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上找的,你試試看
第一種:
提取土豆澱粉和提取地瓜澱粉的方法是一樣的:
先將土豆攪碎或磨碎,(用粉碎機或其他自制的工具,越碎越好)將磨碎的土豆裝在紗巾(里加水過濾,將過濾後的渣扔掉,剩下的是澱粉和水,等澱粉沉澱後將裡面的水倒掉加入清水,充分攪拌後再重複第一次的步驟,澱粉沉澱後倒出裡面的水,加入清水再重複一次,(重複的目的是為了澱粉製作出來後更潔白)等澱粉完全沉澱後將裡面的水倒掉,取出澱粉晾乾就可以了!
注意:過濾的時候用的紗巾(就是女孩兒戴的那個為了防塵的和裝飾的東西)越密越好,晾的時候要注意防塵,徹底乾透的時候再收藏,否則會發黴的!(無論怎麼食用,土豆澱粉都沒有地瓜澱粉好)
第二種
鮮薯澱粉的生產大多采用傳統的酸漿沉澱法。其具體要點如下:
備料。將鮮紅薯放在盛有清水的木桶、水泥池或缸內,洗去泥沙雜質,然後放在流動清水中沖洗乾淨,瀝乾水分,破碎成約2釐米見方的碎塊備用。
磨碎。將鮮紅薯塊送入石磨或金鋼砂加水磨成薯糊(鮮薯與用水量之比為1∶3)。為了使澱粉容易沉澱,可在磨碎時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1000毫升水中加入石灰0.35公斤製成)。
過濾。將薯漿倒入用細紗布做的吊包內(80目以上)過濾,邊過濾邊加清水,直到把澱粉濾淨為止。
對漿。將過濾得到的澱粉乳倒入沉澱缸中,隨即按比例加入大漿(坐缸所發生的酸漿)和水調整澱粉乳的酸度和濃度,充分攪拌後,使其靜置沉澱。加入大漿的量為澱粉乳量的1/50,此時澱粉乳的ph值在5以上。若氣溫高,發酵快,大漿用量可酌情減少。
撇缸。對漿靜置完成後,即可進行撇缸,將上層汁液用瓢取出或由缸的開口處放出,留在缸底層的為澱粉。
坐缸。在撇缸後,底層的澱粉中仍含有一定量的雜質,因此須進一步透過水洗的方法將雜質排去。注入清水時,不斷攪拌使再成澱粉乳,然後靜置沉澱。坐缸溫度為20℃左右,在冬季必須保溫或加熱水混合。坐缸發酵必須發透。在發酵過程中應適當地攪拌,促使發酵完成。一般坐缸時間為24小時左右,夏季相應縮短時間。
撇漿。將坐缸所發生的上層酸漿撇出來作為下一次對漿用。
過篩。撇漿後的粗澱粉含雜質較多,必須過一次篩,將粗澱粉置於120目細篩上,按1∶1加水稀釋進行過篩。篩下物為澱粉,轉入小缸。
小缸。過篩後的澱粉,仍含有少量雜質,注入清水洗滌,然後靜置沉澱,約需24小時,此時應防止發酵現象。
起粉。沉澱完畢後上層液稱為小漿,取出後可與大漿配合使用,或作為磨碎用水。撇出小漿後,用鐵鏟將缸內澱粉取出。
吊包。剷出的澱粉,一般含水量為50%~60%。乾燥前先置於潔淨的白布,懸掛起來脫水(約需6小時),待澱粉幹固,即可進行乾燥處理。
乾燥。脫水後的澱粉,從布包中取出,切成小片或小塊放在盤中,置於日光下晾曬,並隨時翻動,不斷弄碎粉塊,曬乾後在槽內碾碎,過篩後即可包裝。溼澱粉也可置於烘房內烘乾到含水量14%以下,然後粉碎、過篩、包裝。
從網上找的,你試試看
第一種:
提取土豆澱粉和提取地瓜澱粉的方法是一樣的:
先將土豆攪碎或磨碎,(用粉碎機或其他自制的工具,越碎越好)將磨碎的土豆裝在紗巾(里加水過濾,將過濾後的渣扔掉,剩下的是澱粉和水,等澱粉沉澱後將裡面的水倒掉加入清水,充分攪拌後再重複第一次的步驟,澱粉沉澱後倒出裡面的水,加入清水再重複一次,(重複的目的是為了澱粉製作出來後更潔白)等澱粉完全沉澱後將裡面的水倒掉,取出澱粉晾乾就可以了!
注意:過濾的時候用的紗巾(就是女孩兒戴的那個為了防塵的和裝飾的東西)越密越好,晾的時候要注意防塵,徹底乾透的時候再收藏,否則會發黴的!(無論怎麼食用,土豆澱粉都沒有地瓜澱粉好)
第二種
鮮薯澱粉的生產大多采用傳統的酸漿沉澱法。其具體要點如下:
備料。將鮮紅薯放在盛有清水的木桶、水泥池或缸內,洗去泥沙雜質,然後放在流動清水中沖洗乾淨,瀝乾水分,破碎成約2釐米見方的碎塊備用。
磨碎。將鮮紅薯塊送入石磨或金鋼砂加水磨成薯糊(鮮薯與用水量之比為1∶3)。為了使澱粉容易沉澱,可在磨碎時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1000毫升水中加入石灰0.35公斤製成)。
過濾。將薯漿倒入用細紗布做的吊包內(80目以上)過濾,邊過濾邊加清水,直到把澱粉濾淨為止。
對漿。將過濾得到的澱粉乳倒入沉澱缸中,隨即按比例加入大漿(坐缸所發生的酸漿)和水調整澱粉乳的酸度和濃度,充分攪拌後,使其靜置沉澱。加入大漿的量為澱粉乳量的1/50,此時澱粉乳的ph值在5以上。若氣溫高,發酵快,大漿用量可酌情減少。
撇缸。對漿靜置完成後,即可進行撇缸,將上層汁液用瓢取出或由缸的開口處放出,留在缸底層的為澱粉。
坐缸。在撇缸後,底層的澱粉中仍含有一定量的雜質,因此須進一步透過水洗的方法將雜質排去。注入清水時,不斷攪拌使再成澱粉乳,然後靜置沉澱。坐缸溫度為20℃左右,在冬季必須保溫或加熱水混合。坐缸發酵必須發透。在發酵過程中應適當地攪拌,促使發酵完成。一般坐缸時間為24小時左右,夏季相應縮短時間。
撇漿。將坐缸所發生的上層酸漿撇出來作為下一次對漿用。
過篩。撇漿後的粗澱粉含雜質較多,必須過一次篩,將粗澱粉置於120目細篩上,按1∶1加水稀釋進行過篩。篩下物為澱粉,轉入小缸。
小缸。過篩後的澱粉,仍含有少量雜質,注入清水洗滌,然後靜置沉澱,約需24小時,此時應防止發酵現象。
起粉。沉澱完畢後上層液稱為小漿,取出後可與大漿配合使用,或作為磨碎用水。撇出小漿後,用鐵鏟將缸內澱粉取出。
吊包。剷出的澱粉,一般含水量為50%~60%。乾燥前先置於潔淨的白布,懸掛起來脫水(約需6小時),待澱粉幹固,即可進行乾燥處理。
乾燥。脫水後的澱粉,從布包中取出,切成小片或小塊放在盤中,置於日光下晾曬,並隨時翻動,不斷弄碎粉塊,曬乾後在槽內碾碎,過篩後即可包裝。溼澱粉也可置於烘房內烘乾到含水量14%以下,然後粉碎、過篩、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