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歐洲某國皇后都是另一國公主,我國古代都是嫁遊牧民族嫁藩王宰相武將
14
回覆列表
  • 1 # IG小太陽

    歷代帝王的女兒都被尊稱為公主,她們從一生下來就錦衣玉食,什麼都不用愁。只需要學習琴棋書畫,和別的技能來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就可以,生活過的也算是令人很是羨慕。但是,即使是這樣雍容華貴的公主,也是逃不過政治聯姻的命運。她們有的被送到別的國家去,跟別的國家的首領聯姻,以此來平定邊疆,還有的被下嫁給一些臣子們,以此來讓這些臣子們為朝廷更加盡心盡力。不管是哪種方式,在歷朝歷代的這些公主當中,沒有幾個人是嫁給自己的喜歡的人的。甚至還有的公主,還沒有自己喜歡的人,就已經被當成政治聯姻的工具許配給了別人。在古代的時候,邊境地區時常發生一些戰亂。長久以來的戰亂,不僅耗費了很多兵力,就連邊境地區的百姓們都身處於戰亂之中。面對這樣的情況,皇帝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唯一的好辦法還是大臣們合計出來的,就是和親。意思就是把本朝的公主嫁給那些少數民族的首領們,然後讓雙方的關係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緩和。在中國的歷史上,第一次聯姻是發生在漢朝的時候,那個時候漢朝和匈奴大戰過一次,結果打了一個平手。此後,匈奴見漢朝實力跟他們別無二般,就開始大肆的騷擾大漢。所以,大臣們就給漢高祖獻了一個解決事情的辦法,就是聯姻,把公主嫁到匈奴,兩家結為親家之後,就不會在發生戰亂了。而公主是皇帝的親骨肉,皇帝自然捨不得犧牲她們,但皇帝作為一國之君,他的為國家考慮,得為邊境的子民們考慮。所以,只好採用了這種辦法。

    但是,在歷史上,聯姻這樣的事情有過很多。但基本上都是把本朝的公主嫁出去,很少有異邦的公主嫁到本朝中來。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一般情況下,皇室是很看重血脈的。而且,在皇室裡面,下一任的繼承者必須是要血統純正。如果異邦公主嫁到本朝的話,難免會把血脈混淆,那樣的話皇室的正統血脈就無法得到保證。

    所以,皇室為了保證血統的純正,寧願把公主們嫁出去聯姻,也不接收異邦的公主。不過,這些政治聯姻的公主們嫁出去之後能夠被丈夫寵愛,最後善終也還行吧。

  • 2 # 古代歷史達人

    古代後宮的公主們都是讓人羨慕的存在,高貴的身份讓她們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沒事可以女扮男裝微服私訪去市井裡遊玩一番,有想要的東西跟父皇母后撒撒嬌就能得到,最後還都能嫁給自己喜歡也喜歡自己的人圓滿生活下去。你認為可能嗎?

    歷代帝王的女兒都被尊稱為公主,她們從一生下來就錦衣玉食,什麼都不用愁。只需要學習琴棋書畫,和別的技能來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就可以,生活過的也算是令人很是羨慕。但是,即使是這樣雍容華貴的公主,也是逃不過政治聯姻的命運。她們有的被送到別的國家去,跟別的國家的首領聯姻,以此來平定邊疆,還有的被下嫁給一些臣子們,以此來讓這些臣子們為朝廷更加盡心盡力。

    不管是哪種方式,在歷朝歷代的這些公主當中,沒有幾個人是嫁給自己的喜歡的人的。甚至還有的公主,還沒有自己喜歡的人,就已經被當成政治聯姻的工具許配給了別人。在古代的時候,邊境地區時常發生一些戰亂。長久以來的戰亂,不僅耗費了很多兵力,就連邊境地區的百姓們都身處於戰亂之中。

    面對這樣的情況,皇帝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唯一的好辦法還是大臣們合計出來的,就是和親。意思就是把本朝的公主嫁給那些少數民族的首領們,然後讓雙方的關係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緩和。在中國的歷史上,第一次聯姻是發生在漢朝的時候,那個時候漢朝和匈奴大戰過一次,結果打了一個平手。此後,匈奴見漢朝實力跟他們別無二般,就開始大肆的騷擾大漢。

    所以,大臣們就給漢高祖獻了一個解決事情的辦法,就是聯姻,把公主嫁到匈奴,兩家結為親家之後,就不會在發生戰亂了。而公主是皇帝的親骨肉,皇帝自然捨不得犧牲她們,但皇帝作為一國之君,他的為國家考慮,得為邊境的子民們考慮。所以,只好採用了這種辦法。

    古代公主的地位從漢代以後逐漸開始下降,這和封建社會禮教觀念變化密不可分,尤其從宋代理學的出現開始,在理學的影響和長期滲透下,從宋初到南宋的幾百年間,民間對於婦女的地位和觀念本身都經歷了巨大的變化,要求女子三從四德,而作為皇家的女兒,公主自然也代表皇家的形象,逐漸被封建禮教禁錮。雖然歷史上也出現了太平公主、安樂公主等擁有權力的女性,但是大多數的公主還是淪為了政治的犧牲品。中國古代女子地位低下,哪怕是皇室的公主也逃不過政治的聯姻,有的公主嫁給王公貴族,這算是幸運的,有的卻要遠嫁鄰國,這種是比較痛苦的,畢竟要背井離鄉,無依無靠。

  • 3 # 小怪軟體管家

    我們經常會看到古裝影視劇當中的某某公主和某某國家的大臣或者王子聯姻,來謀求政治上的合作與團結,但難道古代的公主都是政治聯姻的工具嗎?

    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正確,但的確也有很大一部分的公主成為了皇帝政治聯姻的工具!這種情況在歷朝歷代都屬於經常發生的事情,如果在本國境內,皇帝將自己的公主嫁給自己的大臣或者其子,這就意味著皇帝對這一家的優待與看重,屬於一種政治傾向!

    而如果將自己的公主外嫁,也便意味著對那個國家的尊重與信任,這個事情在春秋戰國時期最為平常,各個國家之間經常互相聯姻,來達成政治同盟!其他時期也是一樣,比如漢朝時期的昭君出塞,唐朝時期的高陽公主嫁給房玄齡的兒子房遺愛,都是同樣的道理!

    但也不乏不是因為政治原因而成的婚約,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陳世美的故事,陳世美只是一個書生,也沒有什麼政治背景,結果卻被公主看中,成了朝廷的駙馬,這不就是一個典型的反例嗎?

  • 4 # 寺灣教育

    所謂政治婚姻,多是男女為了一方或另一方的政治利益而締結成的婚姻,多隻沒有感情基礎的婚姻,男方或女方犧牲自己的幸福而滿足某種政治目的,中國歷史上的政治婚姻多是以政治目的為基礎,基本上不考慮男女雙方的個人因素,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出現過非常多的和親事件(即政治婚姻),也多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中國政治婚姻實力悠久,始創於漢朝劉邦,在漢朝,匈奴一直是對中原的巨大威脅,當時劉邦為與匈奴單于結好,將宗室長公主嫁於匈奴單于, 其後是武帝劉徹,先後把細君公主與解憂公主嫁給烏孫王 ,後來一個個王室公主也被送往了遙遠的邊疆,當然也有宮女冒充的,其中在漢朝最為出名的就是昭君出塞的例子。

    公元前 54 年,匈奴呼韓邪單于被他哥哥郅支單于打敗,南遷至長城外的光祿塞下,同西漢結好,曾三次進長安入朝,並向漢元帝請求和親。王昭君聽說後請求出塞和親。她到匈奴後,被封為 “ 寧胡閼氏 ” (閼氏,音焉支,意思是 “ 王后 ” ),象徵她將給匈奴帶來和平、安寧和興旺。後來也有根據這個故事創作的詩歌、琵琶曲、戲劇、電視劇等藝術作品。

    傳說昭君與匈奴單于行婚禮的時候,漢王看了昭君羞花閉月的面容後悔了,回到宮中叫人將昭君的畫像拿出來,但是畫像上畫得並沒有真人一樣漂亮,於是漢王詢問畫師,最後發現原來是有一個叫毛延壽的畫師沒有收到昭君的禮物所以故意將昭君畫得醜些,漢王一怒之下,將毛延壽斬了。

    後來呼韓邪單于在西漢的支援下控制了匈奴全境,從而使匈奴同漢朝和好達半個世紀。 雖然昭君出塞使得匈奴與漢朝交好,但是她真的是心甘情願地嫁往邊疆嗎?

    三國時期,漢室傾危,群雄割據,天下大亂。在那個混戰的年代,政治聯姻不可避免的成為各勢力以求自保和壯大的手段。而其中,最為著名的要數司徒王允利用貂蟬除掉董卓的例子。

    貂蟬,為東漢末年司徒王允家的義女,為拯救漢朝,由王允授意施行連環計,使董卓、呂布兩人反目成仇,最終借呂布之手除掉了惡賊董卓。之後貂蟬成為呂布的妾,董卓部將李傕擊敗呂布後,她隨呂布來到徐州。下邳一役後,呂布被曹操所殺,貂蟬跟隨呂布家眷前往許昌,從此不知所蹤。

    在三國時期還有一段不得不提的經典政治婚姻,那就是劉邦與孫尚香的婚姻悲劇。

    孫權將年輕的妹妹下嫁給半老的劉備 , 為的是鞏固聯盟 , 且牽制劉備 . 劉備心裡明白 , 娶這位孫家小姐有利有弊 , 有利方面是可結好孫權 , 借得地盤 , 發展自己的勢力 ; 不利方面是容易受制於人 , 弄得不好還會成為孫權的附庸 , 而劉備是何等樣人 , 他是決不會任人擺弄的 . 權衡利弊的劉備終於與孫夫人結成夫妻 . 而這場政治婚姻也僅僅維持了兩年 . 建安二十六年,劉備出兵討伐東吳,為關雲長、張飛報仇 ,但是 劉備進攻吳國一敗塗地,退到白帝城,愧悔交加,悒鬱而死。 孫夫人聽到劉備的死訊,百感交集,畢竟是一日夫妻百日恩,她親至江邊祭奠,投江而死。孫夫人就這樣死了,可以說是孫權逼死了妹妹,也可說是劉備害死了孫夫人。

    e

  • 5 # 王牌雜燴飯

    古代公主“多是”政治聯姻的工具,而非全部。

    古代為了政治考量,聯姻是成本最低,收效最好的羈縻政策之一,自春秋以降,基本上歷朝歷代都有公主聯姻,但皇帝嫁女也不是全部都為了政治而做的,略列型別如下:

    一是與外族和親,即對鄰近少數民族政權,有邊界侵擾,領土糾紛,需要長途奔襲,派兵作戰的,為免生靈塗炭,政局不穩,以公主與民族首領聯姻之,互相約為親戚之邦。如漢與匈奴、烏孫,隋唐與吐谷渾、突厥、吐蕃等;

    二是與勳貴家族聯姻,即與朝中重臣家族聯姻,以維繫關係,鞏固皇權。如漢武帝之女淯陽公主嫁給了陽安侯郭璜,酈邑公主嫁給了新陽侯陰豐,南北朝時期皇室公主與世家大族的聯姻等;

    三是嫁與新科進士等年輕官員,進士、狀元作為新晉官員階層,前途寬廣,皇帝有時也因拉攏人才之意,將公主下嫁。但也有不願意的,如南宋的升國公主被許給了狀元周震炎,不過這樁婚事最後沒成,原因是周震炎比公主大二十多歲,長得也有點對不起觀眾,公主一哭二鬧上上吊,硬是逼皇帝讓周震炎出局了;

    四是嫁與殷實人家,兩宋及明朝對駙馬出仕有規定,基本都只能在朝廷掛個虛銜,導致公主搶手程度大降,如果世家不能嫁,官員不想娶,無奈只能嫁與家境殷實的平民家中。

    以上基本就是古代公主下嫁的出路,既有政治羈縻也有單純的婚嫁考慮,不知這答案題主以為如何?

  • 6 # 明月夕攬

    我們看到很多影視作品或者文學作品中,公主或者貴女過著讓人羨慕的生活。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沒事還可以跟著皇帝哥哥或者皇帝爸爸微服出巡,遇到喜歡的才子還可以利用下身份,嫁的如意郎君,但其實公主真的可以這麼逍遙自在嗎?

    以清朝為例,公主們的婚姻完全是和江山社稷聯絡在一起的,甚至很多小公主還未成年就被出嫁,成為了江山社稷的犧牲品。

    據不完全統計,在大清皇朝當中有十八位格格出嫁的時間是十到十三歲,二十一人在十四到十八歲出嫁,真正達到十九歲出嫁的僅僅只有六個人。其中還有兩位格格在沒出嫁之前就病死了。當時出嫁年齡最小的就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長女,只有十歲。

    明朝時期公主到是沒有如清朝時期的公主一樣背井離鄉去充當和親的人質,但是明朝的一條法令卻實在是坑爹。

    在《明世宗實錄》中也記載著這樣一句話:“至弘治十三年三法司遂以入問刑條例中,沿襲至今,遂為定例。以故詩禮世家、衣冠世胄,俱不願與王家結親,惟閭井白丁扳援宗戚,轉相誘引。… …覆議‘累朝以不許王親除授京職,蓋亦防閒之道宜然’… …”

    在明代時期,凡是子弟被選中駙馬的人家,就再也不能入仕了。公主成婚後,駙馬每天必須向妻子行四次常禮,直到她生了孩子,才停止這種禮節,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別的約束,因此貴族人家一般都不願當駙馬。

    這也是一種政治犧牲。

    但其實公主不是從古至今皆如此的,漢朝以前,公主的權利其實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大長公主的封號,甚至可以影響朝政。還有一些特殊歷史時期如唐朝武則天時期,公主的地位也非常超然。這個時候的公主其實也很難擺脫政治權利的束縛,自由選擇夫婿。

    公主地位下降其實是古代婦女地位下降的一個上層表現形式,尤其是宋朝程朱理學出現之後,古代婦女地位直線下降,對女子身份禁錮尤其嚴重,要求三從四德。公主作為皇家的貴女,自然也代表皇家的形象,逐漸被封建禮教禁錮。最後淪為政治犧牲品。

  • 7 # 史海勾沉

    皇室公主多是皇帝的工具,大部分逃不過政治的聯姻。

    01

    在影視作品中公主或者格格,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生在皇家之中,上有皇帝皇后寵愛著,下有公公丫鬟伺候著,簡直過的瀟灑的不行。時不時的在跟著皇帝微服出訪,行俠仗義。最關鍵的是,最後還能和自己愛的人結婚生子,過完這圓滿的一生。聽著是不是很羨慕?

    然而事實呢?首先來說,以古代的醫療條件來說,公主的壽命都不長,例如,順治皇帝,6個女兒,夭折5個,最長壽者33歲(和碩恭愨公主),平均壽命11歲;康熙皇帝,20個女兒,夭折12個,最長壽者56歲(固倫榮憲公主),平均壽命16.8歲。

    再一個古代都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皇家也不例外,公主們的婚姻大部分都是指定的。以明朝為例,一旦男子當了駙馬,就不能再入仕為官,可能就這樣碌碌無為下去,心中苦悶可想而知,雖然不能對公主發脾氣,但冷暴力是不少的,一般公主們的婚姻生活也不幸福。

    02

    古代公主的地位自漢代以來不斷下降,隨著宋明理學的出現,三綱五常更是要求婦女們將就三從四德。皇家女兒更是要以身作則,她們逐漸被封建禮儀禁錮,自己的生活,完全不能自己做主。雖然歷史上也出現了太平公主、建寧公主這樣比較有權勢的公主,但大部分的公主還是淪為了政治工具,或與朝內大臣聯姻,甚至被髮配到荒蠻之地進行和親,這種例子太多太多了。

    結語:

    公主雖然天恆貴胄,但首先是一個女人,如果一個女人連自己的生活都不能選擇的話,再高貴有什麼用呢?以古看今,現在的女性要麼被生活所困,要麼被家庭所困,又跟以前的公主有什麼區別呢?也許女性只有能夠決定自己的生活狀態時才能是自己的公主吧。

  • 8 # 山民視角

    都是那是不可能的,確實大部分公主是政治聯姻的,淪為了政治的犧牲品。但公主錦衣玉食,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作為天下掌權者的皇帝的女兒和妹妹,肯定要作出一些犧牲,為其皇權發光發熱,政治聯姻主分為兩種。

    一方面是因為長年戰爭使得民生凋敝,透過和親是一個最好、最低成本的途徑來力保邊疆平安。比如中原皇朝弱勢的時候,邊疆政權強勢首領垂涎中原公主美女,強烈要求納公主為後,像這種公主就比較悽慘,因為公主所在國力羸弱,遠嫁之後不懼其家庭皇權勢力,地位較低。比較好的中原勢力鼎盛,公遠嫁過去僅僅是保邊疆平安,其男人害怕其勢力有所畏懼,地位較高。像文成公主嫁松贊干布就是這樣的政治婚姻,文成公主過去的時候帶去了中原的工匠和技術,給 土番的農業與手工業帶去了變革,加速了民族的大融合,發揮了積極的意義。不管是哪種,畢竟故土難離,難免水土不服,遠離親人,都是比較痛苦的。還有更痛苦的是嫁了之後兩國之間還是發生了戰爭,一邊是丈夫,一邊是父親,左右為難!

    另一方面是嫁給皇公大臣,皇帝為了籠絡人心,把公主下嫁給能力出眾的臣子或臣子的子嗣,結成姻親關係,成為一個,命運共同體,使其不敢有二心,也不會有二心,更不會有反叛之心!這種情況在歷朝歷代數不勝數,比如乾隆的女兒嫁給和紳的兒子豐紳殷德。

    古代政治聯姻,如今金錢聯姻,本質上有相同之處,一個為權,一個為錢,都難嫁心儀之人。從今日起,祝天下女孩不再嫁給政治和金錢,能夠嫁你所愛、嫁你所心儀的人,願天下有緣人終成眷屬!

  • 9 # 風雪西樓夜

    在中國古代,婚姻都不是自主的,上到王公貴族,下到平民百姓,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既然婚姻不是自主的,那麼就不可避免地會有利益考量在裡面。

    作為帝王的女兒,承擔的責任比普通人更多,既然普通人的婚姻都不是自主的,那麼帝王的女兒,就更加不自主,需要考慮到家族的榮辱和長遠利益,自然政治聯姻不實為一種務實的策略,而且聯姻還呈現多樣性。當然,凡事也沒有絕對的。

    一,政治聯姻

    政治方面的聯姻,一個是下嫁給大臣的兒子,這主要是皇帝籠絡大臣,但也容易造成外戚干政。

    另外一個是國與國之間聯姻,這個在古代非常多見;比如漢朝初年與匈奴的戰爭失敗,就採取了與匈奴的“和親政策”,揭開了中原王朝與少數民族聯姻的序幕。當然,和親的公主裡面,有真正的公主,也有各個親王郡王的女兒被冊封的公主。

    這種國與國之間和親的公主,很有可能是嫁給一個比自己大幾十歲的可汗,相對來說婚姻不會很幸福,並且父死子繼,純屬政治上的聯姻。當然,運氣好的話,會嫁給英俊的王公貴族。

    二,非政治聯姻

    從電視熒屏上看,不乏公主和駙馬恩愛的故事,公主溫柔嫻淑,駙馬情深意重,但是,在歷史上,這類婚姻幸福的少。

    明朝時期,公主一般會嫁給寒門子弟,不選擇嫁給大臣的兒子,主要是擔心外戚干政。

    但是,公主下嫁,會從皇宮抽調一個老宮女去駙馬家當管家婆;而管家破依仗內廷的後臺,視駙馬為奴隸,公主的一舉一動也會被監視。公主和駙馬要想見面,還得先向管家婆行賄。萬曆皇帝的妹妹永寧公主,就因為沒有錢行賄,長期寡居,鬱郁而死,到死還是處子之身的公主,不在少數。

  • 10 # 我來讀歷史

    古時候的女人,出身最好的應該就是成為帝王的女兒了。她們被稱作是公主,從小衣食無憂,每天她們所需要接觸的就是琴棋書畫,只需要安心地做一個大家閨秀就好了。因此她們的生活可以說是既踏實,又滿足。但是,公主也是有著自己的煩惱的。畢竟在及笄之後的公主,都是要將自己的婚姻大事作為國家的犧牲品的。她們多半會被嫁給臣子,當做帝王籠絡人心的工具,少數為了平定國家周邊的疆域而遠嫁異國他鄉。

    正是因為公主的優越條件,因此這個“工具”對於帝王來說很好用。也是因此,公主一般都是不能夠嫁給自己的心上人的。

    公主的身份高貴,被圈養在深宮,一生也沒見過幾個男人,甚至一生都沒有自由選擇的權力,就稀裡糊塗地被當成政治犧牲品嫁了。

    所以公主是不幸的,因為她們連選擇真愛的權利都沒有,有的時候為了政治利益,只能嫁給可以當自己爺爺的男人,毫無感情,其中的痛苦可想而知。作為一個柔弱的,充滿幻想的女孩,這是很殘酷的。

    在古代中原和北方的少數民族之間產生衝突,是非常常見的事情。如果選擇戰爭來解決,不僅國家的兵力消受不起,老百姓也無法承受戰爭帶來的痛苦。所以,和親似乎成了最好的解決方法。

    所謂的和親,與和戎是同樣的意思,也就是中原的統治者與周邊地區的首領之間,為了各種原因而達成的一種政治聯姻。在這段婚姻當中,帝王需要把自己的女兒或者是旁支嫁出去聯姻,這樣,兩邊的關係在一定程度上會有很大的緩和。

    歷史上第一個這麼做的帝王,是劉邦。漢高祖和匈奴打仗的時候,只打了個平手,一時間漢高祖的威信丟了一大半,讓匈奴猛然發現漢朝似乎也沒有什麼。所以,匈奴的進攻開始變得越來越猛烈,接二連三地對中原大陸進行進攻。

    這樣的狀況無疑是讓劉邦非常的頭疼的。這個時候匈奴已經慢慢掌握大局,甚至讓劉邦已經無計可施。這個時候有臣民獻計,要漢高祖讓公主與匈奴聯姻,這樣一來結為了親家,也就沒有打仗的理由了。

    雖然作為一個女兒的父親,他是捨不得的。但劉邦首先是一個皇帝,其次是劉氏皇族的大家長,最後才是一位父親。既然她是公主,她是漢朝的公主,就應該為漢朝而犧牲。作為皇帝,往往是要放棄平凡人所擁有的親情的。

    他沒有考慮到自己的女兒遠嫁只有漢匈聯姻,才能讓他們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首領就成自己的女婿了,他們就成一家人了,戰爭就無從說起,何況公主的孩子也會是下一任首領,試問誰會帶兵攻打自己的親姥爺呢?那麼中原與匈奴之間的關係就更穩定了。

    但是這件事受到了呂雉的強烈反對。畢竟她是一個孩子的媽,女兒嬌生慣養,能習慣大漠的風沙?匈奴是什麼鬼地方?作為公主將是何等煎熬!而且此去可能就再也沒有機會相見了。作為一個母親,要她割捨掉自己的孩子,是很難做到的。

    所以呂雉反覆地開始勸導劉邦 ,這樣一來二去劉邦也動搖了。畢竟是自己的骨肉,誰會捨得呢?所以他最後的做法,是收了一個旁支封為公主。然後將這個“公主”嫁了過去。

    而外藩的風俗是很奇怪的,父子孫三代可以共同用一個老婆,有的公主連續侍奉了四個男人,對於她們而言,內心的悲涼可想而知。

    一場激烈的干戈就此平息,漢朝也換來了百年的安定。

    從那之後,為了能夠平定蠻荒,歷朝歷代的皇帝似乎都開始喜歡用把自己女兒遠嫁的方式來安息一場場的戰爭了。在他們的眼裡,似乎與其戰爭搞得兩敗俱傷,還不如犧牲一個公主來得痛快。用一個小小的女子便可以解決的問題,君王肯定是不會大動干戈來做其他的努力的。

    有人問,除了用嫁公主的方式來平定蠻荒之外,還有一個聯姻的方式,那就是娶異邦的公主,但是事實上歷史上漢族人娶異邦人的例子是少之又少的,這又是為何呢?

    其實原因是非常簡單的,因為對於皇室來說,自己的子嗣後代的血統是非常的重要的。如果血脈純正的皇子,娶了異邦公主,那麼其後代的血統也就沒辦法保證了。

    所以從大局考慮的話,似乎只能嫁公主才是最好的選擇了,反正漢朝皇族也不在乎會不會混淆了異族的血統,在他們眼裡那些野蠻人是低等人。如果兩邊親家鬧了什麼矛盾的話,似乎捨棄一個公主對於一個帝王來說也不是特別嚴重的事情。

    不過皇帝不會輕易送皇子作為“人質”,畢竟,皇子是今後有可能會繼承大業的人,所以在古代皇族,對女孩也是毫不在意的,女孩是隨時會被犧牲的。

    但是也不能說嫁公主就一定是沒有什麼損失的,嫁公主,對於歷代皇帝來說,所需要承受的心理壓力也是非常的大的。因此,他們一般嫁出去的公主很有可能也不是自己的女兒,就像漢高祖的做法是一樣的。

    但是原本高高在上的公主突然間成為了和親的犧牲品,也不是沒有的事。其實相比之下,最為卑微的似乎就是她們。她們從來沒有接受過皇恩,但是卻要為這個皇族,用青春和生命來作為祭奠。

    對於這樣的做法其實史學界的看法是不同的,有的人道主義者認為,這樣的做法必然是錯誤的,漢人不愛惜自己的女人,漢人是軟骨頭,因為一個有骨氣的民族是不會把女人作為肉盾,推到歷史的前沿。

    當然也有人認為這種做法是無厚非的,因為這樣的做法是最好的一種化解民族矛盾的方法。這是從歷史大局觀來看的,他們認為這樣做,可以減少沒必要的犧牲,真正做到與民休息。

    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順產寶寶三個多月了正在哺乳期燉什麼湯喝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