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BIMBOX

    理性的看待很重要。

    2017年的時候,只要你和BIM稍微有點關係,一定被兩條新聞刷屏了。

    一條是:《建築資訊模型應用統一標準》已釋出,自2017年7月1日起實施。

    另一條是:《建築資訊模型施工應用標準》已釋出,自2018年1月1日起實施。

    這還沒完,在國家BIM標準體系計劃中,一共有六本標準將會陸續出臺。

    那具體到個人和公司,該參考和學習哪本標準?它們之間是什麼關係?只看網上粗略的介紹,你一定會越來越糊塗。

    今天,我們就把這六本標準的由來、相互關係,分別講些什麼,哪些人需要關注,一次性的給你講清楚。

    第一個要講的東西是:BIM都出國標了,是不是行業要顛覆了?

    如果有人這麼和你說,你千萬不要焦慮。

    咱們看一下已經發布的兩本標準的標準號:一本是GB/T 51212—2016,一本是GB/T 51235—2017 。

    這個GB是國標的意思,後邊還有一個T,就是推薦的意思。

    如果一本標準的標準號只有GB開頭,它就是強制性標準。

    只要你從事的行業在標準範圍內,無論你願意不願意,都得按照標準的要求來執行。

    而如果一本標準是以GB/T開頭,那它就是推薦標準,沒有強制性。

    它具體起什麼作用呢?

    工程專案的參與者要進行高效協作,就得需要一個統一的標準,這個標準可以雙方自己約定。

    雙方在簽訂合同的時候,與其約定上百條合同細則,不如拿出一個雙方都認可的權威標準,只要在合同上加一句:依照GB/T某某某執行本專案,就勝過千言萬語。

    而一旦推薦性標準寫到合同中,就必須強制執行了。

    說到這兒問你一個問題,GB/T18229—2000 《CAD工程製圖規則》是我們國家的CAD標準,用了這麼多年autoCAD,你用過這本標準嗎?

    這麼一說,你可能就知道了,GB/T標準的釋出並不意味著要變天,行業要顛覆,沒有那麼可怕。

    但是反過來說,BIM國家標準的出臺,會不會像CAD標準那樣,幾乎無人問津呢?

    我們的觀點是:不會。

    儘管CAD標準中對CAD軟體的使用方法做出了詳細的規定,但CAD軟體的最終產品就是一個東西:圖紙。

    無論你在使用過程中是否執行標準,只要最終出的圖紙符合出圖要求,就可以正常使用。

    當然,大家都不使用這個標準,確實會給從業人員帶來效率的損失——回想一下你拿到別人畫的CAD圖,圖層名稱跟顏色都和你的習慣不一樣,是不是會帶來麻煩?

    由於這個麻煩並不是很大,可以被人們忍受。

    BIM不一樣,它不僅是生產三維模型,還生產大量的非幾何資訊,這些資訊如果不能透過統一的標準來傳遞和交換,會給每一個參與者帶來很大損失,這些損失對於整個行業來說,就不像CAD那樣可以忽略不計了。

    而本來可以透過BIM獲利的一方,就很可能要求遵循國家標準。

    所以說,BIM國標的釋出不會一夜之間顛覆行業,但未來你的客戶很可能會要求執行這幾本標準。

    第二個要講的內容是:這麼多本標準,都是什麼來頭?

    要說清楚中國的標準體系,得先說說國際通用的BIM標準框架。

    BIM是行業跨度很大的技術,它需要整合IT行業和建築行業中多個領域的知識,才能把複雜的建築生產過程數字化。

    那麼,要把大象裝冰箱,攏共分幾步?

    三步。

    第一步,把資訊分類。

    不止是構件屬性這種靜態資訊,還包括過程記錄、質量管理等動態資訊。

    所有資訊都需要唯一編碼,同時也需要按照一定的層次順序來把它們歸類。

    對應這一步,國際上通用標準叫分類編碼標準,各個國家制定的不一樣,中國主要參考的是美國的OmniClass標準。這個你知道名字就可以了。

    第二步,把分類好的資訊告訴計算機,規定它使用什麼格式來儲存。

    對應這一步的標準,國際上叫做資料模型標準,最通行的是IFC。

    關於這個資料格式的知識,我們在《選擇BIM軟體,繞不過這個概念》這一期影片中講過,你可以翻回去複習一下。

    第三步,就是約定什麼人,在什麼階段,生產和使用什麼資訊。

    儲存在IFC格式檔案中的資訊,是大而全的,比如光是一堵牆就包含了幾十條資訊,但在專案的每一個具體階段,這些資訊沒有必要全部被傳遞,這樣會非常浪費資源。

    那用什麼樣的方式,提取哪些資訊,這個流程也需要標準化。

    對應這一步的標準,國際上叫過程交換標準。具體標準有很多,IFD,MVD等等,這些你都不需要記住,唯一一個你需要知道的就是這個:IDM標準,也就是Information Delivery Manual,資訊交付手冊,中國的標準主要參考它。

    這三個大的步驟,和它們對應的標準分類,咱們打個何關培先生說過的比方說明一下:

    OmniClass相當於國家藥品總目錄,規定所有藥品該怎麼分類和編碼。

    IFC是藥鋪,把這些分類目錄落實成很多具體的藥品。

    IDM就是藥方子,規定什麼人取哪些藥。

    把這個基礎說明白,再說國內BIM標準體系就很簡單了。

    第一本是《建築資訊模型應用統一標準》,這本標準已經發布,標準號GB/T 51212—2016,2018年1月1日開始實施。

    關鍵詞是「統一」。

    它不屬於上邊的三個分類,它是對BIM模型在整個專案生命週期裡,該怎麼建立、怎麼共享、怎麼使用,做出了統一的規定,其他所有的標準都要以這本標準為基本原則。

    它有點像憲法,只規定核心的原則,不規定具體細節。

    這本標準,使用BIM的人員都需要了解。

    第二本是《建築工程設計資訊模型分類和編碼標準》,對應著國際標準體系的第一類,分類編碼標準。

    關鍵詞是「分類和編碼」。

    這本標準直接參考美國的OmniClass,並針對國情作了一些本土化調整,它在資料結構和分類方法上與OmniClass基本一致,但具體分類編碼編號有所不同。

    比如,在分類系統中,兩者都是針對建築資訊模型進行了15大類的劃分。兩者的大類名稱不變,但是大類的編碼編號變了。

    對應的細類也發生了變化,比如同樣是“擋土牆”國內的編碼也有變化。

    注意,這個標準是對建築全生命週期進行編碼,不止是模型和資訊有編碼,專案中涉及到的人、和他們做的事,這些也都有對應的編碼。

    編碼分類中,模型和資訊部分需要由軟體開發商、第三方工具的開發商寫入到相應的BIM軟體中,如果你致力於進行BIM軟體的開發,這本標準就必須參透。

    如果你的專案裡有自建構件或者製造商的產品構件,同樣需要給這些模型加入相應的編碼。

    關於分類的其他部分,所有工程人員都有必要了解一下。

    第三本是《建築工程資訊模型儲存標準》,它對應著國際標準體系的第二類:資料模型標準,國內主要參考的是IFC標準。

    關鍵詞是「儲存」。

    這本標準,需要關注的人相對來說就廣泛一些了,所有使用BIM軟體的人都得知道,自己要接手什麼格式的檔案,又把什麼格式的檔案傳遞給下一個環節的人,甚至你還得關注,你正在使用的軟體是不是跟得上這本國標的更新。

    接下來要說的這三本都是執行標準,它們對應的是國際標準體系的第三類,過程交換標準。

    這一類標準說的是實際設計和施工中資料的生產與使用,中國主要是借鑑IDM標準來制定它們。

    咱們來一個個說一下:

    《建築工程設計資訊模型交付標準》,關鍵詞「設計」。

    主要對專案規劃、設計階段中BIM模型的命名規則、模型精細度,交付物等做了詳細的要求。

    針對設計的各個環節,以及每個環節對應的LOD等級,應該包含哪些資訊,它也進行了細緻的規定,比如建築基本資訊、屬性資訊、地理資訊、圍護資訊、水電暖裝置資訊等等。

    設計人員可以根據專案的進展,來找到規範對應的模型精細度要求。

    這部分的內容我們在之前的一期影片給你講過,名字叫做《給我整個LOD500的BIM來》,你可以回去看看。

    對於專案的設計人員,還有廣大的諮詢顧問,這本規範將是未來的必備品。

    《製造工業工程設計資訊模型應用標準》,關鍵詞「製造工業」。

    這是一本專門面向製造業工廠和設施的BIM執行標準,內容包括這一領域的BIM設計標準、模型命名規則,資料該怎麼交換、各階段單元模型的拆分規則,模型的簡化方法,專案該怎麼交付,還有模型精細度要求等等。

    這一本比較特殊,它不是按照機構來劃分,而是按照分支行業來劃分的,標準中重點強調了,它專門適用於製造業工廠,不包括一般工業建築。

    如果你從事的是製造業工廠的設計和建造,這本標準一定要關注。

    《建築資訊模型施工應用標準》,關鍵詞「施工」。

    這一本已經發布,標準號GB/T51235-2017,自2018年1月1日起實施。

    這本標準面向施工和監理,規定其在施工過程中該如何使用BIM模型中的資訊,以及如何向他人交付施工模型資訊,這包括深化設計、施工模擬、預加工、進度管理、成本管理等等方面。

    不用說,施工人員當然要關注和學習這本標準啦。

    你看,按照這個歸類理解起來,是不是簡單清楚多了?

    最後我們再給大家導讀一下已經發布的這兩本國標,讓你在讀的時候有一個清晰的思路,知道哪些點需要注意。

    第一本是《建築資訊模型應用統一標準》,剛才說了,它是中國BIM標準框架裡的「憲法」,後續的其他標準都是基於這本標準進行細化編制的。

    咱們先過一下主要內容。

    前三章總則、術語和基本規定咱們不細說。

    第四章模型體系,規定了BIM模型中應該包含哪些基本資訊,適應哪些專案階段,對軟體中的模型數字結構提出一個綱領性的要求。

    第五章資料互用,這章是總體上提出不同軟體之間,不同專案階段和人員之間,該如何進行協作和交換。

    關於模型資料的編碼和儲存,也只是幾句話提了一下總體要求,具體內容留給了後續的編碼標準和儲存標準。

    第六章模型應用和第七章企業實施指引,是說工程專案中每個階段的人,該使用哪一類的軟體,關注哪一部分的BIM應用,同樣是只有綱領,沒有具體的展開。

    這本國標你自己去讀,也就是這麼多的資訊,因為它是一個總則,具體到軟體開發和工程應用領域,都有更詳細的標準。

    你需要精讀的不是它的正文部分,最重要的是它的條文說明部分,我們強烈建議你認真讀一遍。

    條文說明裡首先提到,目前中國BIM 應用仍處於探索階段,國內還缺乏一種BIM落地的有效途徑,實踐證明用一款軟體、一個模型來實現全生命週期管理是不可能的。

    中國主張的方法是把整個BIM拆分成多個子模型、多種專業軟體,透過軟體之間的資料交換,來提高效率。

    標準提出了一個概念叫P-BIM,還有跟它對應的P-BIM軟體,這個概念很大,咱們改天專門展開來講,你可以先粗略的理解為:以實踐為基礎的、本土化的BIM方法和軟體。

    實現P-BIM軟體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按照BIM標準來改造中國產軟體,提升它們的數字化能力,另一種是按照國內建築業標準和管理流程,改造國外的軟體。

    兩邊的軟體都向中間靠攏,互相補足,但大方向是不搞大一統的軟體,把重點放在解決不同軟體之間的資料交換問題上。

    這部分表達了國家對BIM未來發展的核心態度,幾個關鍵點就是,按專業拆分軟體,不搞大一統,讓軟體符合現有標準和人員的操作習慣,一切以符合國情和可操作為基準,然後再從整體上解決資料互用的問題。

    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所有人該做什麼還做什麼,只是把原來的工作數字化,所有涉及資料交換和本土化的複雜問題,都應該由軟體商來負責解決。

    這個核心理念,才是這本標準的靈魂。

    下面再說說2018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建築資訊模型施工應用標準》,比起上一本,這本標準的含金量就高得多了。畢竟他屬於實操的層次,提出的要求當然也更具體。

    總則術語基本規定咱們不解讀了,你可以自己看一下,不過有一點值得一提,就是這本標準中的模型細度LOD的定義,和《建築工程設計資訊模型交付標準》中的定義是有衝突的,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在《給我整個LOD500的BIM來》詳細的講過,你可以去看看。

    第四章策劃與管理,講的是施工方該如何制定BIM策劃書,包括要做哪些事,安排哪些人,工作流程是什麼樣的。如果你的公司不清楚BIM實施的具體流程,可以參考這一章來進行編制。

    第五章施工模型,是在總體上規定用於施工的BIM模型中應該包括哪些資訊,該按照什麼原則建立和切分,不同階段的精細度要求,以及如何進行共享,這一章是下面八章在模型層面的綱領性內容。

    第六章到第十三章是這本規範的重點,你不需要從頭到尾的看。

    這幾章是把整個施工流程按先後順序分成十一項工作,包括混凝土深化設計、機電深化設計、施工模擬、預製加工、監理、竣工驗收等等等等,你只需要找到和你相關的那一章看具體內容就行。

    這八章的內容都是按照這麼個結構來講的:

    第一是應用內容,就是這個施工流程裡都有哪些工作需要應用BIM,比如在6.4中講到,機電深化設計中,專業協調、管線綜合、支吊架設計、預留預埋等工作,需要應用BIM。

    第二是典型流程,會給出一張流程圖,告訴你怎樣順利應用BIM。

    第三是模型元素,就是在這個流程中,使用BIM軟體的人需要保證模型中包含哪些資訊。這裡寫的非常具體,你照著套用就沒問題。

    第四是交付成果和軟體要求。就是從軟體和檔案層面要求這個階段需要交付哪些東西,這裡不僅是交付模型和圖紙,還包括一些過程記錄、報表等相關的資料,同樣也是講的很細緻,完全可以直接拿來套用。

    標準最後的附錄A你可以快速瀏覽一下,講的是施工階段不同LOD等級的模型中,都要體現哪些建築構建,它們包含的幾何資訊和非幾何資訊都有哪些。

    這些就是這本標準的主要內容,你按照這個思路去讀它,就可以啦。

    好了,以上就是對國家BIM標準體系,和已經發布的兩本標準的解讀,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標準體系還沒有完成,尤其是第三個層次執行標準。

    建造行業中有很多的細分行業,咱們可以看到面向製造工廠有一本獨立的標準,那面向市政、路橋等專業也很可能發展出完善的國標體系。

    另外工程專案BIM應用中還有其他的參與方,比如製造商、造價、物業管理等等,關於他們的相關國標目前還沒有訊息,相信也會逐步提上日程。

    分割線

    以上寫於2017年6月,到目前為止沒有再對相關標準做過解讀,主要是標準還在出,但沒有真正有價值的強制性標註,BIM的土壤依舊需要培養,離落地還有一段距離。

  • 2 # C30總工程師黃工

    一、滿足全過程綜合整合服務需求,提供全新的管理模式和網際網路+BIM整合協同管理平臺支援

    二、全方位滿足業主方專案管理需求

    三、方圓BIM雲全壽命管理體系及運作機制

    四、滿足集團企業級的多專案管理

    五、平臺大資料智慧科學化決策

    六、應用於全過程諮詢整合一體化管理

    七、方圓BIM雲平臺特點

    八、全過程工程管理整合一體化解決方案

    九、行業開花 實力印證

    一、滿足全過程綜合整合服務需求,提供全新的管理模式和網際網路+BIM整合協同管理平臺支援

    隨著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專案建設水平逐步提高,為更好地實現投資建設意圖,“投資者或建設單位”在固定資產投資專案決策、工程建設、專案運營過程中,對綜合性跨階段一體化的諮詢服務需求日益增強,對“投資決策綜合性諮詢”“工程建設全過程諮詢”的服務需求也逐漸增加。

    同時,建設行業向專案整合交付(IPD)模式的方向發展趨勢明顯,主要表現為:投資建設專案以PPP模式運作設計行業向EPC模式發展施工企業向施工總承包模式發展。

    引入IPD整合交付的理念和BIM技術,已成為當前建設行業的大型企業打造核心競爭力向工程公司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這些行業發展需要一個全新的管理模式服務平臺支援,為固定資產投資及工程建設活動提供——高質量智力技術服務

    二、全方位滿足業主專案管理需求

    方圓BIM雲是基於網際網路+BIM技術+全過程整合,為建設專案全過程、各階段、各參與方進行資訊化協同整合管理的平臺,具備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四大職能,適用於投資專案業主、全過程工程諮詢方、EPC總承包方、施工總承包方等整合交付運作商,以及勘察設計施工監理造價審計等專案各參與方。

    方圓BIM雲適應於整合交付商及專案各參建方在同一的平臺上協同工作

    三、方圓BIM雲全壽命管理體系及運作機制

    1全壽命整合化管理系統

    工程專案全過程資訊化管理為手段,將開發管理DM、專案管理PM、設施管理FM統一整合,各參與方在專案業主方或總控方的指揮協調下,進行各自的工作及成果交流展示。

    2同一平臺各參與方協同管理

    總控方可以是業主或其代理機構、總諮詢方、總承包方擔任,總控方應具有足夠的管控能力技術實力,能夠對各個階段成果交付的質量進度成本進行把控管理

    3各參與方實時動態交流

    各參與方可以在同一平臺系統提供的管理體系和管控標準下,透過系統獲取相關資訊資料資訊模型獨立完成相關管理工作,並提交資訊交流成果

    4Sunny協同 一模多用

    業主及專案管理方以模型為載體,進行透明化視覺化協同化精細化整合化的專案管控,達到各參與方的資訊查詢共享資訊反饋溝通

    各參與方根據許可權範圍隨時從中心伺服器獲得BIM模型,按合同要求進行相關BIM應用資訊整合反饋,達到一模多用

    四、滿足集團企業級的多專案管理平臺滿足集團企業級的多專案管理,包括對:單個專案管理、專案集管理、專案組合管理、專案變更管理等。

    五、平臺大資料智慧科學化決策透過海量資訊積累、多樣化的資料來源和資料型別、實時高速資料增長,採用新型的分析挖掘方法,在海量資料中發現有價值的資訊,形成預測性智慧化的決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順其自然正能量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