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坐 李贄 有客開青眼,無人問落花。 暖風燻細草,涼月照晴沙。 客久翻疑夢,朋來不憶家。 琴書猶未整,獨坐送殘霞。 《藏》中,尤愛《獨坐》,詞曲俱佳也。後夜讀《焚書》,至“增補”一卷,始於百首詩中拾得此篇。驚喜尤甚。淺析詩中之意,未知合先生初衷否。 李贄(1527~1602)明代官員、思想家、文學家,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初姓林,名載贄,後改姓李,名贄,字宏甫,號卓吾,別號溫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舉人,不應會試。歷共城知縣、國子監博士,萬曆中為姚安知府。旋棄官,寄寓黃安、麻城。在麻城講學時,從者數千人,中雜婦女,晚年往來南北兩京等地,被誣,下獄,自刎死。李贄著有《焚書》、《續焚書》、《藏書》等。 “有客開青眼,無人問落花”,寫的是他卜居山林的日常生活狀態。有客人的時候就興高采烈,歡喜無已;無人來訪之時,沒有人可以與之派遣寂寞、交流思想心得,就只能與落花對話,寂寞之情油然而生。僅僅依據這首詩的行文風格,從詩面上來分析,“有客”是襯“無人”的,而寫“開青眼”的短暫喜悅,正是為了更好地表現“問落花”的孤獨。 實際上,在李贄的獨居過程中,“有客”確是極少數,更多的時候是寂寞一人。當然這裡的“客”並非指任何來訪者,而是與李贄志同道合、思想統一的人,只有這樣的人在李贄看來才能稱之為“客”,否則他是閉門不見的。在《高潔說》中,李贄對這一點有很明確的解釋: “謂予自至黃安,終日鎖門,而使方丹山有好個四方求友之譏;自住龍湖,雖不鎖門,然至門而不得見,或見而不接禮者,縱有一二加禮之人,亦不久即厭棄。是世俗之論我如此也。殊不知我終日閉門,終日有欲見勝己之心也;終年獨坐,終年有不見知己之恨也。”其實不著手於此,僅僅從詩面“有客開青眼”,亦可略見一斑。一個“開”字寫出了驀然驚喜的心情,同時表明了更多的時候他是像阮籍那樣,“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的。 “無人問落花”一句中,“落花”是古典詩詞裡的常見意象,落花暮春,象徵著美好事物的消逝和時光無可挽回的流淌。沈周因傷其子之逝,賦《落花詩》十首;林黛玉有葬花之哀;王維細數落花,心有所感而獨坐良久,皆有此意。究竟李贄有沒有“問落花”類似的舉動,其實不必坐實,作者只是借這樣一個常見意象來借代自己獨處時的寂寞心情,或亦有嘆老之感。這樣,首聯就為全詩營造了一種傷感落寞的氣氛。 “暖風燻細草,涼月照晴沙”一句,前為春,後為秋;前為白天,後為夜晚,是透過四季轉換、晝夜交替來表現終年獨坐的狀態。這兩句沒有用常見的藝術手法,透過主觀感覺把自然景緻極端化,從正面或反面表現內心的情感。而是用很輕柔的筆觸,描繪了山間淡雅平靜的氛圍。如果把“涼月照晴沙”試寫成“涼月照寒沙”,其透骨冰涼,就完全是另一種意境了。你看微醺如酒的春風拂弄著細細的草葉,皎潔的月光映照著廣闊的沙灘。這種生活很容易讓我們想起王維的“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夜深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的雅趣。然而李贄是嚮往激烈快意的生活、要高舉大旗,領導社會風氣變革的時代先驅,這種山林野逸之樂,是難以使他心情平靜的,只是越發使他覺得寂寞。 “客久翻疑夢”,客居在外久了,使得他反而有了一種不真實的錯覺,像是夢境裡一樣飄忽不定,夢醒時又能回到家中安穩度日的時光。一般詩詞文賦中的“家”都指故鄉,即在父母身邊從小長大的故居。而李贄不到二十歲就外出宦遊,其後更是一生輾轉遷徙、漂泊無依,沒有所謂的“家”,故此處的“家”更應該的鄉居故里。雖然李贄“平生不愛屬人管”,少年居家讀書的經歷亦未必盡其所願,但人在漂泊不定、受盡艱辛時有倦鳥歸巢之感,是很正常的心理。 “朋來不憶家”,只有朋友來的時候,高談闊論,一抒心臆,才能暫時放下思鄉的愁懷。但是正如第一句所分析的,朋友散落在天涯,要來訪一次,實在是太難了。所以更多的時候,李贄還是獨自在鄉愁的煎熬中寂寞著。這一句的對比手法,其實和首聯有異曲同工之妙。然而反襯之句,一個在前面,一個在後面,是文章變換法。這裡點明瞭的“朋”,即首聯的“客”。變換字法,亦是使文勢跳脫之意。 “琴書猶未整,獨坐送殘霞。”一天又在這樣的疏懶遐思中過去了,準備收拾琴和書回去了,不經意回頭,看見天邊絢麗的晚霞,竟然不覺陶醉其中。然而晚霞雖美,卻無人分享,只有自己獨看,是否有寂寥之感呢?答案應該是肯定的。這兩句寫得極妙,琴以娛情,書以勵志,古人攜琴帶蕭是很普遍的風尚,尤其是明代以後。在早期山水畫裡,常常能看到高士拾階而上,童子負劍後隨的形象,而漸漸就演變成童子攜琴了。這說明士人的社會習慣已經從李白“十五好劍術,三十成文章”的追求轉變為我們現在所熟悉的“琴棋書畫”的雅趣了。一天已經告終,詩句就順勢收尾,恰到好處,夕陽的冉冉落下還給人意猶未盡的回味餘地,不知作者如何想來。 青眼,《晉書·阮籍傳》:阮籍不拘禮教,能為青白眼,見凡俗之士,以白眼對之。嵇康齎酒挾琴來訪,籍大悅,乃對以青眼。後因謂對人重視曰青眼,對人輕視曰白眼,了引申為青睞、垂青。 從這首五律所表現的情愫看,諒為李贄客居北京期間所寫。 首聯“有客開青眼,無人問落花”,用阮籍能為青白眼的典故,說有的客人能對人垂青,但卻無人關心、過問落花之事。寓有“落花流水春去也”這被世俗冷落和垂老的慨嘆。 頷聯“暖風燻細草,涼月照晴沙”,承上聯的“落花”看,寫的可能是暮春景色,風有暖意,吹拂著小草,晚上卻尚有“春寒料峭”的涼意,故曰“涼月”,涼月照著晴空下的沙地。此聯看似純寫景,但一“暖”一“涼”卻隱含著“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之意。 頸聯“客久翻疑夢,朋來不憶家”,客居久,反而以為是在做夢(這裡“翻”作“反”解),有朋友來訪,座談聊天,就會沖淡思家的情緒。此聯也有慨嘆人生如夢之意。 尾聯“琴書獨未整,獨坐送殘霞”,“獨坐”照應標題,百無聊賴地獨坐,送走殘餘的晚霞,意即打發餘生的時光,連琴棋書畫都懶得打理了。 全詩表現了李贄晚年“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寂寥之感,回想其坎坷的一生,頓生“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之慨嘆,是其晚年真切感情的流露。 明清性靈 明初之詩有前、後七子,但一味摹古追風少有新意,以袁宏道為中堅力量的性靈派橫空出世,一廓裹足不前的詩風,注入了鮮活的血液,于山情水韻中釋放了個性,彰顯了自由之精神。清詩更有超越,學古而革新求變,詩論詩體皆有突破,性靈派至袁枚而成大氣候。括言之,明清詩歌雖不免蓄含封建末世的悲嘆同時卻也頗具了人性的覺醒,尤是清詩,在中國詩歌史上是舉足輕重的。 有客開青眼,無人問落花。暖風燻細草,涼月照晴沙。 ??客夕翻疑夢,朋來不憶家。琴書猶未整,獨坐送殘霞。 ??——李贄《獨坐》 李贄本質上說是思想家,留詩不多,其“童心說”廣為人知,對“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袁宏道影響至深。《獨坐》乃是詩人獨居生活情狀寫實,無人相伴,唯語落花,暖風細草,涼月照沙,琴書不整,迎送殘霞,儼然一個特立獨行“敢倡亂道”傲岸不羈的坦蕩文人的寫照。 又一次讀到李贄的《獨坐》——說是“讀”,其實,是聽,是觀:昨夜,重又看了一遍茅威濤的《藏》。雖然,最喜歡的還是那個一襲藏青的陸游——未等泫然,便已深愛。然而《藏》的魅力在於——“百年來,父子傳承寂寞中;百年來,兒孫陋巷清貧守。”寂寞、清貧。這樣的堅持,竟誰能忍受? 初遇此詩,便在《藏》中。於一片枯坐中驚豔。 一個不為繁文縟節所束的範容,一個遺世孤立的白衣男子,一柄長蕭,悠然獨坐,緣於對李贄的偏愛與敬重,於落落清歡中,脫口吟出一個寂寞又飄逸的句子:“有客開青眼,無人看落花。”此為李贄為世俗所不容之感慨,而範容此時,大約亂世藏書艱難之喟嘆吧,且又應對了此時此景,一干人等都去忙著迎親去了,這滿庭的落花自去,竟無人賞惜。他的心中充滿了鬱郁不得之情緒——藏書已藏,焚書難覓。 “暖風燻細草,涼月照晴沙。”暮春的暖風緩緩吹送,微醺這滿眼的綠,夜晚,沁涼的月光,照著白沙,一片靜謐清幽。婉約細膩的歌吟之聲飄來來,如此切合時機,如此熨帖心懷。人未至而聲先聞,品不知而趣相投,這是怎樣一個清雅脫俗之女子,怎樣一個襟懷坦蕩之新嫁娘啊。 一襲紅衣緩緩行至眼前,如花女子,詩意心懷。對此,範容是驚喜的,也是驚豔的。一個為結書緣而苦讀十年的女子,一個為登書樓而自嫁範門的女子,而此時,新郎遠在千里,作為新娘,只能獨自完成大禮。這些,她都不在意。她之在意的是滿樓的書啊,是範門的執著堅守。 “客久翻疑夢,”客居久了,反而總以為是做夢,又或者,會徹夜難眠,夢繞魂牽。範容於驚喜之餘,吟續下來,我想,此句由範容吟出,也有一定的意思在裡面,可能他在給這個滿心歡喜的新嫁娘一個提醒,嫁入範門,意味著苦寂清貧,就像客居他鄉一樣,畢竟,新郎長年在外,不知歸期,範門為藏經書,已然財資耗盡,迎娶也是為嫁妝。範容是誠實的,也是善良的,其實,此句也有一定的試探性,他想看看這位聞名已久的才女嫂嫂,究竟有何等的精神境界。 “朋來不憶家。琴書猶未整,”腹有詩書氣自華。果然,花如箋有才女之品格,也有才女之情趣。有志趣相投之朋友,相聚甚歡,那麼,就會忘記了思鄉之煩惱了。而此刻,範門於一片喜慶中微顯寥落,眼前玉一般的男子,寂然獨坐,竟然忘掉整理凌亂的琴書、滿地的落花,她的心裡,亦有相同的嘆憐之意啊。 “獨坐送殘霞。”人生若只如初見——初見時如此之美,如此詩情畫意。暮春。落花,殘霞。 再也沒有比這樣的遇更美麗的了。若干年後,他們同時憶起這一段美好的瞬間,彼時,已滄海桑田。 《藏書之家》裡有不少的好段子,除了那段最出名的“三跪求書”外,尚有侍書夫人病危時範容的一段“你二八年華嫁範門”,以及範容舍書一場中,一陣粉色煙霧過後和花如箋的對唱。可謂詞曲俱佳者頗眾。群芳團簇中,第一場中那首《獨坐》誠然亦是曲調極為動聽,然而卻算不得醒目的“萬綠叢中一點紅”了。 況乎《獨坐》一詩,筆者亦曾試釋之,雖則有《藏》先入為主,固以為此詩妙甚,乃至翻遍李贄《焚書》,未見有文墨過之。然而無論從哪個角度考慮,《獨坐》放在《藏》的第一場,於情於境都甚不相符。李贄詩意是闡述卜居時的孤獨寂寥,是遠離家鄉、鮮少親友的落寞;是經歷了世態炎涼,宏論妙言足以警世而不為世所容,有一種政治抱負得不到實現的嘆息。 這些特徵在第一場的範容身上都沒有體現。彼時的範容,還沒有經歷兄長去世、世道艱難家境破落、不惜膝下黃金而三跪求書、侍書夫人的病危、以及如箋犧牲自己而保全書樓。範容是在這些刺激下慢慢成熟起來的,直到最後他的思想境界或方可與李贄頡頏。而第一場中的範容,還只是一個不解世事的單純的少年,一切瑣事有姨娘料理,他自己品簫敲韻,沉浸在方冊之中而不問人間世事,是其所謂“世界何窄,方冊何寬,生死無界,魂遊夢牽”也。他是脫離現實的。而他的生活方式和高人雅士的氣質,尤其像是再純粹不過的芸芸文人,而非離經叛道、遣妻離家而跣足為僧的李贄。 若說把《獨坐》安插在此處硬要找出什麼道理來,只能解釋為它是李贄寫的詩中佼佼之作,置之可強化主題,加重出範容對李贄熟悉之甚,從而體現李贄思想對他的巨大影響(實則在範容的行為上實在看不出什麼李贄典型的特性),故而令其歌之。 而就是這樣一首考慮不周、頗為草草的曲子,卻是整部《藏》、乃至茅茅的所有戲中,我極為難忘的唱段。它和《寒情》中的“一步低喚哥哥親”的段子,和《陸唐》中第一場的《詠梅》,一起在記憶裡,生生定格成難以磨損的閃光的金玉。 兩年前錐心刺骨地錯失了去劇院現場的可能,守著電視等來的是《空中劇院》裡寧波大劇院的那一版《藏》。 隨著一陣緊鑼密鼓的繁星驟雨般的旋律,侍書夫人六神無主中聞說迎親的人吵吵嚷嚷的要進門,慌忙帶著丫頭迎到前堂,舞臺上的後園子裡霎時空落落的剩了一個範容和小書童。如此轉瞬間的迅急變化,觀眾和隨侍的書童都隨之怔了半秒,措手不及。然而臺上的那個白衣少年竟然望一眼姨娘遠去的背影,反手一橫長簫,釋然而笑。 他笑什麼呢?是笑姨娘你何必如此慌張,新人與書樓有緣則留,無緣則去,冥冥之間自有定數,何必強人力而扭天命;是笑琴簫之中自有一番清涼境界,無涯書界中天寬地廣,竟然芸芸黔首不知此間妙處,偏於瑣事中作繭自縛,白白辜負了這良辰美景、春色如許。心中高潔明淨如此,吟首詩明志吧。 這樣的一系列鋪墊後,那首《獨坐》就此生髮了。看他手撫玉簫,轉過身向石墩走去,口中唱道是:“有客開青眼,無人問落花”。在意猶未盡的餘音裡,他順勢坐下按簫,漸入佳境,渾然忘卻身外事。 幾分鐘前,墨藍色的紗幕第一次徐徐升起的時候,出場的範容亦是秉簫而坐。然而彼時與觀眾相背,只能看到一個白衣素服的背影,而此時方是首次見其正面弄音,如此投入,簫身隨旋律起伏。吹簫、弄笛、撫琴、潑文灑墨、筆走丹青……這些古代文人——尤其是明代以後文人看得比修齊治平更能體現個人修養的雅趣,在這位越劇第一女小生的舉手投足間竟然屢屢這般逼真,意韻頓生,讓人恍然回溯到那個氤氳著詩情畫意的理想化的古典中國,不知是耶非耶,我之夢蝶抑或蝶之夢我。不禁想起多年前的唐寅,在京城意氣風發,也是這麼為客棧揮毫題字,面對眾人的稱羨,一笑而橫斜長袖,淺淺一揖。 然則為何在花如箋出現之前,偏讓範容先經歷一個比較完整的行為過程——笑姨娘俗世塵羈,吟李贄《獨坐》之詩,弄長簫以自娛?或曰:為了集中表現範容的高雅志趣,讓觀眾對這位天一閣主好感鵲起,傾慕之心油然而生,從而先在觀眾心裡占上一個最重要的地位,使觀眾因之喜而喜,以之悲而悲,關心其一舉一動,是為入戲。對曰:大約還有一點——就是突出範容孤立的狀態。 範容在當時的環境中,是一種宛在水之央的孤立。人逢亂世,入不敷出,各書樓自保不暇,堅守已是稀世少有,何來有人吟詩作畫?連與書樓有“書緣”的姨娘——這位被範容視為“你不解我誰解我,你不幫我誰幫我”的至愛之人都如此只為現實利益操勞、忍不住對之苛責,範容自然覺得無人可以為知音;兼以朝廷打擊奇端異說,連孫知府這樣有錢有勢、知書護書者都不免問一句“難道你不怕遭來血腥之災”,又有誰能真正去理解李贄,發覺其思想之珠玉,且又敢溢於言表耶? “世界何窄,方冊何寬”,世界真窄耶?蓋目之所及,皆是罹禍亂世,古風隳壞;所接觸者,盡為狹隘之人,不可共語。範容是在對現實失望的情況下轉而沉溺書中,與先賢交酬對答的。你說他沒有希望過知己的出現嗎?應當是有的,怎奈何“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像是古代計程車子,只要是讀了聖賢書,以聖賢的意志為意志,其抱負都是要“置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然而政治上不得志,無奈而轉向山水中尋求慰藉,繼而方始發出“萬頃波中得自由”的浩嘆。你說他最開始不曾有過對仕途的躊躇滿志嗎?有的,只是不得已,皆是不得已啊。 看他一襲白衣,纖塵不染,在灰色調的凝重背景下,被襯得愈發孤獨。白色是山中高士晶瑩雪,是脫世絕俗的一支白蓮,是傲骨清高的立群孤鶴。常常的,也是“才高不如俗人機,時乖不遂男兒願”。何以陸游出場謝幕即一身皓衣如雪,何以孔乙己初現時亦是一身白衫,何以放翁隱逸詩中常常幻化出一個月中煙蓑漁船裡橫笛的素縞少年,何以小晏詞中有類似的意象以抒發傷感和愁緒?良有以也。 最讓人感動莫名的,是當為他的生不逢時而感慨萬千的時候,當為他的痴心和執著嘆息的時候,不知是哪裡清亮的聲音接上了那詩的首聯——“暖風燻細草,涼月照寒沙。”人為到而聲先至。心裡頓時破雲見月般清朗,若真是在劇院,則千百個痴心人都要翹首覓聲望去了。我追隨著鏡頭,看著那個小書童急切地奔到後門口,猛地一頓步子——心也隨之停了半拍,繼而便看到一身鳳冠霞披的花如箋,乍然的出現如火焰般照亮了整個暗色調的舞臺佈景。 她欣悅地向前,他驚歎地站起,目光彼此相遇,吟唱之聲未絕而妙音又續,且如此絲絲入扣,竟似事先商酌唱和了無數遍——是兩個愛書人的緣分罷。我們就在這樣悉心安排的緣分中,如沐春風,如飲醇醪,不覺燻醉了。無須去考慮這珠聯璧合的唱和是臺下早已安排好的磨合,不必去聯想這千百年難得一見的相遇是導演註定中的情節,戲臺就是這樣一個地方,讓你暫時拋卻現實的世俗沉浮、朝暮輪轉,在這些精心構築的故事裡盡情地微笑,歡喜,流淚,悲傷。這些美好的瞬間,大抵一年下來亦不過極其珍貴的一兩次,卻是平淡的生活中永不褪色的點綴。 如此相遇,不是傳統的才子佳人單純被外貌吸引而一見鍾情,不是梁山伯和祝英臺在草亭初見時的彼者有心我則無意。 她梨花院落深閉門,十年讀書在南窗,沒有體會過人情冷暖世事維艱,心裡皆是先賢高風亮節、盛世清明景象。與其他少女徒然“花落水流紅,無語怨東風”的空蕩蕩的年華相比,她的韶華是在融在翰墨書香中的。說她從不曾有過“應是綠肥紅瘦”的感慨嗎?也未必,然而她對李贄的激賞,為了登書樓寧願以身相許的毅然,都成就了她本身的卓爾不群。然而同時,她是沉溺在幻想中的女子。她畢生之願即是登上天一閣,此生嫁與書樓。她崇尚李贄,然而李贄成為朝廷禁忌,天下莫不噤聲,無人可與促膝共言,(實則李贄割喉自絕,逝世後多有人為之弔唁,袁中道的《李溫陵傳》還頗為出名)她心裡未嘗不期盼一個知己呢? 她尋尋覓覓,終於對現實失望,轉而於書中溯尋蓬萊之境,與先賢哲人憑高酹酒,然而曲高和寡,終不免獨自寂寞。與如箋的乍然邂逅,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自成;更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記得辛稼軒的那首詞嗎?“那人”的出現,是千迴百轉,尋尋覓覓,心灰意冷下的驀然驚喜,是經歷了失望乃至絕望後的感激莫名。上闕的寶馬香車,鳳簫玉壺,歌舞顰笑,下闕的蛾兒雪柳,笑語盈盈,都不過是為這一人設情設境,挖空心思渲染出的元宵盛景不過都是為了引她一人出來的盛大聲勢,如果沒有這人,那麼如此繁華至斯的元宵佳節又有何意趣呢? ——那一瞬間是千秋萬載永恆的,即是滄海變田田變海,又焉能不為之動容。 明朝梁辰魚的《浣紗記》中,西施唱:“笑我寒門薄命,未審何時配他;笑你王孫芳草,為審何時配咱。”滾滾紅塵,芸芸黔首,相遇機率之微不啻千萬分之一。有多少才子佳人,天設地造,然而乃至紅顏凋零終不得一見;有多少志同道合之人,各自漂泊一生而無把臂言歡之緣。 李清照和李後主同為曠世奇才,詞壇之魁首,然而時代迥異,引得詞家每嘆“恨二李不相逢”;杜甫和李白之遇,杜甫揮毫而書“乞歸憂詔許,遇我夙心親”,是一見而彼此相惜,志趣相投也,後人常謂之千古第一盛事;張生於普救寺無意之間見得鶯鶯,兩心暗許,竟就此成就一段姻緣佳話。然而範容與如箋之遇,卻令觀者更為之驚喜感動。蓋如箋不獨有卓識高見,愛書之痴;不獨是二八年華,容顏正好。 她是紅顏知己。可以秉燭促膝闊談不倦,可以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可以紅袖添香涼夜伴讀,可以登閣釋卷共守書樓。在古典中國的情懷中,紅顏易逝,知己難尋,紅顏知己尤是難中之難,眾裡尋他千百度而不可得也,千百年也只出了一個李清照和趙明誠,冒闢疆和董小宛而已。 範容和如箋的相遇,更不像是才子佳人一見,兩下有意而不曾多言,這種傳統模式是常要讓人著急的。既然是有著共鳴的獨特性格的兩個人,他們的初遇必定也要與眾不同,不可有規矩循蹈之。思量來去,倒有些像是林妹妹初進賈府。寶玉乍見之,脫口而出:“這個妹妹我見過的。”然而彼時猶是寶玉直抒心臆而妹妹心有顧忌、未敢多言,兩個人不曾有感情的直接交流,互相猶不知虛實。然而範容和如箋,卻是一上來便奠定了知己的情誼,在相互酬唱中完成了對彼此的確認。 《毛詩序》曰:“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則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詠歌舞蹈,是比直言乃至吟詩更強烈的表達方式,如箋和範容的這曲《獨坐》,不獨老杜之詩不足比之,寶玉那句字字珠玉的“這個妹妹我見過的”亦不可比肩也。 李贄是我最喜歡的文人,自中學時代就開始了。 尤其是上面這首詩,與本人的志趣頗為相投。 李贄出生在1527年的明朝嘉靖年間,中國社會相對繁榮,資本主義萌芽初現。因此作為一個具有波斯血統的福建鉅商後代,他,一生中從未間斷過對中國傳統文化和思想的重新考量。這也是明朝後期社會思想變革與正統文化交鋒的一個聚焦般的體現。 李贄的思想,大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提倡“童心說”,反對摹古,主張真實自然,自認為自己的均是“離經叛道”的理論。還是頗有自知之明的。這比後來被中原文人奮起追捧的、以自然清麗為旗幟的滿族詞人納蘭性德,整整早了一百多年。不得不說,每一個龐大的文化體系,當發展到一個新階段時,若不肯吐故納新,則遲早要被顛覆的。 二、為女性的社會地位,鳴不平。這在當時,恐怕又是一處大大地放厥詞了吧。但是,又是二百多年後,一部舉世矚目的名著《紅樓夢》,以顛覆女子的傳統形象和社會地位為特點的作品,被一位更加尊重女性的漢族人曹雪芹寫出來了。也是全國範圍滿漢一片頌揚。說到曹雪芹對女性的尊重,不用太多找尋,雪芹的號和字(芹圃),有說法就是來自當時的女性詞人作品。 三、為商賈之人正名。他認為人類的任何舉動都有其謀利和計功的目的,商人謀利本屬光明正大。從功利的觀點出發,李贄主張富國強兵。他指出:“不言理財者,決不能平治天下”。 四、李贄反對儒家把文武分途、儒者不懂武事的不合理現象,他強調武事的重要性,認為“知兵之將, 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因此,明末的民族英雄袁崇煥,之所以在映入我的眼簾後再無法抹去,就是因為其在文學和軍事上的超人才華,而不是源於狹隘的民族偏見。 李贄的先進思想,大約比歷史的車輪早了100年甚至更多的時間。正因為早,正因為滿清的鐵蹄和剃頭刀還沒有踐踏和揮舞到漢族儒家道學者的眼前,所以標新立異者才會被強大的正統思想扼殺。1602年,李贄作為思想犯,在獄中以剃頭刀自刎,終年76歲。 這種自殺方式,又是一處先知先覺,與先行。 因此,他的思想境界,值得後人去探尋、體會。 命定藏書人,歲歲復年年——感動于越劇《藏書之家》 昨天是小百花上海巡演的最後一場演出,演的是《藏書之家》。這部戲在多方座談之後已經三易其稿,我個人覺得第一版的《藏》反而更好一點。不過這不妨礙我們來欣賞這樣一部越劇。這是一部不同以往的越劇,沒有小兒女的情意纏綿,有的是對文化傳承的寂寞堅守,抱殘守缺。 可以說這是一部文化戲。 明朝末年,時局動盪,百年藏書樓天一閣風雨飄搖,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為了解書樓的燃眉之急,范家的姨娘伺書夫人,要天一閣主範容代兄迎親,迎富家女花如箋進門。 而範容卻執蕭獨坐,拒不迎親,其言道:如果她真是與天一閣有書緣的女人,請其自入!“有客開青眼,無人問落花”範容僅以一首李贄《獨坐》迎新人入門。
獨坐 李贄 有客開青眼,無人問落花。 暖風燻細草,涼月照晴沙。 客久翻疑夢,朋來不憶家。 琴書猶未整,獨坐送殘霞。 《藏》中,尤愛《獨坐》,詞曲俱佳也。後夜讀《焚書》,至“增補”一卷,始於百首詩中拾得此篇。驚喜尤甚。淺析詩中之意,未知合先生初衷否。 李贄(1527~1602)明代官員、思想家、文學家,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初姓林,名載贄,後改姓李,名贄,字宏甫,號卓吾,別號溫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舉人,不應會試。歷共城知縣、國子監博士,萬曆中為姚安知府。旋棄官,寄寓黃安、麻城。在麻城講學時,從者數千人,中雜婦女,晚年往來南北兩京等地,被誣,下獄,自刎死。李贄著有《焚書》、《續焚書》、《藏書》等。 “有客開青眼,無人問落花”,寫的是他卜居山林的日常生活狀態。有客人的時候就興高采烈,歡喜無已;無人來訪之時,沒有人可以與之派遣寂寞、交流思想心得,就只能與落花對話,寂寞之情油然而生。僅僅依據這首詩的行文風格,從詩面上來分析,“有客”是襯“無人”的,而寫“開青眼”的短暫喜悅,正是為了更好地表現“問落花”的孤獨。 實際上,在李贄的獨居過程中,“有客”確是極少數,更多的時候是寂寞一人。當然這裡的“客”並非指任何來訪者,而是與李贄志同道合、思想統一的人,只有這樣的人在李贄看來才能稱之為“客”,否則他是閉門不見的。在《高潔說》中,李贄對這一點有很明確的解釋: “謂予自至黃安,終日鎖門,而使方丹山有好個四方求友之譏;自住龍湖,雖不鎖門,然至門而不得見,或見而不接禮者,縱有一二加禮之人,亦不久即厭棄。是世俗之論我如此也。殊不知我終日閉門,終日有欲見勝己之心也;終年獨坐,終年有不見知己之恨也。”其實不著手於此,僅僅從詩面“有客開青眼”,亦可略見一斑。一個“開”字寫出了驀然驚喜的心情,同時表明了更多的時候他是像阮籍那樣,“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的。 “無人問落花”一句中,“落花”是古典詩詞裡的常見意象,落花暮春,象徵著美好事物的消逝和時光無可挽回的流淌。沈周因傷其子之逝,賦《落花詩》十首;林黛玉有葬花之哀;王維細數落花,心有所感而獨坐良久,皆有此意。究竟李贄有沒有“問落花”類似的舉動,其實不必坐實,作者只是借這樣一個常見意象來借代自己獨處時的寂寞心情,或亦有嘆老之感。這樣,首聯就為全詩營造了一種傷感落寞的氣氛。 “暖風燻細草,涼月照晴沙”一句,前為春,後為秋;前為白天,後為夜晚,是透過四季轉換、晝夜交替來表現終年獨坐的狀態。這兩句沒有用常見的藝術手法,透過主觀感覺把自然景緻極端化,從正面或反面表現內心的情感。而是用很輕柔的筆觸,描繪了山間淡雅平靜的氛圍。如果把“涼月照晴沙”試寫成“涼月照寒沙”,其透骨冰涼,就完全是另一種意境了。你看微醺如酒的春風拂弄著細細的草葉,皎潔的月光映照著廣闊的沙灘。這種生活很容易讓我們想起王維的“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夜深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的雅趣。然而李贄是嚮往激烈快意的生活、要高舉大旗,領導社會風氣變革的時代先驅,這種山林野逸之樂,是難以使他心情平靜的,只是越發使他覺得寂寞。 “客久翻疑夢”,客居在外久了,使得他反而有了一種不真實的錯覺,像是夢境裡一樣飄忽不定,夢醒時又能回到家中安穩度日的時光。一般詩詞文賦中的“家”都指故鄉,即在父母身邊從小長大的故居。而李贄不到二十歲就外出宦遊,其後更是一生輾轉遷徙、漂泊無依,沒有所謂的“家”,故此處的“家”更應該的鄉居故里。雖然李贄“平生不愛屬人管”,少年居家讀書的經歷亦未必盡其所願,但人在漂泊不定、受盡艱辛時有倦鳥歸巢之感,是很正常的心理。 “朋來不憶家”,只有朋友來的時候,高談闊論,一抒心臆,才能暫時放下思鄉的愁懷。但是正如第一句所分析的,朋友散落在天涯,要來訪一次,實在是太難了。所以更多的時候,李贄還是獨自在鄉愁的煎熬中寂寞著。這一句的對比手法,其實和首聯有異曲同工之妙。然而反襯之句,一個在前面,一個在後面,是文章變換法。這裡點明瞭的“朋”,即首聯的“客”。變換字法,亦是使文勢跳脫之意。 “琴書猶未整,獨坐送殘霞。”一天又在這樣的疏懶遐思中過去了,準備收拾琴和書回去了,不經意回頭,看見天邊絢麗的晚霞,竟然不覺陶醉其中。然而晚霞雖美,卻無人分享,只有自己獨看,是否有寂寥之感呢?答案應該是肯定的。這兩句寫得極妙,琴以娛情,書以勵志,古人攜琴帶蕭是很普遍的風尚,尤其是明代以後。在早期山水畫裡,常常能看到高士拾階而上,童子負劍後隨的形象,而漸漸就演變成童子攜琴了。這說明士人的社會習慣已經從李白“十五好劍術,三十成文章”的追求轉變為我們現在所熟悉的“琴棋書畫”的雅趣了。一天已經告終,詩句就順勢收尾,恰到好處,夕陽的冉冉落下還給人意猶未盡的回味餘地,不知作者如何想來。 青眼,《晉書·阮籍傳》:阮籍不拘禮教,能為青白眼,見凡俗之士,以白眼對之。嵇康齎酒挾琴來訪,籍大悅,乃對以青眼。後因謂對人重視曰青眼,對人輕視曰白眼,了引申為青睞、垂青。 從這首五律所表現的情愫看,諒為李贄客居北京期間所寫。 首聯“有客開青眼,無人問落花”,用阮籍能為青白眼的典故,說有的客人能對人垂青,但卻無人關心、過問落花之事。寓有“落花流水春去也”這被世俗冷落和垂老的慨嘆。 頷聯“暖風燻細草,涼月照晴沙”,承上聯的“落花”看,寫的可能是暮春景色,風有暖意,吹拂著小草,晚上卻尚有“春寒料峭”的涼意,故曰“涼月”,涼月照著晴空下的沙地。此聯看似純寫景,但一“暖”一“涼”卻隱含著“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之意。 頸聯“客久翻疑夢,朋來不憶家”,客居久,反而以為是在做夢(這裡“翻”作“反”解),有朋友來訪,座談聊天,就會沖淡思家的情緒。此聯也有慨嘆人生如夢之意。 尾聯“琴書獨未整,獨坐送殘霞”,“獨坐”照應標題,百無聊賴地獨坐,送走殘餘的晚霞,意即打發餘生的時光,連琴棋書畫都懶得打理了。 全詩表現了李贄晚年“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寂寥之感,回想其坎坷的一生,頓生“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之慨嘆,是其晚年真切感情的流露。 明清性靈 明初之詩有前、後七子,但一味摹古追風少有新意,以袁宏道為中堅力量的性靈派橫空出世,一廓裹足不前的詩風,注入了鮮活的血液,于山情水韻中釋放了個性,彰顯了自由之精神。清詩更有超越,學古而革新求變,詩論詩體皆有突破,性靈派至袁枚而成大氣候。括言之,明清詩歌雖不免蓄含封建末世的悲嘆同時卻也頗具了人性的覺醒,尤是清詩,在中國詩歌史上是舉足輕重的。 有客開青眼,無人問落花。暖風燻細草,涼月照晴沙。 ??客夕翻疑夢,朋來不憶家。琴書猶未整,獨坐送殘霞。 ??——李贄《獨坐》 李贄本質上說是思想家,留詩不多,其“童心說”廣為人知,對“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袁宏道影響至深。《獨坐》乃是詩人獨居生活情狀寫實,無人相伴,唯語落花,暖風細草,涼月照沙,琴書不整,迎送殘霞,儼然一個特立獨行“敢倡亂道”傲岸不羈的坦蕩文人的寫照。 又一次讀到李贄的《獨坐》——說是“讀”,其實,是聽,是觀:昨夜,重又看了一遍茅威濤的《藏》。雖然,最喜歡的還是那個一襲藏青的陸游——未等泫然,便已深愛。然而《藏》的魅力在於——“百年來,父子傳承寂寞中;百年來,兒孫陋巷清貧守。”寂寞、清貧。這樣的堅持,竟誰能忍受? 初遇此詩,便在《藏》中。於一片枯坐中驚豔。 一個不為繁文縟節所束的範容,一個遺世孤立的白衣男子,一柄長蕭,悠然獨坐,緣於對李贄的偏愛與敬重,於落落清歡中,脫口吟出一個寂寞又飄逸的句子:“有客開青眼,無人看落花。”此為李贄為世俗所不容之感慨,而範容此時,大約亂世藏書艱難之喟嘆吧,且又應對了此時此景,一干人等都去忙著迎親去了,這滿庭的落花自去,竟無人賞惜。他的心中充滿了鬱郁不得之情緒——藏書已藏,焚書難覓。 “暖風燻細草,涼月照晴沙。”暮春的暖風緩緩吹送,微醺這滿眼的綠,夜晚,沁涼的月光,照著白沙,一片靜謐清幽。婉約細膩的歌吟之聲飄來來,如此切合時機,如此熨帖心懷。人未至而聲先聞,品不知而趣相投,這是怎樣一個清雅脫俗之女子,怎樣一個襟懷坦蕩之新嫁娘啊。 一襲紅衣緩緩行至眼前,如花女子,詩意心懷。對此,範容是驚喜的,也是驚豔的。一個為結書緣而苦讀十年的女子,一個為登書樓而自嫁範門的女子,而此時,新郎遠在千里,作為新娘,只能獨自完成大禮。這些,她都不在意。她之在意的是滿樓的書啊,是範門的執著堅守。 “客久翻疑夢,”客居久了,反而總以為是做夢,又或者,會徹夜難眠,夢繞魂牽。範容於驚喜之餘,吟續下來,我想,此句由範容吟出,也有一定的意思在裡面,可能他在給這個滿心歡喜的新嫁娘一個提醒,嫁入範門,意味著苦寂清貧,就像客居他鄉一樣,畢竟,新郎長年在外,不知歸期,範門為藏經書,已然財資耗盡,迎娶也是為嫁妝。範容是誠實的,也是善良的,其實,此句也有一定的試探性,他想看看這位聞名已久的才女嫂嫂,究竟有何等的精神境界。 “朋來不憶家。琴書猶未整,”腹有詩書氣自華。果然,花如箋有才女之品格,也有才女之情趣。有志趣相投之朋友,相聚甚歡,那麼,就會忘記了思鄉之煩惱了。而此刻,範門於一片喜慶中微顯寥落,眼前玉一般的男子,寂然獨坐,竟然忘掉整理凌亂的琴書、滿地的落花,她的心裡,亦有相同的嘆憐之意啊。 “獨坐送殘霞。”人生若只如初見——初見時如此之美,如此詩情畫意。暮春。落花,殘霞。 再也沒有比這樣的遇更美麗的了。若干年後,他們同時憶起這一段美好的瞬間,彼時,已滄海桑田。 《藏書之家》裡有不少的好段子,除了那段最出名的“三跪求書”外,尚有侍書夫人病危時範容的一段“你二八年華嫁範門”,以及範容舍書一場中,一陣粉色煙霧過後和花如箋的對唱。可謂詞曲俱佳者頗眾。群芳團簇中,第一場中那首《獨坐》誠然亦是曲調極為動聽,然而卻算不得醒目的“萬綠叢中一點紅”了。 況乎《獨坐》一詩,筆者亦曾試釋之,雖則有《藏》先入為主,固以為此詩妙甚,乃至翻遍李贄《焚書》,未見有文墨過之。然而無論從哪個角度考慮,《獨坐》放在《藏》的第一場,於情於境都甚不相符。李贄詩意是闡述卜居時的孤獨寂寥,是遠離家鄉、鮮少親友的落寞;是經歷了世態炎涼,宏論妙言足以警世而不為世所容,有一種政治抱負得不到實現的嘆息。 這些特徵在第一場的範容身上都沒有體現。彼時的範容,還沒有經歷兄長去世、世道艱難家境破落、不惜膝下黃金而三跪求書、侍書夫人的病危、以及如箋犧牲自己而保全書樓。範容是在這些刺激下慢慢成熟起來的,直到最後他的思想境界或方可與李贄頡頏。而第一場中的範容,還只是一個不解世事的單純的少年,一切瑣事有姨娘料理,他自己品簫敲韻,沉浸在方冊之中而不問人間世事,是其所謂“世界何窄,方冊何寬,生死無界,魂遊夢牽”也。他是脫離現實的。而他的生活方式和高人雅士的氣質,尤其像是再純粹不過的芸芸文人,而非離經叛道、遣妻離家而跣足為僧的李贄。 若說把《獨坐》安插在此處硬要找出什麼道理來,只能解釋為它是李贄寫的詩中佼佼之作,置之可強化主題,加重出範容對李贄熟悉之甚,從而體現李贄思想對他的巨大影響(實則在範容的行為上實在看不出什麼李贄典型的特性),故而令其歌之。 而就是這樣一首考慮不周、頗為草草的曲子,卻是整部《藏》、乃至茅茅的所有戲中,我極為難忘的唱段。它和《寒情》中的“一步低喚哥哥親”的段子,和《陸唐》中第一場的《詠梅》,一起在記憶裡,生生定格成難以磨損的閃光的金玉。 兩年前錐心刺骨地錯失了去劇院現場的可能,守著電視等來的是《空中劇院》裡寧波大劇院的那一版《藏》。 隨著一陣緊鑼密鼓的繁星驟雨般的旋律,侍書夫人六神無主中聞說迎親的人吵吵嚷嚷的要進門,慌忙帶著丫頭迎到前堂,舞臺上的後園子裡霎時空落落的剩了一個範容和小書童。如此轉瞬間的迅急變化,觀眾和隨侍的書童都隨之怔了半秒,措手不及。然而臺上的那個白衣少年竟然望一眼姨娘遠去的背影,反手一橫長簫,釋然而笑。 他笑什麼呢?是笑姨娘你何必如此慌張,新人與書樓有緣則留,無緣則去,冥冥之間自有定數,何必強人力而扭天命;是笑琴簫之中自有一番清涼境界,無涯書界中天寬地廣,竟然芸芸黔首不知此間妙處,偏於瑣事中作繭自縛,白白辜負了這良辰美景、春色如許。心中高潔明淨如此,吟首詩明志吧。 這樣的一系列鋪墊後,那首《獨坐》就此生髮了。看他手撫玉簫,轉過身向石墩走去,口中唱道是:“有客開青眼,無人問落花”。在意猶未盡的餘音裡,他順勢坐下按簫,漸入佳境,渾然忘卻身外事。 幾分鐘前,墨藍色的紗幕第一次徐徐升起的時候,出場的範容亦是秉簫而坐。然而彼時與觀眾相背,只能看到一個白衣素服的背影,而此時方是首次見其正面弄音,如此投入,簫身隨旋律起伏。吹簫、弄笛、撫琴、潑文灑墨、筆走丹青……這些古代文人——尤其是明代以後文人看得比修齊治平更能體現個人修養的雅趣,在這位越劇第一女小生的舉手投足間竟然屢屢這般逼真,意韻頓生,讓人恍然回溯到那個氤氳著詩情畫意的理想化的古典中國,不知是耶非耶,我之夢蝶抑或蝶之夢我。不禁想起多年前的唐寅,在京城意氣風發,也是這麼為客棧揮毫題字,面對眾人的稱羨,一笑而橫斜長袖,淺淺一揖。 然則為何在花如箋出現之前,偏讓範容先經歷一個比較完整的行為過程——笑姨娘俗世塵羈,吟李贄《獨坐》之詩,弄長簫以自娛?或曰:為了集中表現範容的高雅志趣,讓觀眾對這位天一閣主好感鵲起,傾慕之心油然而生,從而先在觀眾心裡占上一個最重要的地位,使觀眾因之喜而喜,以之悲而悲,關心其一舉一動,是為入戲。對曰:大約還有一點——就是突出範容孤立的狀態。 範容在當時的環境中,是一種宛在水之央的孤立。人逢亂世,入不敷出,各書樓自保不暇,堅守已是稀世少有,何來有人吟詩作畫?連與書樓有“書緣”的姨娘——這位被範容視為“你不解我誰解我,你不幫我誰幫我”的至愛之人都如此只為現實利益操勞、忍不住對之苛責,範容自然覺得無人可以為知音;兼以朝廷打擊奇端異說,連孫知府這樣有錢有勢、知書護書者都不免問一句“難道你不怕遭來血腥之災”,又有誰能真正去理解李贄,發覺其思想之珠玉,且又敢溢於言表耶? “世界何窄,方冊何寬”,世界真窄耶?蓋目之所及,皆是罹禍亂世,古風隳壞;所接觸者,盡為狹隘之人,不可共語。範容是在對現實失望的情況下轉而沉溺書中,與先賢交酬對答的。你說他沒有希望過知己的出現嗎?應當是有的,怎奈何“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像是古代計程車子,只要是讀了聖賢書,以聖賢的意志為意志,其抱負都是要“置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然而政治上不得志,無奈而轉向山水中尋求慰藉,繼而方始發出“萬頃波中得自由”的浩嘆。你說他最開始不曾有過對仕途的躊躇滿志嗎?有的,只是不得已,皆是不得已啊。 看他一襲白衣,纖塵不染,在灰色調的凝重背景下,被襯得愈發孤獨。白色是山中高士晶瑩雪,是脫世絕俗的一支白蓮,是傲骨清高的立群孤鶴。常常的,也是“才高不如俗人機,時乖不遂男兒願”。何以陸游出場謝幕即一身皓衣如雪,何以孔乙己初現時亦是一身白衫,何以放翁隱逸詩中常常幻化出一個月中煙蓑漁船裡橫笛的素縞少年,何以小晏詞中有類似的意象以抒發傷感和愁緒?良有以也。 最讓人感動莫名的,是當為他的生不逢時而感慨萬千的時候,當為他的痴心和執著嘆息的時候,不知是哪裡清亮的聲音接上了那詩的首聯——“暖風燻細草,涼月照寒沙。”人為到而聲先至。心裡頓時破雲見月般清朗,若真是在劇院,則千百個痴心人都要翹首覓聲望去了。我追隨著鏡頭,看著那個小書童急切地奔到後門口,猛地一頓步子——心也隨之停了半拍,繼而便看到一身鳳冠霞披的花如箋,乍然的出現如火焰般照亮了整個暗色調的舞臺佈景。 她欣悅地向前,他驚歎地站起,目光彼此相遇,吟唱之聲未絕而妙音又續,且如此絲絲入扣,竟似事先商酌唱和了無數遍——是兩個愛書人的緣分罷。我們就在這樣悉心安排的緣分中,如沐春風,如飲醇醪,不覺燻醉了。無須去考慮這珠聯璧合的唱和是臺下早已安排好的磨合,不必去聯想這千百年難得一見的相遇是導演註定中的情節,戲臺就是這樣一個地方,讓你暫時拋卻現實的世俗沉浮、朝暮輪轉,在這些精心構築的故事裡盡情地微笑,歡喜,流淚,悲傷。這些美好的瞬間,大抵一年下來亦不過極其珍貴的一兩次,卻是平淡的生活中永不褪色的點綴。 如此相遇,不是傳統的才子佳人單純被外貌吸引而一見鍾情,不是梁山伯和祝英臺在草亭初見時的彼者有心我則無意。 她梨花院落深閉門,十年讀書在南窗,沒有體會過人情冷暖世事維艱,心裡皆是先賢高風亮節、盛世清明景象。與其他少女徒然“花落水流紅,無語怨東風”的空蕩蕩的年華相比,她的韶華是在融在翰墨書香中的。說她從不曾有過“應是綠肥紅瘦”的感慨嗎?也未必,然而她對李贄的激賞,為了登書樓寧願以身相許的毅然,都成就了她本身的卓爾不群。然而同時,她是沉溺在幻想中的女子。她畢生之願即是登上天一閣,此生嫁與書樓。她崇尚李贄,然而李贄成為朝廷禁忌,天下莫不噤聲,無人可與促膝共言,(實則李贄割喉自絕,逝世後多有人為之弔唁,袁中道的《李溫陵傳》還頗為出名)她心裡未嘗不期盼一個知己呢? 她尋尋覓覓,終於對現實失望,轉而於書中溯尋蓬萊之境,與先賢哲人憑高酹酒,然而曲高和寡,終不免獨自寂寞。與如箋的乍然邂逅,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自成;更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記得辛稼軒的那首詞嗎?“那人”的出現,是千迴百轉,尋尋覓覓,心灰意冷下的驀然驚喜,是經歷了失望乃至絕望後的感激莫名。上闕的寶馬香車,鳳簫玉壺,歌舞顰笑,下闕的蛾兒雪柳,笑語盈盈,都不過是為這一人設情設境,挖空心思渲染出的元宵盛景不過都是為了引她一人出來的盛大聲勢,如果沒有這人,那麼如此繁華至斯的元宵佳節又有何意趣呢? ——那一瞬間是千秋萬載永恆的,即是滄海變田田變海,又焉能不為之動容。 明朝梁辰魚的《浣紗記》中,西施唱:“笑我寒門薄命,未審何時配他;笑你王孫芳草,為審何時配咱。”滾滾紅塵,芸芸黔首,相遇機率之微不啻千萬分之一。有多少才子佳人,天設地造,然而乃至紅顏凋零終不得一見;有多少志同道合之人,各自漂泊一生而無把臂言歡之緣。 李清照和李後主同為曠世奇才,詞壇之魁首,然而時代迥異,引得詞家每嘆“恨二李不相逢”;杜甫和李白之遇,杜甫揮毫而書“乞歸憂詔許,遇我夙心親”,是一見而彼此相惜,志趣相投也,後人常謂之千古第一盛事;張生於普救寺無意之間見得鶯鶯,兩心暗許,竟就此成就一段姻緣佳話。然而範容與如箋之遇,卻令觀者更為之驚喜感動。蓋如箋不獨有卓識高見,愛書之痴;不獨是二八年華,容顏正好。 她是紅顏知己。可以秉燭促膝闊談不倦,可以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可以紅袖添香涼夜伴讀,可以登閣釋卷共守書樓。在古典中國的情懷中,紅顏易逝,知己難尋,紅顏知己尤是難中之難,眾裡尋他千百度而不可得也,千百年也只出了一個李清照和趙明誠,冒闢疆和董小宛而已。 範容和如箋的相遇,更不像是才子佳人一見,兩下有意而不曾多言,這種傳統模式是常要讓人著急的。既然是有著共鳴的獨特性格的兩個人,他們的初遇必定也要與眾不同,不可有規矩循蹈之。思量來去,倒有些像是林妹妹初進賈府。寶玉乍見之,脫口而出:“這個妹妹我見過的。”然而彼時猶是寶玉直抒心臆而妹妹心有顧忌、未敢多言,兩個人不曾有感情的直接交流,互相猶不知虛實。然而範容和如箋,卻是一上來便奠定了知己的情誼,在相互酬唱中完成了對彼此的確認。 《毛詩序》曰:“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則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詠歌舞蹈,是比直言乃至吟詩更強烈的表達方式,如箋和範容的這曲《獨坐》,不獨老杜之詩不足比之,寶玉那句字字珠玉的“這個妹妹我見過的”亦不可比肩也。 李贄是我最喜歡的文人,自中學時代就開始了。 尤其是上面這首詩,與本人的志趣頗為相投。 李贄出生在1527年的明朝嘉靖年間,中國社會相對繁榮,資本主義萌芽初現。因此作為一個具有波斯血統的福建鉅商後代,他,一生中從未間斷過對中國傳統文化和思想的重新考量。這也是明朝後期社會思想變革與正統文化交鋒的一個聚焦般的體現。 李贄的思想,大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提倡“童心說”,反對摹古,主張真實自然,自認為自己的均是“離經叛道”的理論。還是頗有自知之明的。這比後來被中原文人奮起追捧的、以自然清麗為旗幟的滿族詞人納蘭性德,整整早了一百多年。不得不說,每一個龐大的文化體系,當發展到一個新階段時,若不肯吐故納新,則遲早要被顛覆的。 二、為女性的社會地位,鳴不平。這在當時,恐怕又是一處大大地放厥詞了吧。但是,又是二百多年後,一部舉世矚目的名著《紅樓夢》,以顛覆女子的傳統形象和社會地位為特點的作品,被一位更加尊重女性的漢族人曹雪芹寫出來了。也是全國範圍滿漢一片頌揚。說到曹雪芹對女性的尊重,不用太多找尋,雪芹的號和字(芹圃),有說法就是來自當時的女性詞人作品。 三、為商賈之人正名。他認為人類的任何舉動都有其謀利和計功的目的,商人謀利本屬光明正大。從功利的觀點出發,李贄主張富國強兵。他指出:“不言理財者,決不能平治天下”。 四、李贄反對儒家把文武分途、儒者不懂武事的不合理現象,他強調武事的重要性,認為“知兵之將, 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因此,明末的民族英雄袁崇煥,之所以在映入我的眼簾後再無法抹去,就是因為其在文學和軍事上的超人才華,而不是源於狹隘的民族偏見。 李贄的先進思想,大約比歷史的車輪早了100年甚至更多的時間。正因為早,正因為滿清的鐵蹄和剃頭刀還沒有踐踏和揮舞到漢族儒家道學者的眼前,所以標新立異者才會被強大的正統思想扼殺。1602年,李贄作為思想犯,在獄中以剃頭刀自刎,終年76歲。 這種自殺方式,又是一處先知先覺,與先行。 因此,他的思想境界,值得後人去探尋、體會。 命定藏書人,歲歲復年年——感動于越劇《藏書之家》 昨天是小百花上海巡演的最後一場演出,演的是《藏書之家》。這部戲在多方座談之後已經三易其稿,我個人覺得第一版的《藏》反而更好一點。不過這不妨礙我們來欣賞這樣一部越劇。這是一部不同以往的越劇,沒有小兒女的情意纏綿,有的是對文化傳承的寂寞堅守,抱殘守缺。 可以說這是一部文化戲。 明朝末年,時局動盪,百年藏書樓天一閣風雨飄搖,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為了解書樓的燃眉之急,范家的姨娘伺書夫人,要天一閣主範容代兄迎親,迎富家女花如箋進門。 而範容卻執蕭獨坐,拒不迎親,其言道:如果她真是與天一閣有書緣的女人,請其自入!“有客開青眼,無人問落花”範容僅以一首李贄《獨坐》迎新人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