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麥冬小戶

    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寫作時外界環境對自身的影響地利:所處位置具有怎樣的文化底蘊人和:自身的文化底蘊和見識經驗

  • 2 # 彥華327

    一篇好文章,象是一座精美絕倫的建築。原生素材只是構建的基礎,總體的框架和細緻情節的鋪設在不同水平的筆下,會體現出不一樣的結果。平直陳述如金光大道,情節起伏似高山流水,喜怒哀樂象風雲雨露。悲傷的惹人淚憐,幸福的招人忌妒。字字動心,句句驚魂。如飲甘泉,如醉美酒,如品清茶,如食佳餚。深入夢境,沉迷不拔。美文如斯,美文自然。

  • 3 # 茶禪道1

    這個問題很寬泛,首先我們要弄明白什麼叫“一篇好文章”,也就是說您所認為的好文章的標準是什麼?其次,文體有要求嗎?是散文、詩歌、隨筆、通訊、雜文、議論文、小說……沒有把這些要求說清楚的話,如何一篇好文章的問題是挺難回答的,即使回答也不一定能對應上你心裡面想的真正的問題。

    但無論怎麼樣,一篇好的文章,還是有許多共性的,也就是說,我們只能從普遍共性的角度去總結一下好文章的特點,以此來回答您的問題。

    1、立意要高

    立意有高下雅俗之分,好文章的立意要高雅,避免低俗無趣。多一點“大我”少一點“小我”,多一點“境界”,少一點“市儈”,多一些“曠達”,少一些“庸俗”,多一點“責任”,少一些“敷衍”。要立生命的意,立天地的意,立情感的意。

    2、文題精煉

    題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精煉而寓意深刻的題目,可以一下抓住讀者的心,讓人有閱讀的慾望。同時,題目是文章主旨的精準反應,要涵蓋並對應文章的中心思想。

    3、巧妙構思

    一篇文章是精彩還是平淡,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作者的構思,可以跌宕起伏,也可以平鋪直敘。好文章一定是構思巧妙,引人入勝的,只有精巧的佈局,才能帶領讀者步步深入,漸入佳境。

    4、語言優美

    好文章的用詞不一定是華麗的,但一定是優美的,只有優美的語言才能直指人心,產生共鳴。用詞準確,表述方式舒緩而優美,也是一篇好文章不可或缺的條件。

  • 4 # 蒼海拾貝35

    如何構思出一篇優質的文章?

    我也沒有真正的落實、體查過。 但我想抖膽把自己的看法端出來,供老師朋友們參考,交流及指正。

    ( 一 ) 題材

    沒有對人生百態的感悟,就沒有優質的題材,又怎能找到投筆的向方、目標呢?

    只有親身走入生活,品味七情六慾,浸泡酸甜苦辣,才能說出人生百味濃…

    真正品嚐過酸甜苦辣鹹,方能準確的描述他們之間的差異與特色。寫出來的東西才能入味!生活滋生了題材,題材刻畫了人生。

    ( 二 ) 動筆舒發情感的興趣

    沒有這方面的愛好、興趣,又怎能超越發揮特長呢?無論想做好什麼!必項對業務熱衷的心態,興趣常與天賦為伍,沒有天賦,開採潛在的資源不是易事…

    只有資源豐富,才利於開發,無論是、煤、氣、油的資源豐富了,才能方便開發利用。俗話說:“朽木不可雕也” 其實還是質的問題…

    ( 三 ) 勤

    無力強難達所願,不耐勞不能建功。平時多讀、多寫、多記、多想,才能下筆有神,投足動筆得心應手,才能推陳出新,別具一格。有呈獨到之處,含金量才高,

    寫的東西 能讓讀者百讀不厭的感覺,方有看點。

  • 5 # 文化三家店

    如何構思出一篇優質的好文章?

    二、文質兼美。優質文章作者都是運用語言進行表達的高手,他能把自己掌握的知識,思路觀點以及獨特認識用生動形象,小夥伴們喜愛的形式表達出來。他們是講故事的高手,會抖包袱,會說相聲,回答起問題來簡直是一波起三折,能最大程度調動起小夥伴們的閱讀興趣,使小夥伴們在獲得自己需要的答案同時,還能收穫美的享受,感到回味雋永。

    三、言之有物。一篇優質的文章肯定是一篇質量過硬的文章,能夠經得起平臺的監測。作者能夠根據小夥伴們的求知慾、興趣點條分縷析進行回答,使小夥伴們在獲得知識同時,也能得到相應思維訓練。如果寫出的內容很水,即使平臺推薦了,也引不起小夥伴的閱讀興趣,往往都沒有展開就結束了,這樣給平臺也就沒了好印象。

    四、要注意圖文的編排。好的文章都是條塊分明,給每個層次配上一張漂亮圖片進行說明無疑會引起小夥伴們的強烈的閱讀興趣。

    五、發文前要反覆修改。寫完文章後沒有進行認真修改就急於發出去,發現問題後又反覆進行編輯,這是初學者很容易犯的毛病,會讓平臺認為作者態度不嚴肅,就會減少推薦量。

    我是澄哥,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淺認識,你怎麼看呢?

  • 6 # 萬歲寶

    怎樣構思文章

     

     

        對於文字的寫作問題,我們在課堂上、書本中,都接觸了不少,頭腦中都裝了很多這方面的知識。但是把這些理論知識應用到寫作,需要有一個轉化的過程,實踐的過程。我們知道,許多作家,特別是一些大作家,並不是科班出身的,大多是半路出家,或者是自學成才。因此要真正寫好文章,既要靠書本知識,更主要的還是靠悟性,靠多寫多練。

        構思,是解決寫什麼和怎麼寫的問題。這是動筆之前所要進行的必不可少的步驟,是文章寫作的前提和關鍵。它的重要性在於,構思的怎麼樣,決定一個材料的方向,決定一個材料的質量,並最終決定著一個材料的成敗。

        構思同其它寫作方法一樣,並沒有什麼訣竅。魯迅講過:凡是有志於創作的青年,第一個想到的問題,大概總是“應該怎麼寫?”現在市場上陳列著的“小說作法”,“小說法程”之類,就是專掏這類青年腰包的。然而好像沒有效,從“小說作法”學出來的作者,我們至今還沒有聽到過。因為創作是並沒有什麼秘訣,能夠交頭接耳,一句話就能傳授給別一個的,倘不然,只要有這秘訣,就真可以登廣告,收學費,開一個包成文豪學校了。

        寫材料構思也是一樣。訣竅沒有,但是作為經常寫的人,一些體會還是有的,給大家交流一下,也許會有些益處,起碼可以少走一些彎路。

        第一個問題,談談文章構思的過程

        文章構思的過程,實際上是我們對所闡述問題深入學習研究的過程,是對我們頭腦中已有知識進行梳理和釋放的過程,是對所講內容的特點規律逐步深化認識和掌握的過程。

        這個過程,就是一個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的過程,是一個由粗到細、由虛到實的過程。

        構思文章是從大到小,從整體到具體,寫文章是由小到大,由具體到整體。

        構思的過程,可以大體分為三個階段。當然,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每個文章的要求不同,實際上並不是完全按照這個步驟進行的,這只是我的一點體會。

        第一階段,理清思路,整體佈勢

        一要確定主題,就是準備寫些什麼。比如,你要起草一篇領導講話,領導明確要講一下黨的建設問題。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你就要給它具體定位,是從總體上強調幾個思想,還是要側重講一兩個突出的問題,這個問題是什麼,從哪個角度講。如果就是要講黨支部建設,你就要確定,是以保持先進性為主題,還是以堅持制度建設為主題,是增強原則性戰鬥性為主題,還是以改革創新為主題。把大體的思想和方向明確下來。

        二要確定物件,知道寫給誰看,講給誰聽。毛主席在講到反對黨八股的時候,指出了一個治病的藥方,就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切實領會下面這條起碼的規則,把它當作定律,當你寫東西或講話的時候,要想到你究竟是為什麼人寫東西,向什麼人講話。也許有的同志會說,那還有什麼難的,當你動筆的時候,領導肯定會告訴你的。這個不假。但這只是形式上的,還要做一些具體的分析,來確定講課的思路,就是多講一些自己的實踐體會,多講一些課本上沒有的東西,多講一些具體的做法,少涉及那些理論性、知識性的東西。我們在構思其它文章的時候,也是這個道理。

        三要確定目的,就是要解決什麼問題。寫作的根本目的,是回答問題,解決問題。我們會常常聽到前輩講:多練練筆。在構思一篇文章的時候,要想到究意是針對什麼。頭腦中有了靶子,寫起來就有所遵循,不會出現跑題。從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到解決問題,一條線寫下來,整篇文章就會很集中。

        四要確定文章的結構,知道按照什麼順序來寫。有了總綱還要有目,有句成語,“綱舉目張”。一篇文章要鮮明,就要作到綱舉目張。整篇文章,旗幟拿出來了,有大的論點還有小的論點,大小論點要相互聯絡,排列要醒目。哪些是綱,哪些是目,目與目之間的排列,層次要清楚,條理要清晰。比如,一個大問題下面有三個小題目,為什麼這個小題目擺在第一,那個擺在第二、第三,道理要很清楚。並且段落要很分明,我們現在常有的毛病是一段話寫得太長,觀點太多,看起來不清楚,即便看清楚看起採也很疲勞。一篇文章分為好多小段,這是節省看檔案人的腦力的好辦法。看完一段知道這是個小結,是一個觀點,下面又是一個觀點,幫助別人在精神上有所準備。一段最好說一個思想,如果一兩個小問題統一起來還是說一個思想也可以。一篇文章是個大的思想觀點,每一段是個小的思想觀點,要儘量避免把兩個互不統一的觀點放在一個段落裡。並且段落與段落之間要能貫穿,這就像基本建設設計一樣,有個佈局,一個城市,一個小區,這個建築與那個建築,佈局要很清楚。全篇文章的思想觀點、大綱小目的關係準確,段落分明,前後能貫穿,這些都是需要在構思中統籌考慮的問題。

        第二階段,深入開掘,奠定基礎

        有了上面講到的這些,大致就可以寫了。但是要真正寫好文章,這些還不夠。第一階段,是決定能不能寫出文章,這一階段是決定能不能寫出好文章,這是最見功力的。

        一是要有魂。一篇文章要有靈魂,就是要有統率性的思想和觀點。毛主席常講,一個政治家要善於打起旗幟,旗幟就是個綱領,要有鮮明的綱領。旗幟很高,面很大,色彩很鮮明,一下子把群眾結合起來。一篇文章有個基本觀點,總的要求,它在文章中就像一面旗幟一樣,主要觀點鮮明,這就有了靈魂。毛主席還說過:“要學會用材料說明自己的觀點。必須要有材料,但是一定要有明確的觀點去統率這些材料。”一個文章要有中心,而且只能有一箇中心,不能搞多中心,多中心就是無中心。要使材料服務觀點,而不能讓觀點服從材料。

        二是要有眼。魯迅說過,記人,最好記他的眼睛。下圍棋很注重做眼,它關係到一塊棋的生死。寫文章也要有眼,就是我們常說的點睛之筆,它關係到一篇文章的優劣。有時我們看了一篇文章,好多內容記不得了,但是對於其中的幾句話始終忘不了,那往往就是文章的眼。像“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是毛主席在八大的開幕詞中的一句話,一直流傳到現在,這是毛主席的秘書田家英寫出來的。許多好的詩詞,不是字字句句都好,真正成為眼的,也就那麼兩句。趙本山的小品很受歡迎,每個裡邊都是有眼的,像《賣柺》裡的讓範偉跺腳,馬上讓人聯想起李洪志讓人跺腳治病的騙人場面,然後有一句結論性的話,你跺你也麻。把思想性、藝術性完美地統一起來。這是小品裡的包袱,更是這部作品的眼。現在我們到處都可以看到廣告,好的廣告,雖然只有一兩句話,一兩個動作,但是看了之後,讓你會心一笑,不能忘懷,這就是“眼”的作用。有一個經典的國外電視廣告,街上的行人都停下腳步回頭向一個餐廳裡看,畫面上出現了一個美麗的少女,然後鏡頭又對向回頭凝望的行人,當畫面再出現的時候,少女不見了,換成了一個老太大,當大家正在不知怎麼回事的時候,鏡頭從老太太慢慢移動到餐桌上,出現了一個特寫的漢堡包。原來吸引大家目光的不是漂亮的女人,而是漢堡包。這就是廣告中的眼。一部作品,一篇文章,有了眼,就在了高峰,就有了文采,就有了生機,就活了起採。這個眼,有時候是在寫作的過程中,突發靈感產生的,但是更主要的還是要在構思文章時,把它找出來,設計出來。構思文章的時候要設出眼位,寫的時候才能寫成眼。這個眼位可能是一個觀點,可能是一個思想,也可能是幾句經典的話。

        三是要有筋骨。一篇好的文章,必須有幾個支撐點。

    支撐點要平衡,不能畸強畸弱,造成整篇文章的失衡。古人形容文章,要虎頭,豬腰,豹尾,就是說,文章的開頭要有氣勢,中間要豐滿,結尾要有力。這是從一般要求上講的。在研究材料時,我們常常會提到,講幾個問題,能把材料撐起來,就是一篇文章要有挺實的筋骨,才不至於塌架子。寫經驗材料,必須有能夠推得開的好的做法,這就要在概括上下功夫;寫事蹟材料,必須有使人感動的過硬事例,這就要在挖掘上下功夫,過去我們常講,要挖地三尺,就是指的這種精神;寫講話材料,必須要有落實的具體措施,這就要在規範性上下功夫;寫彙報材料,必須要有打烙印的東西,這就要在找亮點上下功夫。

        四是要有抓手。就是要有操作性。這個問題後面還要講,這裡就不展開了。第三階段,精雕細刻,搞好包裝

        要有好的題目。好的文章,還要有好的標題,生個好孩子,起個好名字。《求是》雜誌2002年第12期發表了一篇文章,叫做《文章要好,題目要巧》。其中講到好的標題要具備三點:一是貼切、醒目、生動;二是短一些,簡潔一些,人們不愛讀長文章,也不愛讀長標題,短比長好;三是要有個性,切忌似曾相識,人云亦云。孫犁說過,曹雪芹寫了一部小說,翻來覆去想了那麼多的題目,列之篇首,各有千秋,使人深思,不忍捨去。我們既然“創造”出來一篇作品,何不再費些功夫,創造個與前人不同的題目,反而去模仿別人已經用過的甚至用濫的題式呢?  有的材料可以不要標題,對上報告,大多可以不要標題,只要把道理說清楚就行了。向群眾宣傳,發表文章,標題就很重要。毛主席多次批評人民日報不講究標題。任何文章都要講究標題,好文章沒有好標題不行,報紙上那麼多文章,誰知哪篇好,當然要先看標題,標題好的就吸引住人,引起人的興趣。

        要有好的語言。現在的公文,公式化、程式化的語言太多,沒有個性,沒有鮮活的語言。我們基層單位寫的東西,不能像中央檔案,要儘可能地用樸實的語言,群眾性的語言,講一些大實話,這樣離群眾近,又是上級機關想聽聽不到,想說說不出來的話。胡喬木舉了一個例子。在五十年代末,湖北省紅安縣關於搞試驗田的報告,講幹部穿著鞋襪,在田岸上檢查生產,社員罵了他一頓,說“搖搖擺擺像個相公,莫把田埂子踩塌了。”單這句話還不夠,又問:“你罵誰?”社員說:“我罵你!”然後再加上縣委副書記說:“罵得對!”有這樣的對話,印象就很深刻。當然,好的語言不光是要有生動性,也要有哲理性,深刻性,有一些好的概括,可以大大提高文章的文采。好的語言,有一些是在構思文章中形成的,有的文章的段落和內容就是好思想、好語言的展開。

        要有好的事例。不論是寫什麼文章,都要注重選擇典型的事例。在構思結構時,一定要把骨幹的事例考慮進去,沒有好的例子先不要寫。

        要有一定的背景材料。事物都是互相聯絡的,要了解事物,必須從聯絡中去了解,從背景中去了解,孤立地提出一個觀點,提出一個事實,看的人不會了解。有時我們寫文章,話都說了,可是人家看不懂,為什麼呢?常常就是因為沒有背景,沒有襯托,沒有比較。觀點要有背景,事實也要有背景。寫文章也應該像列表格一樣,要有相當的背景,文章的背景當然不能像表格那樣公式化、千篇一律,要看什麼事,給什麼背景。說明事實的重要,單是事實本身不能說明,要說這件事做了幫助了什麼,不做妨礙了什麼,這也是背景。毛主席在延安講話介紹了一種方法,叫古今中外法。當然不是什麼都講古今中外,有橫的比較,有縱的比較,可以放在古今的歷史背景上看,放在中外世界背景上看。

        第二個問題,構思的技巧

        郭沫若講過,“寫文章有一定的技巧。要使文章寫得好,恐怕總要懂得一點邏輯、文法和修辭。寫文章的目的是給人家看的,不是給你自己看的,所以不能只有你自己懂,主要是要使人家懂。要把你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傳達給別人,你自己先要有準確的概念和見解,然後如實地表達出來。”

        (一)首先要基本立場、觀點、方法正確,如果基本

    立場、觀點、方法不對,即使有個別的判斷、推理是正確的,也不能挽救這一篇文章,使其由錯誤的變成正確的。這是要注意的根本性的問題。

        (二)要詳細地佔有材料。如果時間允許,要做好有

    關的案頭工作。一是學好上級的有標頭檔案,這是起草材料的主要依據。二是要把單位的有關資料儘可能地收集起來,越多越好。三是別的單位已經發表的文章,找來看一看,瞭解有關問題研究和認識的程度。這個時候,你什麼都不要去想,就是想方設法去找材料,找報紙,找檔案。臉皮要厚一些,哪怕是領導手裡的資料,也要扣出來,不能自己將就自己。把這些資料搞到手以後,再關起門來,認真地去看,去消化,不斷地產生靈感和新的想法,這就開始真正進入了情況,進入了境界。

    (三)不要急著動筆。不論時間是否緊迫,都有要有構思。何其芳《談修改文章》。普通說的修改,是在文章寫成之後;其實在文章未寫之前,對於立意佈局的反覆推敲,對於寫作提綱的再三斟酌,都帶有“修改”的性質。這種下筆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緊不過了,正如蓋房子要先打好圖樣,作戰首先要訂好計劃一樣。要是這第一步功夫沒有用夠,寫起來就常常會寫不下去,或者勉強寫下去了結果還是要不得。這種事先的構思或寫提綱,一般人都是做的,但功夫不一定都用得夠。

        (四)不要有一點想法就寫。要有一個醞釀的過程。

    醞釀,就是有一個發酵的過程,把一點點火花燃燒起來,

    讓酵母膨脹起來,中國過去有文不加點的說法,就是說有的人寫文章不用塗改一個字。又有倚馬可待的說法,說的是古代在行軍打仗中,起草戰鬥文書可以立等可取。還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有一位文學家在寫文章之前,總是把墨磨得很充足,然後鑽到被子裡去睡,睡了起來就揮筆寫成。這些說法如果是真的,我想一定是他們先在腦子裡修改好了的緣故。

        越是急就章,越要充分構思,否則總體失敗了,就更來不及重寫。

        (五)不是所有文章都要寫成詳細的提綱。費很大功夫寫的提綱,實際上並沒有多大的用處。關鍵是把思想搞清楚,把思路搞清楚,把基本的架子搭起來。提綱不是費時費力去吹大一二三,小一二三,而是要吹思想。我們現在寫文章,倒也用不著一字一句都完全想好才下筆。現在的事物和我們對於事物的看法都比古代複雜,下筆以前多思索,多醞釀,也往往只能完成一個圖樣,一個計劃,還是需要下筆以後邊寫邊改來充實,來修正,還是需要寫完以後根據自己的審查和別人的意見來再三修改。

        (六)打腹稿不是真的就是裝在肚子裡或在腦子裡。

    最好是準備幾張紙,有好的想法隨時就記在上面,每個部分一張紙,留出比較大的空間。電腦不能完成這個任務。沒有地方加東西。有些想法轉瞬即逝,等你開啟電腦,靈感就跑了,有的可能會想起來,有的就丟了。靠記憶也不行,好記性不如賴筆頭。現在,我也是用電腦起草材料,但是有兩個時候不用電腦,一個是在考慮提綱時,也就是構思階段,就是在紙上寫。另一個是在修改材料時,要在稿子上改,這樣可以反覆地思考。現在電腦已經很普及了,這是寫作工具的一個革命,大大提高了寫作的效率,在寫作過程中,可以任意的調來調去,這比用手寫,或是用鉛字打字機所不能比的。正因為這樣,也帶來一些問題。就是我們不大重視構思了,或者是不肯下功夫去認真思考了,一個東西寫得很快,但是被否定的更快。過去有兩個故事可以說明這個問題。一個說的是,有一個畫畫的人,用一天時間畫了一幅畫,但是一年也沒有賣出去,他很苦惱,別人告訴他,你換過來試一試,用一年時間畫一幅畫,看看怎麼樣,他照辦了,結果用一年時間畫的畫一天就賣出去了。還有一個是說寫字的,一個人很勤奮,每天都寫很多字,用了不少紙和墨,但是長進不大,有一天來了個賣紙的,說自己的紙如何如何好,就是價錢很貴,大約要一兩銀子一張紙。這個人買來之後,對紙很珍惜,再不捨得胡塗亂寫了,動筆之前認真琢磨,意在筆先,寫起字來一筆不苟,書法水平提高很快,後來賣紙的人告訴他,並不

    是紙有什麼特殊的奧秘,而是促進他用心去寫,想好了再寫,才會有很快的提高。

        (七)構思不是一次完成的,是邊寫邊深化,邊寫邊

    昇華,邊寫邊完善。只有進入情況,才能興奮起來。

        (八)構思不是一個人關在屋子裡去硬憋。要把個人

    思考和集體研究結合,看一看材料,檔案、報紙,範文。

    有一則笑話,說有一個秀才,關在屋裡寫文章,憋得六神無主,團團亂轉,就是寫不出一個字。他老婆很不理解,說你們男人寫文章怎麼比我們女人生孩子還費勁?這位秀才講,女人生孩子,是因為肚子裡有東西,男人寫不出文章,是因為肚子裡沒有東西。構思,一定要有廣泛的素材準備,一方面要靠平時的積累,包括剪報、摘要,也包括平時思考的一些好思想、好語言,厚積而薄發,而不能厚發而薄積,光輸出不積累,長此下去,寫作技巧熟練了,寫作思想枯竭了,這是很可怕的,也是沒有發展後勁的。我們經常遇到這種情況,一起調到機關幾個人,有的看著挺好,材料來得很快,但幾年過去,寫出的材料還是一個樣,這就是平時學習、積累不夠的緣故。另一方面,也要靠急來抱佛腳,接到任務後,必須有一個看看當前檔案,整理思想和思路的過程,越往下這個時間越短,要求也越急。所以我們有時候說,下邊和上邊材料上的差距,有水平方面的原因,也有時間倉促的因素。

        (九)一篇文章要儘可能說明一個問題。一般說來,

    不要在幾小時之內使人接受一大堆材料,一大堆觀點,而這些材料和觀點又是人們平素不大接觸的。構思文章,要切忌寬正面,越想說全說細,越說不全,說不明白。最好是口子窄一點,做到小題目,大文章,而不能搞大題目,小文章。

    (十)要有重點,有取有舍。寫文章要有重點。文章

    著重點的地方要認真地寫一下,把次要的東西撇開。如果沒有重點,平鋪直敘,就不能引起讀者的興趣。在研究問題時,需要掌握大量的材料,但是在寫成文章時,當然不可能,也不需要把所接觸到的材料全部搬到文章中去。如何選擇最恰當的、完全可靠的材料,對於一篇文章的成敗,常常有很重要的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項思醒事件”,反應了現在社會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