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中簡堂羚羊飛渡
-
2 # 星火辰
唐德宗李適是唐代宗之子、唐肅宗之孫,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的曾孫了。說唐德宗時期,唐朝出現中興,這是不恰當的。只不過呢,唐朝後來的皇帝都是唐德宗的子孫,德宗在位時間較長,唐朝史書也不好對他評價得太低。
唐德宗李適周圍的人好多都可以稱為傳奇,獨獨這位德宗只能說是個平庸之人。曾祖是李隆基、祖父和父親好歹平定了安史之亂、他娘是傳奇的女人沈珍珠(好多年前有這方面的電視)、他的宰相是半個神人的李泌、他也是見過郭子儀的(還將郭子儀給分了權)、他手下有帝國的中興三將李晟(雪夜襲蔡州的李愬之父)、馬燧和渾瑊。
這些人的光芒顯然都遠遠蓋過了李適,他的優點,或許只有兩個:第一,不迷信;第二,知錯能改。但是他的缺點那就多了:譬如說不顧實際的牛脾氣,看不清形勢,貪財無厭,失敗後再難振作,任用奸臣,從百姓手裡搶錢,疑心病特重,結果還容易受騙等等。
一、繼位之初,不顧實際想強行削藩,結果逼反了河北各路諸侯。李適年輕時很有理想,覺得他老爹代宗皇帝對河北三鎮和山東的平盧節度使是姑息縱容,於是強行推動自己的削藩計劃,結果戰爭一起,河北遭殃。關鍵是引動了關中的叛亂,叛賊朱泚佔據了整個長安,李適不得不出奔奉天(陝西乾縣附近),後來再奔興元。那時候,不但河北和關中的百姓遭殃,連李適都差點被叛軍幹掉。
二、關中叛亂的根由,在於李適不恤士卒,重用奸臣,強行向長安百姓收取重稅。李適的稅花樣百出,幾乎等於在搶,當然最後罪名都落到奸相盧杞身上,其實和李適的支援不無關係。
三、為了平定關中叛亂,李適不得不下罪己詔,從此銳氣盡消,大肆姑息藩鎮。為了平定朱泚,李適下詔批評了自己,這才安撫好河北諸鎮。從此後,李適的雄心就消失了,苟且之態露了出來。
四、為了苟且,李適繼續大肆斂財,更猜忌功臣宿將。李適的貪婪,在唐朝皇帝中是有名的,而他對在平叛中立下大功的李晟等人也越發猜忌。
五、在對外政策上,被吐蕃玩弄於鼓掌之間,吐蕃背盟,造成舉世震驚的平涼劫盟事件。開始,李晟等人都不相信吐蕃的結盟誠意,甚至唐軍在與吐蕃交鋒中取得優勢,吐蕃軍前不能進,後又無糧,但唐德宗堅持結盟。結果吐蕃劫持會盟,俘虜殺死唐朝結盟使者好多人,又發兵入侵,擄掠數十萬唐朝百姓。德宗這才知道上當。
唐朝真正中興,是德宗的孫子唐憲宗的時候了,唐德宗的聚斂政策,客觀上為憲宗積累了征討藩鎮所需的錢糧,大概這樣了。
-
3 # 必讀歷史
唐德宗時期,唐朝已經進入了地方割據時期,中央政府的控制力逐漸變弱。有一次,一位節度使發起叛亂,中央派軍前往鎮壓。但派去的軍隊卻打了敗仗,中央連忙召集新的人馬去救助。涇原節度使接受了皇帝命令,率領軍隊前往援救。軍隊離開京城,到了距離長安東面不遠的滻水,一場兵變在此爆發。
之所以兵變,與軍費有關。在當時,中央要藉助地方的軍隊來打仗,每次調動地方的軍隊,中央都必須給很多經濟補貼。如果地方只是在自己的統治區裡調動軍隊,那麼軍費由地方負擔;如果地方的軍隊接受了中央的命令,離開其統治區,那麼從離開的那一天起,皇帝必須支付給中央一筆豐厚的軍事補貼,每個士兵的花費相當於平常的三倍。許多地方為了拿補貼,故意派出軍隊,不打仗,專門拿津貼。中央政府的任何軍事行動都花費高昂,然而效果卻有限。
中央動用涇原軍,本應該按照規矩,應給軍隊以高額的補貼。當士兵們經過首都長安時,心裡也充滿了憧憬。然而,令這些士兵感到不滿的是,中央政府派來犒勞的官員只提供粗茶淡飯,一分錢都沒有。
士兵們離開長安時,大失所望,感到被皇帝欺騙了。覺得皇帝一個人享福,卻置他們的死亡於不顧。因此,決定停下不走了。士兵的舉動讓唐德宗感到不安。此時的長安城已經沒有軍隊守衛,為了平定叛亂,幾乎所有的軍隊都被派了出去。
因此中央趕快安撫士兵,派人前去犒軍。這次的賞賜是每人兩匹帛,當賞賜下發時,士兵們更加憤怒了。這時軍隊已經失去了控制,兵變爆發。亂兵攻入了長安,唐德宗匆忙調動禁衛軍。可令他感到失望的是,禁衛軍也不願為皇帝賣命,沒辦法皇帝只好逃出長安。叛軍攻克長安後,免除了人們的一些稅收,因此長安百姓毫不猶豫就站在了叛軍的一邊。
由於政府收入不足,當時的政府制定了很多稅種,這套稅收體系,激怒了人們,他們寧肯支援叛軍,只求廢除這些不合理的稅收。但是,市民和士兵不知道的是,中央實在是沒錢了,因為當時的國庫早都已經空了。在困境中,唐德宗發出了罪己詔,痛斥自己以往的過錯,這個罪己詔是有損皇家威嚴的。大多數時候,皇帝總是將錯誤說得很隱晦、很含蓄。唐德宗的詔書把皇帝的威嚴全部給毀掉了,他深刻的檢討自己。
他赦免了大部分叛亂計程車兵,一概既往不咎。只有稱帝的那個人沒有赦免。皇帝還宣佈廢除一些不合理的稅收,以安撫憤怒的民眾們。在被困大半年後,唐德宗才有機會逃往漢中地區。在漢中幾個月後,他得以回到那個闊別了近一年的長安。既然德宗在詔書中如此痛斥自我,那麼回到長安後,人們是否看到了一個痛改前非的皇帝呢?答案是:唐德宗的確變了,他的變化卻令人心碎。
在這幾次叛亂之前的德宗皇帝是一個雄心勃勃、勵精圖治,試圖恢復大唐昔日榮耀的君主,他罷黜了專權的宦官,提倡節儉,摒棄不正規的稅收,試圖為中央政府建立起健康的財政,並以此為突破口,將藩鎮的權力收回,置於中央政府的監督之下。
可是叛亂過後,皇帝卻向著另一個極端靠攏。他不再信任任何大臣,重新依賴宦官掌權。他逃離長安的歷史已經證明,所有的大臣,所有的百姓都是不可靠的,會為了一丁點兒利益拋棄整個皇朝。他也不再渴望當一個好皇帝,他開始變得貪婪,開始不顧一切的增加政府收入。如果想打動他,那就是給他帶來更多的錢財。 唐德宗在叛亂中得到的最大的收穫就是,即便是皇帝,即使你的內心有著一顆奮發向上的雄心,如果你沒有錢,還是什麼都做不成。他所謂痛改前非,就是變成守財奴。這個老守財奴的雄心都已經被錢給消磨掉了,他終生為財政問題焦頭爛額,攫取著任何可以撈到的收入。
德宗皇帝去世時,唐代的財政制度已經千瘡百孔,誰都無法糾正了。但他給後代留下了大量的財富,使得憲宗能夠利用這些錢重新實現中央集權。也許,憲宗燒錢打仗時,有一個老守財奴的靈魂正在天上欣慰地望著世間的風雲,欣慰感慨一輩子的忍辱負重是值得的。 -
4 # 凌煙閣論史
先定調子啊,唐德宗時期唐朝沒有出現中興。
中國歷史上的中興是一種現象,通常指王朝經過一段時間變亂衰弱後重新向好的方面發展的過程。中興能使王朝在一段時期內免於衰亡,並重新走上治世乃至盛世之路。這種情況一般要依靠改革才能實現。
從這個定義出發,唐德宗李適(kuò)的統治時間內,沒有出現中興。
李適在公元762年曾擔任名義上的天下兵馬元帥,最終他摘到了平定安史之亂勝利之果。公元779年,李適即位。
按照李適在位時間的表現,可以大致分為前後兩段。前期:勵精圖治,銳意進取,讓朝廷內外耳目一新。後期:從782年開始,被一系列變亂嚇壞,索性拼命斂財得過且過,國家陷入昏暗。
李適在位前期,以強明自任,堅持信用文武百官,嚴禁宦官干政,用楊炎為相,在基本國策方面,廢租庸調製,改行“兩稅法”,只能說頗有一番“中興”氣象。
下面說幾個唐德宗剛剛即位時的事,令當時華人耳目一新。
第一件事:拒絕所謂祥瑞。779年5月,丙戌(十七日),德宗頒發詔書說:“澤州刺史李鷃獻《慶雲圖》。朕認為時局和平年年豐收為吉祥,大臣們推舉賢能表現忠心為好兆頭,而如慶雲、靈芝、珍禽、奇獸、怪草、異木,對人有什麼好處!通告天下,從今以後有這一類東西,不許向上貢獻。”
(祥瑞)古語說,楚靈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餓人。最高統治者的喜好向來容易被下面的投機分子所利用。王莽好圖讖,結果其他人也用圖讖來糊弄他或者謀求私利。現在德宗不好這些虛名和勞民傷財的舉動,朝廷內外一片讚譽。
第二件事:分發軍糧。內莊宅使對德宗說,各州還有一萬四千多斛官倉的糧食,德宗就下令分給當地充當軍糧儲備。
第三件事:放掉豢養的動物,節省費用。都城還有各國進獻的馴象,大約有四十二頭。德宗說:“豢養馴象花費很大,而且違背了動物的本性,將有何用呢!”下令將馴象放到荊山南麓。同時,豢養的豹、貀(nà,古書上說的一種野獸。形狀似海狗,長有豹紋,有角,兩足;一說似虎而黑,無前兩足)、鬥雞、獵犬之類的動物也都放掉。
第四件事:放數百名宮女出宮。
(釋放宮女)
甚至連淄青藩鎮(一個割據的藩鎮,範圍大約是今天山東省全境)正在與朝廷對抗計程車兵甚至扔掉兵器,互相看著說:“明君出現了,我們還造反嗎!”
唐德宗的開頭很好,獲得了官民一致的認可與期待,不久之後還擊敗了淄青、魏博、成德三個藩鎮的聯合反叛。
但是,凡事就怕虎頭蛇尾。德宗後來用人不當,還隨意加稅,讓天下人失望。
詳細請見本問題下另一回答中提到的“四王二帝之亂”,此處不再贅述。
就像一本小說,讀者看了開頭很難猜到結尾,唐德宗也是一樣,高開低走,沒能帶領大唐從安史之亂後分裂割據的局面走出來,不能不說是一個大遺憾。
(完)
-
5 # 元靖公子
唐德宗時期沒有出現中興局面,但是已有中興之勢。
唐德宗李適,是唐代宗李豫長子,唐朝第九位皇帝。寶應元年(762年)四月,唐代宗即位。五月,委任李適為天下兵馬元帥,改封魯王,肩負起與安史叛軍最後決戰的使命。同年八月,改封雍王。次年,安史之亂平定。拜尚書令,與宰相郭子儀等八人圖形凌煙閣,廣德二年(764年),被立為皇太子。
這位皇帝在歷史中風評很差,進奉和宮市這種對民眾的斂財行為為人詬病,但是在其他很多方面可以這麼說德宗的種種行為才有了後來唐代100多年的穩定局面。
興元及貞元年間,亂局方定的唐德宗痛定思痛開始在各方面進行改革,國政上任用李泌、陸贄、賈耽、杜佑,軍事上任用渾瑊、李元諒、韋皋、範希朝等人穩定亂局,抗擊吐蕃入侵。而一個國家振興的基礎,就是人才的選拔和文化領域的中興。
安史亂後,大唐帝國陡然走向了衰落的道路。藩鎮割據,佛教盛行,僧尼“不耕而食,不織而衣”,和唐王朝的利益發生矛盾。以賈至、梁肅、權德輿、韓愈、白居易為代表的復古主義思潮,發展成為一種廣泛的社會思想運動,正是從意識領域內來挽救這個嚴重危機,促進中興局面的出現,以鞏固唐帝國。它反映了廣大階階層人民的現實要求。而空洞華美的駢文已經成為表達思想的桎梏。因而自然地需要反對駢文,開展一個文體革新運動,提倡古文。古文不僅語言長短不拘,抒寫自由,便於表達思想。“古文運動”得到了德宗皇帝的大力支援。
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第一章評價說
蓋唐代科舉之盛,肇於高宗之時,成於玄宗之代,而極於德宗之世。德宗本為崇獎文詞之君主,自貞元以後,尤欲以文治粉飾苟安之政局。就政治言,當時藩鎮跋扈,武夫橫恣,固為紛亂之狀態。然就文章言,則其盛況殆不止追及,且可超越貞觀開元之時代。此時之健者有韓柳元白,所謂“文起八代之衰”之古文運動,即發生於此時,殊非偶然也。又中國文學史中別有一可注意之點焉,即今日所謂唐代小說者,亦起於貞元元和之世,與古文運動實同一時,而其時最佳小說之作者,實亦即古文運動中之中堅人物是也。此二者相互之關係,自來未有論及之者。
基於此,德宗皇帝大力網羅人才:
貞元五年(789年)——裴度登進士第。
貞元八年(792年)——韓愈登進士第。
貞元九年(793年)——劉禹錫、柳宗元登進士第。
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登進士第。
貞元十四年(798年)——李翱登進士第。
貞元十五年(799年)——白居易登進士第。
賈耽,中唐政治家、地理學家,貞元九年(793年),賈耽奉詣入覲。“朝廷為之寶,廓為之重,天下以之信向,蠻夷以之懷來,加金紫光祿大夫”。任尚書左僕射同平章事,遷檢校司空,晉封魏國公,賈耽正式擔任宰相。年輕時正經歷“安史之亂”,唐的西北邊界,被吐蕃等入侵推進到了河西隴右(今河西走廊)一帶,唐朝國勢衰落、邊疆多事,賈耽深表憂慮。賈耽常說“率土山川,不忘寢寐”,賈耽盼望早日收復失地,恢復領土完整。賈耽處理政務中,表現出“器重識高,涵泳萬頃”。任汾州刺史七年,政績茂異。大曆十四年(779年),山南東道節度使梁崇義起兵造反,賈耽受命進駐屯紮在谷城,領部下沿江東討,和將帥們一起,取得攻打江漢、奪取均州的勝利,賈耽榮立軍功,獲得嘉獎。貞元二年(公元786年),賈耽討伐僭越稱帝的李希烈,李希烈兵敗被部將毒殺,賈耽有功,任東都畿唐、汝、鄧都防禦觀察使。在政事之餘,潛心研究地理。貞元十四年(798年),賈耽用裴秀的製圖六原則繪製“關中隴右及山南九州圖”一軸,主要表現隴右兼及關中等毗鄰邊州一些地方的山川關隘、道路橋樑、軍鎮設定等內容。他用文字註記詳加說明,然後彙編成冊,故名《關中隴右山南九州別錄》、 《吐蕃黃河錄》。成為唐朝政治、軍事的重要依據。賈耽德政兼優,深得德宗皇帝的信任。
西川節度使兼雲南安撫使、西山(今川西高原)八國安撫使、韋皋,德宗任用其在蜀地二十一年,多次派兵抵禦吐蕃,牽制其主力,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西北邊防。又數度出師,屢次收復失地,史稱其“凡破吐蕃四十八萬,禽殺節度、都督、城主、籠官千五百,斬首五萬餘級,獲牛羊二十五萬,收器械六百三十萬,其功烈為西南劇”。執行聯合南詔、羌蠻打擊吐蕃的戰略,保障了西南邊陲的安定,又重啟南方絲綢之路,推動了唐與南詔及南亞、東南亞各國的交流。
權德輿,中唐文壇領袖,少有才氣,得到唐德宗提拔,起初,權德輿掌管制誥事,徐岱為給事中,高郢為舍人。幾年後,徐岱死,高郢調任禮部,權德輿一人擔負了中書、門下兩省之事,忙得幾十天才能回一次家。於是上書皇帝:“中書、門下左右兩省,承旨擬製天子誥命,奉行詳覆,各有所司。舊制,分部治事共有十人,以備相互監督檢查。一般來說,若事有所壅閉,官吏有了幹違法之事的機會,四方之士如得知這種情況,會認為朝中缺乏任事之人。政要部門不宜長期空缺。”皇帝說:“我不是不知道你的辛苦,但想覓一個像你一樣的人,還沒找到啊。”權德輿由此掌機密九年。
唐德宗還特別欣賞御史中丞武元衡。對就是那個元和年間,鐵血削藩,後來遇刺身亡的名相,貞元年間開始做官,因工作出色,一年內連升三級,貞元二十年(804年)初,武元衡遷升御史中丞,掌監察執法、受公卿奏事、舉劾案章之事,常與德宗諮議國事,德宗稱讚:“這人真是有宰相的才能啊!”中唐時期,御史大夫常缺不設,御史中丞就是唐朝紀檢部門實際上的最高長官。
安史之亂後,唐朝不僅要恢復國力,還要抵禦吐蕃的入侵,跟本無太多精力管理降藩。藩鎮中,其實,除了河北三鎮以外,其餘藩鎮還都服從中央管轄,而且在外敵侵略時,藩鎮和中央會堅決的一致對外,共同禦敵,有著自己的底線。所以在全域性利益一致的情況下,中央和藩鎮達成了默契。
“綏內御外”成為了唐朝後半期基本國策。正如唐德宗時期宰相李泌所言:吐蕃向持兩端不戰,又掠我武功,乃賊也!唐德宗初期,朝廷為了削藩,多次與吐蕃約和劃界,但吐蕃卻多次毀約,不斷蠶食河西走廊,並且派兵“支援”削藩,並且趁機掠奪長安附近的武功地區,甚至要唐帝把安西北庭“賞賜”給吐蕃,所以,李泌才會說比起內部的藩鎮,外部賊寇的虎視眈眈才更為可怕。李適“不談合盟、不見蕃使、不接國書”。對吐蕃“不談合盟、不見蕃使、不接國書”。唐朝內部形成了“統一戰線”。
10月上髮禁兵四千人,使晟將之,發邠、隴、范陽兵五千,使金吾大將軍曲環將之,以救蜀。東川出軍,自江油趣白壩,與山南兵合擊吐蕃、南詔,破之。范陽兵追及於七盤,又破之,遂克維、茂二州。李晟追擊於大度河外,又破之。吐蕃南詔飢寒隕於崖谷死者八、九萬人。
時唐兵比歲屯京西、朔方,大峙糧,欲南北並攻取故地。
是時,回鶻、太原、邠寧、涇原軍獵其北,劍南東川、山南兵震其東,鳳翔軍當其西;蜀、南詔深入,克城七,焚堡百五十所,斬首萬級,獲鎧械十五萬。圍昆明、維州不能克,乃班師。振武、靈武兵破虜二萬,涇原、鳳翔軍敗虜原州。
唐德宗在唐代宗的基礎上重建了國家的外交體系。使唐朝依然保持著較強的國際聲望。
阿拉伯(黑衣大食):至德初遣使朝貢,代宗時為元帥,亦用其國兵以收兩都。
寶應、大曆中頻遣使來。恭拂卒,子迷地立。迷地卒,子牟棲立,牟棲卒,弟訶論立。貞元中,與吐蕃為勍敵。蕃軍太半西御大食,故鮮為邊患,其力不足也。十四年,詔以黑衣大食使含嵯、焉雞、沙北三人併為中郎將,各放還蕃。
回鶻:788年,回鶻可汗稱臣於唐朝,和親為父子之國,後多次出兵西域和涼州,屢屢救援困守西州和庭州飛地的西域唐軍。公元796年, 吐蕃軍大舉圍攻龜茲,回紇懷信可汗率軍反攻,先擊破庭州的吐蕃軍,而後揮軍龜茲,和據城苦戰的唐軍兩相夾攻,將圍城的吐蕃軍殺傷大半。此戰吐蕃軍“四散落逃、屍骸臭穢”。
南詔:794年,南詔再度內附於唐,800年南詔獻樂於長安。至唐武宗會昌時期朝貢不絕。
西山八國:793年,劍南西山羌的女國王湯立志、哥鄰王董臥庭、白狗王羅陀匆、弱水王董避和、逋租王弟鄧告知、南水王侄尚悉曩等八國君王,親自前來朝貢並請內附於唐。“自中原多故。皆為吐蕃所役屬。其部落大者不過二三千。各置縣令十數人理之。土有絲絮。歲輸於吐蕃。至是立悉與之同盟。相率獻款。兼齎天寶中國家所賜封告。共三十九通以進。節度使韋皋處其眾於維霸保等州。給以種糧耕牛。鹹樂生業。立悉等數國王。自來朝。召見於麟德殿。授立悉銀青光祿大夫。歸化州刺史。鄧吉知試大府少卿。兼丹州長史。薛尚悉曩試少府少監。兼霸州長史。”
(795年,加韋皋統押近界諸蠻及西山八國、雲南安撫等使,1958年,發掘唐代長安城大明宮故址,出土封泥“雲南安撫使印”﹝篆書〕即發自西川封緘札送至長安之遺物,不知其年份,唐後期管轄雲南之實證留存至今)
東北室韋新羅等國直至唐懿宗鹹通時朝貢不絕。
唐朝宦官楊良瑤奉命出使黑衣大食,在唐王朝和阿拉伯世界之間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的歷史性貢獻。
唐德宗早期為人急躁以致造成四王二帝之變,興元元年(784年)任用李泌為散騎常侍(787年拜相)進行改革,廢除了早期很多的苛捐雜稅,大力擴充神策軍,採納李泌的“平蕃策”即對外聯合回鶻、南詔、大食、天竺打擊吐蕃。為此派宦官楊良瑤由廣州出海出使大食,達成貞元之盟。在國內德宗時期天災頻繁,數次賑災安民,支援開展“古文運動”整頓文風,軍事上任用韋皋等良將,開邊西南,收復數城,西山八國內附,取得了青溪關、瀘水、維州三次大捷,扭轉了唐肅宗以來對吐蕃的戰略劣勢。他20多年的努力為之後唐朝三次中興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回覆列表
1.盛唐的中興局面,與唐德宗無關。
縱觀唐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一直被認為是中國古代最強盛的朝代,所以有“盛唐”的別稱。
“盛唐”之盛在於長,冠於諸朝,共有“兩盛世三治世二中興”,開元盛世、武周盛世、貞觀之治、永徽之治、大中之治、元和中興、會昌中興;
兩漢加起來共“一盛世三治世二中興”位列唐之後,武帝盛世、文景之治、明章之治、永元之隆、昭宣中興、光武中興;其次是明朝有“一盛世兩治世三中興”,永樂盛世、洪武之治、仁宣之治、弘治中興、嘉靖中興、萬曆中興;清朝雖有“三盛世”但無治世與中興,康熙盛世、雍正盛世、乾隆盛世;兩宋雖有“三治世”但無盛世與中興,,鹹平之治、仁宗盛治、乾淳之治;此外秦晉隋元等大一統王朝時間太短自然無法有“盛世”之名。
唐朝的兩大中興,元和中興與會昌中興。元和中興是唐憲宗開創的,會昌中興是唐武宗開創的,根本沒有唐德宗什麼事兒。
2.“四王二帝之亂”,與唐德宗有關。唐德宗不僅沒有開創中興之舉,反而在位期間因為不合時宜的削藩,造成了“四王二帝”之亂。唐朝的黑歷史,是“天子九逃,國都六陷”,這唐德宗就佔了“一逃一陷”。
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四鎮之亂平息之後,為分散成德鎮(治今河北正定)的勢力,德宗任命張孝忠為易、定、滄三州節度使,王武俊為恆、翼二州都團練觀察使,另一降將康日知為深、趙二州都團練觀察使,以德、棣(治厭次,今山東惠民東南)二州隸朱滔。王武俊自以為功大,地位反低於張孝忠,不服朝命;朱滔取得深州,屯兵據守,拒絕交於唐日知。王武俊、朱滔又勾結田悅、李納反叛朝廷,推朱滔為盟主。
朱滔稱冀王,田悅稱魏王,王武俊稱趙王,李納稱齊王。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受朱滔等勸進,自稱天下都元帥、建興王。
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德宗抽調關內諸鎮兵前去平叛,涇原鎮兵途經長安(今陝西西安),發生譁變,攻入長安,德宗狼狽逃往奉天(今陝西乾縣),涇原兵擁立朱滔的兄弟朱泚為主。朱泚在長安稱帝,國號秦。
興元元年(公元784年)正月,德宗迫於形勢,在奉天頒佈罪己詔,宣佈除朱泚之外,赦免李希烈、田悅、王武俊、李納、朱滔之罪。田悅、王武俊、李納去王號歸順朝廷。李希烈自恃兵強勢盛,反自稱帝,建國號楚。朱泚亦改秦為漢。朔方節度使李懷光回救德宗,因與朝廷發生矛盾,與朱泚聯合反唐,德宗逃梁州(今陝西漢中)。後,在李晟、渾瑊反擊下,唐軍收回奉天,復克長安,朱泚被部下所殺。朱滔為李抱真、王武俊所敗,退保幽州。
貞元元年(公元785年)馬燧、渾瑊討李懷光,李自殺。朱滔亦死。貞元二年(公元786年)李希烈為部將毒死,此次叛亂始告平息。
在這次叛亂中,朱滔、田悅、王武俊、李納等四人曾稱王,朱泚曾稱帝,李希烈始稱王后亦稱帝,故史稱“四王二帝之亂”。
3.唐德宗,是唐朝有名的昏君。經過“四王二帝之亂”的唐德宗,嚇得肝膽俱裂。
一改即位之初的雄心銳氣,留下四大弊政:姑息藩鎮、委任宦官、聚斂財貨、親暱小人。
使大唐在安史之亂後好不容易恢復的大好局面徹底葬送。
這樣的昏君,最後居然被諡號“德”,真是莫大的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