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關河南望

    提到閉關鎖國,我們都知道滿清政府為了維護自身的統治,保證其防漢抑漢的國策而採取了閉關鎖國徹底關閉了中國和世界交流的渠道,自大落後,最終成了世界的笑柄,但我們不知道的是,其實閉關鎖國,從明朝就開始了。

    那麼明朝又不需要防漢抑漢,為什麼也會閉關鎖國呢?

    明朝在明成祖至明宣宗的鄭和下西洋後,實施海禁,正式開始閉關鎖國。

    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倭寇。

    元末明初,日本封建諸侯割據.互相攻伐。在戰爭中失敗了的封建主,就組織武士、商人、浪人(即倭寇)到中國沿海地區進行武裝走私和搶掠騷擾。對此,朱元璋為防沿海軍閥餘黨與海盜滋擾,下令實施自元朝開始的海禁政策 。並且為了防止沿海反叛勢力私通倭寇,洪武三年(1370年),明廷“罷太倉黃渡市舶司”洪武四年(1371年)十二月頒佈“禁海令”,規定:“……仍禁瀕海民不得私出海”;洪武七年(1374年),明朝撤銷了自唐朝起就存在的負責海外貿易的福建泉州、浙江明州(今寧波)、廣東廣州三處市舶司。明朝海禁時期規定人民不但“片板不許入海”, 甚至民船造得稍大一些就是違法。明朝的海禁政策,最主要是針對倭寇騷擾而實施的自我保護政策,當然這種政策也大大阻礙了中外民眾知識交流發展。這是其正面意義下的反面。隆慶年間明政府調整政策,允許民間赴海外通商,史稱隆慶開關。海禁的解除為中外貿易與交流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局面。這使得民間私人的海外貿易獲得了合法的地位,東南沿海各地的民間海外貿易進入了一個新時期。這種時期使得中外交流進入了一個全面開放的時代,隆慶開關使民間私人海外貿易擺脫了走私非法境地,開始有條件地公開進行和較為正常地發展,並迅速發揮了積極作用。史載隆慶初,僅月港一地,“所貿金錢,歲無慮數十萬,公私並賴”,明朝的絲織品、瓷器、茶葉、鐵器等,隨著海運發往全世界,同時由於各國的產品得不到明朝的認可,於是只好以白銀支付所購明朝商品,引致白銀大量流入明朝,同時東西方文化和科學技術的交流也迅速增長。

    明朝的閉關鎖國是為了防止倭寇的需要,而且在其閉關鎖國期間,民間的對外交流也從未斷絕,而滿清的閉關鎖國,則是徹底的死板恪守陳規閉關鎖國,為了維護其統治階級的利益,防漢抑漢,杜絕中外的交往,這讓中國徹底成了睜眼瞎,落後於世界,兩者是完全不同的。

  • 2 # 庭州行者

    關於這個問題,有人說是為了防倭寇。但實際上,這個理論根本站不住腳。最早出現所謂的倭寇是明初,並且由於日本幕府將軍的介入而迅速平定,再次出現倭寇的時候,就是嘉靖年間的寧波之亂後。試問,兩百年的時間內沒有出現過倭寇,何來“防倭寇”?

    所以,閉關鎖國的根本原因,與倭寇沒有半點關係。

    要明白這個問題,一定要清楚,閉關鎖國針對的是什麼。商業。明太祖朱元璋,甚至整個明朝,奉行的都是抑制商業的做法。因為從朱元璋的一系列做法來看,他是想建立一個封閉的,萬世不變的理想社會。這種社會的特點就是,刻板,人不可隨意流動,人人各司其職。然而,商業的最大特點就是流動,這自然是不符合朱元璋的理念。

    再者,由於明朝自身的因素,其從來沒有能控制過海上世界。從元末以來,海上存在著各種勢力,明朝作為一個典型的陸地政權,根本無法應付,由於害怕海洋上勢力威脅老朱家的統治,於是閉關鎖國。

    即使是隆慶開關後,明朝也只開放了月港,且每年只限88-110艘船隻貿易,每年能獲取的利潤不過兩萬兩白銀,萬曆四年甚至只有一萬兩,後來“累增至二萬有餘”、“驟溢至二萬九千有奇”不足明朝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一。月港之所以貿易量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長期的閉關鎖國導致了走私貿易的盛行,即使月港開放,但由於諸多限制,商人還是願意選擇走私。

    除此之外,某些答主刻意將話題引到清朝。且不說乾隆中期之前清朝對外開放基本是全海岸線,即使乾隆下了所謂的“閉關鎖國令”後,依然有廣東作為與西洋人貿易的港口,江南的瀏河港,上海等作為專門和日本人貿易的港口。從這個意義上講,清朝從來沒有完全鎖國,而明朝倒是鎖國將近兩百年。

  • 3 # 大憨子822

    不閉關鎖國,人都往外跑,皇帝統治不了你,奴役不了你,皇權就削弱了,封建專制的反動性決定了它的"鎖人"政策。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 4 # 冷清先生

    【明朝為什麼要閉關鎖國?貿易壟斷、朝貢貿易、靖邊防倭。】

    明朝為什麼要閉關鎖國呢?原因主要有三個,也分為早中晚期。明朝早期閉關而沒有鎖國,閉關的目的是政府壟斷海上絲綢之路的貿易利潤。明朝中期沉重的“朝貢貿易”,徹底拖垮了大明水師,喪失了海上“自由貿易”的制海權,不得不放棄“海上絲綢之路”。大明晚期,朝貢貿易的附屬產品,海上走私、海盜、倭寇沆瀣一氣,大明不得不“鎖國”。

    【壟斷海洋貿易利潤,強化中央集權制。】

    “海上絲綢之路”最早興起於秦漢時期,秦派南越軍團50萬人,統一了嶺南地區,設立了番禺和徐聞出海口岸,開闢了海上貿易航線。1974年,在廣州“南越國宮署”發現了秦代的大型造船廠遺址。秦漢、隋唐、五代的海上絲綢之路,是對陸路絲綢之路的補充。

    北宋每年歲貢遼(契丹)、西夏,絹35萬匹,價值400萬兩白銀,陸路絲綢之路,被遼和西夏徹底壟斷,北宋不得不依靠海上絲綢之路,向外輸出瓷器和茶葉,用來彌補北宋空虛的國庫。1087年,北宋在泉州設立“市舶司”,南宋趙構所言:“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當,所得動以百萬計,豈不勝取之於民?”即便如此,南宋的市舶司每年所得也不超過200萬兩,而無法填補南宋每年進貢給“金國”,價值300萬兩銀的歲絹25萬匹大窟窿。

    明朝初年,朱元璋六次釋出“禁海令”, 嚴禁民間私人商船出海貿易。不過官方的海上貿易正常進行。繼宋元時期的海上絲綢貿易之後,明朝的海上貿易已經相當的成熟,透過海船運輸大量的瓷器、絲綢、茶葉等中國拳頭產品,大量換取海外金銀、海產、香料,明朝禁海的原因只有一個,官方壟斷海上貿易,攫取鉅額的貿易利潤。

    【自由貿易誕生於4800年前,同時也誕生了“朝貢”。】

    距今5000年前,華夏進入青銅時代,中原華夏文明掌控著青銅、布帛、糧食等戰略物資和技術;而華夏周邊的遊牧部落等蠻夷,還處落後的石器時代,一切戰略物資都要仰仗華夏的給與。一旦發生自然災害後,遊牧部落入侵中原,使用“青銅器”的華夏文明,相對於使用“石器”的周邊遊牧部落,純粹就是軍事上的碾壓。公元前2705年、公元前2609年,中原華夏王朝兩次打敗遊牧“葷粥”(匈奴)的大規模入侵。

    周邊的遊牧蠻夷向中原華夏王朝“朝貢”,就是蠻夷獲取華夏中原王朝承認,並獲得和中原王朝自由貿易的唯一渠道。炎帝於4800年前稱帝,並且建立了自由貿易的市場,黃帝兩次打敗北方“葷粥”之後,周邊的落後蠻夷為了獲取“青銅、布帛、糧食”,承認中原華夏王朝的“宗主”帝位,開始向“象朝”“進貢”,以期獲得和“象朝”的自由貿易權。

    《竹書紀年》:“黃帝五十九年,貫胸氏來賓,長股氏來賓。”(筆者按:黃帝59年既公元前2638年,貫胸氏為北方葷粥的一個分支,長股氏是南方三苗的一個分支。)

    在“象朝”帝堯時期,四方蠻夷朝貢更有多處記載。《竹書紀年》:帝堯十六年,渠搜氏來賓。二十九年春,僬僥氏來朝,貢沒羽。

    【漢、唐以強大軍事碾壓的朝貢貿易,和兩宋顛倒了的“朝貢貿易”。】

    “象”“夏”“商”三朝1600年間,中原華夏王朝軍事上碾壓周邊蠻夷,所以,這三個朝代是蠻夷先“朝貢”後“貿易”,到了西周時期,周邊的遊牧蠻夷也從“石器時代”,進化到“青銅器時代”,周王朝已經不能從軍事上碾壓蠻夷,自由貿易體制下的“朝貢貿易”,演變成周邊蠻夷赤裸裸的軍事搶劫。到了春秋戰國時代,自由貿易體制已名存實亡,朝貢貿易更是不復存在。

    秦漢時期,華夏中原王朝再一次完成了技術革命,進入到了“鐵器時代”,從軍事上又一次碾壓青銅時代的遊牧匈奴。漢武帝時期,漢朝開始大規模的出擊匈奴,衛青、霍去病等漢軍將領,在和匈奴大規模的戰爭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了陸上“絲綢之路”。漢唐數百年,對周邊遊牧集團壓倒性軍事優勢,確保了“絲綢之路”東段安全,確保了自由貿易體制下的“朝貢貿易”。

    兩宋時期,遼(契丹)、西夏、金,不但進入了“鐵器時代”,而且進化為封建王朝,喪失了軍事技術優勢的兩宋,不但被遼、西夏、金在軍事上碾壓,而且兩宋每年向遼、西夏,金進貢歲絹30多萬匹,陸上“絲綢之路”被遼、西夏、金徹底控制,絲綢貿易的利潤也被遼、西夏、金全部拿走,僅絲綢貿易一項,遼、西夏、金每年就會進項上千萬兩白銀。中原王朝和遊牧部落之間的“朝貢貿易”,在兩宋時期被徹底的逆轉了,兩宋成為“進貢”的一方。

    【明朝面子工程的朝貢貿易,壓垮明朝財政的鄭和下西洋】

    明朝初年,朱元璋六次頒佈禁海令,目的就是壟斷“海上絲綢之路”的利潤,試圖加強中央集權制的經濟力量。朱元璋立國之初,就曾宣稱中華“地大物豐”,外邦異域有的一切中華都有,外邦異域沒有的東西中華也有。宣佈東亞日本、越南等十五國為不徵之國,只要周邊海外諸夷承認大明為天朝上邦,並且來大明朝貢,就會得到大明豐厚的賞賜。

    朱元璋設定的大明“朝貢貿易”,最初是以北韓、日本、越南、菲律賓、馬六甲等十幾個外邦來大明“朝貢”,營造“萬國來朝”的繁榮景象。大明則對外邦“朝貢”的貨物,給與市價五到十倍的金銀賞賜。比如說,日本進貢的倭刀,市價大約是五六兩銀子,而大明朝廷對日本的“貢使”的賞賜是30兩到50兩銀子。在這種物所不值的面子工程“朝貢貿易”,是拉垮明朝財政的罪魁禍首。

    1405年,明成祖朱棣命太監鄭和,率領200艘的大船隊,28000名官兵,滿載著瓷器、絲綢、茶葉、金銀、珠寶,浩浩蕩蕩的下西洋。朱棣的初衷是尋找建文帝,耀武楊威於異域,打擊海盜保護海上絲綢之路。鄭和前三次下西洋,也確實達到了目的,剿滅海盜陳祖義、打垮爪哇國、駐兵馬六甲、錫蘭等國,讓更多的海外諸國知道了中華。但是,後四次鄭和下西洋,基本上就是炫富海外的“撒錢工程”,帶回了大批海外“朝貢貿易”使者。

    鄭和七次下西洋和同時展開的“朝貢貿易”,花費了大明3000萬兩白銀,耗費了大明無數的瓷器、絲綢、茶葉等拳頭產品,除換回來少量珍希之物外,就是換回來海外大量的垃圾“香料”,泉州碼頭上的垃圾香料堆積如山,幾百年都用不完。而鄭和船隊帶到中國的海外“朝貢使者”,卻從大明朝廷領走了價值上千萬兩的金銀,大明財政基本上就破產了,1433年鄭和在古裡病逝,安葬在南京牛首山。

    【鄭和下西洋壓垮了大明財政,大明再次回到禁海的原點】

    鄭和七次下西洋,耗費3000萬銀兩,把大明30年禁海壟斷海上貿易的利潤,全部都打了水漂,造成大明王朝國庫空虛,大明再也沒有力量養活這支龐大的水師,從此以後鄭和下西洋就成為大明永遠不能複製的神話。沒有錢養活的大明艦隊,再也不能大規模的出海,大明保護海上絲綢之路的制海權,也就逐漸的丟失了。數十年後,大明的龐大船隊腐爛掉了,大明的海上“雙邊貿易”就變成了“朝貢”垃圾的“單邊貿易”。

    大明閉關的目的是禁止民間出海貿易,從而壟斷海上貿易利潤,近百年實踐的結果是,朝貢貿易陷入“惡性迴圈”,“虧本賺吆喝”的朝貢貿易,每年都入不敷出,大明空虛的國庫,再也不能支撐“朝貢貿易”,大明朝不得不在宣德末年,開始限制朝貢貿易規模,對海外各國貢使每年的進貢物品,做出硬性的數量規定。比如,明初,日本每年向大明進貢“倭刀”100把,由於大明的賞賜太過豐厚,日本進貢的倭刀逐年增加。

    到了宣德年間,日本進貢的倭刀竟然達到3000把,換走大明賞賜十幾萬兩銀。而海外幾十國貢使,每年進貢的物品,需要大明支付上百萬兩的白銀,大明政府的財政,實在是出不起這個錢了。大明朝不得不依照洪武舊例,重新規定海外各國貢使的貢品數量,比如,日本的倭刀核定為300把,超過數量的倭刀大明不予接受,這又引起海外各國的不滿。

    【大明閉關禁海誘發走私和海盜,倭寇猖獗不得不鎖國。】

    大明“朝貢貿易”的前提,就是“厚往薄來”,儘管“朝貢貿易”入不敷出,大明王朝還是為了虛偽的面子,堅強地支撐下去。根據《明史》記載,來大明朝朝貢的國家有150多個,真心實意向大明朝朝貢的國家沒有幾個,大多數貢使都是來騙錢的,其中很多所謂的海外貢使都是虛假偽造的。儘管大明朝的國庫難於支撐,大明朝的皇帝們對“朝貢貿易”,他們是鍾愛有加樂此不疲。

    自從宣德之後,朝貢貿易又維持了七八十年。在這七八十年裡,由於大明遠洋艦隊報廢,大明喪失了海上制海權。大明不能有效的管理海上貿易通道,日本浪人就逐漸地控制了中國沿海海域,這些日本浪人都是日本大名的武士,他們是專門為日本各個藩鎮的大名斂財的。早期的日本浪人都是打著貢使的旗號,他們和中國沿海的海盜走私集團沆瀣一氣,壟斷了海上貿易和走私。

    1523年(明朝嘉靖二年、日本室町時代的大永三年),日本大名細川氏和大內氏勢力各派遣對明朝貿易使團來華貿易,兩團在抵達浙江寧波後因為勘合真偽之辯而引發衝突,在浙江寧波爆發了武力殺戮事件。大內氏代表宗設沿路燒殺搶擄,對當地居民造成很大損害,追擊的備倭都指揮劉錦、千戶張鏜等明朝官兵戰死。

    事後,給事中夏言奏倭禍起於市舶,乃裁閩、浙兩市舶司,惟存廣東一處。在嘉靖年間的《寧波府志》中有如下記載:“兩夷仇殺,毒流廛市”。也導致明朝與日本的貿易途徑斷絕,倭寇滋生,為後來的“東南倭禍”埋下了伏筆。日本“爭貢事件”標誌著大明朝,開始了全面的“閉關鎖國”,大明開始走上了衰敗之路。

  • 5 # 大秦鐵鷹劍士

    明朝實施的海禁政策可以當作是閉關鎖國,也就是不讓海外之國進入中國做貿易,也不讓中國百姓出海出外國做貿易。明朝之所以推行閉關鎖國國策,原因有三:其一、防止財富外流;其二、維護國內統治;其三、防止外國入侵。

    明朝初期,對外國的態度很開放,允許列國來大明朝拜皇帝,進貢禮物。列國帶一車土特產來大明朝見皇帝,回去的時候就可以帶一車金銀珠寶。朝貢對於海外小國來說是一筆劃算的買賣,但是對於大明朝則是一筆虧損的買賣。鄭和七次下西洋,也是大把大把的拋灑銀子,最終讓明朝財政不支,於是取消了第八次下西洋的計劃。明朝大臣認為大明國物產豐富,完全可以自給自足,沒有必要與海外小國來往,為了守住財富,於是禁止海外貿易。

    大明朝的海禁政策使得沿海百姓生活難以為續,因為海邊的百姓透過海外貿易謀生。最終部分百姓挺而走險加入倭寇,在沿海地帶燒殺搶掠,為禍一方。明朝政府認為倭寇可以平定,但是海禁政策不可改變,於是在俞大猷、戚繼光等名將的浴血奮戰下,平定了沿海的倭寇之亂。百姓不得不從事農業工作謀生,沿海貿易就此斷絕。

    明朝中後期,世界潮流不斷髮展,歐洲的航海運動開闢了新航線,歐洲強國開始向海外殖民。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等國開繼來明朝建立殖民點,意圖在中國殖民。明朝政府認為這些蠻夷居心不良,且信仰不同,一定會蠱惑民心,於是將他們全部驅逐,或戰或說,總之將這些外國殖民者都驅逐於國門之外。當時歐洲列國剛剛興起,實力不算強勁,明朝則在名義上十分強大,因此歐洲列強沒能以武力擊敗明朝。

  • 6 # 仰望802315

    明朝鎖關閉國了嗎?沒有任何證據!讓我們來看看真相:1405年即永樂三年始,鄭和下西洋,共計7次,最末一次是1433年,共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享、真蠟、古裡、阿丹、天方、左法兒、忽魯謨斯、木骨都束、東非、紅海、等。這可是當時世界上的一件大事,有哪個國家在這時能夠這麼大規模的進行國際交流,除了我大中華還沒有看見有誰;1552-1601年義大利耶穌教會傳教士利瑪竇到北京傳教;1557年葡萄牙獲澳門居住權。這三件大事件事說明了我們明朝不僅主動外交還對外開放了,且資本主義也在此時開始萌芽了,明朝的歷史證明他依然是世界的驕傲,只是在1628年時西北因天災而大饑荒,導致李自成亂起,最後導致大敗而被改朝換代。其實真正的鎖國是從清朝開始,當然這也是有原因的,這裡也就不再累述了。

  • 7 # 翡翠貓貓

    我們經常在歷史書中能夠看到關於清末閉關鎖國導致的國家發展脫節,科技落後,軍事裝備和軍隊建設在當時的世界相當落後,從而導致後來的八國聯軍進犯北京時清朝官兵基本沒有還手之力,西方國家的船堅炮利輕而易舉的進入到北京,燒了圓明園奪了寶貝財產。這說明閉關鎖國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的做法,對國家來說是很不利的。

    那麼這裡我們談談明朝,明朝為什麼閉關鎖國卻耗死了蒙古國呢?因為在明朝時期,面臨的進犯只有北領的蒙古,明朝先後在朱元璋到後期對蒙古事實了多次戰役,蒙古也是對明朝滋擾和進犯的唯一的民族和國家,永樂皇帝就死在了抗蒙的道路上,也是犧牲給了國家和戰爭,明朝和蒙古的征戰先後貫穿了整個明朝時期。

    其實,在明朝是沒有閉關鎖國的說法,因為當時的明朝還是世界上的強國,就著明朝歷代皇帝還主張向外面學習的理念,可以知道明朝是認識到鎖國的不利和國外的發展長處的。哪來的閉關鎖國一說呢?

    明朝的閉關鎖國其實只是針對經常對戰的蒙古國的,當時,蒙古的資源匱乏,物產稀缺,自己國內的物產不能滿足蒙古國內需求,加之經濟發展落後,使得當時的蒙古對鋼鐵和鹽以及絲綢的需求很大,這些都是從明朝進口而來的。因此,當時的明朝決定對蒙古斷水截流,禁止明朝國內物資出口到蒙古,也就是封鎖了明朝和蒙古的物資和文化交流。

    這樣沒過多久就把蒙古耗死了,嚴重的資源缺乏和國內各種的不平衡,以及動盪不安因素頻發,就實現了不戰而敗的策略。將蒙古耗死了,再也不敢和明朝抗衡和競爭了。

  • 8 # 歷史的迴圈

    對於明朝時期實行的是海禁政策,也有人認為就是閉關鎖國,海禁妨礙了海外市場的擴充套件,抑制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滋長;使中國與世隔絕,沒能及時與西方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發展生產力進行交流,使中國逐漸落後於世界潮流。  

    明清時期的海禁

    海禁,又稱洋禁,或稱“閉關鎖國”,是明清政府實行的嚴格限制對外交通和貿易的政策。明清兩朝代都實行“海禁”政策,但其內涵並不相同。明朝的海禁,只是禁止民間私人的海外貿易,並不禁止外國來華貿易,是一種由官府壟斷海外貿易的政策。同時,明朝的海禁政策也未貫徹始終。明朝政府曾一度開放海禁,沿海地區的海外貿易又蓬勃發展起來。

    而清朝以“天朝上邦”自居,認為“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長期關閉國門,嚴格限制華人對外交往。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下令除廣州一地外,停止一切對外貿易,這就是所謂的“一口通商”政策。這標誌著清政府徹底奉行起閉關鎖國政策。  

    明清兩朝的海禁(閉關鎖國)政策

    主要內容包括:

    (1)海禁。

    明代出於抗倭、防擾需要,實行海禁政策。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實行海禁,宣佈“寸板不得下海”,違者處死,貨物全部沒收,以後又多次下達“片板不許入海”的命令。

    (2)限制通商口岸。

    1685年清朝統一臺灣後,宣佈開放對外貿易,設定四個港口:廣州、漳州、寧波與雲臺山(連雲港),准許外商來華貿易;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把四口減為廣州一口。

    (3)實行“行商制度”。

    行商一般稱“十三行”,實際不限於十三家。清政府授予這些行商對外貿易壟斷權,後又授權行商代理政府向外商徵稅,負責管理外商及與外商交涉事宜。外商不能與政府官員和其他人民直接交往,甚至海關官員也不行。

    (4)限制出口貨物種類和數量。

    糧食、五金、軍火(硝磺)、書籍(史書、地圖等)等商品嚴禁出口,並規定了絲、茶、大黃等商品的出口限額。還規定廣東行商與外華人交易不能用銀,只能進行物物交換。

    (5)限制外華人在廣州的活動。

    其中有些限制是合理的,如禁止外商偷運槍炮進入廣州,禁止走私漏稅、販運鴉片等。但也有很多不近情理的規定,如只准外華人住在行商所設的館舍中,並且只能在農曆初八、十八、二十八日在附近之花園、寺廟散遊一次,不準在外住歇飲酒,不得在粵過冬,禁止帶外國女人住旅館等。  

    海禁政策並非“鐵板”一塊,明朝曾有一次公然違背了明太祖海禁的命令,那就是鄭和下西洋。下西洋的動機來自於篡奪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皇位的明成祖朱棣,一是懷疑建文帝隱藏在西洋,進行搜尋追捕;二是為了宣揚大明國威進行的政治遊行。鄭和七下西洋沒有任何實際的經濟價值,一不殖民,二不貿易,只算政治賬,不算經濟賬,結果只能是勞民傷財,浪費了大明的國力。清朝“一口通商”,只限定廣州一地對外通商,也證明了這一點。  

     

    關於明清海禁(閉關鎖國)政策的形成,究其原因,無外乎防止沿海地區的人民勾結海外勢力挑戰其統治、防禦倭寇的騷擾和荷蘭葡萄牙等西方殖民者不斷的侵擾、封建社會小農經濟重農抑商思想的反映。其實明朝實行的海禁(閉關鎖國)政策與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政治理念是密切相關的。明太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出身赤貧的皇帝,他想恢復一種“雞犬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簡樸的農業社會。如果有可能,他甚至想廢除貨幣和商品交易。在這個背景下,明太祖實行海禁就一點也不奇怪,連國內貿易都想要禁止,更何況是對外貿易?防禦倭寇不過是實行海禁的一個很好的藉口而已。

    海禁(閉關鎖國)政策雖是明清政府實行的防禦自衛式的政策,在抵禦外國侵略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又有消極落後的一方面,海禁嚴重阻礙了中外聯絡,給中國航海業和對外貿易帶來沉重打擊,使中國日漸脫離世界發展大勢,失去了利用國際貿易的優勢地位開闢海外市場、刺激資本擴張、推進了工業化的契機。這種具有消極影響,落後、防禦自衛式的政策,顯然與當時已經初露端倪的“全球化”貿易格格不入,嚴重違背了世界潮流,使中華民族長期遊離在世界大家庭之外。直到鴉片戰爭結束後,中國在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威脅下被迫逐步開放,海禁(閉關鎖國)政策才不得不退出歷史舞臺。回顧歷史,展望未來,我們要汲取歷史教訓,在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上,加大改革開放的力度,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潮流中,積極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登幽州臺歌為什麼字數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