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年鼎盛時代我們所在的太陽系有八個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具體資料如下: 水星:水星在九大行星中,他的體積排列倒數第二,但是它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 金星:金星按照距離太陽的遠近次序是第二顆行星,在日落的任何時間裡,在西方的上空看見一個發光的天體就是金星。金星自己不會發光,它是反射了太陽的光才發亮的。 地球:地球按照距太陽由近到遠的次序為第三顆行星,是九大行星中唯一適宜生命生存和繁衍的地方。 火星:火星按照距太陽由近到遠的次序為第四顆行星,又叫“紅色星行”,它一出現在天上,就可以看到他那淡淡的紅色。 木星:木星按照距太陽由近到遠的次序為第五顆行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一顆行星,它是地球半徑的11倍,體積是地球的1316倍,質量是地球質量的318倍。 土星:土星按照距太陽由近到遠的距離排列是第六顆,是太陽系裡的第二大行星,它有七個美麗的光環,他的光環鮮豔奪目,因此有人把土星成為“星中美人”。 天王星:天王星按照距太陽由近到遠的距離排列是第七顆,在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中他的體積位居第三。,因為它的大氣層中含有甲烷,因此天王星呈藍綠色。 海王星:海王星是環繞太陽執行的第八可顆行星,他是一顆淡藍色的行星他是典型的氣體行星。 而曾經被認為是“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於2006年8月24日被定義為“矮行星”。此外,太陽系中還有很多較小的行星分佈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以及從柯伊伯帶延伸將近一光年遠的奧爾特星雲,都屬於太陽系的範圍,而八大行星中衛星最多的是木星,人類已發現木星擁有68顆衛星。 八大行星體積大小排列順序 赤道半徑大小的排列順序和體積是一樣的,下面是以地球體積為1作比例,比較出八大行星體積排列順序的大小關係,如下面資料所示: 體積:(以地球為1,體積1.0832073×1012km?) 太陽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地球 :金星 :火星 :水星 = 1300000 :1317 :745 :65 :57 :1 :0.86 :0.15 :0.056。 由此可以看出木星是八大行星體積最大的,土星次之。 八大行星質量大小排列 行星的質量是評定是否是八大行星的條件之一。下面我們透過這八大行星的重量及平均密度從大到小做一個排序,質量從大到小依次為: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具體情況如下: 1、木星(質量1.90×1027千克、平均密度1.326g/cm?) 2、土星(質量(地球質量=1) :95.18、平均密度0.70g/cm?) 3、海王星(質量1.0247e26千克、平均密度1.66g/cm?) 4、天王星(質量8.6810 ±13×1025kg、平均密度1.318cm?) 5、地球(質量5.965×1024kg、平均密度5507.85kg/m?) 6、金星(質量4.869×1024千克、平均密度: 5.24 1.318cm?) 7、火星(質量6.4219×1023kg、平均密度3.94g/cm?) 8、水星(質量3.3022×1023kg、平均密度5.42794g/cm?) 八大行星亮度排列順序 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月球及彗星等太陽系內的天體,並不會自己發光的,他們是靠反射太陽的光線。星等是天文學上對星星明暗程度的一種表示方法,記為m(magnitude)。天文學上規定,星的明暗一律用星等來表示,星等數越小,說明星越亮,星等數每相差1,星的亮度大約相差2.5倍。八大行星那顆最亮眼呢?這需要依據情況而定,不同時期行星的亮度是不一樣的,我們可以根據這八大行星最亮的時候做一個簡單的比較,下面我們看一下具體資料: 金星最亮的時候:-4.4m 水星最亮的時候:-2.6 m 火星最亮的時候:-2.9112m 木星最亮的時候:-2.9467m 土星最亮的時候:-0.3m 天王星最亮的時候:5.5m 海王星最亮的時候:7.8m 在八大行星中,金木水火土五顆行星是人類地球上肉眼可見的。金星,夏天旁晚西邊可見,發出淡黃色光,最大亮度-4.4等,又叫長庚星或啟明星。
-
2 # 大家長92389
八大行星是太陽系的八個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八大行星自轉方向多數也和公轉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兩個例外。金星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相反。
中文名
太陽系八大行星
外文名
The eight planets of the solar system
類別
行星
行星名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006年8月,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國際會議中心,25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國的天文學家對行星定義決議草案進行投票表決。最終,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第26屆大會確認太陽系只有8顆行星,而位居太陽系9大行星末席70多年的冥王星“慘遭降級”,被驅逐出了行星家族。
從此以後,這個遊走在太陽系邊緣的天體將只能與其他一些差不多大的“兄弟姐妹”一起被稱為“矮行星”。兩次投票開除冥王星草案將行星定義範圍限制在太陽系之內。由於定義複雜,措辭微妙,該草案分為兩部分,分別需要單獨投票表決。第一部分:冥王星是不是“矮行星”?“行星”指的是圍繞太陽運轉、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剛體力而使天體呈圓球狀、並且能夠清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的天體。這些天體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們都是在1900年以前被發現的。而同樣具有足夠質量、呈圓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的天體稱為“矮行星”,冥王星是一顆“矮行星”。其他圍繞太陽運轉但不符合上述條件的物體被統稱為“太陽系小天體”。結論:YES!冥王星是“矮行星”。第二部分:“矮行星”是不是行星?在第一部分的“行星”前面加上“經典”這個詞。而太陽系行星數量究竟有幾顆,就取決於第二部分是否能夠透過。如果第二部分沒有透過,那麼根據第一部分的規定,太陽系的行星只限於1900年之前發現的那8顆行星。“矮行星”不是行星,冥王星將與行星地位無緣。如果第二部分得以透過,那麼1900年前發現的8顆行星就被稱為“經典行星”,冥王星、穀神星、原先被認為是冥王星衛星的“卡戎”和一顆暫時編號為“2003UB313”的天體就被稱為“矮行星”。“矮行星”也是行星。結論:NO!“矮行星”不是行星。因此,冥王星與行星地位無緣了。月亮幾十億年後可能升格為行星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天文學家格雷戈裡·勞克林告訴記者,根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上交的行星定義草案,圍繞恆星旋轉的球形天體只要達到一定體積和質量都有可能成為行星。對於一顆行星和它的衛星,例如地球和月亮,如果兩者的引力中心即共同質心有朝一日不再處於行星內部,而是轉移到外部空間,那麼這顆衛星就成為了行星。勞克林表示,雖然聽起來非常不可思議,但在理論上月亮的確有可能成為行星。月亮誕生於40億年前的一次天體衝撞,原本距離地球很近,但它遠離地球的趨勢十分明顯。由於兩者之間潮汐力的作用,月亮與地球的距離每年增加約3.75釐米。勞克林說:“如果地球和月亮還能繼續存在幾十億年,地球和月亮的共同質心將會從地球內部轉移到地球之外。到那時,月亮就可能成為行星了。”
太陽系大行星之爭
新聞價值大於科學價值
事情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7年前熱起來的對冥王星行星地位的質疑,而今年8月15日IAU的草案使之達到了戲劇性的高潮。現在,草案通過了,人們得到了一個令占星術士有事可做的新太陽系。紫金山天文臺天體化學和行星科學實驗室主任徐偉彪說:“長期以來,天文學對行星一直沒有明確和科學的定義,這就造成了目前行星分類上的混亂局面。”實際上,冥王星成為大行星這件事,在現在看來也是歷史上的一個錯誤。1930年,當24歲的天文愛好者湯博在洛韋爾天文臺發現冥王星,並對臺長說“我找到了你想要的X行星”時,天文學家們並不知道這顆行星有多大。在當時的理解下,冥王星順理成章成為了第9顆大行星。但隨後的觀測把冥王星的體積不斷縮小,它在今天的認識中已經比太陽系中的7顆衛星都要小了,包括我們的月球。一個多星期以來,爭執不下的天文學家們在會上會下以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在IAU的會議爭論、在IAU日報上撰文、向媒體記者表達、在個人網站上評論,甚至還有人就此向《天文學報》提交了一篇論文……美國康奈爾大學的行星科學家大衛·史蒂文森對一週以來這些瘋狂的行為表示反感。他說:“科學的本質不在於命名和分類,而在於理解事物是怎麼運轉的。天體如何形成?它們怎樣演化?它們由什麼物質構成?而新的定義對我們做科學研究的影響微不足道。”徐偉彪也有相似的看法,他說:“在某種意義上說,它對社會產生的新聞效應比科學意義更強烈……新定義的透過將不會改變現有的天文學理論,所有的理論和觀測結果仍然有效。”但他同時也看到了整件事情在社會科學中的意義。“決議的透過對天文學的發展有積極意義,它可以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使人們對行星有一個明確和統一的認識。”他說,“它將會對歷史和文化產生巨大的影響。最直接的就是中小學的教材,從今以後就要重新修改———太陽系不再是9大行星系統。”
昨晚在布拉格召開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第26屆大會上,來自各國天文界權威代表投票透過聯合會決議,今後原來九大行星中的冥王星將不再位於“行星”之列,而屬於矮行星。
太陽系天體分三類
昨晚與會代表、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透過電話介紹,超過80%的代表投票同意更改最後草案,就行星和太陽系中的其他天體定義達成共識。
最終決議把行星和太陽系中的其他天體定義為三類,即行星、矮行星和“太陽系小天體”。原九大行星除冥王星外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八個行星依然被稱為“行星”;在20世紀之後陸續發現的冥王星、穀神星、齊娜星被稱為“矮行星”。
冥王星是不是大行星,幾十年來天文學界一直存有爭論,由於冥王星比地球甚至比最小的太陽系行星———水星都小很多,且旋轉軌道為不規則的鴨蛋形“過山車”狀,和其餘八大行星近似圓軌道不一樣,更多專家傾向於認為冥王星和其他八大行星不一樣。
這次決議把彗星等不滿足行星、矮行星定義的天體,暫時被稱為“太陽系小天體”,包括絕大多數的太陽系小行星、絕大多數的海外天體其他小天體。
12行星草案未獲透過
按照新定義,“行星”指的是圍繞太陽運轉、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剛體力而使天體呈圓球狀、並且能夠清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的天體。
即便前兩個條件滿足,但還沒有清空自身軌道附近區域的天體就不叫行星,而起新名字為“矮行星”;矮行星定義特別指出,矮行星也不是一顆衛星,故此前專家推測的冥王星衛星———卡戎星沒有列進矮行星行列。
朱進介紹,在分決議草案中,還建議在八顆行星前面加上“經典”二字,以區別其他行星,該建議未獲透過。
昨日南京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等專家介紹,在決議最終透過前,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曾提出過將太陽系行星由9個升級為12個的草案,將穀神星、齊娜星和卡戎星也包括在行星行列,該草案同意率僅1/4,專家們辯論後又由聯合會提出修改後的草案,以絕大多數票最終透過。
對話
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談決議影響
天文教材將相應改變
新京報:是不是可以說透過這次決議,冥王星的級別就降低了?
朱進:應該是說把冥王星從行星的範疇拿出來了,不再屬於行星的範疇。
新京報:在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發現冥王星後,九大行星的定義一直被眾人接受,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會不會影響到大家的投票?
朱進:應該說會有一定因素,但大多數人還是從全面、理性的角度去考慮;去思考一個新的定義,便於百姓接受,也便於我們總結不斷向人類湧來的新天文發現。
新京報:透過這次決議後,我們的教材等會不會改?
朱進:這次決議後,國際通行的說法、文字肯定會改,我們的教材、書籍等也會相應作改變。
太陽系天體最新分類
“行星”指的是圍繞太陽運轉、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剛體力而使天體呈圓球狀、並且能夠清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的天體。
同樣具有足夠質量、呈圓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的天體被稱為“矮行星”,如冥王星。
其他圍繞太陽運轉但不符合上述條件的物體被統稱為“太陽系小天體”。
-
3 # 追夢樂享人生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描寫八大行星的詞語有熒惑守心、天圓地方、眼冒金星、水星凌日、五星連珠、寥若晨星、披星戴月、星羅棋佈、金星勳章、山清水秀、天王巨星……
-
4 # 張巧成
我找到了七個行星~最後的一個公認不是行星一下幾個
水星 辰星
金星 長庚星 啟明星
地球 地球
火星 熒惑
木星 歲星 福星
土星 填星 鎮星
以上是中國古代的傳統叫法,天王星和海王星由於是肉眼看不見的,又是近期發現的,所以並沒有別的叫法
-
5 # 道降中華
熒惑守心、
天圓地方、
眼冒金星、
水星凌日、
五星連珠、
寥若晨星、
披星戴月、
星羅棋佈、
金星勳章、
山清水秀、
天王巨星…八大行星是太陽系的八個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八大行星自轉方向多數也和公轉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兩個例外。金星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相反。
中文名
太陽系八大行星
外文名
The eight planets of the solar system
類別
行星
行星名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006年8月,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國際會議中心,25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國的天文學家對行星定義決議草案進行投票表決。最終,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第26屆大會確認太陽系只有8顆行星,而位居太陽系9大行星末席70多年的冥王星“慘遭降級”,被驅逐出了行星家族。
從此以後,這個遊走在太陽系邊緣的天體將只能與其他一些差不多大的“兄弟姐妹”一起被稱為“矮行星”。兩次投票開除冥王星草案將行星定義範圍限制在太陽系之內。由於定義複雜,措辭微妙,該草案分為兩部分,分別需要單獨投票表決。第一部分:冥王星是不是“矮行星”?“行星”指的是圍繞太陽運轉、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剛體力而使天體呈圓球狀、並且能夠清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的天體。這些天體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們都是在1900年以前被發現的。而同樣具有足夠質量、呈圓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的天體稱為“矮行星”,冥王星是一顆“矮行星”。其他圍繞太陽運轉但不符合上述條件的物體被統稱為“太陽系小天體”。結論:YES!冥王星是“矮行星”。第二部分:“矮行星”是不是行星?在第一部分的“行星”前面加上“經典”這個詞。而太陽系行星數量究竟有幾顆,就取決於第二部分是否能夠透過。如果第二部分沒有透過,那麼根據第一部分的規定,太陽系的行星只限於1900年之前發現的那8顆行星。“矮行星”不是行星,冥王星將與行星地位無緣。如果第二部分得以透過,那麼1900年前發現的8顆行星就被稱為“經典行星”,冥王星、穀神星、原先被認為是冥王星衛星的“卡戎”和一顆暫時編號為“2003UB313”的天體就被稱為“矮行星”。“矮行星”也是行星。結論:NO!“矮行星”不是行星。因此,冥王星與行星地位無緣了。月亮幾十億年後可能升格為行星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天文學家格雷戈裡·勞克林告訴記者,根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上交的行星定義草案,圍繞恆星旋轉的球形天體只要達到一定體積和質量都有可能成為行星。對於一顆行星和它的衛星,例如地球和月亮,如果兩者的引力中心即共同質心有朝一日不再處於行星內部,而是轉移到外部空間,那麼這顆衛星就成為了行星。勞克林表示,雖然聽起來非常不可思議,但在理論上月亮的確有可能成為行星。月亮誕生於40億年前的一次天體衝撞,原本距離地球很近,但它遠離地球的趨勢十分明顯。由於兩者之間潮汐力的作用,月亮與地球的距離每年增加約3.75釐米。勞克林說:“如果地球和月亮還能繼續存在幾十億年,地球和月亮的共同質心將會從地球內部轉移到地球之外。到那時,月亮就可能成為行星了。”
太陽系大行星之爭
新聞價值大於科學價值
事情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7年前熱起來的對冥王星行星地位的質疑,而今年8月15日IAU的草案使之達到了戲劇性的高潮。現在,草案通過了,人們得到了一個令占星術士有事可做的新太陽系。紫金山天文臺天體化學和行星科學實驗室主任徐偉彪說:“長期以來,天文學對行星一直沒有明確和科學的定義,這就造成了目前行星分類上的混亂局面。”實際上,冥王星成為大行星這件事,在現在看來也是歷史上的一個錯誤。1930年,當24歲的天文愛好者湯博在洛韋爾天文臺發現冥王星,並對臺長說“我找到了你想要的X行星”時,天文學家們並不知道這顆行星有多大。在當時的理解下,冥王星順理成章成為了第9顆大行星。但隨後的觀測把冥王星的體積不斷縮小,它在今天的認識中已經比太陽系中的7顆衛星都要小了,包括我們的月球。一個多星期以來,爭執不下的天文學家們在會上會下以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在IAU的會議爭論、在IAU日報上撰文、向媒體記者表達、在個人網站上評論,甚至還有人就此向《天文學報》提交了一篇論文……美國康奈爾大學的行星科學家大衛·史蒂文森對一週以來這些瘋狂的行為表示反感。他說:“科學的本質不在於命名和分類,而在於理解事物是怎麼運轉的。天體如何形成?它們怎樣演化?它們由什麼物質構成?而新的定義對我們做科學研究的影響微不足道。”徐偉彪也有相似的看法,他說:“在某種意義上說,它對社會產生的新聞效應比科學意義更強烈……新定義的透過將不會改變現有的天文學理論,所有的理論和觀測結果仍然有效。”但他同時也看到了整件事情在社會科學中的意義。“決議的透過對天文學的發展有積極意義,它可以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使人們對行星有一個明確和統一的認識。”他說,“它將會對歷史和文化產生巨大的影響。最直接的就是中小學的教材,從今以後就要重新修改———太陽系不再是9大行星系統。”
昨晚在布拉格召開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第26屆大會上,來自各國天文界權威代表投票透過聯合會決議,今後原來九大行星中的冥王星將不再位於“行星”之列,而屬於矮行星。
太陽系天體分三類
昨晚與會代表、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透過電話介紹,超過80%的代表投票同意更改最後草案,就行星和太陽系中的其他天體定義達成共識。
最終決議把行星和太陽系中的其他天體定義為三類,即行星、矮行星和“太陽系小天體”。原九大行星除冥王星外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八個行星依然被稱為“行星”;在20世紀之後陸續發現的冥王星、穀神星、齊娜星被稱為“矮行星”。
冥王星是不是大行星,幾十年來天文學界一直存有爭論,由於冥王星比地球甚至比最小的太陽系行星———水星都小很多,且旋轉軌道為不規則的鴨蛋形“過山車”狀,和其餘八大行星近似圓軌道不一樣,更多專家傾向於認為冥王星和其他八大行星不一樣。
這次決議把彗星等不滿足行星、矮行星定義的天體,暫時被稱為“太陽系小天體”,包括絕大多數的太陽系小行星、絕大多數的海外天體其他小天體。
12行星草案未獲透過
按照新定義,“行星”指的是圍繞太陽運轉、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剛體力而使天體呈圓球狀、並且能夠清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的天體。
即便前兩個條件滿足,但還沒有清空自身軌道附近區域的天體就不叫行星,而起新名字為“矮行星”;矮行星定義特別指出,矮行星也不是一顆衛星,故此前專家推測的冥王星衛星———卡戎星沒有列進矮行星行列。
朱進介紹,在分決議草案中,還建議在八顆行星前面加上“經典”二字,以區別其他行星,該建議未獲透過。
昨日南京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等專家介紹,在決議最終透過前,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曾提出過將太陽系行星由9個升級為12個的草案,將穀神星、齊娜星和卡戎星也包括在行星行列,該草案同意率僅1/4,專家們辯論後又由聯合會提出修改後的草案,以絕大多數票最終透過。
對話
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談決議影響
天文教材將相應改變
新京報:是不是可以說透過這次決議,冥王星的級別就降低了?
朱進:應該是說把冥王星從行星的範疇拿出來了,不再屬於行星的範疇。
新京報:在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發現冥王星後,九大行星的定義一直被眾人接受,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會不會影響到大家的投票?
朱進:應該說會有一定因素,但大多數人還是從全面、理性的角度去考慮;去思考一個新的定義,便於百姓接受,也便於我們總結不斷向人類湧來的新天文發現。
新京報:透過這次決議後,我們的教材等會不會改?
朱進:這次決議後,國際通行的說法、文字肯定會改,我們的教材、書籍等也會相應作改變。
太陽系天體最新分類
“行星”指的是圍繞太陽運轉、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剛體力而使天體呈圓球狀、並且能夠清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的天體。
同樣具有足夠質量、呈圓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的天體被稱為“矮行星”,如冥王星。
其他圍繞太陽運轉但不符合上述條件的物體被統稱為“太陽系
宇宙中十大詭異天體
地球十大神秘事件
宇宙十大驚人事實
太陽系最可怕的行星
天文基礎知識大全
回覆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