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葉之秋

    200多位公主有80多個嫁不出去,唐朝公主結婚為何太監能插手?

      題主的這個資料不知道準不準確,不過咱們如果不較真,換成大多數,理解起來,應該也不算太遠吧。

      個人覺得公主難嫁,原因之一:

      唐朝王室名聲不大好,公主的名聲自然受到了影響。

      李唐雖是王室,但在當時頂級計程車大夫階層那裡,卻並不被看重。士大夫們最看重的,不完全是最顯赫的權勢,也要有優良的家風。李唐王室在這一點上,很被動。唐太宗殺兄弟納弟媳,唐高宗娶庶母立為皇后,武則天公開招大量面首,唐玄宗強納兒媳為貴妃,改嫁的公主多得很,甚至還有三嫁的,林林總總,名聲實在不好聽,誰家尚公主,意味著供來個作風太過開放的老祖宗來。

      公主們本身缺乏涵養,社會上影響很惡劣。什麼豪侈,驕縱的多得是,什麼專橫,YIN蕩的有不少,什麼妒悍,殘暴的不乏其人,如高陽公主,嫁得還是當朝名相房玄齡的公子房遺愛,可是結果呢?公主婚後即與辯機苟且,辯機死後怨恨父親,太宗駕崩,她一點都不傷心,後來,更是想搶奪房遺直的爵位,誣告其對自己無禮……這樣的一個家教,影響力相當壞。如太平公主,改嫁已經不是她最大的問題了,她為武則天拉皮條,干預朝政,安樂公主,賣官鬻爵,排斥異己,甚至還想過當上女皇……這樣的公主,誰敢要?(網路圖)

      何況根據唐朝的喪儀制度,尚公主也很不好。據《新唐書》中所載,妻死,夫居喪週年,如果是公主的話,那就必須是三年,平心而論,如果還沒有子嗣,那耽誤人家的時間實在太多了,就是有子嗣,服和父母同樣的級別斬衰,也有許多人不樂意。《杜佑傳》中的附《杜悰傳》裡提到,岐陽公主去世,葬在長安的杜氏家族墓地,杜悰進京,未進宮向唐文宗謝恩,經戶部侍郎李珏提示,唐文宗才明白,身為工部尚書的杜悰要為他妻子岐陽公主服斬衰三年,因為不能參加各種活動。——岐陽公主,倒是個不錯的公主,侍奉公婆有禮有節,與丈夫也能和睦相處。

      尚公主做駙馬,似乎可以享受頂級富貴,但是也有當王八的風險,碰上個活祖宗,全家遭殃,萬一不小心她短命而終,還得重孝三年,或許可以娶到個了不起的姑娘,可是誰願意冒險呢?

      誰讓他娶公主,就是害他啊。想當初王徽,唐宣宗看上了他,要他當駙馬,他不惜自黑,說自己身體不行,年紀太大,請宰相劉瑑替他說情,也要推掉這親事。

      再想想唐宣宗時代的萬壽公主選婿,宰相白敏中推薦狀元鄭顥,鄭家無奈只能答應,他們家恨了白敏中一輩子,時不時地就給他一次彈劾。

      可見,唐朝公主猛如虎啊。

      唐朝太監為什麼可以左右公主的婚事,唐玄宗之後的公主們嫁什麼人,什麼時候可以嫁,基本是太監說了算,為了能許配上青年才俊,公主們不得不賄賂宦官,被太監掌控在手裡的公主多了去了(到唐憲宗之後才稍好一些,但後來,死灰復燃)。

      其實原因也相當簡單。

      唐朝宦官手裡有兵權,宦官們控制著整個皇宮裡的一切,只要是他們想幹的,就沒有幹不成的,他們連皇帝都可以隨便換,替公主們尋找些“如意郎君”這樣的,不是小菜一碟嘛。

    巴拉幾句拋磚引玉了,期待朋友們的關注。

  • 2 # 一葉知秋28456

    所以說,並非難嫁,皇家公主本就不是等著上門提親,而是下嫁,只要是帝王看中的人選,你即便是不樂意,也得接受,就如太平公主下嫁薛紹一事!即便你妻室,也能讓你沒有!還不敢不從!

    但唐朝公主確實有一部分沒嫁,這是為何?在皇權家庭裡,公主地位自然不比皇子,你要足夠美貌加足夠的可愛加足夠的聰明伶俐,具備了這些條件了,還必須有一個得寵的母妃,否則高高在上的黃帝壓根就記不得你,儘管你身上有他的血液!沒辦法,這是殘酷的現實!

    唐代民風開放,李世民的高陽公主和辯機可以說愛情也可以是風流的轟轟烈烈的婚外情八卦!而在武則天時期,當朝女皇當政,供養面首,上行下效,一部分貴婦也興起偷偷豢養面首之風,太平公主更是公開化!但這些不足以說明因為她們的作風大膽而造成難嫁,越是作風如此的,也是不會待字閨中,不是麼?

    大部分的公主,沒有母妃為其做主,有的因為政治原因被犧牲,比如武則天就有意耽擱了蕭淑妃的二位公主到三十多歲才婚配,人微言輕的公主,黃帝老爹給遺忘了,母妃不在了,或者沒有地位說話,太監也是拜高踩低,可不就慢慢地給耽擱了年華…公主數量少倒也不會有這事,公主一多這事就難免出現了!

  • 3 # 哭鼻子的美男子

    不修婦德的唐代公主

    在社會風氣極度開放的唐代,公主的私生活也極其豐富。多數唐代公主都有不止一個情人,有的公主婚前就在多處居所豢養了不少男寵,有的公主則在婚後還不守婦道,公然給駙馬難堪。唐代公主的濫情荒淫是當時朝野皆知的秘密,正史和野史中均有明確記載。

    武則天的小女兒太平公主就是一個不安分的例子。她的第二次婚姻是嫁給武則天的外侄武攸暨。武攸暨生性懦弱,太平公主便肆無忌憚地與別人通姦。據《資治通鑑》記載,太平公主至少與三位當朝臣子私通。一位是惠苑和尚,他出身富豪之家,善於攀附權貴,與太平公主私通後,被推薦為聖善寺主,做了三品官。一位是崔湜,他面貌清秀,氣質儒雅,是上官婉兒推薦給太平公主的美男子。太平公主與崔湜私通後,也大力舉薦他做官,後來竟使其官至宰相。還有一位是高戩,曾任司禮丞,深得太平公主寵愛。除此之外,太平公主還大肆豢養男寵,並把自己得意的男寵推薦給武則天和其他公主。

    唐中宗的寶貝女兒安樂公主在這方面與太平公主相比,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安樂公主容貌美豔,自幼深得唐中宗的寵愛,因此往往恃寵而驕,恣意妄為。安樂公主嫁給了梁王武三思之子武崇訓,卻又同時與武崇訓的堂弟武廷秀私通。她甚至與武延秀公然在宮中、府中調情尋歡,所作所為令人咂舌。

    唐高祖的女兒永嘉公主嫁給竇奉節後,曾與已有妻室的大臣楊豫私通。唐太宗的女兒高陽公主婚後也不甘寂寞,竟與一位和尚私通。唐中期以後,公主的淫亂風氣才有所收斂。

    唐代公主不修婦德固然是受到當時社會風氣的影響,在重視家法門風和社會聲望的封建社會,讓一個男性和一個家庭接受不修婦德的女性,卻是很難的,即使這位女性貴為公主。

    女權跋扈 舉家堪憂

    在社會風氣開放的時代,女子的社會地位一般比較高,因此,唐代堪稱中國古代女權最盛的朝代。唐代皇帝往往對公主和皇子等同視之,甚至視公主比皇子還寶貝。這就導致唐代公主大多驕橫跋扈,而且熱心於政治陰謀和宮廷鬥爭,攪得駙馬家中雞犬不寧。

    唐太宗最寵愛的女兒高陽公主是歷史上著名的悍婦。高陽公主16歲時嫁給當朝宰相房玄齡的兒子房遺愛。然而,被寵壞了的高陽公主瞧不上這位駙馬,結婚當晚就未與他同房。後來,高陽公主在一次外出打獵的時候偶然結識了辯機和尚(高僧玄奘的弟子),遂與其私通。對於妻子與人私通之事,駙馬房遺愛知道後也無可奈何。太宗駕崩後,李治即位,為唐高宗。高陽公主立即擁戴自己的皇叔李元景稱帝,公然謀反。經過一治即位,為唐高宗。高陽公主立即擁戴自己的皇叔李元景稱帝,公然謀反。經過一番鬥爭,高陽公主事敗,被賜白綾自盡。可憐的駙馬房遺愛也受牽連,最終被處以腰斬之刑。

    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唐中宗的女兒安樂公主均是宮廷政治的狂熱分子。太平公主效仿武則天,欲做女皇,發動政變與唐玄宗爭位,最終落得兵敗自刎的下場。安樂公主慫恿唐中宗立自己為皇太女未果,心急之下竟與母親韋后合謀毒殺了唐中宗,不久也在兵變中被殺。所幸的是,這兩位公主的駙馬死得早,至少不必因牽涉到謀反案中而冤死。然而,這些血與淚的案例足以嚇跑唐代計程車族子弟,讓他們對公主望而生畏。

    唐德宗的女兒義陽公主也是性情乖戾,飛揚跋扈。她嫁給武官王士平之後,經常無理取鬧,任性妄為。婚後夫妻倆大吵小吵不斷,有時甚至大打出手,幾乎沒過一天安生日子。有一次,義陽公主與王士平竟然鬧到了宮中。唐憲宗聽說後大發雷霆,將義陽公主關在宮中反省;同時下令將駙馬王士平囚禁在家中,不準邁出大門一步。

    在男權觀念鮮明的傳統社會,女性強勢本身就是令人不快的事情,何況是在家中恣意妄為、攪得家宅不安,更何況還熱心政治,不知哪天會招來殺身之禍。因此,忌憚女權成為時人不願娶唐代公主的又一重要原因。

    駙馬成為附庸的悲劇

    唐代公主愁嫁的第三個原因是駙馬的地位較低,幾乎淪為公主的附庸。駙馬就是俗話說的“倒插門女婿”,在尊貴的皇族中本身就受人輕視,因而駙馬地位低是歷朝歷代共有的現象。然而,由於唐代公主格外受寵,駙馬就越發淪為附庸,婚後常常處於壓抑、愁苦的生活狀態。

    在唐代,公主婚後設有公主府,府內有下屬官吏、奴僕等。皇帝往往為公主封邑千戶,還會恩賜給公主豐厚的嫁妝和大量的財物。然而,這一切的所有權都是公主一個人。公主府內的人員只聽命於公主,駙馬沒有調遣權力;大量的封邑和財產均供公主花銷,駙馬也不能隨意挪用。此外,唐代禮樂還規定,公主死後,駙馬要守喪三年,服“斬衰”。所謂“斬衰”,是“五服”中最重的一種喪服,用最粗的生麻布製作而成,裁斷的地方不修邊而是外露。由於喪服上衣稱為“衰”,所以叫“斬衰”。如此規定讓男性的尊嚴受到挑戰,駙馬多半心中不快。

    公主嫁到駙馬家中以後,因為身份尊貴,往往不願履行媳婦的禮儀。更有甚者,公婆還要向公主行禮。唐代宗的女兒昇平公主嫁給了汾陽王郭子儀的兒子郭曖。有一年,郭子儀過壽,身為媳婦的昇平公主不願前去拜壽。郭曖好言相勸,昇平公主卻說:“我是皇族,他是臣子,平時臣子不行禮也就罷了,居然還要我屈尊給他拜壽,真是豈有此理!”郭曖強壓住怒火,說:“今天父親大壽,連皇太子都來拜壽了,你去拜壽也不算屈尊吧。”昇平公主仍然不聽。郭曖忍無可忍,出手扇了公主一記耳光。昇平公主何曾受此大辱,哭哭啼啼地跑去找唐代宗告狀。郭子儀聽說後大為惶恐,連忙帶著郭曖去唐代宗面前請罪。幸好唐代宗重視家庭禮儀,不僅沒有追究,反而安慰這位老臣說:“不聾不啞,難做家翁。”唐代皇帝曾三番五次地向公主強調孝道禮儀,然而公主不遵禮數的狀況並沒有得到顯著改善。

    駙馬除了要附庸於公主的尊位,還要附庸於至高無上的皇室。為了公主不受委屈,皇室常常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例如,太平公主的第一次婚姻是嫁給唐高宗的外甥薛紹。武則天瞭解到薛紹的嫂子和弟妹都不是貴族出身,便覺得太平公主與她們成為妯娌有損身份。於是,武則天居然提出讓薛紹的哥哥和弟弟都要休妻,否則太平公主不能下嫁。後來在眾人的勸說下,武則天才沒有固執己見。以上這些不難看出,唐代駙馬是非常難做的。

    名門不納李氏

    唐代公主難嫁,還因為當時的世家名門對於李氏王朝的出身有看法。唐代社會是一個觀念相對自由的社會,因而,門第的高低不僅僅取決於權勢的大小,還取決於家族的文化傳統、家法門風、社會名望等。據史料記載,唐高祖李淵有鮮卑血統,因而世家名門多認為李氏出身於夷狄之地,不願與李氏結親。

    當時,山東五大姓是公認門第最高的家族,分別是崔、盧、李(此“李”非李唐皇室的“李”)、鄭、王。唐代皇帝對於山東五大姓極為仰慕,一直想要把公主嫁到這樣的名門,然而在有唐300餘年的歷史中也未能實現。唐太宗曾經感嘆說:“人們都爭著要與世家名門攀親,卻不想與我們皇族結親,我實在想不明白這是為什麼。”到了唐代中晚期,唐文宗認為,李唐文化作為社會正統文化存在了200餘年,皇族應該有資格與世家名門結親了。於是,他提出要把公主嫁給山東五大姓,結果還是遭到了拒絕。最後,唐文宗只好退而求其次,將公主嫁給比山東五大姓門第略低些的杜家,而杜家也只是勉強答應。

    此外,駙馬不易升官也是唐代公主難嫁的原因之一。唐代駙馬多加封較高的官銜,然而都是閒職,根本沒有實權。據統計,唐代160餘位駙馬中,能做到朝廷要員的只有10人左右,多數駙馬沒有正式官職。

    從以上介紹,我們不難看出,唐代公主愁嫁主要有幾個原因:1、自身名聲不好、不修婦德,2、女權跋扈、攪得家宅不安,3、駙馬成為附庸的悲劇,4、不願與李氏結親,5、駙馬不易升官。

  • 4 # 為你守候3961

    因為和皇室結親,好了能榮華富貴,不好要禍滅全家,株連九族。而男人本來是大男子主義,可是娶了公主,見面也要飼禮

  • 5 # 大河遊戲解說

    所以說,並非難嫁,皇家公主本就不是等著上門提親,而是下嫁,只要是帝王看中的人選,你即便是不樂意,也得接受,就如太平公主下嫁薛紹一事!即便你妻室,也能讓你沒有!還不敢不從!

    但唐朝公主確實有一部分沒嫁,這是為何?在皇權家庭裡,公主地位自然不比皇子,你要足夠美貌加足夠的可愛加足夠的聰明伶俐,具備了這些條件了,還必須有一個得寵的母妃,否則高高在上的黃帝壓根就記不得你,儘管你身上有他的血液!沒辦法,這是殘酷的現實!

    唐代民風開放,李世民的高陽公主和辯機可以說愛情也可以是風流的轟轟烈烈的婚外情八卦!而在武則天時期,當朝女皇當政,供養面首,上行下效,一部分貴婦也興起偷偷豢養面首之風,太平公主更是公開化!但這些不足以說明因為她們的作風大膽而造成難嫁,越是作風如此的,也是不會待字閨中,不是麼?

  • 6 # 貴港明哥

    公主王室地位非常高,在唐代是如此之高以至於“瘋狂”的一點。比如,封建社會婦女為丈夫舉行葬禮,而公主家又是,這使得一些大男人從心理上產生了牴觸。

    再加上唐代社會開放,南充的一些公主婚嫁在家裡,經過無數情侶,向戴綠帽子的丈夫開放,賺錢卻無處可去。比如,第二次結婚的太平公主,不僅愛情品種繁多,還敢向母親和妹妹南充推薦吳澤天如何分享,更是讓人們嚇得下巴都掉了出來。

    二、婚姻生活的和諧

    有些人認為,當新郎向月亮求婚時,事實並不像普通人那樣娶女人。公主府分為內、外兩院,駙馬爺的平日住在內院,公主住在外院,不是公主召喚的配偶每天都不會進院,甚至例會也不方便,更別想再去同房的事了。

    而且只要皇帝的女婿公主為宮廷服務甚至效果良好,所以很少有王子得到皇帝的推廣再利用,最終成為高官一旦唐皇帝的身份只有10人。所有其他減少的“家庭主婦”。這不是什麼“一步登天”,而是混吃等死。

    三,公主害怕殺戮

    唐代皇室家族是最危險的。唐太宗李世民發動的“玄武門之變”一旦被擊斃,武則天為了機動潛能也遭到屠殺,“叛亂”也被清除……每次長安被打破,與皇室。這些都是悲慘的,另一個問題是長安經常被攻破。

    許多經驗豐富的公主們目睹了殺人肉體的悲劇,許多人選擇成為僧侶或走上尋求避難或救濟的道路,尤其是結婚或沒有結婚的公主是很常見的叛亂。

    四,太監混亂。

    唐玄宗以後,公主結婚結婚了,就完全被太監算了。一些聰明的公主很早就賄賂了太監發了財。有的人偏愛公主手裡的錢,不只看樣子,靠幫忙耽誤了女太監天之驕幸福生活的幾位。

    唐憲宗後期,宰輔李吉甫實在受不了,他對皇帝說:“自古以來,從沒聽說過公主的太監,還徵求過太監的同意,還聽說過那麼多公主居然嫁不出去或者隨便嫁出去的!”

    於是唐憲宗就將公主們封為縣主,命中書、門下、宗正等部門都是選擇種姓、性格、有知識的青年與之結婚。我不知道有多少公主的幸福生活感謝李吉甫!

    因此,唐代真正的“白富美”不是生命標準的頂峰。

  • 7 # 寂寂無人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之一,經濟穩定,國力強盛,共享國289年,在此期間共計有221位公主和21個“和親”公主,其中嫁不出去的竟然有82個,數十名公主選擇以入道修行作為自己一生的歸宿。作為皇帝的掌上明珠,金枝玉葉卻過著清心寡慾的修道生活,這在其他朝代是不可思議的,按理說皇帝的女兒不愁嫁,為什麼在唐代竟然有這麼多的白富美嫁不出去呢?

    唐朝初期政局穩定,皇權強盛,絕大多數公主都能順利出嫁,但即使是在貞觀盛世時期,太宗李世民也有4位公主未能嫁出去。但憲宗以後,朝官與宦官矛盾尖銳,皇權旁落,宦官把持朝政,宮廷政變頻繁。每任君主在位時間不長,皇帝尚且不能自保,根本沒有功夫顧得上公主的婚姻大事?如順宗之女潯陽從元和七年一直等到了太和三年,歷經十七年時間,從十二歲長到二十九歲,婚事依舊遙遙無期。當然即便已經嫁出去的皇帝的女兒也並不總是高人一等,當皇朝衰落、各地方政府或佔地為王的軍閥勢力超過中央、到了尾大不掉的時候,如唐代後期從文宗李昂時代開始,到昭宗李曄時止,44位公主中僅有6人嫁出,其中一人(昭宗女)平原公主還是正月結婚,二月就離婚了的!

    公主難嫁的問題成為了歷代皇帝的心病,連皇帝都不得不親自出馬為女兒做起了大媒,唐玄宗為了嫁女在當年的進士中選出來一個做駙馬,而被提名的新科進士王徽聽到了這訊息後,便趕快跑到宰相劉緣面前哭泣哀求說,我王徽今年已經年過40,年老體衰,又體弱多病,實在配不上公主,還請相爺在皇上面前好好替我解釋一番,千萬不要選我啊。而這種拒婚的事情並非個例!本來能夠與公主成婚,那是莫大的榮幸,當上駙馬從此便可一步登天,聲名顯赫,這是多少寒門士族夢寐以求的目標,但唐代計程車人卻不這麼想,他們對皇帝招攬乘龍快婿反應冷淡,對待公主多采取敬而遠之的態度,這使得許多公主年逾二十六都難以出嫁,一個個成了大齡“剩女”。

    此外,唐代民風開放,唐朝公主私生活不檢點另士人無法接受。據史籍記載,唐代公主私蓄男寵,太宗之女高陽公主公然與多名僧人、道士私通;太平公主向武后獻上自己的男寵。可見公主下嫁前,已經有許多男寵了。下嫁給駙馬後,有的公主和朝中大臣私通,有的甚至和和尚偷情,駙馬的頭上頂著綠油油的大帽子。因此朝野上下都知道公主濫情、難以滿足,人人唯恐避之不及。而士族注重名聲,更不願迎娶公主了。

  • 8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嫁不出去的唐朝公主沒那麼多。

    根據 《新唐書 》和 《唐會要 》的記載,唐朝公主共212位,明文記載出嫁者132人,早逝未嫁者28人,出家為道士者12人,不詳者40人,所以這80個只是沒有明文記載出嫁的,並不都是未出嫁。

    再說太監插手公主婚事,這有兩個原因,一是唐朝宦官權力比較大,在朝堂上有一定發言權,二是唐朝選駙馬的方式比較多樣化。

    唐朝選駙馬還沒有形成規範的制度,可歸根結底,都是由皇帝親自考核選定。

    古代盛行包辦婚姻,“父母之命”在唐朝已經從“禮”進步到了“法”的程度,《唐律疏義 ·戶婚律 》嚴格規定了父母等主婚人在法律上對婚姻所負的責任,子女無權決定自己的婚姻,因此,子女的婚姻往往被當作聯姻加強家族實力的工具。

    於皇家而言,公主的婚姻也是國家穩定的籌碼,要為國家需要而服務。在帝制時代,國家需要就是皇帝本人的需要,確切點說,是鞏固皇帝皇位的需要,而不是子女幸福的需要,即重公權、輕私權。

    隨著時代的發展,鞏固國家的階層會發生變化,這也導致唐朝駙馬的出身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初唐以關隴士族及功臣子弟為主,少有下嫁山東士族的;盛唐時以外戚為主,親上加親;中唐時以節度使子嗣為主,因為他們手握兵權,需要安撫;晚唐文學之風漸起,文學士族逐漸多了起來。

    當然,還有對外和親的公主,這一項多是用宗室之女封為公主代替,真公主和親的比較少,可能皇帝也不想女兒太受罪吧。

    駙馬出身的變化,反映出了唐朝皇帝的選婿原則,即根據現實的需要,按照自己的意願予以包辦,以此達成拉攏臣下、安撫強臣、褒獎功臣等等目的。

    問題在於,皇帝居於深宮大內,不瞭解哪家有適齡青年,需要其他人提供資訊,這就有了其他選駙馬的方式。

    第一,朝臣舉薦。

    唐朝也一樣,皇帝往往委託位極人臣的王公主婚。在選駙馬時,一般都是皇帝下詔、朝臣舉薦、皇帝拍板。比如唐憲宗“遂令宰臣於卿士家選尚文雅之士可居清列者”、唐宣宗“詔於士族中選人才尚公主 ” 。

    這種由朝臣舉薦的方式,類似於“媒妁之言”,只不過這個媒人很不好當。因為唐朝公主地位高,駙馬居於從屬地位,眼看他人男尊女卑、三妻四妾,自家卻是平地生公府,天天受氣,哪個士族願意娶公主啊?即便有,還要看皇帝滿意不滿意呢,媒人夾在中間,可謂兩邊不是人。

    比如白居易的堂弟白敏中,官居宰相,幫唐宣宗物色駙馬,選中了新科狀元鄭顥,鄭顥因此成為史上唯一一位狀元駙馬,然後隔三差五就告白敏中的狀,對其是恨之入骨。唐宣宗倒是明白人,鄭顥告多少狀,他就壓多少奏章,白敏中安然無恙。

    第二,皇后挑選。

    唐朝皇后的權力是很大的,大到皇帝都不想給自己惹事,不立皇后,導致唐朝的皇后位空缺百餘年。而作為一國之母及公主嫡母的皇后,自然能對駙馬人選提出意見。

    最為兇殘的武后,就為太平公主的婚事操了不少心,太平公主二婚時,武后殺了看中的武攸暨之妻,然後讓太平公主嫁給武攸暨。還有蕭淑妃的兩個女兒,婚事也是武后安排的,武后把她們嫁給了當值衛士,以此洩憤。

    這種選駙馬的方式也有一定合理性,因為皇后需要接待大臣女眷之類的,對外朝八卦及適齡青年的瞭解遠比埋頭處理政務的皇帝要強。

    第三,外戚舉薦。

    唐朝的駙馬雖然比較憋屈,但在初唐和盛唐多少還能參與到政治生活,作為皇帝的親戚,他們的身份也還可以,為了擴大自家的利益,駙馬把自己的親屬推薦為駙馬是常事。大多數時候,都是首選自己兒子,所以帝甥尚主的情況屢見不鮮。比如巴陵公主嫁姑母平陽公主之子、臨晉公主嫁姑母代國公主之子。

    此外,有些駙馬體諒岳父(舅子),把自己當成了第一類的媒人,在皇帝下詔時舉薦他人,比如上面的鄭顥,他最終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人,給岳父唐宣宗物色女婿去了。

    不過鄭顥跟白敏中不同,白敏中是在他不願意的情況下強拉硬拽,他則是事先諮詢候選人意見,他欣賞於琮的才華,於是在唐宣宗選駙馬時問於琮要不要當駙馬。於琮同意後,他囑咐貢舉主考官,把於琮選為進士,然後於琮就娶了廣德公主,走向人生巔峰(這是個勵志故事,於琮官至宰相)。

    以上三種,就是唐朝公主出嫁的主要媒人,皇帝高高在上(明面上),離宮外有點遠,他們充當的就是皇家與高門士族之間的傳聲筒,幫助皇帝獲取各家的婚姻資訊,以此來決定聯姻物件。

    宦官雖然不是推薦的主力軍,但是作為皇帝與朝廷聯絡主要信使的他們,在唐朝中後期甚至能夠左右朝堂,於公主婚事上自然能夠提些意見,但要說到故意不讓她們出嫁,公公們還沒這麼多閒心,爭權奪利才是正經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班裡有沙雕同學是什麼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