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吃魚的貓啊

    有關隋煬帝楊廣的史料還是很多的,一直以來,在李世民盛唐的映照下,楊廣都被塑造成一個暴君形象,而“煬”在《諡法》中的解釋也很不好,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

    批評楊廣的聲音中總少不了“驕奢淫逸”、“好大喜功”、“殘暴不仁”等詞,楊廣是暴君但不是昏君,從各種批判楊廣的聲音中,也從未有人說楊廣是一個昏招不斷的皇帝,相反楊廣是一個非常的聰明的人,而且也是一個十分果決的人,隋朝一開始的太子是楊勇,並非楊廣。

    楊勇還是太子的時候,世人對楊廣的評價很高,朝廷上下都稱讚楊廣是一個懂禮且仁厚的人,並且楊廣深得母親孤獨伽羅的喜愛,後來楊廣用一些計謀讓孤獨伽羅對楊勇失去信心,而楊廣順利當上了太子。可見楊廣是一個非常善於謀劃的人,也是一個智謀出眾的人。

    隋文帝楊堅臨死前聞聽楊廣淫亂後宮,一氣之下要將皇位傳給楊勇,當時楊廣得知訊息後沒有慌亂,而是立馬派人軟禁了傳旨大臣柳述、元巖,隨後封鎖了皇宮,等隋文帝死後,楊廣順利當上皇帝,至於隋文帝到底怎麼死的,至今都是議論紛紛,沒有一個確切說法。但這一套奪嫡連環拳,怎麼看楊廣都是一個手段狠辣的主。

    當上皇帝之後,楊廣開始剪除異己,這都是新皇帝上位後的標準操作,楊勇被楊廣一道聖旨逼死,楊廣其他的兄弟也都被他軟禁起來,好吃好喝的供著,而楊勇的兒子們也都被楊廣發配到嶺南,但是在半路上這些人都死了。楊廣不是一個大度的人,他是一個十分謹慎又記仇的人。

    說完楊廣如何當上皇帝,再說說楊廣當上皇帝后幹了哪些事。楊廣即位後不久,他的弟弟楊瓊便起兵造反,雖然被剿滅了,但這起事件讓楊廣認識到東部地區遠離長安,不容易掌控,為了加強中央管理,楊廣決定新建東都洛陽,楊廣要求新都的建造必須要快,故此新建洛陽的時候動用了很多勞役,短短十個月洛陽的大體結構便建好了。

    經過歷史證明,洛陽城的修建非常有必要,洛陽建成之後,楊廣搬遷了很多百姓和商販進城,此舉不僅平衡了人口分佈,也節約了管理成本,加速了古代的經濟發展。還有大運河的修建更是如此,隋朝修建大運河其實利用了大量的自然河道和前代運河,只不過隋煬帝楊廣下令要整合這些水運資源,故此在修建洛陽的時候,還能同時修建大運河。

    大運河和洛陽城的修建,利在千秋,運河的擴建和疏通和新興城市的崛起都讓中華民族的經濟發展更上一層樓,也促進了南北融合,運河兩岸的很多城市都變得很繁華。有人說楊廣修建運河完全是由於他要出巡遊玩,這種說法當然不正確,楊廣的確喜歡巡視,他當上皇帝之後,基本上每年都要出去轉一轉,但運河的影響方方面面,利遠遠大於弊。

    大運河如同今天的高鐵,將整個中國都緊緊的連線在一起,隋朝時期,利用大運河的運輸便利,各地的糧倉都裝滿了糧食,少聞有人缺糧而死,這些糧倉反而為之後那些造反的人提供的便利。楊廣在政治上也有諸多亮點,開進士科,成書130多部,共一萬三千多卷,頒佈《大業律》完善律法,減輕罪行,更改完善朝廷制度等等。

    楊廣在位的時候,經常發動戰爭,雖然打下很多地盤,但損耗巨大,“故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攻滅吐谷渾,征討占城、琉球,攻打契丹,三徵高句麗,楊廣在位十多年間多次發動戰爭,勞民傷財太重,百姓苦不堪言,導致隋朝大亂。

    從楊廣的種種舉措中不難看出,他其實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皇帝,也是一個有遠見的皇帝,但楊廣也有十分明顯性格缺陷,他急躁、易怒,並且朝中也無人管教約束他,隋文帝死前,也沒有安排可靠的人輔佐他,這導致楊廣上位之後,急切的想要表現自己,想要建功立業,各種政策連綿不斷,沒有給民間休養生息的時間,而其他大臣也都對此閉口不言。

    總的來說,楊廣辦了許多有利的事,也辦了許多天怒人怨的事情,不能說他是暴君,更不能說他是昏君,他只是一個亡國之君,作為亡國之君楊廣身上必須揹負一些罵名。楊廣一開始的諡號是隋明帝,後來李淵將其改為隋煬帝。史書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你必須看穿一些遮蓋,才能看到一點本質。

    參考資料:《隋書》、《隋唐史》、《資治通鑑》、《大運河之舞》、《舊唐書》

  • 2 # 夜鶯和雨

    歷史中的大人物,在官方正史和民間野史中往往都有評價,兩種不同版本的評價,一般都存在一定的差異。但對於隋煬帝楊廣的評價,卻出現了異常一致的結論——壞皇帝。難道隋煬帝真的罪大惡極嗎?

    接下來,將從隋煬帝生平所做之事入手,試著從一點一滴中,去窺視這位因“壞”亡國的皇帝,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第一:歷史評價中的隋煬帝

    隋煬帝楊廣生於公元569年,陝西華陰人,仁壽四年(公元604年)繼位。他的上位跟唐太宗李世民有非常相似的經歷,都有殺兄弟、殺侄子、殺幫兇等行為,最後也是逼著父親讓位於其。所不同的是李世民稱帝后的貞觀之治,成就了他的一世英名;而楊廣的好大喜功和殘暴施政,毀了他的王朝,落下了千古罵名。要說隋煬帝的最初評價,是來源於推翻他的後繼王朝——唐朝,就連隋煬帝的諡號“煬”,也是唐朝所賜,意思是荒淫昏庸,是故意貶義的一種。

    在後世眾多的評價中,唐朝重臣魏徵的評價,算是最具代表性的,他的評語是:“恃才矜己,傲恨明德,內懷險躁,外飾凝簡,盛冠服已飾其奸,除諫官已掩其過。荒淫無度,法令滋彰,教絕四維,刑參五虐,鋤誅骨肉,屠剿忠良,受賞者莫見其助,為戮者不知其罪。嬌怒之兵屢動,土木之功不息”。如果用現代的成語來歸納,應該有陰險奸詐,荒淫無度,賞罰不公,大興土木,嚴刑酷法,濫殺無辜等,但似乎仍有不足。

    第二:謙恭努力的隋煬帝

    隋煬帝楊廣是隋文帝楊堅的第二子,史書稱之美姿儀,少聰慧。十二歲時就被封為晉公,官拜柱國,任幷州總管(今山西太原),負責京師的外圍拱衛,後又授任武衛大將軍。

    二十歲時他就掛帥平定平南朝的陳叔寶,並將陳叔寶及其皇后等人帶回隋京。之後又任揚州總管,與楊素一道剿滅了高智慧的叛亂。楊廣作風儉樸、不好聲色、禮賢下士、謙恭謹慎,贏得了朝野讚譽和隋文帝及皇后的歡心,在眾皇子中是一位戰功卓著的皇子。之後在隋文帝與太子楊勇的矛盾爆發中,進位太子。

    第三:大力革新的隋煬帝

    隋煬帝登基後,首先對官制進行改革,設五省、三臺、五監、十六府等。再修訂《大業律》,並開創了科舉取士的封建科舉制度。

    公元604年,命令重修通濟渠,隨後又重修或開鑿邗溝直道、永濟渠、江南河。修成了從北方的涿郡到南方的餘杭,南北蜿蜒五千多里的隋朝大運河(京杭大運河),促進了運河兩岸城市的發展,並帶動南北經濟和文化交流。

    第四:窮兵黷武的隋煬帝

    隋煬帝在位時,發動了對吐谷渾、契丹琉球和高句麗的戰爭,這些都耗費了大量的財力物力。

    隋煬帝不是一個甘於守成的帝王,他東征遼東,西巡河古,南下江都,北巡塞外。他徵巡之地,多是狼煙荒漠,是意在政治軍事目的,是為了加強與世界各國的交往。

    第五:好大喜功的隋煬帝

    在隋煬帝短暫在位的一二十年裡,留給世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大躍進、大建設。僅建設東都洛陽,每月役使二百萬人,徵集各地的奇材異石,運送洛陽,許多人活活累死在路上。

    他又徵調一百多萬民眾,歷時六年,修建了全長五千多里的隋朝大運河(今京杭大運河)。並在河的兩旁開闢大道,岸邊修建了四十多座行宮,當時幾乎每戶百姓要出近二十個人工,民不聊生。

    第六:視民草芥的隋煬帝

    隋煬帝從少年得志,到登基繼位,一路走來自信滿滿,在被眾人的阿諛奉承中,變得極端妄自尊大,做事總是極盡奢侈鋪張,不惜民力,不顧百姓生死,使百姓作出一些太多的犧牲,激化了社會矛盾和階級仇恨。

    隋煬帝每次出外巡視,都把場面搞得十分巨大,就拿他第一次到南方巡遊江都來說,他自己乘坐的龍舟就高有四十五尺,寬五十尺,長達二百尺,隨行的其他船就有幾千艘,前後綿延達二百里之遠,兩岸之上有騎兵護送。路過的州縣,五百里以內的都要殷勤供應,最後吃不完的就地掩埋。

    隋煬帝一邊經年累月的鋪張浪費和無限虛耗,另一邊把自己推向了人民的對立面,各地百姓揭竿而起,農民起義不斷,地方兵變不斷,最終葬了自己。

    有時歷史總是有意無意地在偏袒某些人,這些是明君聖主或是仁人俠士,因為他們做出了對當時立竿見影的功業,就在記錄歷史的人的眼中,塑造成一座豐碑,讓後世萬代稱頌。而那些做了驚天動地的大事件,卻不能在當時顯現出巨大的成效,就被歷史抹黑成一個十惡不赦的惡人。

    隋煬帝就是其中的一位,事實早已證明,科舉取士是一千多年來封建社會的選才機制,東都洛陽後來成為了全國經濟文化中心,長城抵禦了外來侵略,徵高句麗擴大了疆域,而京杭大運河至今仍在發揮作用。單憑這些,試問千秋功過,誰人與爭?

  • 3 # 風塵濁酒

    在國內外所公認的中國最偉大的皇帝之一: 隋煬帝—楊廣。

    首先,成功結束自魏晉以來華夏300年的分裂,完成中華民族大一統,;

    其二,攻滅吐谷(yù)渾,首次將青海高原劃入華夏大版圖;

    其三,開創科舉制度,徹底打破世襲關係和世族的壟斷;為社會中下層有能力的讀書人進入社會上層,獲得施展才智的機會;

    其四,開鑿大運河,加強了中國南北的溝通,促進沿河城市的繁榮。

    大業年間華夏到了最繁榮的時期,隋煬帝的文治可見一斑!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度的,即使是偉大的帝王,隋煬帝急功近利,違背了當時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社會的歷史發展規律, 歷史冥冥之中自有他的平衡之道,所謂罪在當代,利於千秋,就是這個道理吧。

  • 4 # 風澤中州

    對歷史人物,尤其是古代領袖人物,怎樣評價一直眾說紛紜,無法用好壞輕易斷定。中國曆來是成王敗寇,好人是一切都好,做的壞事也是違心的。壞人從骨子裡就壞,功勞都是大家的。單就隋煬帝來說,他是斷送隋朝江山的人。可是他不同於其他大多數末代皇帝,他並不是一個仰人鼻息,抑或昏庸無能之輩,相反正如幾個評論裡面說的,他的建樹頗多。那麼可以說正是他的無上威權和個人能力 ,恰恰造成了大隋朝從極盛陡然崩潰。箇中原因很多,而不顧民力,好大喜功,反覆折騰,剛愎自用的施政方式,在外無強敵入侵內無權臣掣肘的情況下激起民變而致身死他鄉。也不能不說正是他強勢統治的結果。

  • 5 # 人間正道70

    隋煬帝楊廣非常聰明智慧,是一個很有爭議的皇帝,窮奢極欲,卻又非常有作為,但應了那句話:”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不作不死的皇帝。

    1、少時便有令名,朝野屬望。史書記載:”美姿儀,少聰慧。”十三歲封為晉王,察父皇母后簡樸,便只與蕭妃共起居,後庭有妾也只是充數皆不育,示以無私寵。大臣用事者,傾心與之交。中使至王府,不分貴賤,皆曲承顏色,臨走還贈與厚禮。婢僕往來者,無不稱之以仁孝。

    2、好學,善屬文,深沉嚴重。初學虞信,為晉王時,引才學之士柳鈇、虞世南等百餘人師友待之。《全隋詩》收錄其詩四十餘首,可從現存一首《夏日臨江》可其才華:

    日落滄江靜,雲散遠山空。

    鷺飛林外白,蓮開水上紅。

    逍遙有餘興,悵望情不終。

    3、崇尚儒教,信奉佛教,尊重道教。楊廣崇敬儒教和孔子,立孔子後人為紹聖侯。篤好佛教,請高僧授戒,造西禪定寺、隆聖寺等數十,設道場,所度僧尼一萬六千餘人,築刻新像三千八百多軀,修治舊像十萬多軀,裝補及繕寫經書六百二十藏。對於道教,給予很高政治地位,調節和緩和道佛關係,安排整理道教經書。

    4、典定科舉制度,整理典籍藏書。楊廣增設進士科,形成秀才試方略、進士試時策、明經試經術一套完整的國家分科選才制度,這是中國歷史上極其重要且影響極其深遠的大事。興辦學校,網羅學者整理典籍成書一百三十部,一萬七千多卷。大興城和洛陽建有大藏書殿,成規模宏大的秘書省,藏書達37萬卷,77000多類圖書,藏書量為歷代之最。

    5、改革官制,頒佈《大業律》,遷都洛陽。楊廣改革官制設五省、二臺、五監、十二衛、十六府。楊廣修訂律法,改革文帝較殘酷的條文,除十惡之條。為十八篇,五百條。五刑之內,降從輕典者,二百餘條,頒佈實行,謂之《大業律》。遷都洛陽,大造宮室,亦是當時政治經濟決定之必然選擇。

    6、疏通水運,營隋朝大運河。當時就促進了兩岸城市的發展,江都、餘杭、涿郡等城市迅速繁榮起來,運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絕。”對隋唐以及後世南北經濟、文化交流,加強中央集權和維護全國統一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7、晉王時立功統一,即位後眾國臣服朝貢,奉為宗主國。為晉王時,南平吳會,北卻匈奴,獨著聲績於兄弟之中。即位後,各國定期朝貢,各國之間和平共處,臣服,則優惠饋贈之,不臣服,則以兵威服之。若一國侵犯另一國,隋朝則扶弱懲強。西域各國、新羅、倭國(日本)、赤土國(馬來半島)等皆為番屬國。

    站在父親隋文帝楊堅打下的江山和自己前期功勞的基礎上,隋煬帝創造了輝煌,但聰明反被聰明誤,他也窮奢極欲、橫徵暴斂,對外不斷征伐,征伐吐谷渾、傾國力三次征伐高句麗失敗,自己身死,也斷送了大隋王朝。

    1、弒親父殺親兄弟,即位後窮奢極欲。史書記載,隋文帝為楊廣派進寢宮的右庶子張衡毒死。即位後,假傳遺詔逼兄楊勇自盡,軟禁弟蜀王楊秀於內侍省,幽禁弟漢王楊諒至死,誅殺諸侄,徹底消除皇權威脅。即位後,一改之前簡樸作風,廣納妃嬪,龍舟之中選千名美女,著白衣以供賞,言於身邊大臣:”古人言秀色若可餐,如絳仙,真可療飢矣!”營造都城新宮、修大運河、造龍舟巨船,各地大修宮殿別宮。年年出巡,三巡揚州,兩巡塞北,一遊河右,三至涿郡,長安與洛陽頻繁往回。僅出遊江都時,率諸王、百官、后妃、宮女等二十萬人,船隊長達二百餘里,所經州縣五百里內貢獻食物,極為奢侈揮霍。

    2、橫徵暴斂,睏乏民力。營建東都洛陽每月役丁男達二百萬人。修運河調發平民和士兵三百萬人。修長城,調發丁男一百二十萬人,死者過半。十年間徵發一千萬人次,天下死於役。

    3、三次征伐高句麗均以失敗告終。大業七年(611年)詔徵天下兵第一次進攻高句麗,第二年出動士兵一百一十三萬人,民夫二百萬人。僅水路抵達平壤四萬精甲中伏逃回者不到千人。陸路遼東城一戰,三十五萬隋軍,逃回只有二千七百人。大業九年(613年)第二次征伐高句麗,雙方僵持不下,因其禮部尚書楊玄感起兵叛隋,倉皇撤軍平叛。而此時其他起義軍不斷壯大,楊廣對叛亂採取極為殘酷的鎮壓和屠殺,反而激發更多農民參加起義軍。大業十年(614年),第三次征伐高句麗。各地起義成燎原之勢不敢連戰,高句麗疲於戰爭請降,楊廣撤軍。

    其寵近之臣宇文化及、司馬德戡、裴虔通謀反,責楊廣之罪。隋煬帝說:”我實負百姓。至於爾輩,榮祿兼極,何乃如是!天子死自有法,何得加以鋒刃!”自解煉巾,授叛臣,縊殺之。

    一副好牌,打了稀爛。一個王朝也隨著結束。隋煬帝何如人呢?

  • 6 # 趙公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因此隋煬帝楊廣的形象被嚴重醜化了,就連他的諡號都是唐朝皇帝給他封的,怎麼可能百分百客觀呢?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隋煬帝為什麼成了一個亡國之君?

    過分使用民力。

    隋煬帝楊廣有一個非常遠大的志向,就是開鑿一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這項工程的龐大程度甚至超過了長城的修建,因此需要耗費的人力,財力都是空前的。

    為了湊足修建大運河的人數,全國各地的百姓揹負了沉重的徭役,每三個青壯年男子就有一個人被抽走去修建大運河,這為農業生產造成的負擔是很大的。同時,凡是運河經過的地段一律強制拆遷,沒有任何賠償。這不但使一些普通百姓流離失所,連一些達官顯貴的田宅地產都沒能倖免。

    再加上負責修建運河的官員趁機貪汙,壓榨人民,更使全華人民敢怒不敢言。負責監督修建大運河的麻叔謀甚至吃嬰兒為自己補身子,讓人聽起來毛骨悚然。

    人民不能夠理解興修大運河的意圖。

    大運河開通之後,方便了南北通商物資交流,為後世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甚至今天我們的南水北調東線工程都能夠利用一下大運河的河段。

    但是隋煬帝的所作所為並不為黎明百姓們所理解,百姓們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徭役增加,自己的房屋土地被強行徵收,看不到大運河對後世千年作出的貢獻。因此,百姓們不可能理解隋煬帝的所作所為,反而還會因為負擔過重起來造反。

    因此轟轟烈烈的隋朝末年農民起義就爆發了。

    由勝利者書寫的歷史。

    最終隋朝的幷州刺史李淵成了亂世中的勝利者,建立了大唐王朝。為了讓自己的皇位得到的更加名正言順一些,作為勝利者的唐王朝開始書寫隋朝的歷史。

    書寫的過程中難免會對隋煬帝進行一些抹黑,使他的所作所為顯得有些人神共怒,因此唐王朝取代隋朝的地位就顯得更加順應民心。

    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歷史功績就徹底的被掩蓋了,如果隋煬帝能夠有所劫持使用民力,而不是厚大喜功的一味追求開鑿大運河的進度,那麼它的歷史功績也許會和修建長城的秦始皇相提並論。

  • 7 # 折緣

    隋煬帝是一個相當有抱負的皇帝,他剛剛繼位,就以拼命的精神大興工役,試圖在短期內建立“奄吞周漢”的豐功偉績,成為“子孫萬代莫能窺”。

    有理想有抱負是好的,但也要考慮當時的實際情況呀,等到他三徵高麗之後,大隋朝民不聊生,怨聲載道,最後農民們揭竿而起,士族地主們站到了隋煬帝的對立面,隋煬帝本人也落了個身首異處的下場,那麼,隋煬帝究竟是個怎麼樣的人呢?

    大業年間創大業,千秋功罪後人評

    隋煬帝以“大業”為年號,可見其雄心壯志,然而很遺憾,隋煬帝千年以來一直受人詛咒唾罵,堪稱暴君的典範,直至最近幾十年,才出現了為其翻案的論著。

    學術界對其所幹的每一件大業都作了具體分析,像鑿運河、營東都、遊江等幾乎每一件事,都被學者們找到了正當理由,結論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業。

    與隋煬帝同處一個時代的亡國之君北齊後主高緯、北周天元帝、南陳後主陳叔寶,對比一番,會很容易發現,隋煬帝比這三個人強的不是一星半點。

    很多學者考察歷史,糾正正史的記載,基本得出了這一一個結論,即孫楊地繼位後順應歷史潮流,迅速把隋朝的政治、經濟、文化推向了極峰,“是很有才能和氣魄的政治家”。

    關於營建東都洛陽,不少學者認為這是當時政治形勢所決定,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隋煬帝營建東都的戰略眼光遠大,是為了更好地控制山東及江南地區,以穩固隋王朝的統治基礎,是繼承其父隋文帝未竟之業,不失為明智之舉,絕非出於荒淫逸樂。

    隨著漢唐經濟中心逐漸南移,而政治中心卻未隨之南移,未控制東南、營造東都是不得不採取的措施,而關於開鑿大運河,更是適應當時政治、經濟發展的需要,使東南財富與中原政治中心更緊密地聯絡在一起,此後唐朝雖然定都長安,但洛陽也一直作為東都而存在,唐高宗武周時期更是升格為了神都。

    從興科舉,鑿運河,營東都,徵高麗等等大業上來看,隋煬帝都具備卓越的戰略眼光,堪稱一流政治家。所以隋煬帝絕不是一個昏君,他做得這些時期,唐朝也在做,這從側面正面了隋煬帝的政治正確性。他是哪個時代卓越的政治精英,高瞻遠矚,又魄力,順應歷史潮流要幹大事幹好事創大業。

    但是,隋煬帝存在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他幹這些大事並沒有考慮到主客觀條件。隋朝跟唐朝,都是軍功集團起家,一脈相承,但二者之間存在一個相當大的分別。那就是隋朝的既定國策,是在削弱世家豪族的同時,不斷掠奪世家手中的人口,控制戶口以達到稅收的增加,從而幹大事。

    而唐朝在戶口掌握方面十分弱,遠遠不如隋朝,即便是到了 開元盛世時期,唐廷所掌握的戶口都遠遠沒有達到隋朝的水平。

    人口永遠都是發展生產力,提高綜合國力的重要基礎,隋朝為了掌握人口,增加稅收,從世家大族手中奪取那些隱戶,也就是沒有按規定登記納稅的人口(隋唐稅收為人頭稅),由此就將世家們推向了朝廷的對立面。

    隋朝真的亡在農民起義麼?

    儘管隋煬帝的大業大工程勞民傷財,而且這些錢財勞役的負擔都來自於普通百姓,隋末的農民起義十分有特點,背後都有世家大族的身影,而最後取得天下的李唐,本身就是建立隋朝的特權階級關隴集團的一份子。

    隋之亡,並不是在於隋煬帝是個昏君暴君,而在於隋朝繼承了北朝一直以來的“強國”政策,透過嚴格的人口控制,實現國家稅收的增長,以其充實國家實力,特別是軍事實力。這種政策,存在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沒有考慮生產力的增長,而是不斷的剝削生產力。隋室跟豪族一樣,本質上都是在剝削人民。

    倘若隋朝的既定國策是跟唐朝一樣,先恢復生產,發展生產力,緩解社會矛盾,再騰出手來慢慢對付自魏晉以來計程車族政治集團,或許不會亡得那麼快,而隋煬帝也不會落得個千年唾罵的結局。

  • 8 # 逝去即歷史

    先來回答第二個問題:隋煬帝楊廣那麼壞嗎?我認為他確實很壞,理由只有一條:弒父殺兄。

    雖然古代帝王要想登上帝位,這種事情並不少見,包括受到世人推崇的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門殺死了了李建成、李元吉,後來還殺了自己的許多侄子。

    不管你是出於無奈,還是什麼原因,如果無視骨肉親情,無論做出多大的功績,總之不能算作好人,不好即壞,總不能是不好不壞吧!

    楊廣是一個怎樣的人?

    1、殺伐果斷之人。能夠下得了手做出弒父殺兄的人絕對不是優柔寡斷的性格。

    2、善於偽裝之人。楊廣能夠當上太子,首先是能夠在母親獨孤皇后偽裝,博取獨孤皇后的同情和喜愛。

    同時因為獨孤皇后不喜歡太子楊勇,才能慫恿隋文帝將太子楊勇廢掉,立楊廣為太子。

    3、有大局觀之人。楊廣下令修建東都洛陽和開鑿大運河,對於國家的經濟發展,後來中國經濟、文化的發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4、視人命如草荐。為了修建洛陽、大運河、興建各種樓臺庭院,大力征發民夫,不顧百姓死活,這也成為後來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5、 窮兵黷武,好大喜功之人。楊廣自持國富民強,對外征伐不斷,打契丹、攻吐谷渾、三佂北韓。

    當然楊廣在政治和民生上也有所貢獻,這裡不再多說,總之楊廣就是這樣將好好一個隋朝給玩完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祖國之大,關於旅遊你知道哪些祖國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