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融浮世繪

    不請自來。

    先說一下背景。當時正處於七雄爭霸的戰國時期,周王朝已經逐步衰微,對其他諸侯國沒什麼影響力了。七國諸侯相互攻伐,鬥爭異常激烈,誰都想稱霸天下。秦孝公也不例外,想稱霸,就得人才來幫你實現。

    因此領導有人才需求,才有商鞅展現自己才能的機會。

    再來說商鞅這個人。商鞅是衛華人,年少的時候喜歡刑名之學,非常有才華,後來去了魏國,在魏國國相公叔座那裡當中庶子。公叔座臨死前把商鞅推薦給魏惠王,還說,如果大王不用商鞅,那就殺了他。但是魏惠王不聽,既沒有用,也沒有殺。

    後來商鞅聽說秦孝公下令在全國尋訪有才能的人,於是就跑到秦國去了。當時靠著秦孝公寵臣,一個姓景的太監,得見秦孝公。但是第一次見面並不順利,商鞅說了很多堯舜治理國家的方法,但是秦孝公聽得只打瞌睡,還把景姓太監批評了一頓。。

    過了5天,那個姓景的太監又幫商鞅某得了一次與秦孝公見面的機會。商鞅這次用禹、湯、文、武治理國家的方法,還是不能讓秦孝公滿意,又把景姓太監批評了一頓。

    第三次,商鞅又求景姓太監,想見秦孝公。這次商鞅用春秋五霸的治國方法來說服秦孝公,這次秦孝公方才覺得這個商鞅還行。

    第四次,秦孝公主動找到了商鞅,商鞅這次用富國強兵的治國辦法,最終說服了秦孝公,然後被秦孝公重用。然後就有了之後的商鞅變法。

    為什麼最後商鞅能成功,是因為前面三次治國理念雖好,但是耗時日久,秦孝公是個有野心的君主,不可能去等幾十年上百年才看到結果,所以商鞅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試探摸索,最終摸清出秦孝公想要的,然後實現了自己的目標。

    最後,不得不提一下這個中間人,姓景的太監。如果沒有他在中間牽線搭橋,商鞅是不可能去反覆的試探摸索秦孝公的通點在哪裡。如果大家自己懷才不遇,又找不到賞識自己的領導,那可以先去找一找景監這樣的中間人。

  • 2 # About歷史

    商鞅本來在魏相公孫座手底下是中庶子這麼一個官職,公孫座病了,魏惠王問他萬一有什麼不測,可以用誰,公孫座向他推薦商鞅,魏惠王當做是病人的糊塗話,沒聽。

    公孫座死了之後,商鞅聽說秦孝公下令尋找能人,便去了秦國,透過秦王的寵臣景監見到了秦孝公。商鞅前後四次在秦孝公面前高談闊論,最後以疆國之術說動了秦孝公,然後就開始了他的變法之路。

  • 3 # 文史劉磚家

    一、單位釋出公開招聘廣告:發求賢令。

    公孫鞅聞秦孝公下令國中求賢者,將修繆公之業,東復侵地

    秦孝公深感國家危機,求賢若渴,想從東方六國招賢納士,為商鞅入秦提供了機會。

    二、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出魏赴秦。

    衛鞅原是魏國大將公叔座門下中庶子,公叔座病危臨終前前向梁惠文王舉薦衛鞅,並囑咐他如果不能為魏國所用,就殺了衛鞅。梁惠文王根本沒把衛鞅放在眼裡,既沒有重用他,也沒有殺他,衛鞅覺得在魏國不受重用,心中抱負難以施展,恰好遇到秦孝公求賢,於是離開魏國前往秦國。

    三、找到領導秘書做敲門磚:結識景監。

    普通人很難直接見到秦國的君王,於是想辦法結識了秦孝公的近臣景監,向他表達了自己的理想抱負,透過第一關面試。

    四、四見領導最終透過面試:卒獲重用。

    第一次見面,衛鞅談論帝道,孝公對這個不感興趣。孝公很不看好衛鞅。《史記》記載:

    孝公既見衛鞅,語事良久,孝公時時睡,弗聽。罷而孝公怒景監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監以讓衛鞅。衛鞅曰:“吾說公以帝道,其志不開悟矣。”

    第二次見面,衛鞅談論王道,秦孝公也不感興趣,並且開始懷疑景監的判斷。《史記》記載:

    後五日,復求見鞅。鞅復見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罷而孝公復讓景監,景監亦讓鞅。鞅曰:“吾說公以王道而未入也。

    第三次見面,衛鞅談論霸道,秦孝公聽得很有意思,很開心,打算任用衛鞅。《史記》記載:

    鞅復見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罷而去。孝公謂景監曰:“汝客善,可與語矣。”鞅曰:“吾說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誠復見我,我知之矣。”

    有了前面兩次的試探和第三次秦孝公的肯定,衛鞅把握秦孝公的真實想法,於是和秦孝公大談如何用霸道治國,孝公對他很滿意。

    衛鞅復見孝公。公與語,不自知躂之前於席也。語數日不厭。

    由此可見,衛鞅的求職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 4 # 叄丘

    當時正處於七雄爭霸的戰國時期,周王朝已經逐步衰微,對其他諸侯國沒什麼影響力了。七國諸侯相互攻伐,鬥爭異常激烈,誰都想稱霸天下。秦孝公也不例外,想稱霸,就得人才來幫你實現。

    因此領導有人才需求,才有商鞅展現自己才能的機會。

    再來說商鞅這個人。商鞅是衛華人,年少的時候喜歡刑名之學,非常有才華,後來去了魏國,在魏國國相公叔座那裡當中庶子。公叔座臨死前把商鞅推薦給魏惠王,還說,如果大王不用商鞅,那就殺了他。但是魏惠王不聽,既沒有用,也沒有殺。

    後來商鞅聽說秦孝公下令在全國尋訪有才能的人,於是就跑到秦國去了。當時靠著秦孝公寵臣,一個姓景的太監,得見秦孝公。但是第一次見面並不順利,商鞅說了很多堯舜治理國家的方法,但是秦孝公聽得只打瞌睡,還把景姓太監批評了一頓。

    過了5天,那個姓景的太監又幫商鞅某得了一次與秦孝公見面的機會。商鞅這次用禹、湯、文、武治理國家的方法,還是不能讓秦孝公滿意,又把景姓太監批評了一頓。

    第三次,商鞅又求景姓太監,想見秦孝公。這次商鞅用春秋五霸的治國方法來說服秦孝公,這次秦孝公方才覺得這個商鞅還行。

    第四次,秦孝公主動找到了商鞅,商鞅這次用富國強兵的治國辦法,最終說服了秦孝公,然後被秦孝公重用。然後就有了之後的商鞅變法。

    為什麼最後商鞅能成功,是因為前面三次治國理念雖好,但是耗時日久,秦孝公是個有野心的君主,不可能去等幾十年上百年才看到結果,所以商鞅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試探摸索,最終摸清出秦孝公想要的,然後實現了自己的目標。

    最後,不得不提一下這個中間人,姓景的太監。如果沒有他在中間牽線搭橋,商鞅是不可能去反覆的試探摸索秦孝公的通點在哪裡。如果大家自己懷才不遇,又找不到賞識自己的領導,那可以先去找一找景監這樣的中間人。

  • 5 # 一個人的歷史

    商鞅是衛國國君姬妾所生的公子,名鞅,姓公孫,他的祖先姓姬。公孫鞅年輕的時候好刑名之學,在魏國丞相公叔痤手下做中庶子。公叔痤知道衛鞅有才華,但他還沒來得及向國王推薦,自己就病倒了。有一天魏惠王來探望病情,他對公叔痤說:“您萬一有個三長兩短,我們國家的事情該怎麼辦呢?”公叔痤回答說:“衛鞅人儘管年輕但很有才華,可以將國家大事託付於他。”魏惠王聽了之後並沒有回答。魏惠王要離開的時候,公叔痤遮蔽了左右,對魏惠王說:“衛鞅很有才華,我王如果能用就委以重任,如果不用,就把他殺了,不要為他國所用。”魏惠王點了點頭。魏惠王走了以後,公叔痤便把衛鞅叫到自己身邊說:“我向我王推薦你,但他並不打算任用,你趕緊逃到其他國家去,以免被他們抓住。”衛鞅說道:“魏王不聽你的話任用我,當然也不會聽你的話傷害我。”果然魏惠王離開公叔痤府上後,便對左右說:“公叔痤老糊塗了,怎麼能讓我把國家大事託付給衛鞅一個毛頭小子呢?”

    西行入秦,遊說秦君,欲揚先抑,步步為贏。

    公叔痤死後,衛鞅聽說秦孝公在秦下發了求賢令,徵集賢能之士以恢復穆公霸業,於是便西行入秦,透過秦孝公的寵臣景監,見到了秦孝公贏渠梁。衛鞅和秦孝公談了很久,秦孝公一直打瞌睡,提不起一點精神。衛鞅走後,秦孝對景監說:“你引薦來的人說話不著邊際,能對秦國有什麼好處呢?”景監用秦孝公的話去責備衛鞅。衛鞅說道:“我是用五帝治國的方法來開導他,他不能領悟,希望五天之後,再向引薦我見孝公。”衛鞅第二次見到秦孝公的時候,比第一次情況要好一點,但還是不能讓秦孝公滿意。事情過後秦孝公又斥責景監,景監又去責備衛鞅。衛鞅說:“這次我用三王治國的方法去引導他,他還是聽不進去,請再次引薦我。”於是衛鞅第三次去見秦孝公,這次交談之後,秦孝公對衛鞅的言論已經有所肯定,只是還沒有完全聽取。這次過後,秦孝公對景監說:“你這個客人還不錯,我和他很談得來。”衛鞅說:“這次我是用五霸治國的方法來引導他,看來他能夠接受,請讓我再次進見秦孝公,我知道該和他談什麼了。”於是衛鞅第四次進見秦孝公,這次兩個人談了很久,秦孝公表示自己想一直想聽下去,不想打斷。

    富國強兵的謀略,變法圖強的決心。

    事後景監問道:“你是用什麼方法打動我們國君的?我們國君非常高興。”衛鞅說:“我先用三皇五帝的治國之策去開導他,希望把秦國治理的像夏、商、週一樣,有很高的道德水準,可是孝公沒有耐心等那麼長時間,他表示在自己在位的時候,就希望看到成績,這是他所期望的。怎麼能憋憋屈屈得等上幾十甚至上百年之後,才成就帝王之業呢?所以後來我只能用富國強兵的謀略來為孝公出謀劃策,但如果這樣做的話,秦國就不能達到殷朝、商朝的道德水平了。”

    不從於眾,不流於俗,不拘於理,不陷於利。

    秦孝公任用衛鞅後,衛鞅便想在秦國實行變法,但秦孝公害怕天下人議論自己。衛鞅勸秦孝公說:“成大事者不從於眾,君主作出的決定不必和百姓商量,百姓只用共享其成果就可以了。聰明人做出的決定,也不是常人所能理解,不一定要效仿古人,主要看適不適合國情。”甘龍說道:“聖人在教導人的時候,不會輕易改變人的習慣,聰明人在治理國家的時候,不會輕易改變原來的法度。按照人們舊有的習俗來教導,不用費力就可以成功。按照原有的制度來治理國家,官員們熟悉程式而百姓也不會受到驚擾。”杜摯說道:“按照過去的辦法治國,就一定不會有錯,變法要有十倍的功效,能看到巨大的利益才可以進行!”衛鞅反駁道:“周武王和商湯不守舊得到天下,夏桀、商紂遵循舊禮而亡國。改變古法的人不值得否定,遵循舊禮的人也不值得讚揚。”秦孝公說:“好!”於是任命衛鞅為左庶長,開始著手製定法令推行變法。商鞅西行入秦,並沒有急於和盤托出自己的謀略,而是一步步試探秦孝公的決心,謀國欲揚先抑,最終獲得了秦孝公的信任,成功入職並官拜左庶長,轟轟烈烈的變法運動隨之拉開了帷幕。

  • 6 # 史海尋蹤

    秦國的強盛源於先進於六國的制度,商鞅是第一位成功將“以法制國”理念現實化的人。雖然商法以現代眼光看,有愚民、弱民之嫌,為不少人所詬病。但“法無定數”,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在戰國那種局面複雜的大爭之世,商法為秦之富國強兵,立下首功,這是不可否認的。

    商鞅在入仕秦國前,相當不得志

    商鞅原叫衛鞅,故國是個貧弱小國,他為實現抱負,最初來到了七國中風頭最勁的魏國。當時的魏國,由於用李悝和吳起進行改革,國力強盛,魏武卒戰力威震天下,隱隱為各國領袖。

    而當時的秦國積弱積貧,偏居西陲,是被山東六國瞧不起的國家,差不多被邊緣化了,連自己的河西之地都被魏國所掠。這樣的國家,當然不是衛鞅施展才華的首選。話說回來,如果衛鞅被魏國重用,魏只是強上加強,反而達不到秦那種積弱成強的側目效果。

    衛鞅現在魏國相公叔痤手下當了箇中庶子(侍從人員),公叔痤十分欣賞他,便向魏王極力推薦,魏王卻未予理會。公叔痤曾諫言魏王,“要麼重用他,要麼幹掉他。”自負的魏王一樣都沒聽,衛鞅在他的眼中,只是無足輕重的小人物。

    秦孝公繼位,不拘一格選拔人才

    秦孝公當了國君後,明白國家要強大,離不開優秀人才。而窮弱的秦國,讀書人都沒幾個,人才奇缺,便向山東六國大發“求賢令”,只要有真才實學,不論地位出身,都賜予高官厚祿。

    這道命令一發出,在各國士子中掀起莫大波瀾,不得志的衛鞅也來到了秦國。

    國君選人才要選對的,而衛鞅也明白,要把肚子裡的貨變成現實,需要極大的決心和代價,沒有國君不遺餘力的支援信任,半途而廢的可能性很大,於是他對孝公進行了數次試探。

    第一次見孝公時,他提出以黃老之道治國的陳詞濫調。黃老之道即師法造化、無為而治這一套學說,是遠古三皇五帝用的法子,這給滿懷希望的秦孝公潑了一頭冷水,認為這根本就不適合秦國。

    第二次衛鞅又大加宣揚王道禮治,又是周朝時用的玩意兒,周朝用了王道治國,都把自己快弄得亡國了,當然不能用,於是秦孝公對曾報以很高期望的衛鞅極度失望,很不耐煩的把他打發走了。

    前兩次給孝公留下的心理陰影是巨大的,以至於連衛鞅的面都不願意見。但衛鞅還是託了不少關係,又一次見到秦王。對於秦王的冷淡,毫不在意的衛鞅拿出了真功夫,深刻分析了魏楚齊幾個強國的變法利弊,又針對秦國的情況提出《治秦九論》,這是日後變法的藍圖。

    識貨的孝公一聽就被深深吸引,大有知音之感,一改之前的冷淡,與衛鞅徹夜長談,商議強秦大計。

    隨後君臣相知,秦孝公起用衛鞅,展開了變法強秦之路。

  • 7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商鞅和秦孝公的君臣際遇可謂千百年難得一遇——為了共同的變法強秦的夢想他們相伴始終。正是商鞅變法使秦國由一個諸侯卑之的貧弱之國奇蹟般實現了大國崛起,奠定了秦國一統天下的基礎。更為重要的是商鞅變法所確立的郡縣制度、中央集權成為此後兩千餘年中國歷史的主流,雖然中國歷史上也和西方國家一樣出現過分裂動盪,但統一始終是主流。所謂萬世皆行秦政治就是說秦奠定了此後兩千餘年中國曆代王朝中央集權皇權專制政體,而這種政體在秦國的誕生正是肇始於商鞅變法。商鞅變法作為戰國七雄中持續時間最長、程度最深徹的變法之所以能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秦孝公的支援:秦孝公為支援變法而不惜與秦國的保守世家貴族為敵,當自己的太子和兄長觸犯新法時也能從秦國長遠的根本利益出發秉持大義。商鞅和秦孝公的君臣際遇因此被視為中國曆代君臣關係的典範,然而商鞅第一次面見秦孝公時給秦孝公留下的印象並不好,他究竟透過什麼樣的方法抓住了領導的心呢?為什麼秦孝公能一直對商鞅言聽計從委以重任呢?

    秦孝公於秦獻公四年(公元前381年)12月6日出生。秦獻公二十三年(公元前362年)其父秦獻公去世後秦孝公繼位。秦孝公繼位時年僅21歲。是不是和《大秦帝國》中侯勇老師所扮演的形象差距很大呀?而這年的商鞅也不過36歲。放眼當今世界政壇二三十歲就成為一國元首或高官的真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商鞅是衛國國君姬妾所生的公子。其實商鞅的本名並不叫商鞅,那麼商鞅究竟姓甚名誰呢?中國古人的姓氏文化和我們今天有所不同:事實上中國古人的姓和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正如古人的名字其實分為名和字——比如我們熟悉的關羽字雲長、劉備字玄德、曹操字孟德、諸葛亮字孔明......華人最早的姓起源於母系氏族時代,所以其實華人最早是隨母姓的,所以“姓”這個字是女字旁;事實上我們今天所謂的姓氏其實是古人的氏,是隨父系相傳的。商鞅是姬姓公孫氏,單名一個鞅字。熱衷於刑名之學的商鞅早年在魏國丞相公叔痤家中當中庶子(家臣),公叔痤對他很欣賞,病重之際曾向魏惠王舉薦由他來繼任相國。但魏惠王覺得此人太年輕,沒有從政經驗,沒有答應。公叔痤見魏惠王無意起用商鞅,於是又建議魏惠王殺掉商鞅,因為如果商鞅被別國得到將成為魏國的大患。魏惠王走後公叔痤又叫來商鞅說道:“我方才向大王舉薦你,無奈大王並無起用你的意思。我為了盡大魏臣子的忠義向大王建議殺掉你,現在我要盡朋友私交勸你逃走。”商鞅卻回答說:“既然大王沒因為您的話起用我,自然也不會因為您的話而殺掉我。”商鞅的分析完全正確——魏惠王根本就沒瞧得上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公叔痤死後商鞅在魏國失去靠山。恰在這時僻處西隅的秦國有了新的國君。剛繼位的秦孝公準備光復其先祖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的事業,收復東邊被(三晉)侵佔的土地,下令在國內訪求賢才。商鞅得信以後立即收拾行李,西出函谷關,來到了秦國。

    來到秦國的商鞅透過賄賂秦孝公的寵臣景監而得以覲見秦孝公。此時的秦孝公求賢若渴,加之秦國此時並不強大,其實是以一種仰視的目光在看待這位遠道而來的東方學子,可一番交談下來秦孝公不禁大失所望:商鞅初見秦孝公時首先提出了以堯、舜為代表的帝道治國。帝道治國作為中國最古老的治國之道,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所有治國之道的鼻祖。所謂帝道治國其實就是無為而治——政府只需要扮演一個宏觀調控者和仲裁者的角色,而不要干預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商鞅在提出帝道治國時首先列舉了堯舜二帝在位時的繁榮盛景,但秦孝公認為帝道治國見效太慢,而秦孝公是希望快快的出成績的。對帝道治國嗤之以鼻的秦孝公愣是把商鞅的言論聽成了催眠曲。也許是景監的確很得秦孝公寵幸,憑著他的門路使商鞅得以第二次面見秦孝公。這次商鞅和秦孝公談論的是王道治國理念——王道治國是經過兩千多年曆史延續的成規定製,其最為成功的範例便是西周禮制。這種王道禮制的確曾使天下康寧一片興盛,而且儒家一直不遺餘力的為這種王道張目禮讚。春秋戰國以來王道禮制雖然已經大為衰落,但許多國君為了表示自己仁義,仍然堅持說自己奉行王道。而且秦穆公時期的百里奚正是操的王道之學,那時秦國確實強盛一時,穆公也一度稱霸西戎,老秦人一直對此引為驕傲。秦孝公的《求賢令》也申明嚮往穆公時的強盛,信誓旦旦的要恢復穆公霸業。據此推測:孝公如果接受王道治國似乎也有理由。這次秦孝公沒打瞌睡,耐著性子聽完了,但依然拒絕實行王道治國。

    不得不說景監這個後臺果然夠硬,證據就是商鞅又得以第三次面見秦孝公。這次商鞅為秦孝公仔細分析了當時戰國三大強國魏國、齊國、楚國變法的成功與弊端,從而引出自己的《治秦九論》。其一《田論》:立定廢井田、開阡陌、田得買賣之法令。其二《賦稅論》:拋棄貢物無定數的舊稅制,使農按田畝、工按作坊、商按交易納稅之新法。如此則民富國亦富。其三《農爵論》:農人力耕致富並多繳糧稅者,可獲國家爵位。此舉將真正激發農人勤奮耕耘,為根本的聚糧之道。其四《軍功論》:凡戰陣斬首者,以斬獲首級數目賜爵。使華人皆以從軍殺敵為榮耀,舉國皆兵,士卒奮勇,傷殘無憂,何患無戰勝之功?其五《郡縣論》:將秦國舊世族的自治封地一律取締,設郡縣兩級官府,直轄於國府之下,使全國治權一統,如臂使指。其六《連坐論》:縣下設裡、村、甲三級小吏。民以十戶為一甲,一人犯罪,十戶連坐,使民眾怯於私鬥犯罪而勇於公戰立功。其七《度量衡論》:將秦國所行之長度、重量、容器一體統一,由國府製作標準校正,杜絕商賈與奸惡吏員對庶民的盤剝。其八《官制論》:限定各級官府官吏定員與治權,杜絕政出私門。其九《齊俗論》:強制取締山野之民的愚蠻風習——譬如舉家同眠、妻妾人殉等等。

    這實際上就是要以法家為核心推行對內嚴刑峻法,對外武力擴張的霸道治國理念。此番言論一出,深得秦孝公之心。大喜過望的秦孝公決定起用商鞅在秦國推行變法。然而興頭上的秦孝公不知道的是商鞅在和自己告辭後曾私下對人表示:霸道治國固然能強秦,但後世之君若不能及時更張,秦國的壽命將是一個問題。實際上商鞅自己是準備了帝道、王道和霸道三套治國理念,而且他也深知這三種治國路線各自的優劣——帝道境界高遠,但不適合戰國大爭之世;王道可行於天下承平之時,卻對亂世強國見效甚慢;霸道剛猛有餘,卻是一門容易令人走火入魔的絕世武功,練成之日天下無敵卻自殘身體。商鞅自己其實也不知道秦孝公會選擇哪種治國路線,但他明確知道自己更適合推行哪種路線,也知道當下的秦國最適合哪種路線。於是他將自己的真實意圖藏起來,先把秦孝公的胃口吊足了,再瞬間放出大招。不過他這麼做是有前提的:其一景監的背景足夠過硬,否則一個遊學士子一番應對把國君給吹得睡著了,還幻想有第二次、第三次機會?其二他和景監的關係夠鐵,否則人家憑什麼幫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打通關節面見國君?

    商鞅和秦孝公固然是君臣際遇千古難得,可他們要在秦國變法還得經歷一番波折,畢竟他們要拿秦國老世族開刀。為了統一華人的思想秦孝公召開朝會命臣工商議此事,結果以甘龍、杜摯為代表的舊貴族對變法群起而攻之,於是就有了如下一番論戰。甘龍反駁商鞅的變法理念說:“自古以來聖人教化人民不改變習俗,智者治理國家不變更法令。順著民俗來教化,不費力卻易成功;沿襲舊法來治國,官吏習慣,百姓安心。”說完後甘龍轉過身對秦孝公說:“現在倘若要變更法令,不遵循舊法,我恐怕天下人會背後非議君上,請君上仔細考慮。”商鞅一聽這話當即反駁道:“您所說的不過是俗人的見解罷了。平庸的人被習慣所左右,學者們又拘泥於自己的見聞,不能突破常規。這兩種人,不能跟他們討論變法的事。我想提醒甘龍先生,歷代的禮法制度都是不斷革新的,而非一成不變。夏、商、週三代的禮制是不同,但都能稱王天下;五霸的法度也各不相同,但都能稱霸諸侯。我想告訴大家一個事實,揭示真相:智者建立法令制度,而愚者只是受其制約;賢者更改禮制,平庸者受其束縛。”說到這裡商鞅也轉向孝公用堅定的語氣說:“受制於舊法者不可與之談變法;受制於舊禮者不可與之談政事。主上不要遲疑不決了。”這時杜摯跳出來說:“沒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要變更法度;沒有十倍的功效就不要變更工具。效法古制可以不出差錯,遵循舊禮可以避免偏差。”於是商鞅反擊道:”您口口聲聲說要效法古制,請問是效法哪一代的古法呢?又是遵循誰的禮制呢?伏羲、神農教化卻不誅殺;黃帝、堯、舜誅殺而不過分;周文王、武王時代法度、禮制又異於前代。”說到這裡商鞅瞥了一眼,只見杜摯頭冒冷汗無言以對。商鞅窮追猛打道:“三代不同法,便國不法古——商湯、周武王不受古法的拘束,卻成就王者之業;夏桀、商紂不變更古制,最終卻走向亡國。因此遵循蹈矩並非就是好,而突破常規並非就是壞,關鍵是要順應時勢而定。希望主上不要再疑惑不決了。”

    商鞅在和甘龍等人的論戰中大獲全勝,堅定了秦孝公的變法決心。商鞅深知自己的變法是要和秦國所有老世族為敵,他所可以依賴的除了秦孝公之外就只有秦國的百姓了,所以他必須取信於民。於是他在國都市場南門立下一根三丈長的木杆,招募百姓有能夠搬到北門的就賞給十鎰黃金。可之前官府的政令朝令夕改從沒兌現過,被騙慣了的老百姓的對官府的文告持懷疑態度。商鞅就又宣佈命令說:“有能夠搬過去的就賞給五十鎰黃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有一個人搬起木杆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給他五十鎰黃金以表明沒有欺詐。商鞅以南門立木的方式取信於民,終於得以在秦國頒佈新法令。公元前359年商鞅在秦國頒佈《墾草令》,作為全面變法的序幕。其主要內容有:刺激農業生產、抑制商業發展、重塑社會價值觀,提高農業的社會認知度、削弱貴族、官吏的特權,讓國內貴族加入到農業生產中、實行統一的稅租制度等改革方略。《墾草令》在秦國成功實施後秦孝公於公元前356年任命商鞅為左庶長,秦國大規模的深徹變法由此拉開帷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凱迪拉克的發動機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