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詭秘日記

    孟子為什麼無法接受“燕王噲行禪讓”?首先,我們要了解,“燕王噲行禪讓”到底說的是一件什麼歷史事件。

    我們來看看故事的來龍去脈:

    話說蘇代(著名縱橫家蘇秦的族第)出使齊國回到燕國之後,燕王噲便問到蘇代:“你這次出使齊國,對齊王有何看法?以你看來,齊王能否稱霸?”蘇代回道:“齊王縱有雄才偉略,但卻難以稱霸。”燕王噲不解,蘇代又道:“因為齊王不信任自己的臣子!”

    時任燕國相國子之,因辦事果斷,善於監督考核臣屬,深得燕王噲重用。燕王噲自前日聽聞蘇代所言,似有所感,便對子之更為信任。子之也深知燕王噲一心向往“仁政”的心思,便一步步誘騙燕王噲,最終達到坐上王位的目的。

    一日,大臣鹿毛壽向燕王噲進言,說:“當年堯帝之所以得後人敬重推崇,都是因為他進行了禪讓,如果大王能夠效仿堯帝行禪讓之舉,那麼豈不是可以與堯帝齊名了嗎?”沒想到,一心想當聖人的燕王噲真的就稀裡糊塗得接受了鹿毛壽得進言,而子之深得燕王噲的信任,於是便成了接班的不二人選。

    沒過多久,又一位大臣向燕王噲進言道:“當年禹帝指定伯益為接班人的時候,卻一直重用的是兒子夏啟的人,而當禹帝年老準備禪讓之時,夏啟那幫人就起兵打敗了伯益,得了天下。所以,人們都說大禹名義上禪讓給伯夷,其實內心裡還是希望自己的兒子繼位,太虛偽了。如今大王欲禪讓王位給子之,而朝中卻都是太子平的人,這樣就與大禹一樣了,天下人會恥笑的。”

    燕王噲聽罷,覺得非常有道理,於是就把朝中重要職位的人事任免權全交給了子之,這樣,子之便掌握了實權,做起了真正的大王,而燕王噲,則悠哉遊哉的繼續做著他的聖人夢。

    可是,太子平怎可答應此事?於是便與將軍市被密謀,企圖奪取王位,與子之兵戎相見,進而引發燕國內亂,國內民怨四起,燕國國力大削,中山國,齊國也趁燕國內亂之時進攻,燕國差點滅亡。

    好了,“燕王噲行禪讓”大體就是這麼一件事,而在春秋戰國時期,這卻是一件轟動一時的事件,在當時絕無僅有的事情,燕王噲看似“仁德”的禪讓之舉,卻為天下所不恥,那麼,我們接下來便看看一向推崇堯舜禪讓美德的孟子對此事的看法。

    《孟子·公孫丑章句下》寫道:

    沈同以其私問曰:“燕可伐與?”孟子曰:“可。子噲不得與人燕,子之不得受燕於子噲。”

    沈同私下請問孟子:“是不是可以出兵攻打燕國?”孟子的答覆是“可,子噲不得與人燕,子之不得受燕於子噲。”在孟子看來,可以出兵攻打,燕王噲不應該隨便把王位讓給子之,而子之也不應該接受燕王噲的王位。

    我們再來看孟子為什麼這麼說?

    ”有仕於此,而子悅之,不告於王,而私與之吾子之祿爵,夫士也,亦無王命,而私受之於子,則可乎?何以異於是。”

    孟子認為:燕王雖然貴為一國之尊,但是上面還有周天子,如今沒有呈報周天子,竟然私下禪讓自己的王位,當然是不合理的。

    從上文可以明顯看出,孟子對於“燕王噲行禪讓”是無法接受的,同時,又道出了其無法接受的顯而易見的理由:

    私自禪讓王位,不符周禮

    大家熟知,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而儒家一直都是非常推崇“周禮”,“聖人”孔子一度感嘆所生時代禮樂崩壞。儒家所倡導的一切“仁政”,都是要以“禮”作為基礎。而作為君臣,君要“仁”,而臣更需要“克己復禮”。燕王噲雖是一國之君,但任然是周天子的臣下,而他擅自行禪讓之舉,已經逾越了作為臣的基本操守!所以,從這一點來看,雖然燕王噲表面上是效仿堯舜的”仁政“之舉,卻也無法得到孟子的認可。

    另外,我們還需注意到的是:

    孔子注重君臣的倫理道德關係,而孟子進一步主張:民貴君輕“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孟子·離婁上》)“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離婁上》)

    孟子認為,民意,是君主力量得來源,真正的“仁政”,是要順應民意得民心,得民心者,才能無敵於天下,同樣,失去了民心,天下早晚都會失去!

    燕王噲行禪讓之舉,導致內亂,民怨四起,在孟子看來,這正是沒有順應民心,甚至失去民心得行為,雖然表面上是效仿堯舜禪讓美德,其實確實一種“偽仁政”!與孟子所倡導得得民心者得天下得真正得”仁政“背道而馳!

    好了,以上就是作者對此問題得看法,有言語不當之處,還望海涵!

  • 2 # 盜墓歷史

    一般說到"禪讓",我們很快會想到關於堯舜禹禪讓的美好傳說。

    《荀子•正論》中說:"夫曰堯舜禪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

    韓非子在《說疑》中,同樣認為"舜逼堯,禹逼舜,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也"。

    言歸正傳,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關於"燕王噲行禪讓"的具體情況:

    周慎靚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燕王噲行禪讓,讓位於燕相子之。關於這個子之的資料歷史記載很少,《戰國策•燕策》記載此人和縱橫家蘇秦是兒女親家,從這裡大概可以推斷出他們可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這個燕相子之曾經在燕國改革,做事果斷,深受燕王信任。

    但因此事,燕國第二年發生內亂,公元前314年,子之終於平叛成功,但此時齊國乘燕國內亂之際,攻打燕國,最後燕王噲行被殺,子之被擒。

    這次燕王禪讓於大臣的事,在春秋戰國時代是絕無僅有的一次。

    孟子當時正客居齊國,他本是禪讓理論的積極倡導者,曾多方闡釋禪讓之偉大。但當現實社會"禪讓"真的到來時,孟子卻並不接受,並極力主張齊國討伐燕國以扼殺其禪讓。

    博學慧辯的孟子,竟然如此之態度,實在是令人詫異!

    自戰國中期以來,禪讓學說已經成為思想界比較"熱門的話題",作為戰國中後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孟子也十分推崇禪讓,早期儒家就有"祖述堯舜禹,憲章文武"的傳統。

    孟子對堯舜禹的上古先王的推崇,是與他"法先王"的主張是一脈相承的。

    孟子在其《孟子•離婁上》中曾說過:"遵先王之法而過者,未之有也。""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謂智乎?"

    有關禪讓的事蹟在《孟子》一書在多次提及,孟子在講君臣之道時也強調"二者皆法堯舜而已矣。"

    宋代大儒朱熹在闡發孟子的意思時說"禪,授也。或禪或繼,皆天命也。聖人豈有私意於其間哉?孟子曰:"天與賢則賢,天與子則與子。"知其聖人心者,無如孔子,繼孔子者,孟子而已矣。"《孟子集註卷九》

    值的注意的是,堯舜禹之間的禪讓一直是人讓之於人。

    然而,儒家思想傳承到孟子的時代,社會環境早已是"時移事易",不可同日而語。

    西周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的"天下共主"的地位早已是名不符實。以七雄為代表的諸侯國先後稱王,社會政治的發展沖淡了舊的王權觀念。

    深諳時勢的孟子此時已經有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思想,他主張"仁政學說,堅信行此者比王天下。此時相較"儒家老大"孔子對"天下為公,選賢於能"的禪讓思想堅定不移的態度而言,孟子的態度已經發生了很大轉變。

    他否認"堯以天下於舜",認為"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天下是"天與之"。

    這裡的"天"指天下百姓民眾的意願,"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天子能薦人於天,不能使天與之天下;諸侯能薦人於天子,不能使天子與之諸侯;大夫能薦人於諸侯,不能使諸侯與之大夫。",並進一步指出能否禪讓由上天和命運決定。(《孟子•萬章上》

    因此,把權位轉移的權力歸之於"天",民眾的意願籍"天"來表達。即所謂"天視即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孟子所承認的禪讓應該是"天"禪讓與人,至上權位的獲得,源自於天。

    當公元前316年,燕國真的發生燕王噲禪讓其相子之時,客居齊國的孟子此時的態度是什麼呢?

    《孟子•公孫丑下》:

    沈同以其私問曰:"燕可伐與?"孟子曰:"可。子噲不得與人燕,子之不得受燕於子噲。有仕於此,而子悅之,不告於王而私與之吾子之祿爵,夫士也亦無王命而私受之於子,則可乎?何以異於是?"

    從諮文可以明確看出孟子的態度,反對燕王禪讓。孟子認為,這是"封而不告","不用禮儀禮,不顧順逆"的私下裡相互授讓的行為,未獲得天意,民心的認可,是人人可得而誅之的。(《孟子•告子下》

    孟子力主伐燕之事,皆因他認為此次禪讓不符合天意民心,不符"周禮"。

    但他力主出兵,與他一貫的"仁政"思想是否有悖呢?

    孟子是戰國中後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繼承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同時也順應時勢對儒家思想進行改造和發展。

    與孔子模糊的仁政理想相比,孟子明確提出"仁政"主張。

    孟子的政治論,是以仁政為內容的王道。

    他一方面嚴格區分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階級地位,主張"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並模仿"周禮"制定了一套從天子到庶民的等級制度。

    另一方面,他又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係比作父母對子女的關係,主張統治者應像父母那樣關心人民疾苦,人民應像對待父母那樣去親近,服侍統治者。

    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另一個要點就是反對兼併戰爭,曾說過"善戰者服上刑"。

    基於自己的"仁政",孟子雖主張伐燕,但同時提出了"伐而不取"的原則。

    在齊國伐燕取得勝利時,齊宣王詢問孟子,是否藉機吞併燕國。

    孟子對曰:"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孟子•梁惠王下》)

    顯然,孟子所主張伐燕是按照文武王等聖王的攻伐模式來做得,是借齊國的力量,解救燕國的人們與水火。

    總之,孟子在反對"燕王禪讓"這件事上,始終是在堅持儒家"仁義"的基礎上,積極謀求切實可行的對策。

    所以說,主張伐燕,是從其"順天意","尊"周禮"的儒家"仁政"思想出發;主張伐燕應採取"伐而不取"的原則,更是其"仁政"思想的體現。

  • 3 # 坦坦蕩蕩的尚格

    我想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一、子之竊國的陰謀。

    二、燕王並不高明。

    三、子之毫無政績可言

    我們先看《資治通鑑》對這件事的記載:

    蘇秦既死,秦弟代、厲亦以遊說顯於諸侯。燕相子之與蘇代婚,欲得燕權。

    子之與蘇代通婚,想要得到燕國的國君地位。

    而後,蘇代出使齊國回來,和燕王就有了這麼一段對話:

    燕王噲問曰:“齊王其霸乎?”對曰:“不能。”王曰:“何故?”對曰:“不信其臣。”

    聽罷,燕王可能覺得自己是應該稱霸的人,那麼自己既然要稱霸,就不能像齊王一樣不信任自己的臣下。於是燕王:

    專任子之。

    子之的初步目的達到了。然後鹿毛壽又去找燕王:

    毛壽謂燕王曰:“人之謂堯賢者,以其能讓天下也。今王以國讓子之,是王與堯同名也。”燕王因屬國於子之,子之大重。

    子之已經得到燕國的權利了,但是他還有一個很大的阻礙——太子。於是這時候又人對燕王說:

    禹薦益而以啟人為吏,及老而以啟為不足任天下,傳之於益。啟與交黨攻益,奪之,天下謂禹名傳天下於益而實令啟自取之。

    他先舉了禹的兒子啟奪去益的王位的故事。然後說燕王:

    今王言屬國於子之而吏無非太子人者,是名屬子之而實太子用事也。鹿毛壽或人,皆代之所使也——《史記·燕世家·考證》

    他暗示燕王還不是堯舜那樣的賢君,因為燕國還是他的兒子用事。於是燕王:

    王因收印綬,自三百石吏已上而效之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噲老,不聽政,顧為臣,國事皆決於子之。

    子之不僅讓燕王收回了自己兒子的權利,更是把朝中三百石以上俸祿的官員全部換成了自己的人。

    就這樣子之一步一步的得到了燕王的權力,而燕王還在自己的比之堯舜的幻想裡做著美夢。我們不得不感嘆子之計劃的天衣無縫,當他已經達成陰謀的時候,燕王還矇在鼓裡。

    從子之的陰謀裡我們就能發現燕王噲是一個被矇蔽的君主。而他之所以被矇蔽,並不是他是一個昏君,而是他太想做一個好人、好的君主。

    他的錯誤當然也不全在他自己,他的周圍的輿論被人為的安排了。但是他太相信自己看到聽到的事了,於是假象讒言就趁機而入。

    應該說燕王是一個想做明君而恰恰相反的一個人,燕王自己“不安子女之樂,不聽鍾石之聲”而他自己也想著:

    苦身以憂民,勤身而憂世——《韓非子·說疑》

    而這恰恰成為了被子之抓住的弱點。

    所以韓非說燕王——

    君見好則群臣誣能,故子之託於賢以奪其君者也。——《韓非子·二柄》

    所以當我們開始經常聽說跟自己有關係的某個人方方面面都好,或是自己被溢美之詞包圍的時候,往往問題就要來了。

    不去親自考察自己臣子的品德與操行,而是相信別人的讚美,就是燕王噲的悲劇所在。

    子之透過陰謀獲得了權力,然而在他執政的四年時間裡,燕國卻更加糟糕,他的才能好像只在耍陰謀上。《資治通鑑》載:

    燕子之為王三年,國內大亂。

    同樣的,在子之還是宰相的時候就是:

    子之相燕,貴重主斷。 ——《戰國策·燕策一》

    而後他又與燕太子用兵,以致,

    構難數月,死者數萬人,百姓恫恐

    不僅如此,他還培植私人勢力,養了大批食客。

    當齊王去攻打燕國的時候,燕華人民的反應竟然是——

    燕士卒不戰,城門不閉。

    孟子還對齊王說:

    “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徵之,民以為將拯己於水火之中也,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足可見在燕國百姓在這四年被毒害之深。

    所以孟子說:

    “今伐燕,此文、武之時,不可失也”——《戰國策·燕策一》

    孟子將此時的燕國比作商紂王之時,也足可見孟子對這次“禪讓”的態度。

    所以準確的說這只是一場披著禪讓外衣的鬧劇,不僅使燕王“為天下笑”,更使得燕國在此之後的一段時間裡一蹶不振,人民深受其苦。

  • 4 # 好玩的國學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具有專業水準!

    公元前316年,燕國國君噲突發奇想,非要學習古代聖王禪讓,把王位讓給相國子之。但噲既沒有聖王的智慧,也沒有聖王選賢用人的才能,他禪讓的子之,也不是什麼好人。眼看著到手的王位飛了,燕國太子表示嚴重不服,於是擁護子之的一派和太子一派兵戎相見,燕國陷入內亂。

    齊國大臣沈同私下裡問孟子,能否討伐燕國,孟子說可以。孟子是個通權達變的人,他崇尚和平,但他更反對不義戰爭。燕國因為荒唐的禪讓陷入內戰,讓百姓妻離子散,必須以戰止戰,結束燕國的內亂。在孟子看來,燕國國君無權隨便把王位讓給別人,而子之也沒有權力接受君位,總之,燕國該打。

    匡章率兵進入燕國,很快平定了內亂,但齊國好像並沒有撤軍的意思。有人問孟子,是不是你讓人去攻打燕國的,孟子斷然否認。孟子說,我確實說過可以討伐燕國的話,但我沒有說齊國可以討伐。因為只有上天指派的人才可以討伐燕國。這就像一個人犯了死罪要殺頭,只有主管刑罰的人才可以去殺人。如今,齊國和燕國一樣無道,我為什麼要說齊國可以討伐燕國呢。

    其實,孟子就是在“耍賴”,但聽起來很有道理的樣子,讓人無法反駁,這就是孟子,一個心懷天下雄辯滔滔又有點滑頭有點可愛的孟子。

    公元前314年,齊國在燕國的軍事存在已經取得壓倒性優勢。齊宣王想直接吞併燕國,就去找孟子商量。

      齊人伐燕,勝之。宣王問曰:“或謂寡人勿取,或謂寡人取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旬而舉之,人力不至於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對曰:“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

    齊華人攻打燕國,大獲全勝。齊宣王問道:“有人勸我不要吞併燕國,有人又勸我吞併它。我覺得,以一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去攻打同樣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只用了五十天就打下來了,光憑人力是做不到的,這一定是天意。如果我們不佔領它,上天一定會降下災禍的。吞併它,怎麼樣?”   

    孟子說:“燕國的老百姓高興,那就吞併它。古人有這樣做的,周武王便是。燕國的老百姓不高興,那就不要吞併它。古人有這樣做的,周文王便是。以齊國這樣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去攻打燕國這樣一個同樣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燕國的老百姓卻用飯筐裝著飯,用酒壺盛著酒漿來歡迎您的軍隊,難道會有別的意思嗎?不過是想擺脫那水深火熱的日子罷了。如果您讓他們的災禍加深了,那只是統治者由燕變成齊罷了。”

    滑頭的齊宣王告訴孟子,齊國軍隊花了五十天就拿下燕國,這肯定是上天的旨意,既然上天讓我吞併燕國,那我就應該聽上天的,不聽上天的就會遭到天譴。孟子說,燕民歡迎你就取燕國,不歡迎就不取。老百姓當初歡迎齊國的軍隊,是希望幫他們逃離水深火熱的日子,而現在,他們比以前更悲慘,用一個殘暴無道的齊國,代替另一個殘暴無道的燕國,燕國的老百姓會答應嗎?

    國際政治講究平衡,各諸侯國顯然不願看到齊國吞併燕國變得強大,組成聯軍攻打齊國,齊國陷入困境。齊宣王趕緊來請教孟子,孟子說,燕華人本來是用筐裝著飯、用壺盛著酒來歡迎齊國的軍隊,而現在,齊國的軍隊殺死他們的父兄,捆綁他們的子弟,毀壞他們的祖廟,拿走他們國家的重器,而天下的諸侯本來就忌憚齊國的強大,現在齊國的土地擴大了一倍,而你又不肯行仁政(孟子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忘記推銷他的仁政),這樣肯定會引來各諸侯國的聯合討伐,大王你趕緊撤軍吧。

    果然,各諸侯國組成的聯軍,把齊國打得“流水落花春去也”,齊國被迫撤軍。這次失敗,也埋下了齊國衰落的種子。齊宣王后悔沒有聽孟子的話,“甚慚於孟子”。

    從此以後,齊宣王和孟子之間有了裂痕,他們再也不能好好地聊天做朋友了。

  • 5 # 明德書院

    禪讓制是中國古代美好的政治理想。

    堯讓舜,舜讓禹,是後世稱道的典範。而這畢竟只是傳說時代,無信史可證。

    有史可考的一次禪讓出現在戰國時期,燕王噲禪讓國相子之。

    按理說,禪讓制的理想終於成為了現實,是件該大書特書的事,然而此事卻大受詬病,大儒孟子對此也持否定看法。

    這又是為什麼呢?

    《孟子》記載,齊國大臣沈向孟子請教,燕國可以討伐嗎?孟子跟他說可以。理由是燕王噲和國相子之不得以王位私相授受。王位是公器,受之天子,傳之先人,私相授受是有罪的。

    那孟子是反對禪讓制的嗎?

    不,孟子是贊成禪讓制的。《孟子》中又有一段他和學生萬章之間關於堯舜禹禪讓的討論。孟子說,就算是天子,也不可以把天下給人。而舜有天下,是天與之。天雖然不言語,卻以行和事顯示它的意志。堯薦舜於天,使舜主祭而百神享之,這是天受之,使舜主事而百姓安之,這是民受之。《太誓》說:“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天意歸根到底是民意的體現。由此可見,孟子認可的禪讓主要在於公天下,舉賢能而授之政,上合天心,下合民意。

    而燕王噲禪讓國相子之又是一種什麼情況呢?我們來看看《史記》的記載:

    縱橫家蘇秦和燕相子之是姻親,蘇秦的弟弟蘇代和子之交好。蘇代作為齊國的使者出使燕國,燕王就問他,齊王怎樣?蘇代說,一定不能稱霸。燕王又問他,為什麼呢?蘇代答,不信任他的臣子。蘇代想借此激燕王來尊子之。於是燕王非常信任子之。

    又有一個叫鹿毛壽的人對燕王說,不如禪讓相國子之。人們說堯是賢者,是因為他讓天下於許由,許由不接受,有讓天下之名由不失天下。大王禪讓子之,子之一定不敢接受,那大王的德行便和堯一樣。燕王於是把燕國託付給子之。又有說,禹傳天下於益,而他的兒子啟又奪取了天下,天下人都說禹表面上傳天下於益,而讓啟自取。現在大王雖然說把國家託付給子之,而官吏都是太子的人,這是表面託付子之而太子實際用事。於是燕王把三百石以上官吏的委任權都交給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國事都決於子之。

    子之執政三年,造成國大亂,百姓恐慌。太子平謀攻子之。齊國也趁火打劫,在太子平和子之的內亂後,進攻燕國。

    從這段記載我們可以看到,這場禪讓其實是子之在背後製造輿論,一步步誘導燕王,最後達到目的。燕王想做一個好國王,想得美名,這是貪名。他又沒有識人慧眼,錯把子之當賢能可委大任之人,這是無智。禪、受雙方都不是出於公天下之心,還造成國家動盪,百姓遭殃,是一場失敗的禪讓。

    孟子也指出,天與賢則與賢,天與子則與子,禹的兒子啟能繼承父親之道,百姓相信他,那他就是天命所授。平民百姓而有天下,他的德行一定要像舜、禹一樣,又得到天子的推薦,所以孔子不有天下。繼世而有天下,被上天廢棄,那一定是他昏暴如桀、紂,所以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

    所以,禪讓與否,在於要合天心民意。

  • 6 # 一個盲人窮遊中國

    因為不得民心。孟子說得好,世上讓好,還是傳給子孫好,就看得不得人心了。民心即天意。禪讓也好,傳給子孫也好,得民心的話都可以,不得民心的話都不可以。

  • 7 # 白雲藍天綠草地

    孟子主張仁政、重孝道的思想和行為,豐富了古代道德體系的建立和發展。燕王噲沽名釣譽,聽信了一些媒士的意見,模仿堯舜之禪讓做法,把燕王之位讓與子之,其結果不好。與孟子的仁政思想不符。孟子認為"仁為天地萬物之源"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燕王噲為一諸侯國君、不具備號令天下之體量,其修為和德行不可與舜禹相比,"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燕王噲在禪讓事件上無論個人德行或智慧,時間節點,以及人材選用`和禪讓的結果上都是失敗的。孟子不接受燕王噲的禪讓做法,是有他的仁政主張判斷而決定的。同時孟子也證明他的道理″天與賢則與賢,天與子則與子"順天應時的重要性。

  • 8 # 小鯰魚史詩品讀

    孟子仁政的思想有是重百姓而輕君王的意味,君王如何更迭孟子不會在意,在意的是繼位的人夠不夠“”德行,燕王要傳位給德行不夠的人,孟子自然無法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陳圓圓到底是怎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