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漁耕樵讀

    關於這點三國志記載的很清楚

    申儀叛封,封破走還成都。封既至,先主責封之侵陵達,又不救羽。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賜封死,使自裁。封嘆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先主為之流涕。

    劉備責備他欺凌孟達,又不救關羽,諸葛亮認為劉封性情剛烈,在劉備死後沒人能駕馭他,勸劉備賜死了他。

    劉封原姓寇,劉備投靠劉表之時收其為義子。劉備和劉璋決裂後,劉封隨諸葛亮平定益州,所到之處攻無不克,被封為中郎將。

    劉備佔領漢中後,派劉封,孟達奪取上庸。劉封迫降了上庸後,關羽在樊城之戰時曾求助劉封,但劉封以上庸佔領不久,民心未附,拒絕了關羽。後來關羽兵敗,劉備怪罪於劉封,孟達。劉封和孟達不合,再加上孟達怕劉備怪罪,投降了魏國。

    劉備就以這個理由賜死了劉封,但是我們不難看出這僅僅是一個理由而已,關羽求助劉封是圍樊城,並不是在關羽兵敗的時候。即便劉封去救也未必救得了,而且很可能上庸也丟了。

  • 2 # 西安—豐鎬遺子

    劉封是劉備義子,劉封拿下荊北東三郡,但與降將孟達和三郡豪族,關係非常緊張。關羽求援劉封拒絕,關於敗走麥城被殺。孟達發難,三郡士族降了曹操,派兵攻打劉封。劉封冒死不降,無奈寡不敵眾,率殘軍逃回成都。劉備為了穩定眾心,鼓勵士氣,裝作糊塗賜死了劉封,劉封自殺,劉備玩起老一套墳前親自哭泣。

    據《三國志》記載:“劉封,蜀漢昭烈帝劉備義子。有武藝,性格剛猛,氣力過人。”也算是一員戰將。劉備除掉劉封《三國志 劉封傳》記載:“自關羽圍樊城、襄陽,連呼封、達,令發兵自助。封、達辭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不承羽命。會羽覆敗,先主恨之。”依次記載,劉備殺劉封,是恨劉封對關羽見死不救。實際上這只是表面原因,歸根結底說白了還是劉封這個“義子”對親兒子產生了巨大的威脅。(豐鎬遺子書文)

    《三國志 劉封傳》記載:先主責封之侵陵達,又不救羽。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賜封死,使自裁。封嘆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這段記載裡面的核心意思是“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也就是說老人死完以後,劉封誰也制不住。(豐鎬遺子書文)

    劉備中年無子,收劉封養子,劉封是長沙劉氏之甥,長沙劉氏從漢景帝的庶子劉發開始算,東漢光武帝劉秀都是這一條線上的後代。劉備生下兒子叫“劉禪”,與劉封合在一起就是“封禪”意思,足見劉備志向之遠大。劉封是在劉禪出生以前收為義子。肯定比劉禪年長,若真如諸葛亮所說“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威脅最大的人就是劉備的親兒子“劉禪”。劉封有戰功,是義子,背景又大,最後取劉禪而代之完全有可能。所以劉備生前藉故殺之是最好的打算。

  • 3 # 陌雨181313014

    你好。

    三國演義第七十九回,侄陷叔劉封伏法。從回目名稱來看,劉封被除掉的直接原因就是沒有去救關羽,導致關羽被孫權斬首。而正史記載又怎樣呢?

    劉封是劉備義子,跟隨劉備多年,是劉備前中期主要的將領之一,多有戰功,其性格剛烈勇猛。三國志記載,關羽圍攻樊城,讓劉封出兵協助。(注意不是三國演義說的不去救援,而是劉封不去協助)劉封以上庸初伏不敢貿然出兵為由,拒絕發兵。

    隨後同劉封守上庸三郡的孟達投降曹魏,而劉封拒絕投降曹魏。可以看出來劉封還是忠於蜀漢的,當初沒有發兵協助關羽也是罪不至死的!因為他同投降東吳的糜芳不一樣。

    劉封被賜死的主要原因《三國志》有記載: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賜封死,使自裁。這個解釋我覺得是正確的。

    劉封頗有戰功,性格剛猛。而劉嬋沒有絲毫功勞,對將士也沒有威信,所以劉封對劉嬋的威脅很大。劉封的存在非常的尷尬!所以他只能死!

  • 4 # 一點點歷史

    首先我們看下劉封因何罪被賜死。

    劉封的罪名主要有兩條

    1、據不救援關羽,導致關羽被殺。

    2、欺凌孟達,導致其投降魏國,引魏軍來攻,丟失上庸。

    其實這兩點罪名不不至於讓劉封喪命,首先關羽敗走麥城的主因並不是劉封未發兵救援,劉備對此事雖然不滿,但也沒有重則,其次,劉封雖然逼反孟達,但是當孟達引魏軍來攻之時,劉封依舊對劉備忠心不二,並沒有選擇投降,雖然失敗,只是力戰不敵。

    真正讓劉封喪命的原因卻是劉封的身份“劉備養子”

    劉備收劉封為養子之時,關羽曾經說過“兄既有長子,何必用螟蛉?後必生亂。”,一句話道出了劉封真正的死因。根本原因還是他與劉禪的繼承權相爭,劉封不死始終是個隱患。

  • 5 # 鐵馬冰河wu

    劉封是劉備的義子,30多歲時就被幹爹劉備賜死。

    劉封被劉備處死,表面上是因為荊州戰役時關羽被東吳軍圍困他和孟達拒不發兵搭救,致使荊州淪陷,關羽敗死。然而,仔細翻看《三國志》,就會發現此事另有玄機。

    劉封原姓寇,荊州世家子弟,後來被到荊州依附劉表的劉備收為養子,改叫劉封。

    劉封隨劉備在軍營裡慢慢長大,練得一身好武藝,他衝鋒陷陣,屢立戰功。《三國志》記載:“及先主入蜀,自葭萌還攻劉璋,時封年二十餘,有武藝,氣力過人,將兵俱與諸葛亮、張飛等溯流西上 ,所在戰克。益州既定,以封為護軍中郎將”。

    劉封20來歲就隨劉備取益州,因功被封為護軍中郎將,不過十幾年後,他卻被義父劉備賜死了。小說《三國演義》中把劉封被賜死一事描述的十分感情化,認為劉封屯兵上庸,卻不發兵營救近在咫尺正遭吳軍追殺的關羽,坐視關羽失荊州,走麥城,被呂蒙處死,劉備為嚴肅軍紀,除惡揚善,遂大義滅親將乾兒子劉封賜死。

    《三國志》畢竟是正史,對事件經過的記述也較為理性一些。按《三國志》裡的說法,主要是劉備怪罪劉封常欺辱孟達,把孟達逼反了,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還有就是荊州戰役時,劉封不援救關羽,導致關羽敗亡。此時的劉備,似乎只是想懲罰一下見死不救的劉封,並沒有要立即誅殺他的打算。

    在一旁的諸葛亮突然開口說道:“劉封這人桀驁不馴,膽子大,且很有些能力,等您百年後太子劉禪恐怕駕馭不住他,若他有異心,劉禪必不能控制局勢,你可要考慮清楚”。

    此話等於是在赤裸裸地攛掇劉備除掉劉封。劉備果然聽從了諸葛亮的建議,逼劉封自盡了。

    其實,逼反孟達與不救關羽,這兩件事都和劉封沒有太大關係。對於這一點,劉備心裡很清楚:這一切都和自己有關 。因為劉封、孟達並未接到自己的命令去救荊州,假如他倆自作主張去救關羽,早就有異心的申耽、申儀兩兄弟就會率房陵、上庸兩城民眾獻城降曹,這責任誰都不敢擔,也擔不起。因此,劉封、孟達不敢擅自做主發兵救關羽亦屬情有可原。

    因此,置劉封於死地的正是諸葛亮的那句話:劉封有膽氣,有野心,“恐易世難制”,劉備這才起了殺心。

    自古以來,帝王最頭痛的就是選接班人一事,他既要選一個合適的儲君,又要考慮為他營造一個平穩而沒有威脅的政治環境,防止自己死後眾皇子為爭位而同室操戈,手足相殘。但劉封是養子,所以劉備和其他所有帝王所面臨的立儲問題又不太一樣。一般來說,乾兒子就不要奢望能繼承帝業了,除非老皇帝沒有親生子。

    劉備有個親兒子劉禪,由他即位順理成章。既然和劉備無血緣關係的劉封毫無希望當上儲君,那麼他對劉禪的威脅也就無從談起了。幾乎所有帝王對子嗣繼位問題都有顧慮,亦很敏感,劉備也不能免俗,諸葛亮正是瞅準了劉備這一心理,才進言慫恿他除掉劉封的。諸葛亮與劉封並無過節,他為何非得要置其於死地呢?

    賜死劉封,除諸葛亮建言外,這裡面也有劉備自己的考量。他和諸葛亮都需要有人為失荊州、折關羽之慘敗承擔責任。劉備按諸葛亮的《隆中對策》發起了討伐曹魏的荊州之戰,沒想到被吳將呂蒙抄了後路,導致喪師失地、國力受損、大將戰死,實在無法向華人交代,也會影響劉備自己在蜀國的絕對權威。面對丟失荊州,士氣低落,人心渙散的不利局面,劉備也亟需找個“替罪羊”來擔責,以平息華人的怨怒、失望之心。

    劉封、孟達正好率兵據守房陵、上庸二城,與兵敗樊城的關羽距離最近,最適合承擔不救關羽的罪責。於是乎,劉封必須死!加上他對劉禪所具有的潛在威脅,其被賜死的命運早已經被註定。

    孟達或許已經看清了劉備的詭譎心思,於是果斷降魏。而劉封卻對自己的危險處境懵然無知,且心理上毫無防範,或許他自恃身份特殊,事後竟稀裡糊塗的回到成都,最終落得個被幹爹賜死的可悲下場,其經驗教訓是極其深刻的,也很值得後世反思。

    【寫作答題不易 剽竊必究】【插圖源自網路】

  • 6 # 而知而行的歷史

    公元196年,劉備佔據徐州大郡,時年35歲,距起兵已經12年。可是流年不利,先是被呂布誆騙,又被曹操打敗。在官渡之戰前往投袁紹,結果袁紹在官渡大敗。劉備於是在袁紹大敗之前南奔荊州,一路上被曹兵追趕,很是狼狽。荊州牧劉表是漢室宗親,以上賓禮待劉備,給兵給糧,讓劉備屯駐在新野,這是在公元201年。

    (劉備屯兵新野)

    在新野,劉備整軍經武,時刻不忘恢復之志,然而卻有一樁隱憂。劉備此時已年過40,征戰17年,寸土未得,更為要緊的是,一直戎馬倥傯,孩子都沒能保住。劉備一生志向,心裡常為此苦惱。新野豪族寇氏在一次大戰之後,親往劉備軍營犒軍,有一子年約10歲陪同。寇氏久慕劉備英雄之名,聞得劉皇叔尚無子嗣,又見劉皇叔見小子很是喜歡,想亂世之中,小子跟隨劉皇叔,興許能博出個光明前程,因此願將小子過繼於劉備。劉備大喜過望,當即為之改名劉封。

    公元207年,劉備中年得子,妻子甘夫人恰好生有一子,劉備此時已46歲。嬰兒未及滿月,曹兵北來,劉備在長坂坡數戰不利,退往夏口,家眷又丟了。幸好趙雲捨命救護,劉備的這點骨血得到保全。

    (長坂坡趙雲忠心護主)

    赤壁之戰後,劉備據有荊州大半,數年經營,頗具規模,於是在211年帶兵入蜀,劉封隨行,劉封此時已有20歲餘。在劉備軍中10年曆練,頗具武藝,性情剛烈,常隨劉備左右,出征作戰。

    法正、張松、孟達原是益州劉璋部屬,以劉璋闇弱,迎立劉備。張松早亡,法正日夜陪伴,成為劉備的謀主,孟達有自己部曲,為劉備所忌,又因孟達背叛劉璋,也不為劉備所信任,因此雖然孟達征戰有功,劉備卻一直沒有將其作為核心人物來看。

    公元214年,劉備平蜀,遣關羽鎮守荊州。三年後,劉備儲備糧草,修養生息,在公元217年出征漢中,引發曹劉大戰。鏖戰2年,劉備以傾國之力取得勝利,乘勢派遣孟達佔據了房陵、上庸等地,與荊州之地相距不遠。劉備率軍還於成都,因為擔心孟達叛降不定,派遣劉封作為監軍,從沔水進兵,統領孟達的軍隊。這時是公元219年春。

    公元219年8月,關羽率領荊州本部兵馬2萬餘人北伐曹魏、攻打襄陽、樊城,當時襄、樊守將曹仁無力擊退關羽軍,只得堅守待援,曹操急忙從四方調重兵救援襄樊。因天降大雨,關羽多水軍,設計水淹于禁七軍,收降卒3萬,取得襄樊戰役的一次大勝。許都以南出現孫狼等豪強響應關羽,曹操見情況不妙,認為漢帝在許都"近賊",打算遷都以躲避關羽的鋒芒,史書記載關羽當時"威震華夏"。

    關羽兵少,在荊州留了一些兵防備東吳,因此圍城就顯得兵力不夠。聽說劉封、孟達兵到上庸,就派人去向劉封、孟達調兵助戰。當時劉封、孟達到達上庸,才不過3個月,當地人心未附,當地豪族,原上庸太守申耽及其兄弟族人與劉封、孟達等人的關係並不和睦。因此,劉封以上庸初定,不能輕動為由拒絕了關羽。

    曹操起大軍來援襄樊,派遣使者到孫權處邀擊關羽後路。關羽進退失據,只好率軍撤退。曹操不讓士兵追趕關羽,任其敗走,有意讓吳蜀聯盟破裂。

    關羽急遣使往上庸請求發兵救援,劉封、孟達計議。如今關羽大勢已去,如派軍出擊,孟達率兵去救,劉封留守上庸。面對曹孫聯合夾擊,孟達兵微將寡,救已是不能。不如坐守以觀,更加穩妥。結果,就在事實上造成了劉封、孟達與關羽近在百里,卻坐視關羽敗亡的事實。

    (孟達攛掇劉封不救援關羽)

    孟達因見關羽敗亡,料想劉備不會輕饒自己,加上跟劉封不和,常受到劉封侵凌,於是率部曲四千餘家投降了曹魏。在投降曹魏前,孟達給劉備寫了封信,具言是因為劉封侵凌,才不得不降魏以自保。

    孟達投降魏國之後,魏文帝曹丕派遣夏侯尚與徐晃助孟達襲取東三郡。孟達又寫信給劉封,勸劉封投降,以當年劉備冊立世子時關羽說劉封“螟蛉之子”,蜀漢集團的老人都不願擁戴劉封的事情為劉封打抱不平,但最終被劉封拒絕。

    申耽、申儀兩兄弟趁機背叛劉封,因此劉封不敵曹魏,上庸三郡失守。劉封敗歸成都,面見劉備。劉備短短數月之間,既失荊州,又殞關羽,上庸三郡也已經丟失,孟達復叛,原本上升的勢頭至此中斷,心裡自然氣憤不過,就責備劉封逼反孟達,不救關羽的過失。

    至此,劉封雖然有罪,但是其政治立場堅定,勝敗乃兵家常事,且是劉備繼子,統兵之戰凡有10年,是蜀漢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劉備素來愛才,本不會著意賜死。諸葛亮在旁說到,劉封勇猛異常,是新生代裡的佼佼者,恐怕我們這一批老人去世後,無人再能制服的了他。劉備因此起了殺心,賜劉封自裁。劉封死時,嘆道,悔不該不信孟達之言,以至於今日。殞年不過30歲,及其自裁,先主哭之。

    所以,劉封之所以被殺,有三個原因:

    其一,劉封文武全才,有膽氣,是蜀漢集團官二代中年紀最長,本事最大的,諸葛亮和劉備擔心“難制”。

    其二,劉封是劉備的繼子,在宗法角度上,具備繼承權,劉備所言“封禪”,一曰劉封,一曰劉禪,可見寄予厚望。劉封在前,必然會成為劉禪繼承王爵的最大障礙。即使劉封無心,也難保劉封周圍不能形成勢力中心,造成蜀漢內亂。

    其三,劉備集團遭逢鉅變,實力損失過半,這其中也有劉備用人不當之故。如一直外放孟達,卻讓孟達身處前線帶兵,是給孟達創造叛變的機會。關羽素來輕視孟達、劉封,他們三人聚在一起,必然也形不成合力。派遣劉封監軍孟達,本來就會讓孟達心生不滿。如今大錯已鑄,必然要有人來承擔罪責。孟達已經叛逃,只剩下劉封是當事者,只有他能背鍋——而劉封沒有出兵救援關羽是既成事實,也無話可說。

    可嘆劉封原本以為自己無非分之想,與劉備有父子之情,政治立場堅定,劉備必然不會加害。可惜,他沒有想到,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如果劉封無甚才能,倒可能換得活命。可話說回來,如果劉封沒有才能,劉備又怎麼能看得上,收其做繼子呢?

    所以,劉封的悲劇命運,實際上在207年劉禪出生時就已註定了。劉封被殺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是因為他太自以為是了,沒有看清楚自己的真正位置。他死前悲嘆“悔不聽孟達之言”,估計也是想到了此前種種吧。

  • 7 # 小院之觀

    拒援關羽

    219年,鎮守荊州的關羽伐魏,進展順利,將曹仁包圍在樊城、襄陽一帶,眼看就要勝利,隆中對的預言似乎就要實現,在此期間,關羽由於兵力不夠,多次要求劉封孟達派兵援助,但劉孟二人卻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為理由,拒絕了關羽,誰料到最後局勢逆轉,關羽兵敗被殺。

    這件事,歷來是劉封被詬病的重要原因。

    封、達辭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不承羽命。

    劉封、孟達以三郡剛剛平定,形勢還不太穩為理由,拒絕了關羽。

    這件事,小院覺得要從三方面看。

    一、劉封、孟達的理由很簡單,也很現實。關羽在219年下半年出師北伐,而上庸三郡在同一年剛剛平定,人心未附是很明顯的事情。當地豪族申耽、申儀本就心向曹魏,這點在之後孟達帶魏兵來到後他們立即反水上表現得清清楚楚,如果劉封派兵援助關羽,就有可能後院著火,傷及自身。拿下了襄樊是關羽的功勞,丟失了上庸是劉封的失職,劉封不能不考慮後果。

    二、關羽求援的時間是他圍困樊城的時候,這時關羽威震華夏,形勢一片大好,孫權在背後出兵是後來的事情,而且誰也不會想到糜芳傅士仁會在關羽背後捅刀子,所以這時劉封不出兵,還算不上是見死不救。再不濟,就算關羽沒能攻下襄樊,退守江陵,回到戰爭前的態勢,也算不上失敗,人算不如天算,誰能料到最後關羽竟會身死,荊州盡失呢。

    三、關羽並沒有權利命令劉封,關羽統轄荊州,劉封統轄上庸,兩人是平級關係,關羽出征也沒有事先跟劉封打招呼,遇到了困難才想到劉封。關羽是個剛猛的性格,“剛而自矜,”劉封同樣也是,“諸葛亮慮封剛猛”,兩個同樣路子的人,誰也不會甘心屈於人下。而不經過劉備批准擅自調上庸之兵出征,從程式上看也不合規定,出了簍子也是失職之罪。

    不過劉封雖然自己也有許多困難,但湊一支即算人數不多的兵馬,去援助一下關羽,也並不是絕對無法做到,可是劉封沒有這樣做,關羽之敗不能說是因為劉封,劉封在法理上不能說錯,在道義和情理上他似乎是有一些虧欠。

    “見死不救”的事歷史上很多,假公濟私的事更多,比如南明的幾大總兵,互相傾軋,見死不救,反而從中漁利,比如名臣曾國藩,也曾經見死不救,借太平軍之手打壓非自己嫡系的勢力,到了近代,無論是北洋時期還是抗戰時期,或者是整個二戰中,戰場上的見死不救比比皆是,而因為見死不救被處死的將軍少之又少,所以,拒援關羽並不是劉封之死的主要原因。

    劉封之死

    如果說劉封在阿斗出生前,在劉備心裡是個100分的滿分存在,那麼有了阿斗以後,劉封就免不得被扣掉一些分數,只有90分,即使這樣,這也是個很高的分數,還是深受劉備信任,所以才會讓他鎮守重要的上庸地區。

    到了關羽兵敗之後,由於拒援關羽,劉封又丟掉了一些感情分,這時候,就只有80分了。隨後,由於孟達的叛逃,作為長官的劉封自然要負連帶責任,分數又減,就只得70分。快要不及格的劉封沒能守住上庸,三郡得而復失,這是個嚴重的過錯,比不救關羽要嚴重得多,因為上庸正是劉封負責防守的地區,這下劉封的分數真的不及格了,只有50分了。

    只有50分的劉封,除了投降,其實已經沒有辦法活下去了。不過劉封對劉備是真心忠誠,拒絕了孟達的勸降,即使城破之後也要逃回成都,他相信他的養父,他叫了二十多年的養父不會如傳言所說,對自己不利,自己還有再起的機會。

    不過孟達人品雖然卑劣,對劉封的問題看得卻比較清楚,“私怨人情,不能不見,恐左右必有以間於漢中王矣。然則疑成怨聞,其發若踐機耳。今足下在遠,尚可假息一時;若大軍遂進,足下失據而還,竊相為危之。”他在書信中寫得很明白,結果也正和他預言的一樣,失據而還的劉封最後被賜死,所以他在臨死前才會嘆息:“恨不用孟子度之言!”

    判決劉封死刑的,不可能是諸葛亮,當然是他的養父劉備,“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這樣的話,諸葛亮也許說過,但做最終決定的只能是劉備,不管劉備是從為了阿斗還是丟失上庸哪個角度考慮,他都不得不死,“先主為之流涕。”也只是貓哭老鼠的假慈悲而已。

  • 8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既然是根本原因,就不能太多了。

    根本原因,正是諸葛亮所說的,劉封“剛猛難制”。

    讓我們回顧一下劉封被除掉的過程,我們就更加清晰這個了!

    首先,我想澄清一件很多人都誤解的事情:

    養子在宗法上有繼承權

    古代的養子是受到宗法關係承認的,擁有法理繼承權。

    這是諸葛亮要除掉劉封的根本原因。

    畢竟,此時劉備的年齡已經比較大了。劉禪雖然年幼,但是才具大家也都看在眼裡。而諸葛亮呢?此時在集團並未樹立起權威!而關羽、張飛等老一代有威望的人物,或者已經去世,或者已經老去,都難以制衡中生代的力量了!

    劉備在世時,一切都還好說。但是,如果劉備去世後,劉封一旦被心懷不良企圖的人(如彭漾、孟達)慫恿。劉封發起對統治權的爭奪,那是非常危險的!

    當時,劉備集團的勢力是三國中最弱小的。因此,不管是劉備,還是諸葛亮,都非常注重內部的團結,想盡辦法儘可能消除內耗。

    因此,此時的劉封非常危險!一旦他顯示出難以制約的跡象,就有性命之憂。

    劉封多有戰功,且在宗法上有繼承權。大家可以以看待曹彰的方式來看待劉封。難制的養子

    劉封,此時確實表現出了“難制”的一面。

    北攻襄樊時期的關羽,曾多次召劉封、孟達前往支援,但二人都未聽取號令。

    今天,如果我們理智來分析,結合當時上庸地區的形勢,出兵不出兵,似乎可以理性探討。

    可是,在封建帝王家族看來,這可不是理性探討的問題!

    當時,劉禪已經被立為繼承人,劉封已經出局,因此,劉封他此時,就是一員戰將!

    而關羽呢?已被賜予斧鉞,有權調動各地的軍隊!有權對除劉備外的所有人執行軍令!

    因此,這次劉封拒絕執行軍令的表現,本質上是無視斧鉞的權威性!

    劉封,無論不出兵有多少合理性,此時此刻,在劉備諸葛亮眼中,是一個連斧鉞也節制不了的將領!這是很可怕的存在!

    如果連關羽這樣的人物都節制不了劉封,劉備之後,還有誰能節制劉封?超越許可權的欺凌

    劉封和孟達“同守東三郡”。

    在關羽敗亡後,劉備對劉封和孟達非常不滿!

    恰好,劉封與孟達關係也開始不睦了,劉封強行奪取了孟達的鼓吹儀仗。

    您可不要認為這個鼓吹儀仗就是鬧著玩的花架子!在軍中,就是靠著這玩意指揮部隊的!也就是說,劉封剝奪了孟達的軍政權力!

    孟達被迫降魏!

    這次事件,讓劉備非常憤怒,又開始責備劉封“欺凌”孟達!

    意想不到的無情

    可是,孟達降魏後,好像和劉封關係又沒那麼糟,語重心長地和兄弟一起聊了起來!

    孟達和劉封分析了局勢,認為,此時劉封和劉備父子之情已絕,早已是“道路之人耳”。特別是劉備立劉禪,“有識之士相為寒心”,劉封的情況更危險了!他建議劉封借鑑齊桓公、晉文公先出奔後復位的經驗,先投降魏國!

    劉封當然沒有聽從,但是,也沒有守好上庸,被擊敗後回到了成都!

    劉備,終於狠心下手,賜死了劉封。

    劉封長嘆:“恨不用孟達之言!”

    虎毒不食子,也許,劉封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這位以仁義聞名的“父親”會如此無情吧!

    妻子如衣服,這是我說的!幹大事,拋妻棄子不算個事!

    政治,原本就是無情的。劉備,為了打江山,拋妻棄子的事情不是沒幹過!何況對自己的養子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帶碳刷直流電機如何接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