勳,之後又護駕唐昭宗,按理說應該有很高軍政地位,但事實並非如此。

    李克用擁有數次在唐朝中央建立勢力的機會,或者劫持皇帝,可他基本放棄。這可能是他比較忠於唐室,但更是他在意自己的河東領地,對佔領區只是數次縱兵,然後大掠而去。

    這導致了,李克用在唐朝中樞的形勢不佳。如大順元年(890年),李匡威、赫連鐸和朱溫都上書討伐李克用。唐昭宗認為李克用破黃巢功高,不該去討伐他;最後朱溫賄賂張浚,讓昭宗迫不得已,命張浚、韓建討伐李克用。

    另外,政治能力的薄弱,讓李克用沒少遭背叛:乾寧四年(897年),幽州節度使劉仁恭叛晉;光化元年(898年)冬,李罕之接管潞州,並叛變投靠朱溫 ;光化三年(900年),鎮、定兩州都脫離晉王而依附朱溫;天覆元年(901年),遼州守將張鄂、汾州守將李瑭都迎接梁軍前去投降……

    天覆二年(902年),李克用到了最危險境地:梁軍乘攻下汾、慈、隰三州,並圍住太原。李克用大為恐慌,甚至打算逃到雲州,又想逃往大漠,正在猶豫不決。這時,梁軍發生大規模疫情,這才退兵。

    2、唐朝滅亡後李克用的表現。

    李克用作為沙陀人,深度漢化,但其本身唐朝態度非常複雜,我列舉一下李克用的心路歷程:依存——拒命——順命——主動勤王——若即若離——大唐滅亡,以繼承人自居。

  • 11 # 青史如煙

    “英雄立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隻手難扶唐社稷,連城猶擁晉山河。風雲帳下奇兒在,鼓角燈前老淚多。蕭瑟三垂岡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清代嚴遂的這首《三垂岡》讓不少人讀了之後,對唐末梟雄李克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少人覺得,這位真算得上是唐朝的死忠。

    然而,當我們細看那段歷史的時候,就很容易發現,這貨真比朱溫好不到哪兒去,對唐朝的傷害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從頭看到尾,誰要說他是唐朝的忠臣,洗白他的力度,可真的不是一般的大。

    一個坑爹的官二代

    比起朱溫這個草根梟雄來說,李克用的起點比較挺高。

    人家祖上從貞觀年間就因為跟著唐太宗李世民混,一直混到了成了金方道副都護,後來子孫五世襲承沙陀都府都督。

    到了他爹朱邪赤心這一代,作為朝廷的外援,因為平定龐勳起義有功,當時的唐懿宗一看,沙陀軍的戰力竟然這麼強,這股勢力以後可絕對不能跟朝廷離心呀。

    怎麼才能拴住他們呢?不缺錢,不缺糧,你還能不缺面子?

    於是唐懿宗便給了沙坨大酋長朱邪赤心一個恩賜,你以後姓李,叫國昌,咱們以後就是一家人了。

    為了表示誠意,唐懿宗給人家賜姓了之後,還將他的牒譜歸納到了鄭王這一系。

    這可就跟普通的賜姓不一樣了,這是納入宗譜,納入皇族的賜姓,沙陀大酋長李國昌隨後就入朝聽班,而長安的繁華確實讓這位塞外的漢子感到了無限留戀。

    只是,他卻沒有想到,自己有個坑爹的兒子,而且還是巨坑的那種,老子在朝廷有編制,拿工資,端著朝廷的碗。

    兒子在邊塞直接殺官造反了!

    一個讓王朝頭疼的反賊

    對於李克用的造反,史書上記載是因為新派來的水路發運、雲州防禦使段文楚在荒年剋扣邊塞軍人的糧草,最終引起李克用等人的不滿,趁著軍心大亂之際,將其殺害。

    段文楚這個人是烈士家屬,祖父是唐德宗時期在朝堂之上,用笏板擊打反賊朱泚的忠烈之士。而這位的性情也是比較耿直,比先前李克用等人的老上司,圓滑懦弱的支謨要剛得多。

    支謨管理邊塞的時候,知道李克用有背景,就使勁地慣,誰都知道這位“李衙內”不好惹。

    但段文楚卻不慣著他,咱們研究段文楚的生平之時,不難發現,這位朝裡面也有人,在南面邕州搞砸了邊防,沉寂了一段時間之後看,再次被啟用到北面邊塞的段文楚,急迫需要立功、創造政績,鍍鍍金。

    一個被慣得沒樣的衙內,碰上了一個急於立功的罪臣,那還能不火星撞地球呀。

    李克用你這兒不對,李克用你過分了,這些肯定都是當時的日常。

    最終李克用忍不住,趁亂將段文楚剁了,秀了一把地頭蛇的蠻橫。

    他這一把坑了爹,也讓朝廷頓時上火了,別說你這是幹皇族了,就是親的、有血緣關係的,造反誰也都忍不了!

    當時的唐僖宗也是年輕氣盛,立即便下令圍剿,李國昌託辭去勸勸逆子,隨後趁機跑路,這父子倆後來算是給唐朝好好上了一課。

    認親戚,千萬要長眼,不然白眼狼可是會咬人的。

    河東是唐朝的根基,為了平定李克用父子的叛亂,唐僖宗派出了一波波平叛軍隊,基本整個大唐的北面機動部隊,全部都調去攻擊沙陀軍了。

    而這個時候,南面的黃巢軍也是越打越順手,更關鍵的是被唐帝國寄以厚望的戰神——淮南節度使高駢竟然坑了,放過了黃巢軍渡過黃河。

    起義軍一路喊著別惹事,趕緊投降,一路收納著各地節度使得降表,兵鋒直抵長安。

    此時的唐僖宗還在跟沙陀死磕,眼看就要勝利,他還將東都洛陽的神策軍調到了北面,最終雖然一戰摧毀了李克用父子的軍隊,迫使這倆人狼狽地逃亡到了塞外。

    但東都留守劉允章卻笑不出來了,因為黃巢軍已經兵臨城下,而自己能夠依仗的除了城牆,沒啥兵力了。

    最後,面對旌旗列列的黃巢大軍,這位號稱唐末憤青的劉留守直接跪了,也讓後面還指望著他頂一下、爭取點兒戰略時間的唐僖宗,徹底被坑了。

    可以說,黃巢的義軍能打入長安城,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李克用的叛軍,當時吸引了朝廷大批的兵力,來不及南下阻擋黃巢軍。

    這也是唐僖宗一生仇視李克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一個獅子大開口的續命人

    不過甭管怎麼說,黃巢軍已經進入長安了,逃到蜀地的唐僖宗只能要裡子不要面子了,只要能收回長安,怎麼都行。

    於是,朝廷便啟動了一項飲鴆止渴的策略——召喚沙陀軍。

    回來吧,咱倆和好吧。

    “回來可以,但沒有地方住呀?”

    “你想住哪兒?”

    “河東道!”

    “你他......,那好吧。”

    就這樣,浩浩蕩蕩的沙陀軍南下,斷了黃巢的帝國夢,也給奄奄一息的唐王朝,端上了一碗續命的湯。

    但代價是——抽掉了唐王朝繼續活下去的任何可能。

    河東是唐朝的龍興之地,也是根基所在,門戶之地,沒了河東,唐朝的中央,後背直髮涼。

    回到長安的唐僖宗自然也不甘心,怎麼辦?

    做掉他吧,有人在唐僖宗耳邊說道。

    一個讓王朝下令暗殺的大軍閥

    中和四年春,逃出長安的黃巢軍在河南道內大打出手,毆得朱溫、時溥等人扛不住,不停地跟朝廷老大求援。

    最終,唐僖宗下旨,李克用,你去幫幫他們吧。

    當時的李克用還算挺傻挺天真,帶著一票沙陀騎兵南下,沒費多大勁兒,擊潰了黃巢軍主力,救了河南道那群沒用的東西。

    然而,他卻沒有想到,就在他跟黃巢軍PK的時候,朝廷的密使來到了宣武軍鎮。

    “朱全忠,盤他!”

    作為降將的朱溫,老大遞了把刀,讓他去宰老虎,不敢也得硬著頭皮上呀。

    就這樣,上源驛那晚,許多人都說李克用壞在嘴碎上面,言語惹怒了朱溫,成年人的世界裡,兩位都做到節制一方的大員了,能會跟罵街婦女一般,沒有這點兒容忍和氣量?

    當時的唐僖宗是真的起了殺心,而朱溫卻最終辦砸了這件事,從後來的發展來看,這貨故意放走李克用的可能性很大。

    因為,兔死狗烹的故事,他還是聽過的,只要李克用活著,朝廷就會不停喂自己。

    只是雙方都沒有想到,本來餵狗,喂著喂著竟然養成了獅子。

    一個讓王朝玩火的假想敵

    李克用得了河東之後,便開始四下擴張,又是佔昭義,又是錘河朔三鎮,手還伸到了河中這麼敏感的地方。

    面對不老實的河東壞小子——李克用,唐僖宗只能選擇不停地培養朱全忠,養條狗,養肥一點兒,就算吃不了李克用,給自己壯壯膽也是好的。

    於是,朱溫在朝廷的預設、支援下,整合、吞併了河南道一系列藩鎮,而朝廷這邊又是給他立碑,又是封爵封王,不停地給他造勢。

    朝廷認為,朱溫這個自己人越強大,李克用這個有前科的小弟,就越不敢欺負自己,然而他卻沒有想到,朱溫這個小弟,也是有理想,有抱負的。

    而他的夢想,最終揭曉之後,竟然是當皇帝。

    唐僖宗、唐昭宗兩代帝王的玩火行為,最終引燃了整個大唐。

    一個打著恢復王朝口號,消費唐朝影響力的梟雄

    天佑元年八月,唐昭宗被弒於洛陽宮內,大唐滅亡的鐘聲已經敲響。

    三年後,唐哀帝禪讓皇位給朱溫,大唐滅亡,而此時,天下群雄全都各顧各家,或自立為王,或登基稱帝。

    唯獨李克用依然自稱唐臣,這裡面,不僅僅是因為骨氣的原因,更多的是,他也沒得選。

    作為唐朝宗室,作為朱溫十幾年的死敵,自己即便投降了,也沒得好。

    只能死磕,不能投降,而堅持唐臣,也是自己最好的選擇,至少從道義上能夠得到廣大唐朝遺老、忠於唐朝大臣們的支援。

    守著舊鍋臺,遠比另開爐灶的效果,要好很多,自己打著唐朝的旗號,消費唐朝的影響力,對自己有百利而無一害,何樂而不為?

    後來,朱溫的好哥們丁會趁著朱溫北上討伐時,直接投降勢力較弱的河東道,當時的說法就是:

    臣非不能守潞,但以汴王篡弱唐祚,猜嫌舊將,臣雖蒙保薦之恩,而不忍相從,今所謂吐盜父之食以見王也。

    即便李克用堅持著唐朝的旗號,但在朱溫的步步緊逼之下,依然防禦得捉襟見肘,幾次都快扛不下去了,後來在天氣的幫助下,才最終轉危為安。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河東堅持不了太久了。

    這裡面就包括他的親弟弟,李克寧。

    他很幸運,不過不是唐朝當年所願

    天佑五年正月,五十三歲的李克用在晉陽病逝,臨終前,他的內心充滿了擔憂和不甘。

    此時河東的門戶潞州被汴梁大軍重重圍住,已經將近半年,河東軍幾番援救都無功而返。

    一旦潞州失陷,對方的兵鋒將直插晉陽城,這一次自己還能守住嗎?

    李克用將這個疑問交給了自己的兒子,當時的他不知道,身邊的託孤忠臣李克寧已經做好了投降的準備。

    只不過自己的兒子李存勖更加生猛,上臺時大家以為這位是傀儡,沒想到不到一個月就把叔父李克寧給屠了,踏著叔父的鮮血登上權力的頂端。

    隨後,李存勖領著河東軍南下,一戰擊破十萬汴軍,也拉開了梁晉爭霸的最後決戰階段序幕。

    同光元年冬,李存勖率軍進入汴梁城,梁末帝自盡身亡,大唐得以“光復”,但這種光復,想必是唐朝歷代帝王最不願意看到的結局。

    李克用,這個唐朝滅亡的最大推手,最終能夠成為復唐的忠臣、硬漢,可以說算得上非常幸運的梟雄了,只是造化弄人,確實讓人看後,不僅唏噓感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英國在直布羅陀海峽扣留伊朗船隻的做法,是愚蠢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