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太陽王01

    李世民透過玄武門之變弒兄殺弟登上帝位,又軟禁老父,誅殺親侄,生動詮釋了為什麼最是無情帝王家!但這是他們的家事,換了董事長的大唐在他的領導下走向了輝煌,而沒有像司馬氏那樣陷入無休止的自相殘殺,導致五胡入寇、天下蒙塵!所以貞觀皇帝可算一個英主明君。但李世民畢竟又樹了一個惡劣的先例:原來皇位可以不靠宗法,而靠刀劍搶來!他的兒子李泰有樣學樣,又上演了一出人倫悲劇。李世民失去了最看重的兩個兒子和侯君集這個曾經最親近的部下!我想至少有幾個瞬間,晚年的李世民會不會後悔當初的殺戮?

  • 2 # 魔方歷史觀

    唐太宗李世民,是大唐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因為李世民並不是長子,所以就算是受封,最大也不過是封為“秦王”,只能是個王爺,而不是太子,所以,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死了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諸子,之後逼迫自己的父親唐高祖李淵立自己為新任皇太子,而後繼承皇帝之位。

    雖然是透過政變上臺,但成為皇帝后的李世民,不僅有著赫赫戰功,更是有著卓越的政績,李世民在位期間,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在經濟上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製,使百姓能夠安心生產,休養生息;對外開疆拓土,征戰四方,先後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紇、高昌、焉耆、龜茲、吐谷渾等部族。

    李世民在位期間的政策實施,以及實施後國家發展的盛況,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

    但是,在歷史上享有盛譽的李世民在晚年時,也不像剛登上皇位那時候了,俗話說,人無完人,李世民也不例外,在其晚年時,曾多次選美,徵集佳麗入自己的後宮,武則天便是14歲時被李世民徵召入宮的;聽信讒言,賜死劉洎( jì);大興土木,修建奢華殿閣,勞民傷財。

    唐太宗李世民,年輕時四處征戰,身體、精神消耗都很大,早年的傷耗在其晚年時便體現出來,到最後因重病而駕崩。雖然李世民晚年有些行事荒唐,但是他的功績是不能否認的,他是一位盛世之君,一位名垂青史的帝王。

  • 3 # 柏林觀史

    帝王權勢勝過一切,包括骨肉情,玄武門之變前李世民與李建成已經明爭暗鬥多次了,甚至愈演愈烈,李世民在謀士提議下先發制人發動玄武門之變,射殺了李建成,逼退了李淵,自己當上了皇帝,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極有格局的貞觀之治,要說李世民晚年會不會愧疚那是肯定的,畢竟親兄弟,但生於帝王之家,也更多的是無奈之舉。

  • 4 # 唱搖滾的DOS

    大唐天子李世民,是在中華大地響徹1400多年的大名,著名詩句”唐宗宋祖稍遜風騷”指的就是這位:牛13到了不起的太宗皇帝。‘’貞觀之治”是真的,“玄武門之變”也是真的,不過對李世民的各種看法及評價,是否符合史實,到底真假就不得而知了,你非要較真的話,請你穿越到唐朝。那一年正是公元626年,那天,天矇矇亮,殺氣騰騰。玄武門之變其實發生在太極宮的北宮門,那為何不叫北宮門之變呢,是因為李世民設伏於玄武門,只是李建成剛過北宮門發現不對,調轉馬頭想逃,李世民當機立斷,大聲喊住了他,彎弓搭箭,“嗖”的一聲命中要害,定了事變乾坤,玄武門是主場。

    這麼殘忍的事情所為何因?由於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所代表的文官集團在李淵的偏袒下排擠和陷害李世民,李世民最後搏全力一擊,殺死李建成和李元吉,然後逼迫高祖李淵退位,這位千古大帝正式登場。李世民自然也想掩蓋真相併朔正自己正統,更顯胸懷,於是馬上追封“謀反”的李建成為息隱王,李元吉為海陵剌王,以皇家喪禮重新安葬。為此還大哭了一場以示哀痛無比,這是不是老戲骨不知,畢竟是親兄弟,一起扛過槍一起打過仗,沒有傷感是說不過去的。

    江山如此多嬌,誰人不想得呢,圍繞皇權之爭兄弟、父子反目其實不勝列舉。有人同情有人唾罵,柏楊曾說:然而,華人應該慶幸李世民奪嫡成功,他為中國帶來名垂千古的“貞觀之治”,成為治世典範。其實,皇權之爭很難從道德層面去看待,也不適合以目標為導向論對錯,歷史無法假設。李建成影視形象

    “處理好”這些不能見光的事之後,李世民開啟了不起的治國模式,世人皆知,被尊稱‘’天可汗”。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雖不算長,但唐朝國泰民安並開疆拓土,文治武功奠定了大唐盛世基業。

    貞觀十七年,李世民四十六歲,其實可以說是他人生的晚年了,六年後他將因長期服用想長生不老的天竺藥物而駕崩。同年太子李承乾因謀反之罪被廢,又是謀反…體弱多病智商還行的老好人李治成了太子,那位一直試圖上位的媚娘武才人算是得到了天大的機會,搞定李治從而搞定天下,成了中國唯一的女皇。

    唐太宗在貞觀十年後的生命裡,越來越自戀,越來越固執,越來越武斷,越來越怕死,越來越奢華,遊獵巡幸花天酒地,一次同三十多位少女嬪妃共度春宵,這還受得了,那時代可不產藍色藥丸。朝堂上居然欲殺魏徵,賞丞相劉汲死。這還不算,晚年的他居然也想長生不老,迷信番僧,一代明君風采完全不在,人設完全被顛倒。直到臨終前,李世民終於反省並愧疚當年殺死親兄弟的手足相殘惡行來。還撰寫了《帝範》十二篇頒賜給太子李治,總結了自己一生的戰爭及施政經驗,也自評了一生功過。其實在太宗晚年,國家幾無外敵,在國家層面上的確也沒有需要挑戰的大事,李世民孤獨到了自大自狂,似乎也在有意彌補年青征戰的辛勞,掩飾手足相殘、逼退父皇的無道心虛自責吧,幹出昏君能幹出的所有毀滅自己與國家的事來。

    一將功成萬骨枯,何況是擁有無數將軍的皇帝呢,是非功過俱往矣。從古至今,權力的故事從來沒換過劇本,只是這一回仍然換了主演和群眾演員,以後同樣會一直永遠換下去。

  • 5 # 小李喜歡看劇

    現在的人沒有資格去評判古代人的,因為所處的時代不一樣,心態就不一樣,周邊的環境不一樣。

    所以我們的只能說是猜測或嘗試去了解。

    就我個人而言,自古無情帝王家。或許我們現在沒有那種當皇帝的心態,當放在那種“奴隸”時期,肯定是有人要保護好自己,讓自己過得更好。

    李世民經歷玄武門政變上臺,他的一生中殺了多少叔伯兄弟姐妹,死了多少親人。或許他是迷戀那個高高在上的王位。但是換一種方向,他又是樂意這樣做的嗎?爬上了那個血骨累累的王座,他心裡未嘗沒有愧疚與難受。

    所以我更傾向於李世民的晚年更多是在愧疚,孤獨中度過的。

  • 6 # 尚宮女史

    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唐太宗李世民出生於武功別館,這一年,還有一件大事發生,即隋文帝楊堅派出三十萬大軍分兩路討伐高句麗,結果隋軍死傷達到了十之八九,大敗而歸。楊廣繼位後,更是數次討伐高句麗,激起了民憤,軍事貴族們也放棄了楊廣,遂至隋末大亂,李淵父子趁機起兵,奪得天下。

    617年,李淵和李世民在晉陽謀劃起兵,自此,李世民開始了他轟轟烈烈的一生,這一年,李世民年僅20歲,或許他那時還想不到自己有一天會成為天下的主宰,當然也想不到有一天,他會為了權力斬斷了親情,親手殺死了自己一母同胞的兩個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又逼著自己的父親做了太上皇。

    曾經奪取天下的路上是累累白骨,而為了登基為帝擁有這天下,同樣需要獻血來祭奠,即便這獻血可能是自己親人身上的,也在所不惜。玄武門之變將李世民送上了權力的頂峰,也給他帶來了無數的指責和永遠洗不掉的汙點。這一年,李世民29歲,他的帝王之路剛剛開始,卻異常艱難。

    登上皇位不過才幾天,頡利可汗就帶著十幾萬大軍到了渭水便橋,直指長安,而李世民卻不能開戰,只能選擇忍辱負重,送上大量的財帛簽訂所謂的渭水之盟,贏家是頡利可汗。

    李世民和楊廣最大的不同是,他是一個實幹家,務實而能幹,改革內政,選拔人才,任用賢相治理國家,發展經濟,等國力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後開始對外宣戰,滅東突厥,滅高昌,滅薛延陀,攻打土谷渾等等,當然還有徵討高句麗。

    李世民親征高句麗正是他執政的一個分水嶺,他的政治晚年可以從這裡算起。645年春天,李世民親征高句麗,取得了不錯的戰績,但是卻沒有完成李世民攻滅高句麗的宏願,而且這一戰持續時間很長,殘酷的戰地生活迅速拖垮了李世民的身體。

    這一年的冬天,李世民在回師的路上,還沒有到達定州,就病倒了,“上病癰,御步輦而行。”癰發的很厲害,已經到了只能坐步輦的地步,到達定州之後,太子李治還親自為李世民吸吮癰毒。這一病非常厲害,當時的侍中劉洎見過李世民之後,曾對同事說:“疾勢如此,聖躬可憂!”正是這句話為他招致了殺身之禍。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李世民再也不復從前的身強體壯,而李治也開始長時間的監國。表面上李世民和從前並沒有什麼兩樣,還是會到處巡視,還是會制定對外戰事。在646年這一年,李世民在靈州巡視的時候,敕勒諸部落數千人到靈州拜見李世民,請求李世民做他們的天可汗。

    但是身體確實已經不可避免的垮了,不得不需要長時間的保養,而且李世民還開始服食長生不老之藥,這對他的身體又是一層摧殘,也讓他的脾氣變了很多,比之從前更加易怒、更武斷,也更加的感傷。

    在646年的生日的那一天,他對著長孫無忌傷感地說不能承歡在父母膝下,說完竟忍不住流了淚。面對一個個老臣的去世,李世民也很是傷心,少不了哭一場。

    與之相對的,在最後的這幾年了,有兩個人的被殺比較引人注目,其一就是凌煙閣功臣之一的張亮,因為養了五百名假子被李世民下令處死,即便大臣認為張亮“反形未具,罪不當死”,但李世民還是執意殺死了張亮;另一個被殺的就是李君羨,傳說中替武則天去死的應讖之人,即貞觀末期出現的“唐三代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讖語,但李君羨實際上當時在華州的時候確實和別人有所謀劃,被告發謀反,才被李世民所殺。

    當然,另一個比較引人注目的事情則是大興土木,李世民有風疾,本身就比較怕熱,後來他的身體壞了之後,就更加怕熱,遂將原先的破舊的宮殿重建了兩座大型避暑宮殿,即翠微宮和玉華宮,徐惠為此還寫下《諫太宗息兵罷役疏》,博得了李世民的歡心,但李世民也僅僅是賞賜了一下,並沒有真的聽從徐惠的建議。

    但是在648年,李世民可能已經預感到自己的身體不會好了,寫了《帝範》十二篇,交給李治學習,到了649年,又給李治安排了三個輔政大臣,即長孫無忌、褚遂良和李世績。然後在這一年的五月,李世民病逝於翠微宮。

  • 7 # 風塵講歷史

    唐朝作為中國古代最強的封建王朝,出過好幾個厲害的皇帝,首當其衝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本不是太子,奈何當時的太子李建成對他步步緊逼,無奈之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殺了太子和齊王,隨後逼宮李淵,兩月以後李淵就讓位給李世民了。李世民登基後開創了唐朝第一個治世——貞觀之治,唐朝在他的治理下日益興盛,威震四方,李世民也得到了一個天可汗的稱號。那麼這麼一個千古一帝,他的晚年生活如何呢?

    貞觀十八年李世民御駕親征高句麗,但是唐軍並沒有把高句麗滅掉,李世民失利後回到長安,身體狀況就大不如從前了。坐到了皇帝位置上的人大都在年老時肯定是畏懼死亡的,都捨不得手中的權力,李世民也是如此。為了逃避死亡,李世民走上了煉丹求長生的道路。在李世民剛登基時還曾經對秦始皇和漢武帝的求仙問道感到不屑,可他一定沒想到自己年老時也會走上這條路,這也算打臉了吧。

    在李世民身體漸漸吃不消的時候,他便開始服用丹藥了。但是古代煉的丹藥非但對身體沒有好處,還對身體有害。丹藥中含有大量重金屬,李世民吃了後身體越來越糟糕。但是李世民依舊沒有放棄吃丹藥,恰在此時,王玄策剛剛在中天竺大勝歸來,王玄策將首犯阿羅那順等人押送到了首都長安的同時還給李世民帶來了一個古印度僧人。這個僧人自稱已經兩百歲了,對長生不老頗有所研究,李世民大喜,命他為自己研製長生不老藥。

    這個時候的李世民身體狀況已經非常差了,吃再多的長生不老藥也是沒用的,在吃了印度高增煉製的丹藥後李世民就病危了。貞觀二十三年,李世民自知時日不多,指定了長孫無忌、褚遂良為託孤大臣後,又囑咐太子李治“無忌、遂良在,汝勿憂天下”。隨後李世民又把李勣貶為疊州都督,以便日後新皇提拔,讓李勣對新皇感恩戴德。

    貞觀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與世長辭。李世民無疑是一個好皇帝,他能任用賢良,克己律身,虛心納諫,讓唐朝發展的繁榮昌盛,對後世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也有許多皇帝以李世民為榜樣。相信李世民對自己的成就也是十分滿意的,臨走時除了沒有徵服高句麗外應該也沒什麼遺憾了。

  • 8 # 大福讀史

    晚年的唐太宗無論精神狀態,還是身體都十分差勁。身體差勁是服用了藥石導致的中毒,精神狀態差還是讓自己兒子們氣的。和秦始皇求長生一樣,唐太宗李世民晚年也沉迷服用藥石。《舊唐書·郝處俊傳》曾完整地記載了李世民吃藥石而死經過:

    貞觀22年,“先帝令婆羅門僧那羅邇娑寐依其本國舊方合長生藥。胡人有異術,徵求靈草秘石,歷年而成,先帝服之,竟無異效。大漸之際,名醫莫知所為。時議者歸罪於胡人,將申顯戮,又恐取笑狄夷,法遂不行”。

    令人發笑的是,早在貞觀二年,《貞觀政要》曾清楚記載了唐太宗對秦始皇等人求長生的鄙視。

    “神仙事本是虛妄,空有其名。秦始皇非分愛好,為方士所詐,乃遣童男童女數千人,隨其入海求神仙。方士避秦苛虐,因留不歸,始皇猶海側踟躕以待之,還至沙丘而死。漢武帝為求神仙,乃將女嫁道術之人,事既無驗,便行誅戮。據此二事,神仙不煩妄求也。”

    至於唐太宗何時服用藥石,史書本著為尊者諱的原則沒有清楚寫明。不過對熱愛圍獵的唐太宗來說,在貞觀16年以前曾經常外出圍獵,但是17年以後直到唐太宗病逝時,史書少有唐太宗外出圍獵的記載。也許,長期服用藥石對他的身體產生了副作用,損害了他的健康。此外,唐太宗貞觀十九年發兵征討高句麗,但戰事卻對唐軍很不利。後來,從千里之外返回長安的唐太宗不堪舟車勞頓隨即病倒。後來,透過御醫的精心護理,48歲的唐太宗才在數月後才稍微恢復健康。而且,一直到貞觀二十年,唐太宗仍然小病不斷。很難想象,戎馬一生的唐太宗身體不說很棒,也不會僅因為舟車勞頓而大病不起。

    如果說唐太宗服用藥石使唐太宗身體飽受折磨,那麼兒子們之間的奪嫡爭鬥亦使得唐太宗煩躁不已。

    早先唐太宗在即位之初,便立八歲的李承乾為太子。雖然唐太宗選擇了名師教導李承乾,但李承乾後來的舉動卻讓人覺得其有返祖的傾向:

    貞觀十三年,李承乾“又使戶奴數十百人習音聲,學胡人椎髻,剪綵為舞衣,尋橦跳劍,鼓鞞聲通晝夜不絕。造大銅爐、六熟鼎,招亡奴盜取人牛馬,親視烹燖,召所幸廝養共食之。又好突厥言及所服,選貌類胡者,被以羊裘,辮髮,五人建一落,張氈舍,造五狼頭纛,分戟為陣,系幡旗,設穹廬自居,使諸部斂羊以烹,抽佩刀割肉相啗。承乾身作可汗死。使眾號哭剺面,奔馬環臨之。

    (學習胡人的衣食住行、軍陣行列、突厥喪葬風)

    忽復起曰:“使我有天下,將數萬騎到金城,然後解發,委身思摩,當一設,顧不快邪!”左右私相語,以為妖。又襞氈為鎧,列丹幟,勒部陣,與漢王元昌分統,大呼擊刺為樂。不用命者,披樹抶之,或至死,輕者輒腐之。嘗曰:“我作天子,當肆吾欲;有諫者,我殺之,殺五百人,豈不定?”

    (打算當皇帝后去蘭州投奔突厥阿史那部落,甘願為酋長們牽馬執鐙。)

    以上可見,李承乾的言談舉止完全類同草原民族。很難想象,唐太宗如果將帝國交給他,會不會三世而亡?也正是因為李承乾的荒唐之舉,使得李世民越來越疏遠李承乾。貞觀十七年,擔心被廢的李承乾聯絡侯君集等人意圖發動政變脅迫唐太宗退位。政變失敗後,李承乾被廢。李承乾被廢后,他的爭位對手李泰也開始謀求太子位,同時還有不情願捲進來的李治。在李世民漸漸肯定李泰的時候,李泰為了爭取當太子說了一句喪心病狂的話,“臣唯有一子,百年後,當殺之,傳國晉王(唐高宗李治)。”此話一出,無論是唐太宗還是褚遂良等重臣都十分驚愕。褚遂良乾脆一陣見血地告訴唐太宗:他死後,他的皇子之間很可能會爆發一場類似“玄武門之變”的血腥政變。於是,李泰失去了做太子的資格。

    這時,唐朝重臣長孫無忌便力推外甥李治上臺。考慮到長孫無忌為首的重臣集團的支援,雖然對李治做太子不滿意的李世民也不得不同意。長期面對諸子爭位的唐太宗雖然最後立了太子,但是他們之間、他們背後勢力之間的殘酷博弈搞得李世民心力交瘁。無疑,鬱鬱寡歡同樣會影響李世民早已不健康的身體。

  • 9 # 有書共讀

    偉人詩詞曾贊“唐宗宋祖”。這個唐宗,即是唐太宗李世民。

    史載李世民之父李淵曾多次說過要立其為太子,但一直未立。這導致原太子李建成與李世民兄弟互相猜忌。因不滿長兄李建成設計謀害,李世民先發制人,透過“玄武門之變”成功上位。

    李世民登基為帝后,勵精圖治,開創了貞觀盛世。他晚年生活如何呢?

    大體上來說,李世民算得上是個明君,晚年也並不是就變得昏聵了。只不過人到老年,頗些有不聽勸告講享受,而且變得更惜名惜命了。

    先說說他講享受。太宗到了晚年,驕奢較甚,他過度役使人民,比如建飛山宮,針對群臣的苦心進諫,他強辯說“若不為此,不便我身”,並解釋說“百姓無事則驕逸,勞役則易使”。

    說百姓要是生活太好,整天無所事事,容易走向驕逸,只有役使他們才行。

    647年四月,李世民嫌京城悶熱,又在驪山頂上修築了翠微宮。三個月之後,又說原宮室過於小格局,配不上大唐威儀,重修了玉華宮,並因讒言誅殺重臣劉洎。

    最後講講他的惜命。彷彿歷代帝王都不能免俗,總希望自己能長命百歲。

    李世民也不例外。據聞王玄策曾俘虜一位番僧羅邇娑婆,將其獻給李世民,這位印度和尚稱自己活了二百多歲,懂得煉製長生不老仙丹,李世民根據和尚的藥方,在全國各地收羅名貴藥材,以此煉丹。

    647,李世民中風癱瘓,被太醫救好,本來應該省悟而戒斷丹藥,卻反而覺得這是方士水平不行,加大對高人隱士的搜求。上有所好下必甚之,許多讒臣紛紛投其所好,進方士進丹藥,弄得朝廷烏煙癉氣。

    但李世民晚年雖有不足,其早年的文治武功依然是不可磨滅的。

    況且他臨死前,深刻反省過自己的過度奢侈糜爛,並告誡太子李治,要他不可學習自己驕奢的一面,應該從歷史中找古代賢明帝王作為學習的典範。總的來說,他還不失為一位明君。

  • 10 # 花木童說史

    李世民在位23年,任用賢能、虛心納諫,體恤百姓疾苦,並大力平定外患,穩固邊疆。開創了開元盛世,是一代明君。

    但他晚年隨著身體狀況的下降,也變成了“老糊塗”,從而犯了不少錯誤。

    堵上耳朵,踹開諫臣

    李世民到了晚年,就以自我為中心,不再接納大臣的意見。並警告群臣:“若不為此,不便我身。”明擺著,讓大臣們乖乖閉嘴。

    大興土木,驕奢淫逸

    貞觀二十一年,李世民嫌京城悶熱,便在臨潼修建了翠微宮。但幾個月之後,他又嫌棄翠微宮太小,又重新修建了玉華宮。

    後來又修建了“飛山宮”,但這還不夠,他又把楊廣位於東都“洛陽宮”也接手過來建造。大臣們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勸誡他,他還給自己找了一個很搞笑的理由:不給老百姓找點事做,他們就會貪圖享樂。

    為求長生,迷信方士

    不過他臨終之前,還是意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他對太子李治說:“錦繡珠玉不絕於前,宮室臺榭屢有興作,犬馬鷹隼無遠不致,行遊四方供頓煩勞。”並告誡太子,要效仿明君,不要再犯自己這樣的錯誤。

    總之,李世民雖然老年昏聵,犯了一些糊塗,但他總的來說,還是功大於過,也配得上一代明君的稱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耳聾怎樣讓自己聽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