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秉燭讀春秋

    清朝的滅亡和張之洞沒有必然聯絡,和清政府腐敗無能有關係,和清政府慈禧亂政有關係,和清政府閉關鎖國妄自尊大有關係,和清政府官員貪汙腐敗有關係。任何一個朝代的滅亡都不是孤立一個人造成的,而是各種勢力聯合絞殺和內部原因而造成滅亡的。

  • 2 # 千佛山車神

    清朝的覆滅是必然的,但是清廷在1912年覆滅就有很大的偶然因素,這其中跟張之洞的離世存在一定的關係

    清朝在經歷太平天國起義之後,所依仗的八旗鐵騎就基本上宣佈涼了。在此後的半個世紀中,支撐起清廷大梁的就是一些效忠於滿清的漢族大員。

    其中,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是為帝國力挽狂瀾的四大肱骨之臣,史稱“中興四大名臣”。

    (光祿大夫太子太保體仁閣大學士——張之洞)

    曾、李、左三人年紀要大張之洞不少,前三人為帝國相繼平定了太平天國運動、捻軍起義、西北迴亂和新疆叛亂,併發起救亡圖存的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旅程。

    可以說,若無這三人,帝國早已作古。

    因為年齡上比起前三位小了至少十來歲,張之洞步入官場的時間較晚,但起點要比前三位都高。

    張之洞出身於進士探花,也就是全國統考第三名,“學歷”是中興四人中最高的。其進入仕途之時,又正值晚清漢臣勢力崛起之際。

    因為學歷高,所以起點也高,張之洞以諫官身份進入朝廷,深得慈禧太后器重。之後擢拔外放,歷任湖廣總督、兩江總督、兩廣總督、軍機大臣等職。

    他在地方任職之時積極參與了曾李的洋務運動,建立了漢陽鐵廠、大冶鐵礦、湖北槍炮廠等軍事工業。此外,他還大力發展教育事業,今天武漢大學的的前身自強學堂,南京大學的前身三江師範學堂等都是由他建立的。

    (漢陽鐵廠舊照)

    張之洞雖然本人未曾親自帶兵上過戰場,但也前後參與了中法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其中在中法戰爭時,張之洞主戰,與李鴻章觀點相左。而在八國聯軍侵華之時,張之洞卻與李鴻章站到了同一戰線上,與列強簽訂《東南互保條約》,力保江南免於戰火。

    作為晚清的重臣,張之洞為清廷立下了汗馬功勞。特別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相繼離世,張之洞更是成為清廷最具威望的人。

    在進去20世紀之後,張之洞積極推動立憲運動,努力發展民權。1908年,慈禧太后和光緒帝先後辭世,清廷已是風雨飄搖。

    宣統元年(1909年),張之洞病重,奏請開去各項差額,攝政王載灃親臨探視。

    臨終之時,張之洞念念不忘天下安危,希望朝廷能積極迴應民願,早開國會,力避衝突。

    但攝政王載灃卻回覆道:“不怕,有兵在。”

    張之洞聽罷,再無一語。(攝政王載灃,清廷入關始於攝政王,也終於攝政王)

    1909年10月4日,張之洞在“國運盡矣”的獨自哀嘆中去世,清廷贈諡“文襄”。

    張之洞死後,清廷再無一人可威服天下。

    張之洞死後僅時隔一年,武昌起義爆發,各省一時紛紛獨立。清廷環顧四周,竟尋覓不到一位願意“挺身而出”之人。

    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在“舉目無親”的絕望中下詔退位,清朝滅亡。

  • 3 # 小司馬說

    沒有絕對關係!

    我們先回顧下清朝自嘉慶皇帝開始的帝國衰落史。

    嘉慶時期

    ——清朝自嘉慶年間國力開始衰退,儘管嘉慶皇帝在位期間也曾經勵精圖治,意圖挽回清廷頹廢趨勢,終因積重難返,直到嘉慶去世也沒有大的改變。整個王朝仍舊走上了下坡路。

    道光時期

    ——道光皇帝繼位之後,面對帝國的日漸衰落,為挽救這一局面,也曾像其父親嘉慶皇帝一樣也做了一些努力,比如整頓吏治、整釐鹽政、通海運、禁鴉片、平定準格爾叛亂……雖然這些改革措施對帝國的頹廢起到了一定緩解作用,但仍舊還是隻停留在表面上。

    雖然道光皇帝本人厲行節儉,對於政務也是勤勤懇懇。但是作為一個帝王,他本身資質、能力有限。加之當時社會弊端日漸顯現,而清王朝所暴露出來的問題也日益增多。所以在其統治的這段時間內,清廷繼續在下坡路上行駛。

    公元1840年(道光二十年),為抗議清政府的封禁鴉片政策,英國艦隊在廣東海面集結,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面對遠道而來且擁有現代化戰艦的英軍,清廷沒能抵抗到最後,最終被英軍打敗。戰爭結束之後,英國迫使清政府簽訂了近代中國第一份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自此古老中國的大門被開啟,列強開始侵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也開始形成。(被英法聯軍焚燬的圓明園遺址)

    咸豐時期

    ——道光皇帝去世之後,咸豐皇帝繼位。初繼位的咸豐皇帝也像其祖父、父親一樣,大手筆對朝政進行改革。為挽救日益嚴重的統治危機。咸豐皇帝任賢去邪,企圖重振綱紀。重用漢族官僚曾國藩等人。但此時的大清朝依舊處在外憂內患之中,國內太平天國等農民起義接踵而至;國外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清廷又一次大敗於西方列強。而作為帝國的統治者——咸豐皇帝在外出避禍期間,客死承德避暑山莊,留下同治皇帝等孤兒寡母。

    同治時期

    ——同治皇帝從其父咸豐皇帝手中接手的是一個危機四伏、內憂外患的爛攤子!此時的大清朝猶如行駛在茫茫大海中的一葉孤舟,面對驚濤駭浪,隨時都有傾覆的危險。大清帝國也開始呈現出一副夕陽西下的殘景。

    (晚清時局圖)

    我們再回頭看處在晚清亂世時的著名漢臣——張之洞。

    (晚清名臣張之洞)

    張之洞,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生於貴州。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順天府解元;十八歲中舉人;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中探花。是清末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洋務派代表人物。

    張之洞初期是清廷清流派健將,後期轉化為洋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其在仕途任上,大力倡導“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治學理念。張之洞一生注重教育,對清末教育有很大的影響!曾先後任清廷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軍機大臣等職位,是後期洋務派的重要首領。張之洞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並稱為晚清“四大名臣”。

    縱觀張之洞一生,其概括起來主要做了三件大事:

    (1)辦新式教育;

    張之洞在其仕途經歷之地,大力興辦學院和各種新式實業學堂。如著名的山西太原令德堂,就是張之洞在出任山西巡撫時所創辦。

    (2)創辦實業;

    張之洞的實業主要有兩件,一件時督辦蘆漢鐵路(盧溝橋——武漢);另外一件就是把武漢打造成為清末中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此外張之洞還創辦了近代著名的漢陽鐵廠、湖北槍炮廠……

    (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

    (3)編練新軍。

    張之洞是繼曾國藩、李鴻章之後,洋務運動的重要領袖人物。其為中華民族重工業、輕工業及近代軍事工業的發展都做出了開創性貢獻。

    公元1909年,張之洞逝世。

    張之洞作為清末漢臣中的傑出代表,其一生始終恪守儒家倡導的“忠君、愛民”思想。窮其一生都在憑一己之力力保晚清這艘“破船”不會沉沒。但是張之洞忘了一個基本的道理那就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即便張之洞不在清朝滅亡之前去世,清朝也會很快垮臺!因為為政只要在於人心,而晚清人心已盡失。此時的清朝滅亡只不過是時間問題,亦不是有一兩個張之洞可以左右的!

  • 4 # 小魚談文史

    個人觀點,張之洞去世和清朝政府滅亡沒有關係。張之洞是晚清中興名臣之一,漢陽鐵廠創辦人,洋務運動的支持者。他在世時候重視教育,創辦了不少學堂,政治上“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支援康有為的“戊戌變法”,鎮壓義和團運動,是一個和李鴻章媲美的朝廷重臣,為穩固清朝末年統治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清朝政府的滅亡是封建君主專制的必然結果,多少箇中興名臣都挽不回的。

  • 5 # 國史館

    清朝的滅亡與張之洞之死沒有直接的關係,但張之洞之死卻與清朝的滅亡有直接關係。

    張之洞算是被攝政王載灃活活氣死的。

    宣統元年七月初六(1908年8月21日),張之洞病重,具摺奏請開去一切差事在家養病。攝政王載灃前往視疾。載灃是皇帝的本生父,又是朝中第一權貴,他的到來其實相當於皇帝親臨。自古以來皇帝親臨大臣家中視疾有兩重含義:一是該大臣將一病不起,在彌留之際了,皇帝親臨表示慰問和優容。二是來送行,接受大臣的遺願。被視疾的大臣也都非常重視,要把臨終遺言說給皇帝聽。

    (署理兩江總督時的張之洞,當時袁世凱是直隸總督)

    慈禧死後,朝中沒有什麼像樣的人才了。張之洞可以說是碩果僅存的第一重臣,舉足輕重。他的死關乎國運和根本,因此他臨死之前要說的話肯定是非同小可,如果放在康雍乾朝,皇帝會隆而重之,打起百倍精神,認真聽他說話的。實際上,從康熙朝至道光朝,只有劉統勳、湯斌、陶澍等少數大臣的份量能與張之洞比肩,以康雍乾的精明,孰輕孰重自會分辨的出來的。

    照清朝的常例,大學士級別重臣病重彌留之際,皇帝會親自到家裡視疾。這既是給大臣的一種榮寵,也是給大臣一次最後對朝政進言的機會。大臣臨死之前的進言非常有份量,皇帝基本上都會採納。這種進言分兩種:一是遺折,二是視疾時的當面交談,而當面交談肯定比遺折更管用。

    張之洞一生堪稱人臣之極,他出身翰林,以清流領袖的身份出任封疆,從山西巡撫起家,歷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又多次署理兩江總督,晚年進軍機,任體仁閣大學士。他的人脈和影響遍及海內外,朝中幾乎所有官員都是他的下屬和晚輩,他的言論在當時和後世都有著巨大影響,100年以後的中國改革開放也未脫他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宗旨,他是中國百年一遇的人傑,鞠躬盡瘁。隨便擷取哪一段人生經歷都是經典。這樣一個人的臨終遺言,無論如何都不應該輕視。

    (張之洞塑像。他手裡拿的是他親手創辦的漢陽兵工廠出的步槍。後來的漢陽造就是在此基礎上改進的。抗戰時期漢陽造是中國軍隊打日本的主力步槍,蜚聲中外。)

    小皇帝當時只有四歲,所以視疾這樣的事就由他的父親攝政王載灃代勞。張之洞一定是提前很久就做好了準備。新政、立憲、海軍、用人之道、為君之道等等,拳拳忠愛,張之洞有一肚子話要對攝政王說。

    可這個攝政王根本就沒把張之洞放在眼裡。他當攝政王以後,心裡耿耿於懷的是漢大臣的權力太大,一定要把漢大臣的氣焰打下去。而張之洞是漢大臣的首領,壓制住張之洞,就等於壓住了漢大臣。所以他處處與張之洞為難,張之洞孤掌難鳴,早有萬念俱灰之感,要不是心存江山社稷,都想告老還鄉了。所以張之洞的病,一半是載灃的原因。

    張之洞開口了,先說最要緊的立憲問題。他建議不要與南方的民眾衝突,不要激化矛盾,為立憲爭取時間。

    可少不更事的載灃不假思索,張口就來。“不要緊,有兵。”一句話就把張之洞給懟回去了。自古以來,沒有哪一個朝代的君王不怕激起民變的,唯有載灃。而且自恃有兵在手,竟大有要故意找茬的樣子。大清國是怎麼亡的先不說,載灃這話卻是地道的亡國之言。

    張之洞氣的目瞪口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當天晚上就嚥氣了。可以說,張之洞就是被載灃氣死的。

    晚清本來就人才凋敝。張之洞和袁世凱是碩果僅存的國之重臣。載灃家裡與袁世凱有仇,所以溥儀登基,他當上攝政王,第一件事是要殺袁世凱。

    張之洞苦勸:主少國疑,殺重臣不祥。載灃還算是聽進去了,他令袁世凱回家養足疾。袁世凱逃過一劫,可張之洞就此在朝中孤掌難鳴了。載灃處處為難他,他也處處被掣肘。

    當時載灃那麼霸氣,其實是心裡有底的。那個時候的載灃,正躊躇滿志,自我感覺良好。

    出乎大多數人的想象,清廷那個時候不算是山窮水盡。由於幾十年洋務運動的成果開始顯現,清末的財政收入連續三級跳。1899年年入突破一億兩白銀,1908年突破兩億兩,1911年更是突破三億兩。年增長率為50%以上,增長率為當時世界之最。康乾盛世時也才年入三四千萬兩。雖然有辛丑條約的賠款,但由於財政收入增長的幅度較大,基本上沒有什麼影響。

    《辛丑條約》有一萬條罪狀,但有一條好處。那是李鴻章拼了老命爭來的,也是他在庚子之亂時與劉坤一、張之洞共同維持的東南互保的成果:沒有割地,也沒有涉及中國主權。晚清鉅變中列強的在華利益發生了鉅變,絕大多數列強樂於見到中國的新政改革和立憲。

    (張之洞的名著《輶軒語》)

    1909年載灃的弟弟載洵以海軍大臣名義訪德,一次性定購了八艘戰列艦、二十艘巡洋艦。把德國皇帝都驚呆了。這個大手筆只有今天的天朝才能與之相比。此外,他還在義大利和奧匈帝國的兵工廠簽了大量的訂單,令整個歐洲咂舌。

    手中大權在握,又有雄厚財力支撐,載灃有點飄飄然。這從載灃在清廷立憲事宜的表現中能看出來。

    宣統皇帝登基後,清廷下詔重申預備立憲。1911年5月,裁撤軍機處,成立新內閣。

    新內閣裡,慶親王奕劻任總理大臣。在13名國務大臣中,漢大臣4名,蒙古1名,滿族8名。其中皇族5人,開創了有清一代皇族參與中樞人數之最。此前的軍機大臣都是滿漢各半,皇族成員最多一個,一般都是直接回避。

    他的宗社黨也把持了軍權和財權。

    滿人鐵良擔任陸軍部尚書。後又調鐵良為江寧將軍,改蔭昌為尚書。載灃的弟弟載濤掌軍諮府(總參謀部),親貴良弼掌禁衛軍。他的另一個弟弟載洵任海軍部尚書。另一個親貴輔國公載澤任度支部尚書。

    (以慶親王奕匡為首的皇族內閣)

    載灃倒行逆施,後果非常嚴重。

    清朝從咸豐初年開始,就形成了外重內輕的格局。在外交、軍事和內政上,漢大臣是絕對的中堅。這種格局不能輕易打破,晚清以慈禧太后之精明,也從來沒有動這個格局。不是不想,是不能也。突破了這個格局會有滅頂之災。

    從載灃執政開始,他就不斷收權,把督撫手中的兵權、財權都儘量收上來,讓自己的兄弟和滿洲親貴掌管著。以至於地方漢大臣都普遍意識到清廷已經不再信任他們了,也不再需要和依賴他們,需要另尋出路了。

    載灃的做法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地方督撫離心離德。這也是辛亥革命爆發後,地方軍政大員紛紛宣佈獨立的重要原因。

    (載灃的中央軍委,裡面只有一個漢人)

    此外,載灃的做法還實際上削弱了清廷的軍事實力。鐵良、良弼等人號稱知兵,實際上志大才疏,花架子而已。載灃的兩個弟弟更是不懂軍事,他們執掌陸海軍,毫無建樹,只是擔當虛名。另一方面,晚清的新軍兵制和練兵方法實際上培養了一批彪悍的軍閥,他們肯定不是新建一個陸軍部和軍諮府所能轄制的。

    辛亥革命爆發,前線的槍聲一響,載灃的兄弟們才意識到自己對於軍隊的掌控能力基本為零。所謂知兵的人身邊竟連信得過的親兵都沒有一個。到良弼捱了一個炸彈,他們都噤若寒蟬,沒一個敢出頭的。

    這時候再請袁世凱出山,讓他組閣。老袁大刀闊斧,把以前的滿人和皇族全部趕走,換了一個清一色漢人內閣,載灃和他的兄弟們連個P也不敢放了。可笑皇族內閣不過是載灃兄弟們做的一個夢而已。

    載灃這個人其實不壞,他繼承了他父親的厚道和謹飭。但他糊塗。而且因為少不更事,做事太孟浪了。那個時候他身邊有個張之洞這樣的智者教導他就好了。所以,與張之洞過不去,怎麼看載灃都欠揍。

  • 6 # 五味社

    張之洞作為晚清時期洋務派的代表人物,是近代史研究的重要人物。

    1909年10月4日,自稱不與人爭閒氣的年進古稀的張之洞,在與攝政王載灃慪氣了大半年後,終於宣告不治,撒手人寰。

    當時大清王朝已處於危機四伏之地,作為洋務派代表人物的張之洞的死自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廣泛關注的話題之一便是張之洞的死對未來政局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大公報》表示

    “相國之在位也,於政界無赫赫之功,然一經長逝,影響於政界者頗大。”

    張之洞一死,如何抑制親貴專權,如何善後鐵路善款,是否該重新起用袁世凱。

    攝政王載灃掌權後,任人唯親,最終皇族內閣倒行逆施,遭致天下人不滿。

    張之洞的鐵路政策失信華人,取信洋人,所以很難有所評價。

    袁世凱重新起用後,仕途也非一帆風順,而是等到武昌起義,才被清王朝唯以大任,後成為清王朝的掘墓人。

    張之洞死後兩年,清王朝便走向覆滅。雖然清王朝的覆滅和張之洞之死沒有直接關係,難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絡,張之洞之後,再無能稱得上大才的秉政者。

  • 7 # 號角催人紅旗飄

    清朝滅亡是歷史必然,縱使張之洞不死也難以挽回的!但他預測到了大廈將傾的結局,從他的讀宋史詩就能看出, 南人不相宋家傳, 自詡津橋驚杜鵑。 辛若李虞文陸輩,追隨寒日到虞淵。

  • 8 # 歷史寶藏

    有一定的關係。張之洞的去世讓清王朝失去了一個忠臣,也失去了一個能臣。

    在晚清的歷史上,能叱吒風雲、力挽狂瀾的能臣不多,曾國藩算一個,其後是李鴻章,然後就是張之洞了。與那些靠鎮壓太平天國等農民起義發跡的軍功大吏不同,張之洞是依靠清議起家的。當張之洞出任封疆大吏時,虛心學習西方,大力興辦洋務,增強了自己的勢力。在李鴻章、劉坤一等人撒手歸西后,張之洞成為當時威望最高的漢族大臣,也成了王朝的一個支柱。

    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撒手人寰後,清王朝的統治已經是日薄西山。宣統作為新皇帝年紀尚小,國家的權力操控在宣統皇帝的父親載灃手上。

    但載灃才二十多歲,無多大的政治才幹和經驗,又特別想攬權,因此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收取漢人權力歸滿洲親貴,還收取地方權力收歸中央。面對他人對他任人唯親的質疑,載灃辯稱“本監國用人行政,一秉大公,即如信任親貴,亦系量能授職,因才器使。”(《民籲日報》)最後權力落在了載灃、載濤、載洵等少數人手中,在這個過程中,載灃與張之洞等人數次衝突。當時漢人權力屬袁世凱最大,威望還是要數張之洞最高,但張之洞拿載灃沒辦法,人家是攝政王。載灃與袁世凱等人的矛盾越來越大,最終袁世凱被開缺回家。

    宣統元年六月,張之洞肝病發作,生命垂危之際仍然操勞國事,在其彌留之際還勸來看望他的載灃不要大權獨攬,數月後張之洞病死。作為當時漢人中權勢和忠誠度都較高的大臣張之洞一去世,在漢人中威望最高和權勢最大的人就落在了有自己小算盤的袁世凱手上。張之洞去世後,載灃依然一意孤行,不聽勸告,加速集權,也加速了清王朝的滅亡。

  • 9 # 蘇綻

    張之洞是清朝滅亡前最後可以倚靠的重臣之一(另一個是袁世凱),張之洞1909年去世,兩年以後清朝滅亡。

    說到清朝的滅亡,和張之洞能夠扯上直接關係的就是湖北新軍。因為是湖北新軍發動的武昌起義,直接葬送了清王朝。而湖北新軍,歷史上一直被視為張之洞的私人武裝。

    如果張之洞在世的話,張之洞一定可以壓制湖北新軍,清末不至於爆發武昌起義這樣的事。而就算有了武昌起義,只要張之洞一句話,事態都可能得到平息,以張之洞在湖北新軍之中的威信,這是毋庸置疑的結果。而湖北新軍如果不鬧騰的話,清朝不至於啟用袁世凱壓制湖北新軍,沒有袁世凱出山,袁世凱逼迫清帝退位這樣的事就不會發生,清朝就不一定亡。

    所以,按照這個推斷,在清朝滅亡之中的關鍵,自然就是失去了張之洞這一環了。如果張之洞在世,不僅湖北新軍無事,張之洞壓制袁世凱也基本沒有問題。以張之洞的忠誠,維護清王朝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然而,這只是表面現象。清朝滅亡與否,不是張之洞一人可以扭轉乾坤的。歸根到底,還是清朝的衰老和腐敗到了無力迴天的地步。

    太平天國以後,清朝的統治基礎其實已經非常薄弱了。太平天國動搖了清朝的根基,尤其是朝廷在控制封疆大吏這樣的事上,已經有心無力。太平天國以後的清朝各地督撫,其實已經擁兵自重、割據一方,清朝皇室也只是維持著表面上的君主地位,反而不得不依靠各地的實力大臣。

    這種局面在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達到了巔峰,“東南互保”就是在這種背景之下發生的。所以,晚清時地方和朝廷的離心離德,早已經是公開的秘密。而清朝的滅亡,也只是欠缺壓倒清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已。

    因此,清朝末年,就算沒有湖北新軍起義,也必然會有其他地方的起義的。比如四川的保路運動,也是和武昌首義發生的時間差不多。而只要一地起事,在當時的情況下,其他地方隨之附和,是必然的事情,如此一來,清朝同樣會滅亡。

  • 10 # 史論縱橫

    以前還真沒做過這方面的研究!以張之洞晚清名臣的名聲來說,能力是有的,要說挽救清朝於力挽狂瀾是不可能的,個人無法決定歷史走向,這是基本的歷史常識。

    但是細細品來,好像還真有一些關係!

    張之洞1909年去世,1911年革命黨人就在武昌發動起義,隨後清朝滅亡,兩個事件僅僅相差兩年,不得不考慮二者之間的關係。

    武昌起義能夠成功跟張之洞有著巨大的關係!

    關於武昌起義能夠成功,是各方都沒能想到的,以當時的同盟會活動軌跡來說,基本集中於兩廣地區,想要重複當初洪秀全反清的革命路線,然而,兩廣起義無一成功,反而是長江流域的武昌新軍爆發起義成功,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當時武昌革命黨人邀請同盟會來領導起義,同盟會甚至沒有給予相當的重視,致使武昌起義成功後,竟然會出現沒有領導人的情況,最終把黎元洪從床底下拉了出來,成立了軍政府。

    武昌起義爆發後,全國迅速形成革命如火如荼的形勢,大多數省份跟風鬧革命,換一個名稱辮子一剪也成了革命政府。

    可以說,武昌起義的成功對於清朝的滅亡有著巨大的聯絡。

    武昌起義能夠成功,跟武漢當時的經濟發展水平有著巨大的關聯,

    在民國十大城市排名中,上海和天津排在首位,武漢排名第三,力壓廣州和南京,武漢的地理優勢是一定的,地處長江中游,輻射整個華中。

    正是在張之洞的治理下,武漢成為清末全國數一數二的城市,適合革命思想的孕育,在武昌起義後,武漢就成為革命中轉站,在民國時期大大小小的軍閥混戰中,武漢的戰略地位不言而喻。

    晚晴時期張之洞那批人的重視,漢陽造,重工業一直影響很深,民國時也以內陸運輸為主,在經濟中佔了很大比重。

    當時全國最大的兵工廠,漢陽兵工廠也坐落在武漢,武昌起義後,新軍一下子就繳獲了數萬支步槍,幾十門大炮,為武裝起義的成功奠定了基礎,沒有這些槍和炮,什麼革命都是白扯。

    張之洞撒手人寰,武漢這麼重要的地方瞬間就失去對朝廷忠心耿耿的大員,自然而言失去了對地方的掌控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湖人隊簽約了比斯利補強基本完成,如果火箭簽約安東尼,火箭和湖人誰陣容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