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聯和品牌

    新石器時代出現了陶器。陶器的出現,大大地改善了遠古人類的生存方式,同 時也使人類審美的萌芽得到了創造性的伸展,開拓了人類的精神視野。陶器按用途可分為飲食器、炊煮器和儲藏器。其中盆、缽、碗、杯、豆、勺等 屬飲食器,鼎、鬲(li音利)、鬵(gui音歸)、甑(zeng音贈)、釜(fu音府)、灶等屬炊煮器,壺、罐、瓶、甕等屬儲藏器。這些器物中,飲食器敞口,炊煮器有三足, 儲藏器則多是球形或半球形。球形不僅出於樸素的實用需求,同樣的空間能夠容納 更多的事物,同時,它也是模擬其他動植物造型的產物。陶器按物質成分割槽分有紅陶、灰陶、白陶和黑陶。按表面裝飾情況來劃分又有 素陶、彩陶、印紋陶。

     漢代陶器的種類繁多,然而往往都具有先秦的藝術風格,大多以深沉的色調錶現出雄大廣博的氛圍。並且較為真實地體現了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漢代陶器甚至是當時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的一個小小縮影。不僅在藝術方面地位顯赫,也為我們探索漢代歷史提供了美麗的線索。

      漢代陶器主要分為灰陶,硬陶,以及釉陶三大類。其中在當時最為流行的要屬灰陶了。漢代灰陶在商周製陶技術的基礎上,又進一步達到了更高的水準。漢代灰陶的色彩大部分是青灰色,燒製火候均勻,質地堅硬。圓形灰陶容器形狀規整,表面觸感較為光滑。少有灰陶也表面也繪有彩色的紋飾,稱之為彩繪陶。

     漢代灰陶大多做容器使用,例如翁,罐,盆,盤子和碗等等。也有一些日常用具,例如燈,燻爐等等。漢代灰陶器具基本都是平底,而且從漢代開始,大量的灰陶被當做隨葬器具滲入當時的喪葬習俗。

    硬陶在漢代流行與長江以南的地區,硬陶比起灰陶來說質地更加堅硬。因其往往採用一種當地產的高密度,強粘性的黏土為原材料,經過高溫燒製而成。漢代硬陶依舊繼承了傳統幾何印紋硬陶風格,扔以圓形容器為主,在陶器表面或紋或畫,刻有極具當地地方民族風格特色的圖案。漢代硬陶也有許多種類,常見的有翁,壺,罐,盤,碗,盒。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獨特的三足罐,五聯罐等陶器。

    漢代釉陶是漢代的創新發明,具有濃郁的綠色和棕黃色,燒製溫度高達800攝氏度。因其流行於北方地區,故別名北方釉陶。最先出現的是棕黃色釉陶,綠色釉陶雖然相較於棕黃色釉陶更晚出現,但在流行程度以及使用的普遍率上卻是高於棕黃色釉陶的。但由於當時技術限制,使得釉陶的的質地並不堅硬,並且容易出現脫落或變質的情況。 因此漢代釉陶多數是作為陪葬品使用,而在生活起居中鮮少見到。

  • 2 # 沙麓書院

    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早期就發明了陶器。最早發現的是仰韶文化。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從陶質區分,有紅陶、灰陶、黑陶、白陶和彩陶;從工藝上區分,有手製、模製、慢輪、快輪;從紋飾上區分,有壓印、拍印、刻劃、彩繪、附加堆紋、鏤孔;從陶窯結構區分,有橫穴窯與豎穴窯。正是這些風格迥異,不同的類別,創造了新石器時代絢麗多姿的陶器文化。

    陶器分佈:日本青森大平山元文化,距今約16520—14920年。俄羅斯遠東地區遠東文化,距今約13000年。江蘇溧水神仙洞文化,距今約12320年。廣西桂林甑皮巖文化,距今約11000年。陝西華縣老官臺文化,距今約8230年。甘肅秦安大地灣文化距今約8000年。陝西寶雞北首嶺文化,距今約7000年。河南澠池仰韶文化,距今約6700—4500年。仰韶早期6700年左右,以西安半坡村的半坡文化為代表。仰韶中期5600年左右,以甘肅東部,青海東北部,寧夏南部為主。仰韶晚期4500年左右,以甘肅慶陽、平涼、天水為主。山東寧陽大汶口文化,距今約6000—5000年。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距今約6400—5400年。甘肅臨洮馬家窯文化,距今約6000—4350年。馬家窯初期6000年左右,以甘肅武山的石嶺下文化為代表。馬家窯中期5800年左右,以甘肅黃河、洮河流域的馬家窯文化為主。馬家窯晚期5000年左右,以甘肅廣河的半山文化和青海民和的馬廠文化為主。四川巫山大溪文化,距今約5800—4400年。浙江嘉興馬家浜文化,距今約5700—4700年。河南陝縣廟底溝文化,距今約5600—4500年。浙江杭州良渚文化,距今約4700—3900年。湖北應變山屈家嶺文化,距今約4500—4200年。甘肅廣河齊家文化,距今約4400—3600年。山東章丘龍山文化,距今約4000—3100年。甘肅山丹四壩文化,距今約3900—3400年。甘肅臨洮辛店(甸)文化,距今約3400—2800年。甘肅臨洮寺窪文化,距今約3400-2800年。青海卡約文化,距今約3200-2800年。(湟水、大通河流域,青海湖一帶)青海都蘭諾木洪文化,距今約3000年左右。(柴達木盆地一帶)甘肅民勤沙井文化,距今約3000-2500年。(河西走廊一帶)1975年、1977年在河北武安縣磁山和河南新鄭縣裴李崗相繼發現了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存,經過科學發掘,出土了較原始的新石器時代陶器。根據遺存的文化特徵,命名為磁山文化和裴李崗文化或磁山-裴李崗文化。同時代或同一型別的文化遺存,在河北、河南、陝西、甘肅和山東等省也有發現,說明新石器時代早期居民在黃河流域的分佈十分廣泛。據碳-14測定。這些遺址的年代約為公元前5000-6000年,為中國黃河流域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年代較早的文化遺存。這類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有以下一些特徵:陶泥未經細緻桃洗,陶片斷面還發現有泥片貼敷的層理結構;胎質粗糙,皆手製;胎壁厚薄不勻,火候較低,一般在700攝氏度-900攝氏度之間,易破碎;陶色多呈紅色或橙紅色;陶器表面以素面為多,並有少量繩紋、竹簚紋、指甲紋與劃紋等。這時的陶器器類少,性質比較單一,常見的陶器中,以砂質的深腹罐、泥制的小口壺、圜底或三足缽和碗類器較多,並有一些鼎、甕、盤、豆、盂等。各地出土的陶器中,除有早、晚之分外,陶器的形制與花紋裝飾還有地區差別。磁山文化的陶器,以敞口、深腹罐、小口、雙兒罐,敞口、圜底缽或三足缽為主,並有一些平底盤、橢圓型盂、三足鼎、杯和靴形支架等。器表多飾繩紋與篾紋。並有劃紋與波折紋,偶爾也有簡單的彩陶。裴李崗文化的陶器也以直口或斂口深腹罐,小口、雙耳壺,敞口、圜底缽、三足缽和碗為主,部分雙耳壺的底部有加圈足或三錐狀足的,並有一些三足鼎和瓢形器。器表紋飾以簚紋或劃紋較多,很少見繩紋。陝西西鄉李家村、滑縣老官臺、元君廟、寶雞北首嶺和甘肅泰安大地灣等地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出土的陶器,雖然也有深腹罐、圜底缽、三足缽和碗等器類,但小口壺卻比較少見。陶罐的底部除為平底外,多加有三矮足,或口沿作鋸齒狀,另有小口甕、杯和盂等器表紋飾以劃紋與繩紋居多,並有錐刺紋、附加堆紋與多少不等的彩陶。由於這些遺址出土的陶器形制與器表紋飾也不盡相同,所以有人分別稱作“老官臺文化”、“大地灣一期文化”。山東藤縣北辛村遺址出土陶器,時代也比較早。以上列舉的黃河中下游和附近地區的幾處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出土的陶器,製作工藝雖然還比較粗糙,但工藝水平已相當進步,因而它不應是中國最早的陶器。黃河流域中、晚期的仰韶文化陶器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澠池縣仰韶村發現而得名.仰韶文化遺址在河南、陝西、山西、河北南部和甘肅東部一帶都有發現。遺址的分佈範圍大、數量多,已經科學發掘的仰韶文化遺址約有100多處,其中發掘面積較大的有陝西西安半坡、華縣老官臺、臨潼姜寨、河南陝縣廟底溝、鄭州大河村、山西芮城東莊村,河北磁山下潘汪等。據碳-14測定的年代各地仰韶文化遺址的時間約為公園前4000-前2000多年,屬於中原地區新石器時代的中、晚期。仰韶文化陶器是承襲各地新石器時代早期的磁山文化、裴李崗文化和老官臺文化陶器發展而來,但器類和數量明顯增多,其特徵是:胎質比較純淨、細膩,陶泥經過淘洗,表面磨製光滑,雖以手製為主,但已出現慢輪修正跡象。火候一般較高,陶色以紅色者居多,並有一些棕陶、橙黃陶、灰陶和少量白陶。器表以素面與磨光較多,並有一些劃紋、弦紋、附加堆紋、拍印的繩紋和藍紋等裝飾。部分細泥質陶器表面實有陶衣,並有用黑、白、紅等顏色彩繪的圖案花紋的彩陶器。仰韶文化常見的陶器有:(1)炊器:有大口或口微斂的深圓腹、平底砂質罐,小口、深圓腹、圜底、三足砂質罐形鼎,大口、淺腹或折腹圜底、三足盆形鼎,小口、扁圓形腹或扁折腹、圜底、三足釜,敞口、深圓腹、平底、鏤空甑和帶有火門的平底、盆形陶灶。(2)飲食器:有泥質大口、圜底或平底缽,大口、鼓腹或斜壁平底碗,大口、淺盤高柄豆,大口或直口、深腹陶盂和直口或敞口陶杯。(3)盛儲器:有大口、深腹或淺腹、略鼓或折腹、平底盆,大口或斂口、深腹、平底罐,小口、深圓腹、平底甕,小口、深腹或加雙耳尖底瓶和大口或小口微斂、深腹、平底或尖底缸等。部分陶缽、陶盆和陶罐的上部飾有彩繪,另有帶握手的陶器蓋、筒形細腰陶器座、白陶器與硬陶器。各型別的代表性陶器:仰韶文化的陶器又可區分為半坡型別、西王村型別、後崗與大司空型別和秦王寨與大河村型別等,各型別的代表性陶器介紹如下:(1)半坡型別:因首先發現於西安半坡遺址而得名,遺址有早晚期的區別。代表性陶器有大口、圜底陶缽,大口、圜底陶盆,折腹陶盆,細長頸陶壺,小口、深腹尖底瓶、陶罐和陶甕等。器表裝飾有繩紋、線紋,弦紋與錐刺紋(分菱形、三角形、麥粒形)和彩陶。彩陶中多用黑彩繪制的帶條紋、三角紋、波折紋、網紋、人面紋、魚紋、鹿紋與蛙紋等。也有在陶器的內壁進行彩繪,這在仰韶文化型別的彩陶中少見。另外有的彩陶缽的口部裡沿處刻劃有符號。(2)廟底溝型別:因首先發現於河南陝縣廟底溝而得名。代表性陶器有敞口、曲腹、平底碗,敞口、曲腹、平底盆,大口、圜底缽,雙唇、小口、尖深腹底瓶,陶器座,小口、圜底罐,罐形鼎,小口、扁折腹釜,盆形、三足陶灶等。器表裝飾有線紋、繩紋、劃紋、籃紋、弦紋和彩陶。彩陶主要是黑色彩陶和塗有白衣的彩陶,而紅色彩陶則很少。彩陶紋飾中有帶條紋、圓點紋、勾葉紋、弧線三角紋、曲線紋等,並有少量動物形象的鳥紋與蛙紋。(3)西王村型別:因首先發現於山西芮城西王村而得名。代表性陶器有大口、寬沿盆,小口、帶流罐,小口、長頸、雙耳、尖底瓶,敞口、斜壁、平底碗,小口、深腹甕等。器表裝飾以繩紋最多,並有少量藍紋、線紋、劃紋、弦紋、方格紋與鏤空,彩陶多紅彩與白彩,繪出比較簡單的條帶紋、圓點紋、斜線紋與波折紋。(4)後崗型別與大司空型別:後崗型別因發現於安陽後崗而得名。代表性陶器有敞口、圓腹鼎,斂口、圜底缽,大口、弧腹、平底碗,小口、長頸、鼓腹壺和小口、圓腹翁等。器表從÷裝飾有線紋、弦紋、劃紋、錐刺紋和指甲紋。彩陶主要是紅陶衣彩陶,常見的彩陶紋飾中有條帶紋、豎線紋(分三豎道至六豎道)和三角紋等。大司空型別因首先發現在河南安陽大司空村而得名,代表性陶器有曲腹與折腹盆,大口、斜壁、平底碗,小口、卷沿、深腹、圓鼓、平底罐和帶鋸齒紋盆等。器表裝飾有劃紋、藍紋、線紋、繩紋、方格紋、錐刺紋和附加堆紋。彩陶多用紅色,繪製的紋飾有條帶紋、弧紋三角紋、葉紋、螺旋紋、半環紋、S形紋、X型紋、溝型紋、網紋、圓圈紋。(5)秦王寨型別與大河村型別:秦王寨型別因發現於河南滎陽秦王寨而得名。代表性陶器有罐形和盆形折腹鼎,大口、圜底與平底缽,斂口、深腹罐(部分罐的腹部飾一週或兩週附加堆文),小口、短頸、圓肩、鼓腹、平底甕,小口、尖底瓶等。器表裝飾有劃紋、弦紋與附加堆紋。彩陶多用紅彩和黑彩,彩繪紋飾有帶條紋、網紋、X形紋、S形紋、豎道紋(三道或四道),並有一些白衣彩陶,這是河南中部地區仰韶文化中較晚的遺存。大河村型別因發現於鄭州市大河村而得名,是二十世紀中發掘範圍較大,延續時間較長的以仰韶文化為主的遺址。從大河村仰韶文化遺址的層次疊壓和陶器特徵來看,有早晚之分,並是前後一脈相承的發展關係。代表性陶器有砂質與泥質深腹、圓腹或折腹平底罐,罐形鼎與盆形鼎,小口、扁腹、三足釜,大口、深腹甑,大口或斂口缽,淺盤、高柄豆,小口、鼓腹甕,短頸、深腹壺與雙聯壺,大口、侈沿、深腹盆與折腹盆,大口、深腹、平底缸、大口、深腹、尖底罐,小口、深腹、尖底瓶,筒形器座和陶器蓋等。器表紋飾有弦紋、劃紋、附加堆紋與繩紋,並有較多數量的彩陶,彩陶多飾在泥質陶罐、陶缽與陶盆的上部,有黑、紅、白等彩繪。彩繪紋樣有條帶紋、弧形三角紋、葉紋、螺旋紋、半環紋、太陽紋、S形紋、X形紋、鉤形紋、網紋、鋸齒紋、圓圈紋與波浪紋等多種。從鼎、罐、盆、缽與小口尖底瓶的形制和鼎足的發展變化以及彩陶紋飾的演變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大河村陶器整個的發展演變過程。大河村型別的晚期為秦王寨型別。關中、晉南、豫西和豫北4個地區的仰韶文化陶器之間雖然有著許多共性,但各自的地方特徵也很明顯,並有著各自的演變系列。馬家窯文化陶器馬家窯文化因1924年首次在甘肅省臨洮縣馬家窯村古文化遺址發現而得名。馬家窯文化是一種受關中地區仰韶文化影響發展起來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它的陶器形制特徵近似仰韶文化,但他是具有明顯地方特徵的一種文化。馬家窯文化主要分佈甘肅和青海東北部一帶,其年代據碳-14測定,約為公元前3190-前1715年。已發掘的馬家窯文化遺址,有甘肅蘭州曹家嘴和青海樂都灣等數處。馬家窯文化的陶器,以砂質河泥質紅陶為主。但泥質陶的胎質細膩,器表多經磨光,並多系手製,彩陶最為發達。彩繪多用黑彩在泥質紅陶或橙黃陶的頸部與上腹部,繪製出顏色鮮豔、線條流暢的圖案花紋裝飾。在砂質紅陶器表還有施用劃紋、三角紋、繩紋和附加堆紋,表明馬家窯文化的彩陶已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具有代表性的陶器是彩陶,有小口圓腹甕(又稱彩陶罐)、雙耳彩陶罐和彩陶缽,其炊器為大口、深腹、平底砂質罐;食器如敞口微斂、淺腹、平底盆,敞口、喇叭形座豆,大口、平底碗和敞口、淺腹、平底缽;盛儲器有小口、短頸、圓腹或雙耳、平底甕,小口、長頸、圓腹、平底壺,小口、長頸、深腹陶瓶等,另有陶杯與陶盂,其中多數陶甕器表飾有彩繪圖案。根據馬家窯文化彩陶的紋樣還可以區分為馬家窯型別、半山型別和馬廠型別。  馬家窯型別彩陶:製作精細,以黑色彩繪較多。彩陶紋樣有條帶紋、圓點紋、弧紋、波紋、方格紋、垂幛紋、線紋、人面紋、蛙紋和舞蹈紋等。半山型別彩陶也以黑彩為主,但兼有少量紅彩,構圖複雜,紋樣有螺旋紋、菱形紋、圓圈紋、葫蘆形紋、三角紋、編織紋、連弧紋、網紋和鋸齒紋等。馬廠型別彩陶紋樣較粗糙,有在紅色陶衣上面施用紅、黑二色繪製的彩陶。紋飾有人形紋、目形紋、雲雷紋、三角紋、方框紋與蛙紋等。東南地區東南地區新石器時代的陶器文化範圍,包括江西、福建、臺灣、廣東和廣西諸省,基本上可分為早、晚兩個階段。早期文化的遺址有江西萬年仙人洞,廣東英德青塘,冠山滑巖洞和廣西桂林甑皮巖、馬蘭嘴山,杯較山、石尾山、海角山等處。以繩紋粗紅陶為主要代表,質地較粗松,具有明顯的原始特徵。紋飾除了繩紋,還有劃紋,篦點紋,見齒紋,指甲紋和籃紋等。晚期文化較早期為豐富,質料種類增加了泥質紅陶,灰陶和黑陶;紋飾種類增加了頗具特色的幾何印紋,繩紋迅速衰落,但大量素面陶依然為主要品種。工藝上仍為手製,器表留有慢輪修整的痕跡,器形也開始變化多樣起來。西南地區西南地區包括四川、貴州、雲南和西藏自治區,四川的陶器文化較為發達,雲南、西藏頗有類似,具一定水平,貴州比較零星。雲南的白羊村文化多產夾砂褐陶,陶質疏鬆,胎壁較厚。均為手製,採用泥條盤築法,製陶工具有陶墊,骨抿、陶支架、石印模等。器形獨特,有罐、缽、缸、帶流器等,肩、腹部常飾以變化豐富的劃紋、繩紋、點線紋、剔刺紋、乳釘紋、附加堆紋、印紋(篦齒紋、圓圈紋、斜方格紋)、線紋等。西藏在建國以後才發現新石器時代陶器文化的遺址,主要是粗、細夾砂陶,陶色有紅、黑、灰三種,均為手製,採用泥條盤築法,手捏法或模製法,製作較粗糙。器形簡樸,只有罐、盆、碗、盤等。紋飾種類極少,多為繩紋或幾何形劃紋。北方地區北方地區的陶器文化,統稱為“細石器文化”,它的遺址遍佈中國的東北、內蒙古自治區、寧夏、甘肅等地,由於陶器的發展受當時經濟生活的影響和限制,因此,在農業經濟較發達的地區,陶器數量和品種都較為豐富多樣,在漁獵畜牧經濟為主的地區較為稀少寥落。其早期文化包括興隆窪文化、新樂文化、小珠山文化、趙寶溝文化、左家山文化,以興隆窪文化為典型。興隆窪文化以1982年發現的內蒙古敖漢旗興隆窪遺址命名,此時期的陶器均為手製,只有夾砂陶,陶色主要為灰褐,黃褐,陶質疏鬆,胎質較厚,火候較低。典型器形為筒形罐,也有缽、罐等。多飾以數種紋飾組成的複合紋,戳印坑點紋等,有交叉紋、網格紋。豎壓橫排之字形線紋。中期文化以紅山文化為代表,發現於內蒙古赤峰紅山,其陶器種類較多,有夾砂陶和泥質陶,製作較粗糙。泥質陶為紅色,多作容器,夾砂陶為深褐色,多作炊煮器。裝飾極具特色,有壓紋、劃紋。附加堆紋和彩繪,以“之”字形線紋尤為突出。器形多樣,有盆、缽、罐、甕等。晚期以小河沿文化為代表,還有北溝文化、阿善文化、紋器文化。小河沿文化以夾砂陶為主,少量泥質陶,陶色種類分褐、紅、灰三種,器形有甕、罐、尊、器座、缽、豆、盤、豬、狗等頭飾、紡輪等。製作粗糙,很不規整。器表多施拍印的菱形細繩紋和斜方格紋,器底有編織紋,其彩陶花紋與大汶口文化頗有相似。漢代陶瓷漢代用泥土為坯胎、經入窯燒製的器物。主要是各種飲食器、貯藏器等容器,也包括其他生活用具,以及專為隨葬而製作的冥器。因年代和地區的差異,器物的種類形態、製法、紋飾及燒成溫度等都有所不同。大體上可分灰陶、硬陶、釉陶和青瓷 4大類。灰陶

    灰陶是漢代最主要的陶系,已普及到全國各地。漢代灰陶容器是繼承商周以來的傳統而進一步發展,在製作技術上達到更高的水平。一般都呈青灰色,火候均勻,燒成溫度約在攝氏1000度以上,質地堅實。

    圓形的容器,其坯胎多系輪制,形狀規整,表面較光滑。除了隨著陶輪的旋轉而刻劃的少許平行的弦紋及一些區域性幾何形劃紋和印紋以外,基本上是素面的。西漢前期,少數容器如甕、罐之類,偶爾還帶有一些不甚明顯的繩紋;西漢中期以後繩紋則基本上絕跡。有些灰陶器繪有彩色的花紋,稱“彩繪陶”,其花紋的陶器燒成後才繪描的,易於脫落。這種“彩繪陶”只發現於墓葬中,不見於居住址,可見是專為隨葬而作的。有些灰陶器表面塗漆,是模仿當時的漆器。戰國時代流行的陶豆在西漢前期還偶有所見,但不久即消失。戰國後期開始出現的陶鍅,盛行於西漢,東漢時已不見。戰國末年出現的造型奇特的“鴨蛋形壺”,流行於秦和西漢前期,西漢中期以後就極為少見。陶鼎和陶鍾是漢代最常見的仿銅陶器,流行的時期甚長。其他容器如甕、罐、盆、樽、盤、碗等,在整個漢代都大量存在,它們的形態隨著年代的推移而演變。西漢前期少數帶有繩紋的甕、罐等尚有為圜底的,從西漢中期以後,除了三足器和圈足器以外,幾乎所有的器物都為平底。還有一些日常用具如案、燈、燻爐及撲滿之類,既非飲食器,亦非一般的貯藏器,為前代所少見或未見。隨著喪葬習俗的改變,漢代還盛行製作各種明器,種類甚多,數量很大,主要也屬灰陶的系統。最初出現的是倉和灶,在秦代和西漢前期的墓中即有所見,但普遍流行則在西漢中期以後。其他如井、磨、豬圈、樓閣、碓房、農田和陂塘等模型,以及豬、羊、馬、狗、雞、鴨等動物偶像,自西漢中期以後,相繼出現,到了東漢, 種類和數量均增多。在漢代,有大量各式各樣的陶俑用於隨葬。硬陶流行於長江以南,包括廣東、廣西、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及江蘇南部等地區,用當地一種密度較大、粘性較強的粘土製成。與灰陶相比燒成溫度更高,陶質更堅硬,故稱硬陶。漢代的硬陶是繼承華南地區自新石器時代後期以來的“幾何印紋硬陶”的傳統。一般圓形的容器,主要亦系輪制。器物表面往往拍印細密的方格紋,或刻劃有波狀紋、鋸齒形紋,等等。器物的種類,多屬甕、罐、壺、盒、碗等容器。有些器物,如匏形壺、三足罐、四聯罐或五聯罐等,在形態上具有顯著的地方性特色。釉陶漢代製陶業的一項新發明,是濃厚的棕黃色和綠色的釉陶。燒成溫度約為攝氏 800度左右,內胎呈磚紅色。釉藥中含有多量的氧化鉛,故稱“鉛釉”;由於主要流行於黃河流域和北方地區,所以也稱“北方釉“陶”。開始出現於西漢中期,先在陝西中部和河南流行,西漢後期,迅速普及到黃河流域和北方地區。東漢時,長江流域也有所見。棕黃色的釉陶出現較早,綠色的釉陶出現較晚,但東漢時後者大量流行,較前者更為普遍。器物種類有鼎、鍾等仿銅容器,也有倉、灶、井、樓閣等模型及雞、狗等動物偶象。由於陶質不堅,釉也易於脫落或變質,只存在於墓葬中而不見於居住址,可以認為是專供隨葬用的。鉛釉陶器在西漢中期突然出現,可能是由於漢通西域以後,受到西亞方面釉陶影響的關係。但也有人認為,雖然西亞的釉陶與漢代的鉛釉陶同屬低溫燒成,但釉的成份不同,兩者未必有關。南方各地的硬陶上有時有一層薄釉,或黃或綠,顏色都很淺,燒成溫度甚高,是屬於商周以來傳統的青釉。西漢中後期至東漢前期,有一種附有雙耳的陶瓶,胎壁呈紫褐色,甚堅硬,頸部和肩部施較厚的綠色釉,也屬青釉系統。青瓷東漢後期,首先是在浙江省紹興、上虞一帶,開始出現了青瓷器。釉呈淡青色,質地和火候等都符合瓷器的標準。器形主要是廣口、扁圓腹、平底的四系罐。同樣的四系罐在安徽省亳縣東漢末年的曹氏墓中亦有多量的發現,釉色光亮,質地純淨,說明當時青瓷器的製作技術已經相當成熟。青瓷的出現,是中國古代陶瓷史上的重要創新。最高成就漢代陶藝最高成就可以說是鉛釉陶的生產。中國帶釉陶器早在商周時期即有發現,但生產少。西漢宣帝以後,在關中、河南等地較多出現,東漢普及全國,數量大增,成為漢代一個非常重要的陶器品種。這種釉陶器,胎體是陶,釉是以銅和鐵的氧化物作呈色劑,鉛的氧化物作助熔劑的釉。鉛釉陶燒成溫度低,大多為 700℃,所以叫低溫鉛釉陶器。鉛釉陶器的特點是:釉的熔融溫度低,高溫下粘度小,流動性較大可以比較均勻地覆蓋在器物表面,冷卻後的釉清澈透明,平整光滑,玻璃質較強,指數較高,光彩照人,有很高的裝飾作用。由於燒成溫度低,胎體不結實,釉中鉛含量高,所以不大作食器,大多作裝飾器和明器,漢代幾乎全作明器,器形有:鼎、盒、壺、倉、灶、井、水碓、磨、樓閣、池塘等等。漢代鉛陶的大量燒製成功,不僅是漢代陶器的一大成就和特點,開創中國低溫釉陶大量生產之先河,而且對中國漢以後陶器生產影響深遠,唐代的三彩陶,宋明的琉璃釉陶均從中發展而來。

    綜上所述,稍加分析,您就可以看出,新石器時代與漢代陶器是劃時代的區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李嘉誠投資美國加密貨幣期貨交易平臺?比特幣未來還會上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