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燦爛悠久、延綿不絕,傳承已有數千年之久,然而如果將其與整個地球漫長的歲月相比,卻又是如此的短暫。經過科技的一次次革新之後,人們透過地質學研究終於發現我們這顆藍色的星球竟然有長達46億年的歷史了,而在人類文明誕生以前就已經有許多生靈曾經成為地球的統治者了。
我們因為這顆星球而生存繁衍,地球也因為我們而與眾不同。為了更好的理解和分析地球演化的過程,地質學家們依據不同歷史時期的地質生態將地球按照宙、代、紀、世的單位進行了劃分。
起初由於對地質學研究的不足,人們誤以為地球僅有幾萬年的歷史,故而有學者將地球分為第一紀至第四紀。然而很快,這個錯誤就顯露出來了,大家發現原先認定的“第一紀”竟然比後面所有地質時代的總和還要長好多倍。如此一來,原先的紀元評判標準就難以適用了,於是大家引入了比紀元更為宏大、長久的概念,也就是代、宙。
地區誕生之初,和其他大多數星球並無太大區別,不同之處僅僅在於溫度、空氣和水的誕生。人類將這段從地球誕生到生物誕生的時光依據各自特徵的差異劃分為“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它們曾經一併被稱為“隱生宙”。所謂“隱生宙”是與後來的“顯生宙”相對應的,但它並不代表這段時光中沒有地球生物的存在。恰恰相反,物種通常被認為正是在“隱生宙”時期逐漸產生的,只不過當時物種的形態極為原始,到了“顯生宙”時期才突然出現了大爆發。
不論是人類當下生活的歲月,亦或是早已滅絕的恐龍時代,都處於“顯生宙”的階段範疇之中,只不過它們分屬於不同代的不同紀元階段罷了。“顯生宙”一共分為三個代,即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這其中新生代正是我們人類生存的時期,而中生代便是恐龍橫行的年代了。
古生代的第一個紀元——寒武紀時期,地球上出現了最大的一次物種大爆發,大量的無脊椎動物開始出現,並逐漸瀰漫至海洋的每一處角落。經過漫長的生態演化之後,到了二疊紀時期出現了物種大滅絕,隨即將地球拉入到了中生代,也就是爬行動物開始稱霸海陸空的恐龍時代。恐龍滅絕以後,新生代正式開啟,不論是動物還是植物都因此出現了新一輪的演變。
縱觀這些地質學意義上的階段劃分,整個“顯生宙”歲月下的11個紀元是瞭解地球物種演化的重要階段。下面就讓我們簡單梳理一下不同紀元下,地球上地質環境和物種特徵的變遷過程吧。
古生代分為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6個紀元,中生代則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3個紀元,新生代大體劃分為第三紀和第四紀兩個紀元。這其中距今5.42億年到4.85億年之間的寒武紀是顯生宙的開端、物種大爆發的時代。當時地球上存在一個潘諾西亞大陸(理論上的史前超級大陸,於前寒武紀時期分裂),但絕大多數地表均被海洋所覆蓋,原始生物孕育其中,並已經出現了DNA物質和藉助氧氣呼吸的行為。正因如此,當寒武紀地球上出現了足夠多的氧氣,並且有越來越多的原始物種具備了相對複雜的物質結構以後,大量物種誕生了。
在寒武紀初期的短短几百萬年裡,眾多無脊椎動物的集中誕生,它們形態各異、種類繁多,並且留給後世的出土化石數量驚人,古生物學家又將這一時期出現的物種大爆發稱之為“寒武爆發”。“寒武爆發”所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地球上物種之間的生存競爭驟然激烈起來,食肉類動物出現了。而在此之前不同生物雖然相互競爭,卻大體保持著互不干涉的生存狀態。為此,許多動物為了生存而紛紛進化、逐漸演化出堅硬的重甲,硬殼類動物開始大規模出現在這顆星球之上了,奇蝦是它們當中的佼佼者。
相較於其他硬殼類動物,奇蝦進化出了在當時的動物世界堪稱鋒利無比的爪子,這是為了更好捕食獵物。它們在寒武紀的動物競爭中,憑藉嘴邊的32個重疊的吸盤結構以及那雙所向披靡的利爪,能夠接近和碾碎幾乎所有獵物。憑藉自己身體的優勢,奇蝦可以肆無忌憚的捕食周邊生物,其體型也隨之越來越大,甚至最長身型可達2米之巨,儼然成為寒武紀時代地球上當之無愧的霸主。然而好景不長,寒武紀末期的地球上發生了一次劇烈的生態變化,超過40%的物種突然遭受滅絕,這其中就包括了奇蝦。據科學家推斷,這次氣候變化很可能是因為一次冰河時代的來臨,從而引發大量物種無法承受溫度的強烈突變而滅亡的。
關於奇蝦滅亡的原因,可謂是眾說紛紜。新物種淘汰說、環境惡化說、食物減少說、智力低下說等均在古生物界佔據一席之地,更有人提出假說認為奇蝦之所以後來消失了,是因為它們進化成了其他節肢動物。總之,作為寒武紀稱霸地球的霸主,奇蝦最終退出了歷史的舞臺,這給予了其他物種以機會。進入奧陶紀以後,隨著冰河時代(指寒武紀末期的氣溫變冷階段)結束,大量融化的雪水匯入海洋,從而導致海侵現象頻發。所謂海侵現象又稱為“海進”,是指因海面上升或陸地下降造成的海水對陸地大規模倒灌的地質現象。由於奧陶紀初期地球上發生了一系列地質、氣候變化,影響了物種的生態結構,一種全新的生物開始走向霸主的舞臺。
早在寒武紀時期,面對霸主奇蝦的大肆掠食,許多物種就只能小心翼翼的生存,著重進化加強自身的防禦能力,角石便是在此背景之下出現的物種。只是不同於其他硬殼類物種,角石在進化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種全新的體態。它們將自己最柔弱的肉體藏匿於堅硬的甲殼之內,並將頗具殺傷力的腕足致於殼外,從而形成了一種拖著殼體的形態。不僅如此,由於成年角石的外殼直徑足夠大,最終會在殼體內部形成寄存肉體的前部住室和儲存氣體的後部氣室,如此一來角石便可以憑藉對氣室的操作在水中更好的升降和平衡了。
相較於體態相對統一的奇蝦家族,角石家族的形態可謂是千姿百態。它們當中有些殼體宛如圓盤一般,身長也僅有2.5釐米左右;有些則殼體筆直,身長亦可達到15釐米的樣子;還有的角石身型巨大,即便是捕殺體長1.8米的巨型羽翅鱟都顯得綽綽有餘。正是最後這種被成為房角石的生物,憑藉著足足有9米之長的體型成為奧陶紀海洋中的霸主。當然,相較於寒武紀時代奇蝦獨佔鰲頭式的霸主地位,奧陶紀時期逐漸出現了原始魚類、珊瑚、三葉蟲和原始章魚等地質史上赫赫有名的動物,植物同樣出現了新一輪物種迸發期。不過到了奧陶紀末期,由於太空中的伽馬射線破壞了臭氧層,導致紫外線直接輻射地表,摧毀了大部分動植物,並造成地球上超過60%的生物滅絕。
志留紀:板足鱟、植物登陸生長
奧陶紀末期的紫外線輻射導致全球生態鏈發生了新一輪的洗牌,曾被奇蝦、房角石長期壓制的鱟類迎來了自己的春天。這時期的鱟類屬於海洋生物鏈底層的物種,通常被統稱為板足鱟類。相較於寒武紀時期為了躲避奇蝦的掠食而儘量縮小的身軀,奧陶紀時期板足鱟已經進化出更為堅硬的外殼。它們的前端雙足逐漸演化成為尖銳的利鉗,附肢亦演化成為兼具呼吸和運動作用的肢體,這促使板足鱟能夠在海洋中更加靈活的遊動。只不過,奧陶紀時期的板足鱟進化方向更多的是針對曾經的天敵奇蝦進行的,它們甚至進化出巨型羽翅鱟這種身長足足有1.8米的龐然大物,卻在還是遭到奧陶紀霸主房角石的壓制。
直至志留紀的來臨,板足鱟再度進化成為體長達3米的廣翅鱟。只不過這種身型巨大,被古生物學家冠名以“帝鱟”的物種存在嚴重的生存缺陷,俗稱“腦殘”。由於腦部存在發育缺陷,廣翅鱟甚至會與自己的天地鸚鵡螺(一種喜歡吃廣翅鱟卵的渺小生物)一樣食用同類的卵,最終陷入滅絕的境地。不過其他板足鱟卻藉助奧陶紀大滅絕期間,地球出現的海面劇烈起伏完成了對角石家族的反超。畢竟相較於運動能力極差的角石來說,板足鱟要顯得靈活許多。也正是憑藉靈活的肢體,志留紀期間逐漸有板足鱟開始了征服陸地的腳步。
不僅是板足鱟,藻類植物同樣也開始了向陸地蔓延的步伐,這說明促使海生動植物轉移棲息地的因素是廣泛存在於地球各處的。人們相信大氣層中的氣體成分變化以及由此造成的氣候變化是生物轉戰陸地的重要因素,這次發生於志留紀晚期的氣候變化導致了大約30%的地球生物滅絕,所幸的是有頜魚類存留了下來。所謂有頜魚類同樣是志留紀晚期誕生的一類物種,它們始一出現就對板足鱟造成了碾壓式的打擊,併成功將後者從地球生物霸主的位子上拉下馬。當然,雖然經過了氣候驟變和有頜魚類掠食的雙重威脅,板足鱟依舊留存了部分品類,並在隨後的地球物種演化中繁衍生息,尋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蜘蛛(陸生板足鱟後裔)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從4億年前開始,地球進入了泥盆紀時代,這也是魚類大幅度進化的歲月。作為海生動物的它們一方面在海洋中開疆擴土,並逐漸碾壓了包括三葉蟲在內的眾多族群,另一方面它們當中的某些魚類的鰭開始逐漸演變出堅硬的翅片,從而擁有了足夠爬行到陸地的能力,開始向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進化。
事實上,早在志留紀時期就已經有一種魚類為了能夠與當時的霸主機板足鱟抗衡,進化出了密度遠勝先前所有物種的甲冑,具備了針對後者的裝備優勢,它便是鄧氏魚。正是由於驚人的防護能力,泥盆紀時代的鄧氏魚幾近於無敵,在海洋中逐步擠壓了板足鱟的生存空間,併發育成為身長可達11米、足有4噸重、咬合力高達5噸的龐然大物。
作為泥盆紀時代最大的海洋獵食者,實力強勁的鄧氏魚也因此被古生物學家們冠以“恐魚”的尊號,然而這並不能避免它們走向滅亡的命運。和先前幾個紀元晚期一樣,泥盆紀晚期同樣也出現了大規模長時間的物種大滅絕事件,但卻呈現出兩個高峰,分別發生於泥盆紀晚期的法門階(“系紀”下細分“統世”、“統世”細分為“階期”)早期以及泥盆紀與石炭紀交接之際。兩個階段之間相差了足足100萬年,這場大滅絕事件也因此造成大約78%的海洋生物滅絕。
海西運動是這次滅絕事件的主因,大量地震和火山噴發產生了各種噴岩漿,燒死或毒死了許多魚類,即便是活下的物種也因缺氧而逐漸被悶死。這些災難最終迫使更多的物種開啟了登陸歷程,早期陸生脊椎動物海納螈就是在此時登上陸地的。
雖然稱為螈,但海納螈並不是兩棲類動物,它們曾被認為是由海底的一種魚類(頭甲魚)演變而來的,其實是由肉鰭魚類演化而來。另外,相較於同時期的其他登岸物種,海納螈構造複雜的肺臟促使其具備了無與倫比的優勢。原來,泥盆紀晚期演化出來的大型陸生植物(主要是指森林樹木)開始將豐富的氧氣排放到大氣之中,擁有許多肺泡的海納螈因此可以加強換氣效率,從而擁有更大的優勢在陸地環境下棲息。
事實上,海納螈的肺臟結構與現代陸棲脊椎動物相似,它也正是人類和其他四足動物的祖先。當不可一世的鄧氏魚因大滅絕事件而退出歷史舞臺之時,整個海洋物種狼藉遍地,魚類也在進入石炭紀之後短暫退出了海洋物種的主流序列。由於海水中含氧量的變化,身形渺小的菊石暫時成為海洋當中最為普遍的生靈,然而真正開始稱霸地球的卻另有其他。
前文提及,早在志留紀時期就有部分板足鱟家族登上了陸地,進入石炭紀以後進化出能夠海陸兩棲的巨型古廣翅鱟,這也是進化史上最大的水生節肢動物。這類巨型古廣翅鱟雖然遠不如它們當年的祖先,但在缺乏天敵的大環境下依舊能稱霸一方,只是巨型古廣翅鱟並非當時地球上唯一的主宰。
隨著植物在陸地的大量繁衍,它們同樣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進化。很顯然,木質化的維管組織更有利於植物在土壤中紮根和汲取養分,蕨類植物就這樣大量出現了。蕨類植物的誕生對於地球物種演化史和地質演變史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是因為它們可以將地表的大量碳元素吸收固定在自身的木質軀體中,並伴隨著木質殘骸逐步沉澱為化石和煤炭資源,石炭紀因此而得名。問題在於,當時地球上的生態鏈中並未出現能夠分解這些物質的微生物,這就導致大量碳元素被深埋地底,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急劇下降,相應的氧氣含量開始急劇攀升。高濃度的氧氣孕育出一系列巨蟲,在水中的巨型古廣翅鱟的體長可達2.4米,叢林深處的巨型馬陸(又稱“遠古蜈蚣蟲”)有大約3米長,然而最為著名的還是巨脈蜻蜓,它也是已知地球上曾出現過的最大昆蟲物種。
巨脈蜻蜓的翅長就有0.75~0.95米長,其時速最高可達60千米,堪稱石炭紀時期的雄鷹。相較於往前和往後的地球霸主,石炭紀的霸主不論是防禦力還是進攻性都要脆弱許多,它們龐大的身軀只能依託於當時濃郁的氧氣密度,所以當冰河時代再度到來之後,滅絕事件又一次來臨了。氣溫下降導致大量熱帶雨林的消亡,喪失食物引發大批動物(動物呼吸作用能夠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滅絕,從而導致二氧化碳比重陷入地球有史以來最低比重、而氧氣含量持續增加,甚至一度高達40%左右。作為一種助燃氣體,隨著冰河時代的結束和氣溫的再度回暖,再難發生了。
由於石炭紀末期,地球大氣層的富氧化嚴重,導致當氣溫重新回暖至某個臨界點時,地球宛若被點燃一般,高濃度的氧氣助長了火勢。多年的焚燒所產生的大量有毒氣體荼毒地球近萬年之久,氧氣含量的下降也導致石炭紀時代依靠高度氧氣含量發展起來的許多物種面臨滅絕或 成更為渺小體型的境遇。大量巨蟲皆因烈火、毒氣和缺氧的困擾而走向滅絕,然而板足鱟在這場浩劫中存活了下來。只是由於過早的將附足進行行動和呼吸的絕對隔離,此時的板足鱟再難有潛能可以挖掘,進化方向大體定型。厚重的甲殼導致它們步履蹣跚,再難重振雄風了,於是水棲板足鱟很快泯滅於隨後的物種競爭中。
步入二疊紀之後,海洋當中的魚類再度崛起(取代了菊石),淺水則逐漸被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佔據(取代了水棲板足鱟)。至此,板足鱟僅有陸生一系繁衍進化,並延續至今,不過很顯然的是蜘蛛在如今的生態鏈中的地位是遠遠無法與其先祖相提並論的。
作為地球有史以來作為強大的昆蟲,巨脈蜻蜓早在石炭紀中後期就已經遭遇到自己的天敵了,那便是爬行動物引螈。引螈生活在距今2.86億年前至2.45億年前,是一種陸生爬行類食肉動物,很大程度上靠魚生存,可能也以陸上脊椎動物為食料,對於巨脈蜻蜓同樣也毫不留情。只是在石炭紀末期的大滅絕中,它們與巨脈蜻蜓一樣遭受劫難,僅僅留下了部分火種,並在地球生態逐漸平穩之後走向了王座。
只不過,引螈在二疊紀時期稱霸的時日非常短暫,很快他們便被一種新的生物所取代了,異齒龍成為二疊紀統治陸地時間最長的物種。中文古生物學上被稱作“異齒龍”的物種有兩個,其中一個存在於侏羅紀時代(Heterodontosaurus,因有三種牙齒,取意為“不同齒的蜥蜴”),另一種便是二疊紀時代的主宰了(Dimetrodon,因有兩組大小不樣的牙齒,取意為“兩種標準牙齒的動物”),名稱的相同僅僅是因為翻譯的問題。
雖然被冠以“龍”的稱號,但二疊紀異齒龍卻並不屬於爬行類動物,恰恰相反的是它們與哺乳類有著更為密切的關係。在它們背上進化出的高大背帆,能夠很好的幫助異齒龍在乾旱炎熱的二疊紀調節自身的溫度。正當陸生動物為了爭奪陸地霸主展開激烈爭鬥之時,二疊紀的海洋依舊處於混亂的生態破壞和恢復的迴圈之中,未能角逐出頗為強勢的捕獵者。及至二疊紀末期,海洋中甚至再度爆發大滅絕事件,並導致近乎95%的海洋生物就此消失。至此,陸地生物在地球生態鏈中的比重越來越高,而曾經分裂的地球不同板塊也又一次構成了一個整體,即“盤古大陸”。
盤古大陸的存在有助於地球上陸生動植物的快速擴散,同樣也使得圍繞陸地霸主的競爭更加激烈。從二疊紀晚期開始,另一種與哺乳類關係密切的物種開始崛起了,它們就是麗齒獸(合弓綱,仍然屬於爬行類,俗稱“半龍半獸”)。麗齒獸擁有極為鋒利的犬牙,這是他們擊敗異齒龍的殺手鐧。可是伴隨著二疊紀末期“溫室效應”的出現,地球生態再度發生劇烈變化,土壤系統崩潰、氧氣濃度下降、森林消亡,加之又發生了西伯利亞地盾事件(可能是因隕石撞擊引發的大規模火山噴發),麗齒獸很快就滅絕了。
趁著諸多王者滅絕的空襲,一種名為犬頜獸的物種在三疊紀時期開始崛起。與引螈、異齒龍和麗齒獸一樣,犬頜獸同樣是一種與哺乳類關係密切的爬行類動物,屬於“半龍半獸”的範疇之內。與此同時,海洋在經過一系列滅絕事件後終於緩過勁來,旋齒鯊成為新的海洋霸主。只不過無論是犬頜獸還是旋齒鯊,都沒有透過拼殺,而是透過撿漏的方式登頂陸地和海洋的王座,終究缺乏了進化的動力,難以持久。
到了三疊紀中期,恐龍開始崛起,陸地上犬頜獸遭到各類崛起恐龍的屠戮,“半龍半獸”家族很快步入衰落,但卻也進化出體型較小的哺乳類後裔繼續繁衍生息,等待時機。海洋中,旋齒鯊同樣遭到爬行類的毀滅性打擊。魚龍的祖先原本是業已登陸上岸的爬行動物,卻再度下水制霸海洋,這一點與後來的蛇頸龍(水生爬行類)、鯨(水生哺乳類)和海豚(水生哺乳類)一模一樣。
恐龍的出現和崛起即將為生物進化史描繪出濃墨重彩的一筆,哺乳類祖先的蟄伏亦將寫下地球歷史程序中最為傳奇的篇章。三疊紀末期,盤古大陸即將分裂,地殼運動和火山噴發頻繁,並再度改變了空氣的組成。更為重要的是,裸子植物不斷的擴充套件和繁盛,為眾多大型食素恐龍提供了豐富的儲糧。
適宜的氣候、充裕的植物不僅為恐龍的演化提供了優越的條件,促使陸地上先後湧現出南十字龍、迷惑龍、樑龍、腕龍等諸多物種,同時也讓水裡的魚龍和空中的翼龍獲得極大的發展和進化。與動物一樣,整個侏羅紀時代的植物也處於不斷繁盛的狀態,蘇鐵類、松柏類和銀杏類不斷豐富和壯大地球的植被面積,也促使食草性恐龍的身軀越來越巨大。
另一個變化發生在小型獸腳類恐龍族群當中,這些小型恐龍為了更好的儲存身體中的熱能進化出了羽毛。起初這些遍佈全身的羽毛僅僅是酷似軟管的柔軟絨毛,但是很快就演變成為扁平式的羽翼。正是這些身材輕盈的恐龍逐漸進化,並最終展翅翱翔到天空,成為現代鳥類的祖先。鳥類誕生的意義重大,它們進一步豐富了地球生態圈,並在恐龍時代末期佔據了天空霸主的地位,直至今日。
相較於先前歷次紀元末期的物種大滅絕時間,侏羅紀晚期晚期大滅絕事件的威力就要弱小許多,並且主要集中於海洋中。事實上,即便是海洋生物,也僅有20%左右的物種滅絕了。恐龍、鳥類和裸子植物繁盛於侏羅紀,到了白堊紀時期獲得了進一步的壯大。比如白堊紀時期陸地上最為兇猛和著名的當屬霸王龍了,而當時制霸海洋的同樣是水生爬行類動物,其中就包括了混龍類的上龍和海生蜥蜴類的滄龍,它們身長甚至超過了15米。此時的天空依舊被翼龍所佔據著,然而鳥類的優勢也愈發明顯。
承襲自侏羅紀時期的生態特徵,白堊紀中前期的地球上,裸子植物和少量蕨類植物是最為繁盛的植物種類,也正是這兩類植物為陸地上的恐龍提供了數量巨大的食糧,而它們都屬於原始的三碳植物範疇。所謂三碳植物是指這類植物當中的導管和纖維尚不完全,其光合作用遠不如後來出現的四碳植物(主要指被子植物)。也正是因為三碳植物的木質化程度較低,反而更容易被動物消化吸收,加之侏羅紀和白堊紀的氧氣含量依舊不少,也就促使恐龍等一系列以此為食的動物進化出龐大的身軀,繼而導致許多食肉型動物也隨之出現體型巨化特徵。
由於地球上存在大量裸子植物和蕨類植物這樣優質的能量來源,為了更為高效的獲取食物,許多食草型動物(以蜥腳類恐龍為主)逐漸退化了咀嚼功能,轉而以頸部進行一種極低耗能的進食。另一方面,獸腳類恐龍(包括由其進化形成的鳥類)的身體裡擁有一套十分有效的呼吸系統,即肺部特殊的氣囊結構能夠促使它們在呼氣和吸氣之時,均能吸收氧氣進入肺部。這種結構的肺部呼吸方法,被稱為“雙重呼吸”,其攝取氧氣的效率是哺乳動物的2.5倍。如此高氧氣濃度的空氣和豐富的三碳植物共同促進了恐龍的壯大,奠定了其地球霸主的地位。
然而,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對於三碳植物的依賴以及對氧氣含量的高效利用在地球再度出現氣候劇變之時,也就成為了恐龍家族的巨大弱點。白堊紀後期,鳥類不斷驅趕翼龍並佔據了天空。伴隨著隕石、地殼運動等現象,地球上出現了氧氣含量下降和大量揚灰的狀況,嚴重影響了植物的生長。此時,相較於三碳植物,以被子植物為代表的四碳植物憑藉更為高效的光合作用系統脫穎而出,逐漸成為陸生植物的主流。
此時,地球上絕大多數巨型食草性動物均已退化了咀嚼功能,難以吸收木質化程度更高的被子植物,加之氧氣含量和氣溫變化速度太快,被迅速擠出了生態圈。在這一輪的生態洗牌中,哺乳動物憑藉渺小的體型(對能量攝入需求小)、發達的咀嚼功能(恐龍時代惡劣的生存環境所致)逐漸在全新的生態鏈中佔據了重要席位。
白堊紀是中生代的最後一個系紀,其末期的大滅絕事件直接終結了恐龍時代,並重塑地球生態圈。巨型爬行動物的時代宣告終結,鳥類和哺乳類憑藉渺小的身軀走進了古近紀(新生代的第一個系紀)時代。相較於鳥類,哺乳類的生存適應能力更為突出,它們當中甚至還分化出能夠在天空飛翔的蝙蝠和重新適應海洋的鯨類。此後進入新近紀時期,地球上的生物界總體面貌與現代更加接近,哺乳動物中的靈長目開始逐步發展壯大。
所謂靈長目,是哺乳綱下的一個目,其主要特徵就是大腦發達、手和腳的趾(指)分開、大拇指靈活、多數能與其他趾(指)對握。當時,相當多的哺乳類動物延續了此前奇蝦、房角石、鄧氏魚和恐龍等歷代地球霸主的步伐,走上了體型巨大化的道路,比如猛獁、劍齒虎、乳齒象和雕齒獸等等。然而伴隨著冰期來臨,地球上的許多植被變成了針葉林和草地,大量巨型哺乳動物因此滅絕。
草類的出現對靈長類的進化意義非凡,正是由於草地對森林的阻隔,才促使人類的祖先不得不跳下大樹,奔向遠方尋找新的棲息之所。為了避免在廣袤的草地中遭受猛獸的襲擊,它們時不時會停下腳步、站立眺望,以防不測,並最終成為能夠站立行走的類人猿。從此,人類的先祖開始披荊斬棘、履步堅冰,為了自己的時代而開拓進取。
人類歷史燦爛悠久、延綿不絕,傳承已有數千年之久,然而如果將其與整個地球漫長的歲月相比,卻又是如此的短暫。經過科技的一次次革新之後,人們透過地質學研究終於發現我們這顆藍色的星球竟然有長達46億年的歷史了,而在人類文明誕生以前就已經有許多生靈曾經成為地球的統治者了。
我們因為這顆星球而生存繁衍,地球也因為我們而與眾不同。為了更好的理解和分析地球演化的過程,地質學家們依據不同歷史時期的地質生態將地球按照宙、代、紀、世的單位進行了劃分。
地質年代的劃分起初由於對地質學研究的不足,人們誤以為地球僅有幾萬年的歷史,故而有學者將地球分為第一紀至第四紀。然而很快,這個錯誤就顯露出來了,大家發現原先認定的“第一紀”竟然比後面所有地質時代的總和還要長好多倍。如此一來,原先的紀元評判標準就難以適用了,於是大家引入了比紀元更為宏大、長久的概念,也就是代、宙。
地區誕生之初,和其他大多數星球並無太大區別,不同之處僅僅在於溫度、空氣和水的誕生。人類將這段從地球誕生到生物誕生的時光依據各自特徵的差異劃分為“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它們曾經一併被稱為“隱生宙”。所謂“隱生宙”是與後來的“顯生宙”相對應的,但它並不代表這段時光中沒有地球生物的存在。恰恰相反,物種通常被認為正是在“隱生宙”時期逐漸產生的,只不過當時物種的形態極為原始,到了“顯生宙”時期才突然出現了大爆發。
不論是人類當下生活的歲月,亦或是早已滅絕的恐龍時代,都處於“顯生宙”的階段範疇之中,只不過它們分屬於不同代的不同紀元階段罷了。“顯生宙”一共分為三個代,即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這其中新生代正是我們人類生存的時期,而中生代便是恐龍橫行的年代了。
古生代的第一個紀元——寒武紀時期,地球上出現了最大的一次物種大爆發,大量的無脊椎動物開始出現,並逐漸瀰漫至海洋的每一處角落。經過漫長的生態演化之後,到了二疊紀時期出現了物種大滅絕,隨即將地球拉入到了中生代,也就是爬行動物開始稱霸海陸空的恐龍時代。恐龍滅絕以後,新生代正式開啟,不論是動物還是植物都因此出現了新一輪的演變。
縱觀這些地質學意義上的階段劃分,整個“顯生宙”歲月下的11個紀元是瞭解地球物種演化的重要階段。下面就讓我們簡單梳理一下不同紀元下,地球上地質環境和物種特徵的變遷過程吧。
寒武紀:奇蝦、生物大爆炸古生代分為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6個紀元,中生代則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3個紀元,新生代大體劃分為第三紀和第四紀兩個紀元。這其中距今5.42億年到4.85億年之間的寒武紀是顯生宙的開端、物種大爆發的時代。當時地球上存在一個潘諾西亞大陸(理論上的史前超級大陸,於前寒武紀時期分裂),但絕大多數地表均被海洋所覆蓋,原始生物孕育其中,並已經出現了DNA物質和藉助氧氣呼吸的行為。正因如此,當寒武紀地球上出現了足夠多的氧氣,並且有越來越多的原始物種具備了相對複雜的物質結構以後,大量物種誕生了。
在寒武紀初期的短短几百萬年裡,眾多無脊椎動物的集中誕生,它們形態各異、種類繁多,並且留給後世的出土化石數量驚人,古生物學家又將這一時期出現的物種大爆發稱之為“寒武爆發”。“寒武爆發”所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地球上物種之間的生存競爭驟然激烈起來,食肉類動物出現了。而在此之前不同生物雖然相互競爭,卻大體保持著互不干涉的生存狀態。為此,許多動物為了生存而紛紛進化、逐漸演化出堅硬的重甲,硬殼類動物開始大規模出現在這顆星球之上了,奇蝦是它們當中的佼佼者。
相較於其他硬殼類動物,奇蝦進化出了在當時的動物世界堪稱鋒利無比的爪子,這是為了更好捕食獵物。它們在寒武紀的動物競爭中,憑藉嘴邊的32個重疊的吸盤結構以及那雙所向披靡的利爪,能夠接近和碾碎幾乎所有獵物。憑藉自己身體的優勢,奇蝦可以肆無忌憚的捕食周邊生物,其體型也隨之越來越大,甚至最長身型可達2米之巨,儼然成為寒武紀時代地球上當之無愧的霸主。然而好景不長,寒武紀末期的地球上發生了一次劇烈的生態變化,超過40%的物種突然遭受滅絕,這其中就包括了奇蝦。據科學家推斷,這次氣候變化很可能是因為一次冰河時代的來臨,從而引發大量物種無法承受溫度的強烈突變而滅亡的。
奧陶紀:角石、海侵運動頻發關於奇蝦滅亡的原因,可謂是眾說紛紜。新物種淘汰說、環境惡化說、食物減少說、智力低下說等均在古生物界佔據一席之地,更有人提出假說認為奇蝦之所以後來消失了,是因為它們進化成了其他節肢動物。總之,作為寒武紀稱霸地球的霸主,奇蝦最終退出了歷史的舞臺,這給予了其他物種以機會。進入奧陶紀以後,隨著冰河時代(指寒武紀末期的氣溫變冷階段)結束,大量融化的雪水匯入海洋,從而導致海侵現象頻發。所謂海侵現象又稱為“海進”,是指因海面上升或陸地下降造成的海水對陸地大規模倒灌的地質現象。由於奧陶紀初期地球上發生了一系列地質、氣候變化,影響了物種的生態結構,一種全新的生物開始走向霸主的舞臺。
早在寒武紀時期,面對霸主奇蝦的大肆掠食,許多物種就只能小心翼翼的生存,著重進化加強自身的防禦能力,角石便是在此背景之下出現的物種。只是不同於其他硬殼類物種,角石在進化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種全新的體態。它們將自己最柔弱的肉體藏匿於堅硬的甲殼之內,並將頗具殺傷力的腕足致於殼外,從而形成了一種拖著殼體的形態。不僅如此,由於成年角石的外殼直徑足夠大,最終會在殼體內部形成寄存肉體的前部住室和儲存氣體的後部氣室,如此一來角石便可以憑藉對氣室的操作在水中更好的升降和平衡了。
相較於體態相對統一的奇蝦家族,角石家族的形態可謂是千姿百態。它們當中有些殼體宛如圓盤一般,身長也僅有2.5釐米左右;有些則殼體筆直,身長亦可達到15釐米的樣子;還有的角石身型巨大,即便是捕殺體長1.8米的巨型羽翅鱟都顯得綽綽有餘。正是最後這種被成為房角石的生物,憑藉著足足有9米之長的體型成為奧陶紀海洋中的霸主。當然,相較於寒武紀時代奇蝦獨佔鰲頭式的霸主地位,奧陶紀時期逐漸出現了原始魚類、珊瑚、三葉蟲和原始章魚等地質史上赫赫有名的動物,植物同樣出現了新一輪物種迸發期。不過到了奧陶紀末期,由於太空中的伽馬射線破壞了臭氧層,導致紫外線直接輻射地表,摧毀了大部分動植物,並造成地球上超過60%的生物滅絕。
志留紀:板足鱟、植物登陸生長
奧陶紀末期的紫外線輻射導致全球生態鏈發生了新一輪的洗牌,曾被奇蝦、房角石長期壓制的鱟類迎來了自己的春天。這時期的鱟類屬於海洋生物鏈底層的物種,通常被統稱為板足鱟類。相較於寒武紀時期為了躲避奇蝦的掠食而儘量縮小的身軀,奧陶紀時期板足鱟已經進化出更為堅硬的外殼。它們的前端雙足逐漸演化成為尖銳的利鉗,附肢亦演化成為兼具呼吸和運動作用的肢體,這促使板足鱟能夠在海洋中更加靈活的遊動。只不過,奧陶紀時期的板足鱟進化方向更多的是針對曾經的天敵奇蝦進行的,它們甚至進化出巨型羽翅鱟這種身長足足有1.8米的龐然大物,卻在還是遭到奧陶紀霸主房角石的壓制。
直至志留紀的來臨,板足鱟再度進化成為體長達3米的廣翅鱟。只不過這種身型巨大,被古生物學家冠名以“帝鱟”的物種存在嚴重的生存缺陷,俗稱“腦殘”。由於腦部存在發育缺陷,廣翅鱟甚至會與自己的天地鸚鵡螺(一種喜歡吃廣翅鱟卵的渺小生物)一樣食用同類的卵,最終陷入滅絕的境地。不過其他板足鱟卻藉助奧陶紀大滅絕期間,地球出現的海面劇烈起伏完成了對角石家族的反超。畢竟相較於運動能力極差的角石來說,板足鱟要顯得靈活許多。也正是憑藉靈活的肢體,志留紀期間逐漸有板足鱟開始了征服陸地的腳步。
不僅是板足鱟,藻類植物同樣也開始了向陸地蔓延的步伐,這說明促使海生動植物轉移棲息地的因素是廣泛存在於地球各處的。人們相信大氣層中的氣體成分變化以及由此造成的氣候變化是生物轉戰陸地的重要因素,這次發生於志留紀晚期的氣候變化導致了大約30%的地球生物滅絕,所幸的是有頜魚類存留了下來。所謂有頜魚類同樣是志留紀晚期誕生的一類物種,它們始一出現就對板足鱟造成了碾壓式的打擊,併成功將後者從地球生物霸主的位子上拉下馬。當然,雖然經過了氣候驟變和有頜魚類掠食的雙重威脅,板足鱟依舊留存了部分品類,並在隨後的地球物種演化中繁衍生息,尋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蜘蛛(陸生板足鱟後裔)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泥盆紀:鄧氏魚、海西運動從4億年前開始,地球進入了泥盆紀時代,這也是魚類大幅度進化的歲月。作為海生動物的它們一方面在海洋中開疆擴土,並逐漸碾壓了包括三葉蟲在內的眾多族群,另一方面它們當中的某些魚類的鰭開始逐漸演變出堅硬的翅片,從而擁有了足夠爬行到陸地的能力,開始向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進化。
事實上,早在志留紀時期就已經有一種魚類為了能夠與當時的霸主機板足鱟抗衡,進化出了密度遠勝先前所有物種的甲冑,具備了針對後者的裝備優勢,它便是鄧氏魚。正是由於驚人的防護能力,泥盆紀時代的鄧氏魚幾近於無敵,在海洋中逐步擠壓了板足鱟的生存空間,併發育成為身長可達11米、足有4噸重、咬合力高達5噸的龐然大物。
作為泥盆紀時代最大的海洋獵食者,實力強勁的鄧氏魚也因此被古生物學家們冠以“恐魚”的尊號,然而這並不能避免它們走向滅亡的命運。和先前幾個紀元晚期一樣,泥盆紀晚期同樣也出現了大規模長時間的物種大滅絕事件,但卻呈現出兩個高峰,分別發生於泥盆紀晚期的法門階(“系紀”下細分“統世”、“統世”細分為“階期”)早期以及泥盆紀與石炭紀交接之際。兩個階段之間相差了足足100萬年,這場大滅絕事件也因此造成大約78%的海洋生物滅絕。
海西運動是這次滅絕事件的主因,大量地震和火山噴發產生了各種噴岩漿,燒死或毒死了許多魚類,即便是活下的物種也因缺氧而逐漸被悶死。這些災難最終迫使更多的物種開啟了登陸歷程,早期陸生脊椎動物海納螈就是在此時登上陸地的。
石炭紀:昆蟲、蕨類植物繁盛雖然稱為螈,但海納螈並不是兩棲類動物,它們曾被認為是由海底的一種魚類(頭甲魚)演變而來的,其實是由肉鰭魚類演化而來。另外,相較於同時期的其他登岸物種,海納螈構造複雜的肺臟促使其具備了無與倫比的優勢。原來,泥盆紀晚期演化出來的大型陸生植物(主要是指森林樹木)開始將豐富的氧氣排放到大氣之中,擁有許多肺泡的海納螈因此可以加強換氣效率,從而擁有更大的優勢在陸地環境下棲息。
事實上,海納螈的肺臟結構與現代陸棲脊椎動物相似,它也正是人類和其他四足動物的祖先。當不可一世的鄧氏魚因大滅絕事件而退出歷史舞臺之時,整個海洋物種狼藉遍地,魚類也在進入石炭紀之後短暫退出了海洋物種的主流序列。由於海水中含氧量的變化,身形渺小的菊石暫時成為海洋當中最為普遍的生靈,然而真正開始稱霸地球的卻另有其他。
前文提及,早在志留紀時期就有部分板足鱟家族登上了陸地,進入石炭紀以後進化出能夠海陸兩棲的巨型古廣翅鱟,這也是進化史上最大的水生節肢動物。這類巨型古廣翅鱟雖然遠不如它們當年的祖先,但在缺乏天敵的大環境下依舊能稱霸一方,只是巨型古廣翅鱟並非當時地球上唯一的主宰。
隨著植物在陸地的大量繁衍,它們同樣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進化。很顯然,木質化的維管組織更有利於植物在土壤中紮根和汲取養分,蕨類植物就這樣大量出現了。蕨類植物的誕生對於地球物種演化史和地質演變史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是因為它們可以將地表的大量碳元素吸收固定在自身的木質軀體中,並伴隨著木質殘骸逐步沉澱為化石和煤炭資源,石炭紀因此而得名。問題在於,當時地球上的生態鏈中並未出現能夠分解這些物質的微生物,這就導致大量碳元素被深埋地底,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急劇下降,相應的氧氣含量開始急劇攀升。高濃度的氧氣孕育出一系列巨蟲,在水中的巨型古廣翅鱟的體長可達2.4米,叢林深處的巨型馬陸(又稱“遠古蜈蚣蟲”)有大約3米長,然而最為著名的還是巨脈蜻蜓,它也是已知地球上曾出現過的最大昆蟲物種。
巨脈蜻蜓的翅長就有0.75~0.95米長,其時速最高可達60千米,堪稱石炭紀時期的雄鷹。相較於往前和往後的地球霸主,石炭紀的霸主不論是防禦力還是進攻性都要脆弱許多,它們龐大的身軀只能依託於當時濃郁的氧氣密度,所以當冰河時代再度到來之後,滅絕事件又一次來臨了。氣溫下降導致大量熱帶雨林的消亡,喪失食物引發大批動物(動物呼吸作用能夠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滅絕,從而導致二氧化碳比重陷入地球有史以來最低比重、而氧氣含量持續增加,甚至一度高達40%左右。作為一種助燃氣體,隨著冰河時代的結束和氣溫的再度回暖,再難發生了。
二疊紀:引螈、異齒龍(二組牙齒)、盤古大陸由於石炭紀末期,地球大氣層的富氧化嚴重,導致當氣溫重新回暖至某個臨界點時,地球宛若被點燃一般,高濃度的氧氣助長了火勢。多年的焚燒所產生的大量有毒氣體荼毒地球近萬年之久,氧氣含量的下降也導致石炭紀時代依靠高度氧氣含量發展起來的許多物種面臨滅絕或 成更為渺小體型的境遇。大量巨蟲皆因烈火、毒氣和缺氧的困擾而走向滅絕,然而板足鱟在這場浩劫中存活了下來。只是由於過早的將附足進行行動和呼吸的絕對隔離,此時的板足鱟再難有潛能可以挖掘,進化方向大體定型。厚重的甲殼導致它們步履蹣跚,再難重振雄風了,於是水棲板足鱟很快泯滅於隨後的物種競爭中。
步入二疊紀之後,海洋當中的魚類再度崛起(取代了菊石),淺水則逐漸被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佔據(取代了水棲板足鱟)。至此,板足鱟僅有陸生一系繁衍進化,並延續至今,不過很顯然的是蜘蛛在如今的生態鏈中的地位是遠遠無法與其先祖相提並論的。
作為地球有史以來作為強大的昆蟲,巨脈蜻蜓早在石炭紀中後期就已經遭遇到自己的天敵了,那便是爬行動物引螈。引螈生活在距今2.86億年前至2.45億年前,是一種陸生爬行類食肉動物,很大程度上靠魚生存,可能也以陸上脊椎動物為食料,對於巨脈蜻蜓同樣也毫不留情。只是在石炭紀末期的大滅絕中,它們與巨脈蜻蜓一樣遭受劫難,僅僅留下了部分火種,並在地球生態逐漸平穩之後走向了王座。
只不過,引螈在二疊紀時期稱霸的時日非常短暫,很快他們便被一種新的生物所取代了,異齒龍成為二疊紀統治陸地時間最長的物種。中文古生物學上被稱作“異齒龍”的物種有兩個,其中一個存在於侏羅紀時代(Heterodontosaurus,因有三種牙齒,取意為“不同齒的蜥蜴”),另一種便是二疊紀時代的主宰了(Dimetrodon,因有兩組大小不樣的牙齒,取意為“兩種標準牙齒的動物”),名稱的相同僅僅是因為翻譯的問題。
雖然被冠以“龍”的稱號,但二疊紀異齒龍卻並不屬於爬行類動物,恰恰相反的是它們與哺乳類有著更為密切的關係。在它們背上進化出的高大背帆,能夠很好的幫助異齒龍在乾旱炎熱的二疊紀調節自身的溫度。正當陸生動物為了爭奪陸地霸主展開激烈爭鬥之時,二疊紀的海洋依舊處於混亂的生態破壞和恢復的迴圈之中,未能角逐出頗為強勢的捕獵者。及至二疊紀末期,海洋中甚至再度爆發大滅絕事件,並導致近乎95%的海洋生物就此消失。至此,陸地生物在地球生態鏈中的比重越來越高,而曾經分裂的地球不同板塊也又一次構成了一個整體,即“盤古大陸”。
盤古大陸的存在有助於地球上陸生動植物的快速擴散,同樣也使得圍繞陸地霸主的競爭更加激烈。從二疊紀晚期開始,另一種與哺乳類關係密切的物種開始崛起了,它們就是麗齒獸(合弓綱,仍然屬於爬行類,俗稱“半龍半獸”)。麗齒獸擁有極為鋒利的犬牙,這是他們擊敗異齒龍的殺手鐧。可是伴隨著二疊紀末期“溫室效應”的出現,地球生態再度發生劇烈變化,土壤系統崩潰、氧氣濃度下降、森林消亡,加之又發生了西伯利亞地盾事件(可能是因隕石撞擊引發的大規模火山噴發),麗齒獸很快就滅絕了。
三疊紀:恐龍時代1.0、裸子植物趁著諸多王者滅絕的空襲,一種名為犬頜獸的物種在三疊紀時期開始崛起。與引螈、異齒龍和麗齒獸一樣,犬頜獸同樣是一種與哺乳類關係密切的爬行類動物,屬於“半龍半獸”的範疇之內。與此同時,海洋在經過一系列滅絕事件後終於緩過勁來,旋齒鯊成為新的海洋霸主。只不過無論是犬頜獸還是旋齒鯊,都沒有透過拼殺,而是透過撿漏的方式登頂陸地和海洋的王座,終究缺乏了進化的動力,難以持久。
到了三疊紀中期,恐龍開始崛起,陸地上犬頜獸遭到各類崛起恐龍的屠戮,“半龍半獸”家族很快步入衰落,但卻也進化出體型較小的哺乳類後裔繼續繁衍生息,等待時機。海洋中,旋齒鯊同樣遭到爬行類的毀滅性打擊。魚龍的祖先原本是業已登陸上岸的爬行動物,卻再度下水制霸海洋,這一點與後來的蛇頸龍(水生爬行類)、鯨(水生哺乳類)和海豚(水生哺乳類)一模一樣。
恐龍的出現和崛起即將為生物進化史描繪出濃墨重彩的一筆,哺乳類祖先的蟄伏亦將寫下地球歷史程序中最為傳奇的篇章。三疊紀末期,盤古大陸即將分裂,地殼運動和火山噴發頻繁,並再度改變了空氣的組成。更為重要的是,裸子植物不斷的擴充套件和繁盛,為眾多大型食素恐龍提供了豐富的儲糧。
侏羅紀:恐龍時代2.0、鳥類誕生適宜的氣候、充裕的植物不僅為恐龍的演化提供了優越的條件,促使陸地上先後湧現出南十字龍、迷惑龍、樑龍、腕龍等諸多物種,同時也讓水裡的魚龍和空中的翼龍獲得極大的發展和進化。與動物一樣,整個侏羅紀時代的植物也處於不斷繁盛的狀態,蘇鐵類、松柏類和銀杏類不斷豐富和壯大地球的植被面積,也促使食草性恐龍的身軀越來越巨大。
另一個變化發生在小型獸腳類恐龍族群當中,這些小型恐龍為了更好的儲存身體中的熱能進化出了羽毛。起初這些遍佈全身的羽毛僅僅是酷似軟管的柔軟絨毛,但是很快就演變成為扁平式的羽翼。正是這些身材輕盈的恐龍逐漸進化,並最終展翅翱翔到天空,成為現代鳥類的祖先。鳥類誕生的意義重大,它們進一步豐富了地球生態圈,並在恐龍時代末期佔據了天空霸主的地位,直至今日。
白堊紀:恐龍時代3.0、被子植物相較於先前歷次紀元末期的物種大滅絕時間,侏羅紀晚期晚期大滅絕事件的威力就要弱小許多,並且主要集中於海洋中。事實上,即便是海洋生物,也僅有20%左右的物種滅絕了。恐龍、鳥類和裸子植物繁盛於侏羅紀,到了白堊紀時期獲得了進一步的壯大。比如白堊紀時期陸地上最為兇猛和著名的當屬霸王龍了,而當時制霸海洋的同樣是水生爬行類動物,其中就包括了混龍類的上龍和海生蜥蜴類的滄龍,它們身長甚至超過了15米。此時的天空依舊被翼龍所佔據著,然而鳥類的優勢也愈發明顯。
承襲自侏羅紀時期的生態特徵,白堊紀中前期的地球上,裸子植物和少量蕨類植物是最為繁盛的植物種類,也正是這兩類植物為陸地上的恐龍提供了數量巨大的食糧,而它們都屬於原始的三碳植物範疇。所謂三碳植物是指這類植物當中的導管和纖維尚不完全,其光合作用遠不如後來出現的四碳植物(主要指被子植物)。也正是因為三碳植物的木質化程度較低,反而更容易被動物消化吸收,加之侏羅紀和白堊紀的氧氣含量依舊不少,也就促使恐龍等一系列以此為食的動物進化出龐大的身軀,繼而導致許多食肉型動物也隨之出現體型巨化特徵。
由於地球上存在大量裸子植物和蕨類植物這樣優質的能量來源,為了更為高效的獲取食物,許多食草型動物(以蜥腳類恐龍為主)逐漸退化了咀嚼功能,轉而以頸部進行一種極低耗能的進食。另一方面,獸腳類恐龍(包括由其進化形成的鳥類)的身體裡擁有一套十分有效的呼吸系統,即肺部特殊的氣囊結構能夠促使它們在呼氣和吸氣之時,均能吸收氧氣進入肺部。這種結構的肺部呼吸方法,被稱為“雙重呼吸”,其攝取氧氣的效率是哺乳動物的2.5倍。如此高氧氣濃度的空氣和豐富的三碳植物共同促進了恐龍的壯大,奠定了其地球霸主的地位。
然而,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對於三碳植物的依賴以及對氧氣含量的高效利用在地球再度出現氣候劇變之時,也就成為了恐龍家族的巨大弱點。白堊紀後期,鳥類不斷驅趕翼龍並佔據了天空。伴隨著隕石、地殼運動等現象,地球上出現了氧氣含量下降和大量揚灰的狀況,嚴重影響了植物的生長。此時,相較於三碳植物,以被子植物為代表的四碳植物憑藉更為高效的光合作用系統脫穎而出,逐漸成為陸生植物的主流。
此時,地球上絕大多數巨型食草性動物均已退化了咀嚼功能,難以吸收木質化程度更高的被子植物,加之氧氣含量和氣溫變化速度太快,被迅速擠出了生態圈。在這一輪的生態洗牌中,哺乳動物憑藉渺小的體型(對能量攝入需求小)、發達的咀嚼功能(恐龍時代惡劣的生存環境所致)逐漸在全新的生態鏈中佔據了重要席位。
新生代:哺乳綱崛起、被子植物白堊紀是中生代的最後一個系紀,其末期的大滅絕事件直接終結了恐龍時代,並重塑地球生態圈。巨型爬行動物的時代宣告終結,鳥類和哺乳類憑藉渺小的身軀走進了古近紀(新生代的第一個系紀)時代。相較於鳥類,哺乳類的生存適應能力更為突出,它們當中甚至還分化出能夠在天空飛翔的蝙蝠和重新適應海洋的鯨類。此後進入新近紀時期,地球上的生物界總體面貌與現代更加接近,哺乳動物中的靈長目開始逐步發展壯大。
所謂靈長目,是哺乳綱下的一個目,其主要特徵就是大腦發達、手和腳的趾(指)分開、大拇指靈活、多數能與其他趾(指)對握。當時,相當多的哺乳類動物延續了此前奇蝦、房角石、鄧氏魚和恐龍等歷代地球霸主的步伐,走上了體型巨大化的道路,比如猛獁、劍齒虎、乳齒象和雕齒獸等等。然而伴隨著冰期來臨,地球上的許多植被變成了針葉林和草地,大量巨型哺乳動物因此滅絕。
草類的出現對靈長類的進化意義非凡,正是由於草地對森林的阻隔,才促使人類的祖先不得不跳下大樹,奔向遠方尋找新的棲息之所。為了避免在廣袤的草地中遭受猛獸的襲擊,它們時不時會停下腳步、站立眺望,以防不測,並最終成為能夠站立行走的類人猿。從此,人類的先祖開始披荊斬棘、履步堅冰,為了自己的時代而開拓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