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木子言道

    貝蒂歐島爭奪戰是太平洋戰爭最殘酷的一仗,成為眾多美軍士兵的夢魘,被稱"四日煉獄″!

    自日軍佔領位於夏威夷東南的貝蒂歐島後,便大興土木、挖地洞蓋碉堡、輔設機場跑道,將這座面積僅一平方公里的珊瑚島建成牢固要塞。島上駐有4000餘日軍和部分勞工,最高指揮官是柴崎惠次少將。

    戰鬥打響不久,狹窄的海灘成了美軍絞肉機,到處是堆積成小山的屍體。由於貝蒂歐島太小,美軍無法提供炮火支援,只能靠陸戰隊步步推進。

    戰鬥整整打了四天,美軍付出陣亡1200人、重傷2100人的巨大代價後,攻至島中心指揮部所在地堡。強烈的仇恨使美軍將汽油從進氣孔灌入,然後甩進一顆手雷……柴崎惠次變成焦碳!

    日軍被俘146人,其餘全部戰死。

  • 2 # 雜談記

    “日本士兵呆若木雞,甚至連自殺的氣力都沒有了,他們木然的坐著,毫無表情地盯著逼近的美軍,直等著噴火器把他們燒成焦炭”,這是來自美軍上將舒普在血戰貝蒂歐島後的回憶。

    守島的柴崎惠次少將曾揚言:美軍即使動用百萬軍隊,花上百年也無法攻破此島。

    而日軍自1941年12月佔領貝蒂歐島之初,就在小島上大興土木,在島上佈置了森嚴的防禦。小島海灘上設定了大量的混凝土三角錐,三角錐和椰木柵,在這面積不到1平方千米的小島上日軍準備死守到底了。

    1943年11月20日破曉,美軍登陸艦二師的官兵們開始準備登陸貝蒂歐島,同時美軍的戰艦開始向小島瘋狂射擊,爆炸的火光映照在美軍士兵的臉上使他們更加的亢奮。

    但是登島卻沒有美軍想象中那麼簡單,藏在暗堡裡的日軍守株待兔般等著美軍的到來,海灘上的三角錐也把美軍的登陸艦困在了淺海區,上島初始美軍傷亡慘重。

    守在島上日軍也非常苦惱,通訊系統和飛機跑道在之前美軍轟炸中早已被損壞,沒有援軍的支援,又怎能和裝備優良的美軍繼續戰鬥下去?

    終於源源不斷到來的美軍擊垮了日軍在貝蒂歐小島精心設計的防線。

    22日上午11時,守島少將柴琦惠次在倒塌的指揮所裡苦苦的掙扎,還在想如何和美軍做最後的決鬥。

    而美軍已然在這兩天的戰鬥中消磨盡了耐心,他們用汽油灌進了倒塌指揮所的排氣孔中,扔進一顆手雷,日本少將柴琦惠次就在美軍的復仇火焰中被活活燒死了。

    11月23日13時,日軍領地全部被美軍佔領。此役,日軍4000餘人守備部隊除146人被俘外,其餘全被美軍殲滅。

    美軍陣亡1000餘人,傷2100餘人,美軍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貝蒂歐島戰役這四天也被美國士兵形象的稱為“四日煉獄”。

  • 3 # 走心的推薦

    這場戰鬥真正是屍堆成山、血流成河,日軍指揮官柴崎惠次海軍少將,在從其指揮部地堡向別處轉移過程中,遭遇美軍炮擊致死,隨即被突入戰壕的美陸戰第2師官兵噴火封鎖地堡時,燒成焦炭。

    戰鬥初期美軍向面積僅僅1.18平方千米的貝蒂歐島,傾瀉了3000噸炮彈,幾乎每平方米均攤1噸炮彈,島面遍佈彈坑如月球表面。無奈該島地勢平坦覆蓋珊瑚砂及椰林-可有效抵消炮彈威力,又被日軍耗費18個月修築大量半地下式碉堡、混凝土鋼板結構火力點以及防空洞+戰壕+蓋溝,幾乎生生挖出一個地下防禦陣線,如此密集的炮火僅僅摧毀了日軍兩門203毫米岸防炮和3輛坦克,若干高射炮彈,徹底破壞了日軍通訊系統。

    防守日軍海軍陸戰隊精銳2500餘人+工兵營+北韓勞工約合計4500人;登島作戰的美海軍陸戰第2師合計12800餘人,相當於1/2個籃球場的範圍內就有3名士兵在廝殺爭奪陣地-此時由於敵我雙方距離太近,美軍依賴的炮火無法支援。甚至美軍登陸後無法在島嶼表面設立指揮部-被迫借用日軍防空洞,由於防空洞內多條戰壕四通八達,又被分割多個獨立區域,日軍未能及時肅清。導致美軍士兵接收指揮部命令時,經常從話筒傳來日軍自殺式突襲吶喊 、手榴彈、衝鋒槍掃射的混合音效,造成大量美軍傷亡,對日軍又恨又怕。失去耐心的美軍隨即命令封鎖各坑道防禦工事入口,噴火坦克及噴火兵等抵近地堡、防空洞等射擊,用以阻隔殲滅坑到中頑強抵抗的日軍-日軍指揮官因此被焚屍。

    此戰,日軍僅昏迷被俘12士兵,其餘134名俘虜為北韓籍工兵、民工,其餘均戰死。美陸戰2師陣亡980人,負傷2101人,支援海軍陣亡29人。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視察戰場,驚駭於日軍頑強抵抗,甚至戰鬥結束仍有日軍工事未被摧毀,緊急下令在太平洋艦隊兩棲作戰主官登島參觀學習汲取經驗,增強美軍登島作戰實力。由於過於慘重的傷亡,美軍也把“核平”日本提上日程!!!

  • 4 # 敏哥174807357

    日軍自從1941年12月佔領貝蒂歐島開始,就在島上折騰。折騰什麼呢?修建地下防禦工事,簡直把這個不足一平方千米的小島翻了個身,日軍真的是把這個小島當成自己的家了,修建永久性防禦工事就是要死磕死守啊!

    大碉堡小碉堡,明碉暗碉無數,交差火力網無死角覆蓋島嶼四周。在海島的淺灘位置還佈置了密集的混凝土三角錐,還有椰木柵。這些都是為美軍登陸準備的障礙。另外島上還修有飛機跑道,是準備到了戰時空軍軍援的基礎設施。

    日軍這個想法天真的可笑,要不怎麼說,人要是膨脹了就會無故自大,國家和軍隊也是一樣的。日軍在亞洲橫行霸道慣了,早已經眼高於頂,把一切都蔑視在腳下。對弱於他國實力的國家你可以這樣無視,可是對於強於他國實力的,日軍從來不客觀對待,總是報著僥倖心理,反於常理去處理對待。就比如日軍和俄國及蘇聯的戰爭;比如日軍偷襲美軍珍珠港基地的戰役。都說明了日軍這種鼠目寸光,野心膨脹,僥倖心理的一慣作風。

    在二戰期間的亞洲日本算得上是強國,可是在世界上它得排在倒數吧,而且當時的美國卻是排在強國之首的國家,日軍就敢螞蟻撼樹,拿雞蛋砸石頭,閉上眼睛玩作死的套路,真不知道這個叫英勇無畏,還是叫不知死活!

    從敵酋柴崎惠次言行舉止來看,可以肯定的說是和日軍的大氣氛同出一轍,盲目狂妄,卻不知死期到來的會更快。比較自戀的柴崎惠次中將看著小島上的防禦工事,信心滿滿的向外宣稱:即使幾十萬軍隊在百年之內都無法攻陷此島!應該說他是無知透頂好呢?還是說他是愚蠢至極好呢?豈不知他的一翻慷慨陳詞豪言壯語激起了濤天巨浪,美軍將軍被氣得跳完左腳跳右腳!敵酋還渾然不知一場黑雲壓城城欲摧的特大軍事風暴正向他駐守的小島狂飆而來!

    勝敗沒有絲毫的懸念,結果早已註定!記錄的只是經過而已。

    1943年11月20日破曉,美軍登陸艦上的炮火首先發言,轟炸機也加入戰群。在之後的美軍登陸戰中,損失慘重。這也不枉日軍折騰忙活了這麼些時日,但是日軍的成效到此為止,接下來就無奈的接受美軍復仇的烈火吧!

    最後柴崎惠次中將在自己的地下指揮所裡,被美軍從通氣孔灌下的汽油用手雷點燃後活活燒死!讓他在永生的火光裡繼續做他的美夢吧!

  • 5 # 辰州觀海

    日軍少將躲在地下指揮所裡,等到美軍攻佔島嶼以後,往地下指揮所裡澆了一些汽油,然後放火。

    這就算是不燒死,可烤死燻死了。

  • 6 # 深度工場

    有網友問:血戰貝蒂歐島,日軍少將是怎樣被燒死的? 貝蒂歐島是一座非常小的狹長小島,只有200米寬,面積1平方公里。屬於吉爾伯特群島所屬塔拉瓦環礁的一部分。

    日軍在整個塔拉瓦環礁部署了2個海軍陸戰隊,1個工兵大隊和1000名高麗勞工,一共4500人。主陣地就在貝蒂歐島,司令官是柴崎惠次海軍少將。

    1943年,美軍發動電流作戰,出動2大突擊群,進攻塔拉瓦日軍,第1突擊群,包括4艘戰列艦,4艘巡洋艦,4艘護航航母和運輸船滿載著美國第27步兵師。第2突擊群,包括,5艘護航航母,3艘戰列艦,4艘巡洋艦和21艘驅逐艦,運輸船上滿載著美國海軍陸戰第2師。

    另外美軍第5艦隊出動11艘航母,6艘戰列艦當然掩護任務。附近的美軍基地出動100多架B-25轟炸機當然壓制任務,還有48架飛機擔任偵察任務。美軍的計劃是2天時間,打掉塔拉瓦的日軍。

    1943年11月20日,美軍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開始進行密集岸轟。200多架美軍戰機起飛執行轟炸任務,甚至美軍戰列艦直接開到距離塔拉瓦只有1800米超近距離,直接轟擊日軍火力點。

    在美軍海軍陸戰隊登陸作戰期間,美軍艦炮和飛機一直不停地轟擊這一地區,所有地堡全被摧毀,景象同月球上一樣荒涼。到11月24日,經過4天交戰,日軍已經筋疲力盡,柴崎惠次海軍少將等人只是徒勞困死,直到被美軍燒死。打光子彈以後,最後的300名日軍在夜間發動了自殺衝鋒。

    在這個這環礁上,美軍地面部隊傷亡3081人,海軍死亡687人。日軍4500人基本全滅,只存活146人,其中日本兵12人,高麗勞工134人。

  • 7 # 剛日讀史

    貝蒂歐島是吉爾伯特群島中最大的一座島嶼,長3.5公里,最寬處500米,位於夏威夷東南方約4000千米的太平洋之中,島上土地屬於礁珊瑚砂土壤,特別適合建造機場。

    1943年,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扭轉了戰爭初期的被動局面,日軍被迫轉入防禦。

    日軍依託太平洋的一系列島嶼,與美軍逐島爭奪。

    美軍以中太平洋為主要戰略進攻方向,西南太平洋為次要戰略進攻方向,既可以相互支援、掩護,又可以分散日軍兵力,使其難以判明美軍的主要進攻方向。

    貝蒂歐島有一座飛機場,駐有日軍2500人,大多是日本海軍陸戰隊中的精銳之師,歸日本海軍第3特別根據地柴崎惠次海軍少將指揮。

    貝蒂歐島上設定了大量的混凝土三角錐、切瑚堆、鐵刺網和椰木柵,並配合半地下式碉堡,足以抵禦大炮的轟擊。

    島上共有203毫米大炮,柴崎惠次龜縮在一個用鋼板和一米厚混凝土當圍牆的巨型碉堡中指揮。

    日本大本營認為:“美國用100萬大兵,花100年時間,也攻不下貝蒂歐島!”

    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派出擁有11艘航母、6艘戰列艦和27艘其他艦隻的第5艦隊,計劃護送陸軍1.8萬官兵,從貝蒂歐島登陸。

    登陸前,美軍出動100餘架轟炸機對島上的各處防禦陣地進行轟炸,美軍計劃兩天內拿下貝蒂歐島,全殲日本守軍。

    1943年11月20日凌晨5時,美國軍艦上的大炮對貝蒂歐島進行了無差別覆蓋式炮擊。

    緊接著數百架美國戰機又輪番向該島投擲炸彈,短短一個半小時內,共有3000噸彈藥傾瀉到這個小島上。美軍樂觀的認為,在這種強烈轟炸下,這座彈丸小島上的有生力量應該會被消滅,登島作戰不會有太大的抵抗。

    讓美軍沒有想到的是,日軍工事深埋地下,美軍轟炸的效果並不如原先預想的那麼有用。

    雖然美軍將日軍的通訊線路全部炸斷,但日軍的傷亡很小。

    上午九時,負責登陸作戰的美軍陸戰第二團在團長的指揮下,衝向九牛二虎之力灘頭。

    這時暗堡裡的日軍突然開火,美軍兩棲登陸車幾乎全被日軍擊毀,美軍暴露在日軍火力之下,成為日軍的“活靶子”。

    經過兩小時的奮戰,美軍佔領了縱深數米的灘頭,但傷亡已經超過20%。

    美軍陸戰二團不愧是美軍的精銳之師,在這種情況下,所有計程車兵仍然拼死衝鋒。

    他們以血肉之軀,一步一步向前推進,佔領了灘頭東側一塊陣地,並在軍艦和飛機的支援下,對貝蒂歐島持續發動了32次攻擊,美軍在這些攻擊中,傷亡了1500人以上。

    幸運的是,日軍的通訊線路在第一輪轟炸中被美軍摧毀,使得柴崎惠次無法有效的組織日軍反擊。

    喪失了制空權和制海權的日軍也無法在夜間大規模作戰,所以美軍充分利用夜晚向前前推進,將重武器和坦克運上了小島,巡洋艦、驅逐艦也駛入了貝蒂歐島附近的水域。

    在軍艦、飛機和大炮的支援下,美軍開始佔據上風。日軍負隅頑抗,美軍使用了令後來日本人談之色變的火焰噴射器,對著一個個日軍火力點噴射。

    無數日軍被燒死在地下掩體和山洞中,屍體散發出的惡臭瀰漫在小島上空。

    22日中午,柴崎惠次的指揮所被美軍發現,在勸降無果後,美軍將汽油灌進指揮所,用火焰噴射器對著指揮所噴射,柴崎惠次被燒成了焦炭。

    失去了指揮的日軍完全喪失了鬥志,雖然有不少仍在負隅頑抗,但他們的毀滅只是時間問題。

    11月23日,日軍連續發動了三次自殺性衝鋒,結果全部“玉碎”。

    11月23日13時12分,美軍宣佈佔領該島,日軍完備部隊除了17人被俘外,其餘全部被殲滅。

    而美軍陣亡1013人,2072人受傷,獲得了一場慘勝。 這次奪島戰,美軍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也獲得了寶貴的經驗。

    之後美軍的一系列奪島戰,都注意配置地面火炮,進行炮火支援;必須要有足夠數量的兩棲車或者登陸艇;登陸部隊搶灘時,海軍必須抵近島嶼,進行有效火力掩護等等。

    “貝蒂歐之戰”被士兵稱為“四日煉獄”,而被世界上的戰史學專家卻稱為“勝利的搖籃”。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 8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在碧波萬頃的太平洋中心,有著眾多風景優美的珊瑚礁。這裡常年椰樹婆娑,海水清澈透明,富饒的珊瑚礁吸引著大批的海洋生物在此徜徉,簡直就是一幅人間天堂的美麗畫卷。

    但在二戰時期,這些美麗的島礁卻變成了人間煉獄,島上無一例外地戰火紛飛,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貝蒂歐島爭奪戰就是其中最為慘烈,最為血腥的戰爭之一。

    交戰的美日雙方不僅都付出了巨大的傷亡,甚至連日方最高指揮官也被活活燒死。即便親歷過無數血戰的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也不免發出感嘆:“我一生從未見過如此猙獰的戰場。”

    (貝蒂歐島爭奪戰)

    那麼,貝蒂歐島爭奪戰究竟有多慘烈?日軍最高指揮官又為什麼被燒死了呢?

    一、貝蒂歐島的戰略地位。

    貝蒂歐島是塔拉瓦環礁的一個小島,地處吉爾伯特群島之中,塔拉瓦環礁是吉爾伯特群島中最大的一個珊瑚環礁。這座島嶼呈三角形,東西兩邊長約18海里,分佈著一片狹長的珊瑚島,南邊只有12海里,被無數的堡礁和暗沙環繞。

    最為關鍵的是,貝蒂歐島上有一個日軍修建的機場,可供戰鬥機和轟炸機起飛,如果美軍控制了這座島嶼,就擁有了制空權,可以為美軍反攻菲律賓和日本本土提供空中支援,掩護美軍艦隊在馬里亞納群島登陸,這無異於打開了“東京的門鎖”。

    因此,面積只有1.8平方千米的貝蒂歐島成為了雙方爭奪的焦點,日軍必須拼死拒守,美軍則發誓無論如何都要拿下。

    (爭奪戰中的美軍)

    二、雙方戰前的精心準備。

    鎮守貝蒂歐島的是日本少將柴崎,他是日本有名的基地防禦專家。自從日軍佔領貝蒂歐島後,柴崎就開始了在島上精心構築防禦工事,發誓要將貝蒂歐島變成美軍的噩夢和墳場。

    為此,他徵召了大約1500名北韓勞工和工兵部隊,從1943年7月開始,夜以繼日的開始修建工事。日軍將三腳架打入沙灘和礁盤中,阻止美軍的登陸艇上岸,幾乎將島上重新挖掘了一遍,沒有一個地方是完好的。小小的島嶼上,密佈著戰壕、交通壕、暗堡和火力點。每一處工事都用鋼板覆蓋,將數百挺機槍均勻地分佈在這些工事裡。

    柴崎還在貝蒂歐島的四周沙灘上佈滿地雷,同時為自己修建了一個用鋼板和一米厚的混凝土構築成的巨型碉堡,當作指揮所。

    在完成這些防禦工事後,擁有4500兵力的柴崎狂妄地宣稱:“即便美軍動用100萬軍隊,在100年內也休想攻下貝蒂歐島。”

    美軍方面同樣摩拳擦掌,尼米茲親自制定了代號為“電流”的攻擊計劃,動用了包括登陸艦、巡洋艦、戰列艦等各類戰艦50艘,搭載著1.5萬美軍,氣勢洶洶地向貝蒂歐島撲來。

    (尼米茲像)

    三、慘烈的奪島戰。

    1943年11月20日凌晨,戰鬥終於打響了。

    美軍一上來,就先用密集的炮彈招呼日軍,在短短的一個小時內,美軍的軍艦和飛機就向貝蒂歐島傾瀉了超過3000噸的炸彈。一番狂轟濫炸之後,貝蒂歐島上已經沒有了一寸完好的地方。美軍指揮員自信滿滿地認為,日軍的工事已被悉數摧毀,於是指揮著登陸艇和兩棲車,一股腦兒地向島上衝去。

    此時的貝蒂歐島晨光熹微,一片靜謐,在得到偵察機“島上已無生命跡象”的報告後,美軍大搖大擺地開始了登島行動。

    突然,島上一片炸響,密集的炮彈飛向了美軍,已放鬆警惕的美軍頓時死傷一片。海面上頓時留下了無數屍首,海水也被染紅。

    一輪攻擊過後,美軍像潮水一樣退去。但隨著島上兩顆耀眼的訊號彈升起,日軍的一排排炮彈呼嘯著劃過黎明的夜空,炸得美軍狼狽不堪。十多艘登陸艇隨即葬身海底,一艘巡洋艦也起火爆炸,艇上的炮塔像玩具一樣被掀到高空,又轟然墜入海底。

    美軍戰艦開始還擊,炙熱的炮彈在天際構成一道道彩虹,連線著軍艦和貝蒂歐島,景象蔚為壯觀。日軍的火力漸漸被壓制下去,美軍吸取教訓,在兩棲車的掩護下,小心翼翼地接近島礁。突然,日軍又一次槍炮齊鳴,海面上又增添了許多新的屍首和被炸壞的艦艇。

    就這樣,美軍的每一次衝鋒都以慘敗收場。在十多次的無功而返傷亡慘重後,第一天的戰鬥結束了。雙方似乎達成默契,安靜了一夜。

    (美日之戰)

    第二天,當太陽躍出海面時,雙方鼓起餘勇,又一次開始了攻守大戰。美軍在坦克和艦炮強大火力的掩護下,一寸一寸地向島上推進。幾乎每前進一步,都會付出血的代價,終於有一部分美軍登上了沙灘。

    隨後,美軍冒死用坦克和裝甲車堵住日軍暗堡中的火力口,掩護後面的美軍上岸。同時不惜一切代價,將士兵和坦克、登陸艇、裝甲車投入到貝蒂歐島這個無底洞中。中午時分,一隊美軍在坦克和大炮的支援下,從貝蒂歐狹窄的腰部橫插過去,將日軍攔腰截成了兩段,美軍的強攻終於收到成效。

    22日夜裡,孤立無援的柴崎,給日軍總部發出了最後一封電報:“我們幾乎已彈盡糧絕,準備著做最後的衝鋒。”其後,所有的日軍都被趕到機場的一個角落裡,他們發瘋似地用刺刀、手榴彈等發起攻擊,雙方在夜色中上演著近身肉搏。

    23日凌晨,美軍找到了柴崎的指揮碉堡,他們用沙土和石頭堵住了所有的出口,將汽油灌進去,一名美軍士兵從通風口處扔進去了一顆手榴彈,一身悶響後,柴崎被活活燒死了。

    貝蒂歐島爭奪戰終於結束了,日軍除了10人被俘外,其餘全部被擊斃。美軍也付出了慘痛代價,陣亡1100餘人,傷3000多人。

    1943年11月24日,美軍終於在貝蒂歐島一顆僅剩半截的椰樹上,升起了“星條旗”,宣告佔領了塔拉瓦。

    (參考資料:《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 9 # 桌面戰爭兵棋

    (現在的幫裡基有國際機場,也是當初吉爾伯特群島中唯一一個轟炸機可以起飛的機場)

    從遠古的石器時代到現在的科技時代,人類的誕生就隨著矛盾與衝突一起降臨,從最早的食物之間的搶奪,到後來地盤的爭搶,最後上升到文化和自由的矛盾衝突而發生戰爭。在這長久的歷史裡,第二次世界大戰可以被稱為是人類史上規模最大,最慘烈的一場戰爭,先後超過6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戰爭,至少有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這場持續了六年之久的世界大戰,軍民死傷無數,全世界都生靈塗炭。

    (美軍的強攻登陸島嶼)

    在二戰中,對於我們華人民應該記住的就是日本法西斯對我們中國百姓的迫害,每一個被抓住的中國百姓都慘遭日軍殺害、虐待等,甚至發生了震驚全世界的南京大屠殺慘案,而這還沒有結束,凡是遭到日軍攻打的地方都慘遭日軍虐待與殺害。即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強大的美國也是一樣,日軍對美國發動了奇襲,偷襲珍珠港、巴丹死亡行軍等,對美軍造成了慘絕人寰的攻擊。被徹底激怒的美軍進入了“暴兵”模式,大量的徵兵,全國上下統一對抗日本,全面對日軍發起反攻。

    (開戰前美軍就利用轟炸機和艦炮對貝蒂歐島進行狂轟亂炸)

    貝蒂歐島的戰略意義

    美軍最終對日本發起了反攻,而他們戰略反攻方向就是吉爾伯特群島,這首當其衝的就是貝蒂歐島,這座被稱為“東京的門鎖”的島嶼,成為了雙方攻防的最重要的戰略地點,被稱為塔拉瓦環礁戰役,美軍代號為電擊行動的戰役就此展開。這座只有1.8平方千米的島嶼上修建了一座大型機場,戰鬥機和轟炸機都可以從這裡起飛,誰能佔領貝蒂歐島也就意味著誰能擁有這片海域的制空權,美軍能夠佔領這裡不僅可以反攻菲律賓而且還可以為日本本土作戰提供支援,日軍佔領則相反,因此這是一場無法避免的戰爭,誰都不能退後一步。

    (美軍的登陸作戰)

    最血腥的貝蒂歐島之戰

    在1943年11月20日凌晨,這場血腥大戰就正式開始了,戰爭的炮火剛剛響起,美軍的軍艦和戰機,就朝著貝蒂歐島狂轟濫炸,使用了大約超過3000噸炸彈進行轟炸,整座島嶼沒有一處是完好的地方了,美軍對於自己的炮火支援也是相當自信,在偵察機報告“島上已無生命跡象”後,便大搖大擺的進行登陸行動。狡猾的日軍紛紛從暗堡中出來,給美軍造成了巨大的傷亡,瞬間登陸部隊死傷一半。

    (登陸作戰讓美軍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海岸上片地都是屍體)

    美軍吸取前面的教訓,依靠著強大的坦克和艦炮火力支援的掩護下,一寸一寸的向前登陸推進,每一次向前推進都會付出慘痛的代價。在不惜一切代價的美軍終於登陸上岸站住腳跟,並且從貝蒂歐島中間腰部橫插過去,將日軍分成了兩段。美軍的炮火強攻終於起了作用。

    (整個貝蒂歐島是一個非常狹長的小島,東西長4公里,南北寬700米)

    被活生生燒死的日軍指揮官

    站穩腳跟的美軍繼續剿滅島上的日軍,將大量計程車兵、坦克、飛機和登陸艇等等裝備投入到了貝蒂歐島這個無底洞中。當時貝蒂歐島的駐紮日軍指揮官柴崎惠次少將曾在美軍進攻前還大放厥詞:“就算來100萬的美軍軍隊,花上百年也無法攻破此島。”但僅僅就在美軍進攻的第二天夜裡,柴崎惠次少將就向日軍總部發出最後一封電報:“我們幾乎已經彈盡糧絕,準備著做最後的衝鋒。”最終在第三天凌晨,美軍找到了柴崎的指揮碉堡,他們用沙石和泥土堵住了所有的出口,然後灌入了大量的汽油並且點燃了汽油,柴崎也理所應當的被活生生的燒死在碉堡裡。最後整個貝蒂歐島的日軍除了10人被俘虜,其餘的全部被擊斃,美軍也付出了陣亡1100餘人,受傷3000多人的代價取得了勝利,在一棵僅剩半截的椰樹上升起了勝利的“星條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太陽系八大行星的詞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