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姑蘇魯人甲

    1.石墨烯電池是最主要的攻克方向。

    2.智慧玻璃前擋,實現導航,娛樂,行車資料等。

    3.太陽能充電車頂,氫燃料。

    4.類似豐田的阿特金斯迴圈的動力回收系統普及。

    5.無人駕駛。

  • 2 # 運騰汽車

    燃油車不會消失

    很多人說到現在的汽車行業,動不動就會說燃油車停產之類的,這是不符合實際的。

    總的來說,目前電動車、混動車在內的新能源車,在銷售車型中的佔比,都還非常低,最重要的是,我們為什麼要發展新能源車來替代燃油車?

    有人說是為了環保,其實不然。環保當然是遠期的目標,但是不是當下的目標,當下的目標,一個是在石化能源枯竭之前,找到替代能源,目前看,就是電,還有一個,就是想各個經濟體,尤其是中國和美國想在新能源車領域佔據制高點,打破日德車企壟斷的局面。

    但從成本上來說,燃油車可以把成本降得非常地,而且發動機技術的最佳化和48V等新技術的採用讓油耗越來越低,而新能源車由於產業化發展尚在初期,成本高昂,所以,在十年內,燃油車都不可能完全消失。

    區域性智慧化

    智慧化的發展顯然已經是汽車行業的趨勢,不過很多企業誇下海口,要在2025年實現L5級自動駕駛可能不會實現,但是L3/L4在十年內大規模普及還是有可能的。

    未來幾年,我們可能就會見到汽車在高速公路等封閉路實現高速完全自動駕駛,並且大規模普及。從技術上來說,只需要做一些配套措施,這樣的話,可以大大提高高速公路的執行效率,並降低故障率。

    在開放地區,我們也可能會見到級別更低的自動駕駛,比如限速40以內,這樣可以為車機系統留下足夠的反映和警告時間。

    至於在完全開放地區實現全速域自動駕駛,目前看來業界還是過於樂觀,技術的發展在初期都是很快的,但是越往後,瓶頸就會越明顯,至少在十年內,L5級自動駕駛都還是天方夜譚。

    從上個世紀以來,汽車行業已經走過了風風雨雨的一百多年,從卡爾本茨造出來的第一輛時速18公里汽車到現在各種百公里加速只要幾秒鐘的超跑,這一百多年,汽車的發展速度如此驚人。

    下一個十年,汽車產業將經歷本質性的轉變:那時車機、車廠、車主均將與目前迥異。科技是這一轉變的原動力,同時主要的發展會圍繞以下的四大主題和七大趨勢。

    1.環保

    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將使公眾和有關法規給汽車廠商帶來更多的二氧化碳減排壓力。

    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22%來自交通運輸產業。預計1999年到2035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1.75 倍。

    2.便捷

    增長型城市的交通問題日益嚴重。汽車保有成本增加,而閒置時間高達95%。這給予那些能更有效配置人、車資源的企業提供了一片藍海。

    2010年到2025年,世界城市人口增幅達50%。市民交通擁堵耗時年平均為30小時。

    3.安全

    減少事故一直是產業優先要務,隨著人口的增長,更安全的公共運輸顯得更為重要。

    全世界交通事故已造成 50 萬人死亡,700 萬人受傷。

    4.實惠

    伴隨著基礎資本的積累,汽車保有量將在發展中國家是增長。這些新晉的消費人群需求的是更小型化和更廉價的車型。

    預計2025年汽車銷量:中國3500萬輛、印度740萬輛、全球1.2億輛。

    七大趨勢:即將到來的轉變會帶到產生能夠主導未來十年的七大趨勢

    〈趨勢一 混合動力、電力驅動〉

    對溫室氣體和汙染狀況的擔憂正在推動全行業汽車驅動方式的變革。有關燃油經濟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法規,使得車廠的製造向引擎更高效轉變。到 2025 年,十分之一的銷售車輛都將配備電動引擎,目前此項比例不足5%。但屆時大部分汽車動力引擎將是混合動力,仍會有 95% 的汽車至少有部分動力源自石油燃料。這便要求車廠製造出滿足新的使用標準的,更高效的內燃機。

    燃料電池(Fuel Cell)等替代驅動源的發展將會提升發動機的整體效率,當然要考慮民眾的消費能力及意願。日本政府將燃料電池汽車目標價格預設為 220萬日元(約1萬8千美金、13萬3千元人民幣)。儘管日本市場的燃料電池汽車對全球汽車消費市場來說仍是一小部分,但這一預期價格將是他們新能源汽車營銷中的比較優勢。

    汽車動力系統比較

    內燃機型(Internal combustion)

    混合動力型(Hybrids)

    插電式混合動力型(Plug-in hybrids)

    電動汽車(Electric vehicles)

    燃料電池汽車(Fuel-cell vehicles)

    〈趨勢二 輕量化〉

    為提升效率,車廠正致力於減輕整車重量。然而更嚴格的安全標準通常又要求使用更重的車身部件。一些公司著手對包括鋁,高強度鋼以及碳纖維增強塑膠(CFRP)等既輕又堅實的材料的研究,這一矛盾得以緩解。然而,這些都是昂貴的材料。尤其是CFRP,目前僅用於專業跑車的製造。隨時間推移,提升燃油效率的需求將增加鋁材和高強度鋼材的需求。

    〈趨勢三 自動駕駛汽車〉

    曾只出現在科幻小說中的自動駕駛,如今已不再遙不可及。它可以幫助減免交通事故,緩解交通擁堵和為更多的人提供出行便利。

    在引領此變革中,來自行業內外公司的競爭如火如荼。許多完全自動駕駛的汽車已在積極測試,而首批可商用的半無人車有望一至兩年內上路。

    與此同時,風險也將並存。汽車廠商不能忽視的是,將汽車的控制權完全授予軟體,可能會導致新的系統漏洞及其他相關責任。短期內可能的解決方式將是駕駛員在緊急情況下可介入操控。

    第一級:安全駕駛輔助

    自適應巡航控制(Adaptive Cruise Control),駕駛員依靠一個系統實現全車的控制。

    第二級:高複雜駕駛輔助

    車道保持(Lane Centering)和自動制動(Automatic Braking),兩個或以上自動控制系統配合工作。駕駛員只需要觀察前方行駛道路並在緊急情況採取措施。

    第三級:半自動駕駛

    熱成像攝影機(Thermal Imaging Camera)、緊急使用的方向盤以及多量程的感測器(Multi-Range Sensors),汽車可實現自動駕駛,同樣提供駕駛員在緊急情況時的操控。

    第四級的無人駕駛:全自動駕駛

    車前部和車後部的毫米波雷達(Milliwave Radar)、超聲波感測器(Ultrasonic Seneors)、目的地輸入設定、可變數座椅、電力驅動系統以及全自動轉向裝置,不需人工輸入,汽車可完成安全性節點操作。

    車機轉型的科技改革同時也將引發車廠的巨大變化。

    〈趨勢四 供應鏈變革〉

    對燃油節能的需求將必然帶來汽車零部件成本的增加--單車成本平均增加2500美元以上。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們要在緊隨技術浪潮的同時降低成本。對於零部件製造商來講,這是挑戰,同時也蘊藏商機。

    對於大型公司來說,降低風險意味著增加研發預算,並進行技術層面的更廣泛嘗試;另一方面,較小型的企業,可以專注於自己的核心技術,在短板領域更多聯合其他供應商。

    每車加權平均成本增量(單位:美元)

    〈趨勢五 新競爭者〉

    隨著軟體等技術逐步引領行業,不少的消費科技公司介入汽車行業也不足為奇。雖說最終汽車還是有別於智慧手機,那些關注於設計、易用性、自動化助理和電池壽命的科技公司還是能夠給這一領域注入新鮮血液。

    目前的電動汽車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元件同於傳統汽車,降低了汽車行業的門檻-這成為了科技資本積極介入的催化劑。

    更少的部件等價於更簡約的製造;

    2025 年的汽車將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新駕駛群體和駕駛方式將會給汽車製造商創造新的機遇。

    〈趨勢六 車聯網〉

    物聯網的發展完美詮釋了生活萬物互聯方式和其所帶來的變革。網聯汽車將繼續此程序。

    網聯化汽車可以在車車之間以及與更廣闊世界交流,所帶來的優勢遠不止減少交通事故和緩解交通壓力。它們將給汽車產業帶來強有力的影響。例如,保險業,保險公司以新的方式監控駕駛者的行為,獎勵優良的駕駛員,將成本攤薄到不良的駕駛者身上。共享服務產業也能更有效地對接汽車和消費者資源。

    駕乘共享模式對汽車行業來說是把雙刃劍。世界上大部分汽車用於日間短途行程,95%的時間是閒置的。如果司機決定放棄機動車的擁有權,只是在需求時擁有使用權,那對於汽車銷售來說並不是好的訊息。

    網聯化汽車—尤其是自動駕駛汽車—將改變人們駕駛用時消耗方式。2013 年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 50% 的受訪者者表示他們在乘車出行時更想收聽音樂、接打電話、瀏覽影片或上網衝浪。

    對駕乘的態度因年齡而異。千禧一代最認同駕乘共享(全球範圍內)。

    〈趨勢七 轉向新興市場〉

    在大多數經濟體中,當人均收入增至從1萬美元至2萬美元範圍時,汽車保有量就會大幅增長。

    到 2025 年,許多發展中國家將會達到這一水平,進而對更小型、更廉價和維護成本更低的汽車產生更強烈需求。比如,至2025年印度將成為世界第三大汽車市場—汽車需求量達740萬。中國,業已經歷過汽車保有量的激增期,將繼續增長,駕乘共享模式有望大行其道。

    新興市場將帶動未來增長:隨著人均收入的增長,新興市場將會更大程度拉動汽車銷量。

    總結一下:

    全球化的汽車行業革命在即。科技是源動力,人口、監管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到2025年,汽車和汽車產業將有巨大不同。

    汽車:搭載高效的引擎、更輕量化的材料,採用自動駕駛系統,汽車將會更智慧、更高效。

    汽車業:來自科技公司的新競爭,以及逐步具備更低價更高科技零部件供應能力的供應商,整個行業將會演進。

    駕駛者:將以不同的方式看待汽車。駕乘共享日益普及,大家會更傾向於將車作為消費媒體或通訊的空間。新興市場中這一部分消費者的比例將有所提升。

  • 3 # 車小二

    燃油車不會消失

    很多人說到現在的汽車行業,動不動就會說燃油車停產之類的,這是不符合實際的。

    總的來說,目前電動車、混動車在內的新能源車,在銷售車型中的佔比,都還非常低,最重要的是,我們為什麼要發展新能源車來替代燃油車?

    有人說是為了環保,其實不然。環保當然是遠期的目標,但是不是當下的目標,當下的目標,一個是在石化能源枯竭之前,找到替代能源,目前看,就是電,還有一個,就是想各個經濟體,尤其是中國和美國想在新能源車領域佔據制高點,打破日德車企壟斷的局面。

    但從成本上來說,燃油車可以把成本降得非常地,而且發動機技術的最佳化和48V等新技術的採用讓油耗越來越低,而新能源車由於產業化發展尚在初期,成本高昂,所以,在十年內,燃油車都不可能完全消失。

    區域性智慧化

    智慧化的發展顯然已經是汽車行業的趨勢,不過很多企業誇下海口,要在2025年實現L5級自動駕駛可能不會實現,但是L3/L4在十年內大規模普及還是有可能的。

    未來幾年,我們可能就會見到汽車在高速公路等封閉路實現高速完全自動駕駛,並且大規模普及。從技術上來說,只需要做一些配套措施,這樣的話,可以大大提高高速公路的執行效率,並降低故障率。

    在開放地區,我們也可能會見到級別更低的自動駕駛,比如限速40以內,這樣可以為車機系統留下足夠的反映和警告時間。

    至於在完全開放地區實現全速域自動駕駛,目前看來業界還是過於樂觀,技術的發展在初期都是很快的,但是越往後,瓶頸就會越明顯,至少在十年內,L5級自動駕駛都還是天方夜譚。

    從上個世紀以來,汽車行業已經走過了風風雨雨的一百多年,從卡爾本茨造出來的第一輛時速18公里汽車到現在各種百公里加速只要幾秒鐘的超跑,這一百多年,汽車的發展速度如此驚人。

    下一個十年,汽車產業將經歷本質性的轉變:那時車機、車廠、車主均將與目前迥異。科技是這一轉變的原動力,同時主要的發展會圍繞以下的四大主題和七大趨勢。

    1.環保

    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將使公眾和有關法規給汽車廠商帶來更多的二氧化碳減排壓力。

    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22%來自交通運輸產業。預計1999年到2035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1.75 倍。

    2.便捷

    增長型城市的交通問題日益嚴重。汽車保有成本增加,而閒置時間高達95%。這給予那些能更有效配置人、車資源的企業提供了一片藍海。

    2010年到2025年,世界城市人口增幅達50%。市民交通擁堵耗時年平均為30小時。

    3.安全

    減少事故一直是產業優先要務,隨著人口的增長,更安全的公共運輸顯得更為重要。

    全世界交通事故已造成 50 萬人死亡,700 萬人受傷。

    4.實惠

    伴隨著基礎資本的積累,汽車保有量將在發展中國家是增長。這些新晉的消費人群需求的是更小型化和更廉價的車型。

    預計2025年汽車銷量:中國3500萬輛、印度740萬輛、全球1.2億輛。

    七大趨勢:即將到來的轉變會帶到產生能夠主導未來十年的七大趨勢

    〈趨勢一 混合動力、電力驅動〉

    對溫室氣體和汙染狀況的擔憂正在推動全行業汽車驅動方式的變革。有關燃油經濟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法規,使得車廠的製造向引擎更高效轉變。到 2025 年,十分之一的銷售車輛都將配備電動引擎,目前此項比例不足5%。但屆時大部分汽車動力引擎將是混合動力,仍會有 95% 的汽車至少有部分動力源自石油燃料。這便要求車廠製造出滿足新的使用標準的,更高效的內燃機。

    燃料電池(Fuel Cell)等替代驅動源的發展將會提升發動機的整體效率,當然要考慮民眾的消費能力及意願。日本政府將燃料電池汽車目標價格預設為 220萬日元(約1萬8千美金、13萬3千元人民幣)。儘管日本市場的燃料電池汽車對全球汽車消費市場來說仍是一小部分,但這一預期價格將是他們新能源汽車營銷中的比較優勢。

    汽車動力系統比較

    內燃機型(Internal combustion)

    混合動力型(Hybrids)

    插電式混合動力型(Plug-in hybrids)

    電動汽車(Electric vehicles)

    燃料電池汽車(Fuel-cell vehicles)

    〈趨勢二 輕量化〉

    為提升效率,車廠正致力於減輕整車重量。然而更嚴格的安全標準通常又要求使用更重的車身部件。一些公司著手對包括鋁,高強度鋼以及碳纖維增強塑膠(CFRP)等既輕又堅實的材料的研究,這一矛盾得以緩解。然而,這些都是昂貴的材料。尤其是CFRP,目前僅用於專業跑車的製造。隨時間推移,提升燃油效率的需求將增加鋁材和高強度鋼材的需求。

    〈趨勢三 自動駕駛汽車〉

    曾只出現在科幻小說中的自動駕駛,如今已不再遙不可及。它可以幫助減免交通事故,緩解交通擁堵和為更多的人提供出行便利。

    在引領此變革中,來自行業內外公司的競爭如火如荼。許多完全自動駕駛的汽車已在積極測試,而首批可商用的半無人車有望一至兩年內上路。

    與此同時,風險也將並存。汽車廠商不能忽視的是,將汽車的控制權完全授予軟體,可能會導致新的系統漏洞及其他相關責任。短期內可能的解決方式將是駕駛員在緊急情況下可介入操控。

    第一級:安全駕駛輔助

    自適應巡航控制(Adaptive Cruise Control),駕駛員依靠一個系統實現全車的控制。

    第二級:高複雜駕駛輔助

    車道保持(Lane Centering)和自動制動(Automatic Braking),兩個或以上自動控制系統配合工作。駕駛員只需要觀察前方行駛道路並在緊急情況採取措施。

    第三級:半自動駕駛

    熱成像攝影機(Thermal Imaging Camera)、緊急使用的方向盤以及多量程的感測器(Multi-Range Sensors),汽車可實現自動駕駛,同樣提供駕駛員在緊急情況時的操控。

    第四級的無人駕駛:全自動駕駛

    車前部和車後部的毫米波雷達(Milliwave Radar)、超聲波感測器(Ultrasonic Seneors)、目的地輸入設定、可變數座椅、電力驅動系統以及全自動轉向裝置,不需人工輸入,汽車可完成安全性節點操作。

    車機轉型的科技改革同時也將引發車廠的巨大變化。

    〈趨勢四 供應鏈變革〉

    對燃油節能的需求將必然帶來汽車零部件成本的增加--單車成本平均增加2500美元以上。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們要在緊隨技術浪潮的同時降低成本。對於零部件製造商來講,這是挑戰,同時也蘊藏商機。

    對於大型公司來說,降低風險意味著增加研發預算,並進行技術層面的更廣泛嘗試;另一方面,較小型的企業,可以專注於自己的核心技術,在短板領域更多聯合其他供應商。

    每車加權平均成本增量(單位:美元)

    〈趨勢五 新競爭者〉

    隨著軟體等技術逐步引領行業,不少的消費科技公司介入汽車行業也不足為奇。雖說最終汽車還是有別於智慧手機,那些關注於設計、易用性、自動化助理和電池壽命的科技公司還是能夠給這一領域注入新鮮血液。

    目前的電動汽車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元件同於傳統汽車,降低了汽車行業的門檻-這成為了科技資本積極介入的催化劑。

    更少的部件等價於更簡約的製造;

    2025 年的汽車將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新駕駛群體和駕駛方式將會給汽車製造商創造新的機遇。

    〈趨勢六 車聯網〉

    物聯網的發展完美詮釋了生活萬物互聯方式和其所帶來的變革。網聯汽車將繼續此程序。

    網聯化汽車可以在車車之間以及與更廣闊世界交流,所帶來的優勢遠不止減少交通事故和緩解交通壓力。它們將給汽車產業帶來強有力的影響。例如,保險業,保險公司以新的方式監控駕駛者的行為,獎勵優良的駕駛員,將成本攤薄到不良的駕駛者身上。共享服務產業也能更有效地對接汽車和消費者資源。

    駕乘共享模式對汽車行業來說是把雙刃劍。世界上大部分汽車用於日間短途行程,95%的時間是閒置的。如果司機決定放棄機動車的擁有權,只是在需求時擁有使用權,那對於汽車銷售來說並不是好的訊息。

    網聯化汽車—尤其是自動駕駛汽車—將改變人們駕駛用時消耗方式。2013 年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 50% 的受訪者者表示他們在乘車出行時更想收聽音樂、接打電話、瀏覽影片或上網衝浪。

    對駕乘的態度因年齡而異。千禧一代最認同駕乘共享(全球範圍內)。

    〈趨勢七 轉向新興市場〉

    在大多數經濟體中,當人均收入增至從1萬美元至2萬美元範圍時,汽車保有量就會大幅增長。

    到 2025 年,許多發展中國家將會達到這一水平,進而對更小型、更廉價和維護成本更低的汽車產生更強烈需求。比如,至2025年印度將成為世界第三大汽車市場—汽車需求量達740萬。中國,業已經歷過汽車保有量的激增期,將繼續增長,駕乘共享模式有望大行其道。

    新興市場將帶動未來增長:隨著人均收入的增長,新興市場將會更大程度拉動汽車銷量。

    總結一下:

    全球化的汽車行業革命在即。科技是源動力,人口、監管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到2025年,汽車和汽車產業將有巨大不同。

    汽車:搭載高效的引擎、更輕量化的材料,採用自動駕駛系統,汽車將會更智慧、更高效。

    汽車業:來自科技公司的新競爭,以及逐步具備更低價更高科技零部件供應能力的供應商,整個行業將會演進。

    駕駛者:將以不同的方式看待汽車。駕乘共享日益普及,大家會更傾向於將車作為消費媒體或通訊的空間。新興市場中這一部分消費者的比例將有所提升。

  • 4 # 龍生汽車技術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燃油車不會消失

    很多人說到現在的汽車行業,動不動就會說燃油車停產之類的,這是不符合實際的。

    總的來說,目前電動車、混動車在內的新能源車,在銷售車型中的佔比,都還非常低,最重要的是,我們為什麼要發展新能源車來替代燃油車?

    有人說是為了環保,其實不然。環保當然是遠期的目標,但是不是當下的目標,當下的目標,一個是在石化能源枯竭之前,找到替代能源,目前看,就是電,還有一個,就是想各個經濟體,尤其是中國和美國想在新能源車領域佔據制高點,打破日德車企壟斷的局面。

    但從成本上來說,燃油車可以把成本降得非常地,而且發動機技術的最佳化和48V等新技術的採用讓油耗越來越低,而新能源車由於產業化發展尚在初期,成本高昂,所以,在十年內,燃油車都不可能完全消失。

    區域性智慧化

    智慧化的發展顯然已經是汽車行業的趨勢,不過很多企業誇下海口,要在2025年實現L5級自動駕駛可能不會實現,但是L3/L4在十年內大規模普及還是有可能的。

    未來幾年,我們可能就會見到汽車在高速公路等封閉路實現高速完全自動駕駛,並且大規模普及。從技術上來說,只需要做一些配套措施,這樣的話,可以大大提高高速公路的執行效率,並降低故障率。

    在開放地區,我們也可能會見到級別更低的自動駕駛,比如限速40以內,這樣可以為車機系統留下足夠的反映和警告時間。

    至於在完全開放地區實現全速域自動駕駛,目前看來業界還是過於樂觀,技術的發展在初期都是很快的,但是越往後,瓶頸就會越明顯,至少在十年內,L5級自動駕駛都還是天方夜譚。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怎樣評價王寶強參演的《新喜劇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