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穿插游擊隊
-
2 # 峽谷鯊魚說
天工開物作者宋應星在永曆政權滅亡後,隱居3年亡故,一生不仕清的宋應星,要是知道了自己被後人安了個辮子可能被氣活過來。
1.宋應星是《天工開物》的作者,明朝末年康熙初年傑出的科學家,1646年哥哥宋應升服毒殉國,宋應星還有老母需要奉養,一生不仕清朝,過著清貧的隱居生活。
3.宋應星的去世時間並沒有明確記錄,只說是亡於康熙初年,當地雕像為明朝髮型服飾,生平為(1587-166?年),康熙1662年2月8日即位,1662年6月1日永曆帝朱由榔被吳三桂勒s。
4.以永曆帝為代表的南明雖然是割據政權,亂的一塌糊塗,但巔峰時也有7省之地。
潮王抗清名將鄭成功在得知永曆帝身亡和家中一系列變故後,6.23日憂憤而亡,死前大喊:我無面目見先帝於地下!
晉王抗清名將李定國,大家可能不瞭解,此人先後擊敗定南王孔有德(自焚),斬殺努爾哈赤孫子尼堪…在得知永曆帝身亡後,6.27日悲憤而亡,遺言:寧可死在荒郊野外,也不投降清廷!王夫之《永曆實錄—李定國列傳》
5.永曆帝s後,2大抗清名將先後亡故,南明割據政權被清吞併,永不仕清的宋應星也可以說是殉國而死。
6.總結:宋應星江西人,江西現在還有忠明村,一直保留明朝傳統服裝和髮型,即便宋應星剃了發,也不是紀錄片那個髮型,清初是金錢鼠尾,就是影視劇中街頭流氓和紈絝子弟專屬那種髮型!
寫在最後,袁隆平先生是當代的農學家第一人,其實這檔綜藝選擇農學家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就啥事都沒有啦,人家妥妥的明朝人!
-
3 # 大夢誰先醒(剛)
就是有,也不會在腦袋後面,請搜一下什麼是金錢鼠尾,別看現在清宮劇滿天飛,真考據打扮成通古斯野人現代小粉紅個個比誰都跑的快,留下的也是我不聽我不聽我不看我不看把我帥氣的爾康哥哥還給我
-
4 # 麻爪工學院首席瞌睡家
首先宣告,麻爪的觀點是直到宋應星死的那天,他大機率是沒辮子的。
大明自甘遺老-宋應星清軍1645年開始進軍江南,而當時江西省正是抗清鬥爭的前線,各路英雄叛降無常,直到1649年前後清廷才算是真正控制江西,宋應星也是從這一年開始才能算是“前朝遺老”了。歷史上關於他在清朝的經歷幾乎是隻字未提,其族侄宋士元所寫的《長庚公傳》對他入清之後盡二十年的生活留下了一句話:
“公退居家食,抒生平學力,掞摛文藻。”
說白了就是混吃等死。要知道宋應星在當時並不是一個很出名的人,在文學和思想方面也沒有多高的建樹,跟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那三位沒法比的,甚至都比不上他哥哥宋應昇,清廷才不會去專門關注他。就算是他哥哥,也是一直到了乾隆皇上修《四庫全書》是才被關注。當地人把他寫的《方玉堂全集》送了上去,皇上一看這裡面竟是些“華夷之辯”、“無君無臣”之類的反動口號,下令全面禁絕,又發現宋應星是他兄弟,這才一併給禁了。乃至於終清一代,人不知有《天工開物》。所以,1666年就去世的一個鄉下普通老人,至少清廷不會去主動關心他有沒有剃髮。
剃髮令其實可以躲掉的明朝以前中國大概是沒有理髮師這一行業的,因為傳統漢人從不剪頭髮,那是大逆不道。傳說清廷在揚州頒佈剃髮令,讓剃頭匠舉著“留頭不留髮”的聖旨招牌在大街上剃髮,不剃的就砍掉腦袋掛在招牌上。而實際上“剃髮令”執行的並沒有那麼嚴格,清廷並沒有派人去查戶口過篩子,只要沒人告發你,你自己偷偷留著別讓人發現,也沒問題。
大清的頭號刺頭顧炎武,就一直沒剃頭,我們現在看他的畫像,穿著長衫戴個頭巾,頭巾就是為了包住頭髮不給人看的。但是顧家家門不幸,兄弟爭產從前明爭到了大清,順治七年,仇家報告顧炎武不剃頭,他這才迫於壓力“稍稍去鬢毛,改容作商賈”。也就是說,當時的漢人即使被迫剃髮,也不會像很多人訛傳的那樣必須剃成“金錢鼠尾”,只剃個鬢角都能糊弄過去。
還有一位屈大均,他的墓在廣州,麻爪還去參觀過,這哥們一直活到了康熙三十五年,雖然剃頭梳辮子,卻在頭上挽出一個女人式的小發髻,還寫了一篇《髻人說》,為自己辯護說自己想做女人。實際上滿清發式是不許留髮髻的,留個女人髮髻也是老屈最後的倔強。也沒聽說誰要把他頭砍下來掛招牌上。
還有一個更簡單的辦法,那就是躲起來。康熙年間,還會偶爾發現有偏遠村落整體保持明朝衣冠髮式,這說明大清也沒有“天眼通”,也不能到處裝攝像頭,所以那些不願剃髮易服的前明遺萃只要躲到清廷找不到的地方就行了。1655年左右,宋應星的好友陳弘緒要為這些不肯降清的隱士們寫傳記,邀請宋應星寫一篇關於他哥哥宋應昇的。這位陳弘緒本身就沒有剃髮易服,他會邀請一個梳了大辮子換了長衫馬褂的沒骨氣的傢伙嗎?而且宋應昇就是在南明弘光帝被殺、老家江西贛州被攻破之後服毒殉國的,宋應星如果剃髮易服了,還有臉給哥哥寫傳記嗎?
當時的民間記錄了很多這樣的例子,所謂“不入城市”就是記錄明朝遺老們消極抵抗的暗語。袁榮之“終不剃髮,……隱西鄉袁家山,不入城市”;楊廷樞藏於洞庭山中,不肯剃髮,“三年不入城市”;徐枋也在明亡後不剃髮,“遁跡山林,終其生不入城市”,俞之琦“隱於元度巖洞,三十年不入城市”;宋之盛“結廬髻山,足不入城市”。“不入城市”雖然是一個代稱,但是不是也說明當時只要不去繁華熱鬧的大地方,即使你不剃頭也沒人管呢?
根本問題不在辮子,宋應星能跟袁隆平握手嗎因為一條辮子興奮起來的網友們,大機率是沒看過《天工開物》的,連裡面寫了什麼都不知道。《天工開物》共三卷,三十八篇,只有第一篇四五千字是寫穀物的,其他的包括機械、磚瓦、陶瓷、硫磺、燭、紙、兵器、火藥、紡織、染色、製鹽、採煤、榨油等生產技術,所以這本書是一本工業書,而不是農業書。另外《天工開物》重在記錄而不是研發,只是百科工具一類的書籍,並不是研發新科技的論文。所以,從專業上宋應星和袁隆平不是一路人,從重要性上二者更不可同日而語,論成就更是天壤之別。中國歷史上的科學家要排名的話,袁老至少要甩宋應星一千名以上。
即使在農學領域,袁老也是空前的,西漢氾勝之《氾勝之書》,北魏賈思勰著《齊民要術》,宋代陳敷著《陳敷農書》,元代王禎著《王禎農書》,明代徐光啟著《農政全書》,這五本古中國農書的作者才是袁隆平的同行,尤其是宋代陳敷,一生致力於水稻研究,親自下田耕種選育,畢生精力都奉獻給了水稻改良事業,簡直可以稱得上是袁隆平的祖師爺了。要是把這五位請來,跟袁老握個手,那才叫門當戶對應景的很。
不過人家的節目這集講科技,宋應星是主角,那就不該請袁老了,請楊振寧去才好。但如果主題講科技的話,幹嘛不選徐光啟做主角?那才是古中國第一科學家。算了,我這就屬於拿著兩千塊錢工資替拿兩萬的人操心了。
-
5 # 第N次接觸
宋應星大約卒於康熙五年(1666),享年80。滿清是1644年入關,康熙是滿族第四任皇帝,可見宋應星雖是明未清初《天工開物》之作者,他肯定被滿清理光了頭,僅留一辨子而已。當初滿人蠻橫無禮"留髮不留人,留頭不留髮"。宋應星儘管是個箸書立學的名人,也難逃此劫。漢人世代遵守祖宗遺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肯毀傷"。幾幹年不變。卻被滿清強行理了個光頭,拖了個豬尾巴,宋應星也難免於此。
-
6 # 湖北老衛
題主因《典籍裡的中國》這檔文化欄目的相關內容,提出了這個問題。筆者恰巧因故未看到這期節目的播出,不敢輕易發表意見。現僅就題主的提問,談點一已之見。
《天工開物》的著者宋應星,是明末江西奉新人,曾任過江西、福建、安徽等地地方官。宋應星自幼聰明過人,16歲考中秀才。他推崇宋代張載的關學,從中接受了唯物主義自然觀,對自然科學和技術充滿興趣,因此在擔任江西分宜縣學政時,完成了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的《天工開物》。
《天工開物》全書共分三編十八卷,附圖二百餘幅,是一部圖文並茂的古代科學技術文獻。書中全面系統地總結了明代以前的工農業生產經驗和生產技術,對於飲食、衣服、染色、採礦、冶煉、兵器、紙墨、舟船、珠玉等方面的原料和生產程式,都有詳細的說明,是中國古代一部農業、工業生產科技的百科全書。
明朝滅亡後,宋應星成了亡國之民。但他並沒有泯滅抗清復明之心,開始一直把希望寄託在南明的復辟上。南明政權滅亡後,清兵南下江西,他的哥哥宋應升服毒殉國,宋應星一直過著隱居生活,拒不出仕。像這樣一位忠於大明的抗清志士,是不會剃髮易服的。
-
7 # 94310417小云
宋應星是明未清初的一位鴻學大儒,大明王朝亡於1644年,而南明有苟存了約16年,宋應星和其兄隨南明小朝庭而去,在反清復明中拼盡全力,誓死不渝,他主編的天工開物是一部科學明著,記載了幾萬種神奇的人間創物奇蹟,圖文並茂,入木三分,很可惜中原大清未予重視。確被一衣帶水的小日本視如寶物,極大的發展了日本國力。宋應星卒於1666年左右,約為康熙年間,有無辯子那麼重要嗎?
有個明朝遺老寫了一首詩,道聞須梯頭,何人不悌頭,有頭皆可悌,悌自由它悌,可憐悌頭者,人亦悌其頭。
-
8 # 尺半鯉魚
以宋長庚先生性格不會留辮子。否則在明末他不會只做推官,教諭之類官吏。清入關後他一直過著隱居生活。他在清初拒不出仕並告誡子孫不要考清朝的功名及出仕,就像李定國告誡自己孩子“寧可死在荒郊野嶺也不要降清”一樣,不過從其家譜和歷史記賬看宋家做的更好,可以說執行得很徹底,只可惜宋應星的直系後裔在清嘉慶年間就絕後了……
-
9 # 有時聊人文歷史
在回答關於辮子的問題之前,先解構一個流傳甚廣的傳說。
經常有人會說,北韓人懷念明朝,明亡之後,北韓李朝宮中仍然偷用明朝的年號。
這是不是真的?
上圖。
(北韓儒家 宋時烈 1607-1689 書法作品 現藏南韓國立中央博物館)
OK,這幅書法氣勢蓬勃,蒼勁有力。如果不看落款,誰都會認為這是華人寫的。
妙就妙在落款——
皇明崇禎甲辰年。
很可能找遍中國的書法作品,也很難找到有這個年號的書法作品存世。
一,不敢寫這個落款。
二,寫了也會被毀掉。
甲辰年,對應宋時烈生活的年代,以及崇禎年號,唯一的可能是——
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
那個時候,南明剛剛滅亡。清康熙元年,永曆帝殉國,被吳三桂絞殺。
插一句,現在南韓搶中國的文化名片,搶得很厲害,這肯定是不對的,本回答反對。但是換個角度說,如果換成其他民族,如果寫不出上述書法作品,還有沒有搶的資本?
沒有,連搶的資本都沒有。
問題永遠要從兩個方面來看。
宋時烈,用一副書法作品,將他心向明朝、不承認清朝的態度,永遠永遠的儲存了下來。當任何一個華人看到這樣一副作品,都會感覺到無比震撼。
要知道,當時的北韓已經是清朝藩屬,這幅作品如果被人告發給清朝,可能要問罪的。
而宋應星,足足比他的北韓本家宋時烈大了二十歲。
北韓文人尚且這個態度,何況明末文人?
好,宋時烈的書法說完了,再說另外一個人,宋應星的老鄉,明朝宗室——
八大山人。
本回答一直覺得,八大山人是中國第一個漫畫家。不信?
上圖。
(作品底部落款有刪減)
八大山人出生的年代為1626年,比宋應星晚了近四十年。作為一個老朱家的人,八大山人一生為了躲避清朝,裝瘋賣傻,常年不說一句話,出家為僧數十年。
可以肯定,八大山人腦袋後頭是沒有金錢鼠尾的。可能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壓力,讓他成為一個空前絕後的藝術家。可以說,八大山人雖然長期生活在清朝,但是清朝卻與他無關,至少他自己肯定是這樣設計的。
這就牽扯到明末清初的遺民問題。
在清初,有一定數量的文化人不認同清朝,以各種方式進行反抗或是保持。這些人是明朝的遺民。最有名的就是魯迅先生筆下——明的遺民朱舜水。他出國了,並且創立了日本著名的水戶學派。
八大山人與宋應星同樣也是明朝遺民。
做明朝遺民有各種方式,最激烈的莫過於宋應星的兄弟宋應升,服毒殉國。
還有如同八大,出家為僧。這一部分人中藝術家很多,而清朝也崇尚佛教。
還有便是閉關不出,專心在家,寫回憶錄,養花,修院子。有的遺民可以數年足不出戶。著名的比如張岱。
還有一種,屬於比較消極的,即以醇酒婦人自戕身體,只求醉生夢死。
好,從宋應星的資料來看,他大概應該屬於閉門不出的那種,史料並無他出家為僧道的記錄。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他不出家,又足不出戶,他會不會留辮子?
本回答的答案是——無法考證。
理由很簡單,如果他被別人看見自己沒有剃髮,又沒有出家,被人告發,他只有死路一條。那樣的話,歷史會留下記載,可是他會死。
所以,他可能根本不會讓陌生人或者是仇家看見自己。
既然別人看不見他,又怎麼知道他留不留辮子?
所以,就算他不剃髮,歷史中也不會留下關於他不剃髮這方面的記載。因為清朝的歷史已與他無關。
但是,畢竟這樣難度比較高,畢竟人不可能長期脫離社會生活。而且萬一被仇家告發,風險很大。所以,他也可能會留辮子。畢竟,作為遺民,最主要的標誌是——本人是否在清朝出仕,是否允許自己的子孫在清朝出仕。這才是當時劃定你有沒有氣節的關鍵標準。換句話說,如果剃了發,但是堅持不出仕,仍然算作遺民。而宋應星沒有在清朝做官。
作為一個古代博物學家,宋應星肯定不會為了自己的形象對不對而開心,肯定會為了中國科技的輝煌未來而開心。
-
10 # 靈壽老王
沒有!1.透過明亡後宋應星兄弟所作所為來看,二人都是忠貞、剛烈之輩;2.江西道教發達,其家鄉奉新更是七十二福地之一,道觀眾多,隨便入個道觀即可~
回覆列表
這兩天,因為一檔文化節目,很多人重溫了明朝學者宋應星的事蹟和他的名著《天工開物》。
但節目也引起了一些史實上的爭議。爭議的起因,是節目中的“晚年宋應星”腦後多了一條辮子。
♦ 節目截圖
有人說:“宋應星哭了才對,憑什麼給一個明人剃個辮子頭,《天工天物》在清代都絕跡了,為什麼自己好好想想吧,尊重一下古人可以嗎?”“節目立意很好。但不應該犯這種低階的、侮辱性的錯誤!作為明遺民,宋應星泉下有知,怕是要氣得活過來。你們尊重一下他老人家,行嗎?”
也有人說,整期節目裡,宋應星青年和中年時期都穿的是明朝服裝,“相信看過全片的朋友們都清楚節目中宋應星是到了老年才留辮子的”。
那麼,節目裡的“宋應星”,腦後究竟該不該有辮子?
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先從史料上解決一個難題:晚年的宋應星,究竟有沒有剃髮留辮?
首先可以確認的是:大約從1648年開始,也即是61歲之後,宋應星確實生活在清朝的統治之下。
宋應星是江西奉新縣人,生於1587年(明萬曆十五年)。他成年後的大致人生軌跡,是這樣的:
1615年與兄長宋應昇一同鄉試中舉,此後多次赴京參加會試,皆不中。1634年,宋應星放棄科舉,出任江西分宜縣的教諭,後來又做過福建汀州府推官、亳州知州等。1637年,發表《天工開物》三卷18章。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明朝滅亡,清軍入關,南明時期,宋應星未再擔任過實際官職。1646年,清軍南下進入江西;1648年,清軍二度佔領江西。宋應星與兄長宋應昇選擇歸隱,子孫亦不參加清廷科舉,其兄更是服毒殉國。宋去世的年份不詳,推測可能活了80歲左右,死於1666年前後(清康熙五年)。①
但生活在清朝的統治之下,並不意味著宋應星便一定留有辮子。
比如,無錫人華鳳超,因拒絕剃髮,自清軍進入江南之後,便“閉門不出,已七年矣”。直至某日參加侄輩婚禮,才因“鬢髮宛然”而遭人告發,被捕後仍不願屈服,終於被殺害②。著名的思想家顧炎武,也是堅持到順治十二年(1655年)前後,才因為仇家的陷害,不得不剃髮,以便外出避難。
再如,大略同期的江蘇省昭文縣,也有村落因地處偏僻而長期沒有剃髮,直到被外來者偶然窺見舉報到縣府,當地縣令才連夜派人前往村落通知百姓剃髮,以免自己落一個執行剃髮令不力的罪名。次日前往村中查驗時,村中已無留髮之人。③可見,清初的剃髮令雖然執行得非常嚴厲也非常血腥,但清軍對基層的控制,仍是無法超出那個時代技術上限制。昭文縣這類村落的存在,可以為那些拒絕剃髮的讀書人提供隱身之所。
除了隱居起來拒絕剃髮,另有部分不願承認清廷的知識分子,會透過在頭髮上做一些特殊處理,來強調自己仍是“前朝遺民”。比如,活到1696年的屈大均(約比宋應星晚去世了三十年),為規避留辮子,入清後便選擇像女性一樣在頭上挽出一個小發髻。還專門寫了一篇文章《髻人說》,聲稱自己之所以留髮髻,是為“常思為女子”。活到1677年的陳確(比宋應星晚去世十餘年),則在入清後給自己做了幾頂竹冠,宣佈從此以後,將戴著這些竹冠“以遊人間”,度過殘餘的人生。另一位遺民餘若水,則無論春夏秋冬,常年戴一頂“皂帽”,即便最親近的友人,也見不到他的腦袋頂。④
那麼,宋應星的情況是怎樣的呢?
宋應星入清之後有無剃髮,史料中沒有確切的記載。但今人可以做一點合理的推測。由目前留存的相關史料,可得到如下兩點結論:
(1)宋應星始終不認同清廷的統治。早在清軍入關之際,宋應星便撰有《春秋戎狄解》。這是一篇對清軍極不友好的文章。好友陳弘緒(也是一位明朝遺民)評價說,在眾多明朝官員改穿胡服投降清軍之際,宋應星這篇文章“殆有深意”,應該廣泛傳播,“以伸內外之防”。清軍入關後,宋應星自己和子孫,更是三代不參加科舉,不出仕清廷。
(2)宋應星的兄長宋應昇服藥殉國之前,便拒絕剃髮。宋應昇的傳記,是宋應星親筆撰寫,時間約為1655年之後。當時,宋應星的好友陳弘緒得到了一個編寫《南昌郡乘》(即南昌的地方誌)的機會。陳弘緒入清後隱居贛江不出,以編輯《宋遺民錄》明志,欲趁此機會,為那些拒絕向清軍投降、拒絕與清廷合作的南昌士民立傳,於是便邀請了宋應星為其兄宋應昇寫一篇傳記。
宋應星在傳記裡說:北京城陷落時,兄長宋應昇正“杜門守喪”,聽聞訊息後痛心疾首,隨後便響應廣東官府的勤王號召,將包括妻子嫁妝在內的資產全捐了出去。清軍席捲江南,宋應昇回鄉隱居,“抵家,不入城市”,“約同志披緇百丈,會大雪不果”,後服毒藥自殺,“鼻口噴紫血數把”。⑤
所謂“抵家,不入城市”,便是暗指宋應昇拒絕剃髮——“不入城市”是明朝遺民抗拒剃髮的常用手段。如袁榮之“終不剃髮,……隱西鄉袁家山,不入城市”;楊廷樞藏於洞庭山中,不肯剃髮,“三年不入城市”;徐枋也在明亡後不剃髮,“遁跡山林,終其生不入城市”,俞之琦“隱於元度巖洞,三十年不入城市”;宋之盛“結廬髻山,足不入城市”;……而不入城市的主因,便是為了保住頭髮躲避告發。這類事例甚多,“不入城市”便成了不剃髮的另一種說法。
至於“披緇”,一般指出家,但此處可能是指自殺。因宋應昇還寫有“撒手懸崖誰未休?歸山正欲喚同遊”這樣詩句,似是與一干志同道合者相約前往山中某處懸崖自殺,但因大雪無法入山而作罷。
♦ 傳統上,宋應星被視為明代人
據此,筆者的推測是:既然清軍南下時,宋應星選擇與兄長宋應昇一起隱居;他又在為兄長做傳時明言兄長“不入城市”拒絕剃髮,那麼,宋應星自己的情況,恐怕也大體如此。
支撐筆者該推測的另一個證據是:現存最早關於宋應星的傳記,是其族侄宋士元所寫的《長庚公傳》。據潘吉星的考據,該傳記是宋士元在宋應星去世之時所寫,內中詳述了宋應星在明代的行跡,對他入清之後的約二十年,卻只留下了短短的一句話:
“公退居家食,抒生平學力,掞摛文藻。”⑥
之所以如此簡略,顯然與宋應星“不入城市”式的隱居有關。正是這種以不承認、不合作為目的的隱居,讓宋應星的人生最後二十年,成了與社會近乎絕緣的二十年。這種與社會絕緣,讓族人在為他做傳時,既感到無事可寫——若宋應星如尋常士紳那般在鄉間發揮能量,當有許多造福鄉里的事蹟可以載入傳記,也感到難以下筆——詳述這種絕緣,以彰顯宋應星的不承認與不合作,顯然是件危險的事情。
最後,說回節目裡“宋應星”腦後的那根辮子。有辮子不能說錯,畢竟是一種可能,但筆者認為,在無法百分百確定宋應星已經剃髮、而史料又足以證明宋應星至死都不願承認清廷、其兄更是明確拒絕剃髮並選擇服藥自殺的情況下,基於對歷史人物的尊重,較之直接給“宋應星”腦後掛上一條大辮子,還可以有更合適的處理辦法。比如讓他像餘若水那般,戴一頂看不出有沒有剃髮的“皂帽”;再比如干脆不出現入清後的“宋應星”——如前文所言,《天工開物》完成於明代,入清之後的宋應星是一個隱居者,是缺乏事蹟的。
①“宋應星事蹟年表”。潘吉星:《宋應星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650-657頁。
②李介立:《天香閣隨筆》卷一“華部郎完發不屈”。
④林麗月:《故國衣冠:鼎革易服與明清之際的遺民心態》。
⑤轉引自丁文江《重印<天工開物>始末記》
⑥潘吉星:《宋應星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103-10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