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楚天神運算元

    莊子在《養生主》篇裡是這樣說的。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近年。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覆,膝之所踦,砉然響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全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之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欲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微礙,而況大孤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聞,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除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硎。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滐然已解,如士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譯文;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必然疲睏不堪。既然知道這一點,還要去追求知識,只會更加疲睏不堪。做好事不要追求名利,做世俗認為的惡不要遭到刑戮之害,做事順應自然,就可以明哲保身,可以修身養性,可以高壽善終。

    庖丁替文惠君解牛,手所抓的,肩所扛的,腳所踩的,滕所頂的,霍霍有聲,進刀割解,“譁”的一聲,那聲音無不合於音樂的節奏。像《桑林》舞的動作一樣輕鬆悠然,象《經首》樂章中的音樂那樣合諧。

    文惠君驚歎道;“啊!真是妙極了!你的技術怎會達到如此高超的地步呢?“

    庖丁放下刀回答說;“我所愛好的是道,對道的追求遠遠超過了技術。我開始宰牛時,我看的是一頭整體的牛;三年以後,所看的就不是整體的牛了。到了現在,我是根據心神去用刀,不需要用眼晴看著,感官的作用停止了而精神活動還在進行。按照牛身上的自然紋理,擊打筋骨間的空隙,把刀子引向骨節間的竅穴,順著牛體的自然結構用刀,我的用刀技藝就連筋骨盤結的地方都不去碰,何況那些大骨頭呢?好廚師一年換一把刀,他們是用刀去割筋肉的;普通廚師一個月換一把刀,他們是用刀去砍骨頭的。現在我這把刀已經用了十九年了,所宰的牛己有幾千頭了,可刀口仍象剛在磨刀石上新磨過的一樣鋒利。牛關節是有空隙的,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伸入有空隙的筋骨,自然會寬寬綽綽地遊刃有餘,所以我這把刀用了十九年還象新磨的一樣。儘管如此,每當碰到筋骨盤結的時候,不容易下刀,就特別小心謹慎,聚精會神,慢慢動手將刀輕輕一動,牛一下子就解體了,如同泥土潰散落地一般。這時我提刀站立,四面張望,心滿意足,將刀擦乾淨收藏起來。”

    文惠君說;“好啊!我聽了庖丁這番話,領悟到養生之道了”。

  • 2 # 值得易讀

    我認為莊子的養氣與養神指的就是心靈之道的修行,莊子本身就注重自由思想,其目的也是透過修行思想,建立更好的養神和養氣的目的。所以下文從莊子主要的思想及他想要完成的目標來論述。

    雖然莊子文章裡面明確有一些關於調理經絡的文字,但歸根結底還是要想要表達的是透過一些行為達成心齋、坐忘、心靜、心真的幾種境界。所以我覺得想要養氣與養神,明白這些境界就可以自我修行。

    莊子的心靈之道里面有箇中心思想的引線就是“氣”,這裡的氣為貫穿整個思想的關鍵詞條理。我們來看這個字,它本來就比較虛化,如果再解釋的一些醫學道理,大家更是迷茫了。我把“氣”理解為一條線。這條線把心齋坐忘、心靜則明、法天貴真這些道理都串聯起來,變成可以貫徹著使得你身體輕鬆、心靈舒展的主線。

    我覺得就是莊子這種“氣”的引導我們完成心靈之道的休息,才能成就一種一生境界。如《人間詞話》的作者王國維先生提出人生三種境界也對應下邊我們要說的莊子心靈之道所要達成的目的。

    第一“立”,要有執著追求,要站得高看得遠,有遠見,瞭解事物全貌,瞭解自我本性。開始建立自我。

    第二“守”,堅持不懈,忘我的奮鬥,懂得自我反省的精神支撐,即莊子的心靈之道來幫助自己堅守,學海無涯苦作舟。意為守住本性。

    第三“得”,經歷周折,才能厚積薄發,明察秋毫。幫助他人答疑解惑,從小事悟出大道理,講述自己經歷,達到精神最高境界,才是得到。

    心齋坐忘——分階段的理順內心創新思考,建立新的認知。

    心齋坐忘,這裡的齋不是不吃葷,不飲酒的身齋。齋是不用耳朵聽,不用心去聽,而是用“氣”去聽。耳朵聽來的客觀外物的聲音,心聽的是一些文字和思想。只用“氣”這種“虛”的道,才能疏通內心亂如麻的煩惱,清潔心神,展現最初的自己。

    坐忘與心齋相通的,坐忘是用意念忘卻自己的四肢,忘掉自己的思想,在沒有任何影響下做事。心齋是前提,是一種修煉的過程,坐忘是結果。心齋坐忘就是清潔內心,放棄你的知識,再去做事。

    這裡理解的心齋坐忘就是從開始做事之前,首先要先齋,忘記利益。其次再齋忘名,最後忘我。最終做事的時候自己的本性才可以與事情的規則相通,順利完成事情,同時更容易創新和突破。是我們“氣”最前面的引導,貫穿內心,摧毀一切雜物的力量。

    心靜則明、法天貴真——

    水靜後看上去就像一面鏡子,莊子就想了,人精神靜能夠下來的話就無限接近天地之道的標準。尤其指的聖人和大人物,也是說想要成功、成名的人。更需要心靜。

    法天貴真則是看重人的真誠,不要假裝,這也是莊子的意圖是表現我們內心的行動,如寫文章的時候更需要“真”,同時解決問題的時候需要“真”。這裡的講到真就是一件事的靈魂。

    文章“真”的靈魂可以讓其更好的流傳後人,並且透過真的內在靈魂讓後人理解並不斷創新,前提也是大家遵從最原始真的標準。

    解決問題“真”的靈魂是反應解決問題人的本性,是監督我們自己去解決任何問題時候,要看清楚做人之道,注重人與人“真”互動和平衡。

    這裡的靜與真都是附著在“氣”這個中心線上的韌性,是我們堅持下去達到更好結果的前提。

    【總結】追求更簡單的思想達到更好、更有意義的結果

    莊子是一個追求自由思想的人,在這個意識的背後,自由代表著他對自我的研究,只有不斷懂得放開自我,突破限制如何能更接近自然。最終才能在自然規律中悟道,分享給後人有價值的思想,並期望大家都能不被煩惱、情緒、壓力所負重。

    莊子認為未來的生活可以利用更輕鬆、更簡單想法能達到最好、最有意義的結果!

  • 3 # 雨細花香

    無論如何這是一個很有深度的問題。

    我喜歡莊子,是因為他逍遙自在、智慧有趣,尤其它的《莊子》,將無窮的智慧哲理,用生動而美妙的語言說出,雖然我的理解是淺顯的,但淺顯的見解也是可以表達一下的,恕莊子不怪!

    他說: “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故曰: 通天下一氣耳,聖人故貴一。”

    他又說:“純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與神為一。一之精通,合於天倫”

    “故素也者,謂其無所雜也;純也者,謂其不虧其神也”。

    他認為氣是有形的,聚合一起則為身體,則為有命;而神則是遊動飄忽的,若要神能守舍,與身命合一,就必須要心裡純淨,除掉所有雜物(這些雜物就是人的慾望與爭奪、對各種利益的執著與糾纏,而產生的怨恨惱思煩),這樣心神合一了,就能與天地相通,就可以逍遙於天地間,無所障礙,喜樂自在了。

    他對此又有名言: “嗜慾深者天機淺”,一個人各種雜念和慾望,就像包裹於心神周圍的各種汙穢、雜草,讓神不守舍,讓心煩意亂,所以反而沒了通達的智慧,這就是我們多數人的所謂小聰明,其實是障礙。

    不過莊子一定沒有長壽的執念,他本心就是無所掛礙、馭風而行的超凡之人,他的觀念跟普通人就是相反的,比如君王要給他高官,他會趕緊躲避;比如他的妻子去世,他會擊缶而歌;比如我們所讚頌的不離不棄、相濡與沫,他認為不如相忘於江湖……

    因為他有這樣的境界,所以他講的養生也是有高度的,我們沒有做不到他的“純素之心”,而硬要按他的修養去做,也會很難為自己,須慢慢來!

  • 4 # 朱八戒CC

    莊子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派的繼承人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與老子並列為老莊學派。《莊子》生動美妙的語言,充滿著智慧的哲理。莊子崇尚逍遙自在,清靜無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命境界,這種境界彰顯出對自然的敬畏。

    莊子對養氣與養神的論述,在他很多經典著作裡面都有深度的講解。“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故曰:通天下一氣耳,聖人故貴一。”“純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與神為一。一之精通,合於天倫。”

    養氣即是修養經脈的活絡,氣是有形的,聚合在一起,就是身體,就是生命,他是需要不斷的運動和呼吸。神是遊蕩飄然的,若要神能守舍,與生命合一,就必須內心清靜,心無雜念,沒有任何的慾望和利益紛爭。這樣的神氣合一,就能夠與天地相同,逍遙於天地之間,喜樂自在。

    養氣亦養神,養神亦養氣,兩者相互相成,無法分割。養神之道在於恬淡虛無,在於純粹沒有雜念,在於清靜專一。莊子修道的觀點是心靈之道的修行,本來就注重思想自由的他,總是充分地養精蓄銳,精神抖數,更好地養氣養神。

    養氣與養神的忘我、入定、心靜、真人的幾種自我修行的境界,從而有著身體輕鬆,心靈舒展的美妙之感。以自我本性去執著追求,站得高,望得遠,放眼世界,心寬天地廣。

    養氣與養神的修行養生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期的堅持努力,持之以恆,忘我奮鬥,自我反省。要的是厚積薄發,明察秋亳,小中見大,小事悟出大道理。越是要功成名就,越是要心中無我,心無所欲。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事業和學問是無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功名,必然疲憊不堪,而傷害精、氣、神,得不嘗失。做事恰到好處,順其自然,明哲保身,可以修身養性,可以高壽善終。保持最簡單,最輕鬆,最幸福的生活,達到更好更有意義的結果,不為情困,不為物累。

    莊子世壽84歲,在那個時代絕對是高壽,是長壽的典範,人們十分關注他的養生之道。他的形體消亡,但精神永存。莊子時代己去,莊子思想薪火相傳。莊子《養生主》,不僅蘊含養生修道的哲理,字裡行間也閃耀著智慧的光芒。

  • 5 # 天漄

    莊子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哲學家。是道家思想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享年84歲,在舊時屬高壽之星。

    那麼莊子是如何達到高壽的呢?我們可以在莊子的名言錄中獲悉他是如何養氣與養神的。

    莊子是個知識淵博的人,但他是不是為了獲取更多知識而捨身忘死呢?“吾生也有漄,而知也無漄。”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莊子對生命、對知識的清楚認知。他認為一個人的生命長短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窮的。意識到這一點他又怎會為了那學不完的知識去奮不顧命呢?

    對於困擾我們每個人的名、利、情,他是怎麼想的呢?“我寧遊戲於草澤汙泥之中自得其樂,不願置身於國家而身不由己。”他的這一段話告知我們他情願過簡單、快樂、自在的生活也不願做高官,擁厚祿而使自己迫不得己。雖他說的是實情,畢竟官場複雜,但我個人認為此舉也有不妥之處。如果有能力的人只為逍遙自在,沒人願意為國效力,國家豈不是一盤散沙?“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咰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這段話說的是泉水乾涸,兩條魚受困於陸地。互相以口水滋潤對方,享受著彼此的照顧,但終沒有昔日各自在水裡自由自在時好。有些境遇不是相愛就能改變的,與其讓心愛的人陪著自己受罪,不如放下執著,從此重新開始各自的生活。

    莊子能高壽除了他淡泊名利,不為情所困外,還與他平和的心態,寬廣的胸懷密不可分。“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這段話反映了他平和的心態,寬廣的胸懷,要不怎麼做到安之若命?它的語意還告訴我們對現實的殘酷如果拿它沒有辦法,就當是命裡註定,心平氣和地去接受吧!有的事不是我們想怎樣就能怎樣,事情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盡力是必然,但卻必須順其於自然,不要和自己過不去。

    “夫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而不救。”這句話的意思我個人是這麼看的:不管是追求道義或做事或養神它們有一樣是相通的——要堅守住一個目標,慾望不能太多,精力要集中,否則會形成干擾,造就失敗。

    說了這麼多,莊子的養神與養氣可歸納為三點:一、看淡名利,事業。二、不為情所困。三、順其自然。你覺得呢?

  • 6 # 張紅偉書畫篆刻創作室

    莊子的養生觀點是身體與精神並重,而且,相對於身體養生,莊子更注重精神自由。

    莊子的養生思想中,包括養形和養神,二者不可偏廢,同樣重要。只是養形思想,沒有必要特別的關注,只要注意好調理好日常的生活,特意去養形,反而對養生不利。莊子的養生思想認為人最應該害怕的應該是睡眠和飲食之類的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要透徹的理解生命,這樣才能認識怎樣養生。保養生命必定不能脫離形體,養形就要有一定的物質,有的人物質生活豐富卻對形體保養的不好,有的人形體沒有離散卻失去了生命,所以,養生之注重養形和養身是不對的,還必須注重對精神的養護,既要養形養身,又要養神養心。

    《莊子》一書是最早提出養生理論的書籍,莊子的養生理論認為,人生最重要的是頤養天年,頤養天年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自由,莊子的精神自由思想為人提供了一種超然的生存智慧。莊子認為,不同的人心境不同,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也會有不同的心境,只有不斷把自己調節心境的能力提高,才能消解掉精神上的緊張情緒,保持心境的平靜。

    養生問題是道家哲學的一個內在主題,道家以輕物重生為出發點,思想體系以道為核心,精神卻是在自然二字,所以,莊子的思想既有輕物重生的特點又體現了道法自然的精神。處處都體現出了自然主義的色彩。道家哲學從人和自然,人和物,人和人的關係出發,同時又反思人和傳統、文化及人和精神的關係,從而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態度和追求,表現了順應自然,返璞歸真,淡化名利,追求自由的人生觀點。

    自然無為

    莊子的養生態度是以自然無為為主,莊子提倡順應自然養生。他在《養生主》篇中曰: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督脈居人身之中,不偏不倚,以此作為行事的準則,自然可以健康長壽,頤養“天年”。隨之,莊子以“庖丁解牛”的故事來闡明這個觀點。養生首先要順應自然,不能違背客觀規律,《黃帝內經》中所倡導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就是順應自然的養生方法。莊子認為天道有常,天地自然的執行,並不需要人的干涉,也沒有主宰意志的掌握,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天地本質的屬性就是自然,莊子認為人類社會也和天地自然一樣,個人的自然屬性主動與天地的自然屬性相吻合。莊子認為要把握天道的自然和個人的自然的規律,辦法是“莫若以明”,也就是說以開放的心靈關照萬物,瞭解萬物自身的獨特意義,這一思想被稱為從無窮的系統中深透到各個據點,瞭解其獨特的內容,不以主觀的成見去釐定是非,而以開放的心靈去照見事物的真相。莊子的偉大之處,在於他不僅把外物當成關照物,而且把以關照外物的內心也當成了觀照物件,從而觀照範圍遍及內外兩重宇宙,無所不至,第一次真正標舉了“心”的深遠意義。

    生命是有涯,有限的,而知識無涯,莊子認為不應以有涯的生命來追求那無涯的只是,那是自尋煩惱,自討苦吃。表面上看這樣的莊子是消級的,再往後看,就能看出莊子要告訴人們一個這樣的道理:養生之道是自然無為。莊子認為道是真是存在的,可以用心去感受,但它卻是無形不可見不可摸的。甚至不能用言語來表達。道是宇宙的本體,宇宙是一個生生不息的大生命,宇宙整體就是道,道也是宇宙大生命所散發的萬物的生命,莊子認為人只有實現對道的關照,才能達到高度自由的境界,莊子把這個境界成為“遊”。庖丁解牛妙世故,這個故事也像人們揭示這樣一個道理:解決矛盾一定要順乎自然,天地萬物都有其自然的規律,只有認識到自然的規律並且自覺遵守這些規律,才能事半功倍,養生,也是像對待萬物這樣,總的來說,莊子的養生態度是以自然無為為主。他認為天道有常,天地自然的執行不需要人為干涉,一切都要自然而然,天道的本質就是自然。莊子認為個人的自然屬性和天道的自然屬性要相吻合,這樣才可以達到養形養生的目的,否則,就不能盡其天年,這是從生命內部尋求的養生秘密。人應該清醒的認識自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對很多東西都不能過分的執著與強求,應該順乎人的自然本性,這樣次才不會損害自己,才能達到養生的目的。

    養生的方法:離形去知

    莊子確立了明確的養生態度後,還提出來養生的具體方法,莊子具體的養生方法就是“離形去知”。

    離形,就要消除生理所激起的慾望,莊子並不否認人的最基本的慾望,這是人性之記憶體在的,也就是說是自然的產物。但是莊子反對郭飛的追求慾望,這樣就脫離了自然之性。對形而言,莊子認為在人性中神比形更為重要,但並非否定形,講離形只是不讓形成為自由生命的牽累。形是生命的物質基礎,物又是形的物質基礎,但物、形、生的關係是必要條件的關係,不是充分條件的關係,所以《達生》篇曰:“養形必先之以物,物有餘而形不養者有之矣。有生必先無離形,形不離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來不能卻,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為養形足以存生,而養形果不足以存生,則世奚足為哉!雖不足為而不可不為者,其為不免矣。”可見,從性從生而言,所謂的離形並非無形。另一方面,要去形之蔽,要“忘形”。就形的性質而言,形不是永恆的,萬物皆化,無物常駐,天地萬物處在大化流行之中,生生不息。魚可化而為鳥,莊周夢蝶,不知是蝶是周?面對如此動變不居的世事人生,世人難免惑於其中,老子叫人從“變”中跳出來,莊子則讓人縱身於變化之流,所以盛讚達者的“觀化”。《大宗師》有云:“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為雞,予因以求時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為彈,予因以求?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為輪,以神為馬,予因以乘之,豈更駕哉!且夫得者,時也;失者,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謂縣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結之。”達者觀“化”,“外化而內不化”(《知北遊》),以心順形之自化,其心靈方能從對形物的沉墜中超拔出來,內心寧靜合於道,才能達到灑脫通達的境界。

    除了離形,還要去知。就知而言,簡單說,莊子認為通常的認識方式並不能使人獲得真知,反而令神生不定,迷失本性。因而要去知,去知才能保神,所謂“官知止而神欲行”(《養生主》)、“夫徇耳目內通,而外於心知,鬼神將來舍”(《人間世》)。當然,去知是要去知之蔽,不是徹底的否定知,分解之知並非全無用處,只是應當知止,止於其所不知。我們從以下兩個方面看去知之蔽的途徑。一是“極物之真”。莊子提出心齋的功夫:“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人間世》)從功夫角度講,透過精神專一,循耳目內通,而神未嘗有所困,從而能夠“以明”應接物件;從認識角度講,“以目視目,以耳聽耳,以心復心”(《徐無鬼》)。用心若鏡,把握物件的本來面貌。玄同萬物,去其好惡,循順變化,“無所於忤,虛之至也”,此時之心應對外物似有似無,即實現虛靈空明的狀態,而道自然呈現。二是能守其本。《天地》篇有云:“夫王德之人,素逝而恥通於事,立之本原,而知通於神,故其德廣。”“素逝而恥通於事,立之本原”正是養神之道。素者,“謂其無所與雜也”;逝者,往也;恥通於事,羞通事物也;素逝而恥通於事,即是抱一而行,外天地,遺萬物,自事其心;立本就是要守道,守住生命的根本,“死生亦大矣,而不得與之變。雖天地覆墜,亦將不與之遺。審乎無假而不與物遷,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德充符》)。心靈不隨外物遷變流轉,攖而後寧,以道作為行動的根據,靜以歸根。老子云:“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老子•十六章》)知常則明,知常即大知,“去小知,而大知明”(《外物》),明即知徹,知徹為德。《刻意》篇雲:“純粹而不雜,靜一而不變,淡而無為,動而以天行,此養神之道也。”知徹則通於神,知徹則德廣,此時知、神、德是統一的。養心要虛,虛所應對的物件是外物;養神要靜,靜所應對的物件是自心,前者虛以見道,後者靜以守道,二者又是相輔相成的。

    養生重在養神:

    莊子認為生命的自然本性各不相同,運動規律也不同,養生必須順其自然,只要能靜以養神,形體也就會好起來,莊子認為這是養生的主旨。

    養神必須是心境不亂,使心靜就必須節制嗜慾,嗜慾對人的自然生機有害,是亂心,動性,傷生的禍害,養生必須無慾才能靜以養神達到盡其天年的目的。要消除嗜慾,就要順乎自然,反對人的強制。人控制不住自己的 私慾的時候,應該採取放任的態度,如果已經控制不住私慾又要強制的去控制,就會受到雙重的傷害,這種人是不能長壽的。無慾要和自然結合,順陰陽,合四時,,適寒暑,無喜怒,無憂樂,無是非,一切都要無私無慾,順乎自然,這樣就可以全生,保身,養視,盡年。顯然這是如此高的要求是不容易做到的。

    我們華人歷來注重排除慾望,注重心靈的平和,不在乎外在的財富積累,這一點顯然深受到莊子思想的影響,而西方文明程序是一個不斷滿足人類慾望的過程,顯而易見,這個過程只有到了人類滅亡的那天才會停止,東方的文明要求人們剋制住慾望,所以形成了我們怎樣在這個世界上長久而且和平快樂的生存下去的生活態度,所以,近現代的科學文明不是我們發明創造的,因為,我們尊崇自然,曾經的我們根本不需要這些。現在的我們已經被納入西方文明的軌道,到處瀰漫著爭奪名利的氛圍,到處宣揚著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生活在這樣的社會中,現如今的年輕人有一點點的不滿就要抱怨環境抱怨社會,再也沒用莊子養生思想裡的平和心境,在現在人眼裡,慾望是很重要的,假如我們懂得一些莊子所說的安時而處順,那麼現如今的社會矛盾必定會大大的緩和,社會也會更加和諧。當然,並不是說一定要達到莊子說說的無慾無知無求的社會,但是 我們至少要停下我們的腳部,聆聽一下莊子的養生思想之聲,那麼現在社會上發生的一系列爭名奪利,一切破壞生態危害社會和諧的問題就不會發生了。莊子警示人們要打破心中 的狂妄,安時而處順告誡人們要知足常樂,莊子的養生思想不止對個人有借鑑意義,對整個國家乃至人類都有永恆的價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樓夢》中薛寶釵的《詠白海棠》這首詩有何深意?