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銳哥娛樂
-
2 # 科學怪叔叔123
隋朝開始,科舉制度正式確立開始,《詩》、《書》、《周禮》、《禮記》、《易》、《春秋》、《孟子》、《論語》、《大學》以及《中庸》等儒家經典以及從隋唐就開始的詩賦等,歷來都是科舉考試基本上千年不變的。
型別上,主要是帖經和策問,詩賦和雜文,經義和墨義,再加上宋初以前的詩賦。
帖經:簡單地說就是主考官任意選擇經書中的一頁,用兩張紙覆蓋左右兩邊的字,中間開一行,另裁紙為貼,帖蓋數字,讓考試者寫出讀出,類似於現在的填空題。
策問:大部分涉及到當時政治、經濟、文化、吏治等方面的問題,命題形式和現代語文考試中的論述題或命題作文。
雜文:是以封建官吏所常用的篇、表、論、贊為體裁,讓考生作文,類似今天的應用文寫作。
經義:以儒家經典中的一段一句或不同章節同一主題的句子為題目,讓應試者作文,闡述自己的理解和認識,類似今天的讀後感。
墨義:取儒家經典中的句子讓應試者應答,或者要求對答這個句子的含義,或要求對答下一句,或要求對答註疏,類似今天的名字解釋或簡答題。
還有就是不得不說的八股文,這是明朝才開始有的一種固定文種。
題目從四書五經中出,詮釋以程朱學派註解為準(這個最坑了),每段格式字數都有限制,具體可自行百度。陳獨秀以前考的秀才就是這個。
大體就是這樣了。
最後說個有趣的,四書五經就這點東西,每年都要考,要是放在教育機構發達的現在,估計早被龍門、黃岡、新東方分析得體無完膚了。那命題也不能重複啊,考官也是使出渾身解數,出一些新奇的題目,甚至把完整的句子截頭去尾,或者將幾句內容互不關聯的話湊在一起,將本來不當連的地方連起來,就像床前明月光,小人長慼慼一樣。這種題目叫截搭題,種類分長搭、短搭、有情搭、無情搭(這估計考生都要哭了)、隔章搭。
蒐集本地府志時,我在1889年1月18日出版的《申報》上看到當時安徽學政錢大宗師出給敝地學子的觀風題,相當於今天的高考模擬題,地方色彩很濃厚。
下面我給大家分析一下題幹及要求,句讀是自己點的,如有錯誤,還請指出:
【四書文】
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分析:
本題出得中規中矩,取《論語·泰伯》中孔子稱讚堯的名段,說堯這個人太偉大了,人民找不出詞來形容對他的讚美,他的功績也太卓越了,簡直「平陽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所以答題時務必要頌揚古聖先賢的化育之功,指出堯為人民幹了哪些事,用了哪些賢人,然後表揚國朝君主英明神武,順便表忠心,說自己也要勵志輔佐當今聖主為人民做番大事業等等。
【經文】
水、火、金、木、土、谷惟修。
分析:
那麼這道題稍微有些難度,出自《尚書·大禹謨》,不過也難不倒我們啦。孔穎達不解釋過嘛,「水能灌溉,火能烹飪,金能斷割,木能興作,土能生殖,谷能養育」,這六樣東西被稱為「六府」,是天地大自然用來養育萬物生靈的。所謂「德惟善政,政在養民」,聖人之德就體現在處理好政務,把「水、火、金、木、土、谷」這些東西都安排好,那就叫「惟修」,就能把人民養好。表達清楚這個意思後,再把孟老夫子「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那一長串論王道的經典名段隨便摘抄兩句,分數輕鬆到手。
【試帖】
賦得「士先器識」,得「文」字。
分析:
這道題出得很陰險,題幹隱藏了後半段,原話應該是「士先器識而後文藝」,學政大人一定是故意的,你要是不知道全句,很容易就審題不清、亂答一氣。那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呢?這句話是《新唐書·裴行儉傳》裡的,「士之致遠,先器識,後文藝」,就是說做一個士,首先得有器識,然後再談文藝。裴行儉說誰的呢?老裴說的是「初唐四傑」王勃、駱賓王、盧照鄰和楊炯,說他們雖然名氣很大,但除了楊炯外前三個都恃才傲物、心浮氣躁,一定不得好死。要不說這老裴嘴咋就那麼毒呢,後來果然砍頭一個、淹死兩個,只有楊炯得了善終。當然我們做題目千萬不要扯這麼多沒用的,瞭解一下這句話的精髓就行。題幹說「得『文』字」,也就是要求用「文韻」來寫試帖詩。清代的試帖詩比較簡單,格式就是「五言八韻」加「仄起格」,像寫八股那樣寫排律,開頭第一聯要破題,第二聯要承題,第三聯要起股,第四、五聯要作中股,第六、七聯要作後股,尾聯要束股。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破承」一定要把題目用到的關鍵詞全寫上,包括「士」、「先」、「器識」、「後」、「文藝」,否則不給分哦。
【賦】
「李白月夜著宮錦袍,泛舟採石」,賦以「顧瞻笑傲,旁若無人」為韻
注意這道題不是寫排律了,是賦,字數不限,但每段最後一句必須用「顧、瞻、笑、傲、旁、若、無、人」八個字作韻腳,比如下面這樣:
××××路。
×××××暮。
×××住。
××××××顧。
××××添。
×××××簷。
×××簾。
××××××瞻。
……
××××春。
×××××塵。
×××新。
××××××人。
必須寫八段,還要把詩仙在採石磯夤夜泛舟、醉酒捉月的風彩展現得淋漓盡致才能得高分。說實話,這挺難的,祝你們好運!
【雜作】
1. 擬李白《當塗趙少府粉圖山水歌》
2. 「三江既入」解
3. 《禮記·王制》為「殷制」考
4. 「明堂」、「太廟」、「靈臺」、「辟雍」異同辨
5. 六書轉註說
6. 平當「以經明《禹貢》,使行河」論
7. 擬張載《劍閣銘》
8. 擬王勃《宇文德陽宅秋夜山亭宴序》(申報原文為「宇文德湯完秋夜山亭宴序」,疑手民之誤)
分析:
擬就是仿作,希望你們也能「功成拂衣去」、「桃花笑殺人」。
這道題我要講講,這道考的是《禹貢》,學政大人為什麼要考這道題呢?原因在於「三江」。你要是答成「松江(吳淞江)、錢唐江、浦陽江」,老師一定不給分。這裡一定要按《漢書·地理志》答「南江、中江、北江」,因為「中江」是指長江從敝地太平府蕪湖縣流出經石臼湖過高淳、溧陽匯太湖而入海的古河道,蕪湖因此亦稱「中江」。
略。
綜合《禮記》等書作答即可。
這是在送分啊,同學們,各大高校中文系熱門考題。
這道題出得有點偏啊,不知道學政大人為何這麼喜歡《禹貢》,難道也是歷史地理學出身?出自《漢書·雋疏於薛平彭傳》,說的是平當這個人熟讀經書,《禹貢》當然也不在話下,可謂精通地理,所以就派他去視察黃河了。答題的時候要講「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學而優則仕」,切忌唱反調,宣揚「讀書無用論」,否則閱卷老師會很不開心。
略。
略。
同學們,題目分析完了,祝大家都能采芹泮水、食餼上庠!
-
3 # 榮耀歷史
科舉制度史中國封建社會的重要制度,也是封建社會穩健傳承的重要保障。
科舉,開科舉士,是封建社會皇帝選拔人才的重要方式,也是底層民眾最好的上升通道。現代意義上的科舉始於隋煬帝時期,經過武則天的大力發展逐步完善,到了明清時期達到頂峰,清朝滅亡後科舉也一併取消。
科舉考試內容在宋朝王安石之前以詩、賦為主,經過王安石改革,以經義為主,到了明清時期就是大家熟知的八股文。
八股文八股文的題目出自四書五經,四書是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是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題目通常是書中的原話,比如說現在流傳甚廣清朝進士韓菼的一份答卷,題目就是: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論語·第七章·述而篇》
八股文的答題步驟分為: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共八個部分,其中後四個部分都有兩股排比對偶的文字,一共八股,所以稱為八股文。
在明清時期,並不是你博覽群書就會考試,還要掌握考試技巧,因為每一部分的答題內容都有固定的格式,也會有字數的要求。所以明清時期的考生也會去做“三年高考,五年模擬”,去看看前輩們怎麼答題的。
既然談到了神書“三年高考,五年模擬”,就不得不提到押題!
不同於現在每年都高考,考來考去就是那麼多知識點,押題相對比較簡單;明清時期的科舉3年一次(這邊主要說的是鄉試、會試、殿試),而且考試參考書是四書五經裡面的一句話,有的主考官心理變態,會把不同的句子撮合在一起形成一道考題。所以整體來看,考試點多而且可隨意變化,出過的考題也少,明朝三百年意味著300題,個別年份有恩科可以增加1~2道題目。
所以綜上來看,科舉押題的難度非常大,重複考的機率非常低。
科舉的題目通常由主考官出,比如說明朝會試,主考官一般是內閣閣臣,在確定了主考官、副考官以及閱卷官等人選後,他們就要回家洗個澡,然後集體關緊閉,出考題,直到正式開考才會放出來。
所以綜上來看,封建朝代的科舉是一套相對公平的制度,
主考官確認後就要封閉出題;
題目由主考官從四書五經中隨機抽取一句話,副考官等人等一起確認;
考卷糊名,避免閱卷時徇私。
-
4 # 水墨鄂州
今天看到明萬曆年間的狀元趙秉忠的試卷在網上流傳很廣,忍不住研究了一下,才發現古代的科舉制度遠遠不是我們之前所想的八股文那麼簡單。
先看下試卷的圖片。簡直是驚豔,排版,書法都很完美,比字帖都完美。
根據網際網路記載, 這個試卷是現存的唯一的狀元試卷,也就是說其他的狀元卷子都失傳了。
這一篇僅存的這麼完美,讓人忍不住想穿越回去看看其他的狀元卷。
試卷的題目是《問帝王之政與帝王之心》,給了趙同學一天的時間來作答,時間很充裕,怪不得寫這麼好。
試卷內容原文是沒有標點的, 有專家給加了標點符號, 看著能舒服點, 古文不好的同學欣賞下排比句就可以跳過去了, 為了方便大家跳過去,答卷內容用了斜體小字。
臣對:
臣聞帝王之臨馭宇內也,必有經理之實政,而後可以約束人群,錯綜萬機,有以致雍熙之治;必有倡率之實心,而後可以淬勵百工,振刷庶務,有以臻郅隆之理。立紀綱,飭法度,懸諸象魏之表,著乎令甲之中,首於巖廊朝寧,散於諸司百府,暨及於郡國海隅,經之緯之,鴻巨纖悉,莫不備具,充周嚴密,毫無滲漏者是也。何謂實心?振怠惰,勵精明,發乎淵微之內,起於宥密之間,始於宮闈穆清,風於輦轂邦畿,灌注 於邊疆遐陬,淪之洽之,精神意慮,無不暢達,肌膚形骸,毫無壅閼者是也。
實政陳,則臣下有所稟受,黎氓有所法程,耳目以一,視聽不亂,無散漫飄離之憂,而治具彰;實心立,則職司有所默契,蒼赤有所潛孚,意氣以承,軌度不逾,無叢脞惰窳之患,而治本固。有此治具,則不徒馭天下以勢,而且示天下以守,相維相制,而雍熙以漸而臻。有 此治本,則不徒操天下以文,而且喻天下以神,相率相勖,而郅隆不勞而至。自古帝王,所為不下堂階而化行於風馳,不出廟廊而令應於桴答,用此道耳。厥後,崇清淨者深居而九官效職,固以實心行實政也。
後世語精明者,首推漢宣,彼其吏稱民安,可為效矣!而專意於檢察,則檢察之所不及者,必遺漏焉,故偽增受賞所從來也;語玄默者,首推漢文,彼其簡節疏目,可謂闊矣!而注精於修持,則修持之所默化者,必洋溢焉,故四海平安所由然也。
蓋治具雖設而實心不流,則我欲責之臣,臣已窺我之怠而仿效之;我欲求之民,民已窺我之疏而私議之。即紀綱法度燦然明備,而上以文,下以名,上下相蒙,得聰察之利,亦得聰察之害。實心常流而治具少疏,則意動而速於令,臣且孚我之志而靖共焉;神馳而懾於威,民 且囿吾之天而順從焉。凡注厝、規畫懸焉不設,而上以神,下以實,上下交儆,無綜核之名,而有廉察之利。彼漢宣不如漢文者,正謂此耳。
洪惟我太祖高皇帝,睿智原於天授,剛毅本於性生。草昧之初,即創制設謀,定萬世之至計;底定之後,益立綱陳紀,貽百代之宏章。考盤之高蹈,潁川之治理,必旌獎之,以風有位;浚民之鷹鶴,虐眾之梟虎,必摧折之,以惕庶僚。用能復帝王所自立之,稱聯之理政務尚 綜核者,欺矇虛冒,總事空文。人日以偽,治日以敝,亦何以繼帝王之上理,後隆古之休風,而稱統理民物、仰承天地之責哉?
恭惟皇帝陛下,毓聰明睿智之資,備文武聖神之德,握於穆之玄符,承國家之鴻業,八柄以馭臣民而百僚整肅,三重以定謨猷而九圍式命,蓋已操太阿於掌上,鼓大冶於域中,固可以六五帝、四三王、陋漢以下矣!乃猶進臣等於廷,圖循名責實之術,欲以紹唐虞雍熙之化, 甚盛心也!臣草茅賤士,何敢妄言?然亦目擊世變矣。顧身託江湖,有聞焉而不可言,言焉而不得盡者。今幸處咫尺之地,得以對揚而無忌,敢不披瀝以獻!
臣聞:
人君一天也,天有覆育之恩,而不能自理天下,故所寄其責者,付之人君。君有統理之權,而實有所承受。故所經其事者,法之吳天。用是所居之位,則曰天位;所司之職,則曰天職;所治之民,則曰天民;所都之邑,則曰天邑。故興理致治,要必求端於天。今夫天 ,幽深玄遠,穆然不可測也;渺茫輕清,聵然莫可窺也。而四時五行,各效其官;山嶽河海,共宣其職。人人沾浩蕩普濟之澤,在在蒙含弘廣大之休。無欠缺以虧其化;無阻滯以塞其功者,蓋不貳之真默,醞釀於大虛,不已之精潛,流衍於無極,故實有是化工耳。
然則人君法天之治,寧可專於無為,託以深密靜攝哉! 是必有六府三事之職司為實政者;人君憲天之心,寧可專於外務,強以法令把持哉?是必有不貳不已之真精為實心者。粵稽唐虞之世,君也垂裳而治,貽協和風動之休;民也畫象而理,成《擊壤》從欲之俗。君臣相浹,兩無猜嫌,明良相信,兩無顧忌,萬古稱無為之治尚矣!而詢事考言,敷奏明試,三載九載,屢省乃成,法制又詳備無遺焉。蓋其浚哲溫恭,日以精神流注於堂皇;欽明兢業 ,日以志慮攝持於方寸。故不必綜核,而庶府修明,無事約束。底成古今所未有之功,乾坤開而再闢,日月滌而重朗。蓋以實心行實政,因此實政致弘勳。
其載在《祖訓》有曰,諸臣民所言有理者,即付所司施行,各衙門勿得沮滯,而敬勤屢致意焉。列聖相承,守其成法,接其意緒,固有加無墜者。至世宗肅皇帝,返委靡者,振之以英斷;察廢棄者,作之以精明。制禮作樂,議法考文。德之所被,與河海而同深;威之所及, 與雷霆共迅,一時吏治修明,庶績鹹理,赫然中興,誠有以遠紹先烈,垂範後世也。
今我皇上,任人圖治,日以實政,望臣工矣!而誕謾成習,誠有如睿慮所及者。故張官置吏,各有司存。而越職以逞者,貽代庖之譏。有所越於職之外,必不精於職之內矣!則按職而責之事,隨事而稽之功,使春官不得參冬署,兵司不得分刑曹,此今日所當亟圖者也。
恥言過行,古昔有訓,而競靡以炫者,招利口之羞。有所逞於外之靡,必不深於中之抱矣,則因言而核之實,考實而責之效,使捷巧不得與渾樸齊聲,悃幅不至與輕浮共譽,又今日所當速返者也。
巡行者寄朝廷之耳目,以激濁揚清也。而吏習尚偷,既使者分遣,無以盡易其習。為今之計,惟是廣諮諏、嚴殿最,必如張詠之在益州、黃霸之在潁川。斯上薦剡焉,而吏可勸矣。教化者,齊士民之心術,以維風振俗也。而士風尚詭,即申令宣化,無以盡變其風。為今之計 ,惟是廣厲學官,獨重經術,必如陽城之在國學、胡瑗之在鄉學,斯畀重寄焉,而士可風矣。
四海之窮民,十室九空,非不頒賑恤也,而顛連無告者,則德意未宣;而侵牟者有以壅之,幽隱未達;而漁獵者有以阻之,上費其十,下未得其一。何不重私侵之罰,清出支之籍乎?四夷之內訌,西支東吾,非不詰戎兵也。而撻伐未張者,則守圭紈絝之胄子,無折衝禦侮之 略;召募挽強之粗才,暗馳張奇正之機。兵費其養,國不得其用,何不嚴遴選之條,廣任用之途乎?民氓之積冤,有以幹天地之和,而抑鬱不伸,何以召祥?則刑罰不可不重也。故起死人、肉白骨、讞問詳明者,待以不次之賞;而刻如秋荼者,置不原焉,而冤無所積矣。天 地之生財,本以供國家之用,而虛冒不經,何以恆足?則妄費不可不禁也。故藏竹頭、惜木屑、收支有節者,旌以裕國之忠;而猶然冒費者,罪無赦焉,而財無所乏矣。
蓋無稽者黜則百工惕,有功者賞則庶職勸,勸懲既明則政治鹹理,又何唐虞之不可並軌哉!而實心為之本矣!實心以任人,而人不敢苟且以應我;實心以圖政,而政不至惰窳而弗舉。不然,精神不貫,法制雖詳,無益也。而臣更有獻焉:蓋難成而易毀者,此實政也;難操而易舍者,此實心也。是必慎於幾微,戒於宥密。不必明堂聽政也,而定其志慮,儼如上帝之對;不必宣室致齋也,而約其心神,凜如師保之臨。使本原澄徹,如明鏡止水,照之而無不見;使方寸軒豁,如空谷虛室,約之而 無不容。一念萌,知其出於天理,而充之以期於行;一意動,知其出於人慾,而絕之必期於盡。愛憎也,則察所愛而欲近之與所憎而欲遠之者,何人?喜懼也,則察所喜而欲為與所懼而不欲為者,何事?勿曰屋漏人不得知,而天下之視聽注焉;勿曰非違人不得禁,而神明之降監存焉。
一法之置立,曰吾為天守制,而不私議興革;一錢之出納,曰吾為天守財,而不私為盈縮。一官之設,曰吾為天命有德;一奸之鋤,曰吾為天討有罪。蓋實心先立,實政繼舉,雍熙之化不難致矣,何言漢宣哉!臣不識忌諱,幹冒宸嚴,不勝戰慄隕越之至。
臣謹對。
由於能找到的譯文實在是對不起趙狀元,甚至大多數的譯文直接把“雍熙之化”翻譯成了 雍正康熙之治,人家趙先生說的是和樂昇平的意思好不好, 明朝的狀元還不知道康熙雍正在哪裡好不好。 但是呢,筆者也沒有翻譯這麼大段的能力,所以就概括一下大意如下:
第一,秉承天人合一的思想,陛下代表天來治理國家, 那麼必定有好的方法, 就是現在常說的戰略;
第二,有了戰略, 就要有強大的執行力, 貫徹到位,不可拖泥帶水;
第三,戰略是什麼? 就是從高官,到中層,到庶民,都要有激勵的手段,發揮各個階層的潛能,極大的啟用運轉效率,就是現在常說的經濟體的活力,讓偷懶的傢伙過不上好日子,讓雷鋒獲得高收入;
第四, 搞好教育,開放言路, 拓寬舉薦官員的通道,留住人才,發揮人才作用,人才梯隊建設是執行戰略的根本;
第五,加強宣傳喉舌的管控,杜絕低格調謠言, 提倡正能量;
第六, 軍隊建設要穩固,國防的長城要堅固, 有了強大的軍隊,才能保證一切戰略的順利執行。
你看,這幾點就是放到現在,也一點不落後吧? 要知道, 趙同學參加這個公務員考試的時候,也就25歲而已,能寫出這麼全面的治國方略,絕對是頂級人才。
所以,教育改革,不是簡單的取消升學考試的形式化改革,而是教育理念的改革。只有讓年輕人具備天下為己任的理念,教育才會有真正的改革方向。
-
5 # 魅力平常心
科舉規定殿試由皇帝親自命題 不過也要看皇帝是否勤政 想明朝很多皇帝基本都不上朝 更不會出題了 另外科舉發展到後來 尤其是宋朝以後 所有的題目都是出自四書五經 這九本書 甚至明清只從論語中選題,一般科舉題目都是當朝宰相出題 個別時期也有翰林院出題的!
-
6 # 雨夜梧桐1786
中國科舉制度始於隋朝到清朝末年廢除,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隋唐時的科舉比較簡單隻有一場正式考試,考中了就是進士。越到後來越複雜,到了明清時期考生要參加院試、鄉試、會試、殿試。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其餘考試由主考官負責。考試題目由各級主考官擬定,都是取自儒家經典,到明清時期更是直接來自四書五經,幾個字、一句話或者幾段話都可以作為題目,因此主考官非常重要,可能決定很多考生的命運。
回覆列表
臨時出題一般都是由皇帝現場出題考問學子,而題庫一說也是沒有的,不過,試題大多需要引用書中的字句段落,再加上自己的文筆才算是寫完試卷做完考題!
而從隋朝開始,各朝科舉考試科目都在不斷變化。從各個朝代科舉設定的科目和形式的變化可以看出統治階層的用人取向,也反映了不同時代的人才需求。隋文帝僅有策問,隋煬帝開考十科。
唐朝考試科目很多,常設科目主要有明經(經義)、進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學)。
到明朝只設進士一科。清襲明制,但也開過特製(特別科),如博學鴻詞科、翻譯科、經濟科等。 科舉除了特製科目外,明經,進士科考的內容主要是儒家經典。考試形式在各個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義、口試、貼經、策問、詩賦等,宋朝主要是經義、策問、詩賦等,到明代只有經義一門了。
▲墨義
墨義,就是圍繞經義及註釋所出的簡單問答題。在一張卷子中,這類題目往往多達30至50道。口試則是口頭回答與墨義同類的問題。
▲帖經
帖經,有如現代詩卷的填空與默寫。考官從經書中選取一頁,摘其中一行印在試卷上。根據這一行文字,考生要填寫出與之相聯絡的上下文。
▲策問
策問,即議論。依據考官提出的有關經義或政事問題,考生髮表見解,提出對策。策問所及範圍較廣,有政治、教育、生產、管理等,比起帖經、墨義來難度更大,有的也還有一些實用價值。
▲詩賦
詩賦,唐高宗永隆二年(681)有人認為明經多抄義條,議論只談舊策還是表現不出真才實學,建議加試雜文兩篇(一詩一賦),於是開始了詩賦考試。
▲經義
經義,是圍繞書義理展開的議論。如果說策問還有考生髮揮的餘地,經義便已經無所謂個人的思想,考生惟朝廷指定的“聖賢書”是遵。自宋朝開始,經義取代帖經、墨義,而明朝就乾脆專考經義,讀書人真正走進了“死讀書,讀死書”的死衚衕。
所以說問題裡說的臨時出題有存在,不多。題庫則可以把古代詩詞歌賦裡的內容綜合起來用作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