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滄桑說教
-
2 # 鬼腳七影視趣事
大明朝是繼中華文明出現斷層後的又一延續。明太祖朱元璋一生生殺決斷,殺人無數。一個乞丐出身的皇帝,沒有什麼高貴身份,為了力排眾議,加強皇權。他只能採用一個最原始的方式“殺”。朱元璋還做了一件加強皇權的大事,那就是廢除宰相,建立內閣。
廢除丞相制度,是歷史的退步。過度的中央集權,並不利於國家的發展和穩定。朱元璋這個人太過愛權,早就想廢黜丞相制度,所以故意縱容胡惟庸作惡,胡犯小錯的時候,朱元璋看不見。胡的過錯越來越大的時候,朱元璋立時發難,可見此人的用心之險惡。朱元璋不但將胡丞相五馬分屍,還以此為藉口,一舉將中國2000年的丞相制度廢除,從此相權盡消,天下權柄盡歸皇帝一人之手。之前,相權還能與皇權互相制約,到了霸道的朱元璋之手,天下唯有皇權。朱元璋終於做到了獨夫的境界。
到了明神宗上位,內閣權力達到一個頂尖,致使“部權盡歸內閣”。有一個人叫做張居正,他就是內閣的人,不是宰相的他卻擁有宰相的權力。
從此以後,國家的興旺,大多數時候只能依賴於皇帝一人。如果皇帝是一個開明的君主,國家還可能正常維持運轉,如果皇帝是昏庸兒,則非江山百姓之福。
所以過度集權,非百姓之福。就像拔河,皇權和相權平衡最好。哪一方贏了,都是倒一片。高層倒一點,百姓死一片!
-
3 # 艾迪特
當然對強化君主專制有積極作用,如其後代子孫嘉靖帝四十年不上朝,依然可以將大明帝國的政權牢牢抓在手裡。
宰相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央集權制度內部可發揮雙重作用:既可以輔佐皇帝,幫助皇帝處理政務,決策機要;也可能因權力過重而威脅君權,因而形成了君權與相權的矛盾.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後,可解決君相矛盾,設立內閣減輕皇帝負擔,但軍國大事均由皇帝個人裁決,.皇帝獨操權柄,有利於防止權臣專政,加強統治,有利於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
-
4 # 李好趣說史
朱元璋廢除丞相設立內閣,最大的好處就是加強了皇權!
結合朱元璋自身經歷和性格,分析設立內閣的原因。朱元璋最大的特點就是不信任官員,從中央到地方,不停的分權,讓官員互相監督,最後又藉著胡惟庸案一舉廢了丞相制度。雖說後來又有了丞相的替代品內閣,但還是比丞相差了很多。
舉個例子吧,朱元璋廢丞相之後,混的最好的內閣首輔當屬張居正了吧,上搞定皇帝和皇帝他媽,下有太監頭子支援,手握票擬、批紅兩大權利,外加東廠特務,簡直就是個土皇帝,但張居正也就能欺負欺負朝臣,在皇帝未成年的時候把皇帝當兒子教訓,如果讓張居正廢了萬曆,那是絕對做不到的。萬曆五年的一個奪情風波張居正就差點沒被朝臣逼死,這皇帝還是跟他同一戰線的,如果他提出要廢皇帝,那大家不是要把天翻了。
所以從朱元璋廢除丞相後,文官集團最多也就是跟皇帝吵吵架,抬抬槓,厲害點的管管皇帝的私生活,但誰也不能威脅到皇帝的位置,除非你能把所有文臣都聚集到一起,魏忠賢、張居正都做不到呢,誰還能。
縱觀歷史發展變遷,朱元璋廢除宰相,設立內閣這個措施對明朝發展利大於弊。歷史上從三公制度,隋朝分省,唐朝三省六部,宋朝同平章事,明朝內閣和清朝軍機。這中間除了零星幾個準備篡位的 曹操 高歡之類的 自己封自己丞相, 已經沒有可能再有一個人能集中權力與皇帝對抗。
明朝的內閣只有議政權沒有決策權。通俗點說就是,皇帝拿你當回事,那麼皇帝會參考你的建議。皇帝不把你當回事那麼你早晚罷免。
本來國家政務是由宰相統領各部門領導來完成的,但是朱元璋廢除宰相之後,就跳過了宰相這一環節直接由皇帝統領百官。雖說這避免了出現權臣。
所以朱元璋廢除宰相,設立內閣,很大程度上鞏固了皇權的統一。
-
5 # 歷史JU好看
先說結論:朱元璋廢宰相設內閣,維護了皇權,使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在明清到達巔峰。然而就這項制度來說,並不利於維護明朝的統治,甚至可以說這一制度為明朝滅亡埋下禍根。明朝滅亡。除了崇禎時期積重難返,還有制度上的根源。下面我們來詳細闡述一下。
總論:明代是中國近代史的開始時期,同時也是世界近代史的開始時期。從明迄今,六個世紀,五百多年,西方歐洲走上一個新的近代史階段,中國也復如是。明以後接著就是清,我們要了解清代,該先了解明代,現代中國大體是由明開始的。可惜的是西方歷史這一階段是進步的,而中國這一階段則退步了,至少就政治制度來講,是大大退步了。
倘使我們說,中國傳統政治是專制的,政府由一個皇帝來獨裁,這一說法,用來講明清兩代是可以的。若論漢、唐、宋諸代,中央政府的組織,皇權相權是劃分的,其間比重縱有不同,但總不能說一切由皇帝專制。到了明太祖洪武十三年,據正史記載,因宰相胡維庸造反,明太祖受了這個教訓,從此就廢止宰相,不再設立。他並說以後他的子孫也永遠不準再立宰相。所以明代政府是沒有宰相的,清代也沒有。所以我們說,中國傳統政治,到明代有一大改變,即是宰相之廢止。
明代政府,經過這樣的改變,一切大權,就集中到皇帝。我們若把明代政府這樣的組織,來回頭和漢唐宋各代的傳統政府一比較,便知以前宰相職權在政府之重要。但明代雖說一切事權集中在皇帝,究竟還有歷史舊傳統,亦並不是全由皇帝來獨裁。有許多事,是必經廷推、廷議、廷鞫的。當時小官歸吏部尚書任用,大官則由七卿,九卿,或再加上外面的巡撫總督開會來公開推舉,這叫廷推。倘使有大事,各部不能單獨決定,也常由七卿,九卿公決,這叫做廷議。倘使有大的獄訟,三法司解決不了,也由七卿,九卿開會定獄,這叫做廷鞠。這一制度,本來漢代早就有,朝廷集議大事,屢見正史記載,可見一切事,還不是全由皇帝獨裁的。
無論如何,在明代,一切事,總之是皇帝最後總其成。但皇帝一人當然管不盡這許多事,因此我們就得講一講皇帝的秘書處。明代皇帝的秘書處,當時稱為內閣。秘書便是內閣大學士。因為皇帝在宮裡辦公,他需要幾個秘書幫他忙,這些人的辦公地點在中極、建極、文華、武英四殿,還有文淵閣、東閣兩閣。這些處都在內廷,所以這些人就稱為內閣學士或內閣大學士。內閣學士原本的官階只五品,而六部尚書是二品,可見內閣學士在朝廷上地位並不高。上朝排班,大學士的朝位班次也在尚書的下面。今且說這些大學士做些什麼事情呢?在太祖時,內閣學士不過像是皇帝的顧問,遇皇帝有不清楚的事,可以隨時問他們,聽他們意見,做皇帝之參考。奏章批答,從前是宰相的事,現在是皇帝的事。皇帝不能一一親自動筆,便口授大學士寫出,這所謂“傳旨當筆”。由皇帝吩咐下來,這事怎樣辦,那事怎樣批,他們只照皇帝意見寫下。所以照理,大學士不過是皇帝的私人秘書,政治大權還是在皇帝,不在大學士。
據當時統計,自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先後八日間,內外諸司送到皇宮裡的奏章,共有一千一百六十件。每件奏章裡,有講一件事的,也有講兩三件事的,共計有三千二百九十一件事。此因中國地方大,一切事集中到中央,中央政府所當預聞的事當然多。遠從秦始皇帝時,早已把天平秤著公文,兀自天天看到深夜不得息,何況到明代?那時,西方還沒有現代像樣的英、法諸國。西班牙、葡萄牙這些小國家,不論疆土那麼小,政治規模也簡單得可憐。這當然不能與中國比。試問當時偌大一個國家,件件事要經皇帝批核,這當然很困難。
我們試看北平故宮,前面三大殿,是朝會之所,後面如乾清宮等,由皇帝住宿。他天天要到前面來辦公,距離既相當遠,北平之氣候九月就結冰,次年二三月才解凍,早上天氣尤其冷。而中國政府傳統習慣,會議上朝,總要在日出前,早上天不亮就朝會,皇帝也須黎明即起,等到太陽出來便散會了。一般做官人,多半住宮城外,遠的如前門外騾馬市大街等處。早上跑進皇宮有很遠的一段路,騎著一匹馬,帶著一個僕人,掌一盞燈籠,四更五更就要去。到了紫禁城,還得下馬,仍準騎馬的只有少數幾個人。一律須先到朝房,靜候皇帝上朝。皇帝出來,天還沒大亮,遇到天氣寒冷,那時也沒有近代的防寒裝置。火爐很簡陋,生些炭火,不過擺擺樣子而已。明制一天有三次朝,稱早朝、午朝、晚朝,如實則皇帝要三次出面見群臣及民眾。
皇帝一天要上朝三次,多少的麻煩。明太祖是開國皇帝,天下是他打來的,以前他是皇覺寺和尚,掃地挑水也幹過,他有這樣精力,可以做獨裁的皇帝。明成祖也還是親手打天下,他是封出去的王,從北京打到南京來篡了皇位,他也有精力可以親裁庶務。再下去的兒孫,生長在深宮,精力逐代萎縮,便不能這樣做。甚至不能天天出來上朝見群臣。今天不上朝,明天事情就接不上。事情接不上,不能叫文武百官在那裡老等著,也不能群臣們說了話,皇帝無辭可答。後來皇帝便只有偷懶,把政權交付與內閣,閣權慢慢地重起來。
然而明代大學士,他在官職上的地位雖然低,他在政府裡的權任卻很高。因為一切奏章,政事,看詳批答,都要經他們手。
但我們應知明代的天下,將近三百年之久,最初是皇帝親自在內閣,後來有些皇帝不常到內閣,由內閣條旨票擬送進去批。甚至有幾個皇帝則長久不管事,因不管事而更不能管事,就變成怕見大臣了。於是經年累月,不再到內閣,一切公事都要送進宮裡去。最有名的就是萬曆皇帝明神宗,他做了幾十年皇帝,有二十幾年沒有上過朝,政府裡大臣都沒有見過他一面。當時人傳說他抽大煙,真假不知,不過這也很可能。自憲宗成化以後,到熹宗天啟,前後一百六十七年,皇帝也都沒有召見過大臣。但我們也不能盡怪這些皇帝的不好,因他們精力、智力有限,天天困在深宮,而要處決一應國家大事,這何等的不容易。無怪他們要怕事偷懶,避不上朝。我們只該怪明太祖訂下那制度的不好。即是廢宰相而由皇帝來獨裁政事,那一制度確實在要不得。
現在再說皇帝和內閣日常不見面,於是皇帝和內閣中間的接觸,就多出一重太監上下其手的機會。皇帝有事交付與太監,再由太監交給內閣。內閣有事,也同樣送太監,再由太監上呈與皇帝。這樣,太監就慢慢地弄了權。甚至皇帝嫌麻煩,自己不批公事,私下叫太監批。批紅的實權,落到太監手裡,太監變成了真皇帝,掌握政府一切最高最後的決定權。遇到太監懶批的,便把來當作包魚包肉的廢紙用。這種黑暗腐敗,在歷史上,只有明代有。太監領袖稱司禮監,明代政制最壞時,私禮監便是真宰相,而且是真皇帝。當初太祖定製,一面廢去宰相,一面卻也預防到太監預聞政事的可能。故在洪武十七年,鑄了一塊“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的鐵牌,掛在宮門裡。可見太祖心裡盡明白,廢了宰相,由皇帝來獨裁,太監接近皇帝,易於得弄權。正如漢武帝把相權攬在宮裡,也預知嗣皇帝幼小,容易招致皇太后預政,所以要先把母后賜死。這些可有之流害,他們也是想到的,然而明太祖規定不準立宰相,這是他後人遵守了,始終沒有敢違背。至於不準太監干預政事,他後人卻沒有遵守。明代太監預政,就比任何朝代干預得厲害。(王振: 明朝第一名當權宦官,引致土木之變,明英宗被俘。 劉瑾:明朝時當權宦官,後被處凌遲處死。 魏忠賢: 明朝時宦官,以敗壞朝政著名。)這哪裡是太祖始料所及呢?在這種情形下,外面弄得沒辦法,內閣學士若真要做點事,也必須先勾結太監。因為內閣見不著皇帝面,非結合太監,一切政事便透不上最高層。明代有名內閣大學士張居正,這是近人所推中國歷史上大政治家之一個,但他也只能結合太監,才能攬實權。在神宗萬曆還沒有做皇帝時,張居正就是神宗的師傅。神宗做了皇帝,張居正是當朝皇帝老師,而且又是內閣大學士。然而先生見不到學生面,大學士照政制論,是無法主持政令的。於是張居正只有同司禮監勾結,他才能舒展抱負,來策動當時的政事。但當時朝臣大家都反對張居正,說他不像前朝宰相,不是政府正式的行政首長,不該弄權專政。這批評實在也不錯。當時尚書六部才是政府最高行政長官,他們只須聽命於皇帝,並不須聽命於內閣。
若內閣和六部發生意見,六部可以說:你不是宰相,不是大臣,不該管我們的事。不該管的事而管,不該攬的權而攬,此是權臣,非大臣。權臣弄權與大臣當權,在中國傳統政治觀點上是大有分別的。大臣是在當時的制度上有他正當的地位的。在中國傳統制度下,宰相無事不該問,無權不該把。他不問事,不當權,是失職,是無能。並非宰相,而問事攬權,是奸臣,是權臣。權臣弄權,這是違反國法的,也是違反政治上的傳統道德的。然而明代的制度,則根本沒有一個正式的宰相。六部尚書乃及七卿九卿,始是名正言順的大臣。當時反對張居正的人,他們心裡想:部(六部)院(都察院)長官,分理國事,只受皇帝節制,你做內閣大學士,只是皇帝私人顧問,你在皇帝面前,“從容論思”是你的責任,你不該藉著這一點關係正式出面來干涉部院,那是你越權。因為張居正要管事,所以他要各衙門奏章公事每樣備兩份,一份送內閣,一份送六科給事中。
這又是他不對。給事中雖官階低,但在當時政制法理上,一切檔案,該他過目,這是不錯的。內閣則並無必須預聞之職權,只皇帝私下要他預聞才預聞。所以當時人反對張居正,張居正是沒有理由答辯的。他於是只有向皇帝去辭職,他說他“所處者危地,所理者皇上之事,所代者皇上之言”,這幾句話,絲毫也不錯。然試問當時何嘗有一道正式命令叫張居正代理皇帝呢?依照中國政治傳統,皇帝不該干預宰相的事,此在講漢、唐、宋三代政制時,已詳細述及了。現在是內閣不得干預皇帝的權,就明論明,是不錯的,張居正也無法自辯。現在我們不瞭解當時這情形,總認為張居正是一大政治家,他能主張講法治,其實他本身就已違法了,而且違反了當時國家的大本大法呀。該皇帝管的事,他來管,那豈非不法之至嗎?若張居正在漢唐宋三代,那是一好宰相。依明代制度論,張居正是一內閣學士,不是政府中最高領袖,不得以內閣學士而擅自做宰相,這是明代政制上最大的法理,也是明代之所以異於漢唐宋傳統的。張居正要以相體自居,他一死,他家就被抄了。雖然他在明代有很大的建樹,但當時清議,並不講他好話,這就因為認他是一個權臣,非大臣。這不是專就他功業言,而是由他在政府之地位上的正義言。此刻我們要提倡法治,卻又來推尊張居正,這正為不瞭解明代政治制度。當知明代的政治制度,早和漢、唐、宋傳統有了很大的變化。張居正並未能先把當時制度改正,卻在當時制度下曲折謀求事功,至少他是為目的不擇手段,在政治影響上有利弊不相抵的所在呀!我們以上的說法,只就制度與法理論,不從事業和居心論。至少在當時那些反對派的意見是如此。
我們詳細講述這一層,正為闡明制度如何牽制著人事,而明代此項制度之要不得,也就即此更可論定了。
-
6 # 晨輝聊歷史
朱元璋廢除宰相實際上是君權與相權鬥爭下的必然結果。
起因:元朝末年,宰相統管全國軍政大權,使得皇權不穩,內亂屢生。
廢相始末:朱元璋吸取前朝教訓,廢除宰相,設立內閣,使得皇帝代替行使宰相權利,但也加重了皇帝的負擔,內閣後期演變成實際上的“宰相”。
作用:
(1)加強皇權,使中央權力歸於皇帝一人。
(2)避免奸相權臣威脅到皇帝,穩定國家統治。
(3)提高行政辦事效率。
(4)加重皇帝負擔。
-
7 # 穿越再現彼岸
宰相相當於君主的助手,自然而然要分享一下君主的權力,自戰國時期產生相國以來,宰相的權力是日趨縮小的。宰相權力縮小在宋朝時期已經成為定局,當時有一相三參,二相二參,相就是宰相,“參”則是指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後期參知政事的職務和宰相無差別,群相制度等於分割了宰相的權力,利於皇帝控制朝政。
朱元璋按照漢唐的制度設立了三大府:中書省,管理行政,中書省設定左右丞相,下轄六部;大都督府,管理軍事;御史臺,監察機構。(胡惟庸像,最後一位有宰相職務的官員)
朱元璋廢除宰相意義到底有多大?明朝宰相負責全國的行政,胡惟庸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有丞相的頭銜的官員。胡惟庸因得到朱元璋的寵信,擔任多年的“獨相”(原來有左、右宰相),大權獨攬,很多事情不稟報朱元璋就處理了,反對自己的奏章也壓下來了,胡惟庸的相權極度膨脹,直接威脅到皇帝的權力和權威。其實這事朱元璋一直在把控中,安排了很多間諜監控朝中主要大臣,胡惟庸不知死活,拉幫結派,自以為可以撼動皇帝,結果被殺,牽連三萬多人被殺。
1380年正月,朱元璋明令廢除宰相這一官職,從此以宰相為名稱的再也沒有出現在歷史中,但只是官職頭銜沒有,和宰相權力相當的職務還是有的。譬如明朝的內閣首輔,清朝的首席軍機大臣等都是事實上的宰相,內閣成員或者軍機處成員是事實上的副宰相。說的直白一點,朱元璋只是廢掉了宰相這一名稱的官員頭銜而已。
廢了宰相之後,六部直接歸皇帝管理,皇帝權力高度集中,朱元璋也因為自己管理全國行政變成了工作狂,一年四季沒幾天休息的日子。著名歷史學家吳晗曾經統計過某一時間段朱元璋的工作量。擷取的時間段為1384年9月14日至9月21日,合計8天時間;內外各部門送達奏摺1660件,反映的事情達到3391件,平均每天處理奏摺207件,處理事情424件。朱元璋凌晨3點起床,四五點鐘就開始工作,一直工作到深夜,每年休息三天,擱誰身上也不好受啊,沒幾天朱元璋就累壞了。
朱元璋為了加快處理的時間,自己找了7個秘書為他分門別類處理奏摺,瞭解奏摺的內容,然後綜合處理奏摺和國家政事,效率提高了不少。不過這個秘書群體逐漸形成內閣的雛形,明成祖時期在皇帝秘書的基礎上成立了內閣。明朝的內閣一般有1-7人不等,後來逐漸維持在5-6人左右的數量。
朱元璋是農民起義出身,他的權力慾望和控制慾望特別強,胡惟庸胡亂作為自然不能忍受,殺胡惟庸兼管行政,自己處理行政也完成的不錯,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後世皇帝未必能趕得上他這麼勤於政事。
明朝內閣制的運作模式如何?明朝初期的宰相有三大權力:決策權、議政權、行政權,廢除宰相改立內閣(1402年,朱棣)後,宰相的權力被分割。內閣分得”議政權,六部分得行政權,決策權牢牢把控在皇帝手中。地方上分行政權、司法權、軍事權,歸三司管理,直接對六部負責。後經過明朝幾任皇帝的完善,明朝行政運作日趨成熟,具體模式如下:
一、外朝有內閣,內部有司禮監。內閣閱奏摺議政,意見寫好貼在奏章上(稱票擬)遞交司禮監,司禮監呈交皇帝“批紅”,也就是最終的決策了,其實皇帝也就撿著重要的批示,其他都交給司禮監的太監處理了。很多太監不識字,明宣宗時期還成立了太監識字班讓太監學習文化知識,以期達到能處理奏摺的能力。
二、外朝有三法司(刑部、督察院、大理寺),內朝有錦衣衛、東廠、西廠、內行廠等機構,他們的職責有時是重疊的,互相監督控制。(清朝沿襲了明朝的批紅制度,如下為清朝皇帝的批紅“知道了”)
三、中央派駐地方上的大員有總督、巡撫,內廷有派駐地方上的鎮守太監、守備太監等等,都是互相監督制衡的部門。
明朝從中央到地方,從政治到經濟,雙軌系統配置,互相監督制衡,保障皇帝安全的行使決策權。有時不需要皇帝親自出面,行政機構照常運作,皇帝非常清閒,如果自己願意勤政那是另外一種情況(如崇禎),懶惰是人的天性,很多明朝皇帝是怠於政事的,總體把控就可以了。
內閣制度下的明朝皇帝?有雙規系統運作朝政,因此明朝出現了幾十年不上朝的皇帝,如嘉靖皇帝、萬曆皇帝,他們雖然不上朝,但明朝的大局面仍然把控在手中,並非散手不管。如日本在萬曆年間侵略北韓,在日本豐臣秀吉的決策中認為萬曆皇帝已經很久不上朝了,如果派遣優勢軍力,迅速擊敗北韓,等明朝反映過來時北韓已經亡國了。豐臣秀吉沒想到,他出兵北韓,萬曆皇帝立馬跑到前臺佈置軍力,選擇將領,籌備軍費,迅速出兵北韓,遏制了日軍的速勝。(明武宗朱厚照像)
也有四處玩耍的明武宗朱厚照,他雖然很多時間不在北京,但司禮監的奏摺還是要呈送他批閱,不在皇宮或者北京照常處理政務。
其實明朝內閣、司禮監等的雙規制度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假如內閣首輔和司禮監的首席太監聯合,會導致皇帝被架空,權力會集中在內閣首輔和司禮監手中,這是對皇權的巨大威脅。如萬曆初期,內閣首輔張居正和司禮監太監馮保合作,內外廷控制了所有權力。(劉瑾像)
內閣制度是為了加強皇權而設立的,作為秘書班底形成的內閣,在明朝缺乏法定的權力和地位,只是輔助政事,受皇權制約,同時也受司禮監的太監製約。內閣成員只有議政權力,如果想要取得實際權力,必須透過非正常手段巴結宦官,這樣才能取得實際權力,長此以往,宦官就凌駕於內閣之上。
假如是英明的皇帝,宦官權力會受到遏制,假如昏庸的皇帝往往造成宦官專權。如明英宗時期的王振,明武宗時期的劉瑾,明熹宗時期的魏忠賢等。
明熹宗時期,外廷中的官員都想進入內閣,進而成為內閣首輔,為了爭權奪利形成了不同的黨派,有東林黨(江蘇無錫東林書院派官員)、楚黨(湖廣人士官員)、浙黨(浙江官員)、宣黨(安徽宣州官員)、昆黨(江蘇崑山官員)、齊黨(山東官員)、閹黨(依附於宦官的官員)等。黨爭也是明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沒有什麼完美的政治制度,內閣制也是如此,只是將行政模式化的一個關鍵部門,任何制度都要靠人來運作,人和制度契合就是好制度,反之則使王朝衰敗、滅亡。
回覆列表
朱元璋誣陷胡惟庸謀反後,即撤銷了宰相一職,連三省都不要了,自己直接管六部,已經夠專治的皇帝就更加專治了。而所謂的內閣就是一秘書機構,沒有實際權利,內閣人員即大學士比六部尚書職位低三級。從此以後,中國再無宰相,皇帝也沒有了助手,所有權利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