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學大觀園

    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中華文化得以百花齊放,同時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文化輝煌。所謂的諸子百家,實際上有上千家,但流傳較廣,影響較大,較為著名的,不過有十家而已。西漢劉歆在《七略》諸子略中將“小說家”去掉,將其稱之為“九流”。俗稱“十家九流”就是出自這裡。

    屆時,周天子的力量越來越弱,而諸侯國的力量越來越強。在周天子無法實現大一統的時候,人類的思想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這時不存在文字獄,沒有統一的核心思想,且諸侯之間相互制約),而諸侯國希望利用這些思想來穩固自己的地位,壯大自己的力量。比較有名的如:儒家的孔子,孟子;法家的韓非子,商鞅;墨家的墨子;兵家的孫臏;以及蘇秦,張儀,魯仲連等。這些人都積極入世,希望在亂世之中,透過運用自己的學術思想,幫助君主完成富兵強國願望,同時也使自己的流派能得到一定的地位。

    在諸多的流派之中,唯有道家的老子,莊子,在其著作中提到的是出世,也主張“無為而治”。這就使得老子的思想在生機勃勃的先秦時代,顯得頗為另類。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他的大名為後世所知曉。但是。他流傳下來的著作只有一篇5000字的《道德經》,相傳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時遇到了當時的函谷關令尹喜,他懇求老子,希望老子留下一部著作,於是便有了5000字左右的《道德經》,而後來尹喜也辭去了官職,隨老子化胡西域去了。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後人認為這本書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道德經》,分為八十一章,而老子原本所著的《道德經》是不分章節的。《道德經》的內容,文意深奧。包含廣博,複雜難懂。現代人評價《道德經》,大多數都認為這是一本講哲學的書,以無為治國的思想。

    其實,如果說《道德經》是單單講哲學治國和為人的,這種說法是對《道德經》最膚淺的理解。老子是道教的創始人,中國古代神話裡傳說裡的太上老君說的就是他。所以老子的思想不可能僅僅停留在哲學的範疇,而縱觀老子的思想,雖然我們可以看到他曾提出無為而治,但是他所說的無為而治指的不僅僅是治國。

    《道德經》中所講的有關治國的思想,只佔其全片的一小部分,其餘的內容要麼晦澀難懂,要麼已成為了我們今日耳熟能詳的名言。

    眾所周知,中醫的源頭是《黃帝內經》,《黃帝內經》的內容也同樣不僅僅是寫中醫和養生,它的內容更加的廣博繁雜,其中還有關於經絡,練氣,內丹的法門,只是今天的人已經難以讀懂而將其忽略不計罷了。

    《道德經》也是同樣,老子寫《道德經》說的不僅僅是人生哲理和智慧。大部分的內容講的其實是丹道,也就是修內丹。丹道分為內丹和外丹,外丹即煉丹術,就是秦始皇,漢武帝等迷信的長生不老一種丹藥,在體外製成,然後人從口吞下。而內丹則是以人體為鼎爐,精氣神為藥物,注重周天火候煉藥,在體內凝結成丹。

    《道德經》把練氣的訣竅公佈於世,內丹分三個階段:即練精化氣,練氣還神,煉神反虛。而《道德經》很可能就是描述道家練氣結丹的訣竅的一本書,只不過可能老子故意沒有寫清楚,導致後人雲裡霧裡。在《道德經》原文中穿插入很多關於治國為人等相關的內容,這也可能是老子有意而為之,他並不想把真正的道家的練氣法門完全公諸於世,因為老子在《道德經》中第一句話就說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就是說,真正的“道”不可能被所有人都知道,不可能以一種常態展現在世人面前。又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所以由此可見,老子在寫《道德經》的時候,內心還是比較糾結的,因為他知道,即使他寫了《道德經》,世人頂多把這本書界定為哲學的範疇,是不會理解他的本意的。

    老子之所以這麼做,絕對不是出於私心,因為道家本身就是小眾人群,骨子是高冷的。

    舉個例子,《道德經》中的一段原文這樣說:“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竅。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句話被現在的所謂“原文翻譯”解釋得亂七八糟,其實他寫的就是在練氣時的心靈的狀態,比如“常無慾,以觀其妙”,說的就是在打坐的時候,心靈要呈無慾無求的狀態,不可有雜念。“常有欲,以觀其竅”說的是在心裡大環境的無慾狀態下,還要意守某些地方,如丹田,小周天等。主要講的是道家在打坐時的內視法。

    古代沒有紙張,所以古人寫書,惜字如金,因為他們記錄每個字,都要費很大力氣,所以古書中的每個字都有深層的含義,這就是為什麼現代人讀古書如讀天書的原因。

    《道德經》中還有很多其他的原文讀很深奧,如果將其理解為哲學或者治國為人的內容,則顯得十分勉強,我們不再詳細贅述,因為筆者對《道德經》一書,研究得也非常膚淺。

    黃帝和老子的思想,關係密切,被道教統稱為“黃老之學”,學中醫的都知道,中醫與道教是密不可分的,直到現在還有“道醫”的說法,所以有人認為:中醫的盡頭就是玄學。學中醫,單純治病救人要學《傷寒雜病論》等著作,但要集醫術之大成,就必須要學《黃帝內經》,如果要達到更高領域,想由醫入道,就必須研讀《道德經》了。

  • 2 # 安徽壽縣萬家樂商貿

    老子大約生活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活了一百六十多歲,是周王朝的國家圖書館館長兼歷史研究院院長,一生看了大量的文獻和書籍,是那個時代文化的集大成者,思想泰斗.

    然而,老子一生未曾動筆,他認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客觀事物是活的現象,語言文字是死的東西,因此,語言文字無法完如實的反映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他不想讓自己言不達意的思想誤導後人,只是在隱居的途中,過函谷關時,遇見星相學家、海關關長尹喜,在尹喜的懇求下,才勉而為之,留下五千個字,然後離去,這就是千古奇書《道德經》的由來.

    《道德經》問世後,深受人們的喜愛,上自王公貴族下至庶民士人,無不喜讀,被奉為至寶,風靡兩千多年,歷久彌新,為它作解註釋的人不計其數,他們在不同的時代、從不同的角度、站在不同的立場、根據不同的需要理解《道德經》,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直到今天,仍爭論不休,一種理論,會產生這樣多不同的理解,這是人類文化史上絕無僅有的現象.

    那麼,《道德經》到底是怎樣的一本書,老子在他迷一般的書中,究竟要告訴我們什麼呢?

    一、哲學鉅著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作為哲學家,老子首先回答了宇宙的起源、生命的由來這一哲學的根本問題,他認為宇宙萬物產生於一種被他稱之為“道”的東西,這個東西就是自然規律,自然規律是無形的(老子把它簡稱為“無”.)然而它創生萬物、主宰萬物、支配萬物、驅使萬物,換句話說,就是宇宙萬物不是上帝和神創造的,而是在自然規律的作用下自然演化而來的,從而確立了他的唯物主義世界觀和無神論者的立場.

    老子在探索宇宙的過程中,還發現宇宙萬物總是以對立統一的形式存在著,充滿了矛盾,這就是所謂的“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而事物矛盾對立的雙方不是靜止不變的,它們會隨著條件的變化而向對立面轉化,這就是所謂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老子把事物的這一普遍規律歸結為“反者,道之動.”一個“反”字,道出了宇宙萬物的最根本的奧秘.

    老子對事物的這種認識到這裡還沒有結束,他認為:物極必反,樂極生悲,既然事物會向對立面轉化,我們就要把握這種轉化,駕馭這種轉化,凡事不走極端,適可而止,恰到好處,見好就收.這就是所謂的 “去奢,去太,去甚.”、“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葆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而新成.”

    從認識事物以對立統一的形式存在,到認識事物對立面的相互轉化,再到把握、駕馭、利用這種的轉化,構成老子辯證思想的三大要素,三大步驟.

    由此看來,《道德經》首先是一部中華民族古老的哲學鉅著.

    二、王者秘笈

    老子崇尚自然,言必談“天之道”,他經常從颳風、下雨等自然現象中得到啟發,用江海、山谷、木頭、水、魚、風箱、車輪、弓箭等作比喻,揭示自然的規律,闡述深刻的道理: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歟.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上善若水.

    治大國,若烹小鮮.

    魚不可脫於淵,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天降甘霖,民莫之令,而自均焉.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人乎?

    ……

    《道德經》一書,無不體現自然的精神,實際上,老子的思想全部來自自然的啟示,《道德經》五千言,可以歸納為四個字,那就是“道法自然”,這是這本書的核心和靈魂.

    老子揭示自然的目的,就是要人們向自然學習,以“天之道”指導“聖人之道”: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天地長久,天地之所以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存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之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

    老子在他的書中,經常提到“聖人”、“侯王”、“萬乘之主”、“人主”等,所謂“聖人”不是普通的人,而是帝王將相、明君聖主,他在書中,或諄諄教導,或嚴厲警告: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成功而不居,是謂玄德.

    受邦之垢,是社稷之主,受國之不詳,是天下之王;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為也;

    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道誇;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有規矩才能成方圓。聖人之道,教化君民,講道理者則做人正氣,做事順達,家國安則身康健。不講道德,倒行逆施者,則必遭民眾反對,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人人心中皆有一臺天平,道德則是最重要的法碼。所以要做一個講道德的人,遵紀守法的人,傳遞社會正能量的人。

  • 3 # 孝親尊師

    《道德經》的確是講道理的書,自天子以至庶民都能用上,而且講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按中國傳統文化來講,講道理你就能完善自身,趨於聖人,沒有不願講道理的人,如果有人不講理,那也是因為他還沒從中體會到講理的好處。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基於道。

    意思就是: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

    原文: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為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為要妙。

    這句話的意思是:所以,善人可以做為惡人們的老師,不善人可以作為善人的借鑑。不尊重自己的老師,不愛惜他的借鑑作用,雖然自以為聰明,其實是大大的糊塗這就是精神微妙的道理。

    這就是說我們在生活中觀察,別人做錯的,我們不要再去犯同樣的錯誤,別人做的對的事兒,我們就向他們學習。

    原文: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翻譯過來就是:因為他不與別人爭辯,所以,有人能和他爭辯的。

    我最近在跟家人爭吵的時候,就想到了這句"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爭吵當時就平息了。而且等大家都不爭吵的時候,我因為沒有怨氣而會認真思索我什麼地方做錯了,以後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因為學到了《道德經》裡面的話,並且感受到了好處,所以我願意去做到不爭吵這件事,所以《道德經》是講人生哲理的,更是讓我們在生活中實際運用的。

  • 4 # 珍草養生閣

    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中華文化得以百花齊放,同時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文化輝煌。所謂的諸子百家,實際上有上千家,但流傳較廣,影響較大,較為著名的,不過有十家而已。西漢劉歆在《七略》諸子略中將“小說家”去掉,將其稱之為“九流”。俗稱“十家九流”就是出自這裡。 屆時,周天子的力量越來越弱,而諸侯國的力量越來越強。在周天子無法實現大一統的時候,人類的思想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這時不存在文字獄,沒有統一的核心思想,且諸侯之間相互制約),而諸侯國希望利用這些思想來穩固自己的地位,壯大自己的力量。比較有名的如:儒家的孔子,孟子;法家的韓非子,商鞅;墨家的墨子;兵家的孫臏;以及蘇秦,張儀,魯仲連等。這些人都積極入世,希望在亂世之中,透過運用自己的學術思想,幫助君主完成富兵強國願望,同時也使自己的流派能得到一定的地位。 在諸多的流派之中,唯有道家的老子,莊子,在其著作中提到的是出世,也主張“無為而治”。這就使得老子的思想在生機勃勃的先秦時代,顯得頗為另類。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他的大名為後世所知曉。但是。他流傳下來的著作只有一篇5000字的《道德經》,相傳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時遇到了當時的函谷關令尹喜,他懇求老子,希望老子留下一部著作,於是便有了5000字左右的《道德經》,而後來尹喜也辭去了官職,隨老子化胡西域去了。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後人認為這本書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道德經》,分為八十一章,而老子原本所著的《道德經》是不分章節的。《道德經》的內容,文意深奧。包含廣博,複雜難懂。現代人評價《道德經》,大多數都認為這是一本講哲學的書,以無為治國的思想。 其實,如果說《道德經》是單單講哲學治國和為人的,這種說法是對《道德經》最膚淺的理解。老子是道教的創始人,中國古代神話裡傳說裡的太上老君說的就是他。所以老子的思想不可能僅僅停留在哲學的範疇,而縱觀老子的思想,雖然我們可以看到他曾提出無為而治,但是他所說的無為而治指的不僅僅是治國。 《道德經》中所講的有關治國的思想,只佔其全片的一小部分,其餘的內容要麼晦澀難懂,要麼已成為了我們今日耳熟能詳的名言。 眾所周知,中醫的源頭是《黃帝內經》,《黃帝內經》的內容也同樣不僅僅是寫中醫和養生,它的內容更加的廣博繁雜,其中還有關於經絡,練氣,內丹的法門,只是今天的人已經難以讀懂而將其忽略不計罷了。

  • 5 # 站在東方看世界

    道,理,道理,講道理 的涵義

    要講道理,首先要知道什麼是“道理”,要知道“道理”就要知道什麼是“道”、什麼是“理”。

    先來講什麼是“道”。道是一組事物的表象的描述,是一種理念,而非一個單一的概念。《韓非子·解老》說:

    “道者,萬物之所然也,萬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萬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

    這段話韓非清楚地闡明瞭“道”的理念,用白話來說就是,

    “‘道’所表達的是事物從‘不存在’變成‘存在’的過程,是我們把握事物從‘無’到‘有’過程原理的途徑。這個‘過程原理’表現為事物各種行為的痕跡和性質的表象。萬物都是在‘道’這個過程中所展現的痕跡和表象而形成的。所以我們所說的‘道’,就是在事物變化的過程中所呈現出的各種表象特徵及相互作用痕跡的綜合概括。”

    再來說什麼是“理”。與道相同,理也是一組理念,除了在道中表達紋理,還表示行為。《韓非子·解老》說:

    “凡理者,方圓、短長、粗靡、堅脆之分也,故理定而後可得道也。”

    用白話表述:

    “概括地講,稽察並獲得事物之理,無外乎是去分辨事物的方圓、短長、精粗、堅脆等,這些事物的特性或表象,所以,一旦把事物變化的特性、表象闡釋清楚,也就掌握了事物的變化之道。”

    根據韓非的說法,我們知道,哲學意義上的“理”,就是分析、分辨、整合事物變化過程中各種相關因素的性質、所承擔的角色、相互作用產生的結果。並由此獲得事物變化之道。

    把“道理”兩個字放在一起,所表達的意思是,探索、追求事物產生的根源,把握事物變化各種因素的特徵,即為此一事物之所以如此的“道理”。

    “講道理”就是根據人們對事物的觀察、認識,對某些自然的、人文的、社會的表現、現象、現象加以梳理,闡述其中的根源及發展變化的趨勢。

    老子 道德經 的道理

    從內容上來講,《老子經》所闡述的道理,是出於古人對天地萬物(包括人)的反覆觀察而總結出的亙古不變道理,古人將其稱之為“道、德”。從地下出土的《北大漢簡·老子》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道經》,《道經》闡述天道、地道、人道的基本原理。《德經》基於《道經》所闡述的原理,進一步闡述在天地萬物執行過程中,物與物相互作用所產生的得與失的道理。《老子經》新編排上是《道經》在後稱之為老子下經,而《德經》在前稱之為老子上經,這就像一顆大樹一樣,樹根是在下面,道為根本,樹冠為其華,德在上面。

    後來(大約在東漢),根據“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治理念,儒家學者(或為官方)將《老子經》重新編排並對部分文字加以修改,將原先的《道經》置於《德經》之前,並由33章改成37章,《德經》置於《道經》之後,於是形成了傳世本《道德經》。《道德經》的文字與解釋以《老子河上公章句》為代表,僅此一個版本是正宗的《道德經》。千萬不要小看了這一點排布的變化、文字的修改,其中有大文章哩!

    後來的王弼本、傅奕本都是後人修改校訂的版本,都不脫離《道德經》的框架。西漢末有嚴遵本《老子指歸》則是一個民間《老子》版本,分德經、道經 共72章,現存《德經》40章、《道經》32章逸失。

    《道德經》講了什麼道理

    以第三章為例: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

    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這一章的文字和所講的道理都比較簡單,河上公本的題目是 安民。就是講怎麼治理老百姓。本章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講“民性”,也就是講“人的本性”,第二部分講怎樣治理,第三部分講所達到的效果。

    第一部分 民性,老子告訴我們,民性好爭,好財貨,好嗜慾。

    第二部分 治法,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河上公有解釋)。

    第三部分 效果,讓百姓迴歸自然,打歪主意的人不敢去實施不軌行為。

    生活中講道理怎樣,不講道理怎樣?

    我感覺這是個很大的問題,甚至可以說是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重要差異的根本,在生活當中,華人數千年來都在講道理,很少講法律。並不是華人不懂、不知,而是華人在日常生活中並不需要“法律”這個被現代人稱之為“武器”的東西。只是在近十幾二十年,隨著城市化和人與人之間利益接觸點不斷增多,矛盾頻發,才開始講法律。講法律是西方社會構成人如人之間利益關係的最基本準則。而做人的道理、道德他們是透過宗教信仰的實踐過程來完成的。而我們的文化中沒有宗教信仰,因此要靠後天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來完成,西學東漸中小學教育的西化、功利化,嚴重的破壞了中國的道理、道德系統,造成社會公序良俗、做人準則失去了基本準繩。

    商業欺詐、老賴這些我們不講,象高鐵霸座、搶奪公交方向盤等等這些小的社會問題,如今都要動用刑法來解決,這就是不講道理的結果,人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顧他人的利益,強者為先,公開實施暴力,這些現象都是忽視了一個基本道理——人各有位,做事要正當其位才可行通,所以在生活中講道理是社會安定的基本保障。否則,就會有大量的社會紛爭。講道理的高階層面就是講道德,凡事雙向思維,遵守做人的底線,不傷己不害人。以上這些在《老子》中都有涉及。

    總而言之,不講道理、不講道德,對中國社會的危害是巨大的,我們的社會中人們還沒有生活在西方國家那種不安全感(指社會治安),但是照現在的狀況發展下去,由於自由主義的膨脹,一定會步西方的後塵。

  • 6 # 雲淡風清29

    <道德經>是一本講道理的書。但是這個理不是一般的理。這個道也非尋常之道。用老子的話說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他講的是天理,自然之道。

    老子在書中極力向人們傳遞天道自然。要人們效而法之,習而用之。道德經語言平實,而語義玄奧,以至於到了今天,還有許多不同的解釋。書中許多比喻含義深刻,精妙恰當,充滿智慧。因此歷經數千年,影響卻越來越大。在西方人的眼中,<道德經>是東方的聖經,乃萬經之首。

    <道德經>的智慧是高階智慧。書中有處事的哲學,也有控制內心的法門,普通人能學而用之對人生定有莫大的幫助。比如道德經對水的讚譽:“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夫唯不爭,故無尤”。解釋聖人的處世之道:“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生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如能深悟其理,定當受益無窮。

    話回正題,一個人在生活中不可能不遇到爭辯之事。此時講不講理,怎麼講理,涉及到個人的修養和處事之道。衝突雙方不同的關係,定然有不同的講理之法。理雖然要講,但不一定要辨個明白。比如俗話說:夫妻關係就不是講理的關係。此時就可以用到<道德經>中的處事哲學:“不爭”。遇剛則柔。沒有必要為一點小事鬧得面紅耳赤,傷了雙方的感情。該退讓的就退讓,要對對方存感激之心,這是智慧。夫妻雙方的心越Sunny感情越長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又一天賦球員蔣浩然將正式進入CBA,他能夠成男籃未來核心內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