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職業鯉

    以前招聘過一名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應屆生,三年時間就成長為部門經理,他的職業經歷是畢業第一年從事機械設計工作,第二年成為機械工程組長兼方案工程師,第三年底提拔為部門經理。按公司的職業發展通道設計,應屆生要成為部門經理至少八年。這位應屆生是公司成立二十幾年來最年輕的中層管理者。我當時候正在構建技術工程師的勝任力模型,業績卓越者是我行為事件訪談的物件,我跟他特地談的特別多、挖的特別深,跟別人談半天,跟他談了兩個工作日。

    他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呢?從結果來看,業務能力很強,人際關係處理的特別好;從過程來看,凡事都講究方法,尤其善於應用統計學的方法來制定計劃和解決問題,凡事拿捏得特別到位,跟他打交道能瞬間對他產生信任,相處也很舒服,每天總結當天的工作和人際關係,用現在時髦的話講就是善於覆盤。簡單點說就是做事強做人也強。

    我覺得為人處世固然有很多道理,但並不是鐵板一塊,不存在放之四海皆準的為人處世定理和法則,我們談為人處世必須要限定於具體的組織環境,也就是說要放到具體的企業環境裡看。既然跟具體的環境密切相關,那我這裡就不談為人處世的大道理、大法則,只說跟上述應屆生訪談提煉的要點。

    一、對人進行分類

    將自己身邊的領導同事按接觸的頻率和對自己的職業影響程度兩個維度進行分類並把每個人的氣質、性格、優勢、不足進行總結,每個人一張EXCEL表,定期糾正更新。按他說的,高頻接觸的同事領導不會超過二十個人,為人處世莫過於與人溝通交流,直白點就是說話做事,通俗點就是明白說什麼話不說什麼話、懂得做什麼事情不做什麼事情。跟張三打交道,腦中立馬浮現張三的畫像。

    二、每天總結“為人處世”

    他有一本子,是A4紙列印的,橫向專案分兩項:事項和總結,縱向專案是時間軸,從8點開始每半個小時一個刻度一直到下午六點(公司上班時間是早九晚六),他每半個小時的工作都做記錄,類似工作分析的工作日誌法,把工作內容簡要記錄,並對應地記錄從該工作項總結出的心得體會(除了工作心得還包含工作過程中接觸的各個同事領導表現出來的個性特徵碎片)。

    他還有一個本子,每天晚上臨睡前一小時“複習”白天記錄的工作日誌,彙總整理成文,並對上述的EXCEL表進行更新。

    他說一年下來,剛開始上半年要記錄很多很多資訊,有時一個晚上總結兩三個小時才結束。但從下半年起,他就發現不管是工作記錄還是同事領導的個性特徵,就不再有大量增加的機會了,都是一週甚至一個月才有更新!他說統計學上學來的一個職位、一個人,高頻出現的特徵總是有限的,所以他就記錄下來然後提煉。意思是他工作中極少犯第二次錯誤,而且很快就掌握了規律;而接觸的所有同事領導,因為掌握了他們的優勢和不足、氣質和性格,意味著他們在他面前都是透明人!打交道起來當然知道別人想啥做啥了,跟人打交道,“對症下藥”順著人的脾性進行不就可以了嗎?高!

    三、換位思考、堅持原則、表揚直白批評含蓄、互利共贏

    他的原話不是這樣的,是我總結的。人際關係是我們中國特有的,誰也逃不掉。當然,我要強調一下的是我這裡說的人際關係是中性詞,不褒不貶。他說跟人打交道:

    ①要換成對方的腦袋想問題,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結合總結的對方的脾性,才能切實知道別人想什麼;

    ③人是自以為是和固執己見的,“自己永遠是對的,別人永遠是錯的”的觀念根深蒂固,哪怕在你面前接受你認可你,他內心深處還是“保留意見”。所以批評別人要含蓄,一旦公開場合跟別人起衝突、否定別人,別人心裡的間隙永遠無法撫平;同時,人內心深處對認可非常渴望,表揚別人一定人越多越好,但表揚要具體,指出哪裡哪裡如何如何好,不能籠統的說好好好,這是敷衍;

    ④幫別人、讓別人幫,都要互利共贏。既不總欠人情也不能總讓人欠我們人情。另外,推進什麼工作要考慮別人從中得到什麼,而不是隻知道讓別人來協助你支援你。別人幫你你要適時回幫別人,幫了別人如果別人一直視為你應該的,那也要適時讓他回幫,否則你是在縱容一個只會索取不懂回報的人,會拖累你的。很有分寸。

    總之,要快速地提高為人處世能力,首先要深刻認識你的組織環境、分析你高頻接觸的人並形成清單,然後多總結平日的點點滴滴,細微之處藏學問,最後就是形成自己的品牌(包含你的原則、個性和風格)。

    另外,我的工作經歷也發現一個現象,人總有自己擅長的東西,有些人就善於跟人打交道,有些人就不擅長。不擅長的千萬不要自己一身刺四處樹敵,人情世故還是可以學習加以完善的,否則給自己樹起“不善於與人打交道”的標籤,職業發展會受到很大限制。

  • 2 # 佛系韓蜀黍

    那你應該讀一下這幾篇文章:https://m.toutiaocdn.cn/item/6646698850859876878/?iid=57698143195&app=news_article&timestamp=1547765200&group_id=6646698850859876878

    https://m.toutiaocdn.com/item/6647351795054019086/?iid=57698143195&app=news_article&timestamp=1547765356&group_id=6647351795054019086

  • 3 # 章墨先生

    職場為人處事的能力提升,談到此點呢不得不提及下<地道的華人>

    曾今的自己在工作中到處碰壁,剛開始自己的想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只要把事情做好就可以了,”然後的然後,便有了如下結果

    1.績效考核被打成了中下等,美其名曰你還要需要進一步提升,你的體諒領導呀,每年都得安排個差的,才能走好的

    2.同事評價這個人不會溝通,很難接觸

    3.原本勤懇的工作變成了他人晉升的理由,其緣故皆是我們只埋頭幹活,而對方則是喜歡“賣弄饒舌”罷了!

    那之後,自己感受到了,無比的職場危機,怎麼會這樣,不是一開始說好的“專案需要提前完成麼?”現在專案結果有了,為何自己的結果卻與之大相徑庭呢?

    後來的一位刻薄的同事道出了原委:“我們其實做的不是事,而是做人,就像現在的我一樣,作為管理者,只要管住人就可以了,你都這麼大人了,怎麼連這都不懂?”!

    好吧我確實不懂,那麼如何才能懂呢?

    機遇巧合之下,熱愛讀書的自己碰到了<明朝那些事兒>,不要笑我,其實我真的是喜歡看小說!

    在其中讀到了東林黨的隱忍,老嚴派的圓滑,看到歷史上的人事糾葛,和如今的職場又有什麼兩樣?

    皇帝假設是總經理的話,那麼丞相豈不就是中層,

    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做事是不錯,但也要理清關係,莫亂了大家的好事吧!

    同事間相互的噓寒問暖總要有吧,出差旅行也可以帶些小禮物奉送下,禮輕人意重,關係需要慢慢積累,急是急不來的

    當然沒必要刻意的討好他人,我們只是不去刻意標榜自己

    做事高調,做人低調而已

    後來的自己,

    都會先保持沉默,細心觀察周圍的人和事,待人接物微笑示意唄!

    實在有人為難,來上一句“咱們都不容易,何必苦苦相逼呢?你有什麼困難且說出來,我能幫的且幫啊”

    雖然還是不能左右逢源,但總算還過得去,大家都是利益共同體,誰也不會故意為難誰不是?

  • 4 # 萬方談人生

    職場是人生的大部分,試想一個人二十多歲進入職場,六十多歲才退休,職場生涯佔到了人生的一多半都不止。職場絕對是人生的重頭戲,在職場上如何與同事相處,如何與上司相處,如何與下級相處非常重要。

    那在職場上如何為人處世?

    一,心底無私夭地寬,得我該得,給我該給

    古話說心底無私天地寬,也就是說能做到心底無私為人處世的事也就做好一大半。什麼是心底無私?職場本來就是一個利益場,大家都是為了拼生活才來混職場,為人處世如何處理好人我利益是首當其衝的事,是我的我得該人的盡予。在職場也好,在生活中也好,朋友反目,老闆拆夥,絕大多數無非是利益之爭。

    二,做職場能人

    在職場上,新人入職第一關就是能力考核,能力強的留下,能力弱者可能會被淘汰。在工作過程中,同事之間打聽評判也往往是這個同事的能力如何。在職場做人做事,能力很重要,特別是技術崗位。如果沒有能力是會被同事瞧不起,在工作中也沒有什麼話語權的。

    但是由於職場比較複雜,有能力的人如果遇上了心胸狹窄的上司,有時較難相處。但受妒受排擠,總比受輕視好。受妒忌受排擠還可積聚力量反戈一擊。如果受輕視,那種邊緣化是無法翻身的。

    三,平等待人

    在職場上平等待人很重要。所謂職場如戰場或者職場無朋友在我個人看來,都是一種誤導。職場,特別是在私企職場,所謂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是暫時的。比如在A廠你管他,到了B廠可能是他管你。管理只求下屬把工作做好,有些管理人員許歡在下屬面前擺一付臭架子,以為這樣就可震住下屬,其實這是一種誤區。你的下屬他有他的職責,只要他能力夠,他會想盡辦法把事請做好,除非他不想幹了。

    歐洲人能把他們的產品做到極至,與他們的管理者管理較為民主也有關係。在網上看到有人形容中國管理與歐洲管理的不同,中國管理管理者與被管理者是面對面的兩個佇列。而歐洲式的管理,管理人員與被管理者是一個佇列。在高精製造和設計研究,讓工作人員有個好的心情很重要。

    四,嚴於律己

    在職場上,散漫的作風是會招人特別是上司的不滿。在職場上要嚴於律己,守時守約,把事情做好。

  • 5 # 職典江山

    30組心理學小竅門

    1-“如果有人一直說個不停,你完全插不上話,掉個東西到地上(鑰匙,筆之類的),你彎腰下去撿,然後開始說話。這樣,你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打斷對方,並且不被他發現。”

    2-“如果有人一直來你辦公桌旁邊煩你,你繼續跟他講話,但是起身,一起走回他的辦公桌。之前有個老闆就很會這招。他會把你帶回你的辦公桌,然後你還納悶,我怎麼回來了。”

    3-“當一群人大笑的時候,每個人都會看自己最喜歡的人。”

    4-“如果有人對你發火,而你保持鎮定,他們可能會更生氣。但之後他們會為自己感到羞愧。”

    5-“在面試之前,提前到達面試地點,在外面跟陌生人聊20分鐘天。這會讓你的大腦感覺自己對這個環境是熟悉的,從而讓你更有自信。”

    6-“如果你突然想起N年前出的醜,並且感覺很丟臉的時候。停下來想想看到那件事的一個人,你能想起來發生在他身上的那些丟臉的事嗎?可能不會。同樣的,沒人會記得你的那些丟臉的時刻。”

    7-“如果你對學習一樣技巧(一種樂器或一門外語等等)完全沒有動力,告訴你自己:好,我坐下來,就學5分鐘。很多時候,你最後會坐不止5分鐘。就算只坐了5分鐘,那也總比試都沒試好。”

    8-“人們會把你用在別人身上的形容詞跟你聯絡在一起。這種現象叫“無意識特徵轉移”。也就是說,如果你說一個人很真誠,很善良,人們會把這些特質聯絡到你身上。如果你總是在背地裡說別人的壞話,人們也會把這些負面的評價聯絡到你身上。”

    9-“如果你感覺有人在看你,你可以看下自己的手錶或者戴手錶的位置。如果那人在看你,他也會下意識的看看自己的手腕/手錶。”

    10-“還有一種方法是,你可以打哈欠。然後看看那人有沒有同樣打哈欠。如果他也打了,那他可能真的在看你。因為哈欠是會傳染的。”

    11-“如果有人想在很多人面前讓你出醜,你可以對他非常有禮貌,這樣會讓他停止這種行為或者讓他自己看起來很傻。”

    12-“如果你感覺上司要在開會的時候對你開火了,坐的離他近一點。說一個離你很近的人的壞話或對他發飆是非常不舒服的。結果?他的語氣可能會柔和一點。”

    13-“學習和記住某件事最好的方法是解釋給別人聽。當你解釋給別人時,你會盡量精簡。這樣會幫助你記住要點和重要資訊。”

    14-“如果你有拖延症,但又有任務急需完成。你可以在睡覺前想想這件事。這會讓你的大腦在精神上對此做好準備,開始規劃一條完成任務的路線。這樣當你真正開始做的時候,就簡單多了。”

    15-“這是一個有趣的小實驗,當你和某人聊天的時候,挑選他們說的其中一個詞。每次說到這個詞的時候,你就點頭,或者做一些積極的動作。然後你就會發現,他開始經常說這個詞。”

    16-“想要在剛認識的人面前表現的友好而自信?嘗試著記住他們瞳孔的顏色。當然,你不需要跟他們提起這事。當你嘗試這種方法的時候,你跟他眼神交流的頻率剛好會讓你顯得友好而自信。”

    17-“如果你希望某人對你坦誠,但他只對你說了其中一部分的時候,保持沉默並看著他的眼睛一會。”

    18-“如果你在某個活動或行動之前很緊張,不要去咬指甲或抽菸,可以嘗試嚼口香糖,我們的大腦很奇怪,當我們在吃東西的時候,它會感覺我們是安全的。”

    19-“如果你現在有些焦慮,眼神交流讓你感覺壓力山大,你可以嘗試看對方雙眼的中間。這同樣會讓你顯得友好,自信。”

    20-“孩子不愛吃蔬菜?不要直接問他們要不要吃西蘭花?(或任何一種蔬菜)你可以問他們要3塊還是4塊某種蔬菜(數量由你定)。這會他們感覺自己是成年人,可以做決定,同時又能自願吃下蔬菜。”

    21-“心情低落,不開心?嘗試假笑,讓你的大腦以為你真的很開心。人的大腦和身體會同時交換反饋。最後,假笑會跟真笑一樣影響類似的神經網路。這也就意味著,假笑(或其他任何一種表達開心的方式)可以幫助你改善心情。(當然,這是針對偶爾的情緒低落,如果是長期抑鬱,那就不要假笑了,請尋求專業的幫助。)”

    22-“注意腳。腳也是身體語言的一部分。比如,當你靠近一個人,對方只是把身體轉向你,並沒有把腳轉向你,可能是他更願意獨處。當你跟一個人在對話的時候,當他的腳已經指向別處,可能他已經想走了。”

    23-“有一種心理學現象叫富蘭克林效應。具體說來就是,當你找一個人幫你個小忙的時候,會讓對方產生他喜歡你的心理。“那些幫過你的人比你幫過的人更願意再幫你一次。”

    24-“不要做中間的那個人。你去面試的時候,儘量讓自己第一個或最後一個進去面試。因為人們對頭和尾記得比較清楚,中間的很多人就會趨向模糊。”

    25-“嘗試著記住你周邊的事物,看一圈,然後閉上眼想象你剛看到的東西,再把眼睛睜開,看你只記對了多少東西,又有多少記錯了。這會增強我們的記憶力和想象力。”

    26-“如果要找東西,嘗試從右往左看。因為如果你按照平時的習慣從左看向右,眼睛會自動略過一些東西。反方向看比較累,但可以注意到更多細節。”

    27-“如果你問了一個問題,希望對方能同意你,在說的時候,微微點頭。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映象效應,如果你發出積極的訊號,人們更有可能贊同你。”

    28“透過一起做心跳加速的事情讓其他人對你產生好感。很明顯,你們倆還是需要有共同點的,這個你可以慢慢培養。如果對方一直只把你當朋友,而你想突破的時候,你可以嘗試跟ta一起運動,一起看恐怖片,一起坐過山車等等。因為這個時候ta會心跳加速,而ta的大腦很容易會把這些活動帶來的心跳加速張冠李戴到你身上,以為這是因為你和他的親密行為帶來的。”

    29-“如果你想讓某人平靜下來。你可以對他們表達同理心,同時用降級的方式進行描述。我明白你為什麼那麼生氣。你有理由抓狂。這個世界也讓我很煩。他們會接受他們想要的這種認同,同時也會接受這種遞減的情緒,從而變得更加平靜。”

    30-“梵高說過:如果你的大腦中有個聲音告訴你:你不能畫畫。盡一切辦法去畫,然後你腦中的聲音就會漸漸安靜下來。你的想法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你的行為。但如果你意識到腦中的想法,卻仍然去行動,結果會開始改變。”

  • 6 # 邏輯鬼才V

    講一個在任何場合的人際交往中都通吃的技能。

    “讓對方感到舒服”

    有時候在一件小事上就可以體現出來。

    為了方便表達自己的想法,覺得打字有點兒麻煩,我便發了條語音過去。

    然後對方文字回覆我,“你方不方便把剛才的語音打成文字,我這邊有點吵。”

    我說沒問題,就又發了一次文字。

    從這之後我就很少發語音,也不太喜歡別人和我發語音。

    因為人們看文字的時間比聽語音要少很多,一分鐘時間長度的語音,對方聽完需要一分鐘不間斷,但是如果是文字,估計只需要20秒,而且不會因為受外界環境影響強迫中斷重新聽。

    不是關係很熟的人一連發好幾條語音,甚至是長語音,對方會產反感。

    雖然這樣做,自己可能相對省事兒,但別人可能不舒服。

    如果口頭表達能力不好,很可能對方花時間聽了也沒理解意思,反覆聽更浪費時間。

    這其實是件很小的事,但是能夠看出來一個人是不是習慣為他人著想。

    “你讓人舒服的程度,決定著你所能抵達的高度。”

    它不僅體現了尊重他人和換位思考的教養,更體現了細心觀察和謹慎發言的智慧。

  • 7 # 計然

    1、中立態度理解他人和世界。明白在人活在這個社會,心想事成,多半是美好願景,十全九美抱有缺憾,才是人間常態。當你徹底讀懂這句話後,就會發現,人與人之間很多矛盾、偏執和衝突,都是站在自己角度考慮問題,或是執著於某些無法實現的慾念。當你能夠轉換角度,以一顆平常心去思考問題,就會發現一切都沒什麼大不了,人際互動中,別人的心理和行為動機,也能更深刻理解,和人打交道,處理問題也會更淡定從容。

    2、執行力當先,情緒靠後。很多人遇到事情,首先是控制不住情緒化,喜怒哀樂充斥大腦神經,人只要心中不靜,情緒波動大,就會影響思考,自然不會做出最理智的選擇。遇事先尋求解決辦法,多愁善感丟在一邊,智商也會瞬時提升幾格。

    3、人際互動根本上是一種交換理論。人際互動過程中,那些能給我們提供最多報酬的人,是對我們吸引力最大的人。而且我們總是儘量使自已的社會交往給自已提供最大報酬,為了得到報酬,我們也要付出報酬。人類社會的原則是互相幫助,別人給了你好處你要回報,社會交往過程其實可以說 是一個交換過程。

  • 8 # 每天說點時尚事

    我建議你,做個“不要臉”的聰明人

    著名作家馮唐常常唸叨他的九字箴言:“不著急,不害怕,不要臉。”人總是要死的,可支配的時間也是有限的,隨著年歲的增長都會放慢腳步,不再害怕,而不要臉卻很少有人做到。

    古人常說,人活臉面,樹活皮。不要臉,有的人是不敢,有的人更是做不到。其實,不要臉是一種很難達到的生活狀態。

    “不要臉以後,我過得越來越好”小孟,剛進公司的時候很多人都特別看好他,名校畢業,脾氣也好,也踏實肯幹。

    可是時間一長,同事們都發現他特別害羞,抹不開面子,不敢主動和人交談和請教,很多人錯以為他沒有能力和不通人情,受到了很多人的非議。

    在一次私底下的聚會中,他問我,怎麼樣才能融進大家的圈子裡?我徑直回答了三個字:“不要臉。”猜到他聽了會一臉懵,我繼續解釋道:“不要臉,是讓你學著放開一點,不懂就問,不會就學,拉下面子來一切都會好很多。”

    果然,打那次以後,他換了個人,不再一副冷漠不合群的樣子,主動請教各種問題,和同事們開玩笑打成一片。

    周圍人在瞭解了小孟的為人後也不再避諱,有什麼說什麼,也願意拉他一把。小孟的成長在那一批的實習生裡也是最快的,很快就受到了提拔。

    不論是生活還是工作中,不要臉一點,反而會讓一個人看到自己的優點,也直面自己的缺點,做真正的自己,自在而底氣十足。

    這真的可以說,不要臉以後,你會過得越來越好。格局的變大,也是從 “不要臉”開始

    1995年的夏天,有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夥子,和朋友湊了2萬塊錢開了家公司,因為沒業績,窮得揭不開鍋。

    無奈之下,他開始主動上門去找客戶,推銷公司的網際網路產品“中國黃頁”。

    當時人們甚至不知道網際網路是個什麼東西,自然也不會搭理這樣一個陌生人,一次又一次把他拒之門外,換做一個臉皮薄的人,早就撂挑子不幹了,他還是堅持了下來。

    就這樣,一點一點的拉客戶,甩掉了所有的臉面,他居然把營業額做到了700萬。

    後來,阿里巴巴成立,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無奈之下他又到處找人拉投資,不斷不要臉的宣傳自己的公司以後會有多麼強大。

    這樣一個全不要臉面,也不在乎的別人眼光的人,走到了如今家喻戶曉的位置。

    經歷過和馬雲類似的窘迫,我們都知道所謂的不要臉,是對自己的熱愛事業的堅持和信心,豁得出去,沒有死要面子活受罪。

    之前聽過一句很扎心的話:

    “這個世界上,最不值錢的就是人在一無是處時的臉面。”

    不要臉一點,開啟格局,坦然面對自己的未來,成功就是收穫,失敗也是經驗,這時候不僅不會丟了臉面,反而會閃耀出獨特的人格魅力。

    做個“不要臉” 的聰明人

    大家可能不知道,身為著名作家的馮唐,還涉足綜藝做主持人,拍廣告、接代言、做品牌周邊……完全沒有我們想象中文人的樣子,自然也是譭譽參半。

    接受採訪時,很多人說,馮唐一點“不愛惜羽毛”。他聽過後微微一笑,說人生不過就是一個體驗的過程,你不去親身經歷,永遠不知道自己是喜歡還是討厭,羽毛也沒什麼好珍惜的,身體就是拿來用的。

    最後還奉上了自己的九字箴言:不著急,不害怕,不要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買基金真的可以暴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